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下静脉径路的技巧

合集下载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技术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技术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技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技术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操作,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麻醉和外科手术等领域。

该技术不仅用于血液透析、中心静脉输液和药物治疗,还可用于监测中心静脉压。

由于其相对复杂的解剖位置和潜在并发症,了解该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巧至关重要。

一、锁骨下静脉的解剖学特征1.1 解剖位置锁骨下静脉位于锁骨下方,紧邻第一肋骨和锁骨,通常与锁骨下动脉并行。

它的起始点是从腋静脉处延伸而来,流入胸腔的上腔静脉。

该静脉的直径约为1-2厘米,且在不同个体间存在一定的变异。

这一位置的解剖特征使得穿刺时必须谨慎,以避免损伤周围的血管和神经。

1.2 解剖变异在进行穿刺之前,了解个体解剖变异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患者可能存在左侧锁骨下静脉的异常,例如右侧锁骨下静脉和左侧锁骨下静脉的大小差异,或是血管的弯曲程度。

使用超声引导技术可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帮助医生识别静脉位置及周围结构。

二、穿刺置管技术2.1 准备工作在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前,医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选择合适的穿刺设备,包括穿刺针、导管和相关消毒器械。

其次,患者应平躺在床上,头部稍微抬高,以增强静脉的显现。

此外,术区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以降低感染风险。

2.2 穿刺操作穿刺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在锁骨下静脉的适当位置,用无菌的手术刀轻轻划开皮肤,随后将穿刺针以30-45度的角度刺入。

此时,医师需注意感觉到“穿刺感”,即针头进入静脉腔的感觉。

确认静脉穿刺成功后,及时插入导管并固定。

2.3 并发症及其预防锁骨下静脉穿刺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包括气胸、血肿、感染和导管位置不当等。

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医生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并运用超声引导技术。

此外,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穿刺部位,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三、临床应用与前景3.1 临床应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技术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重症监护室,常用于中心静脉输液和监测中心静脉压,能够有效提高液体管理和药物输注的精确性。

锁骨下静脉穿刺技巧

锁骨下静脉穿刺技巧

锁骨下静脉穿刺技巧我是心内的,装起搏器的时候行锁骨下静脉穿刺40余例,有几例不成功,但从来没有误穿动脉和导致气胸,解剖知识当然是最重要的,书本上有的就不说了,来谈一下自己的实践心得,进针部位锁骨中点或稍偏内,方向指向胸骨上凹或喉结,开始进针较平(与平面约成15度角),进针顶住锁骨后(我习惯上一定要有这步骤),后撤约半公分,抬高注射器尾部(与平面约成30度角),再进针使之进入锁骨和胸骨间隙,只要已进入此间隙,就压底注射器尾部,在能继续进针的情况下尽量以最小的角度进针(这样误穿动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一般都能穿到静脉,当然不同的人后撤的幅度和进针角度不同。

我本人的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率在90%左右,几例不成功的换手后是在针尖指向胸锁关节的方向穿到,位置很低,可能血管走行有变异。

经验有限,请大家补充。

如果穿刺针误穿动脉一般不会有严重的后果,但要注意在锁骨上下同时进行压迫止血;如果已置入鞘管(我们用的是7F 以上的鞘管)就比较麻烦了,报道有逐步更换小一号的鞘管,最后成功压迫的经验,真的不行就只能外科解决了。

我做过数百例深静脉穿刺,大多数是锁骨下深静脉穿刺。

除了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有过两次穿到动脉外,其余基本都成功。

个人认为如果严格按照操作常规,出意外的可能性很小。

下面介绍粗浅的经验:1、颈部尽量过伸位,我们一般是在病人的肩胛下垫一个枕头;2、有的病人比较紧张,肩膀会耸起来,这时候一定要让病人放松,否则也会影响穿刺;3、进针点在锁骨中线外侧,锁骨下缘一横指;针头朝向胸锁乳突肌外支与锁骨交界处;4、进针时针与皮肤的夹角15度,待触到锁骨后后退一公分(不可让针头在组织深部直接变动角度,那样锋利的针头会在组织内形成切割)然后让针头在锁骨后紧贴锁骨滑入,基本可穿到锁骨下静脉。

个人认为锁骨下深静脉穿刺比较安全,关键是掌握解剖和操作常规。

颈部活动较多,皮肤相对松弛,尤其在ICU,很多病人有气管插管,颈部有固定带,这些都会影响颈内静脉导管的固定和清洁无菌,因此锁骨下深静脉穿刺在ICU是不可缺少的。

医院手术室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技术

医院手术室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技术

医院手术室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技术1.适应证(1)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相同。

(2)颈内静脉穿刺困难者。

2.禁忌证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相同。

3.解剖特点(1)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1肋骨外侧缘,于前斜角肌的前方、跨过第1肋骨,成人长3~4cm,直径1~2cm。

(2)静脉在锁骨下内1/3及第1肋骨上行走,在前斜角肌内缘与胸锁关节后方,与颈内静脉汇合,分别形成左、右头臂静脉。

(3)锁骨下静脉的后侧有胸膜顶。

(4)锁骨下静脉正位时最高点在锁骨中点偏内,侧位时位于锁骨下动脉的前下方,其间有前斜角肌分隔,成人厚达1.0~1.5cm。

4.用物准备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相同。

5.穿刺路径的选择(1)锁骨下径路:在锁骨中,内1/3交界处下方1cm 处进针。

针尖向内偏向头端,针杆与平面呈25°~30°,进针3~5cm。

(2)锁骨上径路:在胸锁乳突肌和锁骨头外侧缘,锁骨上约1.0cm进针,针尖与锁骨或矢状切面呈45°角,在冠状面针杆呈水平或略前偏15°,朝向胸锁关节,进针1.5~2.0cm。

6.操作步骤(1)体位:选择锁骨下径路,上肢垂于体侧并略外展,头位高15°,肩后垫小枕(背屈),使锁肋间隙张开,头转向对侧;选择锁骨上径路,肩部垫小枕即可。

(2)常规消毒铺巾及局部浸润麻醉。

(3)锁骨下法最常用。

右手持连接注射器之穿刺针,保持针与额面平行,左手示指放在胸骨上凹处定位,穿刺针指向内侧稍上方,紧贴在锁骨后,对准胸骨柄上切迹进针,一般进针3~5cm,即可抽到回血(4)抽到回血后,旋转针头,斜面朝向尾侧,固定外套管。

(5)拔除针芯,插入导引钢丝及导管等,以后操作步骤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技术”。

7.注意事项(1)因解剖位置的缘故,操作时易穿破胸膜,故应准确掌握进针位置及深度。

(2)因本方法并发症较多,出血和血肿不易压迫止血,建议尽量少选用此方法穿刺置管,而在其他静脉穿刺困难时选用。

锁骨下、颈内静脉穿刺

锁骨下、颈内静脉穿刺

一、经锁骨上凹切迹颈内静脉穿刺,颈内静脉正好经锁骨内侧缘小切迹处下行与锁骨下静脉汇合,穿刺点、穿刺针与颈内静脉平行,距颈内静脉很近,周围的解剖结构并不复杂。

二、经皮右锁骨下静脉穿刺路径,锁骨下静脉的位置和毗邻锁骨下静脉位于锁骨内侧份后方,呈弓状。

其管壁与周围筋膜融合。

静脉弓平面从后方与冠状面的夹角为9.65±2.80°。

三、一种新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方法,患者取平卧位,保持颈部近中位(左转45°),并予颈部放松,择胸锁乳突肌内二头肌构成的角平分线与环状软骨水平线之交点,作为穿刺点。

四、1,颈内静脉穿刺点及进针方向;2,锁骨下静脉穿刺点及进针方向。

穿刺时头转向左侧,穿刺点定位于胸锁乳突肌中点的侧后壁,颈外静脉与胸锁乳突肌交叉点头侧1cm处。

五、股静脉穿刺
六、锁骨下静脉穿刺在三维图象上的投影,虚拟三维图像指导锁骨下静脉穿刺,以胸骨上切迹为原点引出X、Y、Z坐标轴,建立水平、冠状、矢状切面的虚拟三维图象。

七、

八、
三中点法锁骨下静脉穿刺
方法:患者取舒适体位,锁骨中点缘为A点,胸壁和上臂形成的腋窝皱褶为B点,A和B点的联线中点为穿刺进针点为C点,如腋窝皱褶点因皮下脂肪多而难以确定者可以用该处胸大肌肌腱定位,与胸壁呈30~40。

角,朝锁骨中点方向进针,浅可在2~3CM,深可在4~5CM处即可刺入锁骨下静脉。

此法称为“三中点法”。

附图:常规锁骨下静脉穿刺。

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术操作规范

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术操作规范

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术操作规范
【目的】
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术是在穿刺基础上插管,适用于需持续补液的病人,以使病人免遭频繁穿刺浅静脉之苦,必要时也可作采血化验、插管加压输液、中心静脉压测定、放置Swan-Ganz导管、输入胃肠外营养、临时安装起搏器。

该静脉口径大,位置恒定,为深静脉穿刺之首选静脉。

【操作】
1.患者取舒适体位,选锁骨中点下缘为A点,胸壁和上臂形成的腋窝皱褶为B点,A点与B点的连线中点为穿刺进针点(C点),如腋窝皱褶点因皮下脂肪多而难以确定者,可以用该处胸大肌肌腱定位。

2.与胸壁呈30~40度角,朝锁骨中点方向进针,浅可在2~3cm、深可在4~5cm处即可刺入锁骨下静脉,Seldinger 法依次置入导丝,拔出穿刺针,扩张穿刺局部皮肤后即可沿导丝插入静脉导管。

抽吸导管仍有回血,插管即告成功。

3.拔去导丝,固定导管。

“三中点法”锁骨下静脉通路技术与其他的静脉穿刺方法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
①解剖位置相对固定,部位易显露,穿刺成功率高。

②容易保持穿刺针口清洁,换药固定,并发症少。

③输液间期用肝素封闭,患者可自由活动,立卧位均可
携带。

④导管视病情发展,可作长期留置。

“三中点法”定位准确、操作快速、容易掌握、成功率高、各种并发症少,是目前抢救急诊危重患者值得推荐的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的静脉通路新技术和好方法。

三中点法建立锁骨下静脉通路

三中点法建立锁骨下静脉通路
收稿日期: $""’#"%#"% ; * 修回日期: $""’#"(#$) 通讯作者: 何忠杰, -./, ( "!" ) 00(0%)0! 1234/, 567.879: !$0, ;<2 作者简介: 果应菲 ( !&%+#) , 男 ( 汉族)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 硕士, 主 治医师, -./, ( "!" ) 00(0%)0!
12.6=.>;? @.A36B2.>B, )"+ C.54;3/ @4D4E4<>, FGH I.>.63/
$ J<EA4B3/,K.494>= !""")% ,L74>3, @.A36B2.>B <M L3654<D3E</<=?,
N4O3> L.>B63/ J<EA4B3/, N4O3> %!""") , L74>3, ) 12.6=.>;? @.A36B2.>B, N494>= J<EA4B3/, P<Q6B7 C4/4B36? C.54;3/ R>4D.6E4B?, N4’ 3> %!"")) , L74>3 【 720/&15/】789:!" #$%&’%% ()* +*()"# ", %’-&./0$/1 0*$1 2’1&(’3* $1 ()* *+*34*1&5 +/1/4*+*1(6 9:$;<=>: !)3**7+$#2"$1( +*()"# ", *%(/-.$%)$14 %’-&./0$/1 0*$1 /&7 &*%% 8/% ’%*# $1 0$! *+*34*1&5 &/%*% -*(8**1 9*-3’/35 !&&’ (" :*&*+-*3 $""+ 6 ?:>@A$>: ;1* 23$&<*3 8/% /7 &)$*0*# $1 )&& &/%*%,(8" 23$&<*3% $1 !’& &/%*% /1# ()3** 23$&<*3% $1 0) &/%*%6 !)* %’-&./0$/1 0*$1 /&&*%% 8/% %’&7 &*%%,’..5 *%(/-.$%)*# ("(/..5 $1 0!% &/%*% /1# ,/$.*# $1 + &/%*%6 ;1* 23$&<*3 $1 1"17%(/1#/3# 2"%* 8/% /&)$*0*# $1 $$ &/%*% ", ()* )( &/%*% ( ’% 6 & = ) , ."8*3 ()/1 ()/( $1 %(/1#/3# 2"%*( 0+ 6 ) = ) 6 >"&/. $1,*&($"1 8/% ,"’1# $1 $’ &/%*%,4*1*3/. $1,*&($"1 $1 ’ &/%*%, ."&/. %’-&’(/1*"’% )/*+/("+/ $1 !$ &/%*%,."&/. %’-&’(/1*"’% .$?’$# (’34*%7 &*1&* $1 + &/%*% /1# 21*’+"()"3/@ $1 + &/%*%6 A" %*3$"’% &"+2.$&/($"1% 8*3* "-%*30*#6 B<CBA@>8<C: !)* ()3** +$#2"$1( +*()"# ", *%(/-.$%)$14 %’-&./0$/1 0*$1 /&&*%% $% 3*&"++*1#*# $1 *+*34*1&5 +/1/4*+*1(6 【 D’EF-&+0 】 %’-&./0$/1 0*$1 2’1&(’3*; &*1(3/. 0*1/ &/()*7 (*3$B/($"1; ()3**7+$#2"$1( +*()"# 【摘* 要】目的: 探讨在急诊抢救危重患者时建立锁骨下静脉 通路方法, 方法: !&&’#"$ S $""+#!$ 使用三中点法建立锁骨下 静脉通路 0$! 例, 结果: 本组患者一针成功 )&& 例 ( 0+, )T ) , 二针 !’& 例 ( $’, 0T ) , 三针以上 0) 例 ( !", !T ) , 操作成功 0!% 例 ( &&, +T ) , 操作失败 + 例 ( ", 0T ) , 在非标准体位下锁 成功率 ’%, &T , 骨下行静脉穿刺术 )( 例 ! 次穿刺成功 $$ 例,

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技巧

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技巧

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技巧一、操作要领。

1.进行手卫生,将患者以仰卧位进行准备。

在穿刺前需要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并准备好穿刺器材和静脉穿刺置管所需的地方。

2.术者先确定患者的锁骨位置,然后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握住锁骨,右手持针缓缓斜向锁骨粗隆突处穿刺。

穿刺时要注意正确的角度和深度,避免误伤周围的重要结构。

3.穿刺成功后,要注意抽回血液以确保已进入静脉,然后将导管推入静脉并取下穿刺针。

将静脉穿刺置管器材连接好,拴好固定带、胶布等,定时更换穿刺位置上的消毒膜。

4.置管结束后,要注意及时缝合创口,给予患者适当的止痛药物和抗感染药物,避免感染和出现疼痛等不适反应。

二、穿刺位置。

锁骨下深静脉是一种较为深在的静脉,位置在颈锁部的下面。

在正常情况下,肘窝静脉可以被用作穿刺的位置,但是如果患者存在肝功能不全等情况时,则需要选择更深的锁骨下静脉进行穿刺,且如果要穿刺锁骨下静脉,则需要松开穿刺侧的胸带,并将颈椎向反侧以增加穿刺的深度和精度。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正确的穿刺位置。

三、操作步骤。

1.准备好所需的穿刺器材和静脉穿刺置管所需的地方。

2.进行手卫生,将患者以仰卧位进行准备。

在穿刺前要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并准备好穿刺器材和静脉穿刺置管所需的地方。

3.术者先确定患者的锁骨位置,然后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握住锁骨,右手持针缓缓斜向锁骨粗隆突处穿刺。

4.穿刺成功后,要注意抽回血液以确保已进入静脉,然后将导管推入静脉并取下穿刺针。

将静脉穿刺置管器材连接好,拴好固定带、胶布等,定时更换穿刺位置上的消毒膜。

5.置管结束后,要注意及时缝合创口,给予患者适当的止痛药物和抗感染药物,避免感染和出现疼痛等不适反应。

四、注意事项。

1.在进行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时,手术者需要注意正确的穿刺位置和深度,以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和器官。

2.在进行手卫生、消毒、穿刺、置管等操作时要注意严格遵守规范性操作流程,避免出现感染和其他风险。

锁骨下静脉穿刺技巧

锁骨下静脉穿刺技巧

锁骨下静脉穿刺技巧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锁骨下静脉穿刺技巧我是心内的,装起搏器的时候行锁骨下静脉穿刺40余例,有几例不成功,但从来没有误穿动脉和导致气胸,解剖知识当然是最重要的,书本上有的就不说了,来谈一下自己的实践心得,进针部位锁骨中点或稍偏内,方向指向胸骨上凹或喉结,开始进针较平(与平面约成15度角),进针顶住锁骨后(我习惯上一定要有这步骤),后撤约半公分,抬高注射器尾部(与平面约成30度角),再进针使之进入锁骨和胸骨间隙,只要已进入此间隙,就压底注射器尾部,在能继续进针的情况下尽量以最小的角度进针(这样误穿动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一般都能穿到静脉,当然不同的人后撤的幅度和进针角度不同。

我本人的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率在90%左右,几例不成功的换手后是在针尖指向胸锁关节的方向穿到,位置很低,可能血管走行有变异。

经验有限,请大家补充。

如果穿刺针误穿动脉一般不会有严重的后果,但要注意在锁骨上下同时进行压迫止血;如果已置入鞘管(我们用的是7F 以上的鞘管)就比较麻烦了,报道有逐步更换小一号的鞘管,最后成功压迫的经验,真的不行就只能外科解决了。

我做过数百例深静脉穿刺,大多数是锁骨下深静脉穿刺。

除了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有过两次穿到动脉外,其余基本都成功。

个人认为如果严格按照操作常规,出意外的可能性很小。

下面介绍粗浅的经验:1、颈部尽量过伸位,我们一般是在病人的肩胛下垫一个枕头;2、有的病人比较紧张,肩膀会耸起来,这时候一定要让病人放松,否则也会影响穿刺;3、进针点在锁骨中线外侧,锁骨下缘一横指;针头朝向胸锁乳突肌外支与锁骨交界处;4、进针时针与皮肤的夹角15度,待触到锁骨后后退一公分(不可让针头在组织深部直接变动角度,那样锋利的针头会在组织内形成切割)然后让针头在锁骨后紧贴锁骨滑入,基本可穿到锁骨下静脉。

个人认为锁骨下深静脉穿刺比较安全,关键是掌握解剖和操作常规。

颈部活动较多,皮肤相对松弛,尤其在icu,很多病人有气管插管,颈部有固定带,这些都会影响颈内静脉导管的固定和清洁无菌,因此锁骨下深静脉穿刺在icu是不可缺少的。

锁骨下静脉径路技巧

锁骨下静脉径路技巧
01
穿刺点应选择 在皮肤松弛、 血管显露明显 的部位
03
02
0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穿刺点应避 开锁骨、肋 骨和胸骨
穿刺点应避 开疤痕、感 染和皮肤病 变部位
穿刺技巧
1
穿刺点选择:锁骨下静 脉,通常在锁骨中点下 方1-2cm处
3
穿刺深度:根据患者体 型和血管深度调整,通 常为2-3cm
穿刺角度:与皮肤呈 30-45度角,避免垂直 穿刺
确保在锁骨下静脉内
固定导管:使用专用固 定装置,将导管固定在 皮肤上,防止导管移位
连接输液装置:将导管 与输液装置连接,开始
输液
观察穿刺点:观察穿刺点 有无出血、红肿等异常情
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记录操作:记录导管插 入时间、位置等信息,
以便后续操作和护理
3
预防并发症
避免穿刺点过高,以免 损伤胸膜
演讲人
01
02
03
1
锁骨下静脉径路的定义
锁骨下静脉径路是一种用于 进行静脉穿刺和输液的静脉 通路。
锁骨下静脉位于锁骨下方, 是颈部最大的静脉。
锁骨下静脉径路可以提供稳 定的静脉通路,便于进行长 时间的静脉输液和药物注射。
锁骨下静脉径路操作简单, 并发症少,是临床上常用的 静脉通路之一。
A
穿刺后注意观察穿刺部 位,防止出血和血肿
C
B
穿刺过程中避免损伤血 管和神经
D
穿刺后注意保持穿刺部 位清洁,防止感染
操作注意事项
01
02
操作前,确 保患者处于 合适的体位, 避免压迫血 管。
操作时,注 意保持无菌 操作,防止 感染。
03
04

笔记---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穿刺

笔记---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穿刺

笔记---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1肋的外侧缘,成ren长约3~4cm。

前面是锁骨的内侧缘,在锁骨中点稍内位于锁骨与第1肋骨之间略向上向内呈弓形而稍向内下,向前跨过前斜角肌于胸锁关节处与颈内静脉汇合为无名静脉,再与内侧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

通常多选用右侧锁骨下静脉作为穿刺置管用。

穿刺进路有锁骨上路和锁骨下路两种。

⑴ 锁骨上路病人取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高,头偏向对侧,使锁骨上窝显露出来。

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缘约1.0cm处进针,针与身体正中线或与锁骨成45°角,与冠状面保持水平或稍向前15°,针尖指向胸锁关节,缓慢向前推进,且边进针边回抽,直到有暗红色血为止。

经反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内便可送管入静脉。

送管方法有两种:①外套管直接穿刺法:根据病人的年龄选用适当型号的外套管针(成ren16~14号,儿童20~18号)直接穿刺。

当穿中静脉后再向前推进3~5mm,而后退出针芯,将注射器接在外套管上回抽有静脉血时,可缓慢旋转向前送入;如回抽无回血,可缓慢后撤同时回抽,当抽到回血时即停止后撤,经反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内再慢慢旋转导管向前送入。

②钢丝导入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金属穿刺针及相应型号的钢丝和导管。

穿刺方法同前,当穿中静脉后将钢丝送入。

如果导管较软可先用相应型号的扩张器沿钢丝送入静脉内(送扩张器前先用尖刀片将皮肤针眼扩大),而后撤出扩张器,再将导管沿钢丝送入静脉。

导管送入的长度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5~10cm即可。

退出引导钢丝用缝线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再用皮肤保护膜加固。

用缝针固定时下针的方向应与导管平行,不可横跨导管以免将导管扎破。

锁骨上路进针在穿刺过程中,针尖前进的方向实际上是远离锁骨下动脉和胸膜腔的方向前进,所以较锁骨下进路为安全。

此进路不经过肋间隙,送管时阻力小,用外套管穿刺时可直接将套管送入静脉,到位率比锁骨下路高。

锁穿技巧

锁穿技巧

锁骨下静脉穿刺技巧任何体腔内穿刺都应包括摆放病人的体位、穿刺部位的定位和进针方向的选择三个步骤。

锁骨下静脉穿刺(锁穿)是一种血管腔内穿刺,同样包括这三个过程。

下面就这三个方面谈谈其技巧。

1体位以往认为病人取平卧位,在肩背部垫一小枕使肩部背展,有两种目的:①可以使锁骨下静脉突出,②能使锁骨中段抬高,借此分开锁骨下静脉与肺尖。

由于锁骨下静脉壁与第1肋骨膜、锁骨下肌和前斜角肌表面的筋膜结合紧密,位置固定,因此垫高肩背部是很难做到上述两点的,却使锁骨与第1肋骨之间的距离明显变小,进针时只有加大针杆与胸壁的角度才能进入二者间隙,结果是更难进入血管腔和更易损伤胸膜造成气胸。

且进行锁穿的病人往往都是危重病人,有的戴冰帽、有的有脑室引流管、有的是机械通气的病人,在肩胛下放置物品相当困难。

还有的颈椎骨折根本不能后仰。

而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平卧都是不可能的,则须半卧位操作。

因此我们认为,在进行锁穿时,只要病人的后枕部与背部在同一平面即可,头部可稍转向对侧,肩背部无须垫任何物件。

双腿伸直,双臂放于躯干两侧,保持去枕自然平卧位。

2定位一般选右锁骨下静脉。

对穿刺的定位一直没有明确的解剖标志。

有人为在锁骨中内1/3交界处的,也有在锁骨中点的,其实这在实际操作中是很难判断的!经过反复摸索,我们把穿刺点定在锁骨角处,即锁骨与第一肋骨分开明显处。

其具体定位方法是:沿锁骨下缘从胸骨向外侧触摸,当突然有“下陷感”时,其由上到下变化的交界处就是穿刺点。

这就有了明确的解剖标志,使定位更准确、更容易操作。

3进针进针时右手持肝素针管,左手拇指在锁骨角处稍用力下压,使其周围皮肤下陷,针头沿着拇指顶端刺向皮肤。

按压皮肤下陷的目的是这样可避免针头碰到锁骨造成进针困难。

针管与锁骨夹角在30度到60度之间,夹角的大小随进针点离胸锁关节的距离的不同而不同,距离稍远者针杆与锁骨的夹角应偏小,反之偏大。

针管与皮肤的夹角小于15度,一般都应紧帖皮肤,若首次不能进入血管可适当抬高针管。

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一文详解!

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一文详解!

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一文详解!深静脉置管是一种以特制的穿刺管经皮肤穿刺置留于深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腔内,经此输入高渗性液、高营养液(全肠肠外营养),同时可测量中心静脉压的方法,说白了就是建立一条静脉高速公路。

PICC导管是一种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上腔静脉处的导管,最长可在体内留置一年,操作快捷,无严重并发症。

能将各种药物直接输注到中心静脉处,迅速稀释药物浓度,避免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伤。

PICC常选择的静脉有:贵要静脉、头静脉、肱静脉。

深静脉置管主要是指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穿刺为主。

重点介绍锁骨下静脉置管。

【适应症】1、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测量中心静脉压)2、严重创伤,各类休克的液体复苏及急性循环功能衰竭等危重病人;3、各类大中手术,尤其是心血管、颅脑和腹部大手术术中术后监护;4、需长期输液或接受完全肠外营养的病人;5、需接受大量快速输血补液病人;6、外周静脉置管困难。

7、血液透析。

【禁忌症】绝对禁忌:穿刺部位感染;解剖或标志物异常;同侧锁骨、近端前肋、锁骨下血管或上腔静脉损伤。

相对禁忌:病态肥胖;COPD、高度肺气肿,呼吸困难病人小于2岁的儿童(并发症发生率高);凝血病(这种情况下,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可以做)躁动不安的病人;颈静脉和锁骨下:不能耐受潜在的同侧胸腔气脑对侧胸腔气胸或血胸;接受正压辅助通气的患者(暂时减压)。

一、颈部解剖结构(图源:太帅图库)锁骨下静脉是自第1 肋骨外缘由腋静脉延续而成,全长约3~4 cm,宽约 1~2 cm,呈轻度向上的弓形结构,与锁骨内 1/3 段几乎呈平行走行。

锁骨下静脉因为有结缔组织包绕,即使是血容量不足的患者,锁骨下静脉都很明显,而且锁骨下静脉的行径,位置均较为恒定,起于第一肋的外侧缘,在行径锁骨内侧份后面时,恰位于锁骨、第一肋骨及前斜角肌之间,并借此肌和锁骨下动脉隔开,至胸锁关节后面于颈内静脉汇合形成无名静脉。

二、锁骨下静脉穿刺位置和入路的选择锁骨下静脉左右两侧均可选用,而大多数专家倾向于右侧。

锁骨下静脉径路技巧护理课件

锁骨下静脉径路技巧护理课件

锁骨下静脉径路在急诊急救中常用于心肺复苏、休克等紧急 情况的处理,能够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锁骨下静脉径路在急诊急救中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 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05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成功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一
患者年龄68岁,因胃癌晚期需进行化 疗,采用锁骨下静脉径路置管,操作 顺利,患者恢复良好。
缺点
存在损伤胸膜、胸导管、肺尖等 重要结构的可能,操作不当可能 导致气胸、血胸等并发症。
02
锁骨下静脉径路技巧
穿刺前的准备
01
02
03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病情、血管状况 和配合程度,以便选择合 适的穿刺方法和技巧。
准备物品
准备好穿刺所需的物品, 如穿刺针、导管、消毒用 品等,并确保其处于良好 状态。
确定穿刺部位
根据患者情况和操作需要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如锁骨中点下1cm处。
穿刺过程中的技巧
定位血管
在穿刺部位下方垫高,使血管 充盈,便于定位和穿刺。
选择合适的进针角度
根据血管的深浅和走向,选择 合适的进针角度,一般以30°45°为宜。
轻压穿刺部位
在进针前,用手指轻压穿刺部 位,以减少出血和水肿。
锁骨下静脉位置较深 ,在锁骨后方与胸膜 顶部之间下行。
锁骨下静脉的生理功能
01
锁骨下静脉是上腔静脉系统的主 要回流通道之一,负责将头颈部 的血液回流至心脏。
02
锁骨下静脉还参与了淋巴回流和 神经传导等生理过程。
锁骨下静脉径路的优缺点
优点
操作简便,可迅速建立中心静脉 通道,适用于需要长期输液、肠 外营养、血液透析等患者。
THANKS

锁骨下静脉径路的技巧43页PPT

锁骨下静脉径路的技巧43页PPT
锁骨下静脉径路的技巧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锁骨下静脉穿刺

锁骨下静脉穿刺
颈部发凉且有肿胀感个别患者有一过性疼痛颈部疼痛或不适高压力输注或者注入某些药物时出现头痛头晕现象输液不畅将导丝送入67cm时嘱患者取头部正位头稍微偏向穿刺侧继续送入导丝???气胸原因?操作问题?针与皮肤角度过于垂直?穿刺过深?反复操作?患者本身原因?气促不配合?解剖异常肺气肿等误入颈内静脉原因?穿刺点靠内使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距离变短导丝进入颈内静脉送导丝时手法不当使引导丝尖端的j钩朝上送入引导丝的尖端正处于颈内静脉的开口患者的体位不当头部用力偏向并转向对侧使患者同侧颈内静脉角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在胸骨关节后方汇成头臂静脉其所成夹角偏钝使引导丝容易上行进入颈内静脉在经锁骨下途径穿刺时穿刺针导丝方向过于指向喉结方向易入右侧颈内静脉???超声辅助穿刺?彩超可对锁骨下静脉及其周围组织清晰显像大大提高了一针穿刺成功率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多普勒超声虽可了解血管位置但无法确切了解深度等信息不如彩超?经锁骨下中内13点平卧位最有利于彩超显示及定位穿刺
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应常规给予头低位和 Valsalva动作
血栓形成
导管去哪儿了?
胸腔?
创伤患者由于可能存在血胸,平卧位或者头低位 针筒回抽有血不一定证实在血管内
胸透或摄片证实
颈内静脉?
颈部发凉且有肿胀感,个别患者有一过性疼痛颈 部疼痛或不适,高压力输注或者注入某些药物时 出现头痛、头晕现象
浅可在2~3CM,深 可在4~5CM处即可
锁骨上径路
锁骨上入路操作要点
一般情况较好的病人取仰卧位,肩部垫枕, 头后仰15。并偏向对侧。穿刺侧肩部略上提 外展,锁骨突出并使锁骨与第1肋骨之间的间 隙扩大,静脉充盈,有利于穿刺。大出血、 休克病人应采用头低脚高位,心功能不全者 可采用半卧位。
1·部位选择 穿刺点选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 外侧缘与锁骨上缘相交角的尖部向外 0.5~1.Ocm处。从解剖角度上讲,以有侧锁 骨下静脉穿刺为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者对局部解剖不熟悉 穿刺深度不够是主要原因,一般人锁骨下 穿刺深度不够是主要原因,一般人锁骨下 动脉穿刺点距皮肤垂直距离3cm,较股动脉 动脉穿刺点距皮肤垂直距离3cm,较股动脉 明显深在,深度不够时,即便对准了动脉 亦不能刺入。 由于解剖变异或血管迂曲,使该段动脉偏 高或偏低,采用扇形穿刺法较易成功。
一般:仰卧去枕,头偏向对侧或正位。 需要时:可采取肩垫枕的仰卧头后垂位, 也可将床尾抬高。
穿刺点
在锁骨下方,锁骨中点下1 在锁骨下方,锁骨中点下1-1.5 cm处(或 cm处(或 内或外侧1cm处)为穿刺点 内或外侧1cm处)为穿刺点 穿经层次 穿刺针穿经皮肤、浅筋膜、胸大 肌及锁骨下肌达锁骨下静脉,其厚度为 3~4cm。 3~4cm。 穿刺点靠锁骨下缘不利于调整进针方向, 靠外侧将增加刺入锁骨下动脉的机会。
穿刺方向
穿刺方向与额状面成角的大小决定于病人 的胖瘦与胸廓的厚度,多数15° 的胖瘦与胸廓的厚度,多数15°角,肥胖 或胸廓较厚时,可30° 或胸廓较厚时,可30°角左右。瘦或胸廓 较薄时,锁骨下静脉浅,与额状面成角 10°角即可。 10° 针尖指向胸骨上窝与环状软骨之间(穿刺 方向与横断面呈0 10° 方向与横断面呈0- 10°时,穿刺针要通 过锁骨与第一肋骨之间的筋膜,鞘管及导 丝进入困难)
体位不当(穿刺时未头低位),低血容量,穿刺 时又不注意针孔的密闭而发生心脏的舒张或病人 自主吸气而将空气吸入。 无心内分流的病人进入少量空气不致引起严重后 果,但对右向左分流的紫绀病人可能引起严重后 果。 锁骨下静脉管壁与各种筋膜结构紧密,因而位置 恒定,不易发生移位,有利于穿刺,但管壁不易 回缩,若术中不慎易进入空气导致气栓。
负压进针,进针已达4~5cm仍无回血时, 负压进针,进针已达4~5cm仍无回血时, 不可再向前推进; 应徐徐向后退针并边退边抽; 仍无回血,可将针尖撤到皮下而后再改变 方向; 数次进针失败时,可谨慎增加进针的深度。 直至抽到暗红色血为止。经反复测试无误 后便可置管。
注意可能出现的情况
1、穿刺入锁骨下动脉。 2、穿刺入胸膜顶及肺组织→气胸。 、穿刺入胸膜顶及肺组织→ 3、空气栓塞。 4、心包填塞。 5、断管。 6、进入胸腔→液胸。 、进入胸腔→
锁骨下静脉径路的技巧
锁骨下静脉局部解剖
锁骨下静脉是腋静 脉的延续, 脉的延续,呈轻度 向上的弓形, 向上的弓形,长3 cm,直径1 -4cm,直径1- 2cm,由第1 2cm,由第1肋外缘 行至胸锁关节的后 方,在此与颈内静 脉相汇合形成头臂 静脉→上腔静脉 近胸骨角右侧) (近胸骨角右侧)。
两种径路比较
径 路 下 路
优点
1.
缺点
1.
2.
3.
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式 穿刺部位为锁骨下方胸壁, 该处较为平坦,可以进行满 意的消毒准备; 穿刺导管易于固定,敷料不 跨越关节,易于清洁和更换; 不影响患者颈部和上肢的活 动,敷料对患者是舒适的;
2.
穿刺过外时有误伤锁骨 下动脉的危险,且误伤 后不易压迫止血,容易 形成皮下组织内血肿, 甚至假性动脉瘤。 如果针干与胸壁皮肤角 度过大或过深有穿破胸 膜和肺组织的可能。 使用少。 在左侧穿刺容易损伤胸 导管。 永久起博器不适用。 进针点位于锁骨上窝, 导管不易固定。
锁骨下动脉穿刺方法
穿刺常按体表标志或透视下骨性标志进行。 (一) 以锁骨中点外1/3处为体表标志, 锁骨中点外1/3处 向其内1cm上1.5cm处穿刺,深度约4 5cm。 向其内1cm上1.5cm处穿刺,深度约4-5cm。 一般用扇形穿刺法,即由上每穿一针不成 功时,针尖向下移约0.3cm,依次进行,直 功时,针尖向下移约0.3cm,依次进行,直 至穿刺针与身体横断面角度为0 至穿刺针与身体横断面角度为0度为止。
2. 3.
处理: 撤出穿刺针,局部压迫3 撤出穿刺针,局部压迫3-5分钟,一般无 相关的并发症; 怀疑时,不要送入鞘管; 已经送入鞘管的,不要拔鞘管,急送外科 处理。 预防:穿刺点不要太偏外;
常规采用外套管穿刺针或导引钢丝导入导 管,血肿很少发生。 由于动静脉紧邻,操作中误伤动脉的机会 必然存在,经压迫可不引起明显血肿。但 在用抗凝治疗的病人,血种形成的机会就 比较多见,穿刺插管应慎重。 同时穿刺入胸腔,会造成血胸。
表现:
鲜红色血液; 2. 去掉注射器血液从针口喷出; 3. 穿刺成功后,要常规送导丝要顶端到达下 腔静脉;如顶端到主动脉根部或左心室, 则穿刺入锁骨下动脉,注意个别情况,穿 刺入锁骨下动脉后导丝能够经降主动脉到 达隔肌下,右前及正位不能判断,左前斜 位判断(导丝在脊柱前时,导丝在静脉 内)。
1.
1.
上 路
在穿刺过程中针尖前进的方向实 际上是远离锁骨下动脉和胸膜腔 的方向前进,所以较锁骨下路安 全,且不需经过肋间隙,送管时 阻力小,用外套管针穿刺时可直 接将套管送入静脉,不需要用钢 丝导入,到位率较高。
1. 2.
3. 4.
谢 谢!
1. 穿刺点:在胸锁乳突 肌锁骨头的外侧缘, 锁骨上缘约1.0cm处 进针 2. 方向:针与身体正中 线或与锁骨成45°角, 与冠状面保持水平或 稍向前15°,针尖指 向胸锁关节 3. 进针的深度通常为 2.5~4.Ocm,应随病 人胖瘦而定。
失误防范
(1)穿刺方向始终朝向胸锁关节,不可指向 (1)穿刺方向始终朝向胸锁关节,不可指向 后下方,以免损伤胸膜及肺。 (2)与颈内静脉相同,锁骨下静脉离心脏较 (2)与颈内静脉相同,锁骨下静脉离心脏较 近,当右心房舒张时,其压力较低,操作 与输液时要严防空气进入发生气栓。
2、穿刺入胸膜顶及肺组织→气胸。 、穿刺入胸膜顶及肺组织→
1.锁骨下静脉下方为第1 1.锁骨下静脉下方为第1 肋,内后方为胸膜顶。 锁骨下静脉下后壁与胸 膜仅相距5mm。 膜仅相距5mm。 2.肺尖与胸膜顶:锁骨内 2.肺尖与胸膜顶:锁骨内 侧1/3的上方约2~3cm 1/3的上方约2~3cm
3、空气栓塞:
1-20%
1-2%
2、穿刺入胸膜顶及肺组织→气胸 、穿刺入胸膜顶及肺组织→ 3、空气栓塞 4、心包填塞 5、其它(神经损伤、胸导管损伤等)
〈1-10% 〈1% 少见 少见
〈1% 少见 罕见 罕见
锁骨上路
体位
病人取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高,头偏向对 侧,使锁骨上窝显露出来。 大出血、休克病人应采用头低脚高位,心功 能不全者可采用半卧位。
1、穿刺入锁骨下动脉 →血肿、血胸
锁骨下静脉的前上方有锁骨与锁骨下 肌;后方则为前斜角肌及锁骨下动脉, 动、静脉之间由厚约0.5cm的前斜角 动、静脉之间由厚约0.5cm的前斜角 肌隔开。
前 斜 角 肌
动静脉紧邻,静脉在前, 中间有前斜角肌
原因
1. 2.
穿刺点及穿刺方向偏外 非负压吸引穿刺造成穿刺针越过静脉后 穿刺入锁骨下动脉
4、鞘管折断:套管质量差,在术后因
病人颈部活动而引起 CP管折断 。 CP管折断
5、心包填塞: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多由 心脏穿孔引起,与导管过硬,置入过深有 关。
成功率
主要是根据操作者的经验, 后期的成功率多在99%以上。 后期的成功率多在99%以上。
并发症比例
并发症 一般 后期
1、穿刺入锁骨下动脉
(二)透视下将第1肋环外缘的中点作骨 透视下将第1
性标志,锁骨下动脉常在该点0.5cm上下范 性标志,锁骨下动脉常在该点0.5cm上下范 围走行。 当常规穿刺不易成功时,此标志十分有用。
左锁骨下动脉的骨性标志
BC为第1肋两 BC为第1 端的连线,其 中点垂直线D 中点垂直线D 与肋环的交点 为较恒定的锁 骨下动脉走行 区
锁骨下静脉解剖标志清楚,位置较浅表, 粗大(内径1 2cm),成人粗如拇指,血流快, 粗大(内径1-2cm),成人粗如拇指,血流快, 经常处于充盈状态,故易于穿刺。
操作
通常多选用左侧锁骨下静脉作为穿刺置管 用。 锁骨下静脉穿刺可选用的方法有七种之多, 但可分为上路和下路,多采用下路。
锁骨下路
体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