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翻译资格英译汉注意的问题

合集下载

catti注意事项

catti注意事项

☆忠告3:
从2009年5月开始,英翻中口考试的语速在加快,留给考生的翻译时间在缩短,这就要求考生对所译内容必须十分熟悉,才能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专家建议:考生在口译考试中的用词结构上,要力求简单化,力求通俗、易懂,只要意思表达清楚、正确即可,如在考试过程中斟酌太久,语句过于复杂,讲话絮絮叨叨,不得要领,一旦把握不住,极易造成错误,最终会影响口译成绩;
汉译英 题型:政治 主题:中国官员在新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08年11月:英汉对话 题型:金融 主题:外国银行在华开展业务
英译汉 题型:金融 主题:世界银行官员有关城市化发展
汉译英 题型:商务 主题:玩具展览
09年5月:英汉对话 题型:外交 主题:中美建交30周年
英译汉 题型:金融 主题:金融危机
汉译英 题型:政治 主题:中国官员在某国际会议上的讲话
09年11月:英汉对话 题型:文教 主题:博物馆管理
英译汉 题型:商务 主题:广告
如考生想顺利通过口译考试就必须克服以上问题。
二、英翻历年考题题型汇总(2007年-2010年)
07年5月:英汉对话 题型:体育 主题:中外大学生体育运动
英译汉 题型:外交 主题:英国官员发展对华关系
汉译英 题型:环境 主题:治理城市空气污染
3、And the internet provides a rich source of information about brands and retail channels to help us for the final purchase decision. (2008年11月)
※应避免出现死译、直译、译语语无伦次等。
2、中国将遵循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方针,继续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2009年11月)

CATTI考试常见问题:注意事项

CATTI考试常见问题:注意事项

CATTI考试常见问题:注意事项
CATTI考试常见问题:注意事项
1、问:一级笔译可以带字典吗?考试时携带的英汉、汉英两本词典有没有什么具体要求?
答:可以携带纸质字典中译外、外译中各一本。

字典只要是纸质版即可。

2、问:笔译时要保证速度,可是往往回过头看时又觉得语序需要调整,导致卷面不整洁,需要用改正带,这必然会影响到评分吧?该怎么办呢?
答:不会影响评分。

3、问:如果录音的声音听上去象孩子的声音,稚嫩,会影响成绩吗?
答:这属于表达范畴,要求声音音调适中,高了刺耳,低了听不清,所以声音适中很重要。

4、问:笔译中可以带词典,因为以前的词典上有标记的内容,还要买新的吗?
答:只要不会被监考老师误认为有作弊嫌疑就行。

5、问:三级口译《综合能力》部分,是否有时间读题。

因为教材和配套练习中题与题间隔的时间太短暂了,经常会有读不完题的情况,考试中也是这样吗?
答:三级口译《综合能力》答题应该是边听边写。

听之前,很快阅读原题;听完录音材料,迅速答题。

6、问:二口考试需要自行准备耳机吗?可以自备草稿纸吗?每段给口译完成的'时间大概有多久?
答:不需要自备耳机。

草稿纸可向监考老师要,不用自备。

答题的时间取决于句子、段落的长短和难易程度。

7、请问一下,二级口译的Part3也就是听四段阅读的选择,是先发题然后一边听一边做,还是先听再发题?
答:先发题,一边听一边做。

英汉翻译需要注意的问题

英汉翻译需要注意的问题

英汉翻译需要注意的问题翻译就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的,完整的表达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是沟通各族人民的思想,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交流的手段之一,分为口译和笔译两种。

翻译的标准?普遍采用的指导标准就是清末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

为了避免用这个旧形式在翻译新内容引起误解,通俗化的说,翻译的标准即,忠实和通顺。

忠实原文的风格,包括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语体风格。

通顺,指的是译文语言必须通顺易懂,符合规范。

忠实和通顺相辅相成的。

1.符合原文语气。

I am up to my neck in your bullshit.译文:你让我倒他妈的八辈子邪霉了。

对比:没有翻译成为,你害得我好苦,保持了原来的语气风格。

2.准确理解语言。

John is now with his parents in New York City; it is already three years since he was a bandmaster.错误翻译:担任指挥已经三年了。

正确翻译:他不担任指挥已经三年了。

3.理解逻辑关系。

例如:It is good for him to do that.翻译(1):这样做对他有好处。

翻译(2):这样做是件好事。

4.理解句子中的典故和习语。

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翻译:约翰为人正直,既忠诚又正直。

其中eatsno fish 和play the game,是两个典故,分别代表忠诚和正直的意思。

5.正确表达,分为直译表达和意译表达。

Hitler was armed to the teeth when he launched the Second World War, but in a few years, he was completely defeated.翻译:希特勒在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候武装到牙齿的,不过几年,就被彻底击败了。

英汉翻译八大注意事项

英汉翻译八大注意事项

英汉翻译八大注意事项英语学习者一般愿做英译汉题目,怕做汉译英题目。

由于历史和文化上的差异,汉英词语之间存在着或显或隐的翻译上的陷阱,导致汉译英远比英译汉易于出错。

用鲁迅的话说,就是“词典不离手,冷汗不离身。

”这提醒译者必须对这些差异心中有数,然后再调和这些差异,“摆平”这些差异。

为此,要迈好下面八道坎儿,时刻要留心这八条“戒律”——只想为你擦亮满天星光,以免在熟路上“迷失方向”。

一、戒“从一而终”汉语言简意赅,句子灵活,往往是一个汉语词汇对应N个英语词汇,具体到在本句中应该采用那个意项,务必抓住精神实质,不可以不变应万变。

至于怎么应变,这就是显示译者功力的地方了。

比如:都是“问题”,下面的翻译各不相同,几乎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共同关心的问题questions of common interest解决问题solve a problem问题的关键the heart of the matter关键问题a key problem原则问题a question/ matter of principle悬而未决的问题an outstanding issue没有什么问题Without any mishap摩托车有点问题。

Something is wrong with the motorcycle.问题不在这里。

That is not the point.最近揭发出相当严重的贪污、受贿和官僚主义问题。

Serious cases of embezzlement, bribery, and bureaucracy have been brought to lightrecently.译者要掌握这种汉英翻译中的“游击战术”,翻译家应是不同“文化王国”边境线上的“游击战略家”。

沙博里将《水浒传》译为:Outlaws of the Marsh(沼泽地上的亡命之徒)。

杨宪益译将屈原的《国殇》译为:For Those Fallen for Their Country,北外出版社将《儒林外史》译为:The Scholars。

全国翻译资格考试英译汉技巧

全国翻译资格考试英译汉技巧

全国翻译资格考试英译汉技巧在全国翻译资格考试中,英译汉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考生来说,掌握一定的技巧能够大大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率。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实用的英译汉技巧。

首先,理解原文是翻译的基础。

在开始翻译之前,要仔细阅读英文原文,确保对每个单词、短语和句子的意思都有清晰的理解。

遇到生词或复杂的句子结构,不要急于翻译,先通过上下文、词根词缀、语法知识等进行推测和分析。

语法分析是理解原文的关键步骤。

英语句子的结构往往比较复杂,有各种从句、短语等。

要能够准确地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等主要成分,理清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比如,在一个长句中,可能会包含一个定语从句,我们要明确这个定语从句是修饰哪个先行词的,从而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在词汇方面,不能仅仅停留在单词的表面意思,要考虑其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有些单词有多种词义,需要根据上下文选择最合适的解释。

同时,要注意英语中的固定搭配和习语,不能逐字翻译,而要按照其习惯用法进行翻译。

接下来是翻译的过程。

在翻译时,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

“信”就是要忠实反映原文的内容,不随意增减或改变意思;“达”是指译文要通顺流畅,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雅”则是在可能的情况下,使译文具有一定的文采。

语序调整是英译汉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技巧。

由于英语和汉语的语序存在差异,在翻译时需要对语序进行适当的调整。

比如,英语中定语、状语的位置与汉语有所不同,要将其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使译文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词性转换也是常见的技巧之一。

英语中的某些词性在汉语中可能需要转换成其他词性,才能使译文更自然。

例如,英语中的名词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翻译成汉语中的动词,形容词可以翻译成名词等。

增词与减词也是需要注意的。

为了使译文更完整、通顺,有时需要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增加一些词汇,如连接词、量词等。

而在某些情况下,英语中的一些词汇在汉语中无需翻译出来,以免造成冗余。

句子的分合也是一种重要的技巧。

对于较长、较复杂的英语句子,可以根据其意思将其拆分成几个短句,使译文更清晰明了;反之,对于一些较短的句子,可以根据逻辑关系将其合并成一个长句,使译文更紧凑。

全国翻译资格考试翻译技巧精讲

全国翻译资格考试翻译技巧精讲

全国翻译资格考试翻译技巧精讲全国翻译资格考试对于想要从事翻译工作的人来说,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检验。

要在这个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至关重要。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些实用的翻译技巧。

首先,理解原文是翻译的基础。

在拿到一篇需要翻译的文章时,不能急于动手翻译,而是要静下心来仔细阅读和分析原文的内容、结构和语言风格。

这包括理解原文的主题、背景、目的以及所涉及的专业领域知识。

只有对原文有了透彻的理解,才能准确地将其翻译成目标语言。

在理解原文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词汇的准确含义。

有时候,一个单词可能有多种意思,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其最合适的释义。

比如“address”这个单词,常见的意思有“地址”“演讲”“处理”等,如果不结合上下文,很容易翻译错误。

同时,还要关注句子的语法结构。

对于复杂的长难句,要学会分解和分析,找出句子的主干和修饰成分,这样才能清晰地理解句子的逻辑关系。

例如,“The book which was written by him is very popular”这个句子中,“which was written by him”是一个定语从句,修饰先行词“book”,翻译时要准确体现这种修饰关系。

在进行翻译时,要注重语言的转换。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习惯,不能逐字逐句地硬译。

比如,英语中习惯使用被动语态,而汉语中则更倾向于使用主动语态。

所以在翻译时,要根据两种语言的特点进行灵活转换。

另外,翻译时要注意语序的调整。

由于英语和汉语的句子结构和语序存在差异,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对语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比如,“I have never seen such a beautiful place before” 翻译成汉语应该是“我以前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地方。

” 而不是“我有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地方以前。

”对于一些特定的领域,如科技、法律、医学等,要掌握相关的专业术语和固定表达。

英译汉英译汉阅卷老师告诉你英译汉应重视的问题

英译汉英译汉阅卷老师告诉你英译汉应重视的问题

英译汉英译汉阅卷老师告诉你英译汉应重视的问题阅卷老师告诉你英译汉应重视的问题有幸多次参与国家人事部组织、外文局实施并管理的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的阅卷、质检工作,我发现,一些考生翻译水平还是不错的,但对于翻译的基本常识缺乏了解,不知道如何规范地处理数字、人名、地名、机构名、缩略语以及其他问题,因而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个人的成绩。

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一些考试中常见的“雷区”,可能对考生提高考试成绩有所助益。

一、人名问题除另有特别规定外,对于原文中的人名一般都是要求翻译的,翻译时可以借助外文词典、人名词典或其他工具。

在考试中,考生应该力争将人名准确地翻译出来,尤其是一些国际上较为著名的人物,例如联合国秘书长、几个主要大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历史上有名的大科学家、大文学家等,还要注意与港澳台地区的译法有所区别。

对于一些一般人不太熟悉的人名,即使翻译得不太准确,考虑到这是限时的考试,阅卷老师一般是可以通融的(各阅卷组会作统一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人名一定要力求准确翻译。

有的考生在译文中将外国人名直接上原文,这是不符合要求的(除非有特殊规定),阅卷老师会相应地扣分。

有的考生在译文中将人名空在那里,这就更不符合翻译的基本要求了,做翻译是不能开天窗的,那就是失职了。

二、数字关于数字用法的问题,国家主管部门已有具体规定,各翻译出版机构以及一些国际组织也有自己的专门规定。

有志于从事翻译职业的人应该对这些有起码的了解。

在原文中,数字如作为词素构成固定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以及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的情况,则译文中可使用汉字;整数一至十,如果不是出现在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组数字中,可以用汉字,但要照顾到上下文,以便求得局部体例上的一致。

例如:原文“quarter”,应译为“四分之一”;原文“threetofourpeople”,则译为“三四人”;原文“ThirdWorld”,可译为“第三世界”;原文“everalthouandpeople”,则译为“几千人”;原文“fiveprinciple”,可译为“五项原则”;原文“fourorfivehundred”,可译为“四五百”;原文“welloveri某ty”,可译为“六十好几了(年龄)”,原文“50-oddyearold”,可译为“五十出头”,原文“alittleover30yearold”,可译为“三十挂零”等等。

英译汉注意事项

英译汉注意事项

英译汉注意事项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英译汉注意事项1.总的原则(1)翻译时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符合汉语的习惯(2)翻译不可太拘泥。

拘泥、刻板的翻译因死守原文语言形式而损害了原文思想内容。

好的译文应该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3)能够直译尽量不意译(4)翻译的过程应该是先理解后表达。

现就这一点作进一步论述。

2.结合英文写作特点对语言进行整体理解首先,英文段落的首句一般为topic sentence,然后展开说明。

展开的写法有多种,可分可总,可下定义,可同义重复,可以代词复指等。

利用这一技巧,先通读全文,便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在翻译时就能在上下文中确定词义,从而进行准确的翻译.其次,具体而言:(1)对词的理解可以从构思法、词的搭配关系和词汇之间的逻辑关系等方面入手(2)对句子的理解可以从句子的内在逻辑、成分之间的从属关系和句子的语法组成等方面来实现(3)对于长句,可采用如下译法:顺译法:按照原文顺序译逆续法:顺序与原文顺序相反重复法:重复前一个词分译法:一个句子分成几个部分来翻译括号法:在译文后加括号进行解释和说明等终合法:综合运用上述各种方法3.表达正确理解原文后,还要通过适当的翻译技巧用规范的汉语表达出来。

这些技巧有:(1)增词法。

根据需要增加一些词语,如名词等(2)减词法。

根据汉语习惯,删去一些词(3)肯否表达法。

原文为肯定句,译成汉语是为增强修饰效果,可以译为否定句。

反之亦然(4)变换法,名词译成动词或动词转译成名词等(5)分合法。

一个长句可分成若干部分来译,或者把原文的几个简单句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来。

(6)省略法:两种语言由于存在差异,表达时不可能总是对等,经常可以省略一些词和句子成分,如英语中的冠词汉语里没有,译时可以省略4.应试中还应注意的问题(1)词的指代问题要搞清楚(2)汉语知识的应用,如修辞等(3)部分否定和否定重点。

全国翻译资格考试汉译英考点大全

全国翻译资格考试汉译英考点大全

全国翻译资格考试汉译英考点大全全国翻译资格考试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和挑战性的考试,对于想要从事翻译工作或者提升翻译能力的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汉译英部分作为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涵盖了众多的考点,需要考生全面掌握和熟练运用。

以下是对全国翻译资格考试汉译英部分常见考点的详细梳理。

一、词汇层面1、词汇选择在汉译英中,准确选择词汇至关重要。

这不仅包括常见词汇的正确翻译,还涉及到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汇。

例如,“重视”可以翻译为“attach importance to”“pay attention to”“value”等,但具体使用哪个词汇要根据上下文来决定。

2、专业词汇不同领域的文本会涉及到特定的专业词汇。

比如,在经济领域,“通货膨胀”是“inflation”,“货币政策”是“monetary policy”;在科技领域,“人工智能”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大数据”是“big data”。

考生需要积累常见领域的专业词汇,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3、词汇搭配中文和英文在词汇搭配上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做研究”在英文中是“conduct research”而不是“do research”;“取得进步”是“make progress”而不是“get progress”。

熟悉这些常见的词汇搭配能让译文更地道。

4、词汇的多义性很多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

比如“run”这个词,既可以表示“跑”,也可以表示“经营”“管理”等。

考生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判断词汇的准确含义。

二、句子层面1、句子结构中文句子结构相对灵活,而英文句子结构较为严谨。

在汉译英时,要注意将中文的松散结构转化为符合英文语法规则的结构。

例如,将“他学习很努力,所以成绩很好。

”翻译为“He studies very hard, so he gets good grades”2、主从复合句英文中经常使用主从复合句来表达复杂的逻辑关系。

CATTI考试常见问题

CATTI考试常见问题

CATTI考试常见问题汇总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hina Accreditation Test for Translator and Interpreters--CATTI)是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委托,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China 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Administration)负责事实与管理的一项国家级职业资格考试,已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一项在全国实行的、统一的、面向全社会的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认证,是对参试人员口译或笔译方面双语互译能力和水平的评价与认定。

考试等级:(4个等级)资深翻译;一级口译、笔译翻译;二级口译、笔译翻译;三级口译、笔译翻译;两大类别,即笔译、口译,口译又分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两个专业类别。

二、三级笔译考试均设《笔译综合能力》和《笔译实务》2个科目;口译考试均设《口译综合能力》和《口译实务》2个科目,其中二级口译考试《口译实务》科目分设“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2个专业类别。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前未获得二级或二级以上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的,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参加二级口译或笔译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并可免试《综合能力》科目,只参加《口译实务》或《笔译实务》(实务采用现场录音方式进行,口译实务考试时间为60分钟,笔译实务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科目考试。

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实行定期登记制度,每3年登记一次。

有效期满前,持证者应按规定到制定的'机构办理再次登记手续。

再次登记,还需要提供接受继续教育或业务培训的证明。

并且,获得考试证书者将可以个人会员身份加入中国翻译协会。

(一) 考试时间5月:举行一、二、三级英、日、法、阿拉伯语口、笔译考试(报名时间2-3月份);11月:举行一、二、三级俄、德、西班牙语口、笔译考试,英语二、三级口笔译考试,英语同声传译考试(8-9月份)。

(二) 考试报名报名工作由各地人事考试机构(笔译)和BFT考点(口译)负责,可采用网上或现场方式;目前,全国各地报名时间并不相同,具体请及时关注“报名信息速递”板块内容;(三) 成绩查询和证书发放1、考试结束60天后,可查询考试成绩。

英译汉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英译汉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英译汉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在进行英译汉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涉及语言、文化、表达方式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一些英译汉的常见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1. 语法结构的不同问题:英语和汉语的语法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翻译时难以保持句子的原有结构。

解决方案:翻译时要注意调整语法结构,确保译文自然流畅。

有时候需要重新构思句子,以使其在汉语环境下更为通顺。

2. 多义词的翻译问题:英语中的许多词汇具有多义性,翻译时难以确定最合适的意思。

解决方案:根据上下文和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译文,确保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有时候需要参考专业词典或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

3. 文化差异导致的表达方式不同问题:英语和汉语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些表达方式在汉语中可能不够地道。

解决方案:在翻译时要注意尊重文化差异,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使译文更符合汉语习惯。

有时候可以使用类比或解释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4. 习惯用语和俚语的翻译问题:英语中的习惯用语和俚语在汉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表达方式。

解决方案:尽量避免直译,而是选择相近意思的汉语习惯用语或表达方式。

在翻译时考虑到目标读者的理解程度,以确保信息传达的准确性。

5. 专业术语的翻译问题:英语文本中包含大量专业术语,翻译时难以找到准确对应的汉语词汇。

解决方案:在翻译专业术语时,可以参考相关领域的标准术语表,或者查阅专业词典。

如有需要,可以注明原文专业术语以保留原文信息。

6. 时态和语态的转换问题:英语中的时态和语态在汉语中可能需要进行转换,以适应语言习惯。

解决方案:注意时态和语态的变化,确保译文在汉语环境中符合语法规范。

这涉及到对上下文语境的准确理解和灵活运用。

7. 长句和短句的转换问题:英语中的句子往往较长,翻译成汉语时可能需要拆分或重组。

解决方案:在翻译长句时,注意保持句子的逻辑结构,合理拆分或重组,确保读者容易理解。

同时,要确保每个子句在汉语环境下都是通顺的。

全国翻译资格考试英汉互译技巧

全国翻译资格考试英汉互译技巧

全国翻译资格考试英汉互译技巧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全国翻译资格考试作为衡量翻译能力的重要标准,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其中,英汉互译部分更是需要考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全国翻译资格考试英汉互译的一些实用技巧。

一、词汇积累与运用词汇是翻译的基础,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丰富的词汇量都能让翻译更加准确和流畅。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不仅要注重常见词汇的积累,还要关注一些专业领域的术语。

对于英语词汇,要了解其常见的搭配、用法和多义性。

例如,“run”这个单词,常见的意思有“跑”,但在“run a business”中则表示“经营”;“address”不仅有“地址”的意思,还有“解决、处理”的含义。

同时,要注意英语中一些形似词的区别,如“adapt”和“adopt”,“affect”和“effect”等。

在汉语词汇方面,要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和语境,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或生僻的词汇。

比如,“截止”和“截至”在用法上就有明显的区别。

在翻译过程中,灵活运用词汇的替换和引申也是很重要的技巧。

当遇到某个词汇无法直接翻译时,可以根据上下文和语境,选择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汇进行替换。

比如,“complicated”可以翻译为“复杂的”“繁琐的”“错综复杂的”等。

二、语法分析与转换正确的语法分析是保证翻译准确的关键。

英语和汉语在语法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考生需要熟练掌握两种语言的语法规则,并能够在翻译中进行灵活转换。

英语注重形合,句子结构严谨,常常通过关联词、时态、语态等来表达逻辑关系。

而汉语注重意合,句子结构相对松散,更多依靠语序和语义来表达逻辑。

例如,英语中的定语从句在翻译成汉语时,常常要拆分成几个短句。

在时态和语态的转换上,要根据两种语言的习惯进行调整。

比如,英语中的被动语态在汉语中不一定用被动形式来表达,可以转换为主动语态,使句子更加自然流畅。

同时,要注意句子成分的调整。

翻译资格考试需注意四大翻译原则

翻译资格考试需注意四大翻译原则

翻译资格考试需注意四大翻译原则(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翻译资格考试需注意四大翻译原则翻译资格考试需注意四大翻译原则你知道是什么吗?今天本店铺给大家带来了翻译资格考试需注意四大翻译原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下面本店铺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catti字典规则

catti字典规则

CATTI字典规则一、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翻译工作在沟通各方之间的桥梁作用日益凸显。

在中国,CATTI考试作为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其目的是评估考生的翻译能力和水平,为翻译行业提供一个统一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认证标准。

为了确保考试的公正性和准确性,CATTI制定了严格的字典规则。

这些规则不仅为考生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也为翻译行业设定了客观的评估标准。

作为语言工作者的重要参考,CATTI字典规则对于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CATTI字典规则的主要内容1.字典选择:考生在考试时可以携带自己习惯使用的英汉、汉英双解词典。

但需要注意的是,考试组织者不提供任何字典,考生应自行准备。

对于字典的选择,建议考生选择正规出版社出版、内容准确、更新及时的专业词典。

2.字典使用规定:考生在考试期间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查阅字典。

此外,为确保考试的公正性,考生携带的字典不能有任何标记或注释,以防止作弊行为。

3.字典质量要求:考生所携带的字典必须具有较高的质量和准确性。

考试组织者强烈建议考生携带权威出版社出版的高质量字典,以确保翻译过程中能获取准确和可靠的信息。

4.字典版本要求:鉴于语言和词汇的不断变化,考试组织者鼓励考生携带最新版本的字典参加考试。

这有助于反映最新的语言趋势和变化,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同时,考生还应确保所携带的字典版本与考试内容相匹配,避免因版本不匹配导致的问题。

三、CATTI字典规则的应用价值CATTI字典规则的应用不仅有助于确保考试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更在培养考生的良好查阅习惯、提升翻译速度和准确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这些规则,考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提高翻译实践能力。

1.培养良好的查阅习惯:在CATTI考试中,考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翻译任务。

因此,具备良好的查阅习惯至关重要。

根据CATTI字典规则,考生应能在短时间内找到所需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翻译效率。

全国翻译资格考试语言基础知识点

全国翻译资格考试语言基础知识点

全国翻译资格考试语言基础知识点全国翻译资格考试对于想要从事翻译工作或者提升翻译能力的人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挑战。

在备考过程中,掌握语言基础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关键的知识点。

首先,词汇是语言的基石。

在翻译资格考试中,拥有丰富的词汇量是基础中的基础。

不仅要熟悉常见词汇的含义和用法,还要对一些专业领域的术语有准确的理解。

例如,在法律、医学、科技等领域,都有特定的词汇和表达。

这就需要我们平时通过阅读相关领域的文献、书籍来积累。

语法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了解句子的结构、时态、语态等语法规则,能够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原文,并生成正确、流畅的译文。

比如,英语中的各种时态,如一般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等,在翻译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表达的意思进行准确转换。

词性的掌握同样重要。

不同词性的单词在句子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灵活运用和正确转换,能够让译文更加自然和地道。

例如,“重要”这个词,在英语中可以是“important”(形容词),也可以是“importance”(名词),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词性。

除了词汇和语法,句子的理解和翻译也是重点。

长难句的分析和翻译常常是考生们的难点。

在面对复杂的句子时,我们需要先理清句子的主干结构,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等主要成分,再逐步分析修饰成分。

同时,要注意从句的使用和翻译方法,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

语言的逻辑关系也是不可忽略的。

在翻译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原文的逻辑顺序,使译文符合逻辑,表达清晰。

比如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等,需要通过恰当的连接词来体现。

在不同语言之间,文化差异也会对翻译产生影响。

一些词汇和表达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因此,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进行翻译。

对于翻译资格考试中的语言基础知识点,我们还需要注重语言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避免生硬的逐字翻译,而是要根据上下文和语言习惯进行灵活调整。

2023年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翻译技巧必备知识点

2023年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翻译技巧必备知识点

2023年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翻译技巧必备知识点翻译作为一项专业技能,对于全球化时代的翻译专业人员来说,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和高超的翻译技巧至关重要。

在2023年的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中,候考者需要掌握一些必备的翻译技巧。

本文将从语言能力、翻译思维和实践经验等方面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语言能力语言是翻译的基础,因此一名优秀的翻译专业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 精通目标语言和源语言:候考者应熟练掌握至少两种外语,包括英语、法语、德语、俄语等,并在母语中有出色的表达能力。

2. 多样化的词汇储备:考生需具备广泛的词汇量。

在准备考试过程中,需要积累并掌握不同主题领域的词汇,以应对不同翻译场景。

3. 准确理解和表达:考生需要培养准确理解原文的能力,并能以准确、流畅的方式表达出来。

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以通过阅读大量外文书籍和原版资料来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翻译思维翻译思维是指在进行翻译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合理运用翻译思维可以更好地完成翻译任务,以下是几个翻译思维的要点:1. 意译与直译的平衡:对于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差异较大的情况,考生需要灵活运用意译和直译,确保传达原文信息的同时尊重目标语言的习惯和表达方式。

2. 上下文理解能力:考生需要具备优秀的上下文理解能力,尤其是在遇到一词多义、修辞手法等特殊语言现象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准确理解源文意图,进行正确的翻译。

3. 细致入微:翻译过程中,考生需要注重细节,如标点符号和语法结构等。

这些细微的差别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句子的表达和理解。

三、实践经验1. 多练习: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该多进行翻译练习,包括对实际文章和语料库的翻译、模拟考试等,以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2. 学习与交流:候考者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的翻译培训班和研讨会来学习和交流。

与翻译界的专业人士进行互动,可以对自己的翻译技巧和实践经验进行不断提升。

3. 注意审稿和校对:考生在翻译结束后,应该进行仔细的审稿和校对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英译汉方面应重视的问题
陈炳发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委员
有幸多次参与国家人事部组织、外文局实施并管理的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的阅卷、质检工作,我发现,一些考生翻译水平还是不错的,但对于翻译的基本常识缺乏了解,不知道如何规范地处理数字、人名、地名、机构名、缩略语以及其他问题,因而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个人的成绩。

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一些考试中常见的“雷区”,可能对考生提高考试成绩有所助益。

一、数字
关于数字用法的问题,国家主管部门已有具体规定,各翻译出版机构以及一些国际组织也有自己的专门规定。

有志于从事翻译职业的人应该对这些有起码的了解。

一般的规定是,对于纯粹属于计量或统计范畴的数值,无论原文是否使用阿拉伯数字,译文一般用阿拉伯数字。

例如:原文“654,321,000”,译文中照抄“654,321,000”即可;不能译为6亿5千4百32万1千。

原文“fifty million”,可译为“5 000万”;不能译为“五十百万”,或“50百万”。

对于万以上数字,中文一般以“万”和“亿”为单位;原文“half a billion”,可译为“5亿”。

原文“five trucks”,可译为“5辆卡车”;原文“3-4 percent”,可译为“3%-4%”;原文“five percentage points”,可译为“5个百分点”。

原文用英文数字或罗马数字表示的,除纯粹属于计量或统计范畴的数值的情况外,译文用汉字。

例如:原文“Chapter II”,可译为“第二章”,不能译为“第2章”;原文“Committee of Twenty-four”,可译为“二十四国委员会”,不能译为“24国委员会”;原文“Sixty-fourth Sessio n”,可译为“第六十四届会议”,不能译为“第64届会议”。

在原文中,数字如作为词素构成固定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以及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的情况,则译文中可使用汉字;整数一至十,如果不是出现在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组数字中,可以用汉字,但要照顾到上下文,以便求得局部体例上的一致。

例如:原文“quarter”,应译为“四分之一”;原文“three to four people”,则译为“三四人”;原文“Third World”,可译为“第三世界”;原文“several thousand people”,则译为“几千人”;原文“five principles”,可译为“五项原则”;原文“four or five hundred”,可译为“四五百”;原文“well over sixty”,可译为“六十好几了(年龄)”, 原文“50-odd years old”,可译为“五十出头”, 原文“a little over 30 years old”,可译为“三十挂零”等等。

对于数字的翻译还可以做出许多规定,但对于翻译(水平)考试而言,掌握以上三点就基本可以了。

对于不规范的数字表述,诸如“6亿5千4百32万1千”之类,阅卷老师都是要酌情扣分的。

二、人名问题
除另有特别规定外,对于原文中的人名一般都是要求翻译的,翻译时可以借助外文词典、人名词典或其他工具。

在考试中,考生应该力争将人名准确地翻译出来,尤其是一些国际上较为著名的人物,例如联合国秘书长、几个主要大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历史上有名的大科学家、大文学家等,还要注意与港澳台地区的译法有所区别。

对于一些一般人不太熟悉的人名,即使翻译得不太准确,考虑到这是限时的考试,阅卷老师一般是可以通融的(各阅卷组会作统一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人名一定要力求准确翻译。

有的考生在译文中将外国人名直接上原文,这是不符合要求的(除非有特殊规定),阅卷老师会相应地扣分。

有的考生在译文中将人名空在那里,这就更不符合翻译的基本要求了,做翻译是不能开天窗的,那就是失职了。

三、国名和机构名
国名一定要准确翻译,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译错绝对要扣分。

国名一般都能在字典中查到,只是要注意简称和全称的问题。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一定要翻译为“美利坚合众国”;如原文为“USA”,则可译为“美国”。

孟加拉国的英文全称是“The People's Republic of Bangladesh”,翻译为“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其简称“Bangladesh”,一定要翻译为“孟加拉国”,不能译为“孟加拉”而省略了“国”字。

机构名称也是一样,例如“UNESCO”是缩写,也就是简称,一般译为“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系统译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科文组织本身的译法)”,这两种都可以。

有的考生将“UNESCO”这个简称翻译为全称——“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这是一种过度翻译,有画蛇添足之嫌,在国际组织文件翻译中是绝对不允许的,因此在考试中也要扣分。

四、地名
除另有特别规定外,对于原文中的地名一般都是要求翻译的,翻译时可以借助外文词典、地名词典或其他工具。

在考试中,考生应该力争将地名按照通用的习惯说法准确地翻译出来,尤其是一些著名的大城市,几个主要大国的州(省)一级名称。

翻译(水平)职称考试允许带字典,因此,只要查一下字典,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无论考生的翻译水平有多高,译文中如将“Geneva(日内瓦)”翻译为“几内瓦”,将“Bern(伯尔尼)”翻译为“波恩”,也会直接导致扣分。

有些小地名字典上查不到,当然可以自译,这时如果在地名译文首次出现时将原文加括号附在词后,不失为一种聪明的处理方法。

考虑到这是限时的考试,阅卷时,各阅卷组也会对这些小地名的
扣分作统一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地名一定要力求准确翻译。

五、货币符号
在实务考试中经常会出现货币符号的缩写,这些货币符号一般也需要翻译出来。

例如“£”(英镑)、“$”(美元)、“€”(欧元)等等,考生对这些符号要有基本的了解。

原文中明明说的是5000万英镑,你翻译为5000万欧元,实际价值错得离谱,你说阅卷老师能不扣分吗?
六、倍数问题
在阅卷或做质检时,我发现很多人对于倍数问题不敏感。

考生不知道,对这些倍数问题是否处理得当,恰恰是阅卷老师十分关注的要点。

倍数增加问题。

原文“increased 3 times/folds”,“increased by 3 times”,“increase to 3 times”以及“increase by a factor of 3”,均应译为“增加到3倍”,或者“增加2倍”,而不应译为“增加3倍”。

原文“A is 3 ti mes as great(long,much,…)as B”,“A is 3 times greater (longer, more,…)than B”,“A is 3 times the size (length,amount,…)of B”,均应译为;“A的大小(长度,数量,……)是B的3倍”,或者“A比B大(长,多,……)2倍”,而不应译为“A比B大(长,多,……)3倍”。

倍数减少问题。

原文“decrease 3 times/folds ”;“decrease by 3 times”;“decrease by a factor of 3”均应译为“减少到1/3”,或者“减少2/3”。

原文“A is 3 times as small (light,slow,…)as B”,“ A is 3 times smaller (lighter, slower,…)than B”,均应译为“A的大小(重量,速度,……)是B的1/3”,或者“A比B小(轻,慢,……)2/3”,而不应译为“A比B小(轻,慢,……)3倍”。

需要注意的是,增加用倍数表示,减少用分数表示。

汉语在倍数的表达上经常使用“翻番”,例如“double”(翻一番);“quadruple”(翻两番);但是“triple”不应译为“翻三番”,而应译为“增至三倍”,或者“增加两倍”。

有很多考生在倍数的理解上出现问题,导致扣分,显然对于英语的数字表达方法不够熟悉。

七、字迹要清晰
翻译(水平)考试的实务部分需要考生在试卷上笔答,有的考生字迹潦草,胡涂乱抹,令人难以辨认,甚至间接影响了成绩。

其实,这既增加了阅卷老师的工作难度,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试卷不仅反映了考生的翻译水平,其实也能反映出考生的工作态度。

作为合格的翻译首先要求严谨,一丝不苟,潦草难认的字迹容易造成笔误和误读,在实际操作时也会造成延误或误解,甚至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不要以为书写不重要,这也是翻译的基本功之一,必须严肃对待、刻苦训练。

能看到一份没有涂抹,字迹端正、表述
清晰的试卷,阅卷老师的心情会是无比舒畅的。

八、错别字
错别字是考试中经常发现的问题。

无论是二级笔译还是三级笔译,译文中出现错别字都是要扣分的。

其实,一名合格的翻译,不仅外语水平要高,具有熟练运用外语的能力,母语水平尤其要高,这样在做翻译时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出神入化。

因此,考生除了注重提高外语水平,更应当打好母语的基础,练好基本功,以期在考试时不致因错别字而丢分。

人事部组织、外文局实施并管理的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是一种选拔性考试,有一定的难度,通过比例并不太高。

我希望准备参加翻译资格(水平)考试的考生在备考时能够重视上面所说的这些问题,也希望高校翻译教学和各级培训工作者对此予以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