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志愿服务制度化的调研报告 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关于志愿服务制度化的调研报告

根据4月21日,中央文明委召开全国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镇党委高度重视,就如何开展好志愿服务制度化工作进行了调研,形成了《**市关于志愿服务制度化调研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一、基本现状

自2007年志愿者服务启动实施以来,我镇共建立了文明劝导、敬老爱幼、扶残帮困等近40支志愿服务队伍,参与人数近900人。近7年以来,我镇志愿服务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以提高社区服务水平为主线,扎实开展了“告别成规陋习,弘扬社会新风正气”、文明劝导、治安巡逻等志愿服务活动,有效提升了志愿服务团队的组织动员能力、协调保障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壮大了队伍,扩大了影响。

二、开展的活动:

近年来,结合****教育活动的开展,我镇志愿服务队伍主要开展了以下五大主题活动:

一是开展了告别成规陋习,弘扬社会新风正气活动。在社区开展“身边最不文明行为”大讨论,剖析不文明现象的危害。邀请市文明办领导,以讲文明、知礼仪、重礼节为主要内容,围绕“三爱十不两遵守”文明细节,开展文明礼仪知识宣讲,形成告别陋习,崇尚文明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是开展了三文明出行活动。散发“文明出行”资料,在居民中集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形式,大力倡导“文明乘车、

文明骑车、文明走路”的出行方式。同时,以社区为单位,在交通繁忙路口开展“文明路口”创建活动,定期组织志愿者、劝导员开展文明交通劝导行动,引导市民养成文明出行,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习惯。

三是开展了建设绿色家园,我为家乡添风采活动。按照“五城同创”的要求,制定标准,在社区开展了“绿色家庭”、“文明示范小区”评选活动,让生态文明建设贴近家庭、走进小区。同时,认真落实环境卫生“五包”责任制和8日、18日、28日的环境卫生大扫除制度,重点解决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的现象,净化、绿化、美化市容市貌。

四是开展了志愿服务社区,我参与活动。围绕楼院卫生保洁、治安巡逻、法律科技服务、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等内容,在全镇创建了40支志愿者特色服务队伍,定期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同时,开办爱心门铃、爱心超市、爱心讲堂、爱心粮油店、爱心诊所等共计32家,采取“政府搭台、社区承办、社会参与、百姓受益”的帮困运作模式,帮助社区困难居民、孤寡老人、单亲家庭、残疾特困家庭、因突发事件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等,无偿或低价提供各种生活必需品,解决特困群体的生活困难。安装爱心门铃15户,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提供居家养老的保障。落实党员双管制度,在职党员每年定期到社区报到,在报到的过程中,依照党员个人特长,就环境保护、治安巡逻、技能培训等项目选择服务岗位和服务时间,志愿为社区居民进行服务,定期组织开展“一元爱心党费”捐助活动,帮

助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向居民群众发放便民联系卡800余份,通过便民联系卡使党员和困难群众建立了结对帮扶120多户,每半年开展一次扶贫济困实践活动,引导更多的党员干部群众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努力营造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

五是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为引导人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着力营造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浓厚节日氛围,组织志愿者队伍在全镇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和五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庆活动为契机,以群众广泛参与为关键,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立足当地、因地制宜、就近就便,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组织志愿者队伍深入群众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传统节日民俗和文体娱乐活动,把经典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民俗和地域文化融入节日活动,把各类先进人物的高尚精神融入节日活动。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引导全民积极参与“我们的节日”活动,使居民群众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三、存在问题

1、在职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活动率低,一与社区活动有关,二与在职人员的个人情况也相关。大部分在职人员认为社区活动的吸引力不强,缺乏创新,这是大家不能参与社区活动的主要原因。其次,即使有活动,但活动的通知很不到位,很多活动在开始一、两天前才给大家通知,使得一些在职人员

在时间上不能调节,所以无法按时参加活动。社区和单位之间的双向联系不充分,没有政策约束和考核评价,使得部分单位对志愿服务的支持和理解率不高,导致在职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活动次数少。

2、缺乏激励机制,且大都为无偿服务,导致志愿者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不高。目前,我国对志愿服务者的激励机制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采取榜样激励的单一化形式;二是沿用传统的整齐划一的简单化方式。在新形势下,这种激励机制已与社区志愿者的构成变化不相适应,并产生了许多潜在问题和负面作用,应该引起注意。一是奖励缺乏针对性,受表彰者虽然获得荣誉,但对自己的生活影响不大,无法有效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二是公众包括普通志愿者,感觉榜样距离自己遥远,难以学习。特别是个别宣传报导,对于典型人物事迹过于夸大其词,甚至造成公众的反感。同时社区志愿服务缺乏相应的资金保障。由于资金不足,社区志愿者队伍的招募、培训、管理、志愿者基本社会保障等都流于形式,使志愿服务成为短期行为,制约了活动的制度化发展。

3、志愿活动无资金保障。以往,人们总认为志愿服务是尽义务,不应与资金问题发生联系。其实,尽管志愿者本身都不计报酬、奉献社会,但志愿服务是有成本的,志愿者团体的日常运作、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以及活动开展过程中,志愿者所遭受的意外伤害等,都需有必要的资金支持。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经费要么由志愿者自捐,要么找社会赞助。这两种方

式都不利于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因为,前者是让志愿者既出力又出钱,容易影响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后者则难免遇到有的赞助商混杂一些商业味进来,而带有商业味的志愿服务活动,往往会引起人们的误解。

三、工作建议

1、营造良好氛围,加大对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使在职居民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利用各类新闻媒体、报刊、公益广告等形式,普及志愿服务理念,营造有利于志愿服务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把“志愿服务”纳入相关培训课程内容,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对志愿服务的认识、理解和支持;把志愿精神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意识。

2、完善志愿服务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志愿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建立党员志愿服务示范引领制度。建立服务菜单制度,探索实行“居民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服务模式。同时建立志愿者星级认定及表彰制度。建立志愿服务卡志愿服务信息记录功能,以累计志愿服务时长为依据,每年定期对全镇志愿者进行星级认定,发放星级志愿者证书以及星级徽章。根据志愿者典型事迹和感人故事,利用社会平台进行投票评选“志愿之星”,培育志愿服务文化自觉。

3、深化专业型志愿服务。坚持把专业型志愿服务作为提升志愿服务水平的重要突破。组建各类行业性志愿服务队伍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