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十大效应PPT课件
合集下载
心理学的十大效应 ppt
![心理学的十大效应 ppt](https://img.taocdn.com/s3/m/c7f14b5650e2524de4187e79.png)
-
9
八、皮格马利翁效应
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 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 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 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让你梦想 成真的基石之一 简单的说就是别人期许你什 么样,你就会慢慢的往那上面去做。。。。
-
10
九、马太效应
20世纪60年代,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 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 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 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 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马太效应揭示了一个不断增长个人和企业资 源的需求原理,关系到个人的成功和生活幸 福,因此它是影响企业发展和个人成功的一 个重要法则。
-
11
十、仰巴脚效应
仰巴脚效应 一般来说,人们更倾向于喜欢精明又有小缺
点的人,心理学上称此现象为“仰巴脚效 应”。意思是指精明的人不经心犯点小错误, 不仅不影响他的优点,反而使人觉得他也和 常人一样,会犯错误,有平凡的一面,使人 感到好接受。
-
12
国内十大航空公司的排名
1。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2。中国南方航空公 司 3。中国东方航空公司 4。海南航空公司 (将要改名为大新华航空公司) 5。深圳航 空公司 6、四川航空公司 7。厦门航空公司 8、上海航空公司 9、山东航空公司 10、金 鹿航空
心理学中的十大效应
-
2
一、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的含义 某地上空一只小小的蝴蝶扇 动翅膀而扰动了空气,长时间后可能导致遥 远的彼地发生一场暴风雨,蝴蝶效应说的就 是“一件事”对结果的影响,就像只改动了 一点数据计算的结果都会相差十万八千里。 这如同打台球、下棋及其他人类活动,往往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着不慎,满 盘皆输”. 蝴蝶效应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心理学效应大全PPT课件
![心理学效应大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ceef1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1f.png)
接物待人灵活之 外,和她端庄的容貌、娴 雅的仪表也有很大的关系。
.
20
异性效应“。这种现 象是建立在异性相吸 引的基础上的。人们一般比较对异性感兴趣, 特 别是对外表讨人喜欢,言谈举止得体的 异性感兴趣,这点女性也不例 外,只不过 不如男性对女性那么明显。有时为了引起异 性注意,男性 还特别喜欢在女性面前表现 自己,这也是”异性效应“在起作用。不 过 ”异性效应“不能滥用。女性外表漂亮, 讨人喜欢,如果再加上交往得 当,在异性 面前办事容易,这是正常的;反之,若为达 到某一目的, 用色相去引诱别人那就不道 德了。
.
14
8、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有时又称为第一印象的作用,
指的是知觉对象给知觉者 留下第一印 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具体说, 就是初次与人或事接 触时,在心理上 产生对某人或某事带有情感因素的定 势,从而影响到 以后对该人或该事的 评价。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对决策 中收集正确 的情报加以分析而言,这 种效应是不利的。无论第一印象是好 或是坏 都是片面的,不利于全面地了 解、分析。
我很欣赏萨勒通过实验得出的“糖果 效应”这个概念。 萨勒对一群都是 4 岁的孩子说:“桌上放2 块糖,如 果你能坚 持20 分钟,等我买完东西 回来,这两块糖就给你。但你若不能 等这 么长时间,就只能得一块,现在 就能得一块!”这对4 岁的孩子来 说, 很难选择——孩子都想得2 块糖, 但又不想为此熬20 分钟;而要 想马 上吃到嘴,又只能吃一块。
.
5
3、齐加尼克效应:
起源——
源于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
做的一次实验。他将受试者分成
两组,分别去完成20项工作。其
间,他对其中一组进行干预,使
他们的工作不能顺利完成,而让
另一组毫无阻碍,顺利完成全部
.
20
异性效应“。这种现 象是建立在异性相吸 引的基础上的。人们一般比较对异性感兴趣, 特 别是对外表讨人喜欢,言谈举止得体的 异性感兴趣,这点女性也不例 外,只不过 不如男性对女性那么明显。有时为了引起异 性注意,男性 还特别喜欢在女性面前表现 自己,这也是”异性效应“在起作用。不 过 ”异性效应“不能滥用。女性外表漂亮, 讨人喜欢,如果再加上交往得 当,在异性 面前办事容易,这是正常的;反之,若为达 到某一目的, 用色相去引诱别人那就不道 德了。
.
14
8、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有时又称为第一印象的作用,
指的是知觉对象给知觉者 留下第一印 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具体说, 就是初次与人或事接 触时,在心理上 产生对某人或某事带有情感因素的定 势,从而影响到 以后对该人或该事的 评价。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对决策 中收集正确 的情报加以分析而言,这 种效应是不利的。无论第一印象是好 或是坏 都是片面的,不利于全面地了 解、分析。
我很欣赏萨勒通过实验得出的“糖果 效应”这个概念。 萨勒对一群都是 4 岁的孩子说:“桌上放2 块糖,如 果你能坚 持20 分钟,等我买完东西 回来,这两块糖就给你。但你若不能 等这 么长时间,就只能得一块,现在 就能得一块!”这对4 岁的孩子来 说, 很难选择——孩子都想得2 块糖, 但又不想为此熬20 分钟;而要 想马 上吃到嘴,又只能吃一块。
.
5
3、齐加尼克效应:
起源——
源于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
做的一次实验。他将受试者分成
两组,分别去完成20项工作。其
间,他对其中一组进行干预,使
他们的工作不能顺利完成,而让
另一组毫无阻碍,顺利完成全部
心理学效应ppt课件
![心理学效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c4234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6.png)
总结词
鸟笼效应揭示了人们对于意外获得的东西会 高产品的吸引力。
详细描述
在日常生活中,鸟笼效应被广泛应用。例如 ,商家可以将一个漂亮的鸟笼放在店内,并 免费赠送,虽然鸟笼本身可能并无多大价值 ,但是人们会因为意外获得的东西会给予更 多关注,从而对鸟笼产生好感,进而购买相 关商品。
皮格马利翁效应
总结词
当人们受到他人的高度期望时,会更加努力并取得更好 的成绩。
详细描述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当人们受到他人的高度期望时,他 们会更加努力并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个效应源于希腊神 话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故事,故事中皮格马利翁国王对 雕塑家所塑的美丽女子雕像产生了爱意,并期望她能变 成真正的女人。最终,雕塑家被感动并让雕像变成了一 个真正的女人。这个效应强调了期望对于人们表现的影 响。
02 常见的心理学效应
鸟笼效应
总结词
意外得到他人赠送的鸟笼后,人们会为满足鸟笼的配套需求而做出更多购买决策。
详细描述
鸟笼效应是一种因接受外部刺激而产生更多消费行为的心理学现象。当人们意外获得一个鸟笼时,他们通常会为 这只鸟购买食物和饲料,或者寻找合适的鸟类与之配套。这种效应常用于解释商家促销和消费者购买决策之间的 关系。
破窗效应
总结词
当建筑物窗户破损未及时修复时,会导致更多破坏行为。
详细描述
破窗效应是指环境中的小问题或不良现象如果未及时修复,会导致更多更大的破坏行为。例如,如果 一座建筑物的窗户破损,而没有人修理,那么其他的窗户也可能会被破坏,最终导致整个建筑被破坏 。这种效应强调了及时干预和预防的重要性。
霍桑效应
04 心理学效应的挑战与应对 策略
挑战
挑战一
误解和过度解读
现象
心理学效应大全 ppt课件
![心理学效应大全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8e2dd4f01dc281e53af0d8.png)
心理学效应大全:
起源——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 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 了几下翅膀,在两周后可能引 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 风暴。在心理学上,蝴蝶效应 表现为一种不同于普通的连锁 效应的,因果性不明显的情绪 反应和行为。
症状——
因为几天前发生的一点 小小不顺利,而开始心情烦 躁,在压抑和郁结状态中, 小的情绪波动渐渐在心底形 成轩然大波,最终以不可预 见的狂躁模式爆发出来。时 间累积得越久,崩溃的后果 越不堪设想。
5、蔡戈尼效应
起源——
1927年,心理学家蔡戈尼做了一 个实验:将受试者分为甲乙两组, 同时演算相同的数学题。其间让 甲组顺利演算完毕,而一组演算 中途,突然下令停止。然后让两 组分别回忆演算的题目,乙组明 显优于甲组。这种未完成的不爽 深刻的留存于乙组人的记忆中, 久搁不下。而那些已完成的人, “完成欲”得到了满足,便轻松 地忘记了任务。
6、阿基米德:酝酿效应
国王怀疑工匠在为自己制作的金冠
中掺了白银。而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 匠的金子一样重。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 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 题冥思苦想, 尝试了很多想法都失败了。 有一天他去洗澡,他一边坐进澡盆,一 边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 地托起,他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 决了问题。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
“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 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 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
手无策,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
段”。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
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
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
忍不住发出阿基米德式的惊叹,这时,
起源——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 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 了几下翅膀,在两周后可能引 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 风暴。在心理学上,蝴蝶效应 表现为一种不同于普通的连锁 效应的,因果性不明显的情绪 反应和行为。
症状——
因为几天前发生的一点 小小不顺利,而开始心情烦 躁,在压抑和郁结状态中, 小的情绪波动渐渐在心底形 成轩然大波,最终以不可预 见的狂躁模式爆发出来。时 间累积得越久,崩溃的后果 越不堪设想。
5、蔡戈尼效应
起源——
1927年,心理学家蔡戈尼做了一 个实验:将受试者分为甲乙两组, 同时演算相同的数学题。其间让 甲组顺利演算完毕,而一组演算 中途,突然下令停止。然后让两 组分别回忆演算的题目,乙组明 显优于甲组。这种未完成的不爽 深刻的留存于乙组人的记忆中, 久搁不下。而那些已完成的人, “完成欲”得到了满足,便轻松 地忘记了任务。
6、阿基米德:酝酿效应
国王怀疑工匠在为自己制作的金冠
中掺了白银。而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 匠的金子一样重。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 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 题冥思苦想, 尝试了很多想法都失败了。 有一天他去洗澡,他一边坐进澡盆,一 边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 地托起,他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 决了问题。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
“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 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 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
手无策,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
段”。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
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
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
忍不住发出阿基米德式的惊叹,这时,
最新心理学中的几种效应PPT课件
![最新心理学中的几种效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b23efdaaea998fcd220e48.png)
避免“循环证实” 一个人对他人的偏见,常会得到自动的“证实”。
比如,你对某人存有怀疑之心,时间一长,自然会为人 所察觉,对方必然会产生离心和戒心。而对方这种情绪 的流露,又反过来会使你深信自己当初对他的看法是正 确的。这就是心理学中的角色互动和双向反馈。由于一 方感情的偏失,导致对方的偏失,反过来又加强了一方 偏失的程度。如此循环证实,势必陷入越来越深的偏见 中去,走进晕轮效应的迷宫迷而忘返。这就提醒我们, 当你看不惯某个人,对某个人怀有成见的时候,应当首 先理智地检讨一下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是否受到晕轮效应 影响,自觉走出晕轮效应的迷宫。
进门坎效应
进门坎效应”是指个体一旦接受了他人的较小要求以 后,为避免认识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前后一致的印象, 就有可能进而接受他人较大的要求。运用这种方法让人接 受要求,叫做进门坎技术。
这个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 1966年做的“无压力的屈从:进门坎技术”的现场实验中 提出的。
晕轮效应
添加文本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晕 轮效应的作用吃了大苦头。他狂热地 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 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容 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 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 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 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 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 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 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 星过早地陨落。在普希金看来,一个 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 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种 现象被称为晕轮效应。
【实验】 1975年,另一个美国心理学家做了一个 实验。他让助手对部分居民开展募捐请求,第一组 直接提出请求,第二组附加一句:哪怕一美分也 行。”结果第二组的募捐人数比第 一组多2倍。许 多人会以“我不是富翁”、我没有多少钱”、“我 的捐献不会有多大帮助”为由,拒绝募捐,但对于 一美分的请求却难以拒绝。而人一旦手伸进腰包, 只拿一美分会跟“人应善良 、慷慨”的自我印象 产生不协调,于是就会多拿一点。
心理学几大效应ppt课件
![心理学几大效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2fc72af61fb7360a4c65cd.png)
可编辑课件
7.酸葡萄效应
背景故事 在伊索寓言中有个《狐狸与葡萄》的故
事,说的是那狐狸本来是很想得到已经熟 透了的葡萄的,它跳起来,未够高,又跳 起来,再跳起来……想吃葡萄而又跳得不 够高于是,那狐狸说:"反正这葡萄是酸的 。"言外之意是反正那葡萄也不能吃,即使 跳得够高,摘得到也还是"不能吃",这样, 狐狸也就"心安理得"地走开,去寻找其他好 吃的食物去了。
可编辑课件
生活应用 心灵鸡汤……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五十步笑百步 人们总是相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认为 同一个群体的人总是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因此 ,在认识和评价与自己同属一个群体的人的时候 ,人们往往不是实事求是地根据自己的观察所得 到的信息来判断,而是想当然地把自己的特性投 射到别人身上;我觉得……
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 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研究发 现, 近因效应一般不如首因效应明显。在印象形成 过程中,当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或者原来 的印象已经淡忘时,新近获得的信息的作用就会较 大,就会发生近因效应。
可编辑课件
生活中的应用
近因效应强烈作用的结果是,两个“天生是仇 家”的人,竟然一下子就成为“天下最好的朋友 ”。
在个体间关系中,异性接触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相互吸 引力和激发力,并能从中体验到难以言传的感情追求,对 动物的活动和学习通常起积极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异性 效应,也叫“磁铁效应”,即“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俗话说:“雌雄搭配,干活不累”正是如此。
可编辑课件
生活中的应用 心理学发现,在一个只有男性或女性的工作环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 儿子偷去了,观察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 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 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像偷斧子的。
7.酸葡萄效应
背景故事 在伊索寓言中有个《狐狸与葡萄》的故
事,说的是那狐狸本来是很想得到已经熟 透了的葡萄的,它跳起来,未够高,又跳 起来,再跳起来……想吃葡萄而又跳得不 够高于是,那狐狸说:"反正这葡萄是酸的 。"言外之意是反正那葡萄也不能吃,即使 跳得够高,摘得到也还是"不能吃",这样, 狐狸也就"心安理得"地走开,去寻找其他好 吃的食物去了。
可编辑课件
生活应用 心灵鸡汤……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五十步笑百步 人们总是相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认为 同一个群体的人总是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因此 ,在认识和评价与自己同属一个群体的人的时候 ,人们往往不是实事求是地根据自己的观察所得 到的信息来判断,而是想当然地把自己的特性投 射到别人身上;我觉得……
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 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研究发 现, 近因效应一般不如首因效应明显。在印象形成 过程中,当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或者原来 的印象已经淡忘时,新近获得的信息的作用就会较 大,就会发生近因效应。
可编辑课件
生活中的应用
近因效应强烈作用的结果是,两个“天生是仇 家”的人,竟然一下子就成为“天下最好的朋友 ”。
在个体间关系中,异性接触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相互吸 引力和激发力,并能从中体验到难以言传的感情追求,对 动物的活动和学习通常起积极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异性 效应,也叫“磁铁效应”,即“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俗话说:“雌雄搭配,干活不累”正是如此。
可编辑课件
生活中的应用 心理学发现,在一个只有男性或女性的工作环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 儿子偷去了,观察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 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 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像偷斧子的。
有趣的心理学效应 PPT课件全
![有趣的心理学效应 PPT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9a11c08a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1.png)
• 安慰剂效应于1955年由毕阙博士 (Henry K. Beecher) 提出,亦理解为“非特定效应” 或受试者期望效应。
安慰剂效应
• 医务人员可以利用安慰剂,以激发病人的安慰剂效应。当 对某种药坚信不移时,就可增强该药物的治疗效果,提高 医疗质量。
• 安慰剂效应是一种不稳定状态,可以随疾病的性质、病后 的心理状态、不适或病感的程度和自我评价,以及医务人 员的言行和环境医疗气氛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就出现了 安慰剂效应有时明显,有时不明显,或根本没有的现象。 我们应当记住,在病人中安慰剂效应是较易出现的,大约 有35%的躯体疾病病人和40%的精神病病人都会出现此种 效应。也正由于病人有此心理特点,才使江湖医生和巫医 术士得以有活动市场,施展其术。
2024/10/18
15
• 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 应”,也叫“罗森尔塔效应”。 这个效应源于古希腊一个美丽 的传说。相传古希腊雕刻家皮 格马利翁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用 象牙雕刻的美丽少女,并希望 少女能够变成活生生的真人。 他的真挚的爱感动了爱神阿劳 芙罗狄特,爱神赋予了少女雕 像以生命,最终皮格马利翁与 自己钟爱的少女结为伉俪。
•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狂热地爱上 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 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容貌惊 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当普 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 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 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 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 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 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 星过早地陨落。
• 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 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 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 大的成功和进步。
安慰剂效应
• 医务人员可以利用安慰剂,以激发病人的安慰剂效应。当 对某种药坚信不移时,就可增强该药物的治疗效果,提高 医疗质量。
• 安慰剂效应是一种不稳定状态,可以随疾病的性质、病后 的心理状态、不适或病感的程度和自我评价,以及医务人 员的言行和环境医疗气氛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就出现了 安慰剂效应有时明显,有时不明显,或根本没有的现象。 我们应当记住,在病人中安慰剂效应是较易出现的,大约 有35%的躯体疾病病人和40%的精神病病人都会出现此种 效应。也正由于病人有此心理特点,才使江湖医生和巫医 术士得以有活动市场,施展其术。
2024/10/18
15
• 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 应”,也叫“罗森尔塔效应”。 这个效应源于古希腊一个美丽 的传说。相传古希腊雕刻家皮 格马利翁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用 象牙雕刻的美丽少女,并希望 少女能够变成活生生的真人。 他的真挚的爱感动了爱神阿劳 芙罗狄特,爱神赋予了少女雕 像以生命,最终皮格马利翁与 自己钟爱的少女结为伉俪。
•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狂热地爱上 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 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容貌惊 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当普 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 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 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 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 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 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 星过早地陨落。
• 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 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 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 大的成功和进步。
十个心理效应及其启示
![十个心理效应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8f14313f78a6529647d5327.png)
集思广益 择治疗的 期望而造成的症状减轻或病情的好转。 安慰剂是指用生物学上的本属中性的物质做 成使受试者或病人相信其中含有某种药物 的药丸或制剂,如用没有药物活性的物质 淀粉等制成与真实药物一样的剂型作为安 慰剂。
安慰剂效是一种暗示效应。
心理效应的作用超过了药物的生理效应 药物的安慰剂效应是通过服药者对药物的认识、感 受、以及服药行为本身,通过心理-生理的相互作 用而产生效果的。 病人对药物的认识与态度以及接受暗示性的程度决 定安慰剂的效用!
心里暗示的力量
许多研究表明:至少有1/3以上的人对安 慰剂有反应,出现了临床症状的好转 心理学研究发现,大多数人均有一定程 度的暗示性 人类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部分与暗示 性有关
从众的益处及不良影响
影响因素
1.众人的意见的一致性 2.个体是否先说出自己的最初判断(意见) 3.个体的个性特点(如自信,易受暗示性等) 4.团体是由什么人组成 A.由专家组成 B.对个人来说,团体成员是很重要的人物 C.它的成员在某些方面与个人类似 5.不同的文化 6.个体缺乏行为依据的必要信息
2.互动论
在互动过程中,知觉主体是以对知觉对象所形成的第 一印象为基础来交往的,这种交往的方式易于在知觉 对象身上诱发出于第一印象相吻合的反应特征,从而 反过来加强知觉主体对知觉对象所形成的第一印象
启 示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 在招聘时
二.近因效应
指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最近获得的信 息在我们对他人判断的过程中产生重要 的影响。
What ?
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期待效应”
指教师对学生的行为或学习成绩良好的 会使学生产生顺应这一期待的变化
心理学定律之期待定律
安慰剂效是一种暗示效应。
心理效应的作用超过了药物的生理效应 药物的安慰剂效应是通过服药者对药物的认识、感 受、以及服药行为本身,通过心理-生理的相互作 用而产生效果的。 病人对药物的认识与态度以及接受暗示性的程度决 定安慰剂的效用!
心里暗示的力量
许多研究表明:至少有1/3以上的人对安 慰剂有反应,出现了临床症状的好转 心理学研究发现,大多数人均有一定程 度的暗示性 人类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部分与暗示 性有关
从众的益处及不良影响
影响因素
1.众人的意见的一致性 2.个体是否先说出自己的最初判断(意见) 3.个体的个性特点(如自信,易受暗示性等) 4.团体是由什么人组成 A.由专家组成 B.对个人来说,团体成员是很重要的人物 C.它的成员在某些方面与个人类似 5.不同的文化 6.个体缺乏行为依据的必要信息
2.互动论
在互动过程中,知觉主体是以对知觉对象所形成的第 一印象为基础来交往的,这种交往的方式易于在知觉 对象身上诱发出于第一印象相吻合的反应特征,从而 反过来加强知觉主体对知觉对象所形成的第一印象
启 示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 在招聘时
二.近因效应
指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最近获得的信 息在我们对他人判断的过程中产生重要 的影响。
What ?
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期待效应”
指教师对学生的行为或学习成绩良好的 会使学生产生顺应这一期待的变化
心理学定律之期待定律
35种常见的心理效应PPT课件
![35种常见的心理效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5b35982cc58bd63186bd8a.png)
2020年9月28日
7
7.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 晕轮效应是指某人或某事由于其突出的特 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忽视了其它的心 理和行为品质。它有时会产生“积极肯定 的晕轮”,有时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晕 轮”,这都会干扰对信息的评价,要克服 晕轮效应就必须坚持客观,不掺杂主观成 分。
2020年9月28日
2020年9月28日
10
10.贝尔效应
• 英国学者贝尔天赋极高,有人说他毕业后 若研究晶体和生物化学,定会赢得多次诺 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另一条道路, 把一个个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 登上了科学高峰,此举被称为贝尔效应。 贝尔效应要求领导者具有伯乐精神和人梯 精神,要以单位和集体为先,慧眼识才, 放手用才,敢于提拔任用能力比自己强的 人,积极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机会。
2020年9月28日
6
6.近因效应
• 近因效应指的是某人或某事的近期表现在 头脑中占据优势,从而改变了对该人或该 事的一贯看法。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是相 对应的两种效应。首因效应一般在较陌生 的情况下产生影响,而近因效应一般在较 熟悉的情况下产生影响。两者都是对人或 事的片面了解而主观臆断,使得决策信息 失真。
2020年9月28日
5
5.首因效应
• 首因效应有时又称为第一印象的作用,指的是知觉对象给 知觉者留下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具体说,就 是初次与人或事接触时,在心理上产生对某人或某事带有 情感因素的定势,从而影响到以后对该人或该事的评价。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对决策中收集正确的情报加以分析 而言,这种效应是不利的。无论第一印象是好或是坏都是 片面的,不利于全面地了解、分析。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 用称之为首因效应。根据第一印象来评价一个人的好坏, 往往比较偏颇。如果在招聘考试和考察员工绩效时,只凭 第一印象,就会被某些表面现象蒙蔽。首因效应在招聘过 程中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以貌取人。对仪表堂堂、 风度翩翩的应聘者容易赢得主考官的好感,二是以言取人, 那些口若悬河、对答如流者往往给人留下好印象。因此在 选拔人才时,既要听其言、观其貌,还要察其行、考其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4
温水煮青蛙
.
15
不做沙丁鱼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有竞争才有活力 • 敢于去创新、挑战
.
16
杜根定律
• 杜根定律:强者不一定是 胜利者,但胜利迟早都属 于有信心的人。换句话说, 一个人胜任一件事,85% 取决于态度,15%取决于 智力,所以一个人的成败 取决于他是否自信,假如 这个人是自卑的,那自卑 就会扼杀他的聪明才智, 消磨他的意志。
.
17
• 有一个人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座的车 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 总能找到座位。 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 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这个办法听上 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 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 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 他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 客实在不多。经常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尚有若 干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 居然人满为患。
.
24
• 第三要注意多用肯定的词语来唤起积极情绪,特 别是遇到困难时,要用“冷静!细心!沉住气!” 等词语暗示自己,进行深呼吸,而少用否定性词 语,如“别紧张!别慌!可千万别出错!”等词。
.
18
• 他说,大多数乘客轻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 现象迷惑了,不大细想在数十次停靠之中,从火车 十几个车门上上下下的流动中蕴藏着不少提供座位 的机遇;即使想到了,他们也没有那一份寻找的耐 心。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让大多数人满足, 为了一两个座位背负着行囊挤来挤去,有些人也许 会觉得不值。他们还担心万一找不到座位,回头连 个好好站着的地方也没有了。与生活中一些安于现 状不思进取害怕失败的人,永远只能滞留在没有成 功的起点上一样,这些不愿主动找座位的乘客大多 只能在上车时的落脚之处一直站到下车。自信、执 着、富有远见、勤于实践,会让你握有一张人生之 旅的永远坐票。
利于团队建设
扼杀创造性和积极性
寻求认同与支持
埋没优秀作品
.
12
鲶鱼的效应
.
13
鲶鱼效应
•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 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 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让沙丁鱼活着 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 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 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 到渔港。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船长 去世,谜底才揭开。
.
7
• 跨栏定律,即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往 往取决于他所遇到的困难的程度。 竖在你面前的栏越高,你跳得也越 高。
.
8
从众效应
.
9
盲目从众
衣
裙 很 好 看 于 是 穿 上 了 白 色 连 衣 裙 。
①
有 一 个 女 孩 , 发 现 自 己 穿 白 色 连
随大流
②有几个女子发现这个女孩的白色连衣裙很好看,于 是也穿上了白色连衣裙。
.
20
詹森效应
.
21
曾经有一名叫詹森的运动员,平时训练有素,实力 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让自己和他 人失望。不难看出这主要是压力过大,过度紧张 所致。由此人们把这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 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正式比赛失败的现象称 为詹森效应。
.
22
• 不少学生也有类似现象。平时学习基础扎 实,考前准备充分,然而一到大考,却发 挥失常,往往表现为紧张、慌乱,甚至记 忆骤退,脑海里似乎一片空白。其中主要 原因是同学们对考试期望值过高,而又缺 乏自信。只想成功,又怕失败,患得患失, 压力过大。结果造成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 过程失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各种症状 随之而生。
.
19
• 自信--就是从点滴的进步开始。
• 自信--就是要正视自已的缺点并勇于更正。
• 自信--就是要为自已鼓掌加油。
• 自信--就是勇敢面对失败,百折不挠。
• 自信--就是信任自已,对自身发展满怀希望。
• 自信为一种自我肯定性、自我鼓励、自我 强化,坚信自已一定能成功的情绪素养, 没有自信心,你就会发现没有生活的热情 和趣味,也就没有探索拼搏的勇气和力量。
.
23
如何走出詹森怪圈
• 首先要增强信心。只有充分相信自己的实 力,才能在考场上沉着冷静,使自己进入 “角色”,发挥出正常水平。
• 其次是淡化考试结果,注重具体过程。不 去多考虑考试的结果,减少考试过程中的 干扰因素。而是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具体的 解题上,这样不仅能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而且能使心理保持平静与放松。
③于是穿白色连衣裙的人越来越多,有些并不适 合穿白色连衣裙的人也穿上了。
.
10
• 对于每样新鲜事物,一个人 做,那叫“傻子”;两三个 人做,被称为“从众”;十 几个人乃至百千人做,则可 以称之为“流行”了。
.
11
正确看待从众
• 从众的优点:
增强适应能力
• 从众的缺点:
扼杀科学
加速知识传播
埋没真理
.
4
跨栏定律
.
5
• 一位名叫阿费烈德的外科医生 在解剖尸体时,发现一个奇怪 的现象:那些患病器官并不如 人们想象的那样糟,相反在与 疾病的抗争中,为了抵御病变, 它们往往要代偿性地比正常的 器官机能更强。
.
6
• 按照阿费烈德的“跨栏定律”, 可以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譬 如盲人的听觉、触觉、嗅觉都要 比一般人灵敏;失去双臂的人的 平衡感更强,双脚更灵巧,所有 这一切,仿佛都是上帝安排好的, 如果你不缺少这些,你就无法得 到它们。
Hale Waihona Puke .3• 从“破窗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 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 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 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 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 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 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 “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 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
心理学十大效应
.
1
破窗效应
.
2
• 在生活中,你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一个房子 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不久,其它 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 如果出现一些牛皮癣广告没有清洗掉,很快 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的各种广告。一 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 是一旦有第一个人丢垃圾之后,人们就会毫 不犹疑的丢,丝毫不觉羞愧。心理学上把这 种现象叫做“破窗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