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3-2014年)

德国是世界主要的经济强国之一,也是欧盟国家中重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与此同时,德国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和建设也始终走在世界前列。早在上世纪

80年代初,德国就提出了“信息与通讯技术教育”计划,将新的信息通讯技术作为学科基础,并在中学课程中有计划地渗透相关专业知识,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与教学,使年青人能够跟紧时代发展,有能力立足现代化世界,并推动社会发展[1]。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德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并明确提出将不断加大对教育领域的资金投入,并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笔者主要搜集了2013-2014年间有关德国教育信息化的文献资料,在整理、总结的基础上得出德国教育信息化2013-2014年的发展报告,并提出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一、教育体系的结构及性质

在德国,教育由联邦及各州共同负责,联邦政府主要负责教育的规划和职业教育,并通过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来协调全国的教育工作。而各联邦州主要在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及成人教育和进修方面,行使主要的立法和行政管理权。[2]

1.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

德国是一个联邦国家,实行的是联邦制的教育管理体制,整个教育事业由国家监督,但有关教育方面的立法和管理等具体事项主要由各联邦州负责。由于各州的教育立法有所不同,因此,各联邦州之间的学制、大纲、教材以及教学内容都有所相异[3]。

此外,为了解决各州之间的显著差异,协调不同类型学校间各种矛盾,德国联邦政府特别设置了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1964年10月28 日联邦德国各州州长在汉堡签订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各州关于统一教育事业的协定》,简称《汉堡协定》。《汉堡协定》对各州义务教育、组织形式、考试结果的认可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目前,在《汉堡协定》的框架下,德国东、西部地区乃至于各州之间的教育体制已经呈一体化方向发展。

在教育政策制定方面,德国主要分为联邦层面和州层面。联邦层面的教育政策制定机构主要有联邦总理及联邦政府、联邦议院、联邦参议院、联邦总统。除了以上政府机构之外,在联邦层面参与教育政策制定的主要机构还有:联邦——州教育规划和科研促进委员会、共同科学会议、科学委员会、文教部长联席会议。此外,除了以上官方或半官方的教育政策主体以外,学校及各类社会群体(雇主、校长、教师、家长、学生)在全国层面的代表机构(工会、协会、联合会等),比如德国高校联合会和德国高校校长联席会议也同样属于联邦层面的教育政策制定机构。德国州层面的教育政策制定机构则主要包括州议会和州政府。州议会可以通过制定学校法教育目标、教育体制的组织结构、教育管理机构、学校类型、学校的设立和撤销、教师的身份和地位、毕业证书等教育问题做出规范。州政府及其隶属的行政管理机构通过颁布法律规章和行政规定,将学校法中的目标和任务加以具体化和落实。[4]

2.教育信息化的经济背景

不同国家的教育规划与该国的经济背景息息相关,德国在工业4.0的经济发展计划背景下,为了培养更多信息科学等技术类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1)德国工业4.0

德国是个工业和制造业都高度发达的国家,近年来,“德国工业4.0”这个概念在制造业中开始风靡。所谓的“工业4.0”概念就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简单地说就是智能化制造。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建设“智能工厂”,实现“智能生产”。[5]在此背景下,德国制造业对于具备高技能的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教育机构也开始着力于培养能够承担高级技术工作的专业人才。

(2)信息科学等技术类专业人才缺口巨大

据德国教育报10月15日报道,德国教育质量发展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表明,数学、信息科学、自然科学等技术类专业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政策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予以推动。[6]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德国信息工程专业学生人数在不断上升。据德国北威州信息技术局在2014年3月10日至14日举行的汉诺威CeBIT计算机博览会上发布的报告,仅该州2012-2013学年信息工程专业就共有14531名新生,较2011-2012学年增长20%,且继续呈上升趋势。根据目前的数据,2013-2014学年约有15900名新生注册信息工程专业,与2012-2013学年比上升了9.4%,连续7年创下人数高峰。虽然这份报告显示北威州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在不断上升,但总体来看,选择在大学入读信息工程专业的德国高中毕业生仍不足,并导致了德国IT行业专业人才的稀缺。[7]

二、推行教育信息化的相关举措

德国教育行政上历来具有地方分权的传统,联邦政府很少直接干预各州的教育事务,而是通过各州教育部长会议协调各州之间的教育政策。但在推行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德国政府却一反常态,采取了许多积极的干预手段。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信息化,早在1996年12月,德国议会就率先通过了世界第一部全面规范互联网的法案——《联邦德国多媒体法》,以立法的手段来规范信息化的发展,并且加大了联邦行政干涉的力度;1999年德国政府提出了“21 世纪信息社会创新和就业行动计划”,政府为此提供数亿马克的资助经费;2001年德国境内所有的中小学都基本接入了互联网。此外,德国还曾提出了中小学网络学习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并付诸实施。为此,德国政府曾积极与企业界合作,并提供800亿马克用于中小学学生课本电子化和学习网络化。到2006年止,德国1000 万中小学生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教学内容全部通过计算机实现网络学习,此举使德国中小学网络学习一度达到世界一流水准。[8]

由此可见,德国政府历来对本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分重视,近两年来,德国更是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规划。

早在2010年德国联邦政府就面向未来五年发布了《信息与通讯技术战略:2015数字化德国》,其中明确提出扩大数字基础设施和网络的建设。在2013-2014年间,德国又先后通过《数字化行动议程2014-2017》和新的联邦政府高科技战略,并将2014科学年活动的主题确定为“数字化社会”。

1.信息与通讯技术战略:2015数字化德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