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各章练习题集
自考《学校体育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与编制
![自考《学校体育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与编制](https://img.taocdn.com/s3/m/0ce31e5e33d4b14e852468fd.png)
自考《学校体育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与编制第四章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与编制一、填空题1.课程不仅仅是各种科目静态的集合,而应该包括动态的学习过程。
2.体育课程可以分为体育专业教育的体育课程和普通学校基础教育的体育实践类课程。
3.体育课程主要通过身体练习,并使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相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与技能。
4.手段论体育观认为体育运动手段和社会需要高于个体的满足与发展,强调了现实体育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外延功能。
5.目的论体育观始终把人的满足和发展作为体育课程的的价值定位,同时它不否定手段的重要性意义,并认为只有个体得以充分发展和素质的提高才更有利地促进社会目标的实现。
6.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个体与能力得以充分发展是人本主义体育课程改革的目的。
7.“健康第一”的提出,对单纯生物观的体育教学客观上起到了纠偏的作用。
8.手段论价值观重视的是生物学和生理学为基础的学生体能和技能的发展领域,忽视了体育的.人文精神,忽视了学生的情意和社会行为能力的发展。
9.体育运动能促进人们健康地生活、身心愉悦地工作:通过体育的法规和规则,体育又约束人们的行为,促使个体产生遵守社会规章制度、道德规范的意识。
10.运动性条件反射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即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动作技能形成阶段。
动作技能进一步的提高,可以达到动力定型阶段(也可称之为动作自动化阶段)。
二、选择题:1.课程应包括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两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课程设计包括课程编制的目的、原则、内容和 D ,如何制定教学大纲和编写教科书。
A. 手段;B. 结构;C. 比例;D. 方法;2.体育课程的本位功能包括4个方面:知识技能、身体发展、A 和社会适应4大功能。
A.情感意志;B. 政治功能C.经济功能D.外交功能3.体育课程的基础是指影响与制约体育课程目标、内容、实施、D 的基本领域。
体育课程的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基础的学科为在体育课程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理论支撑。
学校体育学试题集(相当全)
![学校体育学试题集(相当全)](https://img.taocdn.com/s3/m/fb6f9f3531126edb6f1a106a.png)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1.体育 2.大众体育 3.竞技体育 4."六艺"(西周) 5."六经"二 填空:(每空0.5)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年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至今不足()年3.现代体育是由()()()所构成4.全面发展的教育离不开()5.()和()是体育的本己目标6.学校体育是()的重要组成部分7.以健身.娱乐等为主要目标的体育被称为()8.在中国,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9.我国西周时期有了以()()()()()()为主体的学校教育内容 10."六艺"中的()和()可以被看成是我国学校体育的萌芽 11.汉代董仲舒用以取代"六艺"的"六经"包括()()()()()() 12.()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草案>把"体操科"改为() 13.<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 14.新中国实施全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最早年份是() 15.新中国成立至今,共进行了()次"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的评选活动和()次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研究 16.邓小平所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是()()() 17.体育教学中的"三基"是指()()()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的历史不足()A:50年 B:100年 C:150年 D:200年3.以“三基”为基本内容的体育被称为()A:大众体育 B:竞技体育 C:学校体育 D:终生体育4.国民体育的基础是()A:大众体育 B:竞技体育 C:学校体育 D:终生体育5.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A:礼乐 B书数 C:诗易 D:射御6.“武举制”最草产生于中国的()A:秦 B:汉 C:唐 D:宋7.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8.“武学”最早出现于中国的()A:唐 B;宋 C:元 D:明9.中国清朝可被称为“体育家”的是()A:乾隆 B:康有为 C:梁启超 D:颜元10.“体育科”最早出现于()A:1903 B:1913 C:1923 D:193311.《体育之研究》一文的作者是()A:周恩来 B;毛泽东 C:恽代英 D:颜元12.中央(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A:1950 B:1956 C:1957 D:195813.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A:1955 B:1956 C:1957 D:195814.《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的颁布年份是()A:1977 B:1978 C:1979 D:198015.《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颁发于()A:1990 B:1991 C:1992 D:19951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A:场外性 B:竞技性 C:技术性 D:基础性四.双项选择(每小题1分,答错扣0。
[学校体育学]习题
![[学校体育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3e8abed6294dd88d0d26b44.png)
《学校体育学》习题第一篇学校体育总论第一章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一、名词解释1.学校体育2.学校体育思想二、填空题1. 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特征有、、。
2. 1923年,北洋政府颁布了,正式将学校“”改为“体育课”。
3.“新体育”学说是在教育学说和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由国学者托马斯·伍德和赫塞林顿提出的体育理论,它也被称之为自然体育学说。
4. 年,清政府颁布了,它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体育的历史。
5.在西周作为奴隶主贵族子弟学校教育内容的“六艺”,其中具有体育性质的有、和。
6.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一文,对体育的意义、功能和锻炼的原则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7.1922年,《壬戍学制》的出台标志着在我国的没落。
8.1952年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中正式规定,从到均开设课,每周学时。
三、判断改错题1.我国西周时期,奴隶主贵族子弟学校教育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
“六艺”中只有射和御具有体育的性质。
()2.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在学校体育方面作了一些具体规定,它把“体育课”列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课。
()3.我国的《体育锻炼标准制度》和《劳卫制》,是为改善我国学生健康严重不良状况,在锻炼身体、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热潮推动下,借鉴日本《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的经验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四、简答题1.简述军国民体育思想的特征及其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历史意义。
2.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与前苏联社会主义体育思想之间的异同?五、论述题1.试分析我国体育思想的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章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一、名词解释1.社会体育2.社区体育3.竞技体育4.竞技运动教材化5.终身体育6.大众传播媒介7.大众传播二、填空题1. 竞技运动教材化的改造工作可以概括为———。
2.竞技运动教材化要遵循的原则有、、和。
3.终身教育思想是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在中提出的。
学校体育学试题集(相当全)
![学校体育学试题集(相当全)](https://img.taocdn.com/s3/m/c499c965f111f18583d05a76.png)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1.体育 2.大众体育3.竞技体育4."六艺"(西周)5."六经"二填空:(每空0.5)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年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至今不足()年3.现代体育是由()()()所构成4.全面发展的教育离不开()5.()和()是体育的本己目标6.学校体育是()的重要组成部分7.以健身.娱乐等为主要目标的体育被称为()8.在中国.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9.我国西周时期有了以()()()()()()为主体的学校教育内容10."六艺"中的()和()可以被看成是我国学校体育的萌芽11.汉代董仲舒用以取代"六艺"的"六经"包括()()()()()()12.()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草案>把"体操科"改为()13.<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14.新中国实施全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最早年份是()15.新中国成立至今.共进行了()次"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的评选活动和()次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研究16.邓小平所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是()()()17.体育教学中的"三基"是指()()()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的历史不足()A:50年 B:100年 C:150年 D:200年3.以“三基”为基本内容的体育被称为()A:大众体育 B:竞技体育 C:学校体育 D:终生体育4.国民体育的基础是()A:大众体育 B:竞技体育 C:学校体育 D:终生体育5.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A:礼乐 B书数 C:诗易 D:射御6.“武举制”最草产生于中国的()A:秦 B:汉 C:唐 D:宋7.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8.“武学”最早出现于中国的()A:唐 B;宋 C:元 D:明9.中国清朝可被称为“体育家”的是()A:乾隆 B:康有为 C:梁启超 D:颜元10.“体育科”最早出现于()A:1903 B:1913 C:1923 D:193311.《体育之研究》一文的作者是()A:周恩来 B;毛泽东 C:恽代英 D:颜元12.中央(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A:1950 B:1956 C:1957 D:195813.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A:1955 B:1956 C:1957 D:195814.《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的颁布年份是()A:1977 B:1978 C:1979 D:198015.《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颁发于()A:1990 B:1991 C:1992 D:19951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A:场外性 B:竞技性 C:技术性 D:基础性四.双项选择(每小题1分.答错扣0。
学校体育学试题集
![学校体育学试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e755dc5069eae009581bec74.png)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试题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1.体育 2.大众体育 3.竞技体育 4."六艺"(西周) 5."六经" 二 填空:(每空0.5) 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年 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至今不足( )年 3.现代体育是由()()()所构成 4.全面发展的教育离不开() 5.()和()是体育的本己目标 6.学校体育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7.以健身.娱乐等为主要目标的体育被称为() 8.在中国,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 9.我国西周时期有了以()()()()()()为主体的学校教育内容 10."六艺"中的()和()可以被看成是我国学校体育的萌芽 11.汉代董仲舒用以取代"六艺"的"六经"包括()()()()()() 12.()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草案>把"体操科"改为() 13.<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 14.新中国实施全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最早年份是() 15.新中国成立至今,共进行了()次"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的评选活动和()次大规模 的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研究 16.邓小平所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是()()() 17.体育教学中的"三基"是指()()()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 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的历史不足 () A :50年 B :100年 C :150年 D :200年 3.以“三基”为基本内容的体育被称为 () A :大众体育 B :竞技体育 C :学校体育 D :终生体育 4.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 A :大众体育 B :竞技体育 C :学校体育 D :终生体育 5.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 A :礼乐 B 书数 C :诗易 D :射御6.“武举制”最草产生于中国的()A :秦B :汉C :唐 D :宋7.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 ()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8.“武学”最早出现于中国的 ()A :唐B ;宋C :元 D :明9.中国清朝可被称为“体育家”的是()A :乾隆B :康有为C :梁启超 D :颜元10.“体育科”最早出现于 ()A :1903B :1913C :1923D :193311.《体育之研究》一文的作者是 ()A :周恩来B ;毛泽东C :恽代英D :颜元12.中央(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 ()A :1950B :1956C :1957 D :195813.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A :1955B :1956C :1957D :195814.《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的颁布年份是 ()A :1977B :1978C :1979D :198015.《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颁发于 ()A :1990B :1991C :1992D :19951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 :场外性B :竞技性C :技术性D :基础性四.双项选择(每小题1分,答错扣0。
学校体育学试题及答案+相关电子教程
![学校体育学试题及答案+相关电子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2fa1b6c6bb4cf7ec4afed090.png)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一.填空题1.1953年,毛泽东发出了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号召。
2.1979年教育部在扬州召开了学校体育工作会议(或扬州会议),开启了学校体育思想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
3.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学校应做到“三育并举”。
4.1917年,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提出体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养生”,而且在于“卫国”。
5.我国的古代学校体育,是从奴隶社会开始出现的。
6.严复在1895年发表的《原强》一文中,首倡体、智、德三育,称力、智、德三育为国家民族富强之基础。
7.主智主义主张将一堂体育课分为准备、基础、结束三部分。
8.199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从而使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始真正进入法制化轨道。
9.杜威认为“任何时代任何人,对于儿童的教育,尤其是对于”年幼儿童的教育,无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游戏和娱乐。
”10.1895年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已经提出“寓兵于民”的主张,但首先使用“军国民主义”一词的是蔡锷。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学校体育学是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的交叉学科。
(√)2.德绍五项是指跑步、跳高、攀登、平衡和负重。
(√)3.中国的学校体育是从18世纪后期开始从西方一些国家传入的。
(×)4.国家体委于1954年制定并公布了《劳卫制》。
(√)5.自然主义体育理论是在苏联凯洛夫教育理论影响下形成的一种体育学说。
(×)6.最早把体育引进学校教育的教育家是德国的巴泽多。
(√)7.1923年公布《新学制课程标准》,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科”。
(√)8.学校体育是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教育和体育的发展而发展,并逐步形成体系。
(√)9.军国民体育理论认为:体育是通过身体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
(×)10.法国教育家卢梭主张教育应回归自然,顺应儿童的本性,按儿童的兴趣、爱好组织活动,使儿童的身心都得到自由的发展。
学校体育学 各章练习题
![学校体育学 各章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f43192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3.png)
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以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体育意识和体育技能,提高体育文化素质,增进身心健康为宗旨下开展的各种多样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在培养身心健康和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人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社会学角度审视,体育文化的存在体现了人的一种社会需求。
体育已从单纯的肌肉活动与文化隔离的状态下解脱出来,成为了既是体育又是文化,既是锻炼又是娱乐,既是运动又是教育,既能欣赏又能参预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
在现代教育与现代体育这两大人类文化体系的交汇处,生存着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校园体育文化。
它是整个体育文化体系中的一部份,也是整个教育文化体系中的一部份。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它既可以满足人的生理健康需求,又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文化需要;既是一种健身娱乐的方式、方法,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影响。
世界范围内高水平竞技体育所产生的广泛社会影响就说明了这一点。
“体育文化存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民族性和人们需求的多样选择性,即体育文化并不具有统一的模式,它是根据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阶层,以及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们的不同需要而存在的”。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
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即学校的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
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
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校园体育文化和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为了校园文化群,它又与竞技运动文化、群众体育文化一起组成为了广义的体育文化群。
自考《学校体育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自考《学校体育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6a53e980844769eae109ed08.png)
自考《学校体育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九章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选择题1. 根据形态分类,体育课程资源可分为体育课程内容资源、体育课程场地器材资源、体育课程A. 。
A人力资源B自然资源C物力资源D潜在资源2. 体育课程资源的A. ,实质上就是探寻一切有可能进人体育课程,能够与体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过程。
A开发B 利用C设计D实施3. 竞技运动项目的改造的基本方法为:简化技术结构,减小运动难度,使其既能A. 、增进健康,又能减轻学生运动时的生理和心理负担。
A 增强体能B提高技术C 提高素质D增强兴趣4. 体育课程资源涉及学生学习体育与生活环境中一切有利于达成体育课程目标的资源体育课程资源具有 A. 的特点。
A广泛多样B生动形象C形式丰富D潜在性5. 学校应该对已有的场地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规划,重新部署适合多种运动项目进行的运动场地,为A. 的教学提供有利条件。
A.体育课程B体育训练C体育活动D课外活动6. 同一体育课程资源对于体育课程具有不同的用途和价值,因而体育课程资源具有B 的特点。
A潜在性B多质性C多样性D丰富性7. 作为实实在在的物质存在,A. 资源可以直接成为体育教学的便捷手段或内容,相对易于开发与利用。
A显性体育课程B隐性体育课程C校内体育课程D校外体育课程8. 竞技运动是一种具有竞争性、挑战性、规则性、不确定性和娱乐性的身体活动,其中, A. 最为突出。
A竞争性和娱乐性B不确定性和娱乐性C竞争性和挑战性D竞争性和规则性9. 学校运动场地的改造必须保证学生运动的C ,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A合理性B实效性C安全性D 针对性10. 在新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应该重视发挥学生D 的作用,以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A主观B主导C客体D主体二.填空题1. 直接决定体育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体育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属于条件性体育课程资源。
《学校体育学》练习题
![《学校体育学》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05f2d1fb90d6c85ec3ac678.png)
《学校体育学》习题第一篇学校体育总论第一章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一、名词解释1.学校体育2.学校体育思想二、填空题1. 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特征有、、。
2. 1923年,北洋政府颁布了,正式将学校“”改为“体育课”。
3.“新体育”学说是在教育学说和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由国学者托马斯·伍德和赫塞林顿提出的体育理论,它也被称之为自然体育学说。
4. 年,清政府颁布了,它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体育的历史。
5.在西周作为奴隶主贵族子弟学校教育内容的“六艺”,其中具有体育性质的有、和。
6.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一文,对体育的意义、功能和锻炼的原则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7.1922年,《壬戍学制》的出台标志着在我国的没落。
8.1952年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中正式规定,从到均开设课,每周学时。
三、判断改错题1.我国西周时期,奴隶主贵族子弟学校教育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
“六艺”中只有射和御具有体育的性质。
()2.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在学校体育方面作了一些具体规定,它把“体育课”列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课。
()3.我国的《体育锻炼标准制度》和《劳卫制》,是为改善我国学生健康严重不良状况,在锻炼身体、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热潮推动下,借鉴日本《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的经验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四、简答题1.简述军国民体育思想的特征及其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历史意义。
2.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与前苏联社会主义体育思想之间的异同?五、论述题1.试分析我国体育思想的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章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一、名词解释1.社会体育2.社区体育3.竞技体育4.竞技运动教材化5.终身体育6.大众传播媒介7.大众传播二、填空题1. 竞技运动教材化的改造工作可以概括为———。
2.竞技运动教材化要遵循的原则有、、和。
3.终身教育思想是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在中提出的。
学校体育学 原(1)
![学校体育学 原(1)](https://img.taocdn.com/s3/m/141f69f69b89680203d82592.png)
学校体育学习题集体育科学学院二零一五年十一月一、概念(每题2分,共10分)绪言1、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介于教育科学与体育科学之间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2、学校体育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3、体育教学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4、体育教学过程: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为达到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师与学生等教学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形成。
5、体育教学原则:是长期体育教学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体育教学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体育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6.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7.分解练习法:是指将完整的动作分成几部分,逐段进行体育教学的方法。
8.完整练习法:是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连续地进行教学和练习的方法。
9.体育课的密度:也叫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它是指在体育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
10、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指在一节体育课中,学生练习密度的总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等等。
11、课余体育: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多种方法,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进行的多种形式内容的体育教育活动。
第三章学校体育环境12、学校体育环境:是指开展学校体育活动需要的所有条件的总和。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每题只出一个空绪言1、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体育现象和学校体育规律。
2、学校体育学是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交叉的一门新兴学科。
第一章学校体育课程的产生与发展1、首先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2、1904年,清政府颁布并实施《奏定学堂章程》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和体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自考《学校体育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课外体育活动
![自考《学校体育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课外体育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2940a8420508763230121286.png)
自考《学校体育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课外体育活动第十章课外体育活动一、填空题1. 课外体育活动是指课前、课间和课后在校内进行的,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保健操,健身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
2. 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全校性活动和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和小组活动、俱乐部活动、个人锻炼活动小团体活动和。
3.课外体育活动的参加对象心怀各自的不同目的,从而导致了课外体育活动目的任务的多向性。
4. 课外体育活动不同于体育课的教学,其活动内容呈多样性的特征。
5. 个人锻炼活动是指学生个体,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按体育锻炼的方法要求,自觉自愿地选择相应的体育锻炼的项目在课外单独进行的体育锻炼活动。
学生的个人锻炼活动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体育实践活动。
6. 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是一个以自觉自愿为主,强制规定为辅;宏观调控指导,微观自主开放为特点的操作过程。
7. 全校性的课外体育活动计划一般由体育教研室或体育教研组在总结过去学年或学期经验,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报学校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8. 课外体育活动的整个实施过程,包括课外体育活动工作计划的制定、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检查评价三个环节。
9. 校园内的体育俱乐部活动是近些年来出现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分为单项俱乐部和综合性俱乐部两类。
10. 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巩固体育课上学到的有关10.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基本的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二、选择题1. 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是体育课与( )。
A. 体育教学活动B. 社会体育活动C. 学校体育活动D. 课外体育活动2. 下列哪种不属于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 )。
A. 多向性B. 多样性C. 经常性D. 灵活性3. 全校性活动内容的选择余地较小,一般来说比较适于早操、( )等组织。
学校体育学各章练习题
![学校体育学各章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8199170bb4cf7ec4afed0db.png)
第二章绪言练习题一.填空1..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________________、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各级____________,组织与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必需开设的一门__________理论课程。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练习题二、选择题1.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1864年创办的登州文会馆是最早开设_________的学校。
()A 体育课程B 武术课程C 体操课程D 篮球课程2.1979年教育部在_______召开了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开启了学校体育思想多元化的新局面()A B C D3.____年,清政府颁布并实施《奏定学堂章程》,这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和体育制度的正式确立()A 1904B 1901C 1804D 19064.______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成为课程的先驱者,他确立了学年和班级教学制度,并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
()A 卢梭B 夸美纽斯C 古茨姆茨D 裴斯泰洛齐5.__________使体育方法体系化,对所选教材按运动项目、运动性质、运动解剖、云动类型分类。
()A 严复B 夸美纽斯C 古茨姆茨D 洛克6.________在1895年发表的《原强》一文中,首倡体、智、德三育。
()A 严复B 杜威C 康有为D 洛克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填空1.身体形态发育主要受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影响。
2.由于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具有不平衡性,_________的增长速度相对要比______快,存在“___________”的特点。
3.根据学生体能增长速度的特点和增长速度的基本趋势,可将学生的体能发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形态的可塑性较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促进__________的血液循环、__________增厚,使________更加结实粗壮,抗折性提高,________收缩更加有力强健,_______更加灵活牢固,有利于促进学生生体形态的正常发育,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学校体育学》题集
![《学校体育学》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c784369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8.png)
《学校体育学》题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学校体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学校体育教学B. 学校体育管理C. 学校体育活动D. 所有与学校相关的体育活动2.下列哪项不属于学校体育的基本功能?A. 教育功能B. 健身功能C. 娱乐功能D. 政治功能3.“终身体育”理念的核心是:A. 学生在学校期间的体育活动B. 学生毕业后的体育活动C. 贯穿一生的体育活动D. 青少年时期的体育活动4.下列哪项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A. 科学性原则B. 趣味性原则C. 全面性原则D. 所有选项都是5.学校体育课程目标设置的主要依据是:A. 学生的兴趣爱好B. 学校的教学资源C.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的实际情况D. 社会的发展需求6.下列哪项不是学校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A. 科学性原则B. 实用性原则C. 趣味性原则D. 政治性原则7.学校体育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B. 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C. 改进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D. 所有选项都是8.下列哪项不是学校体育管理的主要内容?A. 体育教学管理B. 体育设施管理C. 体育经费管理D. 体育赛事管理9.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主要作用是:A. 提高智力水平B. 培养意志品质C. 增强社交能力D. 所有选项都是10.下列哪项不是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A. 多元化B. 科学化C. 娱乐化D. 政治化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学校体育学是研究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一门学科。
2.学校体育的基本功能包括教育功能、_________和娱乐功能。
3.“终身体育”理念强调体育活动的__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
4.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应遵循_________原则、_________原则和可测性原则。
5.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遵循科学性原则、_________原则和_________原则。
学校体育学题库[A]
![学校体育学题库[A]](https://img.taocdn.com/s3/m/ca146bfaa45177232f60a2d6.png)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一.填空题1.1953年,毛泽东发出了的三好号召。
2.1979年教育部在扬州召开了,开启了学校体育思想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
3.英国教育家认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学校应做到“三育并举”。
4.1917年,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了一文,提出体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养生”,而且在于“卫国”。
5.我国的古代学校体育,是从开始出现的。
6.严复在1895年发表的一文中,首倡体、智、德三育,称力、智、德三育为国家民族富强之基础。
7.主智主义主张将一堂体育课分为、、三部分。
8.199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和,从而使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始真正进入法制化轨道。
9.认为“任何时代任何人,对于儿童的教育,尤其是对于”年幼儿童的教育,无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游戏和娱乐。
”10.1895年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已经提出“寓兵于民”的主张,但首先使用“军国民主义”一词的是。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学校体育学是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的交叉学科。
()2.德绍五项是指跑步、跳高、攀登、平衡和负重。
()3.中国的学校体育是从18世纪后期开始从西方一些国家传入的。
()4.国家体委于1954年制定并公布了《劳卫制》。
()5.自然主义体育理论是在苏联凯洛夫教育理论影响下形成的一种体育学说。
()6.最早把体育引进学校教育的教育家是德国的巴泽多。
()7.1923年公布《新学制课程标准》,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科”。
()8.学校体育是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教育和体育的发展而发展,并逐步形成体系。
()9.军国民体育理论认为:体育是通过身体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
()10.法国教育家卢梭主张教育应回归自然,顺应儿童的本性,按儿童的兴趣、爱好组织活动,使儿童的身心都得到自由的发展。
()三.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1.西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其中体现了体育的内容。
学校体育学第一至第十三章习题-(按题型分类)
![学校体育学第一至第十三章习题-(按题型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8893980d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1.png)
学校体育学第一至第十三章习题-(按题型分类)《学校体育学》作业习题一、判断题5、马丁.路德认为:“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
()6、卢梭主张在非自然中效仿自然的法则、采用自然的方法对儿童进行包括体育在内的全面教育。
()8、学校体育科学最明显的标志,是专门培养体育师资的体育师范学校的出现()9、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尔.郎格朗提出了“终身体育”的思想。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自然体育思想成为了世界各国体育的主流。
()3、根据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的特点,要注意培养中小学生坐、立、行的身体姿势,可通过体操、球类等练习,培养学生正确和健美的身体姿态。
()4、根据中小学生呼吸系统的发育特点,在组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时,应多选择耐力跑、憋气等练习,以锻炼肺功能。
()4、学校体育目标是学校体育目的在学校体育中的具体化。
()6、行为目标是对学生通过学校体育学习以后将能做到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
()1、课程不仅仅是各种科目静态的集合,还应该包括动态的学习过程。
()2、体育课程是增强学生的体能,传授体育的知识、技能,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课程。
()3、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是根据生理学新陈代谢规律提出的。
()4、在运动过程中,大多数人的机能活动能力可立即进入工作状态。
()5、体育课程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几乎起不了什么作用。
()6、体育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使命。
()7、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了体育课程的目标和教学内容。
()8、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是强调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从“引导”“激发”转变到“控制”“指挥”方面来。
()9、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爱好和专长,是体育课程和教学中最重要的事()1、相互适应取向强调体育课程方案的使用者与学校情境之间相互适应()2、忠实取向是今后体育课程实施的唯一趋势。
()3、成功的体育课程实施来自于切实可行的体育课程计划。
20XX年自考《学校体育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2)-自学考试.doc
![20XX年自考《学校体育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2)-自学考试.doc](https://img.taocdn.com/s3/m/71c34970910ef12d2af9e7d5.png)
2019年自考《学校体育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2)-自学考试2019年自考《学校体育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更多关于自学考试模拟试题,请及时关注自考网或微信搜索公众号“万题库自考”获取!点击查看:2019年自考《学校体育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汇总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填空题1.小学阶段,神经活动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占主导地位,第二信号系统相对较弱,抽象思维能力能力较差。
2.根据学生体能增长速度的特点和增长速度的基本趋势,可将学生体能的发展分为快速增长期、慢速增长期、稳定期和下降期。
3.由于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具有不平衡性,身高增长的速度相对要比体重快,因此存在身长体轻的特点。
4.运动动机是激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在动力,运动兴趣在运动动机中是最重要的成分。
5.学生既是学校体育的对象,又是学校体育的主体。
6.所谓健康的个性,从内部的心理机制来说,是一种身心和谐发展的个性。
7.身体形态是身体的外部形状和特征,一般是由长度、围度、重量及其相互关系来表现的。
8.合作能力既是体育活动参与者必备的素质,也是体育活动需要发展的一种能力。
9.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发展变化过程。
10.所谓学生心理发展是学生个体心理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主要包括学生的认识发展、情感和意志发展、个性发展、三个方面。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体育锻炼是锻炼学生意志,促进其意志发展的最优活动之一。
()2.感知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映。
()3.体能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发展而变化,男女学生体能的发育速度是相同的。
()4.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具有波浪式和阶段性的特点()5.高中以后,学生的呼吸肌增强,频率减慢,深度加大,而肺活量减小。
()6.研究证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7.学生身体形态发育主要受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
自考《学校体育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体育课程的编制
![自考《学校体育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体育课程的编制](https://img.taocdn.com/s3/m/f0ceac1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74.png)
自考《学校体育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体育课程的编制自考《学校体育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体育课程的编制第五章体育课程的编制一.填空题1体育课程编制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包括社会需求、体育学科因素、学生自身因素2体育课程规划就是体育课程工作者根据学校教育、体育目标制定体育课程目标、设计体育课程方案、制定体育课程标准和编写体育教材的过程。
3体育课程编制的过程包括体育课程规划阶段、体育课程实施阶段和体育课程评价阶段。
4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和学生是最重要的角色。
5体育教师的教学评价内容主要包括_体育教师业务素养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
6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主要是指学生_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表现出不同的差异。
7学科本位课程模式具有三大特征分别是学问化、专门化、结构化。
8所谓社会本位,就是“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的一种价值取向”。
9体育课程改革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10《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体育课程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
二选择1《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高中毕业获得_③必修学分。
①9个②10个③11个④12个2体育与健康课程划分___④__个水平。
①三②四③五④六3初中阶段属于水平②______。
①三②四③五④六4小学体育课程名称是___①___。
①体育课②体育与健康课③体育与保健课④体育健康课5《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除田径外__③____为必修内容。
①球类②武术③健康教育④水上项目6学生本位课程模式其主要教育思想是____②___。
①建构主义思想②人本主义思想③认知理论④联结—认知理论7学习水平是根据_①______和学习内容的特点所划分的水平等级。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②社会需求③体育学科特点④包括以上答案8____①___学习领域最能体现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性质,也是其它领域的载体。
①运动技能②身体健康③心理健康④社会适应9新课程与2001年9月在全国__②____个实验区进行了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绪言练习题一.填空1..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________________、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各级____________,组织与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必需开设的一门__________理论课程。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练习题二、选择题1.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1864年创办的某登州文会馆是最早开设_________的学校。
()A 体育课程B 武术课程C 体操课程D 篮球课程2.1979年教育部在_______召开了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开启了学校体育思想多元化的新局面()A 某BC 某D 某3.____年,清政府颁布并实施《奏定学堂章程》,这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和体育制度的正式确立()A 1904B 1901C 1804D 19064.______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成为课程的先驱者,他确立了学年和班级教学制度,并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
()A 卢梭B 夸美纽斯C 古茨姆茨D 裴斯泰洛齐5.__________使体育方法体系化,对所选教材按运动项目、运动性质、运动解剖、云动类型分类。
()A 严复B 夸美纽斯C 古茨姆茨D 洛克6.________在1895年发表的《原强》一文中,首倡体、智、德三育。
()A 严复B 杜威C 康有为D 洛克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填空1.身体形态发育主要受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影响。
2.由于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具有不平衡性,_________的增长速度相对要比______快,存在“___________”的特点。
3.根据学生体能增长速度的特点和增长速度的基本趋势,可将学生的体能发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形态的可塑性较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促进__________的血液循环、__________增厚,使________更加结实粗壮,抗折性提高,________收缩更加有力强健,_______更加灵活牢固,有利于促进学生生体形态的正常发育,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二.判断题1.情绪状态是衡量心理健康最主要的指标。
()2.社会适应能力,又称社会健康。
()3.社会化是把一个生物的人塑造成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4.个性心理特征是由气质和能力两方面因素组成。
()三.选择题1.青少年、儿童骨骼发育主要表现为______的快速增长,骨的弹性大而硬度小,容易弯曲和发生畸形。
()A 长骨B 短骨C 股骨D 肱骨四.简答题:1.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2.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有哪些?五.论述题:1.举例说明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哪些作用?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的练习题一.填空1.制定体育目标应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__的需要, _________ 的需要,__________的功能与发展。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五个学习领域。
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六级水平,水平一至水平五分别相当于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年级、______年级、______年级和高中学段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二.判断题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2.“目标”解释为“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想要获得的结果()三.选择题1. ___________ 是学校体育知识最主要的源泉,与确定学校目标联系最紧密地是体育学科的功能。
()A体育课程B体育与健康课程C体育学科D体育科学2. ____________ 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关键。
()A学校领导B体育教师C教师D学生四.简答题:1.我国学校体育目标是什么?2.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3. 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第四章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与编制的练习题一.判断题1. 课程即一种行动计划()2.体育课程是活动()3.健康是指没有疾病和不虚弱()三.简答题:1.什么是超量恢复原理?2.体育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是什么?第五章体育课程实施一.选择题1. 课程实施实质上由三个阶段组成:起始阶段、实施阶段和______.()A保持阶段B维持阶段C革新阶段D创生阶段二.简答题1.实施体育课程改革策略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2.如何提高人们参与体育课程改革的积极性?第六章体育教学一.填空题1.体育教学中语言法运用的具体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与 _________.2.在体育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教学方法的具体方式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多媒体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自主学习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4.探究学习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5.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 的评价;_____________的评价; _____________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的评价.6.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7.体育课的生理负荷是指________在课中从事__________时所承担的_____和_______ 对机体的刺激程度。
8.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9.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实现__________,_______组织_______进行____________所采取的______与_____-方式的总称。
二.判断题1.体育教学是双边活动()2.体育教学目标是选择组织体育教学内容的依据()3.体育教学内容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手段()4.正面示X一般用于显示前后运动动作。
()5.为了显示动作的左右部位,可采用侧面示X()6.分解法一般是在动作结构比较简单的情况下使用()7.书写教案应先书写基本的内容()8.竞赛法通常在学生较为熟练地掌握动作技术的前提下使用()9.体育课的密度指课中各项教学活动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
()三.选择题1.下列行为不属于学生健康行为评价内容的是()A吸烟 B酗酒C 尊重他人D 维护公共卫生2.下列那一项是定性评价()A100米跑B跳远C标枪D学习态度3.下列那一项是定量评价()A学习态度B意志品质C跳远D锻炼习惯4.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的基本要求是:基础性、实用性、科学性和()A全面性B创新性C兴趣性D民族性5._______是指在比赛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
()A.游戏法 B竞赛法 C.完整法 D.语言法6.为了给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宜选用_______.()A.慢速示X B.常速示X C.重点示X D.分解示X7.篮球防守的左右移动法可进行_______.()A正面示X B.侧面示X C.背面示X D.镜面示X8._______是教师组织学生,在规则许可的X围内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预定任务的一种方法。
()A.巡回法B.竞赛法C.游戏法D.负重法9.为了显示动作的前后部分,我们通常采用________.()A.侧面示X B.背面示X C.镜面示X D.正面示X 四.简答题:1.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程序是什么?2.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应注意哪些事项?2.选择体育教学方法应该考虑哪几个方面的问题?3.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讲解法时应注意哪些事项?4.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动作示X时应注意哪些事项?5.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有哪些?6.在体育教学中预防与纠正错误的方法有哪些?7.运用探究式学习应该注意哪些事项?8.合作学习有哪些特点?9.体育课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0.编写体育课教案应考虑的问题?11.体育学习评价的理念是什么?12.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什么?第七章体育课程学习与指导一.填空1.学生每一个具体的完整的学习活动,其过程可以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和_______八个阶段。
二判断题1.经过少量练习获得的运动技能不易遗忘()2.运动技能的保持主要是依靠大脑和脑低级中枢()三.选择题1.下列不是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的是________()A认知与定向阶段 B.联系形成阶段C.自动化熟练阶段D.超量恢复阶段2.___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各具现代信息加工理论提出的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最具有代表性。
()A法国B中国C美国D日本17. 体育学习策略包括__________ 策略、认知策略、运动技能形成策略和体育学习资源管理策略等。
()A 元认知B 练习C 精细加工D 心理激活四.简答题:1.体育学习的特征五、论述题(一).影响体育学习策略获得和运用的内、外部因素有哪些?.第八章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判断题1.体育课程资源是一切能够支持和拓展体育课程功能事务的总合()2.郊游是指从城镇到郊外去游玩,交通方式可以多样()3.远足是指以步行的方式到野外去游览()二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体育课程资源特点的是()A单一性 B多样性 C潜在性 D多质性2.远足是指以_______的方式到野外去游览( )A 骑自行车 B步行 C 坐飞机 D坐火车3.下列哪一个属于自然资源()A体育馆 B操场 C 体育器械 D阳光三.简答题:1.对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主要包括哪几方面?2.列举两种体育器材,并分别说出这两种器材的至少5种体育方面的功能。
第九章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一.填空1.课外体育活动是指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在校内进行的,以_____为对象,以保健操、健身活动为主要内容,以_______为基本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_______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