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状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状况

林青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在新的哲学观和认知观基础上,以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新兴学科。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来讨论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状况来综述认知语言学。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义;发展

认知与语言的问题是哲学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历来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现代语言学各种理论百家争鸣的局面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又开始重视认知与智能的研究。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也是适应了这种需要应运而生的。1989年在德国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l990年创刊的《认知语言学》杂志,标志着认知语言学的学科地位得以确立。它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欧洲兴起的新的语言学科,处于语言研究的前沿。从这一语言学科的发展趋势看,认知语言学将是21世纪中叶的语言学研究领域。

1.认知语言学简介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以第2代认知科学和体验哲学为理论背景,在反对主流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的基础上诞生,认知语言学涉及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系统论等多种学科,它针对生成语言学天赋观,提出:语言的创建、学习

及运用,基本上都必须能够透过人类的认知而加以解释,因为认知能力是人类知识的根本。认知语言学的创立者普遍被认为是乔治·雷可夫、马克·约翰逊及朗奴·兰盖克。当中雷可夫及约翰逊专门研究语言中的隐喻及其与人类认知的关系;而兰盖克的专长在于认知语。

认知语言学是解释语言学,它不仅仅对语言事实进行描写,而且致力于朝理论解释的方向迈进一步,解释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规律。所以,认知语言学立秋用较少的归结解释较多的、表面上似乎不相关的现象,而且力求提出能独立论证的(independently motivated),而不是特设的解释。这有利于加深对语言的认识,解释语言的本质。

认知语言学是语义为中心的语言学。它认为词法、句法不是自主的,是受功能、语义和语用因素支配和制约的。语义是概念化的,是人们关于世界的经验和认识事物的反映,是与人认识事物的方式和规律相吻合的。认知语言学是共性语言学。它的目的是寻找人的认知和语言的普遍规律。如认知语言学已经发现基本范畴与原型对概念形成的作用,隐喻是词义演变和语法化的重要机制。

可见,认知语言学是认知取向,解释取向,语义取向,共性取向,这是语言研究史上的重大发现,有利于解释语言的本质和奥秘,想实现语言理论最终追求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2.认知语言学各发展阶段的特点

基于对认知语言学历史背景和发展沿革的梳理,我们大致把认知语言学近30年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1)早期阶段(20世纪80年

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2)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0年左右);(3)全球性学科趋势阶段(2000左右至今)。

2.1早期阶段——认知语言学各种理论框架的提出和成型阶段

认知语言学的发韧之初并非始于某一单一的来源,也没有所谓的精神领袖,它是很多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些学者在提出、检验和整合某些来源于经验观察的、有跨语言和跨学科证据的核心概念的过程中逐渐就语言和概念结构的依存关系达成某种共识,共同推动这一学科的成型和发展。认知语言学学科分支地位的确立实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但这一领域中有深远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是出现在80年代,特别是80年代末期。其中有影响力的重要理论框架主要有:菲尔莫尔(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理论以及其后来与其他人一道发展而来的建构语法、泰尔米(Talmy)的意向图式理论、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认知隐喻理论以及莱考夫的认知借代理论和理想认知模型、兰格克(Langacker)的认知语法理论等。这些理论框架的描写机制虽然貌似大相庭径,但是本质上都是研究语言和概念结构的互动关系,且统一与一个共同的基础:语言是认知不克分割的一部分,认知反映文化、心理、焦急和功能因素的互动,且语言和认知的关系只能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概念化和心理处理语境中得到理解。

在上述框架中,尤其以莱考夫和兰格克的理论影响最为深远。而且,由福柯尼耶(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发展而来的概念整合理论也与兰格克的认知语法理论和莱考夫的认知隐喻理论之间存在

着有机的联系。认知和语言使用涉及到心理空间的操作,而心理空间的构建源自人类的感知经验,并通过想象的映射过程得到延伸,其中隐喻、借代和整合是三个最为重要的映射过程,这三个过程对语言分析都具有关键作用。

2.2发展阶段——研究深度和宽度同步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认知语言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语言学独立分支地位开始得到学术界广泛承认,并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众多的理论追随者。这些研究者的学术努力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发展和深化了上述提到的重要理论框架,而且拓宽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

1994年3月22-25日,德国杜伊斯堡的杜伊斯堡大学召开以“语言和空间”为议题的第五届ICLC,“空间”的概念化研究成为90年代中后期认知语言学的人点研究论题之一。认知语言学的核心是概念化,而“空间”也是所有概念化的核心,因此,也是认知语言学这一致力于在语言内和语言中探索概念化的基本空间基础的语言学新范式的核心所在。

认知语言学者对“空间”的研究特别关注一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语言中的空间”,即研究“空间”若何反映在词汇和语法结构之中;(2)“空间作为文化产物”,即研究不同文化对空间域的不同视解方式;(3)“空间作为联结其他概念域的桥梁”,即研究空间隐喻及其作为主要思维原则的作用;(4)“空间作为一种思维组织原则”。即研究概念化自身的基本空间化方式。

对这一时期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宽度,格拉茨(Geeraerts)作了如下总结:

因为认知语言学把语言看作是内嵌于人类所有认知能力当中的,认知语言学特别感兴趣的话题包括:自然语言范畴化的结构特点(比如典型性、系统多义词、认知模型、心理意向和隐喻);语言组织功能原则(比如相似性和自然性);句法和语义的概念界面(认知语法和构建语法的研究论题);语言使用的经验和语用背景;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包括相关主义和概念普遍性。

从中不难看出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语言描写、心理语言学、语用学及话语之间的密切关系。

这一时期认知语言学在中国也有了很大发展。认知语言学在中国从一开始就被运用于汉语语言现象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果,如沈家煊的《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石毓智的《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张伯江的《现代汉语双及物句式》(《中国语文》,1999年第3期)和张敏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词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等等。这方面有代表性的学者是石毓智先生,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根据对结构主义语言学利弊的思考,基于对汉语事实的调查,借鉴认知心理学和数学的知识,提出了自己系统的语言学思想。他的很多观点与当时国际语言学界刚刚兴起的认知语言学不谋而合,比如明确提出语义是一种认知现象,语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语法,等等一些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