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

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
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

编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毕业论文题目 1.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

学生姓

姜志光

学号070950809

学院民航(飞行)学院

专业飞行技术

班级0709508

指导教

司海青副教授

二〇一三年十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1.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尽本人所知,除了毕业设计(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作者签名:年月日

(学号):070950809

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

摘要

近年来,全球科技都在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科学技术也应用到了民航客机上,无论是从外形设计的美观程度还是飞机内部空间的舒适程度都达到了很高的设计标准,但是人们往往最关心的还是安全问题。

与公路安全事故、铁路安全事故比较起来,人们往往更加关注航空安全事故,因为每一次空难的发生都会涉及到几十人甚至几百人的伤亡。因此,本文首先从安全飞行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安全飞行的相关因素开始讨论,然后对什么是人为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如何降低人为因素、气象因素的发生以及安全飞行与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的关系进行深入的讨论。着手解决它与飞行安全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对飞行安全有所帮助。

关键词:安全飞行,人为因素,环境因素

The Factor about Flight Safety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global technology developed rapidly, more and more high and ne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pplied to civil aviation aircraft, either from the appearance design of beautiful level or aircraft interior space comfort level at a high design standards, but people still concern safety problems seriously.

With highway accidents, railway accidents comparison, people ten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aviation accidents, because whenever an air crash happened will involve dozens or even hundreds of peopl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flight safety and the related factors that affect flight safety, then we will make a deep discussion about what is human factors、meteorological factors,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human factor meteorological factors, how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human factors,meteorological factor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light safety and human factors、meteorological factors and discussed to deal it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light safety. Hopefully it will do some help for flight safety.

Keywords: Flight safety;Human factor;Meteorological factors

目录

摘要.............................................................................................................................................................................................................. Abstract .. (i)

第一章绪论....................................................................................................................................................................................... - 0 -第二章安全飞行............................................................................................................................................................................. - 1 -

2.1安全飞行的重要性 ...................................................................................................................................................... - 1 -

2.2影响安全飞行的相关因素..................................................................................................................................... - 3 -第三章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 - 6 -

3.1 人为因素............................................................................................................................................................................. - 6 -

3.1.1 飞行机组因素.................................................................................................................................................. - 6 -

3.1.2其他因素............................................................................................................................................................... - 8 -

3.2 环境因素............................................................................................................................................................................. - 9 -

3.2.1 气象环境.............................................................................................................................................................. - 9 -

3.2.2 社会环境............................................................................................................................................................- 10 -

3.3 设备因素...........................................................................................................................................................................- 12 -

3.4 管理因素...........................................................................................................................................................................- 13 -第四章总结与展望.....................................................................................................................................................................- 15 -参考文献 ..............................................................................................................................................................................................- 16 -致谢.....................................................................................................................................................................................................- 17 -

第一章绪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百姓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飞机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中国也正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转型。

航空运输以方便、快捷的优势吸引着大量的旅客。世界间的距离随之“缩短”,朝发夕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航空安全一直是困扰着人们选择出行的一大难题。在航空运输发展的初期,由于科学技术较为落后,因飞机本身的机械故障而引发的飞行事故居高不下,占据主要原因。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材料的大量使用,飞机已是高新科技的代表作,自身的安全系数不断提高,但人为因素而造成的航空事故比例大大增加。有人将1960年到2000年,每年的航班数,坠毁飞机数,所占百万分之数做了一个统计。每年的坠毁飞机数年代越早坠毁越多,1960年坠毁了45架,1963年20架,1985年坠毁25架,2000年坠毁16架。每百万坠毁率是,1960年为百万分之三点五,1963年坠毁率最高,为百万分之十二点五,1965年下降到百万分之七,以后逐年下降,到1985年的时候不到百万分之一。为什么?主要是因为各种类型的飞机越来越先进,不断消除各种容易出事的因素,自动化渐渐代替人工操作。因此,人为因素的问题成为制约航空安全的最大障碍。这一现象已引起业内专家的高度重视,于是逐渐探索出通过加人为因素管理,从而有效降低人为因素的不安全隐患,达到提高航空安全水平的目的。

本文将从以飞行安全为主题,考虑影响飞行安全的人为因素,气象因素。从而降低飞行事故,提高飞行安全系数,做到真正的飞行安全。

第二章安全飞行

2.1安全飞行的重要性

“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是周恩来总理生前对民航工作的重要批示。它指出了民用航空事业的工作核心,揭示了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规律,是搞好民用航空事业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提出了安全飞行的重要性。在民航工作的众多矛盾中,安全是主要矛盾。在整个民航矛盾体系中,它起着支配和决定的作用。正是安全的支配和决定作用,要求民航工作必须抓住它,否则找不到重点、把握不住中心,众多矛盾也就无法顺利和有效的解决。

保证飞行安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的人、机、环境因素相当多。随着科学的发展飞机系统越来越先进,飞机,环境产生的飞行事故越来越少,反而倒是先进的飞机系统减少了飞行员的大部分工作压力,时间久了就会使飞行员产生依赖心理,越来越多的飞行员依靠自动驾驶,导致飞行员的决断迟钝,随着时间的推移,飞行员也是正在丧失他们的驾驶技术。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有一家国航的飞机从上海飞往旧金山,途中有一架发动机失效,飞行员没有采取正确的操作程序,而是让自动驾驶去解决这个问题,自动驾驶就是想按照预定的路线继续飞,机组成员没有想想为什么发动机失效。几分钟后情况继续恶化,飞机即将进入螺旋状态,这时机长才采取措施断开自动驾驶。幸运的是最终机长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例子充分证明飞行人员过度依赖自动驾驶导致航空决断延迟。同时也会丧失他们的飞机驾驶技术。

从飞行员自身放面来讲,要保证飞行安全,就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飞行作风建设。飞行员要加强自己的作风,要做到毋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意思就是要改掉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一个小小的不好的习惯,有可能导致一场大的灾难。做事不能马马虎虎,要想我们做检查单一样。每一次都要确保万无一失,如果我们认为那样就行,那样应该差不多,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飞行作风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飞行安全,严谨的飞行作风也是安全生产的必备条件。细节决定成败,一个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却往往对结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试想如果飞机上缺少一个螺丝钉,几张认为这个无关紧要,可

是如果飞机在高空中飞机的速度有那么大,很有可能导致一场灾难的发生。

从飞行前一天的了解任务,到飞行前准备,直接准备,飞行实施,航后讲评,无不体现出飞行作风的好坏。大的方面如按时进行航前机组协作,标准程序和标准喊话的执行,在飞行的每一个阶段运用正确合理的操纵方法,这是好的飞行作风的直接体现。同时,很多看似细小的事,却也能影响一个航班的正常执行,如飞行前一天机组之间的交流,应该确保机组每个成员都熟悉各自的任务,了解其他成员的动态,就可以避免误班和迟到等情况。要培养严谨的飞行作风,就必须从点点滴滴的小事抓起。作为飞行员来说,飞行作风是飞行安全的最基本保证,没有飞行作风飞行技术也就是无稽之谈,没有严谨的作风,技术和其他能力就不可能达到较高的高度,更难以保证安全的飞行。任何一名优秀的飞行员他都有严谨的生活作风。

飞行作风也是一个集体的整体面貌,它是由老到新,薪火相传,一个单位传承的素质体现。它必须相互传教,相互监督,才能形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飞行作风好的集体,安全成绩必然就好,飞行作风差的集体,自然也就难以保证安全。因此飞行作风的建设不但能影响个人,还能影响到整个集体,是保证飞行安全的重中之中。

专业理论学习。

有扎实的飞行理论基础和对所飞机型手册的全面掌握。作为一名飞行设备管理者,对飞行原理及所飞机型知之不多、理解不深,即使是天天在做程序飞行也是源于死记硬背,安全隐患在所难免,遇到复杂问题、紧急情况必然不知所措。

对于年轻的飞行员来讲,飞行原理的记忆应该是优于他人的,刚刚参加工作正是把所学知识应用在实际当中的最好时期。对于在飞行中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所做的各种动作及操纵都要上升到理论的境地去思考,这样不仅有利于更好地掌握飞行技能,而且有利于良好飞行习惯的养成。对于现有手册的学习一定要不厌其烦,随着飞行经历的积累,对手册所述内容的理解便会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学习要有主有次,对于飞机设备重要的线路图一定要印在脑海里。良好的理论基础将促使飞行员在程序飞行中更稳健、更有信心,进而更准确迅速地去做每个动作。

日常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先行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安全管理就是要时时讲,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不厌其烦地讲。每年,都要开展很多活动,目的

就是要让大家时时绷紧安全这根弦,防止松懈麻痹思想的产生。

长期稳定的安全形势,极有可能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松懈,有很多不安全的因素,也有可能成为一种固化思维潜伏下来,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老飞行员身上,因为他们驾驶了很多年的飞机也没出事故,内心的自信心强大过了头,认为空难不可能发生在他们上。克服这种情况的最好办法,就是进行安全教育,在教育的同时让大家相互交流,创造一种检查自身,发现错误的氛围。

只有对安全有了足够的认识,才能谈得上如何保证飞行安全。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相当多,有的甚至难以预料和想象,因此,保证飞行安全也就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但人在各种因素之中始终还是占据着主导的位置,只要以人为本,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完善人的安全水平,加强人的安全教育,就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飞行安全。

2.2影响安全飞行的相关因素

图2.1 5M模型

如图所示,影响飞行安全的主要因素有人,机,环境。以下就对这些内容具体分析。

民航是典型的高风险行业,其高风险在于航空活动是高速、高空的位移,稍有不慎,就会机毁人亡,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飞行事故一直伴随着民航事业的发展。目前,新中国民航已经发生了42起运输飞行事故和96起通用飞行事故,损失运输飞机42架、通用飞机97架,死亡人数达1559人。因此,行业性质决定了飞行安全是民航的永恒主题,确保飞行安全是民航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安全,民航的一切都无从谈起。当今,威胁民用航空安全主要有三大因素:

很难预测的突发天气等自然因素。

飞机在飞行中无时无刻不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例如:云量的多少、云底的高低、厚薄、直接影响飞行视程和飞机的起降;飞机在空中飞行时,飞机积冰、颠簸或遭受雷击可能危及飞行安全,气温超过一定限度,将影响飞机的载量,恶劣的能见度直接影响飞机的起飞和着陆。风会改变飞机的上升、下滑率和滑跑距离,冰雹会打坏飞机和其他地面设施等。据东北地区民航各航站飞机放行情况统计,仅天气原因所造成的航班延误就占航班延误总数的41%,可见天气因素对飞行的影响是很大的。影响飞行的主要天气因素有雷雨云、低云、大风、雷暴、冰雹、空中中度以上颠簸、云中中度以上积冰、低空风切变及低能见度等。那么这些天气因素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对飞行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简单地说,由于大气在运动过程中受热不均或纬度不同,大气中的冷暖空气会产生相对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特别是当有大规模系统性垂直运动时,造成大气的对流性不稳定。当水汽条件具备,就会产生强大的雷雨云系。这种云中有大量的正负电荷,形成巨大的正负电场,会产生强烈的放电现象,当飞机进入这一区域航行时就有遭到雷电轰击和雹砸的可能。强烈的上升下降气流,可使飞机产生左右摇摆,前后冲击,上下颠簸和机身震抖的现象,强大的气流更甚至会将飞机上下抛动五十米以上。这些情况轻则会干扰飞行员正常操纵,影响飞行任务的完成;严重时还会损坏飞机,使飞机结构改变,甚至解体,危及飞行安全。尤其是当飞机低空近进或着陆飞行时,会发生因飞机动态失速而堕地,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另外当飞机穿越冷却云层时,有产生飞机积冰的可能。对于没有自动除冰设备的中小型飞机来说,如果积冰严重,飞机暴露部位的机械部件会因冰覆盖而失去功能,使得飞机的空气动力性能改变,飞行员无法控制飞机,这是极其危险的。

第一,由于飞机本身故障的因素。

第二,从事民用航空工作人员的工作失误、安全意识薄弱等人为因素。

民航人为因素研究,是与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密切相关的一个研究领域,是当今世界民航界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

1986年,国际民航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作出了“关于飞行安全与人的因素”的A26-9号决议[1]。之后,国内外民航界积极地对航空活动中相关的人,尤其是飞行员、空管人员及机务人员进行研究。通过研究人与硬件、软件、环境以及其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研究人自身的优势和局限,研究人的错误的性质、类型和来源,以寻求航空活动中人与硬件、软件、环境以及其他人等要素的最佳匹配,寻找预防与克服人的错误的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系数、保障飞行安全的目的。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飞机的可靠性不断提高,民航飞行安全的本质安全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人为因素在未来的飞行安全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民航飞行安全水平将更多地取决于航空工作人员所采取的安全行为,而员工的安全行为又往往取决于其职业安全意识的强弱。从飞行安全角度,预防和控制民航工作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进而预防飞行事故的发生,对保证民航飞行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人是飞行安全的主导。在影响飞行安全的人、机、环境三个要素中,“人”处于主导和支配的地位。设备、技术、规章都是保障航空安全的重要因素,但是只有这些并不能保证飞行的安全,还必须要求使用设备、掌握技术和执行规章的人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机组资源是一个系统,需要充分利用系统原理,使安全管理系统化,同时时刻保持机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保证安全管理系统的良性发展。

第三章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

3.1 人为因素

3.1.1 飞行机组因素

根据资料记载,飞行事故中人为因素占到总事故率的58%~97%[2],这与飞行员心理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飞行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飞行员心理能力的训练。飞行能力是各种心理品质的综合,要提高飞行能力,就要从心理品质的训练抓起,以减少因心理因素造成的飞行事故,保障飞行安全。

以飞行员为基准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分成外部和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

生理因素的制约——如缺氧、载荷过载、失压、错觉、振动及噪音等,使得飞行员的体力消耗过大,进而导致精力分散,从而影响了飞行员正常的飞行技能;

飞行员的情绪波动制约——如由于某些外部因素(跟亲人发生争执、职位的变动等等)而诱导的飞行员在情绪上的波动;

技术因素的制约——例如刚刚休假回来,长时间不操作飞机导致飞行技能下降等等;

外部因素:

环境因素的制约——这里的环境包括了高度、温度、湿度、噪音、天气(能见度、风向风速,云等等)、空中交通管制和组织管理等要素的变化的制约;

飞机本身的制约——飞机的故障概率不是一个定数或常量,任何一个系统和部件的故障都会对飞行安全产生影响,并影响飞行员的工作状态。

从总体来说,内因决定着事情的最终结局,某些外因可以被内因解除,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一个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应该是:在各种内部和外部的因素的制约下,能够迅速的寻找一个平衡的支撑点,从而迅速解决问题。然而要想成为这样的飞行员的必须要素之一就是:良好的心理素质。

飞行活动中飞行员的一般心理活动可以简单扼要概括为:完成任务的动机和目的→知觉

与发现→信息处理→判断或决断→执行→反馈→评估[3]。

上述的心理活动在正常飞行过程中对大多数的飞行员都是可以实现的。但是,飞行中一旦出现特殊情况时,这才是挑战飞行员的心理素质的处境,因为人在高空时,尤其是听到飞机发动机轰鸣的声音心里就会紧张起来,心里一紧张就会导致一系列问题,比如飞行技能下降,做错误的决定。通过研究,安全专家发现一个很耐人寻味的问题:一旦飞行中某些不期而遇的困境出现时,有些飞行员首先丢失了完成任务的动机和目的,而有些飞行员则很清醒从容。殊不知,在特殊情况下,一个训练有素的飞行员的心理活动流程,仍然是建立在正常飞行心理活动的基础上的。当然,飞行中的有些特殊情况是属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有些夸张的说)的处境,但是,任何事物和事件之间多多少少存在这样和那样的联系,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类比、分析、评估和判断,总能改善一些处境。因此,优秀的飞行员应对这种处境时,应该是冷静的和理智的,而不是单纯在驾驶舱里大呼:“哦!天呀!怎么回事?发生什么事情了?”“Oh! My god!”这种毫无意义的感叹只是对有限时间的浪费。

有很多的不安全的事件,可以证明飞行员的心理素质对处理飞行中遇到的不利出境的影响是如何的关键。这里,仅列举一个很正面的例子。

1958年10月17日,隶属于前苏联Aeroflot航空公司的Tupolev Tu-104A(飞机注册号sssr-42362)飞机从北京飞往莫斯科[4],途经Omsk(前苏联境内)时,由于飞机设计上的缺陷(在高高度时,在遇到气流扰动的情况下,自动驾驶不能有效的控制飞机的坡度,而且,飞机对人工操纵的控制输入反应非常的有限和极其滞后,而且,飞机的姿态仪在大仰角时不能正确指示),飞机遭遇到严重颠簸后失事,机上80名旅客罹难(包括9名机组成员)。惊人的类似的灾难,在两个月前(1958年8月15号),同样发生在同一家航空公司的同一种机型(飞机注册号sssr-42349)身上,但是42362的机长在事发的关键时刻,已经意识到了自己面对了一个自己无能为力的处境,他没有惊慌,他已经明确知道这种处境和两个月前的灾难的处境是属于同一种境遇。所以他通过所有可能的途径向地面管制并在CVR(驾驶舱语音记录仪)上尽可能的描述了坠机前所发生的所有现象,并描述了自己试图恢复对飞机的控制而采取的措施以及飞机的反应。直到在坠地前的一秒,该机长甚至完成了一个最完美的人生告别语。该机长所提供的信息对后来查明飞机设计上的缺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见,该机长的卓越的心理素质是令同行敬佩的。

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曾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5]人际关系紧张可致心理障碍,通过刺激引起下丘脑内分泌功能的紊乱,进而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导致心身疾病。人际关系直接影响飞行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群体对飞行员的心理健康起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成员间的相互关系尤为重要,每个成员总要参加到几个不同的群体中,随着情境的变化要经常变换角色,按照特定的要求调节自己的行为模式。如果对社会角色变换不适应,扮演不成功,就会遇到各种矛盾、困难,危及心理健康,一旦飞行员人际关系出现问题,飞行受到影响,易出现飞行事故。

3.1.2其他因素

机组资源管理(Crew Resource Management, CRM)指机组有效地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信息设备以及人力资源)以达到安全、高效飞行目的的过程。航空事故调查表明,运行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在所有航空事故与事故征候的原因中,所占的比例在60%~80%之间[6]。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这些事件之间具有共同的特征,通常涉及到CRM失效。即,在多组员的驾驶舱中,飞行机组所遭遇的问题经常和不良的团队决策、无效的沟通、不当的领导以及飞行任务或资源管理不当等问题联系在一起。这个问题在中国尤其严重,因为我国的文化就是这样,要尊老爱幼。大多数机长比副驾驶要年龄大一些,资历老一些。所以机长一般不会听从副驾驶的意见。而且副驾驶也害怕机长的权威,明明犯了错误也不敢当面说出来。所以我认为我国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培训。

研究发现,中国民航2001—2004年发生的89起机组原因事故征候中,94.4%的事故征候存在CRM失效问题。

就运输飞行事故而言,我国民航1992-2001年事故的主要原因却是机组,所占比例为73.33% [7],这与国际上的统计资料也比较相符[7]。就此可以看出,飞行事故与事故征候的主要原因有着很大的区别,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目前还难以得知。其中的一个原因可能与传统上认为飞行员是飞行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有关,在事故发生后可能趋向归因于机组。可以推论,在飞行事故中,CRM失效与飞行不安全行为所占的比例会更高。

沟通失效在此项研究中所占的比例为40.4%,与违规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前者预测后者的正确比例为17.6%。CRM强调机长与副驾驶之间的协作、配合,沟通是协作与配合的桥

梁。因此,在CRM训练中,沟通是最重要的内容。机组成员之间相互的提醒、喊话以及质询等都属于沟通范畴,飞行中最常见的违规情况当属有意不遵守、忽视或偏离标准操作程序或各类运行规章制度。沟通失效与违规之间的关联说明了提醒、喊话,或质询等对于减少违规发生的重要性。

在中国文化背景中,副驾驶对机长进行及时提醒、喊话或质询并不容易。一些研究者认为:高权力距离国家的飞行员,如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副驾驶较少质疑机长的决策与操作行为,即使其决策并不适当,表达意见时较为犹豫,担心会冒犯机长而受到惩罚,较多单向交流。显然,当机长偏离标准程序或运行规章时,这些沟通方面的问题不利于减少违规、决策错误的发生。另外,沟通涉及到机组成员间信息的分享,在缺少沟通或沟通不当的情况,有可能导致决策所需的重要信息缺失,从而出现决策错误。

因此,保持或提高飞行过程中的情景意识有助于减少决策错误。决策过程涉及到机组成员就解决方案进行评估、建立并沟通安全底线以及对其他机组成员明确陈述操作决策并进行分工等,也就是说机组成员之间应围绕决策方案充分沟通与协作,以确保形成较佳的决策方案并正确实施,否则会导致冒险决策或决策不当。

机组的合理搭配,将有助于安全水平的大幅提高。在进行机组搭配时要充分考虑机长的权威性和副驾驶的直陈性,以及机长和副驾驶的管理风格、技术和经验水平。

3.2 环境因素

3.2.1 气象环境

跟其他因素相比,气象因素在现代飞行事故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小,因为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飞机能够飞行的条件越来越低,甚至都可以达到盲降。气象因素是一种更为客观的自然环境因素,它仅仅是一种触发事故的外部条件,并不一定都会造成飞行事故。就拿风来说,现代的飞机越来越大,能够适应的侧风着陆也越来越大。科学家们也一直在努力,尽可能的把这种因素降到最低。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气象条件对飞行的影响。

影响飞行安全的主要天气:低能见度、低云

在飞行过程中,我们飞行员需要观察障碍物,并分辨出他们的种类,判断出它们的位置。

要分辨出目标物,最基本的条件是要看清目标物的轮廓。所以,航空中能见度的定义为:视力正常的人在昼间看清目标轮廓的最大距离和在夜间看清灯光发光点的距离。低能见度天气对飞机起降有着很大的影响。雨、云、雪、沙尘暴、浮尘、烟、雾和霾等都会使能见度降低,影响飞行。

世界上最大的空难也与低能见度有关,1977年3月28日,两架波音747大型喷气飞机在加那利群岛机场跑道上迎头相撞,由此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574人[8]。当然导致这场飞行事故的最主要因素并不是低能见度,而是由于方方方面面的因素。陆空对话也是重要的因素。还有就是几张在没有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强行起飞,这是导致这场事故的最主要因素。

低云通常是指云底距地高度2000m 以下的云,其中云底距地高度低于300m 以下的云对飞行影响最大。机场云底过低时,飞机在最低安全高度的前提下,仍在云中或云上飞行,驾驶员无法看清地面目标,飞机无法着陆,如果心存侥幸,强行着陆,很容易发生飞行事故。另外,低云中的积雨云,其云体内有强烈的上升或下沉气流,云体内还可能发生积冰、雷电、强烈的颠簸等不利于飞行安全的条件,因此这种云被视为飞行“禁区”,飞机应避免靠近和进入这种云。若误入其中,因雷电干扰极易造成机毁人亡的严重事故。

在飞行事故调查中,气象原因占了很大比例,根据美国民用航空局1962~1988年气象原因飞行事故统计,与雷暴有关的事故达到23起,占总数的47.9%,这足以说明雷暴是目前影响飞行安全的重要气象因素。

3.2.2 社会环境

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了的自然物质,创造的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的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是与自然环境相对的概念。人跟人组成了社会,社会活动必然会对人产生影响。有时夫妻之间产生了矛盾,这必然会影响飞行员的心情,如果飞行员带着这种心情去执行飞行任务,那么必然会影响他的航空决断。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精神条件的总和。广义包括整个社会经济文化体系,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狭义仅指人类生活的直接环境,如家庭、劳动组织、学习条件和其它集体性社团等。社会坏境对人的形成和发展进化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人类活动给予社会环境以深刻的影响,而人类本身在适应改造社

会环境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变化。

社会环境的构成因素是众多而复杂的,但就对传播活动的影响来说,它主要有四个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信息因素。

工作环境:

一是关于人的:办公条件,交通、通讯工具,还应包括单位风气,领导作风,和谐程度等;待遇不仅限于工资、奖金、福利,还应包括荣誉奖励、激励晋升等;

二是关于其他的:工作环境是指仪器或产品正常工作时周围的环境,主要包括: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也有一些特殊环境的,比如空气中含有盐、油、氯等等带腐蚀性物质的环境。

这两只种因素对飞行安全都有一定的影响。

表3.1 全球各地区民用航空百万次离港事故率及其变化率

如表3.1所示,在1992年至2003年间,除中东地区以外,全球各地区民用航空事故率均大幅降低,全球民用航空事故率平均降低了23.08%[9]。数据显示,大洋洲的民用航空百万次离港事故率最低,为0.2。非洲地区民用航空百万次离港事故率最高,其1992年至2001年百万次离

港事故率为14.0,1994年至2003年民用航空百万次离港事故率虽下降了11.30%,但仍然高达到12.4。从该表亦可以得知,各地区民用航空安全形势与该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以及当地的政治局势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经济越发达,科技水平越高,社会越安定,则该地区的民用航空系统更加安全。非洲地区各项发展水平均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其民用航空事故率高于其他地区数十倍甚至上百倍。中东地区时局动荡,战火纷飞,其民用航空事故率也成增长趋势。这都与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民用航空安全在当前大体稳定的局面下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制造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民用航空器数量近年来也快速增长,全世界各类航班数量也不断增加,但近20多年事故率的减少却日渐缓慢。按照20世纪90年代中期数据外推预测,到2010年每周将有1架喷气机失事。为使世界民用航空事故率进一步减少,使得民用航空这一交通运输方式更加高效、安全、可高,全世界民用航空机构都在积极努力。ICAO制定了全新的安全标准,开展民用航空安全评估与审计,积极推广民用航空安全新技术,并在各国开展推进民用航空安全的培训。美国FAA 提出向零事故挑战的口号,并制定了将事故率在2010年降低80%的具体措施,并提出了“更安全的天空”计划、CAST工作计划等一系列旨在提高民用航空安全的计划。在欧洲,JAA也努力采取各项措施,使民用航空更为安全。

3.3 设备因素

人如何操纵好飞机?熟练使用设备,就是人与硬件的关系。飞行员在学习飞行和改装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要建立良好的人与硬件的关系,必须深入了解飞机与机载设备的性能和操纵方法,通过训练,使所有机组人员都能熟练地操纵所有设备,协同一致。根据中国民航有关统计,近50年来发生二等和重大以上的133起飞行事故中,飞行员负直接责任的占65%,这些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机长素质低,经常犯一些低级错误,这些错误一般不会发生在新飞行员身上。国际民航发生有人员死亡的飞行事故中,也有60%是飞行员的原因造成的。另外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确保飞机和设备的工作性能良好,也是确保良好人与硬件交流的关键。总之,人与硬件的关系是航空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西方国家已着手改善新一代飞机上的显示格式,比如关键数据(如起飞高度)输入错误,可

以用重要的告警信号来引起飞行人员的注意。用计算机来进行系统的综合检查也是一个方法。比如,把高度值和速度值对应起来检查,看看是否符合预先算出的飞行曲线。把多个输入参数进行比较,看看逻辑关系是否合理。比如,飞机在10000英尺以下自动飞行,即便你人工推油门,当你松开手的时候,它还是会自动收回,保护飞机在最大空速250节(10000以下的限制空速)的限制以内,这对于10000英尺以下的超速现象起到了很大的防护作用。其实还可以通过提高飞行设备的精度来减少错误的发生率。世界各国的航空专家正寻求更完美的解决方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联邦航空管理局、小型飞机制造商以及大学里的研究人员正在共同实施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计划,其共同目标就是让飞机驾驶起来更简便、安全,这些技术的核心在于采用新的导航控制系统、部件和设计方案,新的技术可以代替飞行员完成大量工作,如增加有声报警、避免与其他飞行器碰撞、自动补偿风力影响、协助着陆、可视化图像以及三维飞行计划显示等等。新一代的自动化系统会更加智能化,人机界面将更加友好。以上方法都可以帮助飞行员及时发现错误,并加以补救。

3.4 管理因素

国际民航安全管理理论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前的机械致因理论,那个时期管理的主要特点是对机械设备等硬件的改进,随着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硬件设备可靠性大幅提高,航空事故率也随之明显降低。第二个阶段是人因研究阶段,从70年代中期,很多航空安全专家注意到,人失误显然能够击败涉及最精良的技术性安全防护手段,人因砸破城的航空事故已经取代了机械致因因素上升到70%~80%[10]。航空界对人失误机理开始研究,人爱用改进人机界面,建立人员培训机制,完善各种规章和程序、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等措施减少人出现不安全行为的可能。第三个阶段从90年代开始,安全管理进入了SMS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时代,事故深层原因表明,人只是导致事故发生这一关系链上的最后一环,因此人为因素只是师故调查和预防的着手点而非终止点,应从系统安全的角度来处理人-机-环三大因素,单独强调某一元素的优化,并不能确保系统整体的安全、高效。

我国民航安全管理是从20世纪80年代进入人因研究阶段,但那时只是侧重于环境对空勤

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

关于影响飞机飞行安全因素的研究 摘要 关键词:车灯设计;线光源;光强度;优化模型;追迹法 注:摘要内容不超过一页。主要包括用什么方法,解决了什么问题,主要结果是什么,有什么特色。在完成基本问题的基础上,还做了哪些有意义的工作等。 摘要中不要出现公式和表格。篇幅A4纸大半页,不超过1页。 关键词是能够反映全文问题、内容、方法和特色的最关键的词语,个数3-8个。

1.飞行安全的背景 飞机在飞行中除了受到所在领域的大气物理性质的影响,而且无时无刻不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例如:飞机所在领域的密度、压强、声速等大气物理性质决定了飞机的升力大小;又如气候条件中云量的多少、云底的高低、厚薄、直接影响飞行视程和飞机的起降;飞机在空中飞行时,飞机积冰、颠簸或遭受雷击可能危及飞行安全,气温超过一定限度,将影响飞机的载量,恶劣的能见度直接影响飞机的起飞和着陆。风会改变飞机的上升、下滑率和滑跑距离,冰雹会打坏飞机和其他地面设施等。 2.基本假设 1、本文中涉及的数据均以波音747-400为准; 2、假设波音747-400机翼的平均宽度为8.75m; 3、假设飞机飞行的平均速度为典型巡航与最高巡航的算术平均值; 4、假设忽略机身产生的升力; 3.飞行安全因素的探究 3.1参数的求解及数据的预处理 飞机在空中平稳飞行时,飞机的重力和飞机机翼产生的升力相等。在假设2中机翼翼宽平均为8.75m,机翼翼展为64.4m。升力系数对同一机型来说,升力系数是一定值。因此在计算该机型升力系数时,选取飞机在1000m内的相关参数,升力按最大起飞重量计算。波音747-400部分参数【1】如下表1,国际标准大气【2】如下表2: 大气温度/K

《安全管理》之影响航空运输安全的三大人为因素

影响航空运输安全的三大人为因素 随着飞机的出现,交通运输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航空运输以方便、快捷的优势吸引着大量的旅客。世界间的距离随之“缩短”,朝发夕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航空安全一直是困扰着人们选择出行的一大难题。在航空运输发展的初期,由于科学技术较为落后,因飞机本身的机械故障而引发的飞行事故居高不下,占据主要原因。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材料的大量使用,飞机已是高新科技的代表作,自身的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航空事故比例大大增加。据统计数字显示近七成事故由人为原因导致,成为制约航空安全的最大障碍。这一现象已引起业内专家的高度重视,于是逐渐探索出通过加强机组资源管理,从而有效降低人为因素的不安全隐患,达到提高航空安全水平的目的。 航空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人、机、环境三大环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运行环境的不断完善,人为因素已成为制约航空安全水平的首要环节。 影响航空安全的三大基本人为因素 一、技术因素: 众所周知,航空器是诸多尖端科技的综合产物,以高速安全的特点帮助人类实现了许多梦想、缩短了世界各点之间的距离、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加速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在享受这些便捷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它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航空人员是不同于一般群体的特殊人员,航空器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具备高度的专业素质和精湛的驾驶技术,不但要全面了解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对航空器的工作原理谙熟于胸,不但要熟知各个系统还要在出现异常时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但要能够熟练操纵飞机做各种机动而且还要能够从容应对特殊情况的发生,发扬人的聪明才智发挥飞机的最大性能从而确保航空安全。 从我国培养飞行人员模式的变化即可看出对从业人员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是培养飞行员的摇篮,其前身仅为一般的技术专科学校,随着民航的不

浅谈交通安全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浅谈交通安全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一、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 二、造成城市道路拥堵,事故频发的原因 1、驾驶员素质良莠不齐,安全隐患多 2、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违章现象比较严重, 3、道路交通设施不完善 4、交警队伍力量薄弱,难以适应交通快速发展的需求 5、经费、装备和科技投入不够,科学管理手段落后 三、改善交通安全的现状,消除道路交通事故隐患的对策 1、提高驾驶员的素质 2、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 3、完善道路交通设施的配置,不断改善道路条件 4、加强交警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管理力量,提高政府整体管 理交通水平 5、加大投入,改善装备,提高科技监控能力

浅谈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内容提要: 观我国道路交通的现状,近两年来,虽然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交通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笔者就严峻的交通事故形势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相对应的措施。 关键词:人、车辆、驾驶员、交通事故、道路安全 一、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汽车数量持续增长,交通事故也急剧增加。据相关是数据统计,交通事故与死亡人数稳居世界第一。就2007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造成81649人死亡、38044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2亿元。与2006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51572起,下降13.6%;死亡人数减少7806人,下降8.7%;受伤人数减少50697人,下降11.8%;直接财产损失减少3.0亿元,下降19.5%。其中,发生一次死亡三人以上交通事故1472起,造成5781人死亡。与2006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221起,下降13.2%%;死亡人数减少1007人,下降15.2%%。发生一次死亡五人以上交通事故266起,造成1756人死亡。与2006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60起,下降18.4%%;死亡人数减少488人,下降21.7%。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26起,造成389人死亡。与2006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12起,下降31.6%%;死亡人数减少169人,下降30.2%%。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为5.1,同比减少1.1。2008年1至9月份,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95319起,造成50682人死亡、229484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7.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0.1%、12.7%、21.2%和14.5%。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23起,同比持平。奥运会期间(8月8日至8月24日)和残奥会期间(9月6日至9月17日)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8%和2.6%。近两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交通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二、造成城市道路拥堵,事故频发的原因

危害公共安全罪章课后练习题

危害公共安全罪章课后习题(一) 1.甲到本村乙家买柴油时,因屋内光线昏暗,甲欲点燃打火机看油量。乙担心引起火灾,上前阻止。但甲坚持说柴油见火不会燃烧,仍然点燃了打火机,结果引起油桶燃烧,造成火灾,导致甲、乙及一旁观看的丙被火烧伤,乙、丙经抢救无效死亡。后经检测,乙储存的柴油闪点不符合标准。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A.危险物品肇事罪B.失火罪C.放火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 2.甲曾向乙借款9000元,后不想归还借款,便预谋毒死乙。甲将注射了"毒鼠强"的白条鸡挂在乙家门上,乙怀疑白条鸡有毒未食用。随后,甲又乘去乙家串门之机,将"毒鼠强"投放到乙家米袋内。后乙和其妻子、女儿喝过米汤中毒,乙死亡,其他人经抢救脱险。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B.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抢劫罪的想象竞合犯 C.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故意杀人罪的想象竞合犯 D.构成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吸收犯 3.甲为获利于某日晚向乙家的羊圈内(共有29只羊)投放毒药,待羊中毒后将羊运走,并将羊肉出售给他人。甲的行为构成哪些犯罪? A.盗窃罪B.投毒罪 C.故意毁坏财物罪D.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4.甲将邻居交售粮站的稻米淋洒农药,取出部分作饵料,毒死麻雀后售与饭馆,非法获利5,000元。关于甲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B.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盗窃罪 C.仅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5.关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论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持有大量毒害性物质,乙持有大量放射性物质,甲用部分毒害性物质与乙交换了部分放射性物质。甲、乙的行为属于非法买卖危险物质 B.吸毒者甲用毒害性物质与贩毒者乙交换毒品。甲、乙的行为属于非法买卖危险物质,乙的行为另触犯贩卖毒品罪 C.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甲,将枪赠与他人。甲的行为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 D.甲父去世前告诉甲“咱家院墙内埋着5支枪”,甲说“知道了”,但此后甲什么也没做。甲的行为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6.下列哪些情形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A.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B.故意破坏正在使用的矿井下的通风设备的 C.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大量排放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多人死亡的 D.故意传播突发性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 7.下列哪一行为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A.甲驾车在公路转弯处高速行驶,撞翻相向行驶车辆,致2人死亡 B.乙驾驶越野车在道路上横冲直撞,撞翻数辆他人所驾汽车,致2人死亡 C.丙醉酒后驾车,刚开出10米就撞死2人

航空交通灾害分析及预警管理

航空交通灾害分析及预警管理 摘要:现今,民用航空业正在蓬勃发展,尽管飞行事故发生率很低,但是,一旦发生飞行事故,将造成人身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灾害预警系统得到航空业的普遍认可,亟待解决。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由于飞机技术原因引起的事故越来越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航空事故所占比例不断加重,已成为航空灾害发生的主要致灾因素。在对致灾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预警管理理论对航空交通灾害的诱因进行监测和识别诊断并对可控制因素加以预先控制,从而降低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预防灾害发生,减少损失,促进航空业积极健康发展。 关键词:航空交通灾害致灾因素预警管理预警指标体系 前言:本文旨在分析航空灾害产生的原因,认为绝大部分是操作或管理的人为因素造成的,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灾害进行预警管理的指标体系建设。灾害预警涉及灾害学,管理科学,安全科学和统计科学等,不同学者的不同看法,形成了危机管理理论和预警管理理论。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等,通过对航空交通灾害的分析,运用预警管理对航空交通灾害的可控制诱因进行监测、识别、诊断和预先控制,防止和矫正航空事故和事件诱发因素的萌生和发展,预防和减少航空交通灾害造成的有形或无形危害,从而使民航运营系统处于有序的安全状态。 正文:民用航空是高科技、高风险的资本密集型服务性行业,在当代社会中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然而,航空灾害所造成的人身财产安全和无形的危害,在人们心中投下沉重的阴影。航空交通灾害是指一切危及民航正常航空运营活动、运营秩序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航空交通事故或事件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尽管现代航空的飞机失事率不断下降,但是由于航空灾害的难以预测性、突然性和极小的生还可能性,给人们的精神打击和带来的恐惧心理远远超过任何其他交通事故。中国民航亟待改善安全管理,进一步降低事故率,提高防灾减灾水平,促进民航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大型运输机逐渐增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先进科技的进步使由技术引起的民航事故逐渐减少,而人为因素导致的航空事故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因而,从这一时期开始被列为“重视人为因素的时期”。 中国民航总局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90年代机组直接责任事故占事故总数的52.2%,人为因素占事故总数的89%,可见人是航空安全最积极、最活跃、最主动的影响因素,机组成员对飞行安全起决定性作用,处在核心地位。另据在民航系统人员中以及机场内发放的问卷调查表明,人们认为近年来造成我国民航事故的原因中,居首位的是飞机机组因素,其中排在首位的机组因素是机组操纵不当,与实际情况相近,可见对于人为失误的致灾因素有较深刻认识。 机组人员致灾因素分析 一、机组个体行为因素 1、社会心理品质与行为失误:社会心理品质直接影响机组行为表现,与飞 行安全密切相关。在飞行环境中,机组人员具有良好的社会心理品质, 注重飞行安全,遵守飞行规则,则不易出现行为失误; 2、感知过程与行为失误:感知错误主要是心理准备不足、情绪过度紧张或 麻痹、飞行员反应迟钝或注意力分散等,往往导致判断错误,从而直接 导致操纵错误;

(完整版)影响工程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五个

影响建筑工程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五个:人的因素、材料因素、方法因素、施工机械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其中人的因素是影响工程安全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其它四个因素产生安全隐患可以通过人的设计、安排和实践来排除。人影响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领导者的因素、人的心理行为、人的错误行为、人的违纪违章等四个方面,归根到底就是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实践证明,凡安全事故频发的建筑工地,必然与不具备安全素质或安全素质不合格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相关。 因此我们为抓好安全生产,必须要落实安全生产教育以此来提高人员安全素质,建议如下; 一是制定教育培训计划。每个企业应当在年初时就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计划内容应包括:年度培训预算、培训教师、培训对象、培训主要内容、培训时间、地点和应急演练计划,等等。 二是落实人员和资金。计划制定只是第一步,完成整个培训计划重在落实,主要是资金和人员,要舍得花钱,舍得投入,落实师资和培训对象,提高工作实效。 三是加强培训和考核。培训的重点对象是法人代表、项目经理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只有这些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提高了,才能推进整个安全管理工作,才能严格培训每一个新工人,才能确保每一个项目的安全施工。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培训和考核的奖惩机制,否则培训、考核就会流于形式,丧失针对性和有效性。 现实情况是:每一个企业可能制定了年度安全教育计划,但不落实或不是全部落实的却极为常见,每个项目都有民工学校,但真正在上课的很少,进行有效培训的更少。虽然建筑企业也有实际困难,但安全生产事关人身和财产安全,务必常抓不懈,相关职能部门也应予以严格监管。 只有全面落实安全教育,提高人员安全素质,才能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说加强施工企业职工安全教育势在必行。

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五大因素

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五大因素 影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是交通供需矛盾日益加剧。2002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近2141万辆,是1986的5.9倍。全国有机动车驾驶员9147万人,是1986年的9.1倍。全国公路客运量高达146.6亿人次、公路货运量高达110.6亿吨,分别是1986年的2.7倍和1.8倍。2002年,全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约为8平方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人均25平方米的水平。36个大城市百辆车停车位不足20%,城市中心区停车困难。随着客、货运量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道路建设和安全管理设施远远满足不了形势发展,这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风险几率增加,道路拥挤堵塞明显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城市路网结构不合理,公路质量低,通行条件差。城市道路瓶颈路、断头路、畸形交叉口多。不少城市热衷于修主干道,不注重次干道、支路的建设,道路密度低,交通流过于集中,主、次干道、支路比例严重失调,特别是在主、次干道过渡或衔接路口、路段通行能力低。由于历史原因,相当多的公路修建的等级低、质量差,86%的公路为3级以下公路和等外公路,一些公路线型设计存在严重缺陷,形成急弯、连续的弯路、陡坡或连续长坡、宽路窄桥,而且缺少标志、标线和安全防护设施。

三是道路交通工具总体构成不合理,安全性能差。到2002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突破1亿辆,其中汽车2141万辆,仅占26.85%,大部分为摩托车、农用运输车、拖拉机等安全性低的车辆。货运车辆“大吨小标”、超长超宽、超大吨位,以及大量拼、组装的摩托车,低质量的农用运输车和简易机动车等问题非常突出。人车混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交通方式直接影响了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 四是违反交通法规现象十分普遍,交通秩序不好。国民的整体交通法律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意识不高,道路通行秩序差。2002年,全国共处理交通违法2.59亿人次,处罚1.97亿人次。违法通行、交通秩序混乱是影响通行效率、造成交通拥堵,危害交通安全、导致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 五是管理道路交通的整体水平不高。目前我国道路建设、交通组织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路网结构不合理,道路建设中设计标准低、功能不足、设施不全、通行能力低。交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公共交通发展滞后。现有道路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管理水平偏低,科技含量少。

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分析

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分析安全生产是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存 发展的基本要求,抓好安全生产,对企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 作用。随着地质工作体制改革,地质队伍属地化以来,地勘单位实 际从事的行业越来越多,现在新一轮的找矿热潮正在兴起,地质勘 探工作,高度流动、分散,野外环境条件艰苦、艰险,存在的危害 因素、生产设备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等复杂、多变;抓好 安全生产工作,是保障地勘单位生产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在 日常工作中,一些明显的不安全因素,我们能及时排除,但一些容 易忽视的因素,对我们安全工作起着重大的影响,如果不及时处理,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影响的因素主要有: 一、影响因素 1、违章得不到及时纠正 据有关资料统计:违章是各种重大事故发生的首要原因。纠正违章 和维护安全是企业每个人的责任,需要职工之间的相互配合和提醒,以及管理者的监督和纠正。实际工作中,职工看到违章现象时,心

里或许会想到违章不对,但真要上前予以纠正,就会担心得罪人, 伤了同事之间感情,或许被人认为“多管闲事”,最终碍于情面打 消了纠正意愿。久而久之,对企业中的违章现象就会熟视无睹,甚 至出现集体违章现象。在安全管理上,管理者也会过多考虑职工的 感受、处境,或对职工的影响,过多的强调“晓之以理”、“动之 以情”、“下次注意”,却很少做到按奖惩措施进行处罚,于是违章——进而导致事故,就在这种忽视的情况下发生的。纠正违章是 我们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2、过于信赖经验 为了最大可能地保障安全,在采取安全措施时,都有一定的冗余措施,有些职工就觉得这些必要的冗余措施“碍事”,纯粹是多余,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省事、来不及了或走捷径后没有发生事故,就 会形成“经验”。而且,人们习惯应用经验,而重视看得见的危险,轻视看不见的危险,认为自己不会“运气那么差”,最终导致事故 的发生。另外,在生产中,人们有时会过于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 运气,相信自己的能力,“艺高人胆大”,不适当地认为自己能够 控制工作中发生的事情,恰恰就这一念之差,事故就有可能发生。 所以,过于信赖经验也是我们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控制的重点。

人为因素与航空安全

人为因素与航空安全 __浅谈影响航空安全的三大人为因素 随着飞机的出现,交通运输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航空运输以方便、快捷的优势吸引着大量的旅客。世界间的距离随之“缩短”,朝发夕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航空安全一直是困扰着人们选择出行的一大难题。在航空运输发展的初期,由于科学技术较为落后,因飞机本身的机械故障而引发的飞行事故居高不下,占据主要原因。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材料的大量使用,飞机已是高新科技的代表作,自身的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航空事故比例大大增加。据统计数字显示近七成事故由人为原因导致,成为制约航空安全的最大障碍。这一现象已引起业内专家的高度重视,于是逐渐探索出通过加强机组资源管理,从而有效降低人为因素的不安全隐患,达到提高航空安全水平的目的。 航空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人、机、环境三大环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运行环境的不断完善,人为因素已成为制约航空安全水平的首要环节。 影响航空安全的三大基本人为因素 一、技术因素: 众所周知,航空器是诸多尖端科技的综合产物,以高速安全的特点帮助人类实现了许多梦想、缩短了世界各点之间的距离、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加速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在享受这些便捷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它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航空人员是不同于一般群体的特殊人员,航空器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具备高度的专业素质和精湛的驾驶技术,不但要全面了解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对航空器的工作原理谙熟于胸,不但要熟知各个系统还要在出现异常时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但要能够熟练操纵飞机做各种机动而且还要能够从容应对特殊情况的发生,发扬人的聪明才智发挥飞机的最大性能从而确保航空安全。 从我国培养飞行人员模式的变化即可看出对从业人员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是培养飞行员的摇篮,其前身仅为一般的技术专科学校,随着民航的不断发展逐渐升格成一所综合性本科学院,所培养的人才从单一的航空器”司机”到今天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除传授综合性的专业知识以外更加注重再学习能力的培养以适应航空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并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从而有效合理的利用和再创造,为营造良好的人机环境、够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航空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从飞行员的后期培训来看,近年来增加了新雇员培训、公司运行政策培训、应急训练和定期复训等,培训体系已向系统化、职业化发展。教学模式也从师傅带徒弟的经验型转变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型,侧重于传授技术而不是简单的技巧,所有这些改变都为今后的航空安全储备人才,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善人为因素这一重大环节。 二、法规因素 航空法规是从事航空运输的行为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初始飞行学员到成熟的机长要经历许多法规制度的培训,其中包括《飞行基本规则》《民航法》

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及对策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及 对策正式版

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及对策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道路交通发展也越来越快,导致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损失。在此研究道路交通安全、探寻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来寻求相应的对策,改善和提高交通安全状况,建立起人、车、路、环境等达到协调的理论框架,以及能最大程度上降低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道路交通系统具有动态性、随机性、因果性和再现性等特点,这就直接导致了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的复杂性。交通事故的

影响是巨大的,其影响因素包括诸多方面,认真研究每一项事故成因都将为社会带来显著的效益 汽车的广泛使用在带给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带给人们工作生活快捷和方便的同时,也带给人类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如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直接危及人们生命安全的道路交通事故等。因此,对每个公民而言,在工作、生活中应以积极的心态充分利用汽车带给人类社会、人们生活的正面效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理性对待汽车使用过程中的负面效应,以科学的方法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这对于保护自身生命安全、避免交通伤害具有积极的意义。 道路交通安全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管理

近地飞行的安全飞行原理分析

近地飞行的安全飞行原理分析 摘要飞机每次必经的地面滑跑与近地飞行过程为事故的高发段。本文从起飞和 着陆阶段的安全飞行原理和飞机性能角度着手进行研究,在起飞和着陆阶段提出 了应该掌握的技术难点和相应的安全措施,尽量减少近地飞行阶段的飞行事故和 降低飞行事故风险。 关键词:航空事故、近地飞行、起飞滑跑、安全原理、飞行技术 引言 地面滑行和近地飞行阶段是事故的高发段。在这两个飞行阶段中,机组工作多,飞行员的工作负担重;飞机速度小,高度低,飞行状态变化快;外界条件复杂,可能遇到的特殊问题最多,是航空飞行器最容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阶段,因此,对飞行安全来说,这个阶段是值得特别注意的,也一直是全球民航业的关注的热点。 一、飞行事故概况 国际上,据相关统计,近年来,民用航空运输飞行事故发生在进近着陆阶段 的共有287起,占民用运输航空飞行事故总数的46%。而在这287起事故中,有108起发生在起始进近阶段;82起事故发生在航空器五边最后进近和中间进近阶段;97起事故发生在航空器着陆阶段[1]。 纵观上述民用运输航空飞行事故发生时所处飞行阶段,我们发现当航空器离 地起飞段和刚收襟翼/缝翼的初始爬升阶段的所用飞行时间虽然只占航班整个飞行时间的2%甚至更少,但在该飞行阶段发生航空飞行事故的总数却占据总飞行事 故数量的20.6%;占航空器在起始进近、中间进近、最后进近和着陆阶段的飞行 时间虽然只占整个航班飞行时间的4%甚至更低,但在该飞行阶段发生航空飞行 事故的总数却占据总飞行事故数量的49.1%。 从中国民航总局空管局下发不安全事件的信息统计从1950年到1999年8月 底统计的在起飞,进近着陆(含复飞)阶段所发生的事故占到68%,基本上与国际 相同[2]。 二、起飞阶段安全分析 2.1 正常起飞安全分析 航空器的起飞过程,是一个物理高加速度的加速过程。业界将其细分为起飞 滑跑、离地和上升三个阶段。先用喷气式飞机大多采用前三点式布局。该布局方 式在滑跑中具有较好的方向稳定性,但该布局方式由于其固定的空气动力学限制——航空器小迎角姿态带来的小升力系数,所以航空器需要较大的离地速度才能 产生足够的升力以供航空器起飞离地。 但是在实际偏离定常飞行状态的扰动运动中,俯仰姿态、飞行轨迹和空速都 可能偏离预定值。70年代中期,由一系列重大低空风切变事故引发的大量分析、研究表明,这种严格控制空速的操纵逻辑,不利于飞行轨迹控制,削弱了飞机穿 越风切变区的能力。 当然,这里决不是说可以忽视空速,相反,建议的标准操作技术,要求密切 注视空速的变化。若上升速度在飞行稳定后仍偏离预定值,应适当调整所保持的 目标俯仰角,以使速度接近预定值。但在受到扰动时,还是要首先修正俯仰姿态

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分析

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分析 安全生产是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抓好安全生产,对企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地质工作体制改革,地质队伍属地化以来,地勘单位实际从事的行业越来越多,现在新一轮的找矿热潮正在兴起,地质勘探工作,高度流动、分散,野外环境条件艰苦、艰险,存在的危害因素、生产设备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等复杂、多变;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保障地勘单位生产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在日常工作中,一些明显的不安全因素,我们能及时排除,但一些容易忽视的因素,对我们安全工作起着重大的影响,如果不及时处理,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影响的因素主要有: 一、影响因素 1、违章得不到及时纠正 据有关资料统计:违章是各种重大事故发生的首要原因。纠正违章和维护安全是企业每个人的责任,需要职工之间的相互配合和提醒,以及管理者的监督和纠正。实际工作中,职工看到违章现象时,心里或许会想到违章不对,但真要上前予以纠正,就会担心得罪人,伤了同事之间感情,或许被人认为“多管闲事”,最终碍于情面打消了纠正意

愿。久而久之,对企业中的违章现象就会熟视无睹,甚至出现集体违章现象。在安全管理上,管理者也会过多考虑职工的感受、处境,或对职工的影响,过多的强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下次注意”,却很少做到按奖惩措施进行处罚,于是违章——进而导致事故,就在这种忽视的情况下发生的。纠正违章是我们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2、过于信赖经验 为了最大可能地保障安全,在采取安全措施时,都有一定的冗余措施,有些职工就觉得这些必要的冗余措施“碍事”,纯粹是多余,在日常工作中,经常省事、来不及了或走捷径后没有发生事故,就会形成“经验”。而且,人们习惯应用经验,而重视看得见的危险,轻视看不见的危险,认为自己不会“运气那么差”,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另外,在生产中,人们有时会过于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运气,相信自己的能力,“艺高人胆大”,不适当地认为自己能够控制工作中发生的事情,恰恰就这一念之差,事故就有可能发生。所以,过于信赖经验也是我们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控制的重点。 3、安全防护的节俭 在日常工作中,有些职工的劳保服因长时间使用磨损得起不得防护作

(完整word版)谈人为因素与安全运行

谈人为因素与安全运行 安全和效率是航空界关注的目标,二者缺一不可,优化航空人员的工作表现,是实现安全和效率的可靠保障,在百年航空发展史中,随着航空设计和制造业的发展,飞机的可靠性得到了很大提高。人为因素的研究成果在飞行中的应用取得了不可估量的效果,机组资源管理是机组原因造成的事故明显减少,但是从最近十年发生的事故统计来看机组原因依然超过70%。 安全对航空公司来说相当重要,如果没有安全就没有公司的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了。 上个世纪后期由于航空器的安全水平的提高。飞机的机械原因导致的事故比例从80%降低到20%,但是人为差错在先进的设备下仍然出现,并且,这种情况越来越明显,占到事故比例的80%,这样我们逐渐认识到,航空器的可靠性已远远大于人的操作可靠性,人的失误会对飞机构成更大的威胁,这就使得提高航空器安全的关注点逐步转移到人的身上。 应用人为因素不仅限于飞行安全的需要,缺乏人为因素只是还对效率有着重要影响,所以研究和应用人为因素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安全和提高效率。 一、SHEL模型让我们理解人为因素 它是一种人为因素的概念模型,是用简单方式来认识复杂系统,它主要介绍人为因素的研究的范围,要素,关系,人是这个模型的中心,是最重要的部分,其他部分要与他配合,并适应它,它和其他部分不匹配就是人为差错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S软件飞行程序,操作手册,检查单等等。

容易出现差错的是,误解程序,编制了不实用的手册,制定了不合理的检查单。特别是在新的程序和新的检查单开始执行的时候容易出现人为原因的差错。 2、H硬件飞机结构,驾驶舱设计,操纵系统和仪表的配置和使用特性等 容易出现差错的是,操纵性设计不符合我们的习惯,仪表位置不合理等,尤其是对新飞机操纵时容易出现人为原因的差错。 3、E环境运行环境,气象条件,工作流程安排等 容易出现差错的是,运行环境给机组带来很的大负担,天气条件牵涉机组很大精力,飞行任务安排不合理,造成人员疲劳,分心等。 4、L人一起工作的机组成员,签派人员,管理人员。等等 容易出错的是,人员短缺飞行量加大,缺少机组成员之间的监督,缺少来治管理人员的支持。 从上面的模型可以看出我们容易出现错误的方面,随着现代设计和制造业的进步飞机已经变得越来越可靠,然而重新设计人类是不可能的,人是会犯错误的。但是,我们却能通过提供有效的培训,优化工作程序,完善规章制度,采取预防措施来避免差错和管理差错。 与许多事故和事故征候一样,所有的案例都包含一系列人为因素问题,形成一个事故链,事故的发生不是单一的,往往涉及很多人,如果其中任何一个人对异常提出疑问和质疑,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打破事故链,从而避免差错,防止事故的发生。在事故链中飞行机组已经是后一环了,所以就更为重要和关键了。 二、墨菲定律

人为差错与飞行安全

人为差错与飞行安全 一、人为因素与人为因素学 一般在英文文献中,人为因素都以复数形式(Human Factors)出现,在研究人为因素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认识人为因素的个体以及群体形式。 1)个体人为因素 个体人为因素也可以称之为人为要素。 2)群体人为因素 用数学及物理学的说法,可以把群体人为因素看成是一种人为因素。它包含了操作、现场作业、组织管理及监督等各个方面。简而言之,人为因素学是一种综合的技术体系,它谋求把与人类有关的众多领域内的知识见解灵活地应用于实践,来提高装备的安全性和效率。 人为因素学所跨越的领域不亚于工程学。一个工程师不可能了解工程学的全部领域。同样地,一个人不可能也没必要精通人为因素的各个领域。 二、人为因素学的基本原理 人为因素学有许多重要的内容,这里列举其中与工程热力学中的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相通的论点,即:“不能要求人为差错为零,只能通过防止差错和制定容错措施来控制差错。” 这样的说法可能会引起各种议论,例如:“既然那是理所当然的事,那还研究它干什么?”“把差错视为不得已的事情并予以宽容是不

对的”等等。 可是,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明确指出“不能制造出永动机”。与此相似,从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结构来看,人不能100%地避免失误。认识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工程学打消了制造永动机的念头,转达而以不断地改进技术来实现提高热效率。同样道理,人类也要去掉要求“没有差错的人”的幻想,转而通过积累从人为因素中得来的经验,去实现更好地控制差错,最大限度地将事故发生率降低到接近于零。 经常说,航空事故中70%是人为因素引起的,详细研究一下以往的资料就会明白70%这一数字是和飞行员的错误相联系的。再看看剩下的30%,有设备故障,设计错误、制造错误、管制错误等等,这些都和人为因素息息相关,追究下去的话,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事故100%地与人为因素有关。” 三、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尝试 人为因素是一种涉及领域和知识都很广的方法体系,人们已经提出了许多有用的概念和方法。但是,需要尽力把重要的概念转换成方法,并且运用到实践中去检验。 例如:有“事故链”这么一个概念。这就是说:“大事故极少是因为一个原因引起的,总是由于许多事件像链条似地连结在一起而发生的,所以,要防止事故只要切断这个链条上的某一个环节就可以了。” 从把概念转换为方法的观点来看,可以考虑“分析事故链”的问题。即对作为对象的事故进行分析,具体地写出存在着怎样的事故链,

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最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最 新版)

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最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包括人员因素、设备因素和管理因素3大类。 1.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最关键因素,包括驾驶员、行人、乘客等。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过程中,通过感官(主要是眼、耳)从外界接受信息,产生感觉(主要是视觉和听觉),然后经过大脑一系列综合反映产生知觉,在此基础上形成所谓“深度知觉”。驾驶员就是凭借这种“深度知觉”形成判断(如目测距离、估计车速等)。可见,驾驶员的生理、心理素质及反应特性对保障交通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大约90%的道路交通事故与驾驶员有关。机动车驾驶员必须取得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道路运输,并严禁酒后驾车。 行人的遵章意识、交通行为会对道路交通安全产生明显影响。一些交通事故就是由于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导致的。加强行人的法律

危害公共安全罪罪名汇总.doc

危害公共安全罪罪名汇总- ; 1、放火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 ; 2、决水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 ; 3、爆炸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 ; 4、投放危险物质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 ; 5、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

; 6、失火罪(第115条第2款) ; 7、过失决水罪(第115条第2款) ; 8、过失爆炸罪(第115条第2款) ; 9、过失投毒罪(改名为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第115条第2款); 10、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第115条第2款)

; 11、破坏交通工具罪(第116条、第119条第1款) ; 12、破坏交通设施罪(第117条、第119条第1款) ; 13、破坏电力设备罪(第118条、第119条第1款) ; 14、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第118条、第119条第1款); 15、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第119条第2款) ; 16、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第119条第2款)

; 17、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第119条第2款) ; 18、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第119条第2款); 19、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第120条); 资助恐怖活动罪 ; 20、劫持航空器罪(第121条)

; 21、劫持船只、汽车罪(第122条) ; 22、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第123条)35、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第124条第1款) ; 23、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第124条第2款) ; 24、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第125条第1款) ; 25、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第125条第2款)

危及飞行安全因素分析.

目录 一、引言 (2) 二、危及飞行安全的几种因素........................... 2 (一人的因素 (2) 1. 飞行人员的因素 (3) 2. 指挥人员的因素 (3) 3. 机械人员的因素 (4) 4. 其他人为因素 (4) (二气象与地理环境因素 (5) (三领航因素 (6) (四昼夜间因素 (7) (五管制因素 (7) (六其他因素……………………………………… 9 三、主要分析飞行管制对飞行安全的重要性及未来飞行管制的展望与设想…………………… 9 四、结束语…………………………………………… 12 参考资料 危及飞行安全因素分析 一、引言 自从 1903年 12月 17日莱特兄弟实现动力飞行之后 ,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 , 航空工业有很大的发展。此时 , 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修建了机场并拥有了一定数量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和其他空勤人员。 1910年在维也纳发生了世界航空史上第一次飞机相撞事故 , 其后对飞行活动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才逐渐被人们认识。

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 , 飞行矛盾日益突出 , 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 , 由于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 , 许多以前划定的战斗空域、训练炮射空域及航线航路严重制 约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 , 危及飞行安全。那么飞行管制人员如何立足现有条件和设备在机场分布密集 , 航空兵部队飞行空域拥挤 , 空中走廊、航路、航线纵横交错 , 过往航班、专机、包机不断增加 , 战斗机训练、转场、过航频繁的情况下 , 掌握空中飞行动态 , 确保飞行安全 , 避免发生重大飞行事故 , 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危及飞行安全的相关因素 , 制定好预防方案 , 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 为此笔者通过分析近年来出现的几起带有典型性质的飞行事故 , 论述危及飞行安全的几种因素。 二、危及飞行安全的几种因素 (一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是飞行安全中最重要的因素 , 纵观国际国内的飞行事故 , 大部分都是与人这一因素紧密联系。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统计 :1996年全世界各航空公司共发生重大飞行事故 57起 , 除少数事故与气象因素和机械故障有关外 , 绝大多数事故都 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1、飞行人员的因素。如操纵错误、疾病、身体素质 , 飞行中产生错觉、黑视、晕厥、思想不集中 , 违章违纪等等都可能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下面举一组数字就可以看出 :空军飞行学院在 1950年 -1990年 41年期间 , 起落航线科目和其他 科目在起落动作上发生的事故 , 占飞行学院飞行事故总次数的 77.4%,严重事故占 飞行院校严重事故总数的 42.1%,三等事故占飞行学院三等事故总次数的 85.7%。 从事故直接原因看 , 操纵错误造成的占 69.3%(着陆发生的占 44%,纵观这一组数据 , 起落航线飞行中 , 因操纵造成的飞行事故最多。例如 1956年 4月 6日 , 某航校校 长在乌米格 15飞机上检查教员后舱起落航线飞行驾驶技术。飞机飞至三转弯时 , 该校长决定并通知教员着陆后不再继续起飞 , 但飞机接地后 , 思想一犹豫 , 又通知该教员再飞一次。因当时此教员精力不集中 , 连续起飞收襟翼时误收起落架手柄 ,

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分析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5475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分析 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分析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安全生产是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抓好安全生产,对企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地质工作体制改革,地质队伍属地化以来,地勘单位实际从事的行业越来越多,现在新一轮的找矿热潮正在兴起,地质勘探工作,高度流动、分散,野外环境条件艰苦、艰险,存在的危害因素、生产设备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等复杂、多变;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保障地勘单位生产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在日常工作中,一些明显的不安全因素,我们能及时排除,但一些容易忽视的因素,对我们安全工作起着重大的影响,如果不及时处理,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影

人为因素在航空管理安全中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72452498.html, 人为因素在航空管理安全中的作用 作者:王有权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24期 [摘要]近年来,人为因素造成的飞行安全事故所占比例是巨大的,同时由于诱发人为错误的条件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极易出现,因此人为因素成为了航空生产中的巨大安全隐患。所 以我们要以人为本,为管制人员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稳定管制队伍 [关键词]人为因素;航空管理;安全;作用 中图分类号:F40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4-0085-01 1 概述 近些年来,我国的民航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航班流量也是日益剧增,从而促进了我国空管行业的迅速发展。然而,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空管行业也暴露出许多的安全问题,特别是人为因素在空管安全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需要正确的认识人为因素在空管安全中的作用,防范于未然,从而保障民航的安全。人为因素是影响航空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改善人为因素已经成为减少空中事故,保障民航安全的重要途径。 2 人为因素的概念 2.1 人为因素的定义 国际民航组织对人为因素的定义如下:研究范同涉及航空系统中人的所有表现,利用系统工程分析的方法以及与人相关的科学知识,寻求人的最佳表现以达到预期的安全与效率。在广义上讲,人为因素就是指人的行为或使命造成的不良影响,也可以称作是人为失误。当人没有发挥自身应有的功能时,就会对系统造成故障或事故。因此,充分发挥人为因素的作用,对航空管理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 人为因素的内涵 在航空人为因素中,空管人为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分支。空管人为因素能够利用分析人的能力和限制,让系统和人进行匹配,在出现矛盾时,也能够指导人和系统正确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样就能大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并且防止事故的发生。空中交通管制的系统是很复杂的,它要通过人机的相互配合,共同实现系统的功能,从而让飞行流量达到安全、有序以及快速调配的标准。 2.3 空管人为因素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