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思维的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古代文学作品选 己出考题整合

古代文学作品选 己出考题整合
7、请简述《孟子》的艺术成就
8、请简述《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9、《国语》《战国策》《左转》《史记》分别是什么体
10、三皇五帝指的是?
11、中国史的分期
12、《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13、“楚辞”的含义
14、怎样理解历史意识的产生和叙事散文的萌芽与成熟?
15、《左传》的叙事特征有哪些?
19、扬雄四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0、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是______
2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 ),共收录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 )首。全书分为( )、( )、( )三部分,( )是带有诸侯国地方色彩的乐歌;( )是朝廷正声;( )是王室宗庙祭祀用的舞曲乐歌。
四、选择题
1、盘古故事属于:( ) A、创世神话 B、始祖神话 C、洪水神话 D、战争神话 E、发明创造神话
2、《春秋》的编纂体例是:( )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9、——————,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
三、简答
1、简析《诗经?周南?关雎》的比兴手法的运用。
2、简析《诗经?卫风?氓》的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3、简述《诗经?卫风?蒹葭》一诗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4、论述《逍遥游》的艺术特点。
5、请简述文学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6、请简述《左传》战争描写的成就
5、桑之落矣,________________。
6、知我者谓我心忧,________________。
7、爰知小人之依,________________。
9、夫贤人在而天下服,________________。
1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

艺术领域神话思维和原始思维的区别与联系

艺术领域神话思维和原始思维的区别与联系

艺术领域神话思维和原始思维的区别与联系神话思维是一种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它强调的是人类与神灵、自然界和宇宙之间的关系。

在艺术领域中,神话思维常常表现为对神话、传说、神话人物和神话场景的创作和表现。

神话思维强调的是超自然的力量和神秘的力量,它试图通过神话来解释自然现象和人类存在的意义。

原始思维则是一种更加实用和实际的思维方式,它强调的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在艺术领域中,原始思维常常表现为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描绘和表现。

原始思维强调的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它试图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理解来解决人类生活中的问题。

虽然神话思维和原始思维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但它们也有着联系。

在很多文化中,神话和自然界是密不可分的,神话中的神灵和自然界的元素常常相互交织。

因此,在艺术领域中,神话和原始思维常常是相互交织的,艺术家常常通过对神话和自然界的描绘和表现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第一章上古神话

第一章上古神话

(三)神话的功能
•首先,人们讲述神话,为的是保持社会习 俗及社会制度的意义和合理性
•其次,神话是把个人和集体联系为一体的 一条强有力的精神纽带。
•再次,神话故事可以使难以理解的现实呈 现出种种戏剧性的属性,人们在对世界假 想性的把握中宣泄了种种令人不安的情绪
二、上古神话的保存
• 《诗经》中的《商颂·玄鸟》和《大雅·生民》就记录了商部族始祖契和周部族始 祖后稷诞生的神奇经历。
》中。
• 7、较详细地记载后羿射日神话的古代文献是《

• 8、《
》中关于穆天子见西王母的故事,神话色彩最为浓厚。
• 9、《
》全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
四卷,内容极其驳杂。
选择题
• 1、神话得以产生的最根本条件是( ) • A.原始宗教B.劳动生活C.原始歌舞D.想象或幻想
第一章上古神话
第一节 上古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 一、神话的概念、产生和功能:
• (一)概念:
• 1神话是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 象的认识和愿望 。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 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 2.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 了的英雄人物。神话的情节一 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 法术。
• 3、洪水神话:《鲧禹治水》把洪水看作是一种自然灾害,所揭示的是与洪 水抗争、拯救生民的积极意义,看重人的智慧及斗争精神。
• 4、战争神话:《阪泉之战》、《黄帝擒蚩尤》
• 5、发明创造神话:《后羿射日》、后羿是神话传说中弓箭的发明者。
• 6、英雄神话:《夸父逐日》反映了人类向自然大胆的挑战;前人不忘造福 后人的美德。

略论《百年孤独》中的神话思维

略论《百年孤独》中的神话思维

略论《百年孤独》中的神话思维内容摘要:《百年孤独》是一部将拉美近百年历史神话化的作品,小说使用了最原始的神话思维去审视与思考拉美的多元文化问题,本文主要从希腊神话、基督教与《圣经》、拉美本土宗教以及民间巫术四个角度阐释《百年孤独》中的神话思维,揭示拉美在西方文明冲击下的处境问题,探究拉美在对多元文化进行取舍时的矛盾性心理。

关键词:《百年孤独》神话圣经巫术一神话世界不是自然的物理世界“而是人与人组成的世界”,“是一种戏剧世界”。

[1]神话思维在《百年孤独》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采用俄狄浦斯式结构,再现“俄狄浦斯情节”,重复俄狄浦斯式悲剧,使读者在重复悲剧的过程中感受创伤,重新思考民族命运的问题。

俄狄浦斯神话的故事主要围绕“神谕出现——逃避神谕——神谕发生”的结构模式进行展开,《百年孤独》沿用的即是这种俄狄浦斯式的叙述结构。

布恩迪亚家族在兴起之前就被预言将生出带有猪尾巴的、像蜥蜴一样的怪物。

为了逃避近亲结婚生出怪物的预言,以及此预言带来的种种灾难性困扰,老布恩迪亚与乌尔苏拉带着部分族人远走他乡,重建家园。

然而这种对预言的逃避并没有改变他们的最终命运,第六代奥雷里亚诺与自己的姑妈乱伦,最后生下带有猪尾巴的婴儿,随着婴儿被蚂蚁拖入洞里,布恩迪亚家族消失在一阵飓风之中。

这种“预言生出怪物——预防生出怪物——最后生出怪物”的模式显然是套用了俄狄浦斯神话故事的结构模式。

在对神话结构模式进行模仿的同时,作者也会下意识地模仿神话中的思维方式。

在俄狄浦斯神话中,人与命运之间具有不可调节的冲突。

神话既赞同了人对命运的反抗,又传达了命运是不可抗拒的思想,这种矛盾正是俄狄浦斯悲剧原因的真正所在,其用“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作为故事的载体,更是加剧了悲剧的冲突,《百年孤独》中的姑侄乱伦有异曲同工之妙。

俄狄浦斯最终没有逃脱“弑父娶母”的命运,而布恩迪亚家族最后也没能躲过姑侄乱伦导致家族灭亡的结局,两者皆给人以相同的悲剧痛感。

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集锦

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集锦

先秦文学五、名词解释1四家诗、2诗三百、3赋比兴、4风雅颂、5春秋笔法、6四书、7春秋三传、8楚辞、9风骚、10笙诗、11庄骚、六、简答题(一)中国神话蕴涵着怎样的民族精神?(二)神话具有怎样的思维特征?(三)《魏风伐檀》在复叠章法中所更换的词语,对充实深化诗歌的主题等方面有何作用?(四)《左传》描写人物有何特点?(五)《左传》的语言有何特点?(六)《战国策》的语言有何特点?(七)我国说理文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八)《论语》有什么文学特点?(九)《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是哪两类意象?在诗中起什么作用?(十)《九歌》在描写人物方面有什么特点?七、论述题(赏析题)1、《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与《庄子》的有何异同?2、赏析《桃夭》3、赏析《氓》4、赏析《静女》5、赏析《秦风蒹葭》6、赏析《君子于役》7《硕鼠》8、赏析《山鬼》9、《国殇》赏析10桔颂》赏析答案:五、名词解释1、四家诗:汉代传授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说的合称。

后齐鲁韩三家诗亡,毛诗独存。

2、诗三百:诗经共有三百零五篇,称诗三百或诗三百篇是举其成数作其代称。

西汉初年,诗三百被奉为经典,才尊之为诗经。

3、赋比兴:赋就是铺陈直叙,既可以是叙事,也可以是议论抒情。

比就是比方。

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4、风雅颂: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

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国是地区方域之意。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

雅分为大小雅。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

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

5、春秋笔法:指春秋作者以一字寓褒贬,在谨严的措词中表现出作者的爱憎。

后来,人们把文笔含蓄蕴藉,带有所谓微言大义并暗寓褒贬的文字,也称为春秋笔法。

6、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的合称。

“四书”被儒家奉为经典,宋以后成为封建统治者科举取士的范本。

7、春秋三传:解释和补注春秋的三部著作《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上古神话的思维特

上古神话的思维特

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 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 夏,不 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 在无启之东, 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 居钟山下。


钟山的山神名叫烛阴(烛龙)。 烛龙睁开眼,天下便是白昼;烛 龙闭上眼,天下便是黑夜;烛龙 吹一口气,天下便是冬季;烛龙 呼一口气,天下便是夏天。烛龙 从来不吃、不喝,也没有气息。 一旦他吐一口气,天下便刮风。 他的身形似蛇,身长达千里,面 孔似人,周身都是红色的。他就 住在钟山下面
思考题
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神话思维对中国文 学发展的意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
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并作了简略说 明,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 语,乱红飞过秋千过“。“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 斜阳暮”有我之境也。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 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 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又说: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 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 由于原始先民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处在最初 的发 展阶段,因此,思维还不能脱离具体的物象,不 能脱离那些具体的感性材料 如原始先民为了把握一日之中时间的变化,就利 用太阳在空间的位置变动来加以说 明,并因此 创造了种种关于太阳的神话,诸如日出旸谷,至 于蒙谷(详见《淮南子·天文训》)等 在神话思维中也有对事物的综合,通过一定程度 的概括,使某些神话形象脱离了具体 事物。
神话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 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在先民心中引起恐惧、敬 畏 或惊喜等情感,先民认为这些情感也是外物本身 所固有的属性,因而,在先民看来, 自然万物 或是神秘的,或是恐怖的,或是有魔力的.在神 话 的传播、复述的过程中,也是充满了情感体 验的 由以上的特点可以看出,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 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 象征、 隐喻,就是某种具体的物象和某种特定 意义之间的联系

名词解释古代文学部分

名词解释古代文学部分

1.神话历史化 :① 所谓神话历史化,就是把神话看成历史传说,通常的做法是把天神下降为人的祖神,并把神话故事当史实看待,构成了一些虚幻的始祖及其发展谱系。

② ②中国的神话历史化,2. 兴、观、群、怨一)兴(1)祭祀。

(2)兴趣、出现、招引、壮大等义。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天将兴之,谁能废之。

”(3)《论语》中《泰伯》篇所云“兴于诗” ,是指人对于诗的接受;《阳货》篇所云“诗可以兴”,是指诗引发人的思想感情活动。

(二)观(1)观他人之志:《论语•学而》“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观他国政治:《左传》僖公三十年:“晋人侵郑,以观其可攻与否。

”(3)观贵族之修养、威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诗》云:‘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

令尹无威仪,民无则焉。

民所不则,以在民上,不可以终。

”(三)群(1)朋辈:《说文》:“群,辈也。

”(2)类:《国语•周语》:“兽三为群。

3亲党:《小雅•吉日》“或群或友”。

(四)怨:丧、怒、恨、愠、怼等,释“怨”为怨刺是汉儒的见解。

兴观群怨的真正含义,是孔子对周代贵族运用诗乐形式参与政治生活方式的概括,而不是对诗歌如何发挥社会作用的概括,更不是孔子对诗歌艺术特征的见解和文艺批评1、神话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

任何神话都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2、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A、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B、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C、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

3、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A、原始先民在感知自然时,往往将自身属性不自觉地移到自然之上,形成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神话思维特征。

B、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

C、神话思维伴随着浓厚的情感体验D、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

4、《诗经》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 。

【课外阅读】什么是神话思想?

【课外阅读】什么是神话思想?

【课外阅读】什么是神话思想?神话产生于原始时代,是人类最早的精神产品之一;但是,人类把它作为独立的认识对象,自觉地加以认识,却又是很晚的事情。

神话从“自为的存在”到“自觉的存在”经历的时间很长。

这是因为创造神话的时候,人类还处于蒙昧的历史时期或刚刚跨人文明时代不久,还不能把自己与神话世界自觉地分开,在这样混沌一体的情况下,神话怎么能够成为人的认识对象呢?黑格尔所谓“古人在创造神话的时代,就生活在诗的气氛里”,其实说的就是这种主客观交融亦即主客观不分的特征。

事实上,只有在神话时代结束以后,在人神分离的条件下,人类才有可能回过头来对自己的这个创造物开始进行反思和探索。

这就是说,人类对于神话的认识只能是在它成为遥远的往事并变得模糊之后才能顾及,因此,对于神话,人类也就只能是远距离观望,而不可能是近距离的透视。

仅仅就这一点来看——且不说神话本身如何复杂——就足以说明认识神话是何等的困难!从整个人类文化史来看,人类认识神话的历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先是挖掘具体神话故事的内在含义,以后才是从整体上认识神话的本质特征。

第一个阶段,所谓挖掘具体神话故事的内在含义主要是对神话故事进行寓言式的解释,即挖掘神话故事背后的深刻含义。

直到中世纪为止,对神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个方面(仅就西方而言),以致著名哲学家卡西尔断言,这是许多世纪以来进入神话世界的唯一通道。

第二个阶段,从整体上认识神话的本质特征,是指在把握大量的神话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对神话的共同本质特征所做的归纳,这是近代以后的事。

在这个间题上由于认识的不同而分成不同的神话学派,如自然学派、历史学派、社会学派、功能学派、心理分析学派和原型批评理论学派等等。

仅从学派林立这一事实本身就足以看出人类探索神话本质所走过的曲折而艰难的道路。

但这仅仅是西方神话学,充其量只是“半边天”,远远不是问题的全部。

由于近代历史以西方为中心,其学术文化也被奉为正宗,其他民族的学术文化则完全被忽略和否定。

先秦文学练习题及答案

先秦文学练习题及答案

先秦文学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1、没有文字的时代,文学是依靠口耳相传的形式进行传播。

2、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

约在春秋以后,诗歌从乐舞中独立分化出来,专向文学意义和节奏韵律方向发展。

3、先秦伴随文字出现的文学,并非纯文学,而是文学和历史、哲学综合在一起。

4、先秦文学作者经历了巫、史、贵族到士的流变。

作者身份的多样性,使文学在体裁、题材、风格等方面显现出异彩纷呈的特性。

5、上古巫史不分,商周之际,史官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

6、夏商文化以原始宗教巫文化最有代表性。

自西周开始,礼乐文化成了主流文化。

7、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

8、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以盘古开天故事最为著名。

女娲的神话主要应是产生于母系社会。

神话形象经历了从动物形、半人半兽形到人形这么一个发展过程。

9、雅颂多为西周时期的作品。

国风多为春秋时期的作品。

雅颂多为句,较少杂言。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诗经》常见的押韵方式是押韵。

雅颂多出自贵族之手。

10、周族史诗有《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11、我国散文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

我国记言叙事文之祖是:《尚书》和《春秋》。

12、《尚书》是商周时代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尚书》文字古奥典雅,唐代韩愈《进学解》中称之为“ 周诰殷盘、诘曲聱牙。

”13、《左传》的体例是编年史。

《左传》确为先秦“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左传》最擅长写战争。

14、我国第一部国别史是《国语》。

15、《战国策》原名叫国策、国事、事语等等,经刘向整理考订,才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的体例是国别史。

1、孟子是性善论者。

孟子曾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7、先秦诸子中,《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

1、成语“运斤成风”的出自先秦《庄子》。

1、《庄子》现存3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山海经》的神话思维

《山海经》的神话思维

《山海经》的神话思维《山海经》的文学价值是丰富多样的,我们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探究。

我们至少可以从神话思维(即原始思维)对浪漫主义文学创作传统的影响、原始逻辑的表述方式、人文关怀中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实用主义的审美判断等视角对《山海经》的文学价值予以解读和探究。

本文仅试从第一个视角从三个方面来解读和探究其文学价值,争取起到抛砖引玉之效,以引起学界对《山海经》文学价值更多的关注和进一步探索。

《山海经》中包含着丰富的神话思维,它对浪漫主义文学创作传统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深入地研究神话思维并揭示这种影响,不仅有利于从源头上来探讨浪漫主义文学创作传统形成的深层次影响因素,而且对于弄清各种文学现象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都有很大帮助。

我们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探讨神话思维对浪漫主义文学创作传统的影响:1.丰富的直观想象力和巨大的想象空问对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创作的影响;2.包含丰富神话思维的神话传说常常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素材;3、神话思维的原始生命观对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深层影响。

一、丰富的直观想象力和巨大的想象空间对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创作的影响神话思维在许多方面如丰富的直观想象力和巨大的想象空间等都与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和基本特色相契合,神话思维的主要文化成果——神话传说从内容到形式,从表现手法到创作手法都对浪漫主义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着重表现作者个人主观世界对事物的感受,这些作品表现出来的丰富的主观想象和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与神话思维是一脉相承的。

如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等作品中无不充满奇幻瑰丽的想象。

在《离骚》中诗人在现实叙述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想象和幻想。

诗人忽而到了天国的门前,忽而到了世界的屋顶,忽而又到了西极的天边,上天下地去追求他的理想。

两次远逝中都有十分壮丽而浪漫的场景: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先秦文学思考题

先秦文学思考题

先秦文学思考题绪论一、填空1. 传说时期的文学包括神话传说和歌谣,它们是中国文学的源头。

2. 诗、音乐、舞蹈三者紧密结合,是中国诗歌发生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简答1.简述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情况。

答:先秦经历了一个由原始文化向理性文化嬗变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主要承担者的身份、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文学作者也因之而不断变化。

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的主要承担者的巫觋。

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只有贵族才有受教育的权利,文化为贵族所垄断。

春秋战国之际,随着贵族的衰落,官学或私家传授出现危机,于是民间聚众讲学之风应运而起,文化知识也由贵族转移到士的手里。

第一章上古神话一、熟读《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二、名词解释1.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2.神话的历史化:就是把神话看成是历史传说,通常的做法是把天神下降为人的祖神,并把神话故事当做史实看待,构成了一些虚幻的始祖及其的发展谱系。

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四、简答1.《山海经》的神话学价值体现在什么方面?答:《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应是由不同时代的巫觋、方士根据当时流传的材料编选而成,实际上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

全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及其驳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方面的资料。

2.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答: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也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

3.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

略论《百年孤独》中的神话思维

略论《百年孤独》中的神话思维


财富。在我们 ,这种 合伦理、不
合常理的行为是怪诞不羁的。而在巴
赫金 ,怪诞 质上总是涉及肉体
和肉体的过度行为,并且以一种受
禁令束缚的、暴烈的,然而 质上却
是快乐的
赞美那些肉体行为。
罔印第安 坚放纵情 的巫术可以
促进动植物的繁殖,交感巫术中的顺
势原 这种怪淡的荒唐行为
了正当的解释,也与巴赫金“赞那

《圣经》中

基斯的
《启示:》中将会揭开人类
的、有 的 ,而

一 基督 的形 现
在中
《百年孤独》用了《圣经》从《创
世记》到《启示 》的 构模式丄
的神
⑷玫百年孤独》并不是完全照搬圣经
中的模式 而是通过 异与 写 将
西方文化置于美的
,表明
殖民主义的扩张,美民族处
在文 话与文化冲 中,西文
化给美民族带先进文的 ,
到了严的惩罚

族的
是在

的伦理 ,
;
在侵入拉美大
,曾在i
”的

,而

理思却


;当理
时,
理 , 而相
信自己的 ,倚恃自己的情。小

交的 ,
中 型的 是奥
第与
他的情妇佩特拉^特斯。奥
第 与自己的 阿卡尔蒂奥第
这 白混血的女,即使
结婚生子后依光明正 与之生
活在一起,因为他们的情爱可以促使
牲畜疯繁衍,从而给他
生”的结构模式进行展开,《百年孤
独》沿用的即是这种俄狄浦斯式的
结构
族在

生出带有猪尾巴的、像蜴
一的物 物的 4

袁行霈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一编 先秦文学(附答案)

袁行霈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一编 先秦文学(附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名词解释:1、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社会现象做描述和解释,通常以神为主人公,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2、《山海经》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

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应是由不同时代的巫觋、方士编选而成的。

全书共18卷,分山经、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四部分,内容驳杂,保存神话传说、宗教仪式、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多方面资料。

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地理著作,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二、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地理著作是《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保存在《淮南子》中。

三、简答1、神话所蕴含的民族精神:①体现了慎重的忧患意识。

比如女娲、后羿和大禹的神话中,无不以相当的分量描绘了人类的恶劣出境,主人公们则能正视现实的灾难,并通过锲而不舍的辛勤劳作和斗争,战胜Iran灾难。

神话特别强调诸神不辞辛劳的现实精神,反映了先民对于现身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验。

②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

中国神话在展示人类恶劣的生存环境时,还为人类塑造了一些保护神,如女娲、后羿、龙、凤等;中国神话充满对个体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延续的渴望,如炎黄二帝为了百姓不惜以身试毒;中国神话还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如日月之神羲和不但要掌管日月,还要“敬授人时”,以利生产。

③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

生存环境的艰苦孕育出一大批反抗自然、天帝的神话英雄,如精卫填海、刑天段首仍对天地大舞干戚,体现了先民顽强的抗争精神。

2、神话的思维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①以己观物,以己感物。

原始先民在思维中尚未将自己和自然界分开,感知自然时往往将自身属性转移到自然直上,形成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神话思维特征。

个人神话的心理学名词解释

个人神话的心理学名词解释

个人神话的心理学名词解释
个人神话是一种心理学概念,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的独特信念和看法。

这些信念和看法通常基于个人的经历、感受和认知,并且在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个人神话可能包括对自己、他人和世界的看法、价值观、信仰、经验和预期等。

个人神话有助于个体形成自我认同和自我概念,以及塑造个体的行为和思维模式。

然而,如果个人神话过于刻板或扭曲,可能会导致个体在处理新的信息和经验时出现困难,甚至导致心理问题。

因此,了解个人神话的形成和影响,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和应对挑战。

在心理学中,个人神话的概念可能与一些其他概念有所关联,如自我概念、认知失调等。

但请注意,这些概念在具体的定义和应用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心理学专业人士。

神话思维与艺术思维

神话思维与艺术思维

神话思维与艺术思维作者:张霞云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06期关键词:神话思维;艺术思维;物化摘要:物我生命一体的神话思维方式,具有类通于艺术创作中物化思维的审美特质,但神话思维毕竟是原始初民在自我意识尚未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对宇宙自然的一种理解和认知方式,它又有别于艺术创作中的物化思维。

中图分类号: I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2435(2010)060699 05Mythology Thought and Aesthetic ThoughtZHANG Xiayun ( School Library,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3, China)Key words: mythology thought; aesthetic thought; reificationAbstract: The thought that physical objects and “me” have no dist inction in mythology features aesthetic quality of reification thought in artistic creation, but it is also different from other reification thoughts in artistic creation for it is a way for primitive people to understand and know the universe when their selfconsciousness is underdeveloped.一、神话思维的特性及其与艺术思维的类通神话思维是与原始先民的心智能力紧密相连的。

原始人类自我意识尚处于蒙昧状态,思维主体与客体还不能明确区分,人通过情感互渗关系和自然界取得联系。

神话思维和科学思维

神话思维和科学思维

神话思维和科学思维
传统的神话思维和现代的科学思维,或许我们看似相距甚远,但是它们并不决裂,而是有着潜在的联系。

神话思维依据传统的观念,主要用于表达人类一些奇异又奥秘的事物,也是情感的抒发,象征着一些美好的观念、情绪。

而科学思维则是通过对客观事实的逻辑思考和分析,得出自己的推断和结论。

但是,在当今时代,神话思维和科学思维可以互相结合,以更好地发挥各自的功能。

科学思维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然世界,神话思维则能为我们提供一种道德及理想的嶄新观念。

这也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发掘自身内心深处的力量。

因此,神话思维和科学思维之所以存在,完全是为了协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客观世界与人类本身,从而指导我们更好地行事,指引我们前进,获得自身修养及理想,最终达到人类把握生活得完美和谐的目的。

只要我们能以科学思维精细提炼神话思维,重新激活它们种种珍贵的东西,把它们延续到现在,那么它们就足以指引未来的方向。

神话思维与“神话中国”

神话思维与“神话中国”
摘 要 :在他者 的眼中,中国的形 象有一个 不断变化 的过程 ,不同的学者从神话 的视 角来理解 中国, 得 出了不 同的结论和论点 ,也 即不 同的“神话 思维”导致 不 同的“神话 中国”。从主体 性来讲 ,“神话 中 国”的 内涵更需本土 学者从神话思维 的角度深入 阐发和充分开掘。
列 维 一布 留尔的观 点 ,受 当时整 个欧 洲对 中 国普遍 看 法之熏染 。 白中世 纪末期 以来 ,中 国形 象 在西方 视野 中几 经变迁 :“在摆 脱 中古 宗教 思 想 的过 程 中 ,儒 家 的一 些 理 想在 欧 洲 很 受重 视 ,孔 子 在欧 洲也有 孔圣 之称 ,而康熙 被公认 为最 理想 的统治 者 。… …欧 洲 的工 商业 越发展 ,中国的形 象也 每况 愈下 了 。从 18世 纪末至 20世 纪初 几 乎 没有 一 个 欧 洲思 想 家认 为 中 国社 会 及 文 化有 可取 之 处 。”lll( 《原始思 维》的发表 正 是处 于 “几 乎 没 有 一个 欧洲 思 想家 认 为 中国社 会 及 文化 有 可 取 之 处 ”的时期 。这一 时期 ,正是 资本 主义在 欧洲各 国 日益巩 固的 时期 ,是 理 性之 光为 欧 洲 的宗 教黑 暗 带来 光 明的时期 ,也是科 学取 得快 速发展 的时期 。带 着理 性 以及科 学 的优越 感 ,列 维 一布 留尔 在书 中罗 列 了中 国古籍 甚 至现实 中大量 存在 的“迷信 ”现 象 。
收 稿 日期 :2o13—07—14 作者简介 :于玉蓉 (198o一),女 ,山东威海人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 学院博 士后 ,主要 从事神话 学与 中
国 古代 文 学研 究 。
98
国平 天 下 ”_2 J。启蒙 运 动最后 一位 有影 响力 的哲 学 家—— 康 德 ,对理 性 进行 了深入 阐释 ,极 大 地挑 战 了宗 教哲学 。但 康德 眼 中 的中 国已与启 蒙运 动前 期 思 想家 的观点 完 全不 同 ,他指 出 ,“我 们 就不 理解 ,为 什 么 中国的学 者会 相信 发生 日食 是 因为龙 在 吞食 太 阳或 月 亮 ,他 们采 用 击 鼓 的方 法 ,试 图 从龙 嘴 里夺 回太 阳 。这很 可能是 蒙 昧时期 流传 下来 的一 种迷 信 。然而 它却 被 因循 守 旧的 中 国人保 持 了下来 ,尽 管他 们 已经认 识到 它 的愚 昧。” 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话思维的名词解释
神话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常常被用来描述那些超越现实和理性边界的叙事。

它在人类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人类历史中的集体记忆,也是心灵深处的一种表达和探索方式。

神话思维涉及一系列具有象征性和情感意义的形象、故事和传说,与科学、逻辑思维等相对不同,它追求的是对人类存在及其意义的理解,而非严格的证明或解释。

神话思维主要从两个角度来解读。

一方面,它是一种集体潜意识的表达方式,
体现着人类对自然、宇宙和人类自身的解释。

根据心理学家荣格的观点,神话思维源自人类内在的原型,这些原型通过梦境、幻想和象征等形式深入到个体和集体的无意识层面。

神话故事和象征体系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参照框架,有助于塑造个体的意识结构和社会的共同认同。

另一方面,神话思维也是一种对抗理性思维的表达形式。

理性思维强调逻辑、
分析和证明,而神话思维则更关注象征、情感和意义。

神话所传递的深层次信息往往是难以用语言准确描述的,它需要借助故事和形象的力量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来。

神话思维让人们感受到超越日常生活经验的存在,并通过与神话中的角色和情节相互对应,寻找到与自身存在和命运相关的意义。

神话思维在文学、艺术和宗教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如《神曲》、《诗经》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都融入了神话元素,通过对人类情感、宿命和人性等议题的探讨,为读者提供了与个人经验和情感共鸣的可能性。

艺术作品也常常借用神话中的形象和故事,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语言,向观众传达出深邃的意义和情感。

在宗教中,神话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信仰体系,将信徒与神祇、神灵之间
建立了一种情感和意义上的联系。

宗教仪式、神话故事和神话符号等对于信徒来说,不仅是一种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体现,更是一种直观和感性的体验,使人们能够与超验的存在建立起某种形式的联系,并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和启示。

然而,神话思维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一方面,神话思维往往被视为主
观和非理性的,与科学和理性思维产生了一定的冲突。

对于一些敏锐的现代人来说,神话思维可能显得过于简单和片面,无法满足对复杂世界的认知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差异,神话思维的内涵和象征意义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这使得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变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综上所述,神话思维是一种超越日常理性的思维方式,它通过故事、形象和象
征等方式表达对人类存在及其意义的理解。

神话思维在文学、艺术和宗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情感和意义框架。

然而,它也面临着理性思维和文化差异的挑战。

了解和理解神话思维的内涵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