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学校德育教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学校德育教育的影响一个人接受教育来自三方面,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曾经在和一位学生家长沟通过程中,家长呵斥孩子:“这个事情都不会,难道在学校老师没有教过你怎么做吗?”这位家长,没有明白自己作为家长来校和孩子老师沟通,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有示范和启迪作用的,孩子犯了错,家长来学校了,家长见面就呵斥,后来问孩子,发现在家父母也会习惯性的用斥责和打骂的方式管教她。
这种家庭教育方式,无疑对学校德育教育是没有任何促进作用的。
我们班品学兼优的孩子,他们的家庭大体都有这样的特点:家庭氛围和谐,关系融洽,充满爱与温馨。
我班有一个女孩子一直品学兼优,但她是留守儿童。
家访中,我发现这个孩子有祖母一手带大,目不识丁的祖母在学业上对这个孩子没有任何帮助,但孩子家庭的环境和睦,和祖母的关系很好。
祖母勤劳、朴实,孩子耳濡目染之间形成了踏实能干、纯朴善良的性格特点。
其实不论是留守儿童还是单亲家庭,只要孩子生长的环境充满爱和温馨,孩子都可以养成良好的品质和品德。
我们班一个男孩子在三年级时父母离异了,这件事对这个孩子的性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那段时间经常有孩子跑到我的办公室告状,说那个男孩子又打人啦,打谁了,一时间家长的电话、微信扑面而来,都是反映这个孩子在校打人,无缘无故的。
甚至这个孩子同老师顶嘴干仗,因为抛弃感让这个孩子愤怒,以前三口之家和睦局面一下子变成了父母拳脚相加恶言相向,作为子女的孩子,将心中的愤怒发泄在老师和同学身上。
我班也有个孩子面对父母离异变得情绪低落,学习兴趣下降,成绩很差。
我们班那个个头最小的男孩子,上课总是睡觉,和母亲沟通,那孩子判给了父亲,家里只管吃、住,从不过问成绩。
在这种无人赞美无人鞭策的情况下,孩子如何变得力求上进,充满阳光斗志呢?培养孩子的智力,完成学业主要在学校教育中完成。
家庭教育更多的是对孩子修养素质的影响。
有素质的家长在行为习惯方面,时时刻刻对孩子有示范作用,小学阶段主要是养成教育,我班有个男孩子总是调皮捣蛋,任何规矩都能打破,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孩子父亲一听是老师打来的,开口就是:“”这个B崽子又犯了什么错,回去打一餐死的。
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德育

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德育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中德育更是塑造孩子良好品格和价值观的关键因素。
德育,即道德教育,是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
以下是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进行德育的几个关键点:尊重与理解在家庭中,父母应以身作则,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感受。
通过平等的对话,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从而学会尊重他人。
理解孩子的需求和困惑,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自尊。
诚实与信任诚实是德育的基石。
父母应该教导孩子诚实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展示这一点。
同时,建立信任关系,让孩子知道他们可以信赖父母,并且父母也会信任他们。
责任感的培养通过分配适当的家务任务,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决策过程,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部分,需要为家庭的和谐与秩序负责。
同情心与助人为乐教育孩子关心他人,同情弱者,乐于助人。
可以通过志愿服务、帮助邻居或参与社区活动等方式,让孩子实践这些价值观。
公平与正义父母应该教育孩子理解公平和正义的概念,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对待,无论他们的背景或能力如何。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公正地对待孩子和他人。
自我控制与情绪管理教育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这是德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情绪教育,帮助孩子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
环境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对环境的关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育孩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贡献社会。
文化传承与尊重多样性让孩子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认识到多元文化的价值。
通过阅读、旅行或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拓宽孩子的视野。
自我反省与持续学习鼓励孩子进行自我反省,从错误中学习,不断进步。
同时,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鼓励他们终身学习,不断追求知识和智慧。
家庭教育中的德育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父母的耐心和智慧。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孩子将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
浅议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

浅议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吉林省长春市紫玉木兰工艺有限公司郭丽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更新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越来越意识到青少年学生要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只有身体健康是不够的。
由于学校和家庭对心理教育认识的缺乏,加上社会的其他因素,很多青少年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问题(如任性、孤僻、焦虑、抑郁、学习压力大、好冲动、对自己缺乏信心等)。
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许多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如自卑感、早恋、喜怒无常、青春期闭锁、心理承受低、自责内疚、没有自信心、学习困难、情绪激动、打架、说谎、考试舞弊、不爱上学甚至自残和伤人等行为频繁发生,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道德教育是社会化和家庭化的重要手段。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影响青少年学生道德成长最重要的教育力量。
从数量上看,学校对每个学生个人品德形成的影响,很可能不及家庭和社会的,但是学校的德育工作对学生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定向作用。
当然,这并不意味学校的道德影响与家庭和社会的道德影响不一致时,学校德育的作用将被严重削弱。
现在的学校以知识传授为中心,把大量时间直接用于道德教学不切实际。
而且,直接的道德教学主要传授各种关于道德的观念,这种观念对学生的道德影响十分有限,也十分不确定。
一、学校和家庭对于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影响是很广泛的学校是一种专门化的教育机构,学校环境的安排力图使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校的每一件小事都充满道德意义。
因此,这种辅助作用使家庭对学生的道德影响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较强的可控性。
因而学校德育教育和家庭德育教育是使青少年学生成长的互动纽带。
二、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最初道德教育来自家庭家庭教育和一个人的品德形成起重要作用。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关怀和照顾。
父母把一生的经历和心血都倾注在孩子身上,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才华横溢。
对于每个人来说,早期教育和良好品德的培养的基础,最初就是来自家庭生活,一个人早期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对其一生起着重要影响。
小学德育课程中家庭教育的协同作用

小学德育课程中家庭教育的协同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和家庭教育逐渐成为教育体系中互相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德育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重要渠道,家庭教育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协同作用。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对小学德育课程的促进作用、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的协同机制、家庭教育在小学德育课程中的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家庭教育对小学德育课程的促进作用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对于小学德育课程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
首先,家庭教育是孩子性格培养的基础。
家庭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家庭氛围的塑造等都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为其提供良好的道德品质基础。
其次,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家庭是孩子价值观形成的主要环境,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对其日后的发展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最后,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基础。
通过家庭教育,孩子能够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培养出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习惯与行为。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的协同机制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的有效协同,需要建立一种良好的沟通机制。
首先,家校合作需要有有效的信息共享渠道。
学生在家庭与学校之间是一个中介,而双方都需要了解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
因此,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信息共享可以通过家校联系簿、班级微信群等途径实现。
其次,家校要形成统一的教育理念。
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理念一致,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再次,家庭与学校需要有良好的沟通平台。
在学校端,可以开设家长学校,为家长提供教育指导和培训。
同时,家庭也应该为学校提供反馈意见和建议。
三、家庭教育在小学德育课程中的实施策略家庭教育在小学德育课程中的实施策略是保证其有效协同作用的关键。
首先,家庭教育需要充分认识小学德育课程的重要性。
家长要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学校德育活动,了解课程设置和目标,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
其次,家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和责任感。
通过家庭的爱心和关怀,培养孩子对家庭成员、亲友和社会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试论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

2、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
家庭教育方式是指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正确的家庭教 育方式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例如,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让孩子在自由、 平等的气氛中受到尊重和鼓励,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而专制型 的家庭教育方式
,容易使孩子产生恐惧和不安,从而抑制他们的个性和思想自由。
式和策略,让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得到全面、有效的指导。
(二)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让 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品德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家长应该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家长可以通过增加亲子互动、加强情感交流、 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等方面,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成长。
试论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 影响
目录
01 二、家庭教育对小学 生品德形成的具体影 响
03 参考内容
三、加强家庭教育对
02 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对 策建议
(一)家庭教育是小学生品德形 成的摇篮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教育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和举止 都会深深地影响着孩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亲密 性,因为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他们能够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要,提供更加 贴心和具体的指导
同时,家长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在孩子面前出现不良的行为和语 言。
(三)注重品德教育的方式和方 法,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品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家长应该注重品德教育的方式和方 法,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家长可以通过故事、案例、情境模拟等方式,引导 孩子了解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同时也可以通过鼓励、表扬、奖励等方式,激 发孩子的积极性和
二、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品德形成 的具体影响
家庭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首要阵地

[] 1 胡佳清 , 中华. 刘 家庭教 育的真 空谁 来填补 [ . N]
中国教 育报 ,0 2 20.
[] 2 翟帆. 讲述科 学的家庭教 育X D / L . 州教 育 E[ BO ] 泉
网 . 0 5 20.
( 责任 编辑
黄
晓)
1 6 0 中学教学参考 ( 下旬 ) 2 1 . 总第 12 0 28 3 期
3功利 性教 育 影 响 孩 子 的长 远 发展 .
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父母 自身的品德素质 、 文化教养 、 教育水平 的差异 ,
一
、
使家庭对儿 童教育 的 目标 、 方式 、 方法有较 大的差别 ; 家 长素质 、 力 、 精 时间 、 感情 因素 的制 约 ,理智 , 缺 比较难 进 行有 效控
一
育, 懂得如何配合学校教育管理好 自己的孩子 。 2建立这类学生专项 档案管 理办法 , 细记载 这些 . 详
学生 的思想 、 品行 、 习 、 学 生活情况 以及他们父母 的通讯
地址、 电话 , 并做到定期 查访 , 给这部分 学生更 多 的“ 偏 爱 ” 以达到教育管理好这类学生的 目的。 , 有条件 的学校 可以用 对这类 学生统一安排食宿 的办法 , 长期派一名 并 教师跟班 管理 , 与学 生同吃 同住 , 以保 证 这些学 生 的安 全、 健康 和正 常的学 习生活 。 3 针对这类学生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 , . 一 是定期集 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和情感 教育 ; 二是开展 全 体教 师和 这类学 生 的“ 帮 一 ” 一 活动 ; 是进 行心 理 咨 三 询、 心理矫正工作 , 使不少学 生通过 这个渠道 , 充分倾 吐 自己家庭的情况和心理疾苦 。 总之 ,科 学 的家庭教 育是一 项十分 复杂 的研究 工 程, 它涉及社会 的方方 面面 , 随着时代 的发 展需 要不 并 断改进 。 以, 所 它需要更 多人来关心探究 , 这里所 阐述 的 只是凤毛麟角 , 不当之处还 望指正 。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论文(精选3篇)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论文(精选3篇)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论文(精选3篇)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WTT收集整理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论文1【摘要】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德育影响是非常大的,家庭作为最小的教育单位对于学生的德育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重视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思想道德的建设都有很大的帮助,本文我们主要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这两个方向出发,对家庭教育进行一系列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家庭教育中学生德育影响家庭教育是学生接受一切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启蒙思想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前社会充斥着不良的因素,学生通过家庭教育获得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建设对于学生未来的道德发展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的和谐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学生在校的精神面貌和学习质量,处在中学阶段的学生采取合理正确的家庭教育对其行为进行相关的引导和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家庭教育环境和观念分别对学生德育产生的重要影响。
1.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影响。
首先从家庭教育环境来看,家庭教育环境又分为两种大方向,一种是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一种是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
对于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可以很好的培养中学生的健康思想和美好到的品德,家庭教育环境反映着现实的社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社会的风貌,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尤其是对中学生未发展完善的心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中,家长能够清晰的认识到孩子在学习和道德上的缺失,对学生采取正确合理的引导方式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对于孩子道德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他们的德育素质,在这种良好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孩子能够感受到家庭成员对其的爱,在学校中,学生能够以一个更好的精神面貌和态度来面对学习面对未知的困难。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未成年人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未成年人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从宏观教育结构角度说,人类的教育基本是由3种形式构成的,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这也是教育的3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
当今所提倡的“三位一体”教育,就是紧紧围绕学校、家庭、社会3大关键环节,努力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教育网络。
既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未成年人成长的过程中缺一不可,那么它们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1 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未成年人教育的基础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教师。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
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自从人类社会产生家庭,它便也随之产生。
这种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起,构成人类所接受的全部教育。
由于家庭教育是在家庭成员之间进行,这就决定它的初始性、持久性和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关系的亲密性。
自然,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之大就不言而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肩负教育子女的重要责任。
从这个角度看,孩子不应该是仅属于哪一个家庭的,应该看做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家庭教育已经成为全世界面临的课题,并纳入各个国家整体规划之中。
未来社会的竞争必然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竞争的结果是人才竞争;人才来自于教育,家庭教育是基础,家庭教育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现在的孩子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仅仅有智力和学习好还是很不够的。
家庭教育在大目标上,除开发孩子智力外,还要注意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
孩子生活在家庭,父母的无意识教育,能够从各个方面对孩子实施很好的影响。
父母担负着育人的特殊职能,要孩子全面发展,家长必须树立全面发展的思想,才能进行全面教育。
纵观历史,可以看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人终生受益,而不好的家庭教育自然也就贻误终生。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作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对学生德育的积极作用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对学生德育的积极作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影响学生德育的两个重要因素,二者的合作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家庭教育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教育方式,而学校教育则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的正式教育。
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作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可以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教育的任务就是让孩子从小就具备一定的道德观念,学会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关心他人等等。
而学校教育则是在学生进入学校后接受的正式教育,学校是培养学生道德观念的重要场所。
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可以互相配合,使学生在不同阶段得到全面的德育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可以共同培养学生的品质修养。
品质修养是指个体在日常行为中所展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和修养水平。
家庭教育注重个体的日常行为养成,通过家庭的熏陶和示范,让孩子们形成自律、守纪守法、勤劳节俭等良好品质。
而学校教育则注重阶段性的品质培养,通过学习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自信、勇敢、独立等品质。
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可以使学生的品质修养得到全面发展,培养他们成为有道德素质和良好品质的人。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可以共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通过亲子活动、家庭劳动等方式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与相互扶持。
而学校教育则通过课堂合作学习、团队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他们学会倾听他人、互相支持和尊重他人意见。
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可以使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发扬团队精神,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作对学生的德育具有积极作用。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互相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品质修养、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只有在家庭和学校的合作中,才能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学校、家庭、社会在青少年德育中的作用

吉林教育·教研10/2017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既是相互独立的教育范畴,也是教育这个大系统中密切关联的三个子系统,三者的整体协调程度与各自作用的发挥程度是制约青少年德育工作成效的关键所在。
一、加强学校教育,切实发挥其主导和主渠道作用学校历来是我们国家教育的专业阵地和主要渠道,因其职能的专门性、组织的严密性、作用的全面性、内容的系统性、手段的有效性、形式的稳定性;因其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设计、尊重教育规律与人的成长规律的教育实践,青少年在校期间,正是他们身心发育发展的最佳阶段,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步形成时期,正是对其进行“人本教育”、“人根教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只有在学校有目的地、正确地、系统地、科学地教育和引导下,才能在丰富其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全面发展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应该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特别是德育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和主渠道作用,瞄准培养目标,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为他们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还应根据个人特点因材施教,使他们各自的才能和特长都能得到锻炼和发挥,将他们培养成具有良好道德情操和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进而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当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教育的实效性迫在眉睫。
二、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真正发挥其起点和基础作用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确实起到了不同于学校和社会的独特作用。
第一,家庭可以并应该为孩子提供和谐美满的生活环境、创造融洽的亲情关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
家庭氛围在无形之中对人起着感染、陶冶和教化的作用,相互尊重、彼此关爱、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融洽密切的亲人关系,纯洁友善的邻里关系、慈爱亲敬的长幼关系,有利于培养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习惯,使得孩子在与人的接触过程中能够懂礼貌、讲文明、知书达礼,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正在日益增加。
学生的德育发展与学生的家庭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教育文档资料

学生的德育发展与学生的家庭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一、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社会环境中,由父母或者其他长者对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儿童和青少年)施加无意识的影响或者有意识的教育,把一定的道德规范、思想意识、政治观念转变为受教育者品德的一种教育活动。
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作为一个优秀的青少年所要具备的品质。
而品德的培养作为家庭是奠基、是起点。
家庭教育涉及以下内容:①培养爱心、孝心;小到爱自己的同学、老师、长辈,大到爱自己的祖国。
②文明礼貌教育;最基本的待人接物、礼貌用语、遵守各种规则;③劳动教育;学会生活自理,会帮着家长分担家务以及参加一些集体公益活动;④品德教育;培养孩子成为诚实、正直、勇敢、有进取心的人。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孩子,一些家长出于心痛、溺爱或者没有精力管束的原因,导致一些学生冷漠、无礼貌、懒惰、撒谎、欺骗等,让老师很头痛,不好管理,所以还是希望等到家长的配合,两条线齐抓共管。
二、家庭教育中的成功影?现在很多家长的综合素质都有了提高,家里的经济条件也宽裕了,很多家庭都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说教,传统教育的精华不能丢,但是也要去其糟粕,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优秀品质的培养,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积极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
成功的家庭教育得益于父母能够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有意识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努力,积极创造适应孩子的家庭氛围,不宠爱、不溺爱孩子。
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相互尊重。
成功的家长遵循以下原则:①发现错误,应放手尝试。
发现优点时,积极肯定,忌抓着缺点不放,让孩子在错误中学会反思,学会吸取经验教训,学会成长。
②培养习惯,前后一致,忌随心所欲。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对孩子的承诺要实现,对于制定的计划要坚持,切记虎头蛇尾,父母首先要做好表率。
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在把握社会发展的大势中为孩子的人生发展准确定位,让孩子自食其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家庭教育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与促进

家庭教育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与促进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支持和促进者。
在当今社会,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和影响的地方,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
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相互配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家庭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家庭对学生品德养成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社会的地方,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
父母的品德和行为是孩子学习的典范,家庭的教育方式和氛围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品德养成。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榜样示范对孩子的成长和品德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父母言传身教的重要性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深深地影响着孩子。
父母的品德和行为会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塑造孩子的人格和价值观。
如果父母言行不一、品德不正,孩子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学会不良行为。
因此,父母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和提升,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2. 家庭教育方式和氛围的重要性家庭的教育方式和氛围对孩子的品德养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培养孩子的品德感情。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通过家庭活动和亲子交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品德观念。
二、家庭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支持与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家庭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支持与促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父母参与学校德育活动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参与者,他们的参与对学校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父母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的德育活动,如学校的家长会、家访活动等,与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对学生德育的积极作用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对学生德育的积极作用学生的德育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
家庭教育是学生德育的重要基础,而学校教育则是学生德育的主要阵地。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对学生德育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可以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成长。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对学生德育的角度进行探讨。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德育教育。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两者的合作可以弥补彼此的不足,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德育教育。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在学校中,老师则可以通过专业的德育教育课程和活动,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作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
家庭是孩子情感的温床,父母的爱和关怀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家庭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师们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通过学校教育,学生可以得到老师的关心和鼓励,找到情感上的依托,从而更加自信、健康地成长。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有助于学生健康、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
学生的成长需要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这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作可以使学生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社会视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或者志愿者服务,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感。
在学校中,老师们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德育教育中的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互动

德育教育中的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互动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品德与道德价值观的重要环节,而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则是德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在德育教育中,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与成长。
一、家庭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与重要性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德育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家庭是孩子个体的最早社会化的场所,家庭成员是孩子性格、态度、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为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其次,家庭教育是孩子态度形成的重要环境,通过亲身榜样和言传身教,家庭教育可以在孩子心灵深处种下良好品德的种子,使孩子具备正确的行为信念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再次,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通过家庭的关怀、鼓励与指导,孩子能够理解、尊重和关心他人,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
二、社会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与重要性社会教育是学生在社会环境中接受的教育,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活动和经历都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补充和拓展。
社会教育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社会责任与个人行为的联系,激发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兴趣与热情。
同时,社会教育也是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行动的实践场所,通过社会教育,学生能够学会自我管理,锻炼自主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对困难的能力。
三、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互动与融合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促进学生德育教育的全面发展。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互动和融合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可以相互补充,社会教育可以为家庭教育提供更广阔的资源和学习机会,家庭教育可以对社会教育的内容进行补充和深化。
其次,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可以相互呼应,家庭教育的态度与信念可以影响学生在社会教育中的行为表现,而社会教育的实践经历也能够丰富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农村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的影响分析

农村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的影响分析【摘要】农村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家庭教育的特点,探讨了其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
对农村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提升其作用。
结论部分总结了农村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中的作用,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农村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的影响,为进一步推进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影响分析、特点、积极影响、负面影响、影响因素、建议、作用、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农村家庭教育在塑造青少年的价值观、行为习惯和人生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农村家庭教育的特点也逐渐显现出来,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产生着积极和负面的影响。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差距的逐步缩小,农村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
农村家庭教育在传统的家庭文化和社会环境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家庭结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的文化程度和生活态度等。
研究农村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的影响,可以为改善农村家庭教育水平,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农村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这不仅是因为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更是因为农村家庭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品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研究农村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农村家庭教育在农村地区具有广泛的普及性和深远的影响力。
农村家庭是青少年最主要的成长环境和学习场所,家庭成员对青少年的言传身教影响颇深。
研究农村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的影响,可以帮助了解农村家庭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进而指导家长和其他教育者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的实践与研究

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的实践与研究一、引言:在当代社会中,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将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道德素质的提升,也有助于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二、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是互为补充的关系。
学校德育主要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家庭教育则是通过家长对子女的言传身教及家庭环境的培养来影响、塑造孩子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两者结合的目的是将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优势互补,形成一个有利于孩子全面发展和道德健康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
三、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的实践:1.父母教育培训:学校可以开展家庭教育培训班,为家长提供有关教育子女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更好地了解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家长参加培训后,可以更好地与学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道德教育。
2.学校家长沟通:学校可以定期举行家长会议,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共同讨论学生的教育问题和成长方向。
通过沟通和协商,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学校的德育政策和要求,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3.学校活动与家庭参与: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有关道德教育的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其中,让家长亲身参与孩子的道德教育过程。
通过活动参与,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教育需求,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受益匪浅。
4.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的信息共享:学校可以定期向家长传达学校的德育工作成果和重要信息;家长也可以向学校反馈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情况和成长反馈。
通过信息的共享,学校和家庭可以相互了解,共同协调,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四、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的意义:1.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的紧密结合,可以使学生受到全面的、协调的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教育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家庭则通过言传身教、家庭环境的培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塑造和影响。
浅谈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品德形成的影响[权威资料]
![浅谈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品德形成的影响[权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237c68031126edb6f1a10f4.png)
浅谈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品德形成的影响[权威资料] 浅谈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品德形成的影响G632 B 1002-7661(2016)03-146-01胡适曾经这样说:“一个人小的时候,最是要紧,将来成就大圣大贤大英豪大豪杰,或者是成就一个大奸大盗小窃偷儿,都在这家庭教育四个字上分别出来”。
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通过关系上的密切性、心理上的认同性、行为上的示范性,对孩子健全人格培养和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什么的家长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孩子,孩子身上都折射出家长的影子。
立德树人的根只有牢牢扎在家庭,通过健康的家庭教育,才能使青少年如根深树木般茁壮成长。
一、学会尊重孩子,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家长肩负着前所未有的对孩子教育和关爱的重任。
要想做个好家长,首先要成为孩子的朋友。
而要想成为朋友就要把自己和孩子置于平等的位置,敞开心扉,交流互动。
要学会倾听,鼓励孩子和你交心,无论对错都要接受,包容。
一个不能面对孩子过失的家长决不是好家长。
同时要给孩子留有私人空间,不要凡事都问个透,允许他有小秘密。
这样他会找到被尊重,理解的感觉。
反而会拉近和孩子心灵的距离。
当真正把孩子当作朋友去相处,你会发现,教子相长。
在当今大千世界里,孩子们比我们更容易受到冲击。
我们要学会用科学的理念和仁爱之心教导他们。
所以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和修养,紧跟时代的步伐。
才能适应他们成长的需要。
我相信,孩子们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拥有良师益友式的父母。
其实孩子的成长不是按家长的意识所为,它有自己特定的思想和空间。
家长应该放下架子,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和孩子做真诚的朋友,多进行换位思考,做错了就敢于向孩子认错,那样会换来孩子在您面前说谎的次数越来越少。
用像朋友的爱心、童心与孩子进行交流,就能真正地走进孩子内心,了解孩子。
二、注重言传身教,为孩子道德养成树立榜样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长辈对晚辈的言传身教,是一种人皆共知、潜移默化、日久天长、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
家庭教育指导在少先队德育管理中的作用与发挥

家庭教育指导在少先队德育管理中的作用与发挥摘要:家庭教育对于少先队员德育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
通过分析家庭教育与少先队员德育的关系,深入剖析家庭教育在塑造少先队员核心价值观和品德培养中的作用,并探讨如何构建有效的家校互动机制以支持少先队员的全面发展,旨在探讨家庭教育指导在少先队德育管理中的作用与发挥。
关键词:家庭教育指导;少先队德育;核心价值观;家校互动引言在当今社会,少先队组织作为培养下一代的重要机构,其德育工作备受关注。
然而,家庭教育在少先队员德育中的作用却常常被低估或忽视。
通过深入研究家庭教育指导在少先队德育管理中的实际作用,探讨家庭教育对少先队员价值观和品德养成的重要性,并提出有效的家校合作方式以促进少先队员全面发展。
一、家庭教育对少先队员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一)家庭教育与价值观传承家庭教育作为儿童成长的第一学堂,在价值观传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家庭是少先队员最早接触社会价值观的场所,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文化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少先队员的核心价值观形成。
在这一方面,家庭教育承担了传统文化、社会伦理等重要元素的传递工作,为少先队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二)家庭教育在塑造少先队员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通过亲子互动、家庭活动等形式,父母能够引导孩子对人生、社会、国家等方面形成正确的认知。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言传身教、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态度,对于培养少先队员的责任心、团队协作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家庭教育是少先队员价值观培养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具温暖和亲密感的培育场所。
(三)家庭教育对少先队员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分析家庭背景、教育水平、文化程度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家庭对于价值观的传递和塑造。
社会环境、同伴关系等外部因素也对家庭教育的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单元,在价值观传承、塑造过程中,家庭教育应当被视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了解影响因素有助于家庭教育更加科学、针对性地进行,有助于建设更为健康、积极向上的少先队员队伍,为未来社会培养更多的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优秀公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作者:日期: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德育的影马森琦,孙芳芳(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摘要l 当今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 ,譬如只重视成绩而轻视德育、重言轻行、重养轻教等析考量了家庭德育功能的积极与消极作用,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方法与措施对消极影响进行克服。
引发社会 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并秉着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使人们重新对德育智育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审视,并使青 少年德育功效全面提高。
【关键词l 青少年德育;家庭教育;影响;对策研究The Influence of F a mil y E d ucatio n o n Young P eo ple's M or a l E d u c ationt o scores b ut d e preci a ting m ora ledu c ation, pr e cia ting ac t i o n ,p ay in g a tte nti on to ra i s i n g bu t d e p r e c i a t ing e d uc a tion , etc. Thi s p ape r a na lyz es and onsi de rs the p ositi ve an d neg a tive f u n c ti on o f fa m il y moral ed u cati on , and pu t s forward the corres po n ding me thods an d measures to overcome the n egative influ ence. It will cause s o ci a l attent i o n to f a m i l y edu c at i on , and gr a sp t h e excelle nt t radi t ional culture in ou r c ou n try, a llow p e o p l e to re gai n t o e x ami ne the rel a tiv e impo rta nee o f in tellect ual educat i o n of mo r al e d u c ation , and make th e yo u th moral educat i on e ffect a ll-rou n d i mproved【Key wo rd s l youth moral e ducat i on; t he family educat i o n ; i n flue n郑州 4 5 0 0 03)Senqi M a , Fangf an g Sun(S ch o ol of lectric P o w e r, The M a r x doctrin e, Zhengzh o u 4 50 0 03, Henan,N orth C hi na U n iC h ina) ver sity of W at er Resour c e s and E 【A b stract l T here a re m an yp rob lem s i n today's C h ine s e f a mil y e duca ti o n, such as pa y in g a t t e nti o n p aying atte n tion to langu a ge but dece; coun te rm eas u re r esear c h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素质人才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作为21世纪未来发展的接班人与建设者,青少年的成长问题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一个国家的品质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这个国家公民的道德水平来反映的,并且我国人民的共同目标是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
家庭是青少年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所以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教育至关重要地位以及不可取代的地位,需要引起广大科研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与深思。
.家庭教育与青少年德育“在家庭环境中,父母及其他年长者对青少年进行自觉主动的教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 这是在《社会科学大词典》对家庭教育的定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互动关系”是现代教育更强调的内容,也就是说子女在教育方面与自己的父母及其他年长者相互影响。
本文中,笔者才家长的角度出发,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影响内容为重点,并从家庭教育的方式、观念以及内容上进行分析,使父母或其他长辈在家庭中对青少年进行主动、自觉的教育帮助和影响。
自古以来,道德教育一致是我国在教育方面的重点。
在古代时期,我国并没有完备的“道德教育”的定义,到了近代,道德教育还以“训育”等概念代替。
逐渐,欧美国家的教育方法与思想引进到中国,“德育”概念开始逐渐的被使用。
上世纪八十年代,相关材料就对“德育”进行了准确定义:人们按照社会与阶级要求,把相应的社会思想和行为规则转变为思想认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并对他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
简单来说,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模块,要求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以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特点为基础,在满足青少[1]年需要并符合社会要求的前提条件下,对青少年进行多方面的教育二.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德育的积极作用及消极影响随着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并开始加大对教育的物质投入,与此同时,家庭教育逐渐凸显出其不可代替的地位。
关于青少年德育方面,相比于青少年的校园教育,家庭教育的作用也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
同时,教育部也出台了相关的法规与政策,旨在青少年德育建设的加强。
(一)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德育的积极作用1、家庭教育逐渐被重视通过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结果分析:青少年的成长与家长受教育程度及各方面的素质关系密切,相关文献就指出:我国建国之初,教育程度低下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 其中15周岁及以上人口仅仅平均接受了1. 6年的教育。
至1 9 99年,我国人口的受教育年限才提高至七年,并超过世界平均教育年限。
到目前为止,我国人口平均教育年限有了又有了定的提高,其中城市人口9.4年,农村人口6.9年,平均年限为7.9年。
教育平均年限的增加意味着全民整体受教育度的增加,同时也意味着家长对子女教育水平的提高。
经调查发现,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对家庭教育增加重视程度,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总结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并通过学习去提高教育的方法。
2、家庭教育投入总量逐年增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开始富裕起来,每个家庭个体对子女教育上的投入也逐渐增加,为儿童及青少年的教育发展很好的环境与基础。
经统计我们得知:截止20 0 9年,我国居民银行存款超过15. 3万亿元,而调查发现,对子女的教育投资是家庭各方面投资的第一位,例如在天津市,近九成以上家庭的第一消费为教育投资,教育经费占到家庭消费的33. 9% 以上[2]。
(二)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德育的消极影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富裕,可以是相当数量的家庭中的长辈有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对家庭中的青少年加强教育投资,使青少年在成长过程有了优良的基础和坚实的保障。
但是青少年家庭德育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
家庭在加大青少年教育投资的过程中,教育方法与途径较为片面,主要表现在言与行的、教与养的认识缺失以及智与德的失衡三个方面。
1)重养轻教。
青少年起初的成长都在家庭中完成,其道德思想的启蒙也是源于家庭教育。
可是很多家庭中的成员对他们的教育存在不正确的认知:一些认为家庭中的青少年年龄尚小,而道德又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不知用怎样的方法进行教育或暂时不需要进行德育;另一些家长则将道德教育的大任推给学校,认为只要学校进行德育就可以了,家庭只需要配合学校的任务即可[3]。
2)重智轻德。
经调查发现,近八成父母希望他们的子女从事脑力劳动,而此时成绩与分数是这些父母们普遍最重视的内容,因此青少年成功的唯一的证明就是在校期间得到更高的分数,在升学过程有更大的优势,进而放松甚至忽视了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牟。
3)重言轻行。
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子女过程,仅仅采用说教的方法,而不是在实际的生活行动上去作子女的榜样,这样使整个教育过程显现的较为抽象,甚至有反面的作用。
三、克服家庭教育的消极影响的有效途径(一)更新家庭教育观念青少年成长的过程,家长要在重视智力教育的同时看到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即德育与智育同时进行,相辅相成,使子女能全面的发展,智力与德育相互统一与促进,这样才能使青少年全面的成长,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科尔伯格和皮亚杰为世界著名教育家,他们都在起理论中提出人的道德发展过程与认知过程有相似的特点,他们的观点表明:家庭中子女思想道德的成型除了遗传的因素外,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在外界环境的刺激的作用下形成的,进而通过已经形成的道德基础对环境进行再次过滤、选择以及整合,最终形成某种固定的价值观,道德行为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被培养出来[5]。
另外,人的智力水平与其德育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道德水平的提高是智育发展有较大提高的前提。
但是,智力水平的提高并不会使道德水平有相应程度的提高,所以值得家庭中家长重视的是,在子女成长过程中,德育与智育要平衡发展,不能顾此失彼。
(二)提高家庭教育者素质上文已经提到,家长自身的行为举止在子女成长过程中承担着极大的作用,所以家庭中的教育者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一方面,家庭教育者要培养自身的高尚道德和正直的心理素质,子女品质道德成长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家长的优良的道德榜样力量,同时,子女很容易就能融合与感应到父母的情感状态中,父母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德育水平的效果。
因此,这些因素的存在就要求家长拥有较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并主动学习一些心理知识,以不断其子女良好的道德品质。
另一方面,家庭教育者要积极提高自身德育能力和文化素质,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家长可以满足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对知识的渴求,在德育过程中掌握主动,并做出良好的行为示范。
具有良好德育能力主要表现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选择教育方式的能力,选择合适教育时机的能力,转化孩子不良思想的能力等。
要拥有以上能力,就需要每个家庭教育者主动学习实践,提升自身能力,并和学校老师、家庭教育者以及各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努力使自身的德育能力进行提高。
(三)增强家庭与学校、社会的沟通与协作家校合作的模式已经被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各项政策也被制定、决议以及颁发,并指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德育建设有重要作用,要紧密结合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