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共26张PPT)+一等奖创新教案
静女完整版PPT获奖
luán yí
tóng
静 女/ 其 娈,贻 我/ 彤 管。
淑女
美好 赠给 赠送
漆朱笔
译文:那个姑娘纯洁而美丽,送我
一支红色的漆朱笔。
wěi yuè yì rǔ
彤 管/有 炜,说 怿 /女 美。
发红、鲜 通“悦” 通“汝”
明有光
喜爱你的美丽
译文:漆朱笔发出闪闪红色的光芒,我非
人公怎样的状态?
☆
01 爱而不见
女子调皮 可爱的情态
02 搔首踟蹰
男子未见恋人的 焦灼、忧虑的心情
贰静女其娈,Βιβλιοθήκη 贻我彤管。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
☆
思考:这一章主要写了什么?
——男女恋人见面后的情景。 (美人赠彤管)
☆
思考:彤管的作用如何?
——赞美静女之美。
☆
思考:这一章表达我对少
女怎样的情感?
☆
彤管有炜 赞叹红管 笔之美
说怿女美 赞叹“静 女”之美
表现了“我”对“静女”的爱恋。
叁 自牧归荑,
洵美且异。
静
女
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
☆
思考:这一章主要写了什么?
——继续写男女恋人见面 后的情景。(美人赠荑草)
☆
思考:男子为何觉得荑草 “美且异”? ——爱屋及乌。
☆
思考:在小
伙子心目中, 彤管与荑草, 哪个更重要?
——至纯至美的情歌
祭祖颂歌
①祭祀文王 ②祭祀武王 ③祭祀成王 ④祭祀神仙
农事诗
①耕种籍田 ②春夏祈谷 ③秋冬报祭
燕飨诗
①君臣宴享 ②亲朋宴享 ③礼乐文化 ④加强统治
怨刺诗
①针砭时政 ②变风 ③变雅
古诗词诵读《静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静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静女》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静女》的学习,掌握《诗经》重章叠句的艺术特色和双关的修辞手法。
(重点)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感受男女主人公纯真热烈的爱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是孔子评价《诗经》的话——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徐之意。
有人说,雎鸠是离爱情最近的鸟,蒹葭是离爱情最近的草。
三千多年后,蒹葭仍郁郁葱葱,雎鸠亦百啭千声。
《诗经》中的爱情是那样的毫无保留、朴实纯真,在经过时光的淘洗之后,仍然繾绻美好。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诗经》中的爱情,那就是“情之起,思无邪”。
无论是所爱之人可望而不可即,还是男女二人的约会情趣,抑或是夫妻之间的琐屑细语……《诗经》中描写的爱情, 是那样的不加修饰,明朗热烈。
二、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2、《诗经》按其诗歌内容形式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按其表现手法可分为三赋、比、兴类。
这六要素合称为《诗经》“六义"。
3、“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三、诵读入诗静女《诗经·邶风》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诵读提示】初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再读:把握情感基调,确定语调语速范读:教师范读、名家范读四、整体感知1、本诗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爱情故事?【明确】引导阅读“学习提示”这是一首古老的爱情诗。
开篇先以男子之口,引出一位娴静而美丽的女子。
接着叙述她原本与男子约定相会,却“爱而不见",令男子独自徘徊,这样的场景,表现了爱情萌发时的甜蜜和欢乐。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共3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关于《诗经》
知识链接:《诗经》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____诗__,歌共总收集入从_____________ 到西_周___初___年___约 五百春年秋间中的叶诗歌305篇,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2.《诗经》按其体制可分为______风,_______,雅______三部分颂,按其表现手法可分为 ______,赋_______,_比_____三类。兴这六要素合称为《诗经》“六义”。
3.《诗经》章法上的特点是:________重___章___叠_,句反复吟唱。
4.“四书”指_____《___大_,学__》_____《__,中_庸___》____,《_论___语__》___。《孟子》 “五经”指___《___诗__,经_》______《__,尚_书___》____,《_礼___记__》___,《__周___易___》__。 《春秋》
艺术手法
重章叠句(“静女其姝”“静女其娈”)
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形成一咏三叹,回环往复的音乐美;语意 逐层递进,加深情感,强化主题。
细节描写(“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细节描写突显人物形象。
巧用双关,借物咏人。(“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中的“女”,既指“彤管”,又指姑娘。 借物咏人,表面上是喜爱“彤管”,其实是借此来表达“我”对 姑娘的喜爱之情。
形容词词头 “多么”
静女
在
隐藏,遮掩
徘徊,来回走动 心里迟疑搔首踟蹰。
文雅文静 美丽
等候
角落
出现
喜爱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面目姣好 (美好)
赠送 红色 管箫
鲜明有光
你,代指彤管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26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了解《诗经》相关知识
《诗经》是我国
。原本称《诗》,
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收集了
《诗经》中的爱情观
• 周代,礼仪初设,古风犹存,青年男女的自 由恋爱尚少禁忌,人们认为男女恋情,人之 天性,社会上也对男女恋爱采取了比较宽容 的态度,给予了较为自由宽松的恋爱环境。 而且青年男女对爱情的热切渴望与追求表现 的是比较坦白直率的 ,大多也是比较专一的 。
• 但这样理想的爱情审美价值取向在主流话语 中只是昙花一现,在此后的社会历史发展中, 闪耀于先秦爱情审美价值观中的人性光芒褪 去了,逐渐染上了道学的虚伪色彩。
文雅的姑娘美丽,在城上的角楼等我。 她故意藏在一旁不出现,害我搔头迟疑,想走又不走。
文雅的姑娘美丽,送我一支红色的箫管。这支箫管红光闪 闪,我很喜欢它。
文雅的姑娘从野外采摘荑草送给我,荑草美丽又稀奇。不 是(因为)荑草有多美,(是因为它是)美人送的。
教学目标三:分析课文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这一章主要描写什么? 男女恋人约会的场景
哪些字词交待地点人物?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城墙上的角楼)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刻画出男女主人公怎样的形象? 少女天真活泼、调皮可爱的情态
“我”的憨厚、真诚以及未见恋人的焦灼、忧虑的心情
手法技巧: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第一章属于细节描写,写出了男女青年赴约来 到相会之地, 女主人公故意躲起来,传神地写 出了女青年的天真活泼;小伙子久候不至时的 抓耳挠腮,不断徘徊的情形,体现他此时焦急 难耐、心神不宁,写出了男青年的忠厚、淳朴。
古诗词诵读《静女》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静女》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静女》教案教学目标1、注意诗歌的写景和心理描写以及两者间的联系。
2、引导学生领悟采用第一人称“我”的抒情特点。
重点难点诗歌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
教学过程诗词原文:静女①《诗经·邶(bèi)风》②静女其姝(shū)③,俟(s ì)④我于城隅(yú)⑤。
爱⑥而不见⑦,搔首踟(chí)蹰(chú)⑧。
静女其娈(luán)⑨,贻(yí)⑩我彤(tóng)管。
彤管有炜(wěi) ,说(yuè)怿(yì) 女(rǔ) 美。
自牧归(kuì)荑(tí) ,洵(xún) 美且异。
匪(f ēi)女(rǔ) 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译文注释①静女:文雅的姑娘。
②邶(bèi):邶国(今河南汤阴境内)。
③其姝(shū):姝,美丽。
其,形容词词头。
下面“静女其娈”的“其”用法相同。
④俟(sì):等待,等候。
⑤城隅(yú):城上的角楼。
一说是城边的角落。
⑥爱:通“薆(ài)”隐藏,遮掩。
⑦见:通“现”,出现。
一说是看见。
⑧踟蹰(chíchú):亦作“踟躇”,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⑨娈(luán):美好。
⑩贻(yí):赠送。
彤(tóng)管:红色的管萧。
管,有人说是茅草。
炜(wěi):鲜明有光的样子。
说怿(yuèyì):喜爱。
说,通“悦”,和“怿”一样,都是喜爱的意思。
女(rǔ):通“汝”,你。
这里指代“彤管”。
牧:野外放牧的地方。
归荑(kuìtí):赠送荑草。
归,通“馈”,赠送。
荑,初生的茅草。
洵(xún):的确,确实。
匪(fēi)女(rǔ):不是你(荑草)。
匪,通“非”。
语文卡片通假字:爱(薆)而不见(现)说(悦)怿女(汝)美自牧归(馈)荑匪(非)女(汝)之为译文美丽姑娘真可爱,她约我到城头来。
古诗词诵读《静女》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静女》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授课教师课题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诗经》古诗群文阅读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前置阅读1课时)教学篇目课内: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篇目《静女》;课外:《诗经》作品之《桃夭》、《采葛》。
议题解读本课议题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感悟《诗经》爱情的美好。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爱情是美好的,纯粹的,无邪的。
先秦的诗歌给我们展现了爱情的纯真,现代社会的我们不能将房子车子票子等物质条件视为爱情的标配。
我们要树立健康的爱情观。
文本分析《静女》作为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的篇目,在学习时,就要注重诵读在理解诗意上的重要作用;《桃夭》《采葛》两篇充分体现了《诗经》重章叠唱的特点,便于背诵。
这三篇文本立足于教材,延伸至课外,有共同的美好爱情的人文主题,又都体现了草木类意象在《诗经》中表情达意的重要作用,因此,这三篇文本作为群文阅读读本有实际操作的意义。
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对古诗词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初中时已经学过《诗经》中的《关雎》《蒹葭》等诗,对《诗经》中的赋比兴手法有一定的积累,但对诗歌意象的把握还很欠缺。
另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爱情正处于懵懂阶段,在鉴赏诗歌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有正确的婚恋观。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新课程倡导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
"结合本议题的特点,我关注生活、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思维和关注审美情感;立足教育新发展阶段,贯彻教育新发展理念,构建教育新发展格局,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2021级学生的新高考夯实基础。
教学目标初读《诗经》中的《静女》《桃夭》《采葛》三首诗歌,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丰富意蕴。
2024版《静女》PPT课件
作者生平与创作背景
关于《静女》的作者,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一般认为是民间采风所得,集合了广 大劳动人民的智慧。
《静女》一诗的创作背景,大致可推断为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当时社会风气较为 开放,男女之间的自由恋爱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
诗中的“静女”形象,代表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的审美标准和道德要求,即娴静、 温婉、忠贞等品质。
含蓄蕴藉
诗歌表达含蓄蕴藉,不直 接言明情感,而是通过描 绘景物、动作等来暗示和 传达情感。
婉约柔美
整首诗歌风格婉约柔美, 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出 静女的美丽形象和温柔情 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04
文化内涵与传承价值
传统文化元素挖掘
诗经文化
《静女》作为《诗经》中的名篇,体现了古代诗歌的韵味和风格, 是了解和研究诗经文化的重要载体。
时代背景及文化特色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经历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社会经 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
革。
在文化方面,春秋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 此外,春秋时期的音乐、舞蹈、绘画等
的局面,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涌现。其中, 艺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诗经》中
儒家思想对于后世影响最为深远,其强 的诗歌往往与音乐、舞蹈相结合,形成
《诗经》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其余305篇按 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160篇;“雅”主要是朝廷乐歌, 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40篇。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中国 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06
诗歌改编与创意应用
现代汉语翻译实践
古诗词诵读《静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古诗词诵读《静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静女》教学设计及说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诗经》的基本知识。
2、积累字词,理解诗歌的含义并能熟练背诵。
3、理解《静女》重章复唱的艺术手法。
(二)过程与形式:1、反复朗读,感知课文。
2、小组合作探究,理清课文大意,积累相关的字词。
3、情感交流,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教学方法教师点拨辅导、自主合作探究,1课时完成。
教学步骤(一)导入:在感情世界里,爱情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
请大家回忆一下印象最深的爱情诗句。
例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些名句凝结着人类崇高的情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今天,我们来学习《诗经》中的《静女》,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的辉煌。
在初中,我们学过《诗经》中的哪些诗歌?学过《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首诗以雌雄二鸟起兴,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真挚而热烈的追求。
还学过《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首诗表达了追求不得的惆怅和迷惘的感情。
在学习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诗经》的基础知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作品。
作品年代:从西周初至春秋中约五百年时间。
作品篇目:共305篇,又称“诗三百"。
___编排体例:风、雅、颂。
____________ 表现手法:赋(叙述和描写)、比(比喻和比拟)、兴(起兴)。
主要体式:四言诗。
典型特点:重章叠句、反复咏唱。
诵读节奏:以二二节拍为主。
最多题材:婚恋诗。
____________ (二)诗歌解析:1、解题:这首诗选自《诗经·国风·邶风》。
邶,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汤阴东南。
静女,文雅美丽的女子。
《诗经》中的诗歌常以第一章开头的两个字做题目。
2、教师范读,正字音,然后学生齐读:姝俟城隅爱踟蹰娈贻彤炜说怿女归荑洵匪3、字词疏通:“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共23张PPT)我国新时期诗歌的发展,虽然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但毛泽东关于诗要用形象思维,要用赋、比、兴的理论主张无疑照亮了广大诗歌创曾经不无疑虑和困惑的心灵,(),迈向了通往真正诗歌艺术的康庄大道。
昨天作业答疑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他们纷纷摒弃以往概念化标语化的创作斜路B.他们纷纷摒弃以往创作斜路上的概念化标语化C.使他们纷纷摒弃以往创作斜路上的概念化标语化D.使他们纷纷摒弃以往概念化标语化的创作斜路这题是括号补句题,本质上是考语言连贯。
语言连贯有四个原则:保持句群的话题和陈述对象(主语)一致。
如果中间硬是转换一下话题或陈述对象,往往会影响语意的连贯。
保持上下文句式的一致性。
保持语序的合乎常理。
句子的顺序遵循一定的规律:或以空间先后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由外到里(游览);或事物发展的时间前后为序;或以人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
保持句子间的首尾衔接或呼应,不能显得突兀。
静女选自《诗经·邶风》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描写爱情的诗词初中篇目《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至春秋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
古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将之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
古诗词诵读《静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上册
古诗词诵读《静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上册古诗词诵读《静女》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了解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受《静女》的感情基调:男女主人公纯真、热烈的爱情。
(重点)3、通过《静女》的学习,掌握《诗经》比兴、重章叠句的艺术特色和顶针、双关的修辞方法。
(难点)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在《诗经》的开篇《关雎》中就告诉我们“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些都歌颂了什么?爱情自古以来就是被歌颂的对象,今天我们将学习《诗经》中的一首诗歌,同样也是歌颂着自由真挚的爱情,它继续这种自由恋爱的精神,谱写了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轻快优美的情歌。
(二)了解《诗经》1.《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
3.《诗经》共收录诗歌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
4.相传《诗经》是由孔子收集编撰而成。
原本只称《诗》,是儒家“五经”之首,因此又称《诗经》。
5.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为民歌,共160篇,“风"绝大多数是十五国民间歌谣。
,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成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风”本来是什么意思呢?学术界有多种解释,有一种解释就是说瓦罐子,农民没事干的时候就敲呀敲的,一边敲一边唱歌。
后来把“风"作为民歌的代表。
《诗经》产生的时代人们认为“风”是最低级别的一种歌谣,但是从文学史上看,“风"的成就是最大的,文学地位是最高的。
)“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是宫廷乐曲歌词。
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6.《诗经》主要表现手法可分为赋、比、兴三类。
古诗词诵读《静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上册
2024-基础模块上册
古诗词诵读《静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上册
《静女》教案
课题静女课型
教学目标1.了解并识记《诗经》的相关文学知识,理解诗歌大意并积累相关的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 会、感受《静女》的感情基调,体会男女主人公纯真、热烈的爱情。3.情感目标一一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 的追求和向往,建立健康的爱情观。
主旨探究这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通过描写青年男女相爱、约会、赠送情物的情景,作者从静女到彤管,再从 美到静女,把人、物、情巧妙的融合起来,表现了男青年热烈而纯朴的爱情。总结归纳提升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写作特色1.人、物、情结合。(托物抒怀)2.重章复唱、双声叠韵的运用。3.巧选细节,心理活动细腻传神,风 格朴实。归纳概括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了解《诗经》《诗经》,又叫《诗》或《诗三百》,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 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
六篇(《南咳》《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 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讲述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 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 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 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诗经》共 305篇,其中主要分《风》《雅》《颂》三部分。了解《诗经》,掌握作品的主要内容。积累文学常识,提升文化 素养。
古诗词诵读《静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静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静女》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这两首诗,了解《诗经》及其艺术特色。
2.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
3.反复诵读,感受诗歌意象,把握诗歌中塑造的男女主人公形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提高诗歌鉴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这两首诗,了解《诗经》及其艺术特色。
2.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
教学难点反复诵读,感受诗歌意象,把握诗歌中塑造的男女主人公形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提高诗歌鉴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2.学生:查阅有关诗经的资料,背诵本诗。
教学过程《静女》一、情景导入《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璀璨的起点,它书写了三千年先民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反映了社会大众的喜怒哀乐,以动人的抒情性,开辟了中国诗歌的独特道路。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诗经》中的一首情诗,来体味一番古人的浪漫吧!二、自我研学1.文学常识·关于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它成书于春秋时期,共305篇。
先秦时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汉代尊崇儒家被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三、知识链接1.从表现内容上来分《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绝大多数是十五国民间歌谣;“雅"是宫廷乐歌。
“颂”是宗庙祭祀的颂歌。
2.从表现手法上来分《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赋”者,即直接铺叙陈述;“比"者,“以彼物喻此物”,即比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风、雅、颂赋、比、兴3.《诗经》的艺术手法《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静女》公开课一等奖 ppt课件
《静女》公开课一等奖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静女》,掌握重章迭 句的形式特点及其赋和比的表现手 法。
情感目标: 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
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静女》公开课一等奖
注意以下字音、齐读三遍:
姝:shu 俟:sì 隅:yu 搔:sao 踟蹰: chíchu 娈:luan 贻: yí 彤:tong 炜: wei 怿:yì 荑:tí 洵:xun
《静女》公开课一等奖
现代诗歌
•
心灵之约
• 高高的城墙掩映着角楼 掩映着我美丽姑娘的身影
飞扬的裙袂藏在哪
如花的笑容藏在哪
姑娘啊
你是否看到了
我焦急等待的狼狈模样
红红的彤管红红的相思
思念的笛声在我心底
当初的欢笑藏在哪
海誓山盟藏在哪
姑娘啊
我要用彤管为你吹奏一曲
悠长缠绵的相思
水灵灵的白草芽啊
就像姑娘水灵灵的大眼睛
文学常识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收集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 (公元前6世纪)500年间的诗歌。 3、共305篇。 4、又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尊崇儒家被奉为 经典,才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5、《诗经》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 部分。 “风”指“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课文所 选的两首诗作均出自“风”; “雅” 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 “颂” 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 祀的乐歌,基本上是贵族们的歌颂祝祷之辞 。
《静女》公开课一等奖
通 假 字 ) (在书上标出
1.爱:通“薆(”ai),隐藏,遮掩。 2.见:通“现”出,现、看见。 3.说:通“悦”喜,欢。 4.女:通“汝” (rǔ):你,代彤管。 5.归荑(kuìtí) :通“馈”赠,送。 6.匪:通“非”不,是。
古诗词诵读《静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静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静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字词。
2.运用联想、想象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导入新课有谁能解真爱之谜?设想:真爱仿若迷离的诗行,婉转中流露出深情;真爱似乎藏在岁月的烟雨中,难寻踪影……总结:真爱是一段神秘的旅程,需要敏锐的心灵去感悟,需要诗经中的智者来为我们解答。
在今日的课堂中,我们将共同踏入《静女》的诗境,挖掘其中的真爱密码,看看古代智者是否留下了可以解开真爱之谜的线索。
愿我们能在古典诗歌的芬芳中,找到关于真爱的启示。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同学们,让我们来一起深入《静女》这首诗,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理解它。
首先,我提出第一个问题:老师:诗中的“静女其娈,贻我彤管"这两句,你们能用自己的话翻译一下吗?学生1:这里说的是一个安静的女子,她送给我一支红色的管子。
老师:很好,你捕捉到了诗歌中的意境。
接下来,学生2,你对这两句有什么理解呢?学生2:我觉得“静女”可能是指一个温柔、安静的女子,而“其娈"可能是她的婉约之美。
然后,“贻我彤管”是她赠送给我的红色管子。
老师:不错,你深刻地理解了其中的婉约之美。
我们来看下一个问题:老师:为什么诗中会出现“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这样的描写呢?学生3:我觉得“彤管有炜”可能是指那根红色管子很明亮,而“说怿女美"是在赞美那位女子的美丽。
老师:很好,你抓住了诗歌中的色彩和美丽的描写。
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学习方法:老师:在理解古诗时,大家有什么方法或技巧可以分享一下吗?学生4:我觉得可以先读一遍诗,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概括一下每句的意思,然后再仔细琢磨每个词的含义。
老师:很棒的方法,确实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诗歌。
还有其他同学有什么建议吗?学生5:我常常会查一些古代的词典,了解一些古诗词中的特殊词汇,这样能更好地理解。
古诗词诵读《静女》ppt课件
“彤管”的含义是什么? 据毛传及郑笺皆谓:彤管,赤管笔,古代女史以彤管记事,后因用 于女子文墨之事。一说“彤管”是红色管状的初生之草。
这一部分表达了我对女子怎样的感情? “彤管有炜”——赞叹赤管笔之美,“说怿女美”——赞叹“静 女”之美,这表现了“我”对“静女”的爱恋。
疏通课文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① 娈:娈,好也。 ② 彤管:荑,一种草;古代女史用以记事的杆身漆朱的笔;红色
的小花朵;玉石管,玉佩;乐器 ③ 炜:色红而有光泽 ④ 说:同“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⑤ 怿:喜悦: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那个姑娘纯洁而美丽,送我一束红管草携带着淡淡的幽香。红管草 发出闪闪的光芒,我非常高兴,因为它是美丽的姑娘(所赠)。
③ 一语双关:说怿女美
拓展延伸--《静女》的爱情观
《静女》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极具历史性与现实性,表达了几千 年来人们对爱情的期望。
《静女》里的爱情是一种理想的爱情,他们是真诚的,懂爱,会表 达爱的。追求爱情要大胆主动,主动方不一定是男方,女方也可以主 动表达爱意,“勇敢去爱本身就很美好”。并且感情是要有回应的, 当你想奋不顾身为一个人的时候,对方恰巧也在热烈地回应你,这才 是双向奔赴的意义。情到深处,爱到极致,莫过于此。
众说纷纭知《诗经》
《诗经》按表现手法可分为赋、比、兴三类。
赋 直接铺叙、陈述、排比。 比 “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 兴 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物作铺垫,往往用于开头。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解题
静女,闲雅文静的女子。诗经中的诗歌常以 第一章开头的两个字做全篇的题目。
邶,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汤阴东南。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共2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共2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共27张PPT)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诗经·邶风·静女》教学目标: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概括《静女》的大意;掌握《静女》的艺术手法;分析男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体会《诗经》中的爱情观。
预习检查: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___,共收入从______到________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它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2、《诗经》原来称为《_____》或《______》,到西汉,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
3、《诗经》按其体制可分为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按其表现手法可分为____、____ 、____三类,这六要素合称为《诗经》“六义”。
4、《诗经》的句式,以______言为主,章法上的特点是:_________、反复吟唱。
5、“四书”指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五经”指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检查: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诗歌总集_,共收入从春秋到西周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它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2、《诗经》原来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
3、《诗经》按其体制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按其表现手法可分为赋、比、兴三类,这六要素合称为《诗经》“六义”。
4、《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章法上的特点是:重章复唱、反复吟唱。
5、“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6、“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静女》课件(共34张PPT)2022—2023学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用书
《静女》课件(共34张PPT)2022—2023学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用书(共34张PPT)诗经中的爱情《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执子之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与子偕老。
《诗经·击鼓》《诗经·子衿》《诗经·蒹葭》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共收入从到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2.《诗经》的句式,以言为主,章法上的特点是: ,反复吟唱。
3.“四书”指,,,。
“五经”指,,,,。
诗歌总集西周初年春秋中期四重章复沓《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诗经》雅颂风民歌大雅小雅《诗经》国风士大夫文人之作宗庙祭祀诗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
《诗经》表现手法赋:直陈其事比:“以彼物比此物”,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邶风邶:西周时期的诸侯国之一,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境内静女:娴雅、美丽的女子注:《诗经》中常以第一章开头的两个字作为题目。
诵读要领要读出句内节拍,《诗经》四言诗为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静女/其姝贻我/彤管自牧/馈荑反复诵读,要求达到流畅讨论:这首诗歌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诗歌结构:情人相约图大胆而热烈情人赠物图美好而甜蜜情人表白图纯朴而真挚静女shū sì yú静女/ 其姝,俟我/于/ 城隅。
xiàn chí chú爱而/ 不见,搔首/ 踟蹰。
luán yí静女/ 其娈,贻我/ 彤管。
wěi yuè yì rǔ彤管/ 有炜,说怿/ 女美。
kuì tí xún自牧/ 归荑,洵美/ 且异。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26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这首诗的静女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1)、女主人公是娴静温婉美丽的。即“静女其姝”、“ 静女其娈”。
(2)、女主人公大胆开放。与男子私自约会于城之角楼,由此可 见,女主人公大胆开放,具有叛逆反抗性。 (3)、女主人公情感细腻、委婉含蓄,而且活泼机灵,富有智慧。
——《木兰辞》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陌上桑》
赋
“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 水调歌头 》
比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以抽刀断水
喻举杯销愁,真是贴切精当,妙语惊人。 ——李白的《宣州谢肌楼钱别校书叔云》
展
史
《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 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在先秦古籍中,被 称为《诗》、或《诗三百》。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 用来传授弟子,所以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称 为《诗经》。其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诗经》大多数是抒情诗,为我国现实主义文学 的源头,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则是屈原的《楚辞》。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现实主义的《诗经》和屈原 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并称“风骚”。
十五国风,即西周时期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是从15个地区
采集上来的带有地方色彩的民间歌谣。《国风》是《诗经》的组 成部分。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yōng) 风》、《卫风》、《 王风 》、《 郑风 》、《齐风》、《魏 风》、《唐风》、《 秦风 》、《 陈风 》、《桧(guì)风》、 《曹风》、《豳(bīn)风》,共160篇,合称十五国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共26张PPT)+一等奖创新教案静女《诗经•邮风》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邦风•击鼓》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一一《诗经•王风•采葛》《诗经》里的爱情核心素养语言构建与运用学习《诗经》重章叠唱的手法,体味诗歌语言的凝练含蓄之美。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通过动作、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学习对比反衬手法的运用,领会其妙处。
审美鉴赏与创造揣摩凝练的诗歌语言,概括男女主人公的艺术形象。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诗歌对青年男女纯真爱情的赞美之情;了解《诗经》“赋、比、兴”表现手法。
二、走进《诗经》风:十五国风。
大多是民间歌谣,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
雅:大雅、小雅。
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
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
颂: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曲,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有“周颂”、“鲁颂”、“商颂二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借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或情感。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J借助他物作为开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开端。
二、走进《诗经》诗经六义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静当读靖,谓善女,犹云淑女、硕女也J硕女:贤德之女。
娴女:文静,稳重的女孩。
《诗经•那(bei)风•静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邢,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汤阴东南。
《诗经》中的诗歌常以第一章开头的两个字做题目。
三、解题及评价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1、《那风•静女》是一首爱情诗。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
2、《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
卫君无道,夫人无德。
”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
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J3、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
所说拘牵于礼教,皆不免附会。
4、欧阳修《诗本义》以为“此乃述卫风俗男女淫奔之诗”,朱熹《诗集传》也以为“此淫奔期会之诗”,他们的说法已经表明此诗写的是男女的爱情活动。
但指男女正常的爱情活动为“淫奔”,仍是头巾气十足,与汉儒解诗言及妇女便标榜“后妃之德”同一弊端。
三、解题及评价静女《诗经•邺风》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蜘蹦。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怪/女美。
自牧/归英,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吟哦俟(Si)蜘躇(Ch1chu) )—贻(yi)怪(yi) _______ 女(rιi )归美(kui 匪(fei )四、初读文本通假字归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蜘蹋这一章交代了什么信息?主要描写什么?交代了地点、人物、事件,描写了男女恋人约会的场景。
姝(ShIj )隅(y 止) 娈(lu6 n 说(yu e )(x Ii n )正字音爱:同 见:同 说: 女: 归: 匪: 四、 同同向同 爱, “现”, “悦”, “汝隐藏,遮掩。
出现。
喜爱。
第二人称代词, 赠送。
表示否定判断, 你。
不是。
初读文本“爱而不见,搔首胸胴”刻画出男女主人公怎样的形象?(1)、“搔首南跟”“爱而不见”两个细节描写。
“搔首胸隔”描绘出男青年抓耳挠腮、焦灼不安的情态,刻画了他憨厚朴实的性格,表现出他对姑娘的深挚情义和迷恋程度。
“爱而不见”描绘出姑娘调皮逗乐的行为,突出她活泼聪慧的性格。
(2)、这两个细节不仅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构成颇具戏剧性的情节,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像空间。
五、文本解读顶真:前一句的结尾词语紧接着作为后一句的开头词语的那种首尾相“顶”的格式,又叫“连珠”、“蝉联”。
【例】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卞之琳《断章》) 这一章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表达作用:结构严密、上下衔接、语势贯通,音律优美。
五、文本解读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怪女美。
“说怪女美”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我”对少女怎样的感情?“说怪女美”这句话,语带双关,既指女子所赠之物,又指赠物的人。
“我”表面上是赞叹管箫之美,实际上是赞叹“静女”之美。
这表现了“我”对“静女”的爱恋。
五、文本解读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怪女美。
“美”只是一根野外茅草,为何“我”觉得它“美且异”?爱屋及乌,凸现单纯的爱恋之情。
五、文本解读自牧归美,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借助“彤管”“英”抒发情感。
表面是对礼物的赞美,实际上是借此来表达对姑娘的赞美喜爱之情。
六、情感梳理俟我城隅一一约会一一搔首痴隔一一急切之情情人约见图:情人相见图:情人相别图:贻我彤管一一热恋一一说怪女美一一狂热之情归我牧英一一痴想一一美人之贻一一渴慕之情1.“静”且“姝”的姑娘为何会有“爱而不见”的举动呢?体现了什么?和心上人“捉迷藏”。
相恋已久高兴担忧、沮丧“搔首蹦蹦”女:来而不见;男:喜而后忧七、文本探究情人约见图2.小伙子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短短四句,两处波折。
1.小伙子为什么喜欢"彤管”?说怪女美间接抒情七、文本探究情人相见图.心情由“担忧”转为“高兴”的小伙子,有没有直接赞美女孩子?1.女子送给小伙子两件礼物:彤管和嫩美,你说小伙子更喜欢哪一个?接受彤管,想到的是它的鲜艳的色泽,那种“说(悦)怪”只是对外在美的欣赏;而接受美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洵美且异二是对它所传送的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验。
这时,男主人公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求内心谐和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
初生的黄草已不是普通的物品,而是对爱情的象征。
七、文本探究情人相别图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2.小伙子最后表白了吗?情感很炽烈,表达很含蓄女主人公是一个文静、调皮、大胆、美丽的女子,敢于邀请男主人公约会,又故意调皮地躲起来。
小伙子是一个十分憨厚、痴情的人。
收到姑娘的邀请时他是多么开心得意,面对姑娘的礼物时他巧妙地赞美礼物和姑娘。
约会后还不忘夸一番姑娘和礼物。
形象分析1、重章叠句,委婉含蓄。
《静女》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巧妙描写细节,风格朴实,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全篇皆以“静女”为歌咏对象,充分显示出“我”对心仪的姑娘的爱慕之情。
2、巧用双关,借物咏人。
“彤管有炜,说怪女美”中的“女”,既指“彤管”,又指姑娘;表面上是喜爱姑娘,其实是借此来表达“我”对姑娘的喜爱之情,尽显真率纯朴之美。
八、艺术手法《舞风•静女》写青年男女幽会的过程,表现了男子对恋人温柔娴静的称赞以及对她的深深情意,体现出年轻男女之间纯美爱情的美好。
全诗构思灵巧,人物形象刻画生动,通篇以男子的口吻来写,充满了幽默和健康快乐的情绪,尤其是对于青年人恋爱的心理描写惟妙惟肖。
九、诗歌主旨对《静女》一诗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静女》是一首赋体诗,它运用“直陈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来叙写故事,感情回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充分体现了民歌的特色。
B.本诗以生动的语言、风趣的细节,表现了一对男女青年热恋中的情趣,人物神形毕现,呼之欲出。
C.“说怪女美”“匪女之为美”这两句借物抒情,意涉双关,表面上男青年是在赞美姑娘馈赠给他的信物,实则表达了他对姑娘的爱慕之情。
D.“自牧归英,洵美且异”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英草白而柔嫩的特点,象征爱情的真诚和纯美。
D十、课堂练习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注】①夭夭:花朵怒放,茂盛美丽,生机勃勃的样子。
②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
③之子:这位姑娘。
④于归:姑娘出嫁。
⑤宜:和顺、亲善。
⑥室:谓夫妻所居。
家:谓一门之内。
⑦有黄(f6n):指桃实大而多。
⑧藁(Zhon)藁:叶子茂密的样子。
⑨衿:衣领。
⑩悠悠:忧思不断的样子。
宁(ning):岂,难道。
嗣(yI)音:寄传音讯。
嗣,通“贻”,给、寄的意思。
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
挑(tid。
)兮达(ti)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
挑,也作“佻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子衿青青子衿⑨,悠悠⑩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桃夭桃桃之夭夭①,灼灼②其华。
之子③于归④,宜⑤其室家⑥。
桃之夭夭,有黄⑦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秦秦⑧。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十、课堂练习1.下列对这两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两首诗都选自《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的内容分为风、雅、颂,表现手法为赋、比、兴,后人将之合称为《诗经》六义。
B.《子衿》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恋人的服饰借代恋人,自述怀人,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
C.《子衿》描写的是一个男子在等候他的恋人,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式,刻画了因恋人未到而惆怅幽怨的心情。
D.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艺术形式,其作用是加深印象,深化主旨,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这两首诗都采用了这种形式。
C十、课堂练习2.《桃天》是一首祝贺女子新婚的诗,试简要概括其三章内容。
再写《静女》借助诗的主题,新瓶装旧酒,改写成现代诗歌。
十、课堂练习一颗苹果树正在冬天里做梦,一阵暖风把梦儿吹醒。
它误认为春天已经来临,急匆匆把枝头点红。
是你根部积蓄了过多的养分,还是失去理智过于冲动?十、课堂练习早开花的苹果树也许是你羡慕春的美好,竟忘记遵循时令……冻僵的花瓣伴着残梦,瑟索的在寒风中飘零。
多么得不偿失啊一一减了春的光彩,毁了秋的收成。
《静女》教学设计课题《静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诗经》重章叠唱的手法,体味诗歌语言的凝练含蓄之美。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通过动作、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学习对比反衬手法的运用,领会其妙处。
审美鉴赏与创造:揣摩凝练的诗歌语言,概括男女主人公的艺术形象。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诗歌对青年男女纯真爱情的赞美之情;了解《诗经》“赋、比、兴”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诗经》的文学常识。
掌握诗歌内容、重章叠句等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形象特点,感受其真挚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爱情是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
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数不胜数,有的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甜蜜,有的是“始乱终弃”的哀伤,有的是“患难见真情”的感动,还有的是“隔河相望”的遗憾……从你所知道的经典文学作品中,你能举出一些典型的例子来么?学生交流讨论,自主回答。
教师点拨:《诗经》立的爱情:《关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子对女子的热烈追求;《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男子对女子刻骨铭心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