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质的变化在你周围处处存在,下列变化属于 物理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牛奶变酸 C、蜡烛燃烧 D、玻璃杯破碎 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 句中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物质的变化在你周围处处存在,下列变化属于 物理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牛奶变酸 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蜡烛燃烧 D、玻璃杯破碎 2
物质变化描述的是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过程 物质性质是物质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属性
决定 两者在叙述上的区别是:性质一般描述为“某物质 能(或“会”.“可以”.“易”“难”)怎样。而变化 的叙述中一般没有以上字眼。 判断下列表述是什么变化或什么性质?:①CO2能使石 灰水变浑浊 ②块状生石灰在空气中变成粉末 ③水加 热难分解 ④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⑤氢气燃烧产 生淡蓝色火焰
二、性质和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物质变化描述的是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过程 物质性质是物质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属性
反映
两者关系: 变化
决定
性质
两者在叙述上的区别是:性质一般描述为“某物质 能(或“会”.“可以”.“易”“难”)怎样。而变化 的叙述中一般没有以上字眼。
① 常压下,水在100℃时能沸腾。 (物理性质) ② 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可以燃烧。 (化学性质) ③ 水受热后沸腾变成水蒸气。 (物理变化)
两种变化的联系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往往同时发生,在化 学变化中,生成新物 质的同时,物质的状 态、形状、大小也改 变,所以同时也发生 了物理变化,但在物 理变化中,不一定发 生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为标题,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两种变化的概念、特点和实际应用。
一、物理变化的定义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情况下,经历形状、状态、大小等方面的变化。
在物理变化中,物质的组成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物理变化的特点:1. 不改变化学成分: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其分子或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并没有断裂或形成新的化学键,因此物质的化学成分不发生改变。
2. 可逆性:物理变化一般是可逆的,即物质在变化后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例如,水的沸腾和冷凝过程。
3. 无放热或吸热:物理变化一般不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例如,物体的形状改变、状态变化等。
物理变化的实际应用:1. 相变:物理变化中的相变是指物质从一个相态转变为另一个相态,如水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冰。
相变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冷冻食品、制冷空调等。
2. 分离技术:物理变化常用于分离混合物中的组分。
例如,通过蒸馏可以将混合物中的液体分离出来。
3. 物理性质的改变:物理变化可以改变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这在工业生产中常常被利用,例如金属加工、塑料成型等。
二、化学变化的定义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原有的物质通过化学变化生成新的物质。
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点:1. 改变化学成分:化学变化中,物质的分子或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发生了断裂或形成新的化学键,导致物质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
2. 不可逆性:化学变化一般是不可逆的,即生成的新物质无法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例如,燃烧是一种不可逆的化学变化。
3. 伴随能量变化:化学变化往往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例如,燃烧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化学变化的实际应用:1. 合成新物质:化学变化可以合成新的物质,用于制备化学药品、合成材料等。
例如,化学药品的合成过程中常常涉及化学反应。
2. 能源转换:化学变化可以将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第2节 物质与微观粒子的模型
物质由许多微粒构成的, 物质由许多微粒构成的,如水是由水分子 构成,水分子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 构成呢 构成,水分子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呢?
微观: 微观:构成
这个实验说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实验说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说一说: 说一说:微观构成
7、保持五氧化二磷化学性质的是(A) 保持五氧化二磷化学性质的是( A 五氧化二磷分子 B 磷原子和氧原子 C 氧分子和磷分子 D 以上都错 8、下列物质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是(D ) 下列物质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是( A 洁净的空气 B 可乐饮料 D 冰水混合物 C 生理盐水
4、用放大镜观察一块蔗糖,下 用放大镜观察一块蔗糖, 列说法正确的是( 列说法正确的是(B)
6. 由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构成的分 由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 子就不计其数。 子就不计其数。 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 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 原子的排列 方式不同,结构不同. 方式不同,结构不同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2.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C ) A 分子比原子大 1 下列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B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是( )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 C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 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D 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而原子不会运动
由离子构成的 (3)还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 )还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 例:氯化钠等。 氯化钠等。 说一说: 说一说:微观构成 食盐晶体
思考: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对吗? 思考 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 对吗
现在已知的原子只有几百种。 现在已知的原子只有几百种。但由于原子的 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构成的分子就不计其数。 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构成的分子就不计其数。 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结构不同. 结构不同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化学和物理变化是研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两个重要方面。
虽然它们都与物质有关,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定义、区别和例子。
一、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发生的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新的物质被形成。
化学反应会导致化学键的形成或断裂,原子的重新组合以及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以下是一些化学变化的例子:1. 燃烧:当物质与氧气反应时,燃烧会发生并且产生热和光。
2. 腐败:有机物质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产生恶臭气味和有机酸。
3. 酸碱中和:酸和碱反应会生成盐和水。
4.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称为氧化,得到电子的过程称为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到电子的转移。
二、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的变化。
在物理变化中,物质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但其化学组成保持不变。
物理变化通常涉及物质的形状、状态或者相变。
以下是一些物理变化的例子:1. 融化:当固体被加热到其熔点时,它会变成液体。
2. 凝固:当液体被冷却到其凝固点时,它会变成固体。
3. 汽化:当液体被加热到其沸点时,它会变成气体。
4. 冷凝:当气体被冷却到其凝结点时,它会变成液体。
三、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之间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区别:1. 物质的性质: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新的物质被形成;而在物理变化中,物质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但其化学组成保持不变。
2. 可逆性:物理变化通常是可逆的,可以通过逆向的条件变化将物质恢复到原始状态;而化学变化通常是不可逆的,无法通过逆向的条件变化将物质恢复到原始状态。
3. 能量变化:在化学变化中,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而在物理变化中,通常不伴随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四、总结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是研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重要方面。
化学变化涉及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变化,导致新的物质的生成;而物理变化涉及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变化,但其化学组成保持不变。
中考化学知识点:物理变化VS化学变化
定 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常见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
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实 质
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
联 系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l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定 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实 例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区 别
这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定 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实 例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区 别
这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区 别
这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l 氮气和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定 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两类不同的变化,但两者又是相互联系、互渗透的。有许多变化既包括物理变化,又包括化学变化,这要看以何者为主。例如,不同的物质的溶解就发生不同的变化。蔗糖溶解在水里时,它的分子均匀地分散在水分子之间,形成均一状态混合物,属于物理变化。食盐溶解在水里时,它的晶体受极性的水分子的吸引而分散,Na+和Cl-在水里的分散属于物理变化,而Na+和Cl-跟水分子结合成水合离子的过程,则属于化学变化。但食盐的基本化学性质没有变,物理变化居主导地位。氯化氢溶解在水里时,它的极性分子分散在水里的过程是物理变化,但它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电离,并形成水合离子,盐酸生成,因而改变了氯化氢气体的性质,显示出盐酸的性质,新生成的盐酸和原来的氯化氢比较,化学性质有较大变化,化学变化居主导地位。
物质的变化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要把日常生活里或自然界里发生的一些变化截然地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往往会发生很大的困难。例如,生米煮成熟饭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生米主要成分是淀粉,生米里含有的淀粉颗粒吸入热水时会膨胀而破裂,外形变了,淀粉却没有变,但在膨胀的同时会有少量淀粉水解而变成糊精,甚至可能进一步变成简单糖类。从生米煮成熟饭的过程来看,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淀粉颗粒的破裂是物理变化,淀粉变成糊精是化学变化。熟饭不能再变成生米,因此,占主导地位的是化学变化。又如,麦磨成粉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如果说是物理变化,麦粉为何不能再生出麦芽呢?小麦的成分也是淀粉,麦磨成粉时淀粉并没有被破坏,但是破坏了胚,因而不会发芽了。可是即使把胚磨碎,构成胚的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并没有改变,破坏了胚不是化学变化。按是否生成别的物质来说,麦磨成粉还应属于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常见的物理变化同一种物质的三态变化(如水结冰),挥发(如酒精、浓盐酸等的挥发),蒸馏(如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灯泡发光,活性炭、木炭的吸附,导电、导热等。
3、常见化学变化一切燃烧,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吸作用,金属生锈,炼钢,炼铁煤的干馏,酸碱指示剂变色,食物腐败,酒、醋的酿造,生米煮成熟饭,衣服穿久了褪色,变质,腐蚀,中毒等。
4、两种变化的区别是否生成了新物质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练习:(1):镁带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放出大量的热B、看到耀眼的白光B、有白色固体生成D、镁带消失(2):请将A物理性质,B化学性质,C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的序号填入适当括号内。
①用铜为主要原料铸造静海寺的警世钟()②食物腐败()③纸张能燃烧()④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⑤点燃蜡烛时,蜡烛油滴下,蜡烛越来越短()⑥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了()(3)、有关物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发光发热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三、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分别约占空气体积对4/5和1/5。
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四、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和方法1、实验原理:利用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无气体生成,因而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进而通过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实验装置如3、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2)在集气瓶中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分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4)红磷燃烧停止,瓶内温度降至室温,白烟消失后,打开弹簧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气体的性质45、化学实验的安全要求(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也不能对着别人(2)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火焰,必须用灯帽盖灭;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3)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气体,不能用鼻子直接对着气体嗅闻(4)可燃性气体的使用:点燃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防止与空气混合遇火发生爆炸)9、物质的提纯(除杂)提纯目的:提高物质的纯度。
提纯方法 提纯方法 目的操作装置操作方法过滤除去难溶于水的固体杂质。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滤纸靠漏斗,玻璃棒靠滤纸三层处,漏斗颈靠烧杯壁(漏斗颈靠烧杯壁作用:①防止液滴溅出,②加快过滤速度)结晶:除去能溶于水的固体蒸发加热将溶液中的溶剂(如:水)汽化而除去。
(从溶液中分离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的物质),如:从食盐水中分离出食盐固体。
①加热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过热而产生迸溅) ②加热到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剩余液体蒸干(防止已析出的固体在受热的情况下迸溅)③用坩埚钳取下热的蒸发皿放到石棉网上 降温 分离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明显的物质。
如:从KNO 3和NaCl 的混合物中分离出KNO 3。
蒸馏得到不同沸点的很纯净的液体。
说明1、蒸馏与蒸发的区别:①目的不同:蒸发是要得到晶体(固体),蒸馏是要得到很纯净的液体(液态)。
②装置不同:蒸发装置是敞口的,加热将溶液中的溶剂(如水)汽化“赶走”即可。
蒸馏装置几乎是密封的,加热使液体汽化后,要经过冷凝管将气体冷却后转化为液态收集。
2、粗盐提纯主要操作和顺序:(称盐、量水)→溶解→过滤→蒸发→(冷却后称量)。
经这些操作后,海盐中还含有一些其他的盐(如镁盐、钙盐和硫酸盐),由于这些盐均可溶于水,用过滤方法不能除去,可通过化学方法将这些盐转化为难溶的物质,再过滤,进一步提纯。
10地壳 氧(O)、硅(Si)、铝(Al)、铁(Fe)、钙(Ca)…… 海水 氧(O)、氢(H)、氯(Cl)、钠(Na) 空气 氮(N)、氧(O) 人体 氧(O)、碳(C)、氢(H)、氮(N)、钙(Ca)……11、元素、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中的一种类型——氧化物)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有游离态(单质)与化合态(化合物)两种存在状态单质 化合物 定义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示例 氧气(O 2)、铁(Fe) 二氧化碳(CO 2)——氧化物氯化钠(NaCl)、碳酸钙(CaCO 3)分子 原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概念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一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
例如:位置、体积、形状、温度、压强的变化,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等。
化学变化是指相互接触的分子间发生原子或电子的转换或转移,生成新的分子并伴有能量的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化学变化里一定包含物理变化,物理变化里一定没有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过程中总伴随着物理变化。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有发光、放热、也有吸热现象等。
按照原子碰撞理论,分子间发生化学变化是通过碰撞完成的,要完成碰撞发生反应的分子需满足两个条件:(1)具有足够的能量;(2)正确的取向。
因为反应需克服一定的分子能垒,所以须具有较高的能量来克服分子能垒。
两个相碰撞的分子须有正确的取向才能发生旧键断裂。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唯一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发生时没有新物质生成。
如矿石粉碎,只是物质形状变化。
矿石炼成铁则为化学变化,因为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铁的氧化物,炼成的铁是单质,有新物质生成。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主要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志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主要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
若在使用物质的过程中,物质本身没有变化,则是利用了物质的物理变化,物质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则是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是决定物质用途的主要因素,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
物理变化例子1、水蒸发和凝固;2、糖块融化;3、二氧化碳凝华为干冰;4、铁水铸成铁锅;5、汽油挥发;6、矿石粉碎;7、研碎胆矾;8、衣服晾干;9、碗摔碎;10、粉笔折断;化学变化例子1、葡萄酿酒;2、食品发霉;3、煤气中毒;4、动植物呼吸;5、木柴燃烧;6、铁生锈;7、牛奶变酸;8、燃放烟花;9、火药爆炸;10、铁矿石炼成铁;。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两种性质是从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与否来区分的。 两种性质是从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与否来区分的。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通常说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 如通常说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 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叫做物理性质。 叫做物理性质。 当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当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通常讲的酸性、碱性、可燃性、助燃性、 如通常讲的酸性、碱性、可燃性、助燃性、 稳定性(分解与否)、氧化性、还原性、 )、氧化性 稳定性(分解与否)、氧化性、还原性、等, 叫做化学性质。 叫做化学性质。
两者区别和联系 这两种变化虽各不相同,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 这两种变化虽各不相同,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的。二者常常相伴发生, 相互渗透的。二者常常相伴发生, 有的变化既包含物理变化,又包含化学变化。 有的变化既包含物理变化,又包含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但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但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如蜡烛受热熔化,只是状态的改变( 如蜡烛受热熔化,只是状态的改变(固→液), 液 它还是石蜡,此时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而 它还是石蜡,此时只发生了物理变化而 无化学变化;蜡烛燃烧是先熔化、气化 无化学变化;蜡烛燃烧是先熔化、 属于物理变化), 燃烧起来 属于化学变化 ),再 起来( 化学变化) (属于物理变化),再燃烧起来(属于化学变化) 所以,化学变化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所以,化学变化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重要内容,它们之间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论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特征、机理以及应用。
一、概念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性质的情况下,经历形态、状态或者结构的改变。
而化学变化则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后,原有的物质消失,生成新的物质。
二、特征1. 物理变化的特征:- 物理变化不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只是表现为形态、状态或者结构的改变;- 物理变化是可逆的,即物质可以回复到原来的形态、状态或者结构;- 物理变化不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2. 化学变化的特征:- 化学变化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导致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是不可逆的,物质无法回复到原来的状态;- 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三、机理1. 物理变化的机理:物理变化是基于物质微观结构的改变来实现的。
例如,物质的相变涉及到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变化,如固体融化为液体、液体汽化为气体等。
2. 化学变化的机理:化学变化是基于物质的化学反应来实现的。
化学反应涉及到原子、离子、分子之间的化学键的形成或者断裂,从而导致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改变。
四、应用1. 物理变化的应用:- 物态变化: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变,如冰的融化、水的沸腾等;- 形态改变:物质形状和结构的改变,如材料的拉伸、压缩或变形等。
2. 化学变化的应用:- 合成新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合成新的物质,如合成药物、肥料等;- 能量转化:许多能量的转化过程都是基于化学变化,如燃烧、电化学等。
综上所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概念、特征、机理和应用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和知识对于学习和应用物理和化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何种变化发生,并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手段加以应用。
只有深入理解这两种变化的特点,才能更好地探索和应用物质世界的奥秘。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的两种形式(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水结成冰、酒精蒸发、食盐溶于水等。
(2)化学变化:有生成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酒精燃烧、食物腐败、钢铁生锈等。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变化中有无新物质生成。
(4)化学变化前后分子本生发生了改变,物理变化前后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改变的事分子之间的间隔。
在化学变化中会有物理变化。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稳定性、氧化性和可燃性等都属于化学性质;而不需要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吸水性、铁磁性等都属于物理性质。
性质和变化最大的区别是吴智表示一种可能性或趋势,常有“能”“会”“可”等字眼,而变化表是一种过程(正发生或已经发生)。
例如,酒精能燃烧,是化学性质;酒精燃烧,是化学性质。
例题下列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杯破碎B.湿衣服晾干C.轮胎爆炸D.牛奶变酸答案:D分析:物理变化及化学变化是物质变化的两种形式。
物理变化包括物质状态的变化,也就是物质固态、液态、气态的变化,以及物质形状的变化,及外观形状和大小的变化。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后有其他物质生成,在化学变化发生时常伴随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改变颜色、生成沉淀或放出气体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但判断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变化后是否生成了新物质,变化后没有新的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变化后有新的物质产生,则是化学变化。
ABC属于物理变化,是物质形态变化引起的。
牛奶变酸是化学变化,是有机物在氧气、水和微生物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化学变化:相互接触的分子间发生原子或电子的转换或转移,生成新的分子并伴有能量的变化的过程;化学变化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
化学变化过程中总伴随着物理变化。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有发光、放热、也有吸热现象等。
按照原子碰撞理论,分子间发生化学变化是通过碰撞完成的,要完成碰撞发生反应的分子需满足两个条件(1)具有足够的能量和(2)正确的取向。
因为反应需克服一定的分子能垒,所以须具有较高的能量来克服分子能垒。
两个相碰撞的分子须有正确的取向才能发生旧键断裂化学变化(chemical change)在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
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如铁的生锈、节日的焰火、酸碱中和,镁条的燃烧等等。
宏观上可以看到各种化学变化都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的特征。
总结: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即为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种类较多,可根据不同方面将其分类。
一、种类及数量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及数量进行划分,可以把化学变化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名称特征举例化合反应S + O2=点燃=SO2分解反应2H2O=通电=2H2↑+ O2 ↑置换反应H2 + CuO=高温=Cu + H2O复分解反应HCl + AgNO3 = AgCl↓+ HNO3二、升降变化若从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变化的角度,可以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发生了电子的转移或偏离。
氧化反应:还原剂(反应物)→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还原反应:氧化剂(反应物)→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三、是否有离子参加若从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的角度看,可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的本质是某些离子浓度[1] 发生改变。
四、能量变化若从反应的能量变化的角度看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汇报人: 202X-12-20
目录
• 物理变化概述 • 化学变化概述 •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 •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实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物理变化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形态、状态 、位置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不涉 及新物质的产生。
化学变化:物质组成 、结构、性质的变化 ,涉及新物质的产生 。
两者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物理变化:通常伴随着能量的 转移或转化,如温度变化、相 变等。
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着能量的 吸收或释放,如燃烧、氧化还 原反应等。
无论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是能 量变化的两种不同方式。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和化学反应。
加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在生产 生活中的应用研究,提高生产效
率和生活品质。
关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对环境 的影响,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
THANKS感谢观看 Nhomakorabea熔化
冰块在阳光下逐渐变为液态, 铁块在高温下变为液态。
汽化
水壶中的水加热后逐渐蒸发变 为水蒸气,人体表面的汗水蒸 发。
凝固
液态的铁在冷却后变为固态, 液态的塑料在冷却后变为固态 。
液化
水蒸气遇冷变为小水珠,雾的 形成。
燃烧、氧化、发酵等化学变化的实例
01
02
03
燃烧
木材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 水,汽油燃烧生成二氧化 碳和水。
变化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物质本身性质没有改变,只是状态、形状、大小等方面的变化。
化学变化
物质本身性质发生改变,生成新的物质,如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初三化学上册: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定义、区别、联系与举例
初三化学上册: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定义、区别、联系与举例化学中物质主要发⽣两种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成的变化,即物质本⾝的组成成份没有发⽣变化。
例如:位置、形状、状态、导热、导电、密度、磁性、溶解、挥发、吸⽔受潮、吸附、焰⾊反应、原⼦弹与氢弹爆炸等。
举例:1.1、物质的三态(固、液、⽓)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结成冰,冰化成⽔,⽔变成⽔蒸⽓,在⽔的三态变化过程中,组成他们的成分没有发⽣变化,都是⽔分⼦(H2O),没有⽣成新的物质。
1.2、焰⾊反应属于物理变化:焰⾊反应是指⼀些⾦属离⼦在⽕焰灼烧下,由于原⼦中的电⼦发⽣能级变化,⽽产⽣不同的颜⾊,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成。
1.3、挥发属于物理变化:如酒精与汽油的挥发:酒精和汽油由液体变成⽓体的过程,没有新物质产⽣。
1.4、吸附属于物理变化:吸附作⽤指⽓体或溶液中的杂质等物质被吸附在固体或液体的表⾯过程(可以想象成磁铁吸铁屑)。
整个过程没有新的物质产⽣。
最常见的具有吸附性物质的是活性炭。
活性炭可以吸附有害⽓体、去除臭味、吸附⽔中的杂质、除甲醛、除冰箱⾥的异味、净化⽔质等。
1.5、⼈⼯降⾬属于物理变化:⼈⼯降⾬⼀般采⽤向空中喷洒⼲冰(固体⼆氧化碳),后⼲冰升华吸热,使空⽓中的⽔蒸⽓受冷,凝结成⽔滴,形成⾬⽔。
整个过程没有新物质产⽣。
1.6、原⼦弹与氢弹爆炸属于物理变化:原⼦弹爆炸是原⼦(铀原⼦)裂变成很多⼩的新原⼦,并释放能量引发爆炸,氢弹爆炸是氢原⼦聚集成⼤的新原⼦,并释放能量引发爆炸,两种爆炸都是原⼦的种类发⽣变化。
⽽化学变化是原⼦或离⼦的重新组合过程,原⼦的种类始终不变。
所以两者属于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也称化学反应):有新物质⽣成的变化。
例如:燃烧、呼吸作⽤、光合作⽤、酿酒、⾷物发霉变质、⾷物发酵、铁⽣锈、蜡烛燃烧、⾦属冶炼等。
2.1、燃烧:燃烧过程中会产⽣新的物质,如碳在燃烧过程中会产⽣⼆氧化碳。
蜡烛的燃烧会产⽣⼆氧化碳和⽔,有新物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