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组织创新(管理学马工程版)
第十六章-组织创新——管理学(马工程)
1、激发组织变革的意愿
第一节 组织变革与创新
2、创造组织共同愿景与意义给赋:
•创造共同愿景的过程,也是对组织和岗位工作意义的构建和给赋过程,意义给赋( sensegiving)关注“特定的群体如何去影响其他人对于事件的理解”。 •变革领导因此而成为构建意义和诠释意义的修辞过程,其工作重点在于何时或如何 在各个层次上影响其他人对于特定组织现实的意义生成(sensemaking)。
第十六章 组织创新
导语
组织创新是管理创新工作的关键性内容,它不仅将 创新工作置于组织化的有机运行之下,更是为创新工作 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做好组织创新工作就要消 除组织创新与变革的障碍,对组织结构进行变革和创新 ,有效配置创新人才,构建可持续创新的学习型组织。
南京大学商学院
第一节 组织变革与创新
2、后工业社会的企业制度结构创新:
管理人员的职能就是运用协调知识去组织和管理企业成员的分工劳动。在协调 实践中,管理人员的地位不断得到加强。
后工业社会中,知识正变为最重要 的资源,企业内部的权利关系正朝向知 识拥有者的方向变化 。
资本的逻 辑
知识的逻 辑
权力派生于知识的供应,利益由知 识的拥有者所控制正逐渐成为后工业社 会或知识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组织结构创新
1、工业社会中企业文化的功能与特点
企业文化在工业社会中表现出如下特征:
第二节 组织结构创新
2、后工业时代的企业文化创新
伴随后工业化时代到来,知识经济改变了工业社会企业文化的基础,从 而使企业文化出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调整: 企业文化将成为企业管理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手段。
不同于层级结构严格的等级制度,在网络化层 级结构中,各工作单元也是决策中心。利用价值观 和行为准则去影响各工作单元在不同时空的行为方 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就变得至关重要了。文化将 成为保证和促进网络化层级结构条件下企业组织活 动一体化的黏合剂。
(绪论)马工程版《管理学》电子书_1-16
绪论管理学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时代背景不同,环境特征不同,管理活动的规律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管理学学习和研究的目的就是在揭示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分析这种规律在特定时期的表现形式,探讨如何根据这种规律指导不同情境下的管理实践。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广义上来说,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个体活动的管理,也包括群体活动的管理。
任何个人即使在从事仅与自己相关的目标活动时,也需要在可利用的不同资源中进行选择。
优先利用哪些资源?以什么样的方式利用这些资源?如何才能利用可支配的资源给自己带来尽可能大的收益?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借助我们自己的统筹管理能力。
即便我们在进行相关活动时能够利用的资源种类有限,可以选择的余地很小,也至少有一类基本问题需要解决: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如何合理地把我们的时间资源分配在不同的活动中?时间管理也是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个体活动的有效组织因此也应成为管理研究的重要议题。
个体活动需要管理,人类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更需要管理。
群体活动的管理首先需要选择群体活动的方向与内容。
这种选择的实质是群体可支配资源的配置方向与配置方式选择,其目的是保证群体从可支配的资源利用中获得最大满足。
但是,群体活动根据定义可知是由一群人完成的活动。
这一群人中的每一个个体的工作能力是有差异的,能为组织提供的贡献是不同的,对组织要求其提供的特定服务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对群体活动的管理不仅要研究资源的利用,而且要研究人的努力的整合。
要通过对人的管理使群体中不同人在不同时空的努力转化成对群体有效的贡献。
(二)一般组织与企业组织持续的群体活动是在一定形式的组织中进行的。
或者说,群体活动的持续进行导致了组织的产生。
我们需要在思考群体活动管理,或者说需要在思考作为群体活动框架的组织管理的基础上抽象出一般的管理规律,然后在概括这些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一般的管理理论,进而把这些理论移植于其他人类组织的管理。
完整word版)马工程管理学-模拟试卷
完整word版)马工程管理学-模拟试卷B.战略是长期决策,战术是短期决策C.战略目标是整体性的,战术目标是局部性的D.战略决策包括选择行业、定位市场等,战术决策包括产品定价、促销策略等E.战略决策影响组织的长远发展,战术决策影响组织的日常经营12.以下哪些是组织变革的类型(多选)_________。
A.结构性变革B.文化性变革C.技术性变革D.人员性变革E.战略性变革13.以下哪些是组织行为学中的五大个体特征(多选)_________。
A.人格B.动机C.态度D.情绪E.能力14.以下哪些是组织创新的类型(多选)_________。
A.产品创新B.服务创新C.流程创新D.管理创新E.资源创新15.以下哪些是组织文化的组成部分(多选)_________。
A.价值观B.C.规章制度D.语言E.符号三、判断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6.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个体、团队和组织在工作环境中的行为和互动的学科。
()17.组织结构是指组织中人员的等级和职责划分,以及人员之间的关系和协作方式。
()18.组织文化是组织内部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19.管理是指在组织内部协调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0.领导力是指个人通过影响他人,达成共同目标的能力。
()21.组织变革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计划性的、有意识的、系统性的变化过程。
()22.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组织战略分析工具,其中S代表机会,W代表威胁,O代表优势,T代表劣势。
()23.组织绩效评估是评价组织整体绩效的过程,包括对组织目标、战略、业务流程、员工绩效等方面的评价。
()24.品牌是指一个产品或服务的商标,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
()25.市场营销是指企业通过满足顾客需求,获取利润的过程。
()四、简答题(该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
)26.请简要介绍组织行为学中的五大团队特征。
27.请简要介绍组织创新的意义和影响因素。
28.请简要介绍组织结构的类型和各自的特点。
管理学-习题-第16章
第十六章组织创新(一)判断题1、组织变革可以划分四条基本路径:演化、适应、创造与革命。
2、明茨伯格认为一个有效得层级结构化要达到六种机制得建立:相互调适、直接监督、工作程序标准化、成果标准化或产出标准化、技术(技能)以及知识标准化与规范 标准化. 3、组织制度结构创新就是对个体成员在组织活动中得关系与行为得规范。
4、文化结构通过组织文化来规范参与者间得正式关系。
5、波兰尼将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两种。
6、从认知变革得角度,阿吉利斯提出组织学习可分三种:单循环学习、双循环学习 与再学习。
7、组织结构不仅就是劳动分工与协调得需要,也就是指运用组织方法调整相关行 动者得行为,对其行为进行引导与整合。
8、层级结构就是对企业在组织活动中得关系与行为得规范.(-)填空题2、适应就是一种非典型变革。
它分阶段缓慢进行,它往往不会造成根本性得革命。
务与应孕有得权利.5、组织变革一旦启动就需要持续得动力•只有获取持久变革得动力才能将变,使得组织完成从过渡状态到未来状态得转变。
就是指不以营利为目标,热衷于创意、设计、制造活动■努力把各种创意:1、组织创新就是得关键性内容。
3、人得因素就是中最活跃得因素。
4、作为一种权力分配与利益分配机制, 规定了不同参与者应当承担得义 6、转变为现实得个人或群体。
与创新工作往往就是环境变化驱动得,但仍然会遇到组织内外得各种障碍。
(三)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卢因最早提出了理性组织变革得三个阶段模式得就是A 、解冻B 、实施变革与创新C 、冻结D 、凝结2、不属于社会与政治影响因素得就是A 、个人利益B 、道德得困境C 、集体利益D 、团队心理压力3、组织变革启动得首要因素就是A 、了解变革得潜力组织需要变革B 、感受变革得需求C 、发现变革得潜力D 、消除组织变革障碍4、获取持久变革得动力不包括以下不属于组织变革影响因素中得认知与心理因素得就是D 、这就是一种相对迅速、节约时间得解决方式7、以下不属于麦纳组织中存在得创新者得就是A 、个人成就者B 、超级营销者C 、真正管理者D 、发明创造者&作为丄业企业得主要组织形式,层级结构曾表现出主要特征有(四)名词解释7、 8、组织变革方式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衡量・A 、 创新活动得人才配置B 、创新人才得特质与角色C 、 创客时代得动力D 、创客时代得需求5、 A 、 缺乏了解B 、缺乏信任C 、评价差异D 、认知悄性6、 消除变革抵触悄绪得方法中得教育与沟通得优点就是A 、 人们一旦被说服,就往往会帮助实施变革B 、 这就是处理调整问题得最好方法C 、 有时这就是一条避免强烈抵触得简便途径A 、直线指挥•分层授权B 、分工细致■权责明确C 、标准统一■关系正式D 、以上都就是1、演化2、认知悄性3、道德困境4、消除组织变革障碍5、创客空间6、组织制度结构7、隐性知识8、双循环学习(五)论述题1、组织变革中得变革与创新得抵触力因素有哪三大类?请列举其具体内容。
(完整版)管理学(马工程)教案
马工程《管理学》教案2019年7月绪论一、教学目的管理学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让学生对管理学有初步的认识,了解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明确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
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四、教学重难点1.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2.学习管理学的意义、理论指导、科学思维以及基本方法。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1.内容摘要第一节明确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广义的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个体活动的管理,也包括群体活动的管理。
个体活动需要管理,人类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更需要管理。
管理活动是一个由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所构成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第二节介绍了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大多涉及宏观层面的国家和社会治理,“顺道无为”“重人求和”等就是其中几例。
西方管理思想伴随着工厂制度的出现而大量涌现,欧文、斯密、巴贝奇以及其他一些人对工厂制度早期管理问题的思考为管理理论的系统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节分析管理学的学习意义,阐述了怎样学习管理学。
学习管理学,首先,可以让我们了解管理的一般规律。
其次,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形成理性分析能力,而且可以提升我们以直觉判断为基础的决策或决断的能力。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去思考管理实践,探讨管理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2.基本概念管理学,管理活动,管理思维。
3.基本理论(1)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2)管理学以企业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是历史的选择,在企业管理研究基础上产生的一般管理理论也可应用于对其他组织管理的指导。
(3)管理是包括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等活动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4)科学的管理思维是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以及底线思维的统一。
(5)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基本方法。
(6)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完整)管理学(马工程)教案
《管理学》马工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框架。
2. 使学生掌握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和素质。
3. 培养学生运用管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管理的定义、目的和性质管理的基本职能和过程2. 管理者的角色和责任管理者的职责和技能管理者的决策过程3. 组织结构和层级管理组织结构的类型和特点层级管理的原则和实务4. 管理思想的演变传统管理思想现代管理思想和理论5. 管理伦理和社会责任管理伦理的基本原则和道德决策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4. 角色扮演:模拟管理场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案例分析和作业完成情况。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管理学基本知识和理论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综合测试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管理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管理学》(马工程版)2. 案例库:收集各类管理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3.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讲解和展示。
4. 参考文献:提供相关管理学著作和论文,拓展学生知识面。
六、教学活动安排1. 第1-2周:管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2. 第3-4周:管理者的角色和责任3. 第5-6周:组织结构和层级管理4. 第7-8周:管理思想的演变5. 第9-10周:管理伦理和社会责任七、教学实践环节1. 案例分析:每节课安排15-20分钟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小组讨论:每节课安排5-10分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3. 角色扮演:每学期组织2-3次角色扮演活动,模拟管理场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定期收集学生反馈,了解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完整版)管理学(马工程)教案
(完整版)管理学(马工程)教案一、教案的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管理学(马工程)教案类型:完整版作者:[您的姓名]编写日期:[编写日期]教学对象:马工程学生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培养他们的管理思维和能力,为将来的马工程实践提供支持。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教学地点:[教学地点]二、教案内容【第一章】引言1.1 管理学简介1.2 马工程中的管理学应用1.3 教学目标及要求【第二章】管理学基础2.1 管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2 管理学的基本概念2.3 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2.4 管理学的重要性【第三章】组织管理3.1 组织的基本概念3.2 组织的分类及特点3.3 组织设计与组织结构3.4 组织行为与组织文化【第四章】领导与决策4.1 领导的概念及作用4.2 领导风格与领导能力4.3 决策的过程与决策模型4.4 变革管理与创新【第五章】团队与沟通5.1 团队的概念与特点5.2 团队建设与团队合作5.3 沟通的重要性与沟通技巧5.4 解决冲突与协调团队关系【第六章】战略管理6.1 战略管理的概念及意义6.2 环境分析与战略选择6.3 战略规划与策略实施6.4 绩效评估与战略调整【第七章】项目管理7.1 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7.2 项目管理的过程与方法7.3 项目组织与项目团队7.4 项目风险管理与项目绩效评估【第八章】国际管理8.1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管理8.2 跨文化管理与跨国公司8.3 国际业务拓展与跨国管理三、教学方法1. 组织讲授:通过系统讲解管理学理论和概念,向学生传达知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以实际案例为基础,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问题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 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展示管理学理论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考试:通过闭卷考试,测试学生对管理学理论和概念的掌握程度。
管理学(马工程)教案
马工程《管理学》教案2019年7月绪论一、教学目的管理学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让学生对管理学有初步的认识,了解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明确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
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四、教学重难点1.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2.学习管理学的意义、理论指导、科学思维以及基本方法。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1.内容摘要第一节明确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广义的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个体活动的管理,也包括群体活动的管理。
个体活动需要管理,人类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更需要管理。
管理活动是一个由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所构成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第二节介绍了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大多涉及宏观层面的国家和社会治理,“顺道无为”“重人求和”等就是其中几例。
西方管理思想伴随着工厂制度的出现而大量涌现,欧文、斯密、巴贝奇以及其他一些人对工厂制度早期管理问题的思考为管理理论的系统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节分析管理学的学习意义,阐述了怎样学习管理学。
学习管理学,首先,可以让我们了解管理的一般规律。
其次,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形成理性分析能力,而且可以提升我们以直觉判断为基础的决策或决断的能力。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去思考管理实践,探讨管理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2.基本概念管理学,管理活动,管理思维。
3.基本理论(1)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2)管理学以企业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是历史的选择,在企业管理研究基础上产生的一般管理理论也可应用于对其他组织管理的指导。
(3)管理是包括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等活动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4)科学的管理思维是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以及底线思维的统一。
(5)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基本方法。
(6)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管理学马工程
管理学马工程引言管理学马工程(Management Engineering)是将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工程领域,以提高工程项目的效率、质量和成果的学科。
管理学马工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控制,实现项目的有效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从而使工程项目达到预期目标。
管理学马工程的基本概念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管理学是研究组织和管理活动的学科,它涉及到企业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方面。
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管理过程、管理功能和管理原理等。
工程管理的基本概念工程管理是对工程项目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的活动。
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等。
管理学马工程的重要性和作用提高工程项目效率通过管理学马工程的应用,可以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的规划与组织,合理分配资源,优化工程流程,从而提高项目的效率。
提高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学马工程可以帮助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包括从设计、施工到验收的各个环节,确保工程项目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降低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学马工程可以帮助解决工程项目中的各种风险问题,如项目延期、成本超支、质量问题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控制,降低工程项目的风险程度。
优化资源调配管理学马工程可以通过合理的资源调配,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闲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项目成本。
管理学马工程的实践应用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工程管理的核心环节,它包括项目规划、项目组织、项目实施和项目控制等。
通过合理的项目管理,可以确保工程项目按照预定的计划和要求进行,并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进度管理进度管理是对工程项目进行时间控制和进度监控的活动,目的是保证项目按时完成。
通过科学的进度管理,可以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及时调整进度,避免工期延误。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全面管理的活动,包括设计质量、施工质量和验收质量等。
通过有效的质量管理,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满足客户的需求。
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活动,目的是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完成。
马工程管理学第十六章组织创新笔记
第一章:引言在马工程管理学第十六章组织创新中,组织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组织创新可以帮助企业适应市场变化,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组织创新的内涵、要素和实践方法。
第二章:组织创新的内涵组织创新是指组织对管理、技术、业务模式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变革,以谋求更高的绩效和竞争优势。
组织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流程创新、营销创新等多个方面,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第三章:组织创新的要素为了实现组织创新,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要素。
领导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企业需要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创新活力。
企业需要不断学习和引进外部创新资源,保持与时俱进。
第四章:组织创新的实践方法在实践中,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促进组织创新。
建立创新团队和创新实验室,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想法并进行实践。
企业可以开展创新培训和交流活动,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马工程管理学第十六章组织创新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组织创新,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该充分重视组织创新,不断提升组织的创新能力,谋求长远发展。
我个人认为组织创新不仅仅是一种管理理念,更是一种企业文化和生存态势。
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应该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组织创新能力。
希望通过对马工程管理学第十六章组织创新的学习与探讨,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组织创新的内涵与实践方法,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
这篇文章按照知识的文章格式进行撰写,通过深入探讨和总结性的内容,帮助您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马工程管理学第十六章组织创新的主题。
组织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不断变化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如何实现组织创新成为许多企业的重要课题。
在马工程管理学第十六章组织创新中,我们深入探讨了组织创新的内涵、要素和实践方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如何确保组织创新的有效性,如何面对挑战和阻力,如何持续推动创新,这些问题也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的。
管理学-教学大纲(马工程
管理学-教学大纲(马工程-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现代物流与管理学院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2018年8月管理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管理学课程代码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类课程性质必修总学时数及学分51,3 周学时数 4开设学期2019-2020-1 先修课程无开课院(部)现代物流与管理学院编写依据2019年版人才培养方案编写人赵珂珂编写时间2019年制订使用教材《管理学》编写组.主编:陈传明,管理学(马工程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教学参考资料1.苏勇,《改变世界——中国杰出企业家管理思想精粹》企业管理出版社,2016年。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3.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4.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5.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6.吉姆·柯林斯等,《从优秀到卓越》,中信出版社,2009年。
7.纳西姆·塔勒布著,《反脆弱:从不确定中受益》,中信出版社,2014年。
8.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
一、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知识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
本课程主要阐述管理的基本特征及规律,系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体系和方法,把握管理职能对于各种组织的重要作用,运用全面的、发展的、系统的观点以及所学管理理论,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的管理问题,正确把握管理活动内在规律,能具体理解认识管理的基本原理、概念、目的、性质、内容、结构、方法,同时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
智慧树知道网课《管理学(马工程版)》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泰勒
C.
罗伯特·欧文
D.
亚当·斯密
10
【单选题】(4分)
西方管理思想的大量涌现,是伴随着()的出现而出现的。
A.
市场经济
B.
宗教革命
C.
工厂制度
D.
文艺复兴
11
【单选题】(4分)
泰勒被后人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的代表作是(),这本书对生产作业方法的标准化和生产过程组织的合理化进行了系统的思考。
A.
A.
中国大陆是一个低不确定性规避的社会
B.
文化原型表示的是每一个或者任何一个文化群体的单独个体,而不是仅仅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平均状态
C.
美国是一个长期导向的国家
D.
“男性化或女性化”指标表示的是所谓的“男子气概”价值观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程度。一般来说,一个社会对“男子气概”的评价愈高,其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要超过对生活数量的追求
A.
战略思维
B.
创新思维
C.
辩证思维
D.
历史思维
16
【判断题】(4分)
管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A.
错
B.
对
17
【判断题】(4分)
管理活动是一个由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所构成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A.
对
B.
错
18
【判断题】(4分)
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一直是居于主导地位的。
A.
错
B.
对
22
【判断题】(4分)
许多重大决策在关键时刻往往需要借助直觉判断,而不完全依靠理性分析。
A.
错
B.
对
23
创新管理 教学大纲(马工程)
创新管理教学大纲(马工程)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介绍创新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以培养马工程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管理能力。
通过课程研究,学生将掌握创新管理的关键理论和实践工具,了解创新管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通过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践等形式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创新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作用;2. 掌握创新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3. 能够运用创新管理工具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创新管理概述- 创新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 创新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与联系2. 创新过程与创新策略- 创新的基本流程和环节- 创新策略的制定和实施3. 创新文化与组织创新- 创新文化的培育和发展- 组织创新的关键要素和实践4. 创新项目管理- 创新项目的定义和特点- 创新项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5. 创新团队与团队协作- 创新团队的构建和管理- 团队合作与创新能力发展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创新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创新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3. 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实际的创新项目,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问题讨论和解答,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课堂作业。
2. 期中考试:考察对创新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期末项目:根据实际创新项目,要求学生提出创新解决方案并进行实施和评估。
六、参考教材1. 《创新管理导论》王小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年2. 《创新策略与管理》彭逸琳,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3. 《组织创新实践》李翔宇,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以上为初步教学大纲,具体内容和安排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欢迎学生们参与讨论和提供宝贵意见。
(完整word版)管理学(马工程)教案
《管理学》第一章——管理学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理解管理学的定义和功能2. 掌握管理学的五大基本职能3. 理解管理者层次和管理幅度4. 掌握组织的基本类型和结构教学内容:1. 管理学的定义和功能2. 管理学的五大基本职能3. 管理者的层次和管理幅度4. 组织的类型和结构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管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管理学的定义、功能、基本职能、管理者层次、管理幅度、组织类型和结构等内容。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管理学的应用。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彼此对管理学的理解和看法。
5.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管理学的定义、功能、基本职能、管理者层次、管理幅度、组织类型和结构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管理学的应用。
3. 课堂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管理学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3.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管理学》第二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教学目标:1. 理解管理道德的含义和意义2. 掌握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概念和内容3. 理解管理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在实践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1. 管理道德的含义和意义2. 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概念和内容3. 管理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在实践中的重要性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管理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管理道德的含义、意义、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概念、内容以及管理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管理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应用。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彼此对管理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和看法。
马工程管理学 第16章 激励员工
➢工作设计方法的再设计 关系取向的工作设计观(relational perspective of work design ):关注于员工的任务和工作如何日益依赖于各种社会关系
主动的工作设计观(proactive perspective of work design):认 为员工正在积极主动地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他们更多地参与 对其工作具有影响的决策和行动
核心工作维度
技能多样性 任务完整性 任务重要性
工作自主性
工作反馈
工作特征模型
关键心理状态
体验到工作的意义
体验到对工作 结果的责任 对于工作活动 实际结果的了解
员工增长需要强度
个人与工作结果 高内部工作动机 高质量的工作绩效 对工作的高满意度 低缺勤率和流动率
管理者进行工作设计的指导原则
建议活动
核心工作维度
➢工作特征模型 (job characteristic model, JCM) 技能多样性(skill variety):指一项工作需要从事多种活动从而使 员工能够利用各种不同技能和才干的程度。 任务完整性(task identity):指一项工作中要求完成一件完整 的和可辨识的工作任务的程度。 任务重要性(task significance):指一项工作对他人生活和工作的 实际影响程度。 工作自主性(autonomy):指一项工作在安排工作内容、确定 工作程序方面,实际上给员工多大的自由度、独立权及决定权。 工作反馈(feedback):指员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获得 关于自己工作绩效的直接而明确的信息的程度。
➢ 2.妈妈为了激励小明提高成绩,提出如果他期末考试进了全 班前十名,就免去他每周末洗碗的任务。(负强化)
➢ 3.妈妈提出,如果小明期末考试没进全班前十名,寒假就 没有压岁钱。(惩罚)
管理学原理 第十六章 组织创新
16.2.2 业务流程重组的关键成功因素
16.2.3 业务流程重组融合的趋势
16.2.1 业务流程重组的特征和作用
1. 业务流程的特征
(1) 本性的改变。
(2) 基于流程的组织形式 (3) 具有潜在的利益。 (4) 面向顾客 (5) 信息技术担任重要角色。
(6) 高风险性。
第十六章、组织创新
主 讲:
结构简明与体系完整相结合 传统知识与现代理论相结合 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相结合
第16章
组织创新
16.1组织创新 16.2业务流程重组 16.3 学习型组织
结构简明与体系完整相结合 传统知识与现代理论相结合 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相结合
教学要求
了解组织创新的涵义和基本原则、组织 创新的影响因素、作用和内容 ; 理解业务流程重组的作用、业务流程重 组的关键成功因素 ; 理解学习型组织的内涵和特征、学习型 组织的策划
2)分权制 首先,我国企业面临着规模扩大、市场竞争加 剧、竞争核心环节向研发和营销转移、环境动荡 性增加以及人员成长需求增强等趋势 相对与西方企业而言,我国企业的分权基础能 力普遍较弱,这是造成我国企业实施分权代价过 高的根本原因。
16.2业务流程重组
16.2.1 业务流程重组的特征和作用
购进面料 发工厂生产 收购服装 出口
由于服装的规格、品种、式样多,每笔合同有节余导致库存积压 面料达到6000万元。 公司与生产厂 订合同 生产厂 自行购布 按合同收购 服装出口
再造后节省仓储费用,退货率降低,质量提高,双方风险共担。
3、流程再造的作用与意义:
• (1)提高顾客满意度。再造是为了适应变化, 但其直接驱动力量是更好更快地满足顾客需求。 •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使“时间”成了稀缺资源,节 省时间、快速服务成为企业争取客户的有效手段。
马工程《管理学》教材配套题库
马工程《管理学》教材配套题库马工程《管理学》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课后习题】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三、概念题四、简答题五、论述题六、案例分析题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绪论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导论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第二篇决策第三章决策与决策过程第四章环境分析与理性决策第五章决策的实施与调整第三篇组织第六章组织设计第七章人员配备第八章组织文化第四篇领导第九章领导的一般理论第十章激励第十一章沟通第五篇控制第十二章控制的类型与过程第十三章控制的方法与技术第十四章风险控制与危机管理第六篇创新第十五章创新原理第十六章组织创新结语: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展望•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1“管理机构从最高一级到最低一级应该建立关系明确的职权等级系列”指的是法约尔十四项管理原则中的哪一项?()[北科2013年研]A.统一指挥B.统一领导C.等级链D.集中化【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法约尔十四项管理原则中的第九条为等级链与跳板。
等级链是指“从最高的权威者到最低层管理人员的等级系列”,它表明权力等级的顺序和信息传递的途径。
为了保证命令的统一,不能轻易违背等级链,请示要逐级进行,指令也要逐级下达。
有时这样做会延误信息,鉴于此,法约尔设计了一种“跳板”,便于同级之间的横向沟通,但在横向沟通前要征求各自上级的意见,并且事后要立即向各自上级汇报,从而维护统一指挥的原则。
2泰罗科学管理思想的核心观点是()。
[浙工大2018年研] A.提高人的积极性B.寻找最佳的作业方法,提高生产效率C.构建全面的现代管理体系D.建立分工合理,规范运作的组织体系【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泰罗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
因而,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寻找最佳的作业方法,提高生产效率。
3在西方管理理论中,提出工人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观点的是()。
马工程管理学第十六章组织创新笔记
马工程管理学第十六章组织创新笔记
摘要:。
一、组织创新的必要性
二、组织创新的主要模式
三、实施组织创新的步骤
现在,我将按照,详细具体地写一篇文章。
正文:
在现代社会,组织创新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
在管理学中,组织创新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战略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组织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创新,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组织创新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其次,组织创新的主要模式包括以下几种:一是理性组织变革模式,这种模式依赖于计划和控制,强调变革的有序性和系统性;二是自然组织变革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变革的灵活性和自发性,注重员工的参与和合作;三是混合组织变革模式,这种模式综合了理性组织变革和自然组织变革的优点,既注重变革的计划性,又注重员工的参与和合作。
最后,实施组织创新的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识别组织变革的需
求,通过分析市场环境、竞争状况、组织内部问题等因素,确定组织变革的必要性;二是制定组织变革的计划,包括变革的目标、策略、实施步骤等;三是实施组织变革,包括组织结构调整、人员配置、流程优化等;四是评估组织变革的效果,通过测量变革后的业绩指标,评估变革的效果,如果变革效果不佳,需要及时调整变革计划。
综上所述,组织创新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它可以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理性组织变革的模式
勒温最早提出了理性组织变革的三个阶段模式 。
解冻就是指在组织内部广泛宣传变革与创 新的必要性,让每个人和每个团体都能够真正 地感受到变革与创新的必要性,接受变革与创 新的挑战。
这个阶段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削减变 革阻力,如何获取组织变革的合法性。
第一节 组织变革与创新
2、后工业社会的企业制度结构创新:
管理人员的职能就是运用协调知识去组织和管理企业成员的分工劳动。在协调 实践中,管理人员的地位不断得到加强。
后工业社会中,知识正变为最重要 的资源,企业内部的权利关系正朝向知 识拥有者的方向变化 。
资本的逻 辑
知识的逻 辑
权力派生于知识的供应,利益由知 识的拥有者所控制正逐渐成为后工业社 会或知识社会的基本特征。
传统工业社会的企业文化体现的主要是企 业的“组织记忆”,是企业过去成功的经验。 知识的迅速习得与经验的迅速交流将促进网络 化科层组织不断创新并推广新的行为准则和行 为方式。
第二节 组织结构创新
2、后工业时代的企业文化创新
伴随后工业化时代到来,知识经济改变了工业社会企业文化的基础,从而使 企业文化出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调整: ➢ 企业文化将成为企业管理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手段。 ➢ 企业文化将是人们自觉创造的结果。 ➢ 作为人们自觉行为结果的企业文化主要不是记忆型的,而是学习型的。 ➢ 企业文化在强调主导价值观与行为准则的同时,允许异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的存在。
第二节 组织结构创新
2、后工业时代的企业文化创新
伴随后工业化时代到来,知识经济改变了工业社会企业文化的基础,从 而使企业文化出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调整: ➢ 企业文化将成为企业管理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手段。 ➢ 企业文化将是人们自觉创造的结果。
在网络化层级结构中,特别是社群网络中, 管理者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通过基本政策的制定 ,借助各种沟通渠道,去倡导某种适合企业特点 的文化,大张旗鼓地宣传这种文化,总结和介绍 这种文化影响下成功工作单元的事例,以促进这 种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被各工作单元 迅速普遍地接受,并使之成为影响他们行为选择 的基本规范。
第三节 创新与学习型组织
2、企业知识理论(knowledge-based theory)
第三节 创新与学习型组织
3、作为组织细胞的知识
•纳尔逊和温特将那些独特的组织知识称为组织惯例,将它们看成企业的细胞 ,它们是在经营过程中“自然选择”发挥作用的稳定的可遗传物质。 •惯例具有以下特性:
是组织记忆的知识
集权和分权 的统一
网络化的 层级组织
稳定与变化 的统一
一元性和多元性的统一
第二节 组织结构创新
三、文化结构创新
文化结构通过组织文化来规范参与者间的非正式关系。 作为组织成员“广泛接受的价值观念以及由这种价值观念所决定的行 为准则和行为方式”,组织文化通过行为导向、行为激励以及行为协 调三个方面,影响着其行为选择,使得他们在不同时空的行为准则必 然会趋向相互协调一致。
第二节 组织结构创新
1、工业社会的企业制度结构特征及其原因:
“企业是资本家的企业”→ 奈特的风险偏好理论
事实上,决定企业制度安排的根本性力量是各种投入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
第二节 组织结构创新
1、工业社会的企业制度结构特征及其原因:
在工业社会,资本是最重要也是最稀缺的生产要素。
在这种背景的企业中,知识特别 是管理知识虽也已开始占据一席之地, 但主要是作为资本的附属而存在的。
第三节 创新与学习型组织
1、组织学习及类型 从认知变革的角度来看,阿吉里斯提出组织学习可分三种类型:
第三节 创新与学习型组织
2、组织学习的中断和智障:
(1)四种学习中断 •第一,行为受限学习。 •第二,听众学习。 •第三,迷信学习。 •第四,模棱两可学习。
图16-4 学习循环与中断
第三节 创新与学习型组织
冻结是指通过加强和支持手段,使得变 革与创新活动锁定成为组织的新范式和新规 范。
这个阶段的核心工作是如何评估变革的 成果,将变革制度化。
第一节 组织变革与创新
2、组织变革的四条路径 •组织变革方式可以从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来衡量。 •由此,组织变革可以划分为四条基本路径:演化、适应、改造和革命。
第一节 组织变革与创新
2、组织学习的中断和智障:
(2)七种组织学习的智障
局限思考
归罪于外 缺乏整体思考的主动
性与积极性
管理团体的迷思
专注个别的事件 煮青蛙的故事
经验学习的错觉
第三节 创新与学习型组织
3、打造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第二节 组织结构创新
2、后工业时代的企业文化创新
伴随后工业化时代到来,知识经济改变了工业社会企业文化的基础,从而使 企业文化出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调整: ➢ 企业文化将成为企业管理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手段。 ➢ 企业文化将是人们自觉创造的结果。 ➢ 作为人们自觉行为结果的企业文化主要不是记忆型的,而是学习型的。
学习型企业文化必然是多元的。实际上,如 果没有对不断出现的异质价值观的容忍,就不可 能有企业文化的创新。同时,网络化科层组织的 文化多元化与各工作单元并行中心的特点以及企 业需要满足的个性化消费需求的特点也是相一致 的。
第三节 创新与学习型组织
一、作为知识体系的组织
1、知识与知识种类
•按照韦伯斯特词典的定义,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或调查获得的关于事物 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 原理的认识的总和。 •波兰尼将知识划分:
三、组织变革过程管理
1、激发组织变革的意愿
第一节 组织变革与创新
2、创造组织共同愿景与意义给赋:
•创造共同愿景的过程,也是对组织和岗位工作意义的构建和给赋过程,意义给赋( sensegiving)关注“特定的群体如何去影响其他人对于事件的理解”。 •变革领导因此而成为构建意义和诠释意义的修辞过程,其工作重点在于何时或如何 在各个层次上影响其他人对于特定组织现实的意义生成(sensemaking)。
第三节 创新与学习型组织
二、知识创新的模式与过程
1、知识创新的模式 野中郁次郎提出“人类知识通过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社会交互作用 进行创新和扩张”。组织知识创造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自我升级的 螺旋式运动过程,知识的创造需要触发事件引发的条件,野中郁次郎 称为“巴”。 知识创新创造过程可以分成社会化、 外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四种模式。
二、组织变革的障碍
1、认知与心理因素 对组织变革的影响因素,以往的理论研究强调的是认知的理性限制,不管组织员 工还是管理者其既有的认知图式和心理契约都会产生认知惰性和评价差异。
缺乏了解
评价差异
认知惰性
第一节 组织变革与创新
二、组织变革的障碍
2、资源路径依赖因素 近年来不少研究注意到影响组织变革的认知与行为,其实与背后的资源路径 依赖性有关,如核心能力、企业家行为和组织文化等都具有路径依赖性特征 。
第二节 组织结构创新
2、后工业社会的企业制度结构创新:
•在工业社会初期,由于生产过程相对简单,只需对这些操作技能有一定了解 便可从中协调,此时的协调工作主要由资本所有者承担的。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生产过程的复杂化,资本所有者难以拥有这样的 知识,只能委托拥有相关知识的经营管理人员去协调。
第二节 组织结构创新
第二节 组织结构创新
2、后工业社会与企业层级结构的改造——网络化组织
网络化组织具有以下特征:
第二节 组织结构创新
2、后工业社会与企业层级结构的改造——网络化的层级组织
事实上,后工业化时代变化可能是对现存的层级组织进行网络化的改造:用网 络结构来补充层级结构,而不是将后者完全取代,即网络化的层级组织:
一、组织变革模式和路径
1、理性组织变革的模式
勒温最早提出了理性组织变革的三个阶段模式 。
转变就是实施变革与创新的过程。 这个阶段有两个核心工作:一是如何设计 组织变革的干预措施;二是领导和管理组织变 革,完成过渡状态的转型。
第一节 组织变革与创新
一、组织变革模式和路径
1、理性组织变革的模式
勒温最早提出了理性组织变革的三个阶段模式 。
第三节 创新与学习型组织
三、组织学习与修炼
1、组织学习及其类型 组织学习并不是个人学习,更不是简单的员工知识培训。阿吉里斯和舍恩 在《组织学习》中提出组织学习是“组织成员发现并纠正组织应用理论中 的错误,并将探索结果深深印入个人意象和组织的共享图式中”。
➢ 组织学习是组织创新过程 ➢ 也是组织成员共同知识建构过程 ➢ 组织学习是一种实践活动。
第十六章 组织创新
导语
组织创新是管理创新工作的关键性内容,它不仅将 创新工作置于组织化的有机运行之下,更是为创新工作 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做好组织创新工作就要消 除组织创新与变革的障碍,对组织结构进行变革和创新 ,有效配置创新人才,构建可持续创新的学习型组织。
南京大学商学院
第一节 组织变革与创新
征
标准统一
关系正式
第二节 组织结构创新
2、后工业社会与企业层级结构的改造:
•层级结构的这些特征曾经促进了工业企业的成功,但在后工业时代的今天, 产业背景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
消费日趋个性化和多样性
影响企业经营的技术环境和政策环境变得异常复杂且不稳定
•弹性的、分权化的企业要求不断进行知识创新。新的层次组织安排也要有利 于企业成员的学习。这些需求促使了网络化组织(包括社群网络组织)的出 现。
第二节 组织结构创新
1、工业社会中企业文化的功能与特点
企业文化在工业社会中表现出如下特征:
第二节 组织结构创新
2、后工业时代的企业文化创新
伴随后工业化时代到来,知识经济改变了工业社会企业文化的基础,从 而使企业文化出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调整: ➢ 企业文化将成为企业管理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