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导学案(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光的色散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现象,知道太阳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2、能说出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
3、知道光的三原色,色光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
学习重点:
光的色散现象,物体的颜色。
学习难点:
色光的混合
课前预习: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但改变了光的,而且还分解成了
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2、我们的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颜色混合而成,这三种基本色光是,,,它们叫光的三原色或者叫三基色。
3、三原色的光等比例混合后为色。
4、红外线的主要特征是强。
温度越高,物体辐射越强,由此可用红外胶片拍摄对疾病作出诊;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红外线穿透能力较,可以进行遥控。
5、紫外线主要特征是作用强,很容易使底片感光;作用强,能杀菌,利用紫外线的效应,可进行防伪、摄影。
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是天然的紫外线来源,阳光中大部份紫外线被大气层上的吸收,不能到达地面。
学习过程:
(一)光的色散: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85页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1.雨后的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2.照右图那样,让一束白光射在三棱镜上,观察在白屏上能看到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1)
(2)
3.生活中的色散现象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你知道的色散现象还有哪些?
(二)色光的混合: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86页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1.同学们用放大镜看彩色电视画面上的各色光条.通过观察,你会有什么发现?
2.原色是指不能通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调配而得出的“基本色”。
以不同比例将原色混合,可以产生出其他的新颜色。
由于人类肉眼有三种不同颜色的感光体,因此所见的色彩空间通常可以由三种基本色所表达,这三种颜色被称为“三原色”。
所以:(1)、、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2)利用这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
(3)色光的三原色等比例混合后为白色
(三)看不见的光:★自主学习:阅读课本86--87页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1.什么是光谱?
2.将灵敏温度计分别放到色散后的不同颜色的光处,会发现温度都不同程度的上升,尤其是红光以外的部分上升更显著。
这一事实说明什么?
3.在红光之外是,紫光之外是,这两种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
即:
4.请你上网查找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相关知识,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主要特性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1)红外线的主要特性:
(2)红外线的主要应用:
(3)紫外线的主要特性:
(4)紫外线的主要应用:
5. 生活中有一种发“红光”的激光小电筒,有人叫它“红外线”,你怎么认为?
6. 生活中有一种紫外线灯,发出的光看起来是蓝紫色的,所以有的人说紫外线是蓝紫色的,你怎么看?
1、雨后的天空,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关于“彩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光的折射现象
B、是光的色散现象
C、是光的反射现象
D、是由于空气中悬浮有大量的小水珠而形成的
2、商场里的花布的图案是有无数种的颜色拼排而成,各种颜色均是由三种原颜料调和而成,这三原颜料的颜色是()
A、红橙黄
B、红绿蓝
C、黄红蓝
D、红白蓝
3、下面是色光的混合,混合后的颜色正确的是()
A、红色和绿色混合,得到靛色
B、蓝色和红色混合,得到黄色
C、绿色和黄色混合,得到橙色
D、黑色、绿色和兰色混合,得到白色
4、透过蓝色的透光玻璃,进行下列观察,结果是()
A. 观察黄色物体,呈现绿色
B. 观察白色物体,呈现蓝色
C. 观察红色物体,呈现红色
D. 观察任何颜色的物体,都呈现蓝色
5、下列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小孔成像 B.水中月亮 C.雨后彩虹 D.海市蜃楼
6、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形成这种现象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凸透镜成像
7、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全身呈蓝色
B.全身呈红色
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
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8、在各种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光的是()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黄、绿 D.黄、绿、蓝
9、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蓝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光穿过大气层中,除蓝光以外的其它色光都被大气层吸收掉了
B.太阳光穿过大气层中,除蓝光以外的其它色光都被反射回去了
C.空中漂浮着大量的微小物或小水滴,太阳光通过大气层时,太阳光遇到这些微小物或小水滴发生散射,
太阳光中的红光等色光散射较小穿过了大气层,而蓝光散射较大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黑纸上写红字,在红色的灯光下很难辨认;
B. 白纸在黄色灯光的照射下看起来仍然是白色的;
C. 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绿、蓝三种颜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D. 颜料的三
原色是红、黄、青;
二、填空题
11、我们将白光通过_ _,看到白光并不是单纯的光,而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
这种现象是光的
_。
12、在一张白纸上用绿颜料写一个“光”:字,把它拿到暗室。
当只用红光照射时,你看到的现象是:红纸上面有一个_ _色的“光”字。
13、我市空气质量逐年好转,往年难得一见的彩虹重现在雨过天晴的空中,这是光的_ _现象;不同色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 _ (填“相同”或“不同”)的;红、橙、黄、绿、蓝、靛、紫光的波长依次减小,则七色光中频率最高的是__ __色光
14、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白光中包含的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发生_ _(选填“反射”或“折射”)时的偏折程度不同。
15、如图甲,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
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紫外线大致在白屏的(上/下)_ __;
如图乙所示,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则光屏上就出现_ _色。
16、如果一个物体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_ _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_ 色.
17、用放大镜观看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的白色区域,会发现它是由_ _种颜色的亮点或亮条组成的。
18、如图所示为色光的三原色的示意图,图中的区域1应标_ _色。
19、阅读材料:“园艺家”为什么失败?
一个爱研究园艺的人,发现植物叶子多数呈现绿色,可能是植物喜爱绿光的缘故,于是他将温室的房顶和四周都安装绿色玻璃,只让阳光中的绿光照射植物。
他认为这样必将使植物生长更快,产量更高,可是“园艺家”失败了。
因为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叶子呈绿色,说明植物反射的是绿光,也就说明绿光正是植物不喜爱的,只给植物照绿光,植物就会缺少所需的其他色光而生长慢,甚至枯萎。
(1)植物是否真的喜欢绿色?请你分析:红花会反射什么颜色的光?
(2)透明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在两只相同的烧杯中盛有等体积的不同液体,将同一支自制密度计分别放入甲、乙烧杯中.当密度计静止时,浸入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杯中液体所含物质一样多
B.甲杯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
C.甲、乙两杯中密度计所受浮力一样大
D.乙杯中密度计所受浮力大
2.甲乙两物质密度之比是4:1,用甲乙分别制作了质量、体积均不相等的两个正方体A、B,A、B的质量之比为3:4,边长之比为1:2,则可以判断
A.A物体一定为空心
B.B物体一定为空心
C.A、B均不可能为空心
D.A、B空心与否均不能判断
3.如图所示,两条光线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b点,在虚线框内放入甲透镜后光线将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框内放人乙透镜后,光线将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则()
A.甲是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B.乙是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C.甲是凸透镜,可用于娇正远视眼
D.乙是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4.某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0cm B.8cm C.6cm D.4cm
5.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B.属于虚像的是④⑤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②⑤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
6.以下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A.B.
C.D.
7.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
B.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
C.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
8.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两侧立有一定高度的隔声板,这种减弱噪声的措施属于()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9.如图是某市区矗立的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可知
A.此处的噪声能使人失去听力
B.此处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C.此时的噪声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D.此时的噪声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10.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物理量显示不易观测的物理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
A.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B.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
C.研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
D.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蜡烛的熔化特点
二、填空题
11.如图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
请根据图像进行分析:
(1)当V甲= V乙=50cm3时,对应有m甲=______,m乙=______。
(2)当m甲= m乙时,则V甲_______V乙(填“>”、“<”或“=”)。
(3)甲物质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12.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如图表示的是_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情况,应配戴由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
13.无锡夜晚当运河边上的灯光开亮时,运河水上实景与河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
已知河水深为2m,河边一彩灯距水面12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_____m;若河水再上涨0.5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_____m。
14.我国在研制舰载机时用到了先进的3D激光打印技术,包括打印钛合金机身骨架及高强钢起落架等。
其中的关键技术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高强钢等金属材料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这个物态变化的过程中金属的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5.超声清洗及超声碎石是利用声能_____的性质工作的,而回声定位则利用了声能_____的性质。
16.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同向出发,其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乙车的速度为_____m/s,当t=40s时,甲、乙两车相距_____m。
三、计算题
17.一冰块体积为5m3,质量为4500kg,则冰的密度为多少?若该冰块完全熔化成水,水的体积是多少?(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18.道路限速监控管理的一种方式是采用“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判为超速。
(1)若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监测点A、B相距25km,全程限速120km/h,采用“区间测速”时,这辆汽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
(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2)若一辆货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AB这段路程,则它需要多长时间?
四、实验题
19.小宇到集市买了一个金属玩偶,他很想知道是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玩偶的密度。
(1)首先把天平放在_____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线处,然后调节_____,使天平平衡。
若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填“左”或“右”)。
(2)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玩偶的质量如乙图所示,玩偶的质量为_____g,用量筒测得玩偶的体积如丙图所示,玩偶的体积_____cm3,由此算出制作玩偶这种材料的密度为_____g/cm3。
(3)该玩偶被磨损后,他的密度将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20.(2017•东营卷)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cm。
(2)图乙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生活中的 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同学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则光屏上___(选填“有”或“没有”)小泥点的像或影子。
(4)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
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
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
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
21.艾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_。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选填“能”“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像(选填“虚”“实”)。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22.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小明在生活中发现:随着气温升高,放在口袋中的巧克力变软了,以上现象引发了他的猜想:巧克力可能是非晶体。
于是他采用图甲的装置进行了以下探究:
(1)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这是为了使巧克力受热_____,而且巧克力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_____。
(3)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试管中巧克力的状态变化,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4)某时刻温度计的读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是_____℃.这个温度值_____(填“能”或“不能”)在体温计上显示。
(5)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小明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巧克力熔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象。
(__________)
(6)若猜想正确,则他所画的图象与图丙中_____相符。
23.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小锤轻敲右边的音叉后,发现与左边音叉接触的泡沫塑料小球被弹起,此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有:
(1)_____,
(2)_____.
24.国家标准打印纸为每包500张,小丽家里新买一包打印纸,她想练习刻度尺的使用,测出了打印纸的长和宽分别为29 cm和21 cm,总厚度为5 cm,利用物理课上学过的累积法算出一张纸的厚度为____cm(外包装厚度忽略不计).在测量过程中,她发现外包装上标着70 g/m2,开始她以为这就是纸的密度,但后来
经询问才知道,这是每张打印纸每平方米的质量是70 g的意思.利用以上信息你帮小丽算出打印纸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1.50g 25g < 1×103
12.近视眼凸
13.23
14.熔化不变
15.【答题空14-1】传递能量【答题空14-2】传递信息
16.300
三、计算题
17.(1)0.9×103kg/m3(2)4.5m3
18.(1)轿车会被判超速。
(2)0.25 h。
四、实验题
19.水平桌面平衡螺母左 26.8 10 2.68 不变
20.6(10.2~10.8 均可得分)照相机左变小没有发散前方(或前面、前边)
2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未点燃等效替代法不能虚不变不变
22.均匀慢秒表 32 不能 B
23.空气能传播声音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24.01 0.7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
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物体甲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B.将物体乙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
C.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悬浮在水中
D.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2.A、B两物体,它们的质量相等,已知ρA:ρB=4:3,且两物体体积V A:V B=5:4,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A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B.B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C.两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D.两物体肯定是实心的
3.下列光路图中错误的是
A.放大镜成像B.小孔成像
C.平面镜成像D.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一盏探照灯的灯光朝东,斜向下射入原来没有水的游泳池底中央,在池底形成一个光斑,在水缓慢灌满该池的过程中,池底的光斑将
A.始终在原地不动B.先向东移动再向西移,最后静止
C.一直向西移动D.一直向东移动
5.暑假小明去北海公园游玩,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在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
A.白塔倒影B.游动的鱼C.水中白云D.绿树倒影
6.如图,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
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7.体育课后,汗流浃背的小林同学赶紧打开教室电扇吹吹风,顿时感觉凉快多了,与这一现象有着相同特点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水 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C.秋天,早晨草地上铺上一层白霜 D.冬天,屋檐上挂着串串冰柱
8.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
B.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
C.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
9.为迎接歌咏比赛,音乐教师将班内的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进行排练.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
10.2018年9月24日,2018年中央广播电视台中秋晚会在山东曲阜尼山圣境举行,众多明星演员到场倾情演唱引发现场数千观众合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歌手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音调
B.现场观众合唱的声音比明星演员的声音传播速度更快
C.歌声通过空气传人现场观众的耳朵
D.离舞台较远的现场观众虽看不清楚演员本人,但“听其声而知其人”,是通过声音的响度来判断是那位著名明星正在演唱
二、填空题
11.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则这个瓶子的容积是_____cm3,另一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kg/m3.如果一定质量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其密度变_____。
12.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_____,显徵镜可以把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体_____,使人眼能看清楚;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_____镜。
13.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产生的,1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m/s,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___m/s。
14.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夏天把大块冰放在玻璃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______现象,在冰变成了水的过程中,水的温度将______(填“不变”或”升高”)。
(2)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直径大约是0.3-0.4nm,那么0.4nm=_______m。
(3)如图所示,橡皮擦的长度是_______ cm。
15.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_.当钢尺伸出桌面超
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 .
1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同一时间由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行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s﹣t图象)。
从图象分析得出:
①在此过程中,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_____;
②若甲乙两物体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保持不变,当t=120s时,两车相距_____m。
三、计算题
17.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求:
(1)这个瓶子的容积;
(2)液体的密度。
18.沈阳到天津的G1300次列车组运行时刻表如下所示:
(1)求列车从沈阳到天津的平均速度;
(2)该车从北戴河到唐山的平均速度为190km/h,求北戴河到唐山的里程;
(3)此动车长为200m,匀速通过长为1200m的桥所用时间为20s,如果以同样的速度通过某隧道所用时间为30s,求隧道的长度。
四、实验题
19.氧化石墨烯石墨烯是一种新型材料,为探究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物理特性,科研小组进行了这样一组实验,如图所示:
①将氧化石墨烯薄膜覆盖在有刻度的空烧杯口上,测得总质量m1_____;
②将薄膜揭开,向烧杯内倒入酒精与水的混合物,盖紧薄膜,测得其总质量m2_____;
③一个月后,发现薄膜覆盖紧密完好,烧杯内液体体积明显减小,测得此时总质量m3_____;
④以后,烧杯内液体体积保持不变。
已知ρ酒精=0.8×103 kg/m3,问:
(1)一个月后,通过计算烧杯内剩余的液体密度后,你可以判断氧化石墨烯薄膜_____(选填“有”或“没有”)良好的透水性的物理特性。
(2)由于分子间有空隙,所以混合前原有水的体积应为_____ml。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cm;(2)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则光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_____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____。
A.只出现蜡烛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蜡烛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蜡烛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21.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纸板和水平放置的平面镜M垂直,将光线沿AC照射到平面镜M上:
(1)第一步:沿ON转动纸板右半平面,在转过去的平面内________ (选填“能看见”或“看不见”)反射光线,发现只有左、右两个面在同一平面时,才能在右半平面找到反射光线OB,这说明________;(2)第二步:将纸板右半平面复位使左、右两个面在同一平面上,并让入射光线AO逐渐向法线靠拢;观察到________;
(3)第三步:测量∠AON和∠NOB,发现________;实验中让光贴着纸板照射的目的是________。
22.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同时将水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