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教学相长快乐课堂
自主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报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这就要求学校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激烈的教育竞争形势,积极探索教育规律,走现代教育之路,通过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模式,把简单追求“教学成绩最大化”切实转向科学追求“教学效益最优化”的轨道上来,构建和深化自主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快乐课堂,建设高效课堂。
一.自主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理念
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导学案把知识变为问题,利用系统的步骤,指导学生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最终又把问题变成知识。
特点是让学生开动脑筋,发现并解决问题。
在构建知识结构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培养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创造能力。
模式的基本原则:预为先导、学为主体、全员参与、师生互动、易讲难引、少讲多练、展示为主、当堂消化、减少作业、前后衔接。
三环是指:课前、课中、课后环节。
六步是指:目标再现、学情调查、问题汇总、精讲点拨、课堂检测、归纳小结。
课堂模式的灵魂:一个转变、两个前置、三个方法、四个形态。
一个转变:师生角色的转变。
两个前置:研究的目的前置,研究手段前置。
三个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四个形态: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
二.课堂讲授模式时间“35+10”理解
1.“35+10”的解释
35+10”是把课堂时间45分钟分为两段:前段35分钟,后段10分钟。
前35分钟解决在此之前学生已预的《导学案》,按“六步”式处理,完成本节课教学全部内容。
进入后10分钟,分发下一堂课的《导学案》,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效预,确保预效果和前后衔接。
2.“35+10”的特点:
其突出特性:按课堂时间来说,是将下一课讲授内容的预任务放在了本课堂的最后;对一堂课的讲授内容来说,是将学生研究的重心前移。
其目的:一是能强制学生预,规范学生预,
以达到课前预效果和要求;二是课余时间可对预所发觉的问题再思考。
与传统讲授方法相比,变先以老师为主(讲授),后以学生为主(作业),为先以学生为主(预),后由老师介入(点拨)。
3.实现“35+10”的意义:
规定了学生预的时间,给学生提供了研究的条件和机会,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惯,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求知欲。
学生能够真正集中精力去思考、去探究,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有备而学,有方向、有目的、有兴趣、有成就感,完全参与其中。
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具体化,可操作性强。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研究,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真正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
三.课堂教学模式流程:
准备工作:各教研组每周安排半天的时间集体备课,根据本学期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准备多种教学参考资料和集体备课记录单。
各科任课教师,要在调查了解学生的研究成绩、研究能力、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开学初安排好学生座位,前后同桌四人为一组,确定组长,每人都有明确的角色分工,课堂上通过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互助研究,最终实现小组共赢。
课前】
1.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是课堂讲授的总抓手,导学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讲授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学生的研究兴趣、研究惯、研究能力。
导学案要根据学科特性来设置,要依照自主研究课堂的要求来编写,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根蒂根基知识、典型例题、课堂检测、作业设置等相应内容要考虑A、B、C、D四个层次(A为识记B为理解C为应用D为拓展),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
2.集体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集体备课能使备课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老师们通过集体备课能够相互研究、共同探讨、深入研究,制订最佳讲授方案。
集体备课能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开展。
1)集体备课的安排
时间】每教研组每礼拜安排半天时间进行集体备课。
参加人员】教研组全体任课教师
组织】参加人员要按规定时间到备课室参加集体备课,带好参考资料,主备老师(上次集体备课定好的)带好已准备的
导学案初稿,复印给老师,人手一份。
集体备课由组长负责主持,并填写集体备课记录单。
2)集体备课的内容
研讨内容】研讨下一周(备课日的第二天至下一备课日)的讲授内容,按上次备课时的计划分工,由主备人对本人所负责的讲授内容、选编的导学案初稿做中心发言,要指出本部分内容的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讲出导学案设计、题目选编的意图,要提出突破难点的方法、表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法和“六步”的实施办法。
由其他老师做补充,提出修改意见,形成导学案定稿(形成导学案的第一次生成)。
制订计划】制订再下一讲授周的计划,根据讲授进度、讲授内容、课时数,将任务分配到老师。
领到任务的老师鄙人一讲授XXX据领到的课题编写导学案,为下次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作筹办。
确定示范课】确定下一教学周一节示范课的课型、执教人、时间、地点、内容。
【周作业设计】:针对一周研究的知识内容,结合教学的重难点,课标要求,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按照“难易适当、题量适当”的原则安排专人精编周末作业,提高学生双休日作业的质量,让作业成为学生自主研究课堂的“助推器”—让学生自已发现问题,自已解决问题,这样的作业就
会达到让学生愉悦、主动和高效研究的目的。
该周末作业将成为学生今后期末复和初考、中考总复的主要提纲,也作为学生月考、期末考试的主要题库。
这样学生就会对XXX进行温故知新,通过每次的测试,尝试成功的喜悦,增强研究的信心,做到事半功倍。
3.小我备课
1)备内容
结合教材把已印制好的导学案再通备一遍(形成导学案的第二次生成),备内容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备一题多法、一法多题、归纳知识、总结规律。
2)备学生
根据讲授内容、学生特性,预测课堂将会出现的问题,设计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内互助、组组竞争的调控方案。
4.学生预
预是实现“两个前置”(研究前置,问题前置)的重要手段。
学生通过预能基本掌握基础知识,处理大部分内容,能发现问题,增强课堂研究的针对性。
1)预资料
预两种材料,一是课本,二是导学案。
2)预形式
预要先独立,后合作。
独立预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惯,提高自学能力。
合作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预效果。
3)预方法
预要先周全,后侧重。
学生先独立阅读一遍文本,然后根据导学案,明确研究目标,结合课本办理A级内容,B、C级内容尽大概办理,办理不了的要形成问题,这些问题以及D 级内容带入研究小组,利用合作研究时间,依照老师的分工有侧重地进行研讨研究。
【课中】
自主研究课堂模式是将课堂45分钟分为35分钟和10分钟两段,前35分钟按“六步式”讲授,后10分钟指导学生预下一课。
1.前段
1)目标再现:
上课时,老师再现“导学案”提出的研究目标,学生对已预过的导学案作简略快速的浏览。
2)学情调查:
调查学生】老师对学生预的情况进行调查,用提问、竞答、查看、问卷等形式进行。
A级问题提问检查,要求学生独立回答。
B级内容可先让学生独立回答,办理不了的本研究小组共同商量、探讨,争取办理。
C级内容可采纳查看、竞答等方式了解学生办理情况。
学生质疑】让学生把在预中发觉的问题、产生的疑惑提出来。
3)问题汇总
老师根据调查的情况将问题归纳汇总,快速设计出解决方案。
4)精讲点拨
A.老师根据问题汇总的情况给各研究小组分工,让各组展示(到黑板上板演)。
展示过程中组内学生要相互帮助、相互补充,表现出团队精神,各组之间即要相互竞争又要相互鼓励。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讲人”,这个主讲人一般是由学力较弱的同学担任,一旦出现错误,或表述不够严密,就会被别的小组揪住“尾巴”,而本组成员可以站出来帮助自己的“主讲人”加以纠正和补充。
B.老师要当好导演,善于启发和引导,对主讲的、补充的、质疑的、听讲的等各方面的学生全面关注和调控,讲解不到位的要补充,偏离主题的要点拨,要调动、激励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人人都体验、个个有收获。
要及时对
个人、小组给予评价,营造和谐的氛围,创造竞争的环境。
也就是说,作为教师,课上要做的最重要的两点就是“点”和“控”(“控”是指控制课堂时间进度、控制学生讲解时不要偏离主题、控制好整体课堂气氛),教师开口不多,但一定要点拨到位。
5)当堂检测
围绕研究目标进行研究效果的检测,一般六分钟左右,组内学生之间相互评出成绩,老师可对各组成绩汇总进行比较,对程度不同的学生,形成不同的评价机制。
6)归纳小结
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知识、强调重点、归纳归律、总结方法。
学生根据上述研究活动,结合自己预的情况,把导学案落实、完成好(D级问题可选作),下课时老师将导学案收齐、批改。
2.后段
课堂的后10分钟是预下一课内容的阶段,老师把下一课的导学案发下去,提出研究目标,简述主要内容,让学生对下一课的任务有初步了解,然后指示预方法。
要肄业生周全预,独立、尽大概多地办理问题。
课后】
1.教师
1)教师对课堂讲授进行回忆,写出课后反思,总结经验教导。
对学生、研究小组在课堂上的施展阐发进行分析评价,加深对各个学生的研究情况、性情特性的了解,对存在问题的学生、研究小组制订出帮教、督学、调解等措施。
2)教师对收上来的导学案进行批改,重点看学生落实的情况,对答题的书写、格式、步调、严密、周全等方面严格要求,不及格的要面批。
问题较多的题目再通过题课办理。
(3)通过以上两个环节,形成导学案的第三次生成。
2.学生
1)学生对课堂研究活动进行回忆:在课堂上介入多少,展示如何,提出几个问题,主动办理多少问题,为本研究小组的胜利作了多少努力。
2)对本课的内容理解不透彻的、把握不牢固的、甚至还没办理的问题,要通过同学帮助、小组合作、请教老师等渠道办理好。
3)做好总结、积累、纠错工作。
纠错本是学生的“知识囊包”,是期末、初考、中考的复资料,学生要将重要的知识点、易错点,特别是通过同学的帮助、老师的点拨才理解的东西,重要的解题方法、规律性的东西,自己的体会、感悟等都要记
录在纠错本上,将自己做错的题目更正在纠错本上,并提醒自己不要重复犯错。
自主研究课堂模式导学案的编写要求
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研究课堂、主动介入、合作探究的研究方案,是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
一.导学案编写的基本要求
1.容量要求:一般使用八开纸,正面导学,作业全部放在背面,这里说的作业不是课后作业,而是预和课中前段用的,作业是下一节的导学案。
2.知识问题化: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的结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问题应明确、坡度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完成研究的过程。
3.问题层次化:问题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真正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研究需要(A为识记B为理解C为应用D为拓展)。
二.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导学案设计必须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注意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研究的主人。
2.探究性准绳:使用导学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课堂的能力,导学案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研究,从而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办理问题的进程中体验到胜利的高兴。
三.导学案编写的基本环节
1.研究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研究后要了解、掌握、运用的公式、概念、要点等;
能力目标:通过研究学到了哪些能力;
情感目标:仔细挖掘蕴藏在研究材料中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和个人发展目标,目标要简洁、准确、清晰、全面。
2.重点、难点:观察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难点,根据考纲、课程标准,确定重点,提醒学生重点应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3.知识链接:把本节课内容放在该学科整个小学、初中研究过程中,以往哪些知识为本节打下铺垫,本节又为以后研究作了哪些准备。
4.学法指导:包括课堂上学生要重点看的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图片等,研究方法、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活用等活动方式的指导及凝难问题的索引、提示,是对学生自我研究的重要指导。
5.问题逻辑:学案设计问题要有层次、有逻辑、有内在的关联,解决一个问题又是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前奏,学生在解决一个一个小问题中,自然解决重点问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逐步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6.研究反思:每学一个知识点、作一道题都要进行反思,总结得失,必要时写在学案上,做好这项工作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7.作业布置:题目设置要分四个层次A、B(根蒂根基):结合本节内容,选编根蒂根基性较强的题,题目要能表现学生对本节所学根蒂根基知识、基本纪律的理解,要肄业生独立完成;
C级(中等):结合本节内容,选编有一定综合性的题,题目要能表现学生对本节所学根蒂根基知识、基本纪律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合作研究完成;
D级(拓展):结合本节内容,选编一至两道供学不足力的学生完成的综合性题,表现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并用基本概念和基本纪律分析问题和办理问题。
8.归纳小结:本项内容是对本课所学知识、方法、纪律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讲授任务后进行,由学生在教师启发、指导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