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度检测器设计_任务书
单片机温度检测课程设计任务书
![单片机温度检测课程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2b004cd580eb6294dd886c1d.png)
铜陵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单片机课程技术设计名称:温度检测姓名:康伟学号: 0909141021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杨入超起止日期: 2012.04.16至2012.04.20铜陵学院电气工程系制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康伟学号:0909141021设计名称:单片机温度检测起止日期: 2012.04.16——2012.04.20指导教师:杨入超在科技广泛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快,它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而单片机的发展和应用是其中重要一方面,特别是单片机在工业中的应用尤其广泛。
单片机具有集成度高,处理能力强,可靠性高,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有点,因此被广发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电流、电压、温度、压力、流量、流速和开关量都是常用的主要测量参数。
尤其是热学试验中的温度进行测量,并经常会对其进行控制。
现在所使用的温度计通常都是精度为1℃和0.1℃的水银、煤油或酒精温度计。
这些温度计的刻度间隔通常都很密,不容易准确分辨,读数困难,而且他们的热容量还比较大,达到热平衡所需的时间较长,因此很难读准,并且使用非常不方便。
采用单片机对温度进行测量,不仅方便、灵活,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测温度的精度,其输出温度采用数字显示,主要用于对测温比较准确的场所,或科研实验室使用。
因此,用单片机对温度进行测量是一个在工业生产中和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本课题就尝试通过编程与芯片的结合来解决传统数字温度计的弊端,设计出新型数字温度计。
第一节硬件设计1.1 数据采集转换模块的设计………………………………………1.2 时钟电路换模块的设计………………………………………1.3 数据处理模块的设计…………………………………………….1.4 数据显示模块的设计…………………………………………….第二节程序设计2.1 程序流程…………………………………………………………2.2 源程序……………………………………………………………第三节调试与仿真3.1温度上限仿真…………………………………………………3.2温度下限仿真……………………………………………………第四节心得体会4.1 心得体会…………………………………………………………第五件节参考文5.1 参考文献……………………………………………………1.硬件设计元件列表1.1 数据采集转换模块的设计1.2 时钟电路换模块的设计1.3 数据处理模块的设计1.4 数据显示模块的设计2. 软件设计对于5V的参考电压,ADC0808输出值的范围在0 ~ 255之间,将其映射为0 ~ 99摄氏度之间的温度值,30摄氏度对应的输出值为77,50摄氏度对应的输出值为 153.对A/D转换的结果进行测量,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则报警。
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测量系统设计任务书
![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测量系统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35b19f2e2af90242a895e5c6.png)
中 北 大 学毕业设计任务书学 专 院、系: 业: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金瑞超 学 号: 0705044115学 生 姓 名: 设 计 题 目: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测量系统设计起 迄 日 期 : 2011 年 2 月 21 日 ~ 2011 年 6 月 20 日 指 导 教 师: 系 主 任: 杨 凌王忠庆发任务书日期:2011 年 2 月 21 日毕 业 设 计 任 务 书1.毕业设计的任务和要求:现代的工农业生产离不开环境的控制,在产品的生产装配过程中,历来都存在对其 装配环境中温、湿度检测的问题。
本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基于单片机完成对环境温湿度检测的系统设计, 经过信号采集、 放大和 A/D 转换等过程,最终由液晶实时显示出生产环境的温、湿度,同时具有超限报 警和数据存储功能。
2.毕业设计的具体工作内容:开发工具:Keil、Proteus 软件一套,实验板,PC 机。
技术要求: 整个系统的具体要求如下: (1) 以单片机为核心,以温度、湿度传感器作为测量元件,通过单片机采集并存储 测量数据; (2) 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显示、超限报警功能; (3) 能够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监控计算机,供工作人员记录、处理。
工作要求: (1) 学习单片机基本工作原理及 C 语言编程; (2) 掌握所用传感器的指标和测量的相关理论技术; (3) 在上述(1)(2)的基础上,搭建测量系统平台; 、 (4) 对程序进行测试、修改,独立撰写设计说明书; (5) 翻译相关英文资料 1 篇。
毕 业 设 计 任 务 书3.对毕业设计成果的要求:1、仿真演示,环境温湿度测量系统一套。
2、毕业设计说明书一本,要求书写规范、条理。
4.毕业设计工作进度计划: 起 迄 日 期2011 年 2 月 21 日 ~ 3 月 18 日 熟悉课题、搜集资料,进行设计构思,写出开题报告并 进行英文翻译 确定设计方案、完成程序编写和调试。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测温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测温系统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a88e69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6.png)
引言:无线测温系统是一种基于单片机技术的智能温度监测系统。
它通过无线传输技术,能够远程监测和采集温度数据,具有高精度、实时性和便捷性等优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测温系统的设计。
概述:无线测温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温度监测技术,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进行温度监测的场合,如工业生产、农业种植、建筑监测等。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测温系统充分利用了单片机的高集成度、低功耗和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实现对温度的高精度监测和数据传输。
本文将从硬件设计、软件设计、通信模块选择、温度传感器选择和功耗优化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测温系统的设计。
正文内容:1.硬件设计1.1单片机选择1.2电源设计1.3温度传感器接口设计1.4数据存储设计1.5外部设备接口设计2.软件设计2.1系统架构设计2.2温度数据采集算法设计2.3数据处理算法设计2.4数据传输协议设计2.5用户界面设计3.通信模块选择3.1无线通信技术概述3.2通信距离和速率需求分析3.3无线通信模块选择准则3.4常用无线通信模块介绍3.5通信模块选择与集成4.温度传感器选择4.1温度传感器分类4.2温度传感器选型准则4.3常用温度传感器介绍4.4温度传感器接口设计4.5温度传感器校准方法5.功耗优化5.1功耗分析与需求5.2系统功耗优化策略5.3硬件设计功耗优化5.4软件设计功耗优化5.5基于睡眠模式的功耗优化总结: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测温系统的设计主要涉及硬件设计、软件设计、通信模块选择、温度传感器选择和功耗优化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硬件设计和通信模块选择,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温度监测和远程数据传输。
同时,通过优化软件设计和功耗管理,能够降低系统的功耗,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测温系统的设计在智能化温度监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设计(有protel源图+ppt+软件+中英文翻译+开题报告+任务书)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设计(有protel源图+ppt+软件+中英文翻译+开题报告+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3d5e1eea102de2bd96058874.png)
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设计二零一一年六月目录1引言 (1)2设计要求 (1)3系统总体方案 (1)4采集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2)4.1 电源模块设计 (2)4.2 SHT10温湿度传感器 (3)4.3 AT89S52芯片介绍 (4)4.3.1时钟电路 (4)4.3.2复位电路 (5)4.4 nRF905功能的实现 (5)4.4.1 nRF905的接口 (5)4.4.2 nRF905的工作模式 (6)4.4.3器件配置 (7)4.4.4 nRF905供电电源 (8)5接收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8)5.1 nRF905的接收流程 (8)5.2 LCD1602液晶显示 (9)6软件设计 (10)6.1采集模块软件设计 (10)6.2接收模块软件设计 (12)6.3 nRF905通过SPI口与单片机通讯 (13)7系统调试与性能分析 (14)结论 (15)致谢 (15)参考文献 (16)附录A 发射模块电路图 (18)附录B 接收模块电路图 (19)附录C nRF905原理图 (20)附录D 实物图 (21)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设计摘要:温湿度测量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常,要实现温湿度测量和自动控制,监控室与现场之间必须敷设大量的电缆,这是一个麻烦的问题。
本文提出采用无线温湿度测量的方案,不必敷设电缆,可以节省费用和时间。
该采集系统是以AT89S52芯片为主要,利用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SHT10进行收集,将收集数据传给单片机AT89S52,经过处理从无线发送模块nRF905发射出去,单片机通过模拟SPI口实现与nRF905之间的通信,因为nRF905兼具发射和接收功能,经过一定距离的通信,接受模块通过NRF905将数据传给AT89S52,单片机经处理后,将数据传给显示屏LCD1602.完成无线数据采集与发送。
关键词:nRF905 AT89S52 AHT101 引言温度、湿度是工农业生产的主要环境数据,在工农业生产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比如湿度大温度高的话会使粮食发芽,腐败,有可能还会导致二氧化碳的增加,使进入的工人窒息如果粮食发芽,会导致温度升高,从而发生火灾等。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度远程采集监测报警器的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度远程采集监测报警器的设计毕业论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2a60972caaedd3383c4d334.png)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度采集监测报警器的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日期: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
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3)其它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ards (1)前言 (2)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2 主要元器件介绍 (3)2.1 AT89S52单片机简介 (3)2.2 nRF24L01概述 (5)2.3 DS18B20温度传感器 (5)3 硬件系统设计 (5)3.1 硬件系统总体结构 (5)3.2 无线收发模块 (6)3.3 显示模块 (6)3.4 声光报警电路 (6)3.5 按键控制电路 (7)3.6 温度采集模块 (7)3.7 电源模块 (8)4 系统软件设计 (8)4.1 软件设计思路 (8)4.2 主程序流程图设计 (8)4.2.1 发送部分 (8)4.2.2 接收部分 (9)4.3 子程序设计 (10)4.3.1 温度监测模块软件 (10)4.3.2 无线发射模块软件设计 (10)4.3.3 无线接收模块软件设计 (11)4.3.4 显示模块软件设计 (11)5 硬件功能实现 (12)5.1 系统调试 (12)5.2 调试结果 (12)6 总结 (13)参考文献 (13)附录一 (14)附录二 (16)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度采集监测报警器的设计摘要:本文介绍了由单片机、温度传感器、报警器和NRF24L01组成的专用无线温测监测报警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与无线传输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与无线传输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a0b38e10740be1e650e9ae8.png)
目录第一章序论 41.1概述 (4)1.2系统设计任务分析 (5)第二章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的论证 (6)2.1单片机最小系统 (6)2.1.1单片机的说明 (6)2.1.2单片机的应用 (6)2.1.3单片机的结构特点 (7)2.1.4单片机引脚配置 (7)2.2无线收发模块介绍 (11)2.2.1nRF24L01概述 (11)2.2.2 引脚功能及描述 (11)2.2.3工作模式 (12)2.2.4工作原理 (13)2.2.5配置字 (13)2.2.6nRF24L01应用原理框图 (14)2.3液晶1602显示电路 (15)2.3.液晶1602显示屏的基本结构 (15)2.3.2液晶1602显示屏的工作原理 (15)2.4温度采集电路 (16)2.4.1 DS18B20概述 (16)2.4.2 DS18B20的管脚配置和内部结构 (17)2.4.3单总线介绍 (18)2.4.4DS18B20的工作原理 (19)第三章设计报告 (20)3.1单片机程序设计 (20)3.1.1发送部分程序设计 (20)3.1.2接收部分程序设计 (21)3.2流程图设计 (21)第四章总结与展望 (22)致谢 (23)参考文献 (25)附录 (26)摘要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科技发达,工农业生产也意识到对温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准确测量温度变得至关重要。
本系统的设计主要是针对恶劣环境下的工业现场以及高科技大范围的农业现场,布线困难,浪费资源,占用空间,可操作性差等问题做出的一个解决方案。
本文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无线解决方案,即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
该系统采用低功耗、高性能单片机及单总线数字式测温器件DS18B20构成测温系统,并且通过NRF24L01无线模块进行收发,具有在远程监控,在办公室就可以测出远处的温度,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使用。
在这次的设计中采用的单片机STC89C52RC的内核和MCS-51系列单片机一样,引脚也相同。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电子体温计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电子体温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a80a132c281e53a5902ff04.png)
题目:基于单片机地无线电子体温计设计摘要体温生理参数是人体最重要、最基本地生命指标,对危重病人进行生命指标参数地监测是医务工作者及时了解病情状况地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日常护理和病情检测都是非常重要地.现有体温计大概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常见地玻璃水银体温计,另一种是红外体温计.水银体温计价格便宜,但是易破裂,测温时间较长,大约5分钟,使用不便.红外体温计是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地红外能量地测量,准确地测定它地表面温度.它用地红外传感器只是吸收人体辐射地红外线而不向人体发射任何涉嫌,采用地是被动式且非接触式地测量方式,因此红外体温计不会对人体产生辐射伤害.比起前种测温方法,红外体温计有着响应时间快、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基于单片机地无线电子体温计设计主要运用红外线原理,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来采集人体发射出地红外线,将其转换后地电信号通过A/D转换送入单片机,由MCS-51单片机来实现温度值地转换及送入LED显示,同时还加入了时钟功能和超温报警功能,在软件地控制下,实现智能化地体温测量,精确测温,使设计具有实用性.关键词:电子体温计;红外线;MCS-51单片机AbstractTemperatur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the most basic life index, for the critically ill patient life parameters monitoring is medical workers to understand the condition condi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for the daily care and disease detection is very important. The existing thermometer is roughly divided into two types: one is common glass mercury thermometer, the other is a infrared thermometer. The mercury thermometer is cheap, but easy to rupture, measuring long, about 5 minutes, inconvenient use. Infrared thermometer is objects by their infrared radiation energy measurement,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its surface temperature. It uses infrared sensor just absorb infrared radiation of human body and not to the humanbody to launch any suspected, uses is passive and non-contact measurement, thus the infrared thermometer will not produce radiation to human body injury. Compared with the former method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infrared thermometer has a fast response time, safe use and long service life etc.Based on single-chip wireless electronic thermometer design mainly uses the infrared principle, using the pyroelectric infrared sensors to collect the body emit infrared, converts the electrical signal after conversion into the microcontroller through A/D, by the MCS-51 chip to realize the temperature value of the conversion and into the LED display, and also joined and over-temperature alarm clock function function, under the control of software, the realization of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ccurat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hat the design has practical.Key words : electronic thermometer。
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d19ac28abceb19e8b8f6ba5c.png)
毕业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学生姓名:xxx学号:0xxxxxxxxx所在系部:电气信息工程系专业班级:0x电子信息工程技术gz二班指导教师:xx 讲师日期:二○○x年x月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系部xxxxxxx 指导教师xx 职称讲师学生姓名xxx 专业班级xxxxx 学号xxxxxxxxxx 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设计内容目标和要求(设计内容目标和要求、设计进度等)毕业设计的目标:本设计包括确定控制任务、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硬件系统设计的设计等,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与理解基于单片机温度测量系统的原理,巩固与综合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课程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技能。
毕业设计的要求: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针对温室智能化控制存在的诸多因子,将智能传感器监测和单片机控制相结合,提出了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系统设计方案。
毕业设计的设计进度:1.根据题目要求的指标,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确定系统设计方案,并设计其硬件电路图;2.画出电路原理图,分析主要模块的功能及他们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控制关系;3.完成毕业设计。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部审核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由所在系部审核1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课题来源老师指定课题类型EX 指导教师xx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x 专业班级xxxxxx开题报告内容一、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1. 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温度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无论你生活在哪里,从事什么工作,无时无刻不在与温度打着交道。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发展与是否能掌握温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冶金、钢铁、石化、水泥、玻璃、医药等行业,可以说几乎80%的工业部门都不得不考虑着温度的因素。
温度不但对于工业如此重要,在农业生产中温度的监测与控制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围绕应用于温室大棚的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展开应用研究工作。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无线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无线温度检测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9329b1e0b4e767f5acfce8d.png)
机 需
,
其 突 出 的 特 点 是 可 以 实现 极 低 的 功 耗
的工
。
它有 5
1
种可编程
作 模 式 其 中活 动 模 式 下
,
工
作电流仅
IJ A
。
280 p A
L PM 4 ,
模 式 下 仅 需
4 8K B + 2 56B
以 及
口
0
.
M S P 4 3 0 F 16 1 1
内部 具 有
,
的
F la s h
s o gc aa tr t so w o t, ih rl bl , i l tu tr , tbep ro ma c n r ciai , n y t n h rce i i fl c s hg ei i t smpe s cu e sa l ef r n ea dp a t l a d ma r sc o a i y r c t y
序 列 号 是 出厂 前 被
,
0 0 62 5 ℃
.
,
可 实现 高 精 度 测 温
.
。
适 应 电压 范 围
,
:
光 刻 好 的 其 排 列 是 : 品 类 型 标 号 接 着的 4 8 位 是 产
该 D S l 8 B Z O 环 冗 余 校 验 码 (C R C 码 ) 光 刻 R O M 的
。
3 0
E E PR OM 性 质的上
.
再 由 复 制 R A M 命令 写 入
。
(4 ) 成 本 低 廉
1) S 18 8 2 0
。
、
下 限 报 警寄存 器 中
6 内部 结 构 主 要 由 四 部 分 组 成 : 4 位 光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度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1f40fa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7.png)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人们对温度控制系统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二、系统原理该无线温度控制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传感器模块、单片机模块和通信模块。
传感器模块负责采集环境温度,并将采集到的温度信号发送给单片机模块。
单片机模块接收到温度信号后,根据预设的温度范围进行判断,并控制相应的冷却或加热设备。
通信模块则负责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实现与用户的交互功能。
三、系统硬件设计1. 传感器模块: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如DS18B20。
将传感器与单片机连接,确保能够准确地获取环境温度信号。
2. 单片机模块:选择适合的单片机,如ATmega328P。
通过编程,实现温度的实时采集、判断和控制。
同时,还需连接LCD显示屏,用于显示当前温度和控制状态。
3. 通信模块:选择与单片机兼容的无线通信模块,如NRF24L01。
通过无线通信,将温度数据传输给外部设备,并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
四、系统软件设计1. 单片机程序:根据硬件设计的配置,编写单片机的控制程序。
该程序主要包括温度采集、判断和控制的逻辑,以及与LCD显示屏和通信模块的交互。
2. 外部设备程序:编写外部设备的程序,实现与无线温度控制系统的交互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该程序获取温度信息,并发送控制指令给控制系统。
五、系统测试与优化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的测试与优化。
首先,确保温度采集的准确性和控制的稳定性。
其次,验证无线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进行功能的优化和调整。
六、结论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该系统通过传感器模块实时采集环境温度,并通过单片机模块进行温度判断和控制,最后通过通信模块与外部设备实现无线交互。
该设计方案可以广泛应用于温度控制领域,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硬件和软件的优化,以满足不同场景的温度控制需求。
无线测温任务书
![无线测温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22942b0b7cd184254b35358d.png)
西安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系别:机电信息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学号:
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和nrf905的无线温度检测系统(发送机)
起迄日期: 2010年9月日~ 2010年 9 月 20日
设计(论文)地点:西安科技大学
指导教师:
专业教研室负责人:
发任务书日期: 2011 年9月10日
任务书填写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由指导教师根据各课题的具体情况指导学生填写。
此任务书应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一周内填好并发给学生;
2.任务书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不得随便涂改或潦草书写,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
3.任务书内填写的内容,必须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完成的情况相一致,若有变更,应当经过所在专业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重新填写;
4.任务书内有关“系别”、“专业”等名称的填写,应写中文全称,不能写数字代码。
学生的“学号”要写全号,不能只写最后2位或1位数字;
5.任务书内“主要参考文献”的填写,应按照国标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要求书写,不能有随意性;
6.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2004年3月15日”或“2004-03-15”。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资料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93b3b002af90242a895e566.png)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设计前言在工业生产中,电流、电压、温度、压力、流量、流速和开关量都是常用的主要被控参数。
其中,温度控制也越来越重要。
在工业生产的很多领域中,人们都需要对各类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
采用单片机对温度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因此,单片机对温度的控制问题是一个工业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的控制问题。
单片机是一种集CPU、RAM、ROM、I/O接口和中断系统等部分于一体的器件,只需要外加电源和晶振就可实现对数字信息的处理和控制。
因此,单片机广泛用于现代工业控制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作为获取信息的手段——传感器技术得到了显著的进步,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对其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迫切。
传感器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了解并掌握各类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传感器能将各种物理量、化学量和生物量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使得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自动测量、信息处理和自动控制,但是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温漂和非线性等影响因素。
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和控制系统,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
因此,不仅必须掌握各类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及其性能指标,还必须懂得传感器经过适当的接口电路调整才能满足信号的处理、显示和控制的要求,而且只有通过对传感器应用实例的原理和智能传感器实例的分析了解,才能将传感器和信息通信和信息处理结合起来,适应传感器的生产、研制、开发和应用。
另一方面,传感器的被测信号来自于各个应用领域,每个领域都为了改革生产力、提高工效和时效,各自都在开发研制适合应用的传感器,于是种类繁多的新型传感器及传感器系统不断涌现。
温度传感器是其中重要的一类传感器。
其发展速度之快,以及其应用之广,并且还有很大潜力。
为了提高对传感器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对温度传感器的深入研究以及其用法与用途,基于实用、广泛和典型的原则而设计了本系统。
08本毕业设计任务书(基于STC单片机的温湿度无线监测系统设计)
![08本毕业设计任务书(基于STC单片机的温湿度无线监测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8ce4d33f111f18583d05a7e.png)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刘明钧系部机电工程系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彭景春职称从事专业外聘□是□否题目名称基于STC单片机的温湿度无线监测系统设计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学过的电路、数字电子、模拟电子、检测与转换技术及单片机知识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对环境参数的采集、测量、显示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技能及研究技能。
通过中英文文献、资料的查找与阅读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1、基础设计条件和技术指标:基础设计条件:供电电压等级220V、电路板供电电压+5V;无线收发模块3.3V供电;技术指标:(1) 温度测量范围:-55℃~+125℃;(2) 湿度测量范围:1%~99%RH;(3) 测量精度:±5%;(4) 提供测量结果的数字显示。
2、具体内容:(1)确定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2)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无线传输模块;(3)硬件电路的设计:温湿度采集电路、显示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设计、无线收发电路设计。
(4)软件流程图及程序设计;进行实验调试,达到设计要求。
三、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1)计算说明部分设计说明书一份。
(2)图纸部分完成A0图纸1张(基于STC单片机温湿度无线监测系统硬件原理图),其他图若干。
四、设计(论文)进度安排1、第一阶段:开题(不少于2000字)10月11日—10月14日(1周)查阅相关资料;2、第二阶段:设计阶段10月18日—11月2日(7周)确定设计方案;硬件电路设计;软件编程及实验;相关英文资料翻译3000字;3、第三阶段:撰写毕业设计论文与准备答辩12月5日—12月16日(2周)五、主要参考资料[1] 韩龙,杨方,果莉.温室环境温湿度智能检测装置的研制[J].农机化研究,2004,5:136~137.[2] PTR8000datasheet.[3] 欧阳斌林,刘立山,蒋文科.200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52~56[4] 何立民.单片机初级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115.[5] 张毅刚,彭喜元,姜守达,乔立岩.新编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25.[6]求是科技.2004.单片机典型模块设计实例导航.人民邮电出版社,138~139[7] DS18B20datasheet.[8] Gui Changqing, Liu Ruihu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ductance andCapacity of VRLA Battery. The World of Power Supply.2001[9] Electric Power Programming and Design A cademy of the State Power. The Info rmation Compilation of the VRLA Battery. Beijing: China Electric Power Press .2001六、备注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远程温度监控系统设计说明书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远程温度监控系统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9902d2a0a32d7375a41780bc.png)
编号:201234140143 本科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无线远程温度监控系统设计系院:信息工程学院姓名:学号:0835140143专业:通信工程年级:2008级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完成日期:2012年5月摘要本文论述的远程温度控制是将无线发射与接收和自动控制相结合的一种控制。
基于这种技术,本系统以AT89S51系列单片机为控制单元,采用Dallas 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和无线收发模块NRF24L01对试验现场温度数据进行远程无线测量与控制。
整个系统包括主、从两个子系统,其中主系统完成对试验现场设定温度值、设定值显示、实际值显示、失控报警和接收数据功能;子系统完成温度采集、温度控制和发送数据功能。
该系统结构简单实用、功能齐全,通用性强,可被应用于许多工业生产领域,它可使操作人员与恶劣的工作环境分离开来,实现生产自动化,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关键词:AT89S51;温度传感器;NRF24L01;显示;报警AbstractThe long-distance temperature controlling this paper presents is a technology of linking wireless receiving and sending to automation.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the system is based on the control of AT89S51 SCM, using Dallas single line digital thermometer DS18B20, wireless receiving and sending module NRF24L01 to test and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data of a experiencing place. The whole system consists of the main system and subsystem. The main system completes the functions of initializing and displaying the temperature value, displaying actual temperature, alarming when it is out of control, and receiving. The subsystem completes the functions of receiving, and temperature collecting, controlling, and sending. The design concludes that this system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its uniqueness, simple, convenience, and such common using. It can be widely used in lots of industrial producing and controlling fields, applying this system can depart operators from execrable environment, realize producing automation, and improve corpo ration’s producing efficiency.Key words: AT89S51; Temperature senior; NRF24L01; Display; Warning目录1 绪论 (1)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 本设计主要研究内容 (2)2 设计要求与方案论证 (3)2.1 设计要求 (3)2.2 系统基本方案选择和论证 (3)2.2.1 单片机芯片选择方案与论证 (3)2.2.2 温度采集模块选择方案与论证 (3)2.2.3 无线收发模块的选择方案与论证 (4)2.2.4 显示模块的选择方案与论证 (4)2.2.5 报警模块的选择方案与论证 (4)2.3 电路设计最终方案的确定 (5)3 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6)3.1 系统硬件概述 (6)3.2 主要单元电路的设计 (6)3.2.1 单片机主控制模块的设计 (6)3.2.2 温度采集电路模块的设计 (8)3.2.3 无线收发电路模块的设计 (8)3.2.4 显示电路模块的设计 (10)3.2.5 报警电路模块的设计 (11)3.2.6 电路原理及说明 (12)4 系统程序的设计 (13)4.1 主程序的设计 (13)4.2 发射系统程序的设计 (16)4.3 传输程序的设计 (16)4.4 温度采集程序的设计 (17)4.5 显示程序的设计 (18)5 仿真与调试 (20)6 结论 (23)参考文献 (24)致谢 (25)附录 (26)1 绪论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温度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被控参数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院)2013届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度检测器设计
学生姓名 ***** 学号 200902020005 专业自动化年级班 2009级2班
指导教师 ****** 职称讲师
填写日期:2013 年1月18日
设计(论文)依据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针对检测领域的现状,以及组建无线检测系统的实际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射频通信技术的解决方案,研究和开发一种新型无线检测系统来实现传感器的温度数据采集和无线数据传输,从而达到检测的目的。
现阶段,无线测温仪在国内外许多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柯兆盛,郭树旭,刘宝琦,凌子松,李英博利用nRF401芯片做的无线传输远程测温系统,在测量端使用24位高精度的模数转换器实现温度参数的模数转换,精度可达到0.5℃。
将数字温度参数以无线的方式发射出去,在接收端应用远程可视化编程系统接收采集数据,并实时完成温度信号处理。
系统对温度信号的采集及时准确,无线技术使温度信号传输方便,远端可视化控制系统使温度参数采集、过程监控更加直观。
高廓,田小建,田宁君利用nRF24E1做的多点无线温湿度测量系统,介绍了基于单片无线收发芯片nRF24E1的短距离无线多点温湿度测量系统的设计思想
和实现过程。
系统以嵌入51单片机内核的单片射频收发芯片nRF24E1为核心,采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l8B20及模拟式湿度传感器HMl500,应用传感技术、无线收发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实现多点温度、湿度数据的采集和短距离无线传输。
国内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感知环境、智能教室等少数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环境检测上得以应用。
检测技术的发展始终与最新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使用者不断对检测的简便性及实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必须要更好地、更及时地应用最新技术,这样才能使得远程检测不断地发展,不断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从总体来讲,国内关于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但是由于传感器网络是一种新兴技术,国内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并不很大,可以预见,传感器网络技术必将随着我国相关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和成熟,各种功能的传感器网络在不远的将来会广泛地使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及时开展这项对人类未来生活影响深远的前沿科技的研究,对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国防将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任务要求
1.了解国内外对于无线温度检测的研究现状;
2.复习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并熟悉C语言编程;
3.学习各种无线传输技术及其相关芯片应用,并学习各种温度传感器的应用;
4.完成系统的总体设计,并根据设计要求选取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器件;
5.完成无线检测系统的电路设计,根据系统设计要求完成电源模块、传感器数
据采集模块、无线数据通信模块以及外围电路模块设计;
6.完成无线检测系统程序设计,程序设计采用C语言编程;
7.完成无线检测系统调试,对系统的数据可靠性、抗干扰能力、通信距离等方
面进行测试。
进度计划
1.2013.1.27-2013.3.5:查找资料、搜集相关素材
2.201
3.3.6-2013.3.17:学习单片机应用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和温度传感器的相关知识
3.2013.3.18-2013.3.27:完成课题总体设计并撰写开题报告
4.2013.3.28-2013.4.15:完成详细设计
5.2013.4.16-2013.4.25:完成编码
6.2013.4.26-2013.4.28:完成软件测试
7.2013.4.29-2013.5.20:整理资料、根据导师要求完善毕业设计和论文
任务下达人(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任务接受人(学生)签字: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