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状况

合集下载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代表人物:国外--Rosch,Lakoff, Langacker,Fillmore等 国内—束定芳,熊学亮,桂诗春,袁毓林, 张 辉,张艳芳 等.
Langacker
Langacker
Ronald W. Langacker(兰艾克),北京语 言大学客座教授,博士,世界著名语言学家, 认知语言学创始人之一。兰艾克博士于 1966年取得美国伊利斯诺大学语言学博士 学位,现为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他曾应邀在 35所大学讲学,先后担任过15个杂志的主 编或顾问,著有专著15种,论文171篇;培 养博士31人,博士后50人,参加各类学术 会议及讲学307次。 Ronald W. Langacker教授工作于美国加利 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校区,他在上个世纪70 年代提出了“空间语法”,在80年代逐步发 展其学术思想,到了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发展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语言学理论。
用来源指称结果,如“我们去吃火锅”(火锅指代的是火锅 里的食物)。等等。
二者的联系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 –隐喻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映射,它建立在人
们的心理联想上。---转喻是同一认知域中的映射, 建立在相依性的基础上。 联系—Radden (2000)认为隐喻和转喻组成一个 连续体,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一般认为他们 都是从出发域向目的域的映射,事实上二者有时很 难区分。如“骑士队的詹姆斯是头狮子”。这个句 子可以看成是个隐喻表达即“人是动物”(不同 域)。同时如果把“人”和“动物”归入同一认知 域—“生命体”,且二者有某些相同特性如强悍、敏 捷、迅猛等,那么也可把它看成是个转喻表达。
二 学科特点
综合性(边缘性).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和语言科学相互交
叉渗透形成的新兴边缘性学科.它涉及到语言学、心理学、神 经病理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知识。

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综述

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综述

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综述[摘要]认知社会语言学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笔者介绍了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起源、发展和现状,给出了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定义,评述了国内外在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方面的工作,并讨论构建系统的理论框架,确定研究方向,开展应用研究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现状;发展建议认知语言学诞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80~90年代取得较大发展,其为语言研究提供的新范式打破了以乔姆斯基的形式语言学为主的语言研究范式,影响了一大批学者,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均取得了惊人的成果。

近年来,有些认知语言学家已经不再只满足于对语言本身的研究,而开始关注语言的社会性质,由此诞生了社会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研究在国外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国内学者也表现出对该领域研究的浓厚兴趣,带动了认知语言学的内部革命。

笔者在探讨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起源,分析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情况,最后探讨了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发展思路。

一、认知社会语言学概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学者们把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变异研究相结合,产生了认知语言学的分支——认知社会语言学(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s)。

Gitte Kristiansen &Ren Driven把第30届国际语言讨论会的15篇关于认知社会语言方面的文章,汇集成《认知社会语言学:语言变异、文化模型、社会制度》一书并予以出版,该论文集强调明确了认知社会语言学的主要应用领域和研究特点。

[1]2010年在德国科布伦茨—郎道大学举行的第34届国际LAUD 研讨会的主题是“认知社会语言学:语言变异的结构、概念和文化维度”。

认知语言学综合了认知语言学的认知取向和社会语言学的社会取向,关注认知的社会文化语境和情境制约性,把认知体验性的生理和物理环境发展到社会文化语境,把语言及其幕后认知的普遍性研究转向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下语言(变体)与认知的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的新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

探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及应用

探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及应用

性映射的过程,就跟人的成长阶段是一样的,比如 先经历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在随着年龄的变化就能 够发展到抽象思维。所以只要能够充分理解到认知 语言学的隐喻性理论,找到英语词汇经过隐喻而新 增的义项,那么背单词就很容易了。
三、结束 认知语言学不仅拓宽了我们研究语言的新视 角,进而提高了语言学研究的科学性;还在我国的 各个领域都有应用,尤其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得到了 完美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学生背单词的速度,也推 动了我国英语书籍编写的进程。因此,我们应广泛 地认知语言学理论。
212
二、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应用 认知语言学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运用的很广泛, 比如在听力、阅读、词汇、语法等教学环节中,并 能够不断促进和指导这些环节。而接下我就主要探 讨认知语言学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1、能够支持英语词汇教学理论 众所周知,英语是我国的第二大语种,也是 与各国人交流的通行证,可见学好英语是多么重 要。但是我国各级各类英语词汇的书籍以及小词典 等学生用书都泛滥成河了,而这也就给学生造成了 选书困难症,因为面对如此多的书,人们很难能够 选出最合适自己的。不过随着认知语言学理论在英 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这种情况似乎得到了改善。 因为一些书籍、学习资料的编写者,已经逐渐认识 到应按照词汇的共性与个性以及使用频率来编写书 籍,这不仅能够让学生一目了然的看到重点和非重 点,还能加快记单词的速度,可谓一举两得。比如 外国学者韦斯特借鉴认知语言学中的基本范畴等级 词汇和非基本范畴等级词汇的理论,在《英语词汇 通用频率表》中提出,为了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学 习,应建立科学的符合外语教学先后顺序规律的词 汇表,而此词汇表应考虑以下因素:是否具有定义 和构词大小、是否具有可得性以及学习起来的难易 程度等。由此可见,英语相关书籍的编写少不了认 知语言学词汇理论的指导。 2、能够帮助英语学习者理解一词多义 在各类的语言中,一词多义现象是极其普通 的但同样也是令广大语言学习者颇感困难的。尤其 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很多学生都抱怨一词多义, 因为这意味着学生学习的英语词汇量将无限扩大就 像那一望无垠的大草原,同时也增加了词汇的记忆 难度,但是归根到底一词多义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 为:一个原始的词汇从具体形象延展到抽象的隐喻

浅谈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浅谈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估 的作 用 。到 8 0年 代 中期 以后 ,认 知语 言 学 开始 成 熟 , 2 0 1 1 年 ,第 七 届 全 国认 知 语 言 学研 讨 会 暨 第三 届 认 知 语 其学派 地位 得 以确立 。在 这一 时期 ,认 知语 言学 的基 石性 言学暑 期讲 习班 在上 海外 国语 大学 举行 。本 次会议 的主 题 著作 相 继 出版 。1 9 8 9 年 召开 了第 一届 国际 认 知 语 言 学大 发 言和 讨论 反映 了认 知语 言学研 究 的最新 热 点与动 向 ( 吕
认知 语 言学在 2 0 世纪 7 0年代 中期开 始在 美 国孕 育。 令 营 活动 ,期 间有 四场 演 讲 ,被 公认 为 认 知 语 言 学 开 始
1 9 7 5年 ,加 州 大 学伯 克 莱 分校 语 言学 系举 办 了语 言 学 夏 着 研 究主题 范 围 的迅 速 扩大 ,认 知语 言学在 翻译 、文 学 、 发展 的重 要标 志 ,分 别 为 :P a u l K a y关 于色 彩 词 的演 讲 : 且 ,各 类 学术会 议 与学 术讲 座相 继在这 一 阶段举 行 。2 0 0 1 E l e a n o r R o s c h关于 范畴 理 论 的 演 讲 ;L e o n a r d T a l my关 于 年 ,首 届认 知语 言学 研 讨会在 上海 外 国语大 学召 开 。许 多 英语 中空 间关 系 的演 讲 以及 C h a r l e s F i l l mo r e 关 于 框 架 语 著 名 的认知 语言 学家 也相 继受邀 来 中国讲演 。 2 0 0 6 年5 月, 义学 的演 讲 。L a n g a c k e r 在1 9 7 6年开 始研 究 认知 语法 并 出 第 四届 全 国认知 语 言学研 讨会 在南 京师 范大 学召 开 ,中 国 版 了两 卷 本 巨著 F o u n d a t i o n s o f C o g n i t i v e G r a m ma r f 1 9 8 7 , 认 知语 言 学研 究会成 立 ,F a u c o n n i e r 和T u r n e r 到会 发表 主 1 9 9 1 ) 。 与 此 同 时 ,L a k o f和 J o h n s o n合 著 的 Me t a p h o r s 题 演讲 。这 也是 中 国认知 语 言学进 入独 立发展 、反 思与 国 We L i v e B y( 2 0 0 3 ) 对推 动认 知语 言学 的发展 起到 了不 可低 际化阶 段 的重要 标志 。 随着 中国认 知语 言学 的不 断发展 ,

认知语言学背景与现状

认知语言学背景与现状

认知语言学背景与现状认知语言学:探索语言与认知的交汇点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与认知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揭示语言背后的认知机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认知语言学已经从一门新兴的学科发展成为语言学、心理学和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简要介绍认知语言学的背景、现状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语言学家开始语言与认知的关系。

他们发现,语言并不是一种独立于认知系统的符号系统,而是与人类的思维、文化和社会习俗密切相关。

认知语言学家通过研究语言的隐喻、意象、范畴和语法等方面,揭示了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内在。

目前,认知语言学已经形成了多个研究流派,如体验主义、原型理论、构式语法等。

这些理论都强调语言与认知的紧密,认为语言是在人类的身体经验、文化背景和社交互动中形成的。

此外,认知语言学还运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如fMRI、ERP等脑电科学工具,以进一步揭示语言处理的认知机制。

认知语言学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价值。

首先,在语言教育领域,认知语言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语言错误和难点,从而制定更有效的 teaching strategies。

其次,在翻译和机器翻译领域,认知语言学可以提供跨语言和跨文化的翻译解决方案,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

此外,认知语言学还对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智能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手段。

然而,尽管认知语言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某些情况下难以应用到实际场景中,尤其是对于一些复杂和多元化的语言现象。

此外,认知语言学对于语言习得的解释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验证,因为语言的获得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因素,如社会文化背景、教育环境等。

未来,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可以期待认知语言学在以下方面取得更多的突破:1、深入研究语言的认知机制:未来认知语言学将更加语言的动态性和交互性,深入探究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认知过程和心理机制。

基于认知语言学在我国发展现状的再思考

基于认知语言学在我国发展现状的再思考

基于认知语言学在我国发展现状的再思考
基于认知语言学在我国发展现状的再思考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人对认知科学及语言规律本身的了解、熟悉和深入研究,我国国内认知语言学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探讨深入发展,认知语言学其自身发展亦迎来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就认知语言学在我国近几十年来的发展状况作一简单回顾,明确指出认知语言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如研究价值取向多元化等亟需予以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并且认为,在今后深入的研究探索中,研究所需术语须适度适时进行必要而有益的相对统一.
作者:刘小权作者单位:广西中医学院外语部,南宁,530001 刊名: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AL TECHNIQUE & EQUIPMENT 年,卷(期):2008 ""(24) 分类号:H0-06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发展价值取向多元化术语统一。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趋势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趋势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趋势嘿,大伙们!今天咱来聊聊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趋势哈。

有一次啊,我和朋友聊天。

朋友说了一句话,我一下子就懵了,不知道啥意思。

后来朋友解释了半天,我才明白。

这时候我就想,这语言可真神奇啊,有时候一句话能有好多种理解方式。

这就让我想到了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呢,就是研究我们怎么理解和使用语言的。

它可不是只看语言的表面形式,而是要深入到我们的大脑里,看看我们是怎么思考和认知这个世界的,然后再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我觉得吧,认知语言学以后可能会越来越注重和其他学科的结合。

比如说和心理学结合,研究我们的情绪、记忆对语言理解的影响。

有一回,我心情特别好的时候,看一句话就觉得特别积极向上。

可要是我心情不好呢,同样一句话可能就觉得很悲观。

这就是情绪对语言理解的影响呀。

还有可能和计算机科学结合呢。

现在不是有很多人工智能嘛,它们也需要理解语言啊。

认知语言学可以帮助人工智能更好地理解我们人类的语言,这样它们就能和我们更好地交流了。

想象一下,以后我们和机器人聊天,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自然,那多有意思啊。

另外啊,认知语言学可能会更加关注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差异。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认知方式也不一样,所以语言表达也会不同。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国外旅游,看到一个路牌上的字,完全不知道啥意思。

后来问了当地人才知道,原来是一种很特别的表达方式。

这就是文化差异导致的语言差异呀。

总之啊,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趋势还挺让人期待的呢。

以后说不定我们能通过认知语言学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别人,也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嘿嘿。

国内认知语言学近五年研究综述

国内认知语言学近五年研究综述

国内认知语言学近五年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国内的研究也日趋活跃。

近五年,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在理论探索、实证研究以及跨领域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旨在对近五年国内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进行系统的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全面的研究动态和参考。

在理论探索方面,国内学者不仅对认知语言学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还结合汉语的特点,对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进行了本土化的创新和发展。

同时,随着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在实证研究方面,国内学者围绕认知语言学的核心议题,如范畴化、隐喻、象似性、构式等,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汉语认知加工的特点和规律,也为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跨领域应用方面,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已经渗透到了语言教学的各个层面,如词汇教学、语法教学、阅读教学等。

认知语言学也在、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机器翻译、智能问答等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本文将对近五年国内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评价,以期为国内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一个清晰的发展脉络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也将探讨认知语言学在理论、实证和应用研究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二、近五年研究概况近五年,国内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发展,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深度也在持续加强。

从研究主题来看,认知语言学在词汇语义、句法结构、语言与认知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互动等方面均有所涉及,尤其是在隐喻、转喻、构式语法等热点问题上,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观点和实证研究成果。

在研究方法上,国内学者不仅沿用了传统的内省法、实验法、语料库法等,还积极引入计算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使得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更加科学、严谨。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发展研究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发展研究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发展研究认知社会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语言学研究领域,它将社会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相结合,研究语言、社会与认知之间的关系。

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以及语言如何在社会环境中传播展开,其兴起源于对语言使用的认知和所反映的社会情境的关注。

本文将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内容两方面来阐述。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发展,当时,语言学领域内对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开始产生兴趣。

随着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兴起,社会语言学逐渐成为研究语言和社会联系的重要领域。

1980年代初,认知语言学在语言学界崭露头角,同时,研究者们开始将认知理论应用于社会语言学研究中。

这一时期,一些早期的研究者开始探讨语言和社会语境对话所扮演的角色,并进一步将此与他们对认知和语言处理的理解联系起来。

1990年代是认知社会语言学发展的关键时期。

相对于先前的研究,研究者们更加看重语言在社会中的功能性作用,侧重探讨语言的社交功能,例如语言在社交互动中的表达作用、语言的文化功能以及语言在政治话语中的影响。

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研究者们将认知社会语言学应用于虚拟社交网络和在线交流等方面。

随着如今社会的快速变化,研究者们也在不断发掘这一领域的研究价值,尝试将其应用于语言教育和语言规划等方面。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语言及其社交功能社交互动中语言的使用是社交语言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而语言及其社交功能也是认知社会语言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

研究者们探索了说话人、听话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以言语交流来甄别他人的感受和意图。

例如,研究者们探讨了如何通过语调、语气、上下文来判断某个话语的意图,以及如何在大规模的社交网络中分析语言的使用等。

(二)语言和文化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也是认知社会语言学十分重视的一个研究方向。

研究者们探讨了不同语言背景下的文化差异,例如语言样式、语言使用、体裁和话语治理等。

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摘要: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语言与认知的内在。

本文旨在概括性地回顾认知语言学领域的研究现状、方法、成果和不足,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研究综述,发展趋势引言: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与认知关系交叉学科。

它语言使用中的认知过程,以及语言如何反映和影响人类思维和行为。

本文的目的是对认知语言学领域的研究进行综合性回顾,总结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和不足,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1、认知语法:认知语法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主要研究语言结构的认知规律。

近年来,认知语法领域的研究主要语篇分析和语言的动态性,探究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过程。

2、认知语义学:认知语义学主要研究词汇和概念之间的认知关系。

研究内容包括词汇的隐喻和转喻、概念的组织和结构等。

近年来,认知语义学的研究趋势涉及词汇语义的动态性和语境敏感性。

3、认知语用学:认知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交际中的认知过程。

该领域的研究注重分析语言使用中的推理、理解、意图识别等认知现象。

近年来,研究者开始文化差异对认知语用的影响以及人工智能在语言交际中的应用。

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1、跨学科整合:当前认知语言学研究已取得显著成果,但仍需进一步整合跨学科资源,如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等。

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有望为认知语言学研究带来新的突破。

2、实证研究方法的拓展:当前认知语言学研究主要采用实验和语料分析等方法。

未来研究可尝试引入更多实证手段,如计算建模、影像分析等,以揭示语言与认知的更深层次。

3、动态系统理论:认知语言学研究需进一步语言的动态性和系统性。

未来研究可运用动态系统理论分析语言现象的演变过程、语言与认知的相互作用等,以更全面地揭示语言与认知的内在。

4、语用推理与文化因素:当前认知语言学研究在语用推理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需深入研究文化因素对语用推理的影响。

认知语言学发展历程新探

认知语言学发展历程新探

认知语言学发展历程新探本文对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概述,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确立阶段、成熟发展阶段以及继续发展完善阶段,并简要说明每一个阶段研究的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和经典著作;同时,还对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作了简要概括,对其中的认知语义学和认知语法以及近年来兴起的构式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描述;最后,指出了目前认知语言学研究存在的不足,但是这些不足并不会影响认知语言学研究强劲的发展势头,反而会促进其发展完善。

标签:认知语言学发展阶段研究领域不足发展完善一、引言近二三十年来,语言研究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即认知语言学,它是新一代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结合而成的一门新边缘学科。

Lakoff在其代表著作《女人、火和危险事物——范畴揭示了思维的什么奥秘》的前言中提到:“我们正处在思维研究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关键是要纠正我们两千年来关于思维的错误观念”(赵艳芳,2001:1)。

至今,国内关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已有十多年,许多学者对认知语言学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认为认知语言学将是未来语言研究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二、认知语言学由于认知语言学出现较晚,还在继续发展完善之中,再加上各学派对其理解不同,因此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

Lakoff认为,认知语言学可以由两个共识来定义,即概括型共识和认知共识;Taylor使用“认知语言学”这一描述性术语概括当代语言学领域的一场广泛的运动,它包括一系列不同的研究取向、方法和侧重点,它们通过一些共同的假设相互连接在一起。

以上是国外学者对认知语言学的定义,国内也有不少学者用汉语来定义认知语言学:王寅将狭义认知语言学定义为“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研究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作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李福印认为,“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普遍原则和人的认知规律之间关系的语言学流派”(李福印,2008:13-14)。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1 9 9 4 年3 月2 2 日至2 5日。 德 国D u i s b u r g 的G e r h a r d Me r c a .
I c r 大 学召 开 以“ 语 言 和空 间 ” 为议 题 的第 五 届I C L C, “ 空间”
的概念 化研究遂 成为 九十年 代 中后 期认 知语 言学 的热 点研
学 术 努 力 不 但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发 展 和 深 化 了 上 述 提 到 的 重 要 理论 框 架 , 而 且拓 宽 了认 知语 言 学 的研究 领 域 。1 9 8 9 年
般来说 .我们认为认知语言学出现于2 0 世纪7 O 年代中 授在7 O 年代提 出了“ 空间语法” , 当时还仅 仅是

于一个 共同 的基 础 : 语言是 认知 不可 分割 的一部 分 , 认 知
语言学 的兴起是基 于认知科学 的某些 基本 研究 成果 ,如色觉 的神 经生理学研究 , 原型和基本 范畴 , T lmy a 的空间关 系理论 ,
F i H mo r e 的框 架 语 义 学 等 。 认 知语 言学 的早 期 理 论 基 础 是 生 成
反 映 文化 、 心理、 交 际和 功 能 因素 的互 动 , 且 语言 和认 知 的
关 系只能在 经验基础之 上的概念 化和心理 处理 ( m e n t a l D m—
c e s s i n g ) 语 境 中得 到 理解 , 其 中 以L a k o f f 和L a n g a c k e r 的理 论
究 论题之一 。 认知 语言学 的核心是概念 化 . 而“ ‘ 空间 ’ 也 是 所 有 概念 化的核 心 , 因此 , 也 是 认 知 语 言 学 这 一 致 力 于 在 语 言

【推荐下载】认知语言学的述评

【推荐下载】认知语言学的述评

[键入文字]
认知语言学的述评
现代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认知与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语言的认知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以下就是由小编为您提供的认知语言学的述评。

 80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包括句法学、语义学、音系学、篇章分析等。

1989年在德国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l990年创刊的《认知语言学》杂志,标志着认知语言学的学科地位得以确立。

此后,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非常迅猛,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

 一、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
 (一)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发展的产物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的一部分,而认知科学是一门综合科学,由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组成的交叉学科,从多角度来探索思维的奥秘。

人类思维的结晶是语言,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方式之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是人类体验、文化、社会、风俗、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认知语言学一方面运用认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语言现象,另一方面又通过语言现象来揭示人的认知能力,把语
1。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发展研究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发展研究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发展研究认知社会语言学是一门语言学分支,研究的是语言使用的认知和社会因素。

它的研究对象是语言学习者在各种情境下使用语言的认知过程和社会因素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在过去几十年里,认知社会语言学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在语言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语用学研究。

在当时,语言学家开始关注语言使用的认知和社会方面的问题,例如语境对语言理解和使用的影响,语言使用者的推理和推断等。

这些研究为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90年代以后,认知社会语言学进一步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是两个核心领域。

认知语言学主要关注语言使用者的认知过程,包括语言理解、产生和习得等方面。

社会语言学则关注语言使用的社会因素,如社会身份、社会关系、语言规范等。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框架结合了这两个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并试图探索语言使用的认知和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

在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过程中,一些重要的研究课题逐渐浮出水面。

其中之一是语言习得和语言使用的关系。

传统上,语言习得和语言使用被看作是两个独立的过程,但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发现,语言习得和语言使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研究语言习得者在实际语境中的语言使用情况,研究人员发现,语言使用对于语言习得具有重要影响,语言习得者的认知因素也会影响他们的语言使用。

认知社会语言学还关注了语言使用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研究人员发现,语言使用的多样性和变异性不仅受到语言结构的影响,还受到认知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通过研究不同社会群体的语言使用情况,研究人员可以了解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语言差异,并揭示这些差异背后的认知和社会因素。

认知社会语言学还关注了语言使用与社会身份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发现,语言使用者的社会身份会影响他们的语言使用方式。

在不同社会场合中,人们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语言风格,以展示自己的社会身份。

通过研究语言使用者在不同社会场合中的语言使用情况,研究人员可以揭示社会身份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整理)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综述MicrosoftWord文档

(整理)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综述MicrosoftWord文档

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综述[1]王德春张辉(原载《外语研究》2001年3期)摘要: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和探索,认知语言学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新的语言研究范式和方法,本文从四个方面简述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现状,指出其以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方法论;隐喻;转喻;心理空间;概念整合;语法1.引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许多语言学家认识到生成语法研究范围的局限性,开始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现象。

八十年代末,认知语言学初步形成,其标志是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Duisburg, Germany 1989)的召开和1990 年《认知语言学》杂志(Cognitive Linguistics)的出版。

认知语言学大会每二年召开一次,至今,已举办了七届。

在整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出版了一批摘引率较高的认知语言学著作。

例如Lakoff 和Johnson(1980), Talmy(1983), Fillmore(1985), Fauconnier(1985), Lakoff(1987), Langacker(1987,1991),Talmy(1988),Rudzka-Ostyn (1988), Lakoff 和Turner (1989),Sweetser(1990) 和认知语言学研究系列(CLR)第一辑Langacker(1989)。

这些著作确立了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研究框架。

该框架有以下五个研究主题:(1)语言研究必须同人的概念形成过程的研究联系起来。

(2)词义的确立必须参照百科全书般的概念内容和人对这一内容的解释(construal)。

(3)概念形成根植于普遍的躯体经验( bodily experience),特别是空间经验,这一经验制约了人对心理世界的隐喻性建构。

(4)语言的方面面都包含着范畴化,并以广义的原型理论为基础。

(5)认知语言学并不把语言现象区分为音位、形态、词汇、句法和语用等不同的层次,而是寻求对语言现象统一的解释。

认知语言学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认知语言学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认知语言学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语言与认知过程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如何在人类认知系统中运作。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认知语言学的当前研究热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们将首先概述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然后分析目前学术界关注的主要研究热点,包括但不限于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研究、语言与记忆的关系、语言的范畴化和概念化过程、以及语言与文化认知的交互作用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预测认知语言学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如跨学科研究、神经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以及大数据和技术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等。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以把握认知语言学的核心价值和未来走向。

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热点认知语言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其研究热点广泛而深入,涵盖了语言与认知、语言与心理、语言与文化等多个方面。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隐喻与转喻研究:隐喻和转喻作为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一直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点。

研究者们通过实证研究和语料分析,深入探讨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功能及其在语言理解和表达中的作用。

概念整合理论: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揭示了语言使用过程中概念的形成和整合机制。

近年来,这一概念整合理论在语言理解和生成、词汇和句法研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认知语法研究:认知语法从认知的角度出发,研究语言的生成和理解过程。

它强调语言与认知的紧密联系,探讨语言结构、语义和语用等方面的认知基础。

语言与认知发展:语言与认知发展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儿童语言习得和认知发展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实证研究和跨文化比较,揭示儿童语言习得和认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语言与认知的神经科学研究: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语言与认知的神经科学研究逐渐成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新兴热点。

通过神经影像学、脑电图等手段,研究语言处理和认知活动的神经机制,为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构建提供实证支持。

认知语言学的新趋势应用与实证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研讨会综述

认知语言学的新趋势应用与实证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研讨会综述

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与第二语言习得研讨会综述:认知语言学的新趋势、应用与实证研究1.本文概述随着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的不断发展,认知语言学已成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分支之一。

在中国,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化,尤其是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应用和实证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

在此背景下,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与第二语言习得学术研讨会于2024年成功召开,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本文将对本次研讨会进行综述,重点介绍认知语言学的新趋势、应用和实证研究,以期为我国认知语言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2.认知语言学的新趋势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强调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认知过程。

该领域的基本原则包括:语言是认知的,语言结构与人类的概念结构密切相关,语言使用是一个动态的、基于上下文的过程。

在本节中,我们将探讨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并分析它们如何影响语言学习和教学。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不仅关注语言本身,还关注语言与大脑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大脑如何处理语言信息,以及语言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过程。

本节将介绍一些最新的研究结果,并讨论它们对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影响。

语言习得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研究人员正试图揭示儿童是如何在大脑中构建语言系统的,以及成年人是如何学习第二语言的。

本节将介绍一些关于语言习得认知机制的研究,并探讨其对语言教学的启示。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使用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涉及感知、记忆、注意力和推理等多个方面。

本节将介绍一些关于语言使用的认知过程的研究,并讨论它们对语言理解和输出的影响。

认知语言学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正试图揭示第二语言学习者如何在大脑中处理和存储第二语言信息,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语言教学。

本节将介绍认知语言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些研究,并探讨它们对语言教学的启示。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不仅限于语言学领域,还涉及心理学、神经科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

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观

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观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受到语言学、心理学和人工智 能等领域的影响。当时,语言学的研究重心逐渐从结构主义转向功能主义,认知 科学的兴起也使得研究者开始人类的认知过程。在此基础上,认知语言学应运而 生,旨在深入研究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揭示语言的本质和规律。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反讽是一个源自古代修辞学的术语,它的含义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解读, 而在今天它已被理解为一个在陈述形式和实质,或是实践其定义的各种可能因素 方面呈现出不一致、不匹配、对立乃至矛盾的现象。
内容摘要
国外对反讽的研究经历了多个阶段,且从多维度视角对其进行剖析。从单纯 的语言学维度,反讽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技巧,可以运用在文学、艺术、传播和社 交语境中,起到一种反转或颠覆预设概念、强化言说张力、提高受众感知、加深 论点的宣传效果的作用;到更宏大的文化批评维度,反讽被视为一种文化策略, 用于对权力话语、主流价值观和社会现象进行批判和反思,
内容摘要
以实现社会进步和文化变革的目标;再到哲学维度,反讽被引入到哲学思考 中,成为一种对存在、真理、知识、语言等基本概念的质疑和反思的工具,以推 动人类思维的发展和知识的进步。
内容摘要
国外对反讽的研究方法也多种多样。其中包括了语言学、社会学、文化研究、 哲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例如,语言学中的对比分析法可以用来分析反讽 的构成和功能;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反讽在社会语境中的 运用和作用;文化研究中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可以用来解读反讽在文化批判中的意 义和价值;哲学中的解构主义理论则可以用来理解反讽在思维变革中的重要性和 必要性。
二、历史回顾
在实践方面,认知语言学家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技术,包括实验设计、数据 收集和分析等,探讨了诸如语言的范畴化、隐喻与转喻、意象图式等多方面的问 题。这些研究不仅深化了我们对语言的理解,也揭示了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复杂关 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状况
林青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在新的哲学观和认知观基础上,以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新兴学科。

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来讨论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状况来综述认知语言学。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义;发展
认知与语言的问题是哲学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历来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

现代语言学各种理论百家争鸣的局面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又开始重视认知与智能的研究。

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也是适应了这种需要应运而生的。

1989年在德国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l990年创刊的《认知语言学》杂志,标志着认知语言学的学科地位得以确立。

它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欧洲兴起的新的语言学科,处于语言研究的前沿。

从这一语言学科的发展趋势看,认知语言学将是21世纪中叶的语言学研究领域。

1.认知语言学简介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以第2代认知科学和体验哲学为理论背景,在反对主流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的基础上诞生,认知语言学涉及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系统论等多种学科,它针对生成语言学天赋观,提出:语言的创建、学习
及运用,基本上都必须能够透过人类的认知而加以解释,因为认知能力是人类知识的根本。

认知语言学的创立者普遍被认为是乔治·雷可夫、马克·约翰逊及朗奴·兰盖克。

当中雷可夫及约翰逊专门研究语言中的隐喻及其与人类认知的关系;而兰盖克的专长在于认知语。

认知语言学是解释语言学,它不仅仅对语言事实进行描写,而且致力于朝理论解释的方向迈进一步,解释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规律。

所以,认知语言学立秋用较少的归结解释较多的、表面上似乎不相关的现象,而且力求提出能独立论证的(independently motivated),而不是特设的解释。

这有利于加深对语言的认识,解释语言的本质。

认知语言学是语义为中心的语言学。

它认为词法、句法不是自主的,是受功能、语义和语用因素支配和制约的。

语义是概念化的,是人们关于世界的经验和认识事物的反映,是与人认识事物的方式和规律相吻合的。

认知语言学是共性语言学。

它的目的是寻找人的认知和语言的普遍规律。

如认知语言学已经发现基本范畴与原型对概念形成的作用,隐喻是词义演变和语法化的重要机制。

可见,认知语言学是认知取向,解释取向,语义取向,共性取向,这是语言研究史上的重大发现,有利于解释语言的本质和奥秘,想实现语言理论最终追求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2.认知语言学各发展阶段的特点
基于对认知语言学历史背景和发展沿革的梳理,我们大致把认知语言学近30年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1)早期阶段(20世纪80年
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2)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0年左右);(3)全球性学科趋势阶段(2000左右至今)。

2.1早期阶段——认知语言学各种理论框架的提出和成型阶段
认知语言学的发韧之初并非始于某一单一的来源,也没有所谓的精神领袖,它是很多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些学者在提出、检验和整合某些来源于经验观察的、有跨语言和跨学科证据的核心概念的过程中逐渐就语言和概念结构的依存关系达成某种共识,共同推动这一学科的成型和发展。

认知语言学学科分支地位的确立实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但这一领域中有深远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是出现在80年代,特别是80年代末期。

其中有影响力的重要理论框架主要有:菲尔莫尔(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理论以及其后来与其他人一道发展而来的建构语法、泰尔米(Talmy)的意向图式理论、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认知隐喻理论以及莱考夫的认知借代理论和理想认知模型、兰格克(Langacker)的认知语法理论等。

这些理论框架的描写机制虽然貌似大相庭径,但是本质上都是研究语言和概念结构的互动关系,且统一与一个共同的基础:语言是认知不克分割的一部分,认知反映文化、心理、焦急和功能因素的互动,且语言和认知的关系只能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概念化和心理处理语境中得到理解。

在上述框架中,尤其以莱考夫和兰格克的理论影响最为深远。

而且,由福柯尼耶(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发展而来的概念整合理论也与兰格克的认知语法理论和莱考夫的认知隐喻理论之间存在
着有机的联系。

认知和语言使用涉及到心理空间的操作,而心理空间的构建源自人类的感知经验,并通过想象的映射过程得到延伸,其中隐喻、借代和整合是三个最为重要的映射过程,这三个过程对语言分析都具有关键作用。

2.2发展阶段——研究深度和宽度同步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认知语言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语言学独立分支地位开始得到学术界广泛承认,并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众多的理论追随者。

这些研究者的学术努力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发展和深化了上述提到的重要理论框架,而且拓宽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

1994年3月22-25日,德国杜伊斯堡的杜伊斯堡大学召开以“语言和空间”为议题的第五届ICLC,“空间”的概念化研究成为90年代中后期认知语言学的人点研究论题之一。

认知语言学的核心是概念化,而“空间”也是所有概念化的核心,因此,也是认知语言学这一致力于在语言内和语言中探索概念化的基本空间基础的语言学新范式的核心所在。

认知语言学者对“空间”的研究特别关注一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语言中的空间”,即研究“空间”若何反映在词汇和语法结构之中;(2)“空间作为文化产物”,即研究不同文化对空间域的不同视解方式;(3)“空间作为联结其他概念域的桥梁”,即研究空间隐喻及其作为主要思维原则的作用;(4)“空间作为一种思维组织原则”。

即研究概念化自身的基本空间化方式。

对这一时期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宽度,格拉茨(Geeraerts)作了如下总结:
因为认知语言学把语言看作是内嵌于人类所有认知能力当中的,认知语言学特别感兴趣的话题包括:自然语言范畴化的结构特点(比如典型性、系统多义词、认知模型、心理意向和隐喻);语言组织功能原则(比如相似性和自然性);句法和语义的概念界面(认知语法和构建语法的研究论题);语言使用的经验和语用背景;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包括相关主义和概念普遍性。

从中不难看出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语言描写、心理语言学、语用学及话语之间的密切关系。

这一时期认知语言学在中国也有了很大发展。

认知语言学在中国从一开始就被运用于汉语语言现象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果,如沈家煊的《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石毓智的《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张伯江的《现代汉语双及物句式》(《中国语文》,1999年第3期)和张敏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词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等等。

这方面有代表性的学者是石毓智先生,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根据对结构主义语言学利弊的思考,基于对汉语事实的调查,借鉴认知心理学和数学的知识,提出了自己系统的语言学思想。

他的很多观点与当时国际语言学界刚刚兴起的认知语言学不谋而合,比如明确提出语义是一种认知现象,语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语法,等等一些观点。

3.3全球性学科趋势阶段
2000年以后,一方面各种主要理论框架呈纵深发展态势。

另一方面,认知语言研究渐成全球性学科趋势,区域性认知语言学协会的成立是这一趋势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如西班牙、芬兰、波兰、俄罗斯、德国、韩国、法国、日本和英国相继成立认知语言学协会(CLA),另有多个国家拟成立CLA。

2006年5月。

在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上,中国认知语言学会正式成立,标志着认知语言学的语言学分支地位正式得到中国语言学界的普遍承认。

目前,认知语言学已经在中国语言学界蔚为壮观,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研究队伍,产生了大批的学术成果。

根据有些学者的统计,过去十几年来中国的学术杂志上发表的有关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论文是转换生成语言学的10倍以上,也远超过其他任何语言学分支。

可以不夸张地说,认知语言学是目前中国语言学界最有影响的一种语言学思潮,必将对未来中国语言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全球性研究趋势的另一个特征是认知语言学的全球应用趋势。

在第六届ICLA研讨会上,Suzanne Kemmer 列举的诸多可以用认知概念和方法来研究的领域,其中重要的包括:社会语言学变体、双语现象、语言接触、二语习得和语言学习、文学、翻译、词典学和社会心理学。

3.结语
展望未来,21世纪的认知语言学是全球性学科时代。

但是由于其交叉学科性质,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认知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

目前,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范式之一——
大脑体验理论就是基于认知科学的基本研究成果。

而认知科学是创立于20世纪70年代、研究概念系统的一门相对较新的科学学科,至今也只经历了30余年的发展。

由此,要成为一门真正成熟的学科,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都将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王馥芳认知语言学发展近30年综述.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