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河里古文化初探之一

合集下载

湖南省结防所团员青年赴炭河里学习古文化

湖南省结防所团员青年赴炭河里学习古文化

湖南省结防所团员青年赴炭河里学习古文化
湖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时间:2017-11-01
10月29日,湖南省结防所团委组织所内40多名团员青年来到
位于宁乡的千年古城——炭河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进行古文化学习之旅。

炭河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中国首个周文化主题公园,它包括炭河里青铜博物馆、文化长廊、炭河里遗址本地保护与展示三大板块。

通过参观、学习,让团员青年们对青铜文化的历史起源和发展、国之重器“四羊方尊”“人面方鼎”的制作过程以及中国礼乐文化的流传有了深刻的了解。

大家在充分感受了“南中国青铜文化中心”的独特魅力后,一行人进入了宋城炭河古城。

在古城中,西周王宫、古城墙、兵事殿、六艺之教等周文化风情神奇再现,仿佛三千年前的时光再次复活,令所有前往参观的人都沉浸在那一片古香古色的氛围之中。

不同的建筑讲述着不同的故事,有巾帼红颜的倾国倾城、有生离死别的缠绵悱恻、有家仇国恨的悲愤忧患、有武王伐纣的壮怀激烈。

那些历史人物和文化通过故事都深深印刻在了大家的脑海中。

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形式让团员朋友们获益良多。

大家纷纷表示,其实古文化学习并不枯燥,历史并不遥远,它就在身边,在我们的家乡。

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近日,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文物天地》杂志社等共同主办的2004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正式揭晓。

自1990年以来,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已连续举办了15届,产生了十分广泛的社会影响,极大地推进了考古学科的发展、考古知识的普及和文物保护意识的培养。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对大家有用。

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1、广东广州大学城南汉二陵时代:五代十国发掘单位: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领队:冯永驱简介:2003年2月,广东、省政府和广州、市政府决定兴建广州地区高校新校区(广州大学城),选址广州市蕃禺区新造镇小谷围岛。

3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岛上文物进行全面调查。

2003年6月;2004年10月,对施工范围发现文物的地点进行考古勘探和抢救发掘。

分别在小谷围岛西部的北亭村的青岗和大香山发现2座南汉时期的砖室大墓,经发掘考证,为南汉的德陵和康陵。

南汉是五代十国时期割据于岭南的一个独立王朝,前后经历了55年的时间,其疆域最大时包括今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及湖南、贵州、云南的一部分,是岭南地区继南越国之后的第二个地方政权。

此次发现的南汉德陵和康陵,是南汉考古的重要收获。

经发掘,德陵虽未发现陵园建制,且墓室被盗,但墓道中出土的青瓷罐和釉陶罐,是广州第一次发现如此众多的五代瓷器,属官窑制品无疑。

其胎质坚硬,釉色青中闪灰,晶莹透亮,是五代青瓷中的上品,为研究五代十国陶瓷器提供了实物资料。

康陵哀册文碑的发现,不仅明确了墓主人的身份和下葬年代,还更正了《蕃禺县志》等文献史志对德陵和康陵的错误记述,解决了历史悬案。

康陵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这一时期唯一布局完整的陵园,围垣四隅双角闕和陵前设廊式建筑的建制也与历代陵寝制度有所不同。

将为研究我国古代陵寝制度的发展,提供新的材料。

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2、河北易县北福地史前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发掘单位: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发掘领队:段宏振简介:易县北福地遗址发现于1985年,是河北最重要的史前遗址之一,对研究北方地区史前文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

游炭河古城作文

游炭河古城作文

游炭河古城作文游炭河古城,是一座位于中国西部的古老城市,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风土人情。

我有幸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前往游览了这座古城,深深地被它的魅力所吸引。

下面我将分享我的游炭河古城之行,让大家一起领略这座古城的风采。

一进入古城,我就被它那古朴的建筑和独特的风情所吸引。

古城内的街道狭窄而曲折,两旁是青砖灰瓦的民居,古色古香,仿佛让人穿越到了古代。

在古城的街道上,我看到了许多当地居民,他们穿着传统的服饰,悠闲地在街头闲逛,仿佛时光在这里静止了一般。

这样的场景让我感受到了古城的宁静与祥和。

在古城的中心,有一座古老的城楼,它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城楼高耸挺拔,庄严肃穆,仿佛在述说着古城的历史和传奇。

登上城楼,远眺古城全景,可以看到古城周围的群山环绕,绿树成荫,烟雾缭绕,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站在城楼上,我感受到了古城的厚重和庄严,也被这片美丽的土地所感动。

除了古城本身的魅力,游炭河古城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值得一游。

我参观了古城内的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和文献资料,让我对古城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古城内还有许多古老的庙宇和祠堂,这些古建筑保存完好,展现出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精湛工艺,让人叹为观止。

在古城的街头巷尾,我还品尝了当地特色的美食,尝遍了各种小吃和特色菜肴。

这些美食口味独特,风味鲜美,让我大饱口福,也感受到了当地人的热情好客。

此外,我还参加了古城内的民俗表演,欣赏了当地的传统音乐和舞蹈,感受到了浓厚的民族风情。

总的来说,游炭河古城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古城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美食和民俗表演,让我对这座古城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我相信,这次的旅行将成为我人生中美好的回忆,也让我更加热爱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

游炭河古城,是一座值得一游的地方,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前来感受它的魅力,领略它的风采。

宁乡炭河古城简介

宁乡炭河古城简介

宁乡炭河古城简介
宁乡炭河古城位于湖南省宁乡市炭河镇,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城。

这座城市建于明代,经过多次扩建和修缮,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

炭河古城是湖南省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城墙高达七米,周长约五千米,城门、城楼、护城河等建筑物保存完好。

古城内有明清古街、古建筑、文化遗迹等众多历史遗迹,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和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炭河古城的建筑风格独特,有明清古典建筑和湘西民居的风格,古色古香,充满了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古城内还保存有不少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民间艺术品,如明代的古碑、石雕等,是研究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

除了历史文化遗迹之外,炭河古城还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

城墙内外环绕着绿树成荫的山丘和清澈见底的小溪,风光秀丽,宛如一幅水墨画。

游客可以在这里漫步古街,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感受古城的韵味和历史文化的底蕴。

目前,炭河古城已成为宁乡市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在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宁乡市也在积极开发和利用炭河古城旅游资源,推广宁乡旅游,加快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 1 -。

湖南宁乡安宁的乡土风情

湖南宁乡安宁的乡土风情

湖南宁乡安宁的乡土风情我来说两句发布时间:2011-08-03浏览次数:196次字号:[大中小 ] 宁乡历为湘中著名的古邑大县。

夏、商、周时期属荆楚之地,直到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才拥有了自己的县名宁乡县。

宁乡县的历史又何止这千余年。

当我们一踏上这片土地,就不得不因它古老的文明油然而生敬意,澎湃起满腔的激情。

宁乡县境内密布的古遗址,处处无不闪耀着文明的光芒。

浮光岭遗址是处新石器的文化遗址,坐落在双江口草溪村境内。

在这处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商代早朝遗址上,人们从10至80厘米的文化层中,发掘出砺石、石斧和陶器残片。

这些陶片让人感到一种文明的神奇。

考古人员试图用残片拼出陶器的原形,可惜无法做到。

从出土的灰陶、红陶及少量的黑陶来看,其泥质大约分为粗泥、细泥、夾砂三类。

陶片上已有绳纹、凹玄饰等纹饰。

在宁乡县境已发现古遗址20处,而刘家湾、钦家土段、月形山这三处为较有影响的史前文化遗址。

位于宁乡县老粮仓乡粮丰村的刘家湾遗址,处于流沙河开阔的冲积平川上,属长江中游龙山文化体系,下限延续至商周。

1986年,考古人员从这里采集到雉足釜形陶鼎、镂孔陶器座、矮领陶罐、陶鬲、磨光梯形石等。

陶系以夹砂橙黄陶和泥质橙黄陶为主,纹饰主要有绳饰,鼎足上一般都饰以按窝。

流沙河乡荷叶村的流沙河段西岸一级台地上的钦家土段遗址,同属龙山文化体系,发掘的石器与陶器众多。

而陶系以夹砂褐胎陶为主,纹饰以细绳纹和刻划纹为主。

在流沙河流域北岸青山桥乡景德村河段的二级台地的月形山遗址,包括了石塘、石家湾、景德观遗址等,出土的陶系以夹砂灰陶为主,有少量泥质红陶和灰陶。

陶器纹饰除细绳纹外,还兼有弦纹、篦点纹、附加堆坟和方格纹。

这几处史前文化遗址证明着早在石器时期到商周,宁乡就有先民们依水而居,生息繁衍于河流纵横的水岸之上。

在宁乡县西部山区井冲乡刁子村的九牯洞商代文化遗址,发现众多人类曾居住的洞穴遗址。

这些洞穴一般面积为五、六平方米,高一至两米不等,洞口均面向东南,进入洞口需弯腰弓背。

宁乡炭河里古城的介绍

宁乡炭河里古城的介绍

宁乡炭河里古城的介绍
宁乡炭河里古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位于湖南省宁乡市。

这座古城因炭河里遗址而闻名,是中国首个周文化主题公园。

炭河古城内有许多周朝时期的建筑和景点,如西周王宫、古城墙、兵事殿、六艺之教、后宫等,这些景点以周文化为主题,再现了三千年前的那一场爱恨情仇。

此外,古城内还有许多现代化的体验项目,如炭河千古情、实景体验剧《大地震》等,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旅游体验。

炭河古城还被誉为“南中国青铜器之乡”,因为这里曾出土过四羊方尊、人面方鼎等国之重器。

这些国宝级文物不仅是炭河古城的瑰宝,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见证。

总之,宁乡炭河里古城是一个集历史、文化、艺术和科技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长沙炭河研学作文

长沙炭河研学作文

长沙炭河研学作文篇一《炭河之旅:探秘古老西周》长沙炭河,这个名字一听就觉得充满了神秘色彩。

去炭河研学那天,我像只欢快的小鸟,早早地就收拾好东西出发了。

一到炭河,巨大的仿古建筑就出现在眼前,仿佛穿越回了西周时期。

走进里面,第一感觉就是热闹。

耳边全是同学们叽叽喳喳的讨论声和导游讲解的声音。

我们先去看了青铜器展览,那青铜器可真是多啊。

形状各异,大的小的都有。

就说那个鼎吧,上面的花纹特别精致,有那种弯曲的线条,像是在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我凑近了看,发现鼎内部还有些烧焦的痕迹,这让我一下就联想到千年前人们在这鼎下生火做饭或者祭祀的场景。

我想象着一个穿着古代服饰的人,虔诚地将祭品放入鼎中,周围的人都跪地祈祷,那画面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接着我们来到了一个模拟当时集市的地方。

地上全是那种小石子铺成的路,两边是一间间小小的屋子。

屋子里有的卖一些小饰品,那些小饰品看起来很粗糙,但其实做得很用心。

我看到一个小耳环,它是用很普通的铜制成的,但是造型很奇特,像是一个小铃铛。

我想这要是戴在古代姑娘的耳朵上,肯定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还有那些卖食物的小摊位,虽然只是卖点现代的小吃,但是放在这古色古香的环境里,别有一番风味。

我还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一个模拟西周礼仪的小活动。

我们跟着老师,学着古人的样子拱手作揖。

那动作可别扭了,特别是男生,他们的手总是放不对位置。

一个同学,他的手就跟打架似的,在空中乱舞,最后他自己都被自己逗笑了。

这过程虽然搞笑,但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西周礼仪的严谨和复杂。

这炭河之旅,就像是打开了一本古老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

篇二《炭河里的欢乐研学行》炭河研学对我来说,就像是一场充满惊喜的冒险。

记得那天,天气还挺不错的,阳光明媚但又不是很热。

一进入炭河古城,映入眼帘的是一群穿着古装的工作人员,他们就像是从历史里走出来的人。

我们沿着一条小路往城里深入,路边有好些植物。

有一棵大树特别引人注目,树干粗壮无比,我和几个同学想合抱一下都抱不过来。

宁乡炭河古城简介

宁乡炭河古城简介

宁乡炭河古城简介
宁乡炭河古城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境内,是一座古老而充满魅力的城市遗址。

炭河古城最早见于明代,是明代山阳巡检司的驻地,后经清代正式定名为炭河镇。

炭河镇占地广阔,历史悠久。

如今,炭河古城已成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备受游客热爱的旅游胜地。

炭河古城建筑群以红砖、花岗岩为主要材料,建筑风格独特,是以明代嘉靖年间建筑为主,有许多古老的民居、官署、庙宇、祠堂、商铺等等的建筑,这些古老的建筑都是古老文化的一部分,千百年来保存良好,是观光旅游的最佳选择。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古代湖南的文化传统,了解它悠久的历史背景,体会它丰富的文化内涵。

炭河古城的文化、历史和建筑富有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是炭河文化和三山圣拜文化。

在游览炭河古城时,还可以参观三山圣拜祖庙和炭河祠堂等文物景观,了解三山圣拜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古城内还有许多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古迹,如:炭河古城民俗博物馆、文昌阁、天兴阁等等,这些古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湖南文化的宝库。

炭河古城目前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胜地,它充满着古老而神秘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往参观。

除了欣赏古建筑外,游客还可以品尝当地特色小吃,如:宁乡肉脯、炭河鸡排等等,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真正的湖南美食文化。

总之,宁乡炭河古城是湖南具有很高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标志性遗产之一,它通过自身的独特魅力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品尝这份灿烂的文化瑰宝。

未来,炭河古城还将继续保持其古老文化的魅力,为湖南的旅游业贡献更多的价值。

解青铜之谜感文化之深——探访湖南(宁乡)炭河里青铜科普基地

解青铜之谜感文化之深——探访湖南(宁乡)炭河里青铜科普基地

2019.5发明与创新南派三叔的系列小说《盗墓笔记》中有一本《秦岭神树》,里面虚构出了一棵位于秦岭腹地深处的青铜神树:坑中间竖着的,是一根直径十米左右的大青铜柱子……青铜柱之上还有很多细小但是粗细不一的铜棍……密密麻麻不下千根,再往上不知道还有多少。

整个青铜柱的形状,就犹如一棵从石头中长出的大树,枝丫繁盛,直插苍穹。

秦岭深处到底有没有这样一棵树,谁也不知道。

但是,我国古代确实出现了许多外形独特、精美绝伦、充满神秘色彩的青铜器。

随着考古发现,一件件重现在世人面前。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湖南境内陆续出土商周时期青铜器500多件,其中宁乡就多达300余件,包括四羊方尊、人面纹方鼎、象纹大铜铙等众多青铜重器。

湖南不产铜料,这些铜器如何铸造而成?青铜器上雕刻的各种奇禽异兽和族徽纹饰有何寓意?这里的方国首领又是谁?这些“青铜谜团”,部分仍然等待人们揭秘,部分已经可以在炭河里青铜博物馆(下称“博物馆”)找到答案。

作为湖南(宁乡)炭河里青铜科普基地(下称“科普基地”)的主要活动场所,博物馆设上下两层,下层为青铜文化展馆,上层是宁乡历史文化展馆。

青铜文化展馆分为序厅、青铜迷雾、方国都邑、方国青铜文明、尾厅,共陈列展出了1000多件文物,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复原了古炭河里遗址的宫殿和四羊方尊的制作流程,以及古代祭祀等场景,通过文物展示、有声讲解、科普讲座、拓展解青铜之谜感文化之深———探访湖南(宁乡)炭河里青铜科普基地文/本刊记者李瑚颜优华Faming YuChuangxin科普之旅湖南(宁乡)炭河里青铜科普基地(宁乡市炭河里遗址管理处供图)27发明与创新2019.5活动等形式,从2016年10月开馆至今,已为近200万名游客答疑解惑。

走入博物馆大厅,一尊硕大的金色四羊方尊出现在眼前,这是按照1比6的比例复制的。

“它为什么是金色?”对于记者的疑问,讲解员伍志霞似乎早已料到,她不慌不忙地解释:青铜器刚铸成时是金色的,所以古代青铜器也被称为“吉金”,寓意吉祥。

炭河里古文化初探之二

炭河里古文化初探之二

试揭开宁乡青铜器之谜——炭河里古文化初探(二)喻立新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在湖南宁乡黄材及其周围一带发现了一大批具有造型独特、纹饰精美和铸造工艺精湛的商周青铜器(以下简称“宁乡青铜器”),因不知其文化内涵而蒙下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

尽管以前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过有益的探索和研究,但围绕宁乡青铜器的一系列谜团仍未彻底解开。

一、宁乡青铜器之谜宁乡青铜器的发现主要集中在黄材及其周边,其总数达300余件。

而其中出土的四羊方尊、人面纹方鼎、虎食人卣、象纹大铜铙、兽面纹提梁卣、兽面纹大铜瓿等均体现了我国商代青铜文化高度发展水平。

这批青铜器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在形制上非常独特。

如各种纹饰的大铜铙,在宁乡境内出土三十多件,其中老粮仓一次出土五件、一次出土十件。

这在全国是非常罕见的发现。

它们形体非常厚重,一般高80厘米左右,重约80公斤,其中月山铺出土的大铜铙,重达221.5公斤。

如四羊方尊,造型非常奇巧,它以四只羊身组成器身,尊的肩部四角以立体羊首装饰。

又如虎食人卣以一立虎为造型,口内衔一人。

这些青铜器的造型,非常生动,而且也很写实,与中原地区出土的同类青铜器所表现的庄严古朴具有明显不同,更显得清新秀丽。

二是在纹饰上具有别样风格。

如人面纹方鼎运用写实手法,以四个浮雕的人面作为主要器身装饰,在其他地区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中见所未见。

大铜铙上的纹饰除个别饰以云纹装饰外,其它都以断面作半圆形的粗线条组成饕餮纹,这种纹饰风格在中原商周青铜器中也未见过。

三是在冶铸上显得特别精致。

如四羊方尊、虎食人卣、人面纹方鼎等,在铜、锡、锌的含量比例上与中原地区青铜器有所不同。

其冶铸技术非常精湛,体现了中国古代青铜器工艺的最高水平。

宁乡青铜器引起了考古界和史学界的高度关注。

它们是何人何地铸造?原材料从何而来?铸造工艺技术从何而来?冶炼遗址在哪?这一系列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内外的专家学者。

关于宁乡青铜器何人何地铸造,有的专家学者认为是“贡品或外来民族带入宁乡的”。

炭河古城景点介绍

炭河古城景点介绍

炭河古城景点介绍炭河古城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松花江畔,西接满洲里,南接萌克河,是中国著名的古都遗址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炭河古城是一处自然景观与古文化结合融合的旅游景点,拥有古街道、古闹市、古宫殿、古驿站、古游乐场、古河岸等珍贵的文化古迹,以及神奇的自然景观,包括雄伟的满洲里高山、碧波荡漾的满洲里湖景、炭河河流奔腾的满洲里河流、茂密的满洲里森林、绚丽多彩的满洲里草原等。

炭河古城是历史悠久的古都,拥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

在唐代,这里曾是当时最大的拐子口,它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

古城内有一条叫做“老街殿街”的街道,这条街道虽然古老,但是整条街又拥有一种特殊的风韵。

在街的两旁,还有一些博物馆、图书馆、印刷馆等有趣的处所,这些都是历史文化的精粹,值得参观。

炭河古城的景观也非常美丽,它四周均有河流环绕,冬天更是美不胜收,晶莹剔透的冰晶风光在城中彰显其神秘古朴的历史文化底蕴,再加上炭河古城里处处弥漫着清新的森林气息,使它变得格外的迷人。

炭河古城的旅游资源也极为丰富,在主要景点中,有炭河大桥、松花江公园、南市湖公园等景点,特别是炭河大桥,是连接满洲里和炭河古城的两大景点,是一座精美而具有浓郁蒙古风情的桥梁,构建了极富远观效果的美丽乡村景观线。

在南市湖公园,水乡建筑和湖泊结合,形成了一片绿色水乡,与古城传奇的景象相得益彰,更引人入胜。

炭河古城是中国最具历史文化底蕴的古都之一,它的古街道、古闹市、古宫殿、古游乐场、古河岸、古桥、古花园等,都展示着它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把这座天然古城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文化宝库。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古都的恢宏壮观,沉浸在一片文化底蕴深厚的熏陶中,了解历史的沧桑变迁,领略满洲里秀美的自然景色。

古城的秀丽风光,有助于游客领略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因此,来到炭河古城,不仅可以感受到它的历史文化气息,还可以体验它的深厚的文化内涵。

炭河里文化探秘,真正的墓葬发掘,四羊方尊青铜器真正出土在哪里

炭河里文化探秘,真正的墓葬发掘,四羊方尊青铜器真正出土在哪里

炭河里文化探秘,真正的墓葬发掘,四羊方尊青铜器真正出土在哪里1938年4月,宁乡县黄材镇龙泉村一位名叫姜景舒的农民和他的兄弟到战野垅山上种红薯,一锄头挖下去,挖出了一件国宝级的青铜器——四羊方尊。

1959年,一位农民上山开荒种地,挖到了商代的青铜器人面方鼎,他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挥起锄头就砸,把人面方鼎砸成了十几块碎片装到箩筐里,把它卖给了当地的废铜收购店。

后来湖南省博物馆从长沙找到株洲,才拼拢出一个完整的人面方鼎。

1963年,一次洪水过后,当地村民在黄材河与塅溪河交汇处的河滩上发现了一件青铜提梁卣。

1983年,宁乡县月山铺转耳仑村村民种红薯,又挖出一件象纹大铜铙。

一直以来,学界一般都认为商代文化的中心在河南一带,商朝文化没有传过长江。

但宁乡位于长江以南,却有大量珍贵的青铜器出土,这也就击破了“青铜文化不过长江”之说。

为什么会在宁乡出土这么精美青铜器呢?宁乡为什么有这么多青铜器已成谜,无法破解的原因之一,是宁乡出土的青铜器全部是由当地村民无意中发现的,除了青铜器本身外,其他相关的信息几乎全部丧失,这增加了研究的难度。

原因之二,是因为青铜器是耐用品,使用时间一般较长,又是珍贵物品,往往会得到妥善保管并长期流传,因此,其铸造年代与使用年代和埋藏年代之间往往会有相当的差距,如果没有其他背景信息,仅以其形制、花纹所反映的铸造年代为依据进行具体的历史复原难以准确。

2001年春,湖南省文物考古所首次对炭河里遗址正式发掘,发现了大面积的黄土堆积。

按照商周考古的一般惯例来推测,这里应该有城。

1963年发现的青铜提梁卣原来就在城内。

考古人员又到城外找墓葬区,在城墙外西北约200米的地方发现了几座零星的小型西周墓,每座墓中都出土了不少青铜器残片和小件玉器。

根据这些考古发现,可以确定炭河里遗址是距今2970 ± 50年的一处西周早期地方方国都城所在地,是我国南方发现的最重要的商周古文化遗址之一,是南方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及国家社会初期形成过渡的重要界标。

湖南宁乡炭河里古城出土陶鬲研究

湖南宁乡炭河里古城出土陶鬲研究

一般认为楚文化形成于西周中期,至于西周早期的楚文化,学术界还多有未确定之处,存在北来说、东来说、西来说、南方士著说等各种观点。

笔者曾论证了南方土著说的可能性,文拟研究湖南宁乡炭河里发现的陶鬲以期进一步推动这个课题的研究。

图三 炭河里与商中期荆南寺陶鬲对比图1. 炭河里陶鬲(05G5⑥∶38) 2、3.荆南寺陶鬲(T5④A∶2、H10∶1)(1采自《文物》2006年第6期;2、3采自《荆州荆南寺》,第147页)湖北圻春毛家咀遗址的鬲,按原报告,其时代为周初或更早。

[6]江西九江神墩的几件鬲则更早一些,神墩的鬲出自85J2及84T1②C层,陶器为商代晚期风格,根据小井J2的测年样品,其碳十四年代为ZK-2075,年代1390B.C.,校正为1625-1441B.C.,大井J1所测年代更早一点,ZK2076校正后为1676-1469B.C.,[7]大体相当于商代中晚期。

原报告认为,从裆部离足尖较高,分裆处有所瘪来看,也当为商末周初风格。

[8]笔者以为神墩的器物可能还未到周初,当属商晚期,碳十四及校正年代应当有说服力。

再从长江中游地区商末周初所出陶鬲的整体形态看,袋足形的分裆鬲与商晚期风格类似。

而足为近锥形的实足鬲,或足尖有所外撇的鬲当更早一些,这也可从地层关系看出。

例如,炭河里05G5⑦∶3为G5第⑦层,而上述袋足形分裆鬲05G5⑥∶38在第⑥层,说明第⑦层的那件更早,这这些特征与炭河里的鬲(图四∶5、6)雷同,尤其是纹饰直接继承了炭河里的交错绳纹,并发展出网格纹,进而发展至庙坪的方格纹——方格纹也可能是直接从炭河里等南方传来,因为炭河里器物多有这种纹饰;更为重要的是双堰塘遗址西周时期的几个碳十四数据证明其年代为西周早、理所当然地是周文化分布区。

从地下遗存来看,湖北随州叶家山、[18]以及与叶家山相隔仅1千米的庙台子[19]出土了西周时期的陶鬲,余西云对这二处的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作了与原报告不尽相同的时代排序,[20]其序列为叶家山M45∶3→M65∶21→M2∶10→M46∶45图六 楚式鬲发展演变轨迹1~3.炭河里(05G5⑦∶3 、05G5⑥∶46、05G5 ⑥∶38) 4.对门山(T15F3∶3) 5、6.双堰塘(H2∶2、 H5∶1) 7~9.庙坪(H7①∶1、H7②∶2、H7 ①∶3) 10.放鹰台(T ③2∶1) 11~16.荆南寺 (H75∶1、H1∶11、H191∶1、T45③A ∶7、T18 ③∶51、H1∶1) 17、18、20、21.官庄坪(T15G8∶1、H8∶11、H72∶5、H72∶8) 19.枣林岗(JZM105∶2)(1~3采自《文物》2006年第6期;4采自《湖南考古辑刊》6,第72页;5、6采自《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9卷)》,第95页;7~9采自《秭归庙坪》,第57页;10采自《武昌放鹰台》,第104页;11~16采自《荆州荆南寺》,第154页;17、18、20、21采自《秭归官庄坪》,第156、256、327页;19采自《枣林岗与堆金台——荆江大堤荆州马山段考古发掘报告》,第99页)。

研学炭河古城观后感

研学炭河古城观后感

研学炭河古城观后感《研学炭河古城观后感》炭河古城,那是一个充满神秘与历史韵味的地方。

刚踏入古城,就感觉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古老的建筑风格,石板路铺就的街道,那一瞬间我就想到这就是历史书里描述的场景变为现实了呀。

看到这里我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寻宝者,即将探索一段被岁月尘封的秘密。

沿着街道漫步,特别印象深刻的是那些身着古装的工作人员。

他们就像是从古代走出来的人一样,有卖小玩意的商人,有街头表演杂耍的艺人。

那杂耍艺人的表演真的很精彩,他把那些稀奇古怪的小道具玩得团团转,周围围满了像我这样看得目瞪口呆的游客。

当时我就想,在古代,这肯定是平民百姓最喜欢的娱乐方式之一了吧,这样的街头表演为这古城增添了不少生机和乐趣。

然后就是参观古城里的博物馆了。

那里面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古代文物,从精美的青铜器到古老的陶器。

看到那些青铜器,我真是由衷地感叹古代工匠的技艺高超。

这些青铜器上刻着精美的花纹,不知道花费了工匠多少的心血。

每一件文物仿佛都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可是我又不太能确切理解这些故事确切的含义,我只能凭借自己的想象。

看着这些无声的历史见证者,我意识到我们现在对古代文化的了解还只是冰山一角。

古城里还有一些关于古代礼仪文化的展示。

像祭祀仪式等活动的重演,其中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让人不自觉地肃然起敬。

那个场景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古代人对于天地、祖先的敬重。

这不像我们现在,很多传统礼仪都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下被淡化了。

通过这次观看,我明白了这些传统礼仪其实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还有炭河古城里的建筑布局,那是有规划的,每一处建筑都有它的功能和意义。

看到那些有序的建筑群落,我联想到现代城市的规划,虽然现代规划更加科学和复杂,但是古代这种依据地理环境和人们生活习惯的布局方式也有着独特的魅力。

总而言之,炭河古城这一趟研学之旅,让我像打开了一本生动的历史书。

它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画面,一段段被唤醒的记忆。

这地方不仅让我见识到古代物质文明的发达,也让我对古代的精神文化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宁乡炭河里周城考

宁乡炭河里周城考

一、序论沩河是湘江的支流之一,以洞庭湖南边的沩山为水源地,向东流至长沙市区北注入湘江。

宁乡市位于沩河上游,是今湖南省长沙市的一个县级市。

从宁乡乘车出发,沿着沩河向西南方向上溯,大约一个小时车程后,路南的沩河变为其支流黄材河时,可以抵达属于宁乡市的黄材镇(图一)。

20世纪初至1950年代,黄材镇一带陆续出土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1970年代,这批铜器有关资讯陆续被公布[1—3],因为大多数青铜器的形制、纹饰都具有和中原商周青铜器明显不同的土著特色,湖南省当地的学者和海外的一些学者几乎同时开始了基础性的研究[4—7]。

由于20世纪末以前这些铜器都是单独出土或周围没看到同时期的墓地、聚落遗存,学者们无法通过地层学建立可靠的编年框架,因此只能将这批铜器的时代认定为“商代”或“商周”,对相关问题无法深入讨论。

21世纪初,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黄材镇西边的炭河里村发掘了大型商周时期聚落遗址,经整理,至2006年公布了发掘简报[8]。

继之,有学者根据这些新出土材料陆续提出“炭宁乡炭河里周城考黄川田修(台湾大学人类学系,台湾台北10617)【关键词】炭河里遗址;宁乡青铜器;沩河流域;商代;西周【摘要】炭河里遗址是位于湖南省宁乡市的古代聚落遗址。

因为20世纪以来炭河里一带陆续出土大量的商周青铜器,21世纪初该遗址出土大型聚落的时候,在学术界引起广泛的注意。

在对该遗址的陶器类型学、地理环境进行讨论后,得到了下列几个结论:第一,在沩河流域东西约30公里、南北约20公里范围内发现的各遗址很可能都属于以炭河里遗址为中心、互相联结的大遗址群;第二,通过分析炭河里出土陶器,可知该遗址的年代处于西周早期后段至西周中期;第三,炭河里出土的不少商式陶器,其形制、纹饰保留着二里冈期至殷墟一期前后特有的特色,而且不见殷墟末期至西周早期商式陶器所见特色;第四,如有位学者所说,炭河里应是宁乡地区青铜器的铸造、分配中心。

河里文化”“宁乡青铜器”的概念[9,10],尝试从第一手考古资料出发对沩河流域一带的商周文化进行探讨。

《文物》杂志2006年第6期--湖南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与墓葬发掘简报_徐嘉林

《文物》杂志2006年第6期--湖南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与墓葬发掘简报_徐嘉林

·4·湖南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与墓葬发掘简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市考古研究所宁乡县文物管理所图一炭河里遗址地理位置示意图2001~2005年湖南宁乡炭河里遗址经过三次发掘,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西周时期城址的发现尤为重要,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现将三次发掘的主要收获公布如下。

一遗址概况(一)地理位置与周围环境炭河里遗址位于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寨子村(现改名为栗山村),地处湘江支流———沩水上游黄材盆地的西部,东经112°5′30″,北纬28°9′00″,东距长沙直线距离100余公里(图一)。

沩水发源于雪峰山东北麓宁乡县与安化县交界处海拔700余米的沩山,其上游正源为黄材河(当地俗称“炭河”,因其为沩水正源亦称“沩河”),黄材河自西向东于横市镇与南来的楚江合流后始称沩水。

黄材盆地是黄材河中段一个不大的山间盆地,略呈椭圆形,东西长,南北窄,面积数百万平方米。

盆地中央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海拔约115米,周围被相对高度200米以上的高山环抱。

溪、胜溪、蒿溪等几条小河分别从北、南、西三面冲出山口在盆地西部汇入黄材河,炭河里遗址正处在黄材河、溪、胜溪三条小河湖南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与墓葬发掘简报交汇处的北岸,属河流一级阶地。

自1959年修建黄材水库以来,在盆地周围台地、低山和河滩等处陆续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已近250件,是湖南境内出土商周铜器最密集的地区(图二)。

(二)遗址发现和以往工作情况1963年5月,沩水流域大水过后,村民姜某在黄材河与溪河交汇处河滩发现一件商代青铜提梁卣并上交湖南省博物馆。

7月,湖南省博物馆派高至喜等前往当地调查发现该遗址,高至喜先生确定遗址的年代为商周时期并认为遗址与周围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可能有联系[1]。

1973年,湖南省博物馆何介等对遗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发掘面积不足20平方米,所获遗物不多,发掘材料至今未正式分布,但何介[2]、王文建[3]等先生在相关论文中披露了图二炭河里城址附近地理环境及以往出土商周青铜器地点示意图·5··6··2006年第6期图三炭河里城址远眺(由东南向西北摄)此次发掘的部分文物,并一致认为遗址的年代为商末至西周早期。

炭河古城,让你体验不一样的文化之旅!

炭河古城,让你体验不一样的文化之旅!

• 来了炭河古城,才发现 眼前的景色如此秀丽, 随处可见飘舞的红灯笼, 处处编钟古乐,走在市 井街,如同走在了三千 多年前的老街,这里处 处书写着炭河的前世今 生。
• 景区既有简朴庄严的宫 殿庙宇,又有喧哗热闹 的市井老街,处处编钟 古乐、诗礼周风,仿佛 三千年前的时光再次复 活,无不传递着来自遥 远年代的文明气息。
实景体验剧《大地震》,运用高科技手段再现了大地震的场面,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一 个个真实的故事、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展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大爱无疆。
亲子秀《WA!恐龙》,高科技舞台大制作,瞬间穿越侏罗纪。霸王龙竟然靠卖萌出道。刺 激体验,温情守护,带给每个孩子干货满满的穿越之旅。让感官奇遇,触手可及!
西周风情街,展现了西周的 古老风情。西周是尚武的朝 代,也是以农业为主的朝代, 街上设有打铁铺、豆腐铺、 酿酒坊等各种商店和作坊。 还有穿着汉服的游客穿越其 中,仿佛来自三千年前的西 周。每天固定的时间里,西 周风情街都会上演《西周穿 越快闪》,穿着古装的演员 们跳着现代热舞,古老与现 代风情的结合,不仅不突兀, 反而有一种新的意味。表演 到最后,小哥哥小姐姐们还 会把游客拉进他们的队伍里, 此时,你什么都不用想,跟 着他们尽情跳舞就可以啦!
• 炭河,一条逶迤清亮的河,周朝风格的建筑群、依稀可辨的古址、 重新打造的周朝市井,或密集、或星落,无不透着古风古韵,令 人驻足沉思、浮想联翩。
•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西周王宫、古城墙、兵事殿、六艺之教、后 宫等周文化风情神奇再现,活着的西周市井图、姜太公呼风唤雨 法术馆、妲己幽魂鬼屋、太子阴魂听音室等高科技体验项目惊喜 连连。
景区内《编钟乐舞》《褒姒沐浴》《彩楼抛绣球》《西周穿越快闪》《妲己魅惑》《刘海 砍樵》等演艺秀精彩纷呈。

炭河里青铜的故事

炭河里青铜的故事

炭河里青铜的故事今天咱来讲讲炭河里青铜的那些事儿。

在很久很久以前啊,有个地方叫炭河里,那可是个神秘又特别的地儿。

就像是青铜宝贝们的一个秘密基地。

话说那时候的工匠啊,可都是超级厉害的手艺人。

他们就像拥有魔法一样,把一堆铜啊锡啊铅啊这些金属材料,变成了精美的青铜器。

你想啊,就像变魔术,一堆普普通通的东西,在他们手里就变成了闪闪发光、充满神秘气息的青铜器。

这些青铜器的样式可多啦。

有那种特别威风的大鼎,鼎就像个超级大碗一样,不过可庄重多啦。

鼎的身上刻着各种神秘的花纹,有的像云一样飘着,有的像神兽在打架,看起来就很有故事。

这个鼎啊,在当时那可是相当重要的东西,就像是贵族们的传家宝,摆在家里那是倍儿有面子。

还有青铜做的酒器呢,你能想象当时的贵族们拿着这些精致的青铜酒器喝酒的样子吗?他们可能一边喝着酒,一边还在炫耀自己的酒器有多精美。

这些酒器有的形状像小动物,特别可爱,可又不失那种高贵的感觉。

可是啊,这么多好东西怎么就被埋在炭河里了呢?这里面可能有很多曲折的故事。

也许是当时发生了战争,那些贵族们害怕自己的宝贝被抢走,就把这些青铜器都藏起来了。

也可能是发生了什么自然灾害,在慌乱之中,这些青铜器就被留在了炭河里。

后来呢,这些青铜器就像沉睡了很久很久的精灵一样,一直在土里待着。

直到有一天,被现代人发现了。

当人们把这些青铜宝贝从土里挖出来的时候,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古老的宝藏。

这些青铜器带着历史的尘埃,却依然闪耀着迷人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千百年前的故事。

现在啊,这些炭河里的青铜器就像一个个文化使者,它们告诉我们古代人的智慧、审美和生活方式。

让我们能通过它们,看到那个遥远而神秘的时代。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炭河里的青铜特别神奇呢?。

炭河里猜想

炭河里猜想

炭河里猜想大美宁乡,和你一起去寻找……炭河里猜想文/蒋华图/尘埃一个四羊方尊,震惊了世界;一个人面方鼎,揭开了一个尘封了几千年的古代方国的面纱。

那神奇的造型,那神秘的图案与铭文,在向后人述说着一个曾经的辉煌,可是,我们已经无从听到,在那张表情生动的“脸”上,是否又有一丝无奈与难以言喻的忧伤?神奇宁乡,神秘炭河里,在今人有限的认识里,我们该如何对她进行解读?笔者的妄自揣测,是否离其本原越来越远?大禾?禾大?走进黄材,走进炭河里,就仿佛走进了一个时空交错的隧道,这里阡陌纵横,一片寂静。

可是,我分明的觉得这是一种错觉,我听到了人喊马嘶,我看到了人流如织,我看到了酒肆,我看到了茶亭,我看到了冶炼的作坊。

炭河里去过很多次了,每一次都有新的感受,每一次都会经历一次历史对心灵的撞击。

20世纪30年代以来,炭河里遗址和周围邻近地区陆续出土了多批商周青铜器,多达上千件,其中大部分出在以遗址为中心直径不到2公里的范围内。

如四羊方尊、人面方鼎、兽面纹瓿(内贮224件铜斧)、“癸”卣(内有环、玦、管等玉器320余件)、“戈”卣(内有珠、管等玉器1170余件)、云纹铙(伴出环、玦、虎、鱼等精美玉器)、象纹大铙(重221.5公斤)等无一不是中国商周青铜器中的上品,被考古界称为“宁乡青铜器群”。

宁乡藉此以青铜器之乡享誉海内外。

1963年,湖南省考古所确认炭河里遗址为一处西周遗址。

这么大量的、精美的器物在这个地方出现,是否说明这里曾经有一个在当时有着较高文明的方国存在过?可是这个方国叫什么名字。

在后来发现的人面方鼎上有一张神秘的脸,在鼎里发现了“大禾”两个字样的铭文。

可是如果宁乡曾经的方国真的是用这两个字命名,该是大禾方国还是禾大方国?也许,不管是大禾也好,禾大也好,最主要的不是名字这个符号,而是确认在此地,我们的先民,曾经建设了一个较为发达的方国。

但是,如果从科学严谨的角度来说,我们祖先建设的方国是怎样的名称,难道不是重要的吗?就好像如果你叫张三,人家叫你三张你肯定不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炭河里古文化初探之一
试揭开宁乡炭河里古城主人之谜
喻立新
宁乡炭河里古城遗址发现于1963年,2001年至2005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确认该处是一处西周时期的古城址。

这一重大发现,为研究黄材炭河里古文化的涵,提供了重要的考古依据,从而被评为2004年“全国十大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但炭河里遗址发掘已过去多年,炭河里古文化研究进展不大,它的主人依然是一个谜团。

炭河里遗址位于湘江下游支流——沩水上游的黄材盆地,隶属省宁乡县黄材镇栗山村,黄材盆地地处雪峰山脉东北麓,是沩水上游一
个面积近
千万平方
米的山间
盆地,中
央地势平
坦,三面
高山环
抱。

沩水
主源黄材
中国历史地图集·夏时期图 中国历史地图集·商时期全图
河自西向东从盆地中间流过,炭河里遗址即坐落在盆地西部的黄
材岸。

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夏时期全图》显示,
夏代时长江中游一带生活着一个原始部族集团——三苗。

其围大
致包括江汉、江淮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南北、洞庭蠡之间的辽阔地
域,即今天的省南部、省西部,以及、、三省。

《非子》云:“三
苗不服者,衡山在南,岷江在北,左洞庭之波,有蠡之水”。

关于三苗的起源,《国语·楚语下》说“其后三苗复九黎之
德”,说的是“三苗”复兴了“九黎”的事业和历史传统。

韦昭
注《国语》此句云:“三苗,九黎之后也”,即三苗是九黎的后
裔。

《国语•梦语》注中说:“九黎,蚩尤之徒也”。

《书吕刑释
文》、《吕氏春秋•荡兵》、《战国策•》高诱注,都说蚩尤是九黎
之君。

所以,三苗就是中华民族“三始祖”之一——蚩尤的后人。

有的学者认为三苗在商代时就开始神秘消失了。

谭其骧先生
在《中国历史地图集·夏时期全图》上标有三苗。

但在《商时期
全图》上不见三苗之踪迹,笔者赫然发现图上标注有“宁乡”和“清江”。

应该是由于在长江以南的宁乡炭河里及清江(现樟树市)吴城周边,发现了许多商代青铜器,认为这些青铜器是商人铸造,所以,商王朝势力取代了三苗。

三苗在商代时,是否不存在了?应该存在!试想:如果宁乡商代青铜器是三苗人铸造的,三苗在商代时期就当然存在!至于吴城遗址,只能证明那里也曾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并不能证明三苗不存在了。

广汉三星堆也发现了许多商代青铜器,但事实上那是古蜀国铸造的。

据历史典籍记载,三苗起源于尧舜之时,当时是中华上唯一能与中原华厦集团分庭抗礼的部落联盟,但长期受华厦集团的打压,于是被迫向南退缩,向西发展。

商代前三苗势力应是退出了长江以北。

留在长江以北的三苗人发展成为了“荆蛮”,商王朝对其进行了征伐。

据《竹书纪年》载:“商师征有洛,克之,遂征荆,荆降”说的是,商人的军队在攻占“有洛”(今洛河一带地区)之后,曾乘胜南下征伐“荆蛮”,一度迫使“荆蛮”归顺。

又《吕氏春秋·孟冬纪·》载:“汤见祝网者置四面……汤收其三面,……汉南之国闻之,曰:‘汤之德及禽兽矣。

’四十国归。

”“汉南”指汉水之南。

商初,汉水之南生活着包括“荆蛮”在众多氏族部落和方国,由于成汤“征伐”与“招抚”结合,都归附于商朝。

但没有证据证明商王朝势力越过长江。

商王朝在长江之北设立一个军事据点——盘龙城,其防御对象只有就是长江之南的三苗。

三苗部落聚居中心就在宁乡黄材。

《名义考》云:“三苗建
国在,而所治则江南荆也”。

“三苗”方国都邑建在近边的黄材与史载相吻合——《名义考》成书于明代,当时的宁乡黄材属府。

又据《后汉书·西羌传》载:“西羌之氏本出自三苗,姓之别也。

其国近南岳。

”——宁乡黄材距南岳仅一百五十多公里。

湘中地区至今还存在的一种神秘古朴的民间原始文明文化形态,称之为“梅山文化”。

梅山文化产生的地区是古梅山峒蛮居住地,史称“梅山”。

《宋史•梅山峒》云:“梅山峒蛮,旧不与中国通,其地东接潭,南接邵,其西则辰,其北则鼎”。

即包括今天的、、、、、、等市25个县级行政区域的全部或部分,宁乡黄材即在其中。

著名民俗专家、师大学教授子艾论证,梅山是中华民族三祖之一蚩尤部族的世居地之一。

所以三苗部落聚居中心设在黄材并不奇怪。

三苗不晚于商末周初由部落联盟变成了三苗方国,黄材炭河里古城当然是其都邑。

2001年至2005年对黄材炭河里考古发掘,炭河里西周古城遗址始建于商末周初(2970+或-50年)。

在炭河里遗址外2公里围出土了许多商周青铜器,总数达300多件。

多数精
品和有铭文的铜
器都出土于此,如
“大禾”人面纹方
鼎、“父乙”窝
纹罍、“癸”卣、
“戈”卣、巨型瓿、
寨子山兽面纹瓿、
三亩地“云纹铙”等。

黄材地理位置偏僻,在这里同时出现年代相近的城和大批青铜重器,让人难以否认两者间地密切关系,所以三苗方国应当是这些青铜器的主人。

闻名中外的四羊方尊出土在黄材月山铺,它的主人当然是三苗。

因为蚩尤是三苗始祖,姓“”,而“,从羊”,所以,三苗人用以羊为图饰的四羊方尊等礼器,祭天拜地敬祖宗。

距黄材不到20公里的老粮仓镇与枫木桥乡交界处有一座“师古寨”的山,山的西北面为老粮仓,东南面为枫木桥。

1959年、1993年先后在此共发现了15件商代大铜铙。

关于铙的用途,专家认为“可用于军旅,类似铜鼓,击鼓山顶,足以号召部队,指挥军阵,而且也可用祭祀宴享”(高至喜《中国南方出土商周铜铙概论》)。

相传师古寨是几千前祭祀祖先之地。

宁乡口音中“师”与“思”同音,“师古寨”实际上是“思古寨”,其意是:专门思念古人(祖先)的地方。

谁在此思古祭祖呢?根据出土的大铜铙系商代铸造,应该是商代或稍后西周时期的人们在此思古祭祖,当时当地生活的是三苗人。

三苗所尊奉的始祖是蚩尤,蚩尤姓“”,而“,从羊”,所以“师古寨”又名“羊角寨”,《民国·宁乡县志》云:“羊角寨即师古寨”。

三苗人为什么选择此山思古祭祖?因为当时该山及其附近生长着许多枫树(后来有人伐枫树用枫木架了一座桥,那一带现在就叫“枫木桥”),而枫树,是三苗人的主要崇拜神物之一,属于植物图腾崇拜,现在的苗族依然如此。

在黔东南神话《苗族史诗》(亦称《苗族古歌》)中,苗族先民们将自己与枫树有血缘关系的思想表达出来了,其对枫树的描会是非常的细腻、深情。

他们认为,人是由蝴蝶妈妈生的,而蝴
蝶妈妈又是枫树生的。

为什么枫树是苗族先民的植物图腾呢?这可能与《山海经·大荒南经》所记载的“蚩尤所弃其桎梏进为枫木”的传说有关。

综上所述,宁乡黄材炭河里古城的主人就是商周时期的三苗方国,三苗也是宁乡商周青铜器的主人。

本文仅仅证明三苗方国是宁乡商周青铜器的使用者,并不能证明三苗方国是宁乡商周青铜器的铸造者。

欲知宁乡商周青铜器何人何地铸造,请关注拙文《试揭开宁乡青铜器之谜》。

本文得到省博物馆原馆长、研究员熊传薪先生的悉心指导,在此深深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