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法制备石墨烯的研究进展
石墨烯的机械剥离方法
石墨烯的机械剥离方法引言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组成的二维材料,具有出色的电学、热学和力学性能。
因此,对于石墨烯的制备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剥离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石墨烯的方法之一,通过机械力将多层或多晶形态的石墨剥离成单层薄片。
本文将详细介绍石墨烯的机械剥离方法。
1. 机械剥离原理机械剥离是一种利用外力将多层或多晶形态的材料分解成单层薄片的方法。
对于石墨而言,通过在其表面施加外力,可以将其分解成单层厚度仅为一个原子层的石墨烯。
机械剥离主要依靠两种力来实现:剪切力和粘附力。
当外力作用于多层或多晶形态的材料时,其中某些键会被打断,从而使得材料开始分解。
同时,在分解过程中,由于颗粒之间存在一定的粘附力,使得分解后的单层薄片能够被保持在基底上。
2. 机械剥离方法2.1 普通胶带法普通胶带法是最简单、最常见的机械剥离方法之一。
其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一块干净的硅基底。
2.将普通透明胶带粘贴在硅基底表面,并轻轻按压,确保其与基底充分接触。
3.将胶带迅速撕离硅基底,并重复此操作数次,直到胶带上出现黑色斑点。
4.在胶带上出现黑色斑点后,将其贴回硅基底上,并用显微镜观察胶带表面是否有石墨烯薄片的存在。
2.2 纳米线法纳米线法是一种利用纳米线将多层石墨剥离成单层薄片的机械剥离方法。
其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一根直径约为100-200 nm的金属纳米线。
2.将金属纳米线放置在多层石墨上,并施加一定的压力。
3.在施加压力的同时,将纳米线沿着石墨表面滑动,使得纳米线与石墨层之间发生剪切作用。
4.重复上述操作多次,直到将多层石墨剥离成单层薄片为止。
2.3 离心法离心法是一种利用离心力将多层石墨剥离成单层薄片的机械剥离方法。
其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一定浓度的多层石墨分散液。
2.将多层石墨分散液置于高速离心机中,并设置合适的离心参数。
3.启动高速离心机,使其以一定转速旋转一段时间。
4.停止高速离心机,并从上部取出分散液。
此时,由于不同厚度的石墨颗粒在离心过程中受到不同的离心力作用,因此可以选择性地剥离出单层薄片。
石墨烯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石墨烯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石墨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二维纳米材料,自2004年被科学家首次成功制备以来,就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电子特性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由于其出色的导电性、超高的热导率、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潜在的大规模应用前景,石墨烯在众多领域如能源、电子、生物医学等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
然而,石墨烯的制备技术仍然是制约其大规模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研究和开发高效、稳定、可规模化的石墨烯制备方法成为了当前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石墨烯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通过对各种制备方法的原理、特点、优缺点以及最新研究成果的详细分析和讨论,为石墨烯的大规模制备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文章将首先介绍石墨烯的基本结构和性质,然后重点介绍目前主要的石墨烯制备方法,包括机械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氧化还原法、碳化硅外延法等,并对各种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评述。
文章还将探讨石墨烯制备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石墨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石墨烯制备方法概述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众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场景。
目前,主要的制备方法可以大致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
物理法主要包括机械剥离法、SiC外延生长法和取向附生法等。
机械剥离法是最早用来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使用胶带对石墨进行层层剥离,得到单层或多层的石墨烯。
这种方法制备的石墨烯质量较高,但产率极低,难以实现大规模生产。
SiC外延生长法是在高温和超真空环境下,通过加热SiC单晶使其表面分解出碳原子,进而在单晶表面生长出石墨烯。
这种方法制备的石墨烯面积大,质量好,但设备成本高昂,且制备过程复杂。
取向附生法是利用生长基质原子结构“种”出石墨烯,首先让碳原子在1150℃下渗入钌,然后冷却,使碳原子以单层形式从钌表面析出,形成悬浮的单层石墨烯。
这种方法制备的石墨烯层数可控,但同样面临制备成本较高的问题。
石墨烯薄膜的制备及其电子学性质的研究
石墨烯薄膜的制备及其电子学性质的研究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组成的二维结构,其拥有出色的导电性和热导率等物理特性,被认为是下一代电子学领域的材料。
然而,单层石墨烯在现实中极其难以制备和处理,因此人们开始研究石墨烯的薄膜。
本文将介绍现有的石墨烯薄膜制备方法以及这些薄膜的电子学性质的研究进展。
一、机械剥离法机械剥离法是一种比较早的石墨烯薄膜制备方法,它是指通过机械方式将石墨材料进行分离,从而得到单层或几层厚度的石墨烯。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生产效率低,因为需要反复剥离,此外,其制备过程还会产生很多杂质和缺陷。
二、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石墨烯薄膜制备方法,它主要是在高温的反应器中使一些前驱体化合物与石墨材料反应,产生石墨烯。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前驱体反应物的选择,可以得到高质量和大面积的石墨烯薄膜。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高温反应,因此制备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复杂的技术手段来确保反应的可控性和产物质量。
三、电化学剥离法电化学剥离法是一种较新的石墨烯薄膜制备方法,它利用电化学反应的原理在金属表面上制备石墨烯。
通常,金属表面被先涂覆了一层石墨烯前驱体材料,然后在电解液中进行电解,这样就可以在金属表面上得到石墨烯薄膜。
这种方法可以得到高质量、高温稳定性的石墨烯薄膜,而且还可以控制石墨烯的层数、形状和大小等。
四、石墨烯薄膜的电子学性质研究石墨烯薄膜的电子学性质是其应用于电子学领域的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石墨烯薄膜的电子传输是非常快速和高效的,其导电性比铜还高,这使得石墨烯薄膜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导体材料。
另外,在石墨烯薄膜中产生了一些新的电子能级,这些能级在化学传感和量子计算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结论总之,石墨烯薄膜的制备及其电子学性质的研究是一个有挑战性和前途的领域,不同的制备方法和处理技术为石墨烯薄膜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在石墨烯薄膜的研究中,人们需要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生产效率,获得高品质和大尺寸的薄膜,并通过深入的物理和化学研究来深入了解石墨烯薄膜的性质和应用。
机械剥离法制备石墨烯及其在石墨烯陶瓷复合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总的来说,电化学法制备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是一个具有前景的研究领域。这 种方法具有环境友好、高效等优点,且能大规模生产。尽管电化学法在制备石 墨烯及其复合材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进展,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 优化该工艺,
提高产率并降低成本。未来的研究应如何实现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可持续、 大规模生产,以及如何进一步优化这些材料的性能以满足更多应用的需求。
展望未来,我们相信微波加热剥离法制备石墨烯的研究将不断深入。通过改进 实验条件和优化设备,可以进一步提高石墨烯的质量和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随着人们对石墨烯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微波加热剥离法制备石墨烯将在能源、 环保、材料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之,微波加热剥离法为制备高质量、高产量的石墨烯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尽管仍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方法将在 石墨烯的大规模制备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如何提高机械剥离法的效率和产量,以实现石墨烯的大规模 工业化生产。此外,还应注意研究新型的石墨烯陶瓷复合材料体系,以发掘其 更多潜在的应用领域。我们也应该探索机械剥离法在其他新兴领域中的应用,
如二维材料家族的不断扩大和完善、柔性电子器件的制造等,以推动机械剥离 法在更多领域中的发展与应用。
这种复合材料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石墨烯和陶瓷的特性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由 于石墨烯具有很高的导电性和力学性能,因此可将石墨烯均匀地分散在陶瓷基 体中,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例如,石墨烯陶瓷复合材料在力学性能方 面展现出优异的强度和韧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稳定性。
除了性能的提升外,石墨烯陶瓷复合材料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在能 源领域,可以利用石墨烯的导电性和陶瓷的稳定性来制备高性能的电池和超级 电容器。此外,石墨烯陶瓷复合材料还可应用于电子器件、传感器、生物医学 等领域。
中国人在石墨烯方面取得的成就
中国人在石墨烯方面取得的成就中国人在石墨烯领域的成就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蜂窝状晶格结构材料,具有出色的导电性、热传导性和机械强度。
自2004年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首次成功实验制备出石墨烯以来,这一新材料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极大关注。
中国科学家在石墨烯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石墨烯的应用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家在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早期的石墨烯制备方法主要依赖于机械剥离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
然而,这些方法制备的石墨烯存在着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中国科学家通过改进传统方法,开发了一系列高效、低成本的石墨烯制备方法。
例如,中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基于金属铝的化学还原法,通过在金属铝表面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可以高效制备出大面积的石墨烯。
这一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成本低廉,为石墨烯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中国科学家在石墨烯的性质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石墨烯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如高导电性、高透明性和高机械强度等。
中国科学家通过一系列实验和理论研究,深入探究了石墨烯的电子输运、光学特性和力学性能等方面的特性。
他们发现,石墨烯的电子输运性质受到杂质、缺陷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这为石墨烯的应用提出了挑战。
中国科学家通过控制制备过程中的条件和优化材料结构,成功改善了石墨烯的电子输运性能,提高了其应用潜力。
中国科学家在石墨烯的应用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石墨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电子器件、能源存储、催化剂等领域。
中国科学家通过石墨烯的功能化改性和复合材料的制备,成功实现了石墨烯在柔性电子器件、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等领域的应用。
他们发现,石墨烯与其他材料复合后可以显著改善材料的性能,提高其稳定性和循环寿命。
这些研究成果为石墨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中国科学家在石墨烯领域的成就不容忽视。
他们在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性质研究和应用开发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为石墨烯的应用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石墨烯的机械增强与增韧研究
石墨烯的机械增强与增韧研究石墨烯是二维晶体材料中的一种,由单层碳原子组成的结构,因其独特的性质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石墨烯的机械增强与增韧研究是近年来材料科学领域的一个热点。
本文将探讨石墨烯在机械增强与增韧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在石墨烯的机械性能方面,其具有极高的弹性模量和强度。
石墨烯的弹性模量约为1 TPa,这使得它成为实现材料的机械增强的理想候选。
石墨烯的机械增强主要通过控制其晶格结构实现。
研究人员通过纳米缺陷工程、纳米孔洞和层间间隙调控等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石墨烯的机械性能。
例如,通过在石墨烯表面引入碳纳米管或金属纳米线,可以有效地增加其强度和韧性。
此外,掺杂也是实现石墨烯机械增强的重要手段。
研究人员通过向石墨烯中引入氧、氟等元素,有效地提高了其强度和韧性。
与此同时,石墨烯的增韧研究也备受关注。
虽然石墨烯具有很高的强度,但其脆弱性也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不同的增韧方法。
一种方法是通过石墨烯的层间剥离,制备出多层石墨烯片材。
这种多层石墨烯片材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延展性,能够有效地缓解应力集中和裂纹的扩展。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石墨烯与其他材料的复合,实现增韧效果。
例如,石墨烯与聚合物、金属等材料的复合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韧性和延展性。
值得注意的是,复合材料中石墨烯的分散状态对增韧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人员还通过引入表面改性剂或表面活性剂等手段,改善石墨烯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增韧性能。
尽管石墨烯在机械增强和增韧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挑战和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石墨烯的大面积制备技术是石墨烯应用的瓶颈之一。
目前的制备方法大多需要高温高压条件,且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
其次,石墨烯的表面和边缘缺陷对其力学性能和增韧效果有着重要影响,但石墨烯的缺陷控制和修复仍面临很大的挑战。
此外,石墨烯与其他材料的界面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石墨烯的机械剥离法制备及表征
石墨烯的机械剥离法制备及表征石墨烯是由晶体石墨经过适当处理制备出来的二维碳简析结构,它在纳米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研究其制备方法成为二维碳简析结构材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目前,石墨烯制备中有一种机械剥离法,它可以快速、简便地制备出高纯度的石墨烯,了解其制备方法、表征方法及机理对于石墨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石墨烯的机械剥离法制备石墨烯的机械剥离法主要分为液相法和固相法,其中液相法即液体润滑剥离法,它是将原料石墨加入含有溶剂的混合液中,通过利用某种机械设备将石墨层层剥离,最终可以制备出纳米级的石墨烯;液体润滑下剥离法是在固相状态下,利用可溶性有机溶剂将原料石墨表面润湿,然后由机械装置将石墨剥离,最终可以制备出纳米级的石墨烯。
二、石墨烯的表征方法石墨烯表征主要包括密度法测定、X射线衍射法测定、透射电子显微镜电镜、描量子点描技等。
1.度法:用高分子材料构成的石墨烯的结构分析,其中的密度法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定量测定方法,它可以用来测量石墨烯的平均厚度和薄片表面积。
2. X射线衍射法:X射线衍射法是活动碳原子在晶体结构中构成的类似“网状模型”,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可以测定晶体结构的细微细节,确定石墨烯的碳原子组成、晶体结构以及晶粒尺寸等信息。
3.射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用来观察石墨烯的尺寸和形状,确定碳原子的排列和石墨烯的层状结构以及石墨烯表面的细节等信息。
4.描量子点技:描量子点技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石墨烯中碳原子的结构与形状,有助于识别石墨烯表面的表面区域结构异质性,进而获得完整的表面形貌信息。
三、石墨烯剥离机理机械剥离法制备石墨烯的机理,主要是利用石墨表面的剥离力与原料石墨表面的润湿性,把石墨表面的原子层剥离出来,形成石墨烯。
通常,转子研磨机由高速旋转的转子,高速旋转的转子将原料石墨的表面原子层剥离出来,在高速的旋转压缩作用下,表面原子层滑移,形成石墨烯薄膜。
综上所述,机械剥离法是一种快速、简便地制备出高纯度石墨烯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石墨烯的制备效率,并可以利用X射线衍射法、透射电子显微镜、描量子点技等表征石墨烯的结构、形状和尺寸,为石墨烯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石墨烯论文总结范文
摘要: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二维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众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对石墨烯的制备方法、特性、应用领域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石墨烯材料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引言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二维晶体,具有优异的力学、电学、热学和光学性能。
自2004年石墨烯被发现以来,其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对石墨烯的制备方法、特性、应用领域进行综述,以期为石墨烯材料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石墨烯的制备方法1. 机械剥离法:机械剥离法是制备石墨烯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
通过将石墨片在金刚石针尖下进行机械剥离,可以得到单层石墨烯。
2. 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制备高质量石墨烯的方法。
该方法在高温下将碳源气体在金属催化剂上分解,形成石墨烯。
3. 水热法:水热法是一种制备石墨烯的新技术。
通过将石墨烯前驱体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反应,可以得到高质量的石墨烯。
4. 微机械剥离法:微机械剥离法是一种基于微机械加工技术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通过在石墨烯上施加应力,使其发生剥离,从而获得单层石墨烯。
三、石墨烯的特性1. 优异的力学性能:石墨烯具有极高的强度和韧性,是已知材料中最强的二维材料。
2. 良好的电学性能: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电导率,是已知材料中最高的二维材料。
3. 热学性能: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热导率,可以有效传递热量。
4. 光学性能: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吸收和光催化性能。
四、石墨烯的应用领域1. 电子器件: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可以应用于制备高性能电子器件,如场效应晶体管、晶体管等。
2. 能源存储与转换:石墨烯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可以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能源存储与转换领域。
3. 光学器件: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可以应用于制备高性能光学器件,如光子晶体、光学传感器等。
4. 生物医学领域:石墨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如药物载体、生物传感器等。
五、结论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二维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众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机械法制备石墨烯的研究进展
Hu a q i a o Un i v e r s i t y , Xi a me n 3 6 1 0 2 1 , Fu j i a n, C h i n a )
摘要 : 作 为近 年 来 的 材 料 “ 明 星” 石墨烯 , 其 制 备 方 法 的研 究 大 多集 中 在 化 学 方 向 , 然 而 其 许 多本 征 物 性 的 发 现 却 来 自于 微 机 械 剥 离 法 制 备 的 石 墨 烯 。本 文 全 面 介 绍 了各 类 机 械 法 诸 如 胶 带 法 , “ 纳米铅笔” 法, 超薄切片法 , 超声波法 , 行 星式 球 磨法 , 搅拌球磨法 , 低 能 纯 剪 切 磨 法 和三 辊 磨 剥 法 制 备 石 墨 烯 的研 究 进展 , 评 述 了 以上 制 备 方 法 的 特 点 及 其 面 临 的 问 题 , 并 展 望 了 机 械 法 制 备 石 墨 烯 的未 来 发展 前 景 。
Abs t r a c t :T he p r e pa r a t i on me t ho ds of gr a p he ne a s a“ s t a r ’ ’m a t e r i a l we r e ma i nl y t e n de d t o c h e mi c a l
me c h a ni c a l e x f o l i a t i on wa s pr o s pe c t e d. Ke y wo r d s: gr a ph e n e; pr e p a r a t i o n; me c h a ni c a l e xf ol i a t i o n
机 械 法 制 备 石 墨 烯 的 研 究 进 展
8 5
机 械 法 制 备 石 墨 烯 的 研 究 进 展
石墨烯研究总结报告(一)
石墨烯研究总结报告(一)引言概述: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二维材料,具有出色的电子、光学和力学性能,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石墨烯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石墨烯的应用开发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正文:一、石墨烯的制备方法1. 机械剥离法2. 化学气相沉积法3. 液相剥离法4. 氧化石墨烯还原法5. 其他新型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二、石墨烯的物理性质研究1. 石墨烯的带电输运性质2. 石墨烯的光学特性3. 石墨烯的力学性能4. 石墨烯的热导率研究5. 石墨烯的磁性研究三、石墨烯的化学功能化1. 石墨烯的表面修饰\ta. 按照种类分类\tb. 按照表面修饰方法分类2.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ta. 石墨烯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tb. 石墨烯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tc. 石墨烯在陶瓷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四、石墨烯的生物应用研究1. 石墨烯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ta. 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研究\tb. 石墨烯在DNA传感器中的应用\tc. 石墨烯在蛋白质传感器中的应用2. 石墨烯在药物传输和治疗中的应用\ta. 载药石墨烯的制备方法\tb. 石墨烯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tc. 石墨烯在抗菌治疗中的应用五、石墨烯的应用前景展望1. 石墨烯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前景2. 石墨烯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前景3. 石墨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前景4. 石墨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前景5. 石墨烯在材料领域中的应用前景总结:通过对石墨烯的制备方法、物理性质研究、化学功能化以及生物应用研究的详细梳理,我们可以看出石墨烯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虽然石墨烯的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但可以预见,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石墨烯将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成为未来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
石墨烯技术发展史
石墨烯技术发展史石墨烯是一种由石墨片层组成的二维材料。
它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特性,如高的电导率、极薄的层厚度、高强度和超高的比表面积等。
自从2004年石墨烯首次被制备出来,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非常迅速,开发出了许多新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下面将简要介绍石墨烯技术的发展史。
2004年,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通过机械削离的方法首次制备出了石墨烯。
他们用胶带从普通石墨中剥离出单层石墨烯,并通过电子显微镜证实了单层结构。
这一重大发现为石墨烯研究打下了基础,并在同年发表于《科学》杂志,成为新颖材料领域里的里程碑。
随着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不断发展,石墨烯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
2006年,路易斯·布拉格等人发明了一种新的制备方法,即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这种方法可以在大面积的基底上制备出石墨烯,因此非常适合于电子学、传感器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应用。
2009年,斯蒂芬·霍普金斯等人证实了石墨烯具有极高的电导率和强烈的电子色散。
这些特性使得石墨烯成为了新型的电子和光学器件材料的最佳选择,并引发了各种基于石墨烯的电子器件的研究。
除了电子学方面的应用外,石墨烯还具有很多其他应用领域。
2010年,瓦图·穆尔等人成功地将石墨烯应用于电池领域,制造出了石墨烯复合材料,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和耐用性,可用于高性能电池的制造。
2012年,康奈尔大学研究团队成功地将石墨烯应用于滤水器领域。
他们发现,石墨烯膜具有极高的通量和选择性,可用于高效和环保的水处理技术的制造。
近年来,随着石墨烯的不断发展,石墨烯在能源、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人们相信,随着石墨烯技术不断的突破,它将在未来的许多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排列成二维晶格的材料,具有很高的导电性、热导性和机械强度,被广泛认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有潜力的材料之一。
本文将介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以及一些重要的应用研究。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最为常见的方法是机械剥离法。
这种方法利用胶带或刮刀等工具将石墨材料从石墨晶体中剥离出来,形成一层一层的薄石墨烯片。
这种剥离的方法简单易行,但是只能得到少量的石墨烯,并且很难控制石墨烯的厚度和形状。
化学气相沉积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这种方法首先在表面上析出一层碳原子,并在高温下形成石墨结构,随后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反应使石墨结构形成二维结构,最终形成石墨烯薄膜。
这种方法可以得到大面积、高质量的石墨烯,但是设备复杂,成本较高。
电子束蒸发沉积法是一种制备石墨烯的新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电子束的瞄准和蒸发来控制沉积的碳原子,形成石墨烯薄膜。
这种方法可以得到较大尺寸的石墨烯,且薄膜均匀致密。
但由于技术限制,目前这种方法还在实验室阶段,尚未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制备。
石墨烯的应用研究非常广泛。
在电子领域,石墨烯具有优越的电子迁移率和导电性,而且可以制备成柔性电子器件,被广泛应用于柔性显示器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在光电领域,石墨烯具有很强的吸光性能和宽波段吸收特性,可以制备成高效的光电器件,如光电探测器和激光器。
在储能领域,石墨烯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优异的电容性能,可应用于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等高能量密度电池。
石墨烯还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传感器、催化剂、生物医学和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
石墨烯基传感器可以通过石墨烯表面与目标物质的相互作用,实现对气体、溶液中化学物质的灵敏检测。
石墨烯基催化剂具有高的电化学活性和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水分解、电催化还原和二氧化碳捕获等领域。
石墨烯还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可以作为药物载体用于癌症治疗和组织工程。
石墨烯在防腐涂料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石墨烯在防腐涂料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摘要:防腐涂料是指由底漆、中漆和面漆组成的具有防腐蚀功能的涂料,依据涂料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常规防腐涂料和重防腐涂料。
一般常见的防腐涂料有环氧树脂涂料、醇酸树脂涂料、聚氨酯涂料、丙烯酸树脂涂料、富锌涂料等。
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石墨烯在防腐涂料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关键词:石墨烯;防腐涂料;应用1、石墨烯简介1.1、石墨烯的结构石墨烯是碳原子sp2杂化形成的蜂窝状平面薄膜,是一种仅有单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也被称为单原子层石墨。
石墨烯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坚硬且最薄的纳米材料,虽然只有1个碳原子厚度,但在外应力作用下抵抗变形能力大小的模量可达1012Pa。
1.2、石墨烯的制备方法(1)机械剥离法是最早被发现并用于生产石墨烯的方法,该方法对于实验设备要求极低,操作简便,效果明显,并且获得的石墨烯样品的质量很好。
因此,实验室生产以及石墨烯用量偏小的公司,大多使用该方法来制备石墨烯。
主要是将机械力作用在石墨表面,使其受力剥离,由原来的多层变为一层或数层。
(2)氧化还原法是当前制备石墨烯最为流行的方法之一,也是实验室批量生产石墨烯所采用的方法。
该方法以石墨或膨胀石墨为原材料,首先将石墨或膨胀石墨加入到浓硫酸中,加入强氧化剂得到蓬松的氧化石墨烯,再加入强还原剂,得到石墨烯。
该法制备周期短,成本较低,设备简单,而且可以得到氧化石墨烯;但制备过程中应用强酸、强氧化物等物质,较为危险,而且得到的石墨烯有较多缺陷,如电学和力学性能不够优异。
(3)外延生长法碳化硅外延生长法:将碳化硅置于高温高压环境中,使硅原子蒸发,将碳原子留在载体上。
该方法可以制备单层大面积石墨烯,其质量十分优异。
但由于制备条件严苛、成本昂贵、转移困难,导致应用受限。
金属催化外延生长法:在超高真空的条件下,将碳氢化合物加到具有催化活性的过渡金属基底表面,并通过加热使吸附在金属表面的气体催化脱氢得到石墨烯薄膜。
对于碳原子来说要有较低的溶解度,这样才能通过化学腐蚀的方法使石墨烯与基底实现分离,不然不利于石墨烯的后续加工。
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质及应用研究共3篇
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质及应用研究共3篇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质及应用研究1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质及应用研究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蜂窝状结构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学、光学、热学和机械性质。
自2004年它被首次发现以来,它的研究成果一直是纳米科学和材料科学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石墨烯具有很高的载流子迁移率、良好的机械强度和高比表面积,因此在传感器、电子器件、能量存储装置、超级电容器、太阳能电池、催化剂和生物医学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介绍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石墨烯的制备有许多方法,包括机械剥离、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化学还原、流体力学剥离和微波辐射法等。
其中,机械剥离法是第一个制备单层石墨烯的方法,虽然成本低、易于实现,但需要大量时间和劳动力,并存在控制问题。
化学还原法则采用氧化石墨的还原,得到具有一定缺陷的石墨烯,且杂质易残留影响性质。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石墨烯具有高晶格载流子迁移率、具有极高的缺陷密度的石墨烯,但过程复杂,成本高。
物理气相沉积法适合生产无缺陷石墨烯,但难以控制多层石墨烯形成、且温度高,影响成品质量。
流体力学剥离法利用石墨烯的自身表面张力减小形成薄膜,但制备过程仍需要控制单层厚度。
微波辐射法是最新的石墨烯制备方法,采用微波对石墨进行瞬间加热、膨胀、冷却制备大面积石墨烯,具有制备速度快、质量好、颗粒易于控制等优点。
石墨烯的独特性质使其在许多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首先,在电子领域,石墨烯可以用来制造微电子器件、包括场效应晶体管、半导体和光电器件等。
FET型石墨烯晶体管基于石墨烯中载流子迁移率的高值,值得在短时间获得了重大的研究进展;二维电子系统(2DEG)可以用于制造高速逻辑电路和高灵敏感受器。
其次,在传感器领域,石墨烯表现出高度灵敏性,可以用于制造各种传感器,如光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
此外,石墨烯还可以用于制造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声波马达等能量存储装置中。
石墨烯材料的性能研究
石墨烯材料的性能研究一、引言石墨烯是一种具有独特性质的二维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在材料科学、电子学、能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石墨烯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质及应用等方面综述石墨烯材料的性能研究。
二、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机械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还原法、热解法等。
其中,机械剥离法是最早被报道并且最容易实现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用胶带剥离石墨,可以制备出石墨烯单层,但是这种方法的制备效率和单层石墨烯质量不稳定。
化学气相沉积法是近年来石墨烯制备的一种主要方法。
该方法通过让石墨烯生长在特定的金属或者非金属基质上,可以制备出大面积的石墨烯。
由于其制备过程中可精确控制制备条件和结构,因此化学气相沉积法成为了制备优质石墨烯的主要方法。
三、石墨烯的结构和性质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形成的二维晶体结构,在其晶体结构中每个碳原子都与其四周三个碳原子通过sigma键结合,形成一个六角网格的结构。
石墨烯材料的结构和性质与普通的三维材料有很大不同。
石墨烯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光学性能、电学性能、热学性能等独特的性质。
1.机械性能:由于石墨烯的结构非常紧密,因此具有极高的强度和韧性。
文献报道,石墨烯具有比钢材还要强硬的机械性能。
2.光学性能:石墨烯具有很强的吸收作用,其在可见光和红外光区域的吸收率超过了90%。
3.电学性能:石墨烯是一种半金属材料,具有导电性能。
石墨烯的电导率达到了6.5×10¹⁵ S/m,是铜的140倍。
4.热学性能:石墨烯的热导率很高,是钻石的五倍,并且稳定性也非常高。
四、石墨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由于石墨烯具有独特的性质,因此在能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储能器件:石墨烯作为一种优良的电极材料,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储能器件中,如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
2.光伏材料:石墨烯可以被用作高效光伏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吸收和光电转换性能,可以用于太阳能电池。
3.热电材料:石墨烯具有优秀的热传输性能和电导性,可以被用于生产热电器件,实现热能转换。
混凝土中掺加石墨烯的研究及应用
混凝土中掺加石墨烯的研究及应用一、石墨烯简介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单层二维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导电性、高导热性、高透明度等优异性质。
其结构稳定,表面积大,可用于制备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光学、催化等领域。
二、混凝土中掺加石墨烯的研究背景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混凝土存在一些缺陷,如易开裂、易受损、易老化等。
因此,石墨烯的引入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抗裂性能,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三、混凝土中掺加石墨烯的制备方法1. 机械混合法。
将石墨烯粉末与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机械混合,制备石墨烯混凝土。
2. 化学还原法。
将氧化石墨烯与还原剂反应,制备还原石墨烯,再将还原石墨烯与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机械混合。
3. 水热法。
将石墨烯与水在高温高压下反应,形成石墨烯水悬浮液,再将石墨烯水悬浮液与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混合。
四、混凝土中掺加石墨烯的性能1. 机械性能。
石墨烯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均有所提高。
2. 耐久性能。
石墨烯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得到了提高,如耐久性、抗渗性、抗冻融性等。
3. 抗裂性能。
石墨烯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五、混凝土中掺加石墨烯的应用1. 桥梁工程。
石墨烯混凝土可以用于桥梁的主体结构和护栏等部位,提高桥梁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2. 隧道工程。
石墨烯混凝土可以用于隧道的支护结构,提高隧道的耐久性和抗裂性能。
3. 建筑工程。
石墨烯混凝土可以用于高层建筑的构件和外墙等部位,提高建筑的耐久性和抗裂性能。
六、混凝土中掺加石墨烯的发展前景混凝土中掺加石墨烯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抗裂性能,这在建筑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未来,石墨烯的生产工艺将会进一步完善,石墨烯混凝土的性能也将不断提高,为建筑工程提供更加优异的建筑材料。
机械法制备石墨烯球磨过程的能量层研究
机械法制备石墨烯球磨过程的能量层研究机械法制备石墨烯是一种重要的方法,能够在低温、无需使用化学溶剂的条件下大规模合成石墨烯。
球磨过程是机械法制备石墨烯的核心步骤之一,其中能量层对球磨过程的影响至关重要。
本文将浅谈机械法制备石墨烯球磨过程的能量层研究。
首先,我们来了解机械法制备石墨烯的原理。
机械法通过在球磨仪中加入适量的石墨粉末和球磨介质,在高速旋转的球磨仪中使球磨介质与石墨粉末不断碰撞、摩擦、研磨,从而使石墨形成纳米尺度的石墨烯片层。
球磨过程中的能量层则直接影响石墨烯的形成与质量。
关于能量层的研究,一方面涉及到能量输入与消耗的平衡。
在球磨过程中,输入的机械能来自于球磨仪的旋转,而消耗的能量则体现在摩擦、碰撞和研磨过程中。
能量输入不足时,无法有效研磨石墨,产物质量低;而能量输入过多时,可能会使石墨颗粒过度磨损、破碎,也会影响产物质量。
因此,研究能量输入与消耗的平衡,可以优化球磨过程,提高石墨烯的产量与质量。
另一方面,能量层的研究还涉及到不同能量分布对石墨烯产物形态的影响。
研究发现,在球磨过程中,较高能量的碰撞与研磨作用有利于石墨的层状剥离,促进石墨烯产物的形成;而较低能量的摩擦作用则有利于石墨颗粒的破碎与形变。
因此,调控不同能量分布,可以实现对石墨烯产物形态的精确定控。
为了研究能量层对球磨过程的影响,科学家们采用多种表征方法进行研究。
例如,动力学模拟可以模拟球磨过程中的碰撞和摩擦作用,揭示不同能量层对石墨烯形成过程的影响。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显微技术可以分析球磨后的石墨颗粒形貌和石墨烯的层状结构。
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光谱等方法可以研究石墨结构的改变。
基于以上研究,一些重要的发现已经取得。
例如,高强度球磨可以显著提高石墨烯的产率,但同时也会引入较多的结构缺陷。
一些研究表明,合理设计球磨参数,如球磨介质的质量与大小、球磨速度和球磨时间等,可以实现在保持高产率的同时最小化结构缺陷的引入。
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
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引言石墨烯是一种最近研发起来的材料,在过去几年中已经吸引了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关注。
石墨烯的独一无二的特性使得其成为了新时代材料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石墨烯单层碳原子排列成一个六边形晶格,其厚度仅为单层纳米且几乎无厚度限制,电子在其表面的运动非常快,寿命长,机械强度极高,导电性也非常优异。
这些特性及其它许多优点使得石墨烯物理和化学的性质十分广泛。
本文将全面介绍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领域。
一、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1. 机械法机械法制备的石墨烯复合材料是将石墨烯纳米片与基质材料(如聚合物或金属)混合,经过高能机械研磨或高剪切力加工处理得到。
这种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成本低廉。
但石墨烯的质量容易受制备条件、基质材料的质量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控制。
2. 化学还原法化学还原法制备的石墨烯复合材料是将氧化石墨烯与基质材料进行混合,然后通过还原处理得到。
这种制备方法可以实现大范围和高质量的石墨烯纳米片制备。
但是由于这种方法使用的还原剂一般为有毒物质,制备过程对环境污染大。
3. 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石墨烯复合材料是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石墨烯,然后将其与基质材料进行混合,制备出石墨烯复合材料。
这种方法生成的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高质量、高稳定性,但是成本较高。
二、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应用的领域1. 储氢领域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在储氢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于石墨烯具有高表面积、橄榄式晶体结构和良好的导电性能,使得其在氢吸附、存储和释放等方面有着潜力的应用。
同时,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也具有优势,对于储氢性能进行改进具有重要的作用。
2. 生物医学领域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石墨烯复合材料可以应用于治疗癌症、制造更好的心血管材料,并且还可以制造出具有高灵敏度的生物传感器。
同时,由于石墨烯具有高比表面积,使得其能够提高药物的吸附效率,提高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性,因此可以用于制造药物载体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法制备石墨烯的研究进展
摘要:作为近年来的材料“明星“石墨烯,其制备方法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化学方向,然而其许多本征物性的发现却来自于微机械剥离法制备的石墨烯。
本文全面介绍了各类机械法诸如胶带法,“纳米铅笔“法,超薄切片法,超声波法,行星式球磨法,搅拌球磨法,低能纯剪切磨法和三棍磨剥法制备石墨烯的研究进展,评述了以上制备方法的特点及其面临的问题,并展望了机械法制备石墨烯的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石墨烯;制备;机械剥离
一、微机械剥离法
1.1胶带法
胶带法作为一种微机械剥离法,其剥离原理:由于石墨为层状结构,其碳原子层之间以较弱的范德华力结合在一起,当胶带的黏力对石墨表面进行撕揭作用时,层与层之间易发生滑动、分离,不断重复该动作,即制备出层数较少的石墨烯材料。
应该说,胶带法是为了剥离石墨而发明的微机械剥离法[1]。
K. S. Novoselov等[1]利用胶带法成功地剥离出了单层石墨烯。
他们首先利用等氧离子对高定向热解石墨(Highly Oriented Pyrolytic Graphite, HOPG)进行表面刻蚀,并用光刻胶将其转移到玻璃衬底上,再用透明胶带反复撕揭,然后把玻璃衬底放入丙酮中,以溶解光刻胶,再用单晶硅片捞出悬浮于丙酮溶液中的石墨片,最后把硅片放千丙醇里超声以去除较厚的石墨片,而石墨薄片(包括单层石墨烯)会由千范德华力或毛细作用力吸附在硅片上。
]. C. Meyer 等[23]研究了单层石墨烯和双层石墨烯的结构,研究表明单层石墨烯并不是一个平整的平面,而是带有一定高度的褶皱,且单层石墨烯表面褶皱程度明显大千双层石墨烯,并随着石墨烯层数的增加褶皱程度越来越小,并趋千平滑。
这是因为单层石墨烯片为降低其表面能晕,由二维向三维形貌转换[24]。
胶带法是制备高质量石墨烯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被广泛用于石墨烯本征物
性的研究[27-29]。
目前报道的石墨烯的大量优越特性大多来自胶带法制备的石
墨烯,但该方法产猷低且不可控,难以实现石墨烯的规模化制备。
1.2轻微摩擦法
利用轻微摩擦法剥离石墨[30]的研究由来已久。
有关学者尝试着将石墨晶体
在另一种固体表面摩擦而获得石墨薄片。
尽管该方法较为原始,但成为了一种典
型的微机械剥离法。
在早期,研究者们就已经得到了少于100个碳层的石墨晶体。
后来,ZhangY.B.等[31]改进了传统的轻微摩擦
法,发明了一种微型装置“纳米铅笔”(nanopen cil)。
通过纳米铅笔写“出了仅仅只有几十个碳层的石墨烯。
他们首先在高定向热解石墨的表面使用等
氧离子刻蚀出石墨柱,再用精密的微型操作装置将石墨柱转移到原子力显微镜(AFM)的悬臂上,然后以悬臂上的石墨柱为针尖,在硅片衬底上进行接触模式下
的操作。
1.3超薄切片法
R. Perret等[32]提出了聚丙烯腊基炭纤维的条带结构模型,指出了条带模
型的基本单元是s扩杂化的碳,由平均宽度为5~7nm、平均长度为几百纳米的带
状结构组成。
因此,对聚丙烯膳炭纤维进行超薄切片可以制备石墨烯薄膜材料。
王延相等[33]采用超薄切片法由高性能聚丙烯腊基炭纤维制备了结构规整的石墨
烯薄膜。
首先对炭纤维进行表面处理以得到表面无杂质的纯炭纤维,然后配制环
氧树脂溶液,并将一束预浸透的炭纤维分别按平行千模具侧面方向压入溶液中,
再对其固化、包埋,最后进行超薄切片。
借助于高分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
拉曼光谱等方法对石墨烯薄膜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由T700聚丙烯腊基炭纤维
制备的石墨烯薄膜中碳原子网络部分平直,部分扭曲,网平面上碳原子之间的
距离减小,石墨烯层排列较致密并沿牵伸方向择优取向,相邻石墨烯层连贯性较好。
二、液相机械剥离法一—超声波法
超声波剥离法,就是利用超声波作用,对石墨进行剥离而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当超声波能最足够高时,就会产生“超声空化“现象,存在千液体中的微小气泡(空化核)在超声场的作用下振动、生长并不断聚集声场能量,当能量达到某个
阔值时,空化气泡就会急剧崩溃闭合,它在急剧崩溃时可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产
生高速冲击波。
超声波法正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将石墨片层剥离开来。
三、械剥离法
3.1球磨法
球磨法被广泛应用千超细粉体的制备[49]。
物料在球磨过程中被粉碎是由于
研磨休对其冲击与研磨作用的结果。
若以某一单独颗粒为研究对象,则在球磨过
程中它可能反复地受到研磨压应力的作用,致使存在千该颗粒表面上固有的或新
生成的裂纹扩张,进而导致其破碎或产生塑性变形,使之被磨细。
球磨法主要包
括行星式球磨和搅拌球磨。
3.1.1行星式球磨
行星式球磨能够提供较高的能最,是制备石墨烯的有效工艺。
当球磨机的转
盘转动时,球磨罐在绕转盘轴公转的同时又围绕自身轴心自转,作行星式运动。
球磨罐的公转可以产生数倍,甚至数十倍千重力加速度的向心加速度,在强大的
离心力作用下,磨球与物料在研磨罐内高速翻滚,相互摩擦,进而对物料产生强
烈的剪切力。
3.1.2搅拌球磨
甘路平等[56]在早期曾报道了搅拌球磨制备超细片状石墨。
他们指出了搅拌
球磨的机理:在石墨晶体中,同层碳原子以s矿杂化形成共价键,剩下的p轨道
上的电子形成离域亢键,所以碳原子间的结合力相当强,不易碎裂。
而层与层之
间是靠微弱的范德华力相结合,距离较大,容易滑动当较大的法向力(冲撞力)
作用千鳞片石墨表面时,其显示了一种韧性而当另一种平行的切向力(摩擦力)
作用于鳞片石墨表面时,层与层之间易发生错位和滑动。
C. Knieke等[57]利用
搅拌湿法球磨成功地制备出了单层和少数层数石墨烯。
3.2低能纯剪切磨法
低能纯剪切磨法主要用到了臼式研磨仪。
臼式研阱仪可以行作是一个电动的
研钵.它是通过电机控制钵休围绕忤运动,在给粉体施加压力的同时带动粉体之
间相互摩擦,能有效地避免撞击对石墨晶格造成的破坏,而几乎只提供剪切力对
石墨晶体进行剥离[58」。
M. V. Antisari等59,以去离子水为助磨剂,将石墨
在臼式研磨仪中研磨20h后,获得了具有较高比表面积的超沛石墨片。
由千超沛
石墨片是由两个旋转体之间产生的纯剪切力引起的塑性变形所致,而没有巾踏球
撞击引起的冲击变形,因而具有相对完整的晶体结构。
但是这种研磨方法剥离出
的石墨片厚度还不能到达单层石墨烯的级别,主要是因为臼式研磨仪提供的能蜇
有限,从而限制了其所能提供的剪切力。
3.3三辗磨剥法
最近.Chen J. F.等[的J巧妙地将用于橡胶生产的二辅研磨机进行连续化
剥离石墨烯(图1)。
他们用邻朵二甲酸二辛醋(DOP)增容聚氯乙烯(PVC)制备高
分子胶黏剂,将其狻盖棍筒.模拟胶带,利用胶黏剂强大的黏性剥离石墨。
其实
质类似胶带法.但其独特之处在于弥补了胶带法间歇式操作的缺点.实现了石
墨剥离的连续化。
四、结论与展望
当前,石墨烯研究和应用的关键是如何大规模、低成本、可控地制备石墨烯。
作为一种典型的机械剥离法,球磨法把颇具潜力的机械力化学应用千石墨烯的生产,其工艺简单,易千屈产,并且通过控制球磨条件可以实现对石墨烯层数及尺
寸的凋控,这必将为丁业化生产石墨烯提供一条非常可行的路线。
同时,由于球
磨法的生产成本较低·一旦其实现了对石墨烯的规模化生产,将会带来无穷的市
场价值,甚至将掀起纳米材料产业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