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女子服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饰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社会演变的过程中,人的着装是根据社会形态、文
化背景、经济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不断的进行传承和创新的。
清代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是服饰历史上继“胡服骑射”、“开放唐装”之后的第三次明显的突变。无论款式品种、衣着特点都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清代服饰文化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女性服饰在服饰的发展演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爱美的天性使妇女对美好事物有敏锐的捕捉能力,创造出绝美的服饰艺术。但同时,女性的服饰也受到封建礼教、伦理道德观念以及民族风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因此,通过对女性服饰文化的解读有利于我们了解历史,更好的传承中国文化。
朝服礼服常服
衫、袄沿袭明代的款式一般以圆领、右衽为主,其质料各有不同。袄多用锦、缎,衫则以纱、罗、綢等,也有家织蜡染的花边。颜色多为天青、湖蓝、粉白、红色。在造型结构上,前后也是有变化的,主要体现在袖管的大小及其饰边的增加和扩大上。顺治以后袖管比明代的略小,袖宽1尺左右,饰边只局限于襟边及袖口处;嘉庆年间边饰变多变宽;至咸丰、同治时期,京都妇女以边饰越多为越时髦;而至光绪宣统时期,衣袖竟又短又细小,甚至短得连衬衣也常露在外,而衣领却高至2寸以上。
旗袍满语叫“衣介”它原是一种不分上衣下裳的长袍,袍呈直筒状,由一整块衣料剪裁而成,任何部位均不重叠,它的款式是圆领,捻襟(大襟),左衽,四面开禊,束腰,有扣绊,窄袖(有的带箭袖)。这种衣着便于上下坐骑,马上动作,适应骑射的生活习俗。而其左衽和束腰,不仅紧身保暖,利于马上活动。而且使人自然体态得到展现。同时,行猎时,可将干粮,用具装进前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此种长袍上下连体,一件可顶汉族的衣、裙、裤等多种服装穿用,但制做起来省工省料,经济便利,穿在身上,美观大方,能够展现女性轻盈秀美的自然体态。又根据气候变化,此袍可做成单、夹、棉、皮等多种样式,并且可长可短,宜供四季穿用,因此深受满族妇女的喜爱。
披风妇女礼服外套
箭袖又称“马蹄袖”,是满族特有的服装袖头样式。满族服装以袍褂为主,箭袖最初是为冬季行猎时保护手背而做。为避免手背冻伤,满族的袍褂常在袖口处加一截半圆形的袖头,其状颇似马蹄,袖口狭窄,上长下短,以便在骑射时既能打开露出双手以利拉弓放箭,又可于射箭后随时放下,盖住手背以御寒。后来,箭袖又成为满族礼服的袖头,男子与八旗妇女皆可穿用。按满洲习俗,箭袖平时向上翻起,行礼前放下,以示恭敬。又有活动的箭袖,当以常服用作礼服时,要于常服袖口缀上另制的箭袖,俗称“龙吞口”。用毕将箭袖拆下,仍为常服。
“大挽袖”,把花纹绣在袖里,挽出来更显得美观。满族妇女所穿旗袍,从样式到做工都十分讲究。在旗袍领口、衣襟、袖边等处镶嵌几道花条或彩牙儿,有的还要镶上18道衣边才算是美。
仙鹤锦鸡蟒鹌鹑孔雀麒麟豹子
长袍短褂
金头天足
旗鞋
旗鞋亦称“满鞋”,是清代满族妇女穿的木质高底鞋。满族旧有“削木为履”的习俗。木质高底鞋即在木质鞋底的中间,再镶上一块高度约两寸至四、五寸不等的木底,与今天的“高跟鞋”有些相似。所镶木底的形状主要有两种:上小下大、踏地印痕像马蹄的,叫“马蹄底”;上宽下圆,踏地印痕像花盆的,叫“花盆底”。两种旗鞋上底后,均要用细白布把整个木底包裹起来,并在四周加以刺绣或穿珠等装饰。鞋面则多用绸缎,上施五彩刺绣或饰之以珠宝。妇女穿上这种高底鞋,显得体态修长,行姿婀娜,别具风韵。于是它受到满族中、青年妇女的喜爱。一般少女从十三、四岁就开始穿。满族妇女从不裹脚,保持天足。穿高底鞋有掩饰天足之意。老年妇女为方便行路,则多用平木制作满鞋,叫“平底鞋”。
满族妇女一般不带帽,秋冬会带一种叫坤秋的帽子一种帽檐上仰,冒顶多用红蓝紫或绛色缎子作面,顶上盖花用刺绣或金银为饰,再订上两条二尺多长,上窄下宽的飘带。有的飘带的锐角尖上钉有各色丝线作为装饰。
脑包中间宽两头窄的长条带子,上镶素边,中间绣素花,围在额上,既能防止头发紊乱,又能当风寒。《红楼梦》中贾母平时额头上常常戴有脑包。也称眉勒——头箍
(1)两把头与钿子清代满族女性服饰不同于汉族女性的显着标志之一是发式,俗称“一字头”,也称“两把头”或“如意头”。生于清朝末年的夏仁虎在《旧京琐记》中提到“旗下妇装,梳发为平髻,日一字头,又日两把头”。((-IL平风俗类征》引《燕都杂咏注》,对两把头的描述要相对具体些:“旗妆髻,后横两角,名‘如意头’。”从中可得知旗头的基本形制是在头顶后左右两边横梳两平髻,但又并非汉族女性发式中常见的圆髻,而是近似角状,其形像一柄如意横于顶后,故名(图4.49)。这里需要指出,上述有关清代满族妇女两把头的资料均源自清末民初的记载,而“两把头”的称谓也出现较晚。至于入关之前的满族女性发式究竟为何形制还尚不清楚,这是由于相关资料的匮乏所致,目前我们只能从满族女性服图44 9满族妇女的典型发式“如意头”
作为满族妇女的代表性发式,两把头经历了从简单到繁复的过程。最初的两把头梳头程序是先将头发束于头顶,然后将发束分为两绺,向两旁横扎两个平髻,各横出一尺许;也有将后面余发挽成燕尾式扁髻,尾端压着后脖子直至衣领部。由于两髻斜垂向下,类似如意的形制,故名。以后又逐渐演变成为平横在头顶后部的一字头。在这一过程中,要使原来斜向左右的两髻避免过度斜垂,变为左右平直的一字形,就需借助外力,于是架子头便应运而生。
虽然架子头形成后为加缀珠宝首饰提供了基础条件,可是满装发髻本身的插戴面积毕竟有限,而与汉族女性传统服饰中的花钗凤冠更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在对首饰的不断追求中,在满族架子头的基础上,与汉族凤冠近似的满装“钿子”便应运而生了。崇彝在《道成以来朝野杂记》中详述了“钿子”的形式:“妇女着礼服袍褂时,头上所带者日钿子。钿子分凤钿、满钿、半钿三种。其制以黑绒及缎条制成内胎,以银丝或铜丝支之,外缀点翠或穿珠之饰。凤钿之饰九块,满钿七块,半钿五块,皆用正面一块,钿尾一大块。此所同者。所分者,则正面之上长圆饰或三或五或七也。凤钿除新妇宜用;其他皆用满钿;孀妇及年长妇人则用半钿。”由此可知清代钿子之制以缀饰的多少划分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