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计算教案11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方程式计算教案11篇
化学方程式计算教案1
在初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化学中反映物和生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并学习了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质量的计算。
本节是在初中知识的根底上进一步揭示化学反响中反响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关系,并学习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应用于化学方式的计算。
将这局部内容安排在这一节,主要是为了分散前一章的难点,同时,在打好有关知识根底的前提下在来学习本内容,有利于学生对有关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和记忆。
本节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中和滴定等知识的重要根底,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对于学生了解化学反响规律、形成正确的有关化学反响的观点也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这一节的内容在全书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应让学生在学好本节知识的根底上,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应用,稳固。
本节内容实际上是前面所学知识和技能和综合运用,涉及中学化学反响中许多有关的物理量及各物理量间的换算,综合性很强,这是这一节的特点,也是它的重、难点。
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引导、边讲边练的方法,在例题中,适当分解综合性,逐步提问,使综合性逐步增加,以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为掌握好本节中的相关知识,可适当补充一些不同类型的题作课堂练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注意引导学生总结规律、理清思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和格式。
2.使学生加深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的理解,及对化学反响规律的认识。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讲解、练习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我们在初中就已经很熟悉了,知道化学反响中各反响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符合一定的关系。
通过前一章的学习,我们又知道构成物质的粒子数与物质的质量之间可用物质的量做桥梁联系起来。
既然化学反响中各物质的质量之间符合一定的关系,那么,化学反响中构成各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物质的量之间是否也遵循一定的关系呢?能不能把物质的量也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三节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一)
一、原理
[讲解]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等粒子组成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响也是这些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
化学方程式可以明确地表示出化学反响中这些粒子数之间的数目关系。
这些粒子之间的数目关系,又叫做化学计量数ν的关系。
[讲解并板书]
2H2 + O2 2H2O
化学计量数ν之比: 2 ∶ 1 ∶ 2
扩大NA倍:2NA ∶ NA ∶ 2NA
物质的量之比:2mol ∶ 1mol ∶ 2mol
[师]由以上分析可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组
成各物质的粒子数之比,因而也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板书]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组成各物质的化学粒子数之比,也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师]有了上述结论,我们即可根据化学方程式对有关物质的物质的量进行定量计算。
[教师]进行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须按以下步骤进行:[板书]1.写出有关反响方程式
2.找出相关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3.对应计量数,找出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
4.根据(一)的原理进行计算
[师]下面,我们就按上述步骤来计算下题。
[投影]例1:完全中和0.10 mol NaOH需H2SO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讲解并板书]
2NaOH + H2SO4====Na2SO4+2H2O
2 1
0.1 mol n(H2SO4)
=
n(H2SO4)==0.05 mol
答:完全中和0.10 mol NaOH需H2SO4 0.05 mol。
[问]请大家口答,上述反响中生成水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生]0.1 mol。
[过渡]实际上,我们在运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决问题时,除了涉及有关物质的物质的量外,还经常涉及到物质的质量、浓度、体积等物理量。
这就需要进行必要的换算。
而换算的核心就是——物质的量。
请大家回忆前面学过的知识,填出以下各物理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板书]三、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来填写]
[学生板书]
[师]请大家根据上述关系,口答以下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投影] H2+Cl2====2HCl
化学计量数比
粒子数之比
物质的量比
物质的质量比
气体体积比
[学生口答,教师把各物理量的比值写于投影胶片上。
它们依次是:
1∶1∶2;1∶1∶2;1∶1∶2;2∶71∶73;1∶1∶2]
[师]根据化学方程式所反映出的这些关系,可以进行多种计算。
但要根据题意,明确条件是什么,求解什么,从而合理选择比例量的单位。
列比例式时应注意,不同物质使用的单位可以不同,但要相应,同一物质使用的单位必须一致。
[过渡]下面,我们就在掌握上述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根底上,来系统、全面地学习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板书]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练习]在上述例题中,计算所需H2SO4的质量是多少?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师]以下是该题的一种解法,供大家参考。
[投影]2NaOH + H2SO4====Na2SO4+2H2O
2 mol 98 g
0.1 mol m(H2SO4)
m(H2SO4)= =4.9 g
答:所需H2SO4的质量为4.9 g。
[师]下面,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认为简单的方法计算下题,要求用标准的格式、步骤进行解答。
[投影]例2:将30 g MnO2的质量分数为76.6%的软锰矿石与足量12 molL-1浓盐酸完全反响(杂质不参加反响)。
计算:
(1)参加反响的浓盐酸的体积。
(2)生成的Cl2的体积(标准状况)。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并选出有代表性的解题方法,让学生写于投影胶片上,以备展示]
[师]请大家分析比拟以下几种解法。
[投影展示]解法一:
(1)MnO2的摩尔质量为87 gmol-1
n(MnO2)==0.26 mol
4HCl(浓) + MnO2 MnCl2 + 2H2O +Cl2↑
4 1
12 molL-1某V[HCl(aq)] 0.26 mol
V[HCl(aq)]==0.087 L
(2)4HCl(浓) + MnO2 MnCl2 + 2H2O +Cl2↑
1 1
0.26 mol n(Cl2)
n(Cl2)==0.26 mol
V(Cl2)=n(Cl2)Vm=0.26 mol某22.4 Lmol-1=5.8 L
答:参加反响的浓HCl的体积为0.087 L,生成Cl2的体积在标况下为5.8 L。
解法二:
(1)MnO2的摩尔质量为87 gmol-1
n(MnO2)==0.26 mol
4HCl(浓) + MnO2 MnCl2 + Cl2 +H2O↑
4 1
n(HCl) 0.26 mol
n(HCl)==1.04 L
V[HCl(aq)]==0.087 L
(2)4HCl(浓) + MnO2 MnCl2 + 2H2O +Cl2↑
1 mol 22.4 L
0.26 mol V(Cl2)
V(Cl2)==5.8 L
答:参加反响的浓HCl的体积为0.087 L,生成Cl2的体积在标况下为5.8 L。
解法三:
4HCl(浓) + MnO2 MnCl2 + 2H2O +Cl2↑
4 mol 87 g 22.4 L
12 molL-1某V[HCl(aq)] 30 g某76.6%V(Cl2)
V[HCl(aq)]= =0.087 L
V(Cl2)= =5.8 L
答:参加反响的浓HCl的体积为0.087 L,生成Cl2的体积在标况下为5.8 L。
[问]大家认为以上哪种解法更简单呢?
[生]第三种解法更简捷!
[师]当然,此题的解答过程上还不止以上三种,其中解法一与课本上的相同,这说明:解答同一个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多动脑筋,多想些方法,以促使自己的思维能力能更上一层楼!
下面,请大家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来计算课本P31五、与P42二、4并与
以前的计算方法相比拟。
[附P31五、P42二、4,也可用投影仪展示]
P31五、4.6 g Na与足量的H2O反响,计算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标准状况下H2的密度为0.0899 gL-1)。
答案:2.24 L
P42二、4.106 g Na2CO3和84 g NaHCO3分别与过量的HCl溶液反响,其中
A.Na2CO3放出的CO2多
B.NaHCO3放出的CO2多
C.Na2CO3消耗的盐酸多
D.NaHCO3消耗的盐酸多
答案:C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问]通过做以上两题,大家有什么体会?
[生]用物质的量计算比用其他物理量简单!
[师]对!这也是我们学习本节课的目的之一,即把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使计算简单化。
也是我们中学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本节小结]本节课我们运用化学计算中的一个根本规律: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对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学习中除了要用好上述规律外还要注意解题的标准性。
[作业]习题:一、3、4 二、3、4 三、2
板书设计
第三节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一)
一、原理
2H2 + O2 2H2O
化学计量数ν之比: 2 ∶ 1 ∶ 2
扩大NA倍:2NA ∶ NA ∶ 2NA
物质的量之比:2mol ∶ 1mol ∶ 2mol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组成各物质的化学粒子数之比,也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二、步骤
1.写出有关化学反响方程式 2NaOH + H2SO4====Na2SO4+2H2O
2.找出相关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2 1
3.对应计量数,找出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 0.1 mol n(H2SO4)
4.根据(一)原理进行计算=
n(H2SO4)= =0.05 mol
三、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教学说明
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道了化学反响中反响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并学习了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质量的计算。
本节课主要揭示了化学反响中反响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关系,并运用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这一规律,教学中把物质的量,以及物质的量浓度等应用于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从而使同学们充分意识到运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的简捷性和广泛性。
参考练习
1.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滴入石蕊试剂后溶液是 ( )
A.红色 B.紫色 C.蓝色 D.无色
答案:A
2.在标准状况下,11.2 L CH4在足量O2中燃烧,反响后生成的气态物质所占的体积为 ( )
A.11.2 L B.5.6 L C.22.4 L D.16. L
答案:A
3.物质的量相等的Na、Mg、Al分别跟足量稀H2SO4反响,产生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l:l B.1:2:3
C.I:3:3 D.3:2:1
答案:B
4.相同质量的Mg和Al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响,所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比是( )
A.2:3 B.1:1 C.3:4 D.24:27
答案:C
5.O.2 mol NaCl和O.1 mol Na2SO4混合,配成1 L溶液,所得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O.2 molL-1 B.0.3 molL-1
C.O.4 molL-1 D.O.5 molL-1
答案C
化学方程式计算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根底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开展的重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练习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能力。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分析及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
(3)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辩证观点。
二、教学重点
1.由一种反响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响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标准化。
三、教学难点:
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可以知道反响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数量关系。
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
通
过这些计算,可以加强生产的方案性。
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进行都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
本节就是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的汁算的。
[板书]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师]前面我们学过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今天我们进步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呢?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呢?请看例题1。
[投影]展例如题1
[例题1]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分析]这道题是反响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即原料的质量求产品的质量。
我们一起来看课本中的解题步骤。
[讲解并板书]
解:设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 K2MnO4+MnO2+O2↑
2某158 32,
x= =0.6 g。
答: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 g氧气。
[思考]根据刚刚对例题1的阅读和讲解说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分为几步?
[教师总结并板书]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讲解并补充]刚刚同学们总结出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接下来我就一些问题进行补充。
(1)设未知量时一定要注意质量单位,量和未知量单位不一致的,一定要进行单位换算。
单位必须一致才能计算。
[追问]此计算题该如何进行呢?请同学们先试着做一做。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步骤和格式上的错误及时纠正) 解:设需要氯气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为y。
(2)写出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配平,而且要注意方程式的完整,反响条件、气体和沉淀的符号要注意标明,不完整的方程式计算时是要扣分的。
(3)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
学式前面的系数,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下边。
(4)比例式有两种列法,可以横列也可以纵列。
例题1中采用的是纵列,即;
还可以采用横列,即2某158:32=6 g:x。
一般情况下采用纵列比拟好,因为有时题中所给的质量数字会和相对分子质量有某种关系,从而使得计算简单。
如用158 g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可以制得多少克氧气?采用纵列法得计算非常简便。
计算结果的小数位保存按题中要求进行,假设题中没有要求,又得不到整数时,一般保存一位小数,如例题1中就是。
[教师]在实际运算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把过程再简化些,具体格式可以参照下面的例题2。
[例题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 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CaO+CO2↑
100 56
x 10 t
x= =18 t。
答:需要碳酸钙18 t。
[教师]根据上述两例可知,反响物的质量可以求生成物的质量,生成物的质量也可求出反响物的质量,那么,假设一种反响物的质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种反响物的质量,或者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呢?
我们一起来看P100的课堂练习。
[投影]展示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 g氢气需要氯气多少克?生成
氯化氢气体多少克?
[提问]题中是什么求什么?(反响物或者生成物)
[学生分析、讨论]
[答复]一种反响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响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
H2+Cl2 2HCl
2 71 73
100g x y。
答:需要氯气3550 g,生成氯化氢气体3650 g。
[讲解](1)因为此题有两问,所以一个未知数设为x,另一个未知数设为y。
(2)仍和前面例题一样,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列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量、未知量,并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
(3)不管有几个未知数,列比例式和前面例题一样。
根据量求出一个未知量,另一个未知量可以根据量求出,也可以根据求出的未知量来求。
如此题中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也可以这样求出:=
代入x=3550 g,
=,
解得y=3650 g。
[总结]由此可知,一种反响物的质量可以计算另一种反响物的质量,同理,一种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计算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可见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共有四种类型。
[板书]2.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四种类型:
①反响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②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响物的质量;
③一种反响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响物的质量;
④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提问]通过前面例题的讲解,大家总结一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是什么?关键是什么?
[学生思考]
[教师总结并板书]
3.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
②格式要标准;
③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
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教师]根据前面的例题和理论知识,请同学们进行练习。
[投影]展示以下练习
[练习]1.用氢气复原氧化铜,要得到6.4 g铜,需要多少克氧化铜? 2.5.6 g铁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响,可制得氢气多少
克?(Fe+H2SO4====FeSO4+H2↑)
3.12 g镁与足量稀盐酸起反响,可制得氯化镁和氢气各多少
克?(Mg+2HCl====MgCl2+H2↑)
[学生练习]
[考前须知]
①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物质问的质量关系,因此遇到不纯物,要先把不纯的反响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②计算中注意单位统一(必须是质量单位,如果是体积,须根据密度换算)。
[小结]通过本节内容学习,我们知道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过程、步骤、方法,同时也懂得了化学计算题是从“量〞的方面来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它与侧重于从性质角度去研究和理解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说化学计算题包括化学和数学两个因素,两个因素同时考虑,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布置作业]习题5、6、7、8
板书设计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①根据题意设未知数;
②写出化学方程式;
③求有关物质质量比,写出量、未知量;
③列比例式,求解;
④简明写出答案。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四种类型:
①反响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②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响物的质量;
③一种反响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响物的质量;
④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标准;③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考题回忆
1.(20某某年天津市中考题)在反响3A+2B====2C+D中,反响物A、B的质量比为
3:4,当反响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 g时,消耗B的质量为
__________g。
2.(20某某年四川省中考题)煅烧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00 t,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吨?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全部进入生石灰中,可得到这样的生石灰多少吨?
化学方程式计算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根底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能力: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
情感: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开展的重大作用。
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学前分析:
本节课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计算等知识的根底上,对化学知识进行定量分析。
知识本身并不难,关键是使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由定性到定量的这一途径,并使之了解化学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在计算过程中,对解题格式、步骤严格要求,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书写以下化学方程式:
1、硫的燃烧
2、磷的燃烧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4、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创设情境]
实验室欲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得到64g氧气,需电解多少g水?
[学生讨论]
可能得到的结果:
1、无从下手。
2、根据化学式计算,求出水的质量。
3、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题。
等。
[教师点拨]
1、假设学生根据化学式计算,应给予肯定。
但叮嘱他们在使用此法解题时,应说明所得氧气中氧元素即为水中氧元素。
2、假设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题。
学生可能出现未配平而算错数,或格式步骤不对等问题。
点出,但可以先不展开讲。
关键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引导回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引导回忆]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表示反响物、生成物、条件。
2、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及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练一练]
1、求碳在氧气中燃烧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2、求磷在氧气中燃烧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试一试]
实验室欲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得到64g氧气,需电解多少g水?
由利用化学方程式得出正确答案的同学2名上黑板写出解题过程。
[学生讨论]
参照课本第99页例题1的解题过程,对照[试一试]“电解水〞的解题过程,指出缺漏。
由学生自己做的目的是:在清楚解题思路的根底上,自己先探讨解题格式。
[强调格式]
1、设未知量,未知数后不加单位
2、根据题意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完整、准确。
指出假设不配平,直接影响计算结果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例题]
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写出正确解题步骤。
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和二氧化碳。
如果要制取1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化学方程式计算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根底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1、由一种反响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响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标准化。
教学难点:
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f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写出以下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1〕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
〔2〕氢气复原氧化铜
引入新课:〔情景设计〕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反响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可
表示为:
2KClO3==2KCl+3O2↑
245 149 96
假设〔〕g 〔〕g 48g
同理: C+ O2 == CO2
12 32 44
假设〔〕g 〔〕g 22g
讲解:这说明:在化学反响中,反响物与生成物之间质量比是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的一种反响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生成物〔或反响物〕的质量。
讲授新课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1:加热分解5.8克氯酸钾,可得到多少克的氧气?
提问:怎样计算?〔在引入的根底上学生答复〕
讲解:解题步骤:设、方、关、比、算、答
设:设未知量
方: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配平〕
关:找关系〔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计量数的关系,然后再写出量与未知量质量关系,并写在化学式下面。
比:列出正确的比例式
算:计算正确答案〔保存小数点一位〕
答:
说明:书写格式
[解]:设:可得氧气的质量为x。
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 ………………〔1〕设
2KClO3 == 2KCl+3O2↑…………〔2〕方
245 149 96
…………〔3〕关
5.8g y x
…………〔4〕比
x=2.3g y=3.5g …………〔5〕算
答:分解5.8克氯酸钾可得到氧气2.3克…………〔6〕答
练习:假设将[例题1]改为:实验室要制取2.3克的氧气。
需分解多少克的氯酸钾?解题时在书写格式上应如何改动?
阅读:课本第99页[例题1、2],强调书写标准化。
讲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考前须知:
1、根据物质的组成,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响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实际是求各化学式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分子质量与化学式前边化学计算数的乘积比是属于纯洁物之间的质量比,因此在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除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必须准确无误外,在计算时还必须将纯量代入方程式。
2、注意解题格式的书写要标准化。
3、注意单位和精确度要求。
小结:三个要领:
1、步骤要完整;
2、格式要标准
3、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
1、准确书写化学式
2、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例题2:实验室用5g锌粒与5ml稀硫酸反响,反响完毕后剩余锌粒3.7g ,问可生成氢气多少克?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占多大体积?〔标况下,氢气的密度是0.09g/L〕
分析:解题思路,特别强调为什么将〔5—3.7〕g锌粒的质
量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不能将5ml稀硫酸代入计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