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由医源性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各种感染。

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对于新生儿病房来说,医院感染的危害更加明显,因此需要特别重视和加强管理。

二、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内容1.人员管理制度为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新生儿病房应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感染防控知识的学习,手卫生、穿戴防护用品等操作规范的讲解。

同时,还应建立相关的考核机制,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和评价。

2.感染监测和上报制度新生儿病房应设立感染监测和上报系统,及时掌握新生儿病房的感染状况。

每天定时检查病房环境和患儿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同时,还应定期对患儿进行感染相关指标的检测,如血常规、尿常规等,及时发现感染迹象。

3.医疗设备使用和维护制度新生儿病房的医疗设备使用和维护非常重要,对于预防医院感染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医院应建立医疗设备的清洁和消毒规范,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清洁卫生。

同时,还要加强设备的维护和定期的检修,及时更换老化的设备。

4.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新生儿病房的环境卫生管理要做到精细化。

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和清洁,保持病房空气的流通和清新。

注意病房内的垃圾处理,定时清理和更换垃圾桶,并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处理。

另外,要加强对病房隔离区的管理,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患儿进行隔离观察,防止感染的扩散。

5.父母亲和访客的管理制度新生儿病房应制定相关的父母亲和访客的管理制度,确保他们的行为不会给患儿带来感染风险。

在病房内应设置洗手设施,并要求父母亲和访客在进入病房之前进行手卫生,并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

严禁患儿接触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并对父母亲和访客的行为进行监控和指导。

三、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评价实施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需要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

医院母婴同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母婴同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母婴同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母婴同室病房的感染管理工作,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母婴健康与安全,根据《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母婴同室病房的感染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院应当建立健全母婴同室病房感染管理的组织体系,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确保感染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第四条本院应当加强母婴同室病房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采取有效的消毒、灭菌、隔离、防护等措施,防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本院应当设立感染管理科,负责全院感染管理工作。

感染管理科应当设立专门的母婴同室病房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母婴同室病房的感染管理工作。

第六条母婴同室病房应当设立病房主任、护士长等职务,负责病房的感染管理工作。

第七条母婴同室病房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感染管理培训,掌握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八条本院应当定期对母婴同室病房的感染管理工作进行考核与评估,持续改进感染管理工作。

第三章感染预防与控制第九条母婴同室病房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第十条母婴同室病房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严格的人员管理,包括工作人员、患者和探视人员的管理;(二)严格的环境卫生管理,包括病房的清洁、消毒和通风;(三)严格的物品管理,包括医疗用品、患者个人物品和废弃物的管理;(四)严格的诊疗操作管理,包括医疗操作的规范化和无菌操作的执行;(五)严格的监测与评估,包括感染的发生、传播和控制的监测与评估。

第十一条母婴同室病房应当实行严格的探视制度,控制探视人员的数量,探视者应当进行健康筛查,并遵守病房的感染管理规定。

第十二条母婴同室病房的患者和工作人员应当进行健康筛查,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进入母婴同室病房。

第十三条母婴同室病房的医疗用品应当进行严格的消毒和灭菌处理,患者个人物品和废弃物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新生儿室是一个专门负责接收和管理新生儿的医院科室。

鉴于新生儿的免疫力尚未完全发育,易感染各种细菌、病毒和真菌,因此医院应建立一套严格的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以保护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

一、新生儿室环境管理: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通风换气,避免空气污染;2.加强病房内整洁,保持地面、墙壁和床单等物品的清洁;3.定期对床铺、家属等人员的衣物进行消毒处理;4.严格控制新生儿室内的陌生人进出,减少交叉感染风险;5.定期对空调、洗衣机、消毒设备等进行维护和消毒处理。

二、新生儿室感染控制:1.建立新生儿室感染监测制度,定期对新生儿室的环境、医疗器械等进行常规检查;2.医务人员要经过严格的洗手程序,并佩戴好手套和口罩等防护用品;3.严禁带病工作,如有疑似传染病病例要立即进行隔离和报告;4.建立病人感染源调查制度,对感染源进行追踪和控制;5.规范医护人员与病人的接触,注意洗手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6.严格管理新生儿的喂养、洗澡、服药等活动,避免误操作引起感染。

三、新生儿室医疗器械和设备管理:1.按照规定对医疗器械和设备进行洗消和消毒处理;2.定期检查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确保其正常运行;3.严格管理医疗废弃物,及时清除并妥善处理。

四、新生儿室医护人员培训:1.医院应定期进行新生儿感染管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操作技能;2.培训内容应包括手部卫生、穿脱防护服的正确方法、感染控制的重要性等方面;3.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突发感染事件的能力;4.对新入职医护人员,要进行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和考核。

五、新生儿室家属教育:1.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家属对新生儿感染控制的重要性的认识;2.让家属了解感染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3.提示家属遵守医院的规定,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

总之,建立一套严格的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保护新生儿健康和安全的关键。

医院应制定可行的感染控制措施,定期进行监测和培训,加强环境、设备和人员的管理,同时也需要家属的积极配合和参与,共同形成一个良好的感染控制环境,为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产房、母婴同室、新生儿监护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产房、母婴同室、新生儿监护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产房、母婴同室、新生儿监护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产房医院感染管理1.相对独立,布局合理,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

与产科新生儿病房相邻。

分娩室内产床配备数量与使用面积符合规定,室内无死角。

2.配备外科洗手设施,洗手水池,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接产前严格执行外科洗手。

3.诊疗过程中落实标准预防措施,有体液、血液暴露风险时应戴防护面罩隔离衣及防护鞋套。

4.产前应做血清学检测。

产妇进入待产室更换专用拖鞋。

对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应安置到隔离分娩室,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所有物品严格按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

5.无菌物品标识明确、规范,按灭菌日期及有效期存放。

6.各种仪器设备清洁无污迹、血迹,胎心监护仪探头及绑带一人一用一消毒。

7.患有或疑似感染性(传染)疾病胎盘按病理性医疗废物处置,胎儿遗体、婴儿遗体纳入遗体管理。

(二)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管理1.病房空间与设置布局合理,产妇病床和婴儿床使用面积符合规定。

2.母婴一方患感染性(传染)疾病时,须与正常母婴隔离。

产妇在感染性(传染)急性期应暂停哺乳。

3.产妇哺乳前应行手卫生与乳头清洁。

4.婴儿用品须一婴一用,需消毒的一用一消毒。

隔离儿用具应单独使用和清洗消毒。

5.保持室内环境清洁、空气清新、通风良好,每日定时通风、消毒。

每月实施一次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微生物监测。

6.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严格执行易感人群隔离管理要求。

7.工作人员患化脓性皮肤疾病及其他感染性(传染)疾病期间,不得与婴儿接触。

8.加强探视人员管理,严格控制陪护率和探视人员,应着清洁服装,手卫生清洁后方可接触婴儿。

严禁患有传染病及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家属探视或陪护,探视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以内。

9.母婴出院后,其床单位、保温箱等用品、用具应彻底清洁和终末消毒。

(三)新生儿监护室医院感染管理1.布局规范,医疗区、辅助区分区合理,病室床位设置符合规定,每个房间至少设置1套非手触式手卫生设施。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引言新生儿病房是一个特殊的医疗环境,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易受感染。

为了保障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本医院制定了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新生儿病房的感染防控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

二、管理责任1. 医院管理层应制定并负责实施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和工作职责。

2. 新生儿病房负责人应严格执行感染防控措施,确保新生儿病房的清洁和卫生。

3. 医护人员应接受感染防控培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感染防控规定。

三、感染防控措施1. 感染防控宣教:新生儿病房应张贴感染防控宣传标语和海报,定期开展感染防控知识培训。

2. 个人卫生:医护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佩戴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3. 病房环境清洁:新生儿病房应定期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保持空气流通,控制湿度和温度。

4. 感染源控制: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新生儿,应及时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5. 医疗器械消毒:医疗器械应按照规定进行消毒和灭菌,确保使用安全。

6. 医护人员健康监测: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如发现患有传染性疾病,应暂停工作并接受治疗。

四、感染监测与报告1. 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定期对病房内的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

2. 感染报告:发现感染病例时,医护人员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隔离。

五、感染事件处理1. 感染事件调查:对于感染事件,应进行调查分析,找出感染原因和责任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2. 感染事件报告:感染事件处理完成后,应向相关部门报告,并记录相关信息,以便后续追踪和改进。

六、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1. 质量评估:定期对新生儿病房的感染防控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措施,提高感染防控工作的效果和水平。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需要修改,应经过医院管理层批准。

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的感染管理工作。

第三条医院感染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全面管理、科学规范、合理使用、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四条医院应建立健全感染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确保感染管理工作的落实。

二、组织管理第五条医院应设立感染管理科,负责全院感染管理工作。

感染管理科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指导、监督和评价感染管理工作。

第六条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应设立专门的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的感染管理工作。

第七条感染管理科和感染管理小组应定期组织感染管理培训和考核,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三、环境管理第八条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应保持环境清洁、通风良好,各项设施应符合感染控制要求。

第九条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的布局应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区域之间应有明显的标志。

第十条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的墙壁、天花板、地面应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第十一条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应配备必要的消毒设施和器材,确保消毒工作的落实。

四、医疗质量管理第十二条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应严格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医疗活动的安全。

第十三条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应按照标准预防原则,实施消毒隔离措施。

第十四条对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患者,应采取隔离措施,所有物品应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

第十五条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

第十六条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应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包装、运输和处置。

五、人员管理第十七条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的医务人员应接受感染管理培训,掌握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有健全的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并履行职责。

二、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医务人员每年参加培训的时间不少于6小时,并建立培训记录。

三、新生儿病房布局合理,洁、污分开,符合功能流程。

四、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清新。

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地面湿式清扫。

各种监护仪器、婴儿暖箱、蓝光照射箱等保持清洁,污染时及时清洁消毒。

循环风动态空气消毒机按规定使用,过滤网定期清洗,并有记录。

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规程。

工作人员入室前应严格洗手、更衣、换鞋、戴口罩、帽子,患呼吸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者暂时停止与新生儿接触;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入内。

六、严格按照《手卫生管理规范》要求,及时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时戴手套。

七、感染患儿与非感染患儿分开安置,诊疗护理活动应先非感染患儿,后感染患儿。

特殊感染(MRSA、VRE等)病儿单独安置,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八、新生儿各种用物专人专用,按规定清洗、消毒或灭菌。

九、诊疗过程中凡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接触人体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各种灭菌物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十、严格按照我院《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及反馈制度》的要求报告医院感染病例,并及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避免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

十一、严格按照卫健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十二、按要求每季度对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和使用中消毒液进行生物学监测并记录,且不得有致病菌检出。

不合格者,必须分析原因,采取整改措施后再次监测,直至合格,确保医疗安全。

十三、严格按照我院《医疗废物管理规定》要求进行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和运送。

交接登记内容完善、资料保存齐全。

十四、加强对陪护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卫生宣教。

产房、母婴室医院感染管理与消毒隔离制度

产房、母婴室医院感染管理与消毒隔离制度

产房、母婴室医院感染管理与消毒隔离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产房、母婴室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母婴健康,根据《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定》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相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 成立产房、母婴室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医生、护士等组成,负责感染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2. 感染管理小组应定期组织学习感染管理的相关知识,提高员工的感染管理意识。

3. 感染管理小组应制定并落实感染管理计划,定期对感染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三、感染预防与控制1. 员工应遵循标准预防原则,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保持个人卫生。

2.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3. 产房、母婴室应保持环境清洁、通风良好,定期进行消毒。

4. 产房、母婴室应配备必要的消毒设施和消毒剂,并定期检查、维护。

5. 产房、母婴室应实施严格的探视制度,控制人员流动,减少感染风险。

四、感染监测与报告1. 定期对产房、母婴室进行微生物学监测,对检测不合格的环节进行整改。

2. 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应立即报告感染管理科,并按照要求进行调查和处理。

3. 做好感染病例的登记和统计工作,分析感染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五、培训与教育1. 对产房、母婴室员工进行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感染防控能力。

2. 定期组织感染管理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3. 开展感染管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感染防控意识。

六、特殊感染管理1. 对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应采取隔离措施,单独使用医疗用品,严格执行消毒灭菌要求。

2. 对感染性疾病患者,应严格执行分组护理的隔离技术,防止交叉感染。

七、医疗废物管理1. 产房、母婴室应规范放置医疗废物,实行专人收集、运输、处理。

2. 医疗废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包装、标记,确保安全处置。

八、制度执行与监督1. 产房、母婴室应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感染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2. 感染管理小组应加强对感染管理工作的监督,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查处。

产房、母婴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产房、母婴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产房、母婴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产房、母婴室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产房、母婴室的管理和工作人员,以及与产房、母婴室相关的其他部门和个人。

第三条本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产房、母婴室的医院感染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产房、母婴室应当设立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本科室感染管理工作。

第五条感染管理小组应当制定本科室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第六条产房、母婴室应当配备充足的感染防护用品,并规范使用。

第七条产房、母婴室应当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和技能演练,提高医务人员感染防控能力。

第三章环境管理第八条产房、母婴室应当保持环境清洁、通风良好,并定期进行消毒灭菌。

第九条产房、母婴室应当合理划分感染控制区域,明确感染控制措施。

第十条产房、母婴室内部设施应当符合感染防控要求,如墙壁、天花板、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等。

第四章人员管理第十一条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做好个人防护。

第十二条医务人员在产房、母婴室内应当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帽子、口罩、手套等,必要时穿戴隔离服。

第十三条患有感染性疾病或者携带病原体的医务人员,应当遵守相关防护规定,不得参与感染风险较高的操作。

第十四条外来人员进入产房、母婴室应当遵守感染防控规定,如穿戴清洁衣物、戴口罩等。

第五章物品管理第十五条产房、母婴室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第十六条一次性用品应当在有效期内使用,并严格执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和处理规定。

第十七条非一次性诊疗器械和物品应当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供应,科室不得自备。

第十八条使用后的器械、物品应当进行规范的消毒、灭菌处理,并定期进行质量监测。

第六章感染防控第十九条产房、母婴室应当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加强感染监测和预警。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产房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产房及相关工作人员,包括医护人员、助产人员、保洁人员等。

第三条本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产房医院感染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感染管理措施的落实。

二、产房环境管理第四条产房应设置在与母婴室和新生儿科临近的区域,环境清洁、安静,周围无污染,便于管理的相对独立区域。

第五条产房的设施、环境条件与手术室要求基本相同。

环境、物品的消毒管理及感染控制执行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规定。

第六条产房布局合理,严格划分非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限制区。

区域间标志明确,限制区内设置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无菌物品存放间、刷手间;半限制区设置待产室、隔离待产室、器械室;非限制区内设置办公室、更衣室、产妇接收区、污物间、卫生间、车辆转换处。

第七条产房应保持室内空气质量,确保通风良好。

每日进行消毒清洁工作,对地面、墙壁、设备等进行全面清洁消毒。

三、人员管理第八条产房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规定,加强自身防护,防止感染的发生。

第九条凡进入产房人员必须先换鞋、更衣、洗手,外出更换外出服;助产人员按外科刷手法刷手。

第十条产房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感染管理培训,提高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

四、物品管理第十一条产房内的一次性用品应严格按照有效期使用,严禁重复使用。

非一次性诊疗器械必须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供应,科室不得有自备包。

第十二条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必须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垃圾处理站,房间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第十三条产房内的无菌物品存放间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管理,物品存放应有序,有效期内使用。

五、感染防控措施第十四条产房工作人员应遵循标准预防原则,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措施。

第十五条产房内应配备流动水等手卫生设施,刷手间应临近分娩室,洗手刷、擦手毛巾一人一用一灭菌。

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一)产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1、产房相对独立,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应与母婴同室相邻近,便于管理。

2、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标志明确,人流、物流各行其道,避免交叉。

无菌区内设置正常分娩、隔离分娩室、无菌物品存放间;清洁区内设置刷手间、待产室、隔离待产室、器械室、办公室;污染区内设置更衣室、产妇接诊区、污物间、卫生间、车辆转换处。

3、刷手间应临近分娩室,水龙头采用非手触式。

配备流动水等手卫生设施,洗手刷、擦手毛巾一人一用一灭菌,助产人员按外科刷手法刷手。

4、分娩室最多设两张产床,每张产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6平方米。

室内墙壁、天花板、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便于清洁和消毒。

5、配备空气消毒装置,每天2次对空气、地面、物体表面等进行清洁或消毒,地面湿式清扫;产妇分娩后及时清洁地面、台面和仪器表面等,遇有血、体液污染,必须立即消毒。

6、凡进入产房人员必须先洗手、更衣、换鞋。

对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应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要求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物品。

7、新生儿使用的吸痰管等,应一婴一用一灭菌,吸痰用生理盐水一婴一瓶,不得共用。

8、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转运、交接、登记等工作。

对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急诊产妇的胎盘应按医疗废物处置。

(二)母婴同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1、每张产妇床位的使用面积不应少于5.5-6.5平方米,每张婴儿床位使用面积0.5-1平方米。

2、母婴一方有感染性疾病时,均应及时与其他正常母婴隔离。

产妇在传染病急性期,应暂停哺乳。

3、患有皮肤化脓及其它传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暂时停止与婴儿接触;遇有医院感染流行时,应严格执行分组护理的隔离技术。

4、产妇哺乳前应洗手、清洁乳头;哺乳用具一婴一用一消毒,隔离婴儿用具单独使用,双消毒。

产房、母婴、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管理

产房、母婴、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管理

产房、母婴、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管理一、产房产房是新生命诞生的场所,它担负着母子生命安全的重任。

在紧张的接生甚至抢救母婴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地防止感染,产房必须从多方面考虑,做到布局合理、设备先进、制度严格,以及具有良好素质的医护人员。

1.建筑设计与布局。

产房的布局应以便于工作,有利于母婴的安全,符合消毒隔离流程和无菌技术为原则。

(1)产房应与产科病房、母婴室相邻近,有迅速向手术室转移产妇的条件,周围环境应清洁安静,无污染源,形成便于管理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2)产房应宽敞,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墙壁及天花板无裂隙,不落尘。

地面光滑,物品家具摆放无死角,氧气、负压管道应靠一侧走行,不影响无菌区域。

同时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3)根据医院的规模和任务,产房应安装程控门,内分设待产室、隔离待产室、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洗手间、办公室、储藏室、杂物室、值班室等。

产房应建立监测中心,具备现代化的监测手段。

产房内设有双走廊,实施清洁与污染分流处理。

(4)产房应明确划分为非限制区、半限制区及限制区。

非限制区应设在最外面,包括更衣室、产妇接收区、污洗室、卫生间、值班室、休息室、杂用室、换鞋及推车入室区,并设有防止感染设备及推车转换设备。

半限制区包括办公室、待产室、洗涤间、敷料准备间、刷手间、器械室。

限制区在内侧,主要包括分娩室、无菌物品放置处。

各区之间必须有门隔开,标志明显。

(5)产房应备有温度及湿度控制设备。

温度保持在24~26℃,湿度以50%~60%为宜,并配备空气净化装置。

刷手间应处于两个分娩室之间,内设洗手池,备有无菌毛刷等。

2.工作人员(1)只有经上级批准的专业医护人员才能进入分娩室,专业医护人员包括专职产科医生、儿科医生、助产士和分配到儿科或产科的实习医生。

经产科医生同意,认为对产妇分娩有帮助者(如直系亲属)可进入分娩室,并应按照医护人员要求着装。

(2)出入产房人员管理:严格参观、实习和陪产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流动,认真执行出入管理要求,这是减少产房感染的重要方面。

母婴同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母婴同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母婴同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保障母婴同室病房的安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母婴同室病房的感染管理工作。

三、组织架构1.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感染管理的领导工作。

2. 设立感染管理科,负责感染管理的具体工作。

3. 各临床科室设立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感染管理的具体工作。

四、人员管理1. 医护人员必须接受感染管理培训,掌握感染管理知识和技能。

2. 医护人员进入母婴同室病房必须按照要求穿戴防护用品。

3. 医护人员在处理感染病例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4.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染管理知识和技能的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从事相关工作。

五、环境管理1. 母婴同室病房应当保持清洁、通风,室内温度、湿度适宜。

2. 病床、床旁桌、椅等设施应当保持清洁,定期消毒。

3. 病区内应当设置专门的污物处理设施,污物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4. 病区内应当设置洗手设施,医护人员应当在接触病人前后洗手。

六、医疗用品管理1. 医疗用品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不合格的医疗用品不得使用。

2. 医疗用品应当进行定期检查、消毒、灭菌,记录齐全。

3.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处理,不得重复使用。

七、感染预防和控制1. 医护人员应当根据病情和病原体特点,合理使用抗生素。

2. 医护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无菌操作规程。

3. 病区内应当建立健全感染监测制度,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病例。

4. 病区内应当建立健全感染报告制度,医护人员发现感染病例应当及时报告。

八、健康教育1. 医护人员应当向病人及其家属宣传感染预防的知识和技能。

2. 医护人员应当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病区的环境和管理制度。

3. 病人及其家属应当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感染预防和管理。

九、考核和奖惩1.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应当定期对母婴同室病房的感染管理工作进行考核。

产房、母婴室感染管理制度

产房、母婴室感染管理制度

产房、母婴室感染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产房、母婴室感染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在母婴间的传播,保障母婴安全和健康,根据《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产房、母婴室感染管理工作。

第三条产房、母婴室感染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制度健全、措施得力、环境整洁、人人有责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医疗机构应设立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产房、母婴室感染管理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设立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产房、母婴室感染管理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六条产房、母婴室应设立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感染管理工作的日常落实。

第七条产房、母婴室工作人员应接受感染管理培训,掌握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

第三章环境管理第八条产房、母婴室应设置在与母婴室和新生儿科临近的相对独立区域,环境清洁、安静,周围无污染,便于管理。

第九条产房的设施、环境条件与手术室要求基本相同,应有良好的通风、照明、温度和湿度控制。

第十条产房、母婴室应合理划分非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限制区,区域间标志明确。

第十一条产房、母婴室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墙壁、天花板、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第四章物品管理第十二条产房、母婴室物品应分类管理,标识清楚,定期检查、消毒、灭菌。

第十三条产房、母婴室应配备一次性使用物品,严格按照有效期使用,不得重复使用。

第十四条产房、母婴室应配备流动水等手卫生设施,刷手间应临近分娩室,洗手刷、擦手毛巾一人一用一灭菌。

第十五条新生儿使用的吸痰管等,应一婴一用,不得共用。

第五章人员管理第十六条进入产房、母婴室的人员必须先换鞋、更衣、洗手,外出更换外出服。

第十七条助产人员应按照外科刷手法刷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第十八条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应隔离待产、分娩,所有物品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

第十九条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分组护理的隔离技术,遇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应暂停与婴儿接触。

产房、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产房、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产房、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布局合理,严格区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物品洁污分开,摆放有序。

2.室内墙、天花板、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

3.有普通分娩室及隔离分娩室。

4.严格参观、实习和陪护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流动。

5.凡进入分娩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戴口罩、帽子、换鞋。

6.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或有感染性伤口时,暂停接产工作。

7.接产前必须外科手消毒。

8.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9.采用动态空气消毒机消毒空气。

10.保持分娩室内地面及物体表面的清洁、干燥。

11.传染病产妇安置在隔离分娩室分娩,按消毒隔离技术规程助产,用后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盘必须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房间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12.为急诊产妇及传染病产妇接产应做好职业防护(如戴护目镜、穿防水围裙等)。

二、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无传染病,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2.凡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胃肠炎、皮肤渗出性病灶等,应离岗或调岗。

3.严格执行探视制度,探视者洗手或手消毒后方可接触婴儿。

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

4.环境管理:室内环境清洁、空气清新、通风良好,室内温度保持在24-26℃,湿度50%-60%。

5.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室内物体表面。

6.病室每天上下午各开窗通风一次,同时用动态循环风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7.每季对使用中的消毒液、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卫生等进行微生物监测。

8.为婴儿哺乳前应洗手,哺乳用具一婴一用一消毒,隔离婴儿用具单独消毒灭菌,以防交叉感染。

9.婴儿用眼药水、扑粉、浴液、浴巾及治疗用品等应一婴一用,避免交叉感染。

10.遇有医院感染流行时应严格执行分组护理的隔离技术。

11.所有人在接触婴儿前后均需认真洗手或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消毒。

12.新生儿出院后,床单位、保温箱等应进行终末消毒。

产房、母婴室感染管理制度

产房、母婴室感染管理制度

产房、母婴室感染管理制度1. 引言产房和母婴室是医疗机构中关键的区域,对于保障新生儿和产妇的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环境和个体的原因,这些区域往往容易受到感染的影响,进而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

为了加强感染控制和保障母婴安全,制定和实施产房、母婴室感染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2. 目的和适用范围2.1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确保医疗机构内部产房和母婴室的环境和设施保持清洁、卫生,有效控制感染传播,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2.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医疗机构内部的产房和母婴室,包括但不限于孕产科、妇产科、儿科等相关部门。

3. 产房、母婴室感染管理基本原则3.1 干净与消毒•保持产房、母婴室的环境整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按照规定的浓度和方法进行消毒。

•定期检查和更换消毒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配备适当的防护用具,如手套、口罩、防护服等,并确保其正确佩戴和使用。

•检查和维护防护设施,如洗手设施、污物处理设备等。

•定期培训医务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具和设施。

3.3 健康教育与宣传•开展针对产妇和家属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其对感染管理的意识和重要性的认识。

•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更新员工对感染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在显眼位置张贴感染防控宣传资料,帮助提醒和引导患者和员工的行为。

3.4 感染监测和报告•建立感染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记录产房和母婴室的感染情况。

•开展感染报告工作,将感染情况及时上报到相关部门,并进行调查和处理。

4. 产房、母婴室感染管理具体措施4.1 清洁与消毒•每日清洁:每日对产房和母婴室进行清洁,包括地面、墙壁、家具、设备等。

•定期消毒:按照规定的消毒频次和方法,对产房和母婴室进行定期消毒,确保环境无菌。

•特殊情况消毒:对于有污染或疑似感染的区域,及时进行特殊消毒处理,防止感染传播。

•防护用具使用:医务人员在进行产房操作或接触患者时,必须正确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

•洗手要求:医务人员必须按照正确的洗手流程和频次进行洗手,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前后。

产房、母婴同室、新生儿监护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产房、母婴同室、新生儿监护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产房、母婴同室、新生儿监护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产房医院感染管理1.相对独立,布局合理,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

与产科新生儿病房相邻。

分娩室内产床配备数量与使用面积符合规定,室内无死角。

2.配备外科洗手设施,洗手水池,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接产前严格执行外科洗手。

3.诊疗过程中落实标准预防措施,有体液、血液暴露风险时应戴防护面罩隔离衣及防护鞋套。

4.产前应做血清学检测。

产妇进入待产室更换专用拖鞋。

对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应安置到隔离分娩室,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所有物品严格按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

5.无菌物品标识明确、规范,按灭菌日期及有效期存放。

6.各种仪器设备清洁无污迹、血迹,胎心监护仪探头及绑带一人一用一消毒。

7.患有或疑似感染性(传染)疾病胎盘按病理性医疗废物处置,胎儿遗体、婴儿遗体纳入遗体管理。

(二)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管理1.病房空间与设置布局合理,产妇病床和婴儿床使用面积符合规定。

2.母婴一方患感染性(传染)疾病时,须与正常母婴隔离。

产妇在感染性(传染)急性期应暂停哺乳。

3.产妇哺乳前应行手卫生与乳头清洁。

4.婴儿用品须一婴一用,需消毒的一用一消毒。

隔离儿用具应单独使用和清洗消毒。

5.保持室内环境清洁、空气清新、通风良好,每日定时通风、消毒。

每月实施一次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微生物监测。

6.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严格执行易感人群隔离管理要求。

7.工作人员患化脓性皮肤疾病及其他感染性(传染)疾病期间,不得与婴儿接触。

8.加强探视人员管理,严格控制陪护率和探视人员,应着清洁服装,手卫生清洁后方可接触婴儿。

严禁患有传染病及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家属探视或陪护,探视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以内。

9.母婴出院后,其床单位、保温箱等用品、用具应彻底清洁和终末消毒。

(三)新生儿监护室医院感染管理1.布局规范,医疗区、辅助区分区合理,病室床位设置符合规定,每个房间至少设置1套非手触式手卫生设施。

产房婴儿室感染管理制度

产房婴儿室感染管理制度

产房婴儿室感染管理制度为了确保产房和婴儿室的卫生环境,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和传播,保护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制定本感染管理制度。

一、产房和婴儿室的卫生管理1.周期性对产房和婴儿室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整洁干净。

2.做好垃圾的分类和处理,定期清理垃圾。

垃圾桶要密闭,以防止臭气和微生物的传播。

3.定期更换床单、毛巾等常用物品,保持干净卫生。

患者出院后要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二、新生儿护理1.报告所有新生儿的出生情况,包括妈妈的孕期检查情况、分娩方式、新生儿的出生体重、胎龄等信息。

2.对每个新生儿进行独立的个案记录,包括出生情况、各项检查结果、日常护理措施等。

3.充分了解新生儿的病史和初次护理需要,为新生儿提供个体化的护理服务。

4.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护士在接触新生儿前要进行手消毒。

5.对新生儿的共用物品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处理,如温度计、脐带夹等。

三、感染监测与防控1.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定期进行感染监测。

对于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重点监测,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

3.对感染病例进行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4.干预感染源,要求医生和护士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避免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5.定期组织疾病控制专家讲座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感染管理的认识和水平。

四、医护人员培训1.建立完善的岗前培训制度,对新进入产房和婴儿室的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包括感染管理制度以及手卫生等方面的培训。

2.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对现有的医护人员进行感染管理方面的培训,包括感染预防、监测和控制等内容。

3.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监督和考核,确保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五、家属和患者教育1.加强对家属和患者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和手卫生的重要性的认识。

2.在产房和婴儿室张贴宣传海报和文字,提醒家属和患者注意手卫生的重要性。

3.定期对家属和患者进行感染管理宣教,讲解手卫生的正确方法、按时注射疫苗的重要性、正确清洁婴儿的方法等。

医院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引言医院产房是一个特殊的医疗环境,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容易受到感染的影响。

为了保障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安全,医院制定了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以规范产房的卫生操作和感染防控措施。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医院产房的卫生操作,减少感染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安全。

三、适合范围本制度适合于医院的产房,包括孕产妇和新生儿病房。

四、责任与义务1. 产房医生和护士应严格执行本制度,负责产房的卫生操作和感染防控工作。

2. 医院管理部门应监督和检查产房的卫生操作和感染防控工作的执行情况。

3. 孕产妇和家属应积极配合医院的感染防控工作,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

五、产房卫生操作1. 产房应保持清洁整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扫,保持空气流通。

2. 产房床单、被套、毛巾等应定期更换和清洗,保持干净卫生。

3. 产房设备和器械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和无菌状态。

4. 医务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洗手、穿戴手套、戴口罩等。

六、感染防控措施1. 产房医生和护士应定期接受感染防控培训,了解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

2. 医务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帽子等,避免交叉感染。

3. 产房应设立洗手消毒设备,医务人员应在进入和离开产房先后进行洗手消毒。

4. 孕产妇和家属应接受感染防控教育,遵守医院的规定和要求,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

5. 孕产妇和新生儿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如发现感染症状及时报告医务人员。

七、感染监测与报告1. 产房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定期对产房的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和统计。

2. 如发现感染病例,应及时报告医院管理部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隔离和治疗。

3. 医院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产房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提出改进措施。

八、处罚与奖励1.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医务人员,医院将根据情节轻重赋予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记过、停职、开除等。

2. 对于积极参预感染防控工作的医务人员,医院将赋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产房周围环境必须清洁、无污染源,应与母婴室和新生儿室相邻近,相对独立,便于管理。

1、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区域之间标志明确,无菌区内设置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无菌物品存放间;清洁区内设置刷手间、待产室、隔离待产室、器械室、办公室;污染区内设置更衣室、产妇接收区、污物间、卫生间、车辆转换处。

2、墙壁、天花板、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3、应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实施消毒隔离。

现阶段对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还应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照消毒灭菌单独处理;用后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房间应严格进行终未消毒处理。

(二)母婴室内每张产妇床位的使用面积不应少于
5."5-
5."6m2
,每名婴儿应有一张床位,占地面积不应少于
0."5-1 m2 。

1、母婴一方有感染性疾病时,患病母婴均应及时与其他正常母婴隔离。

产妇在传染病急性期,应暂停哺乳。

2、产妇哺乳前应洗手、清洁乳头。

哺乳用具一婴一用一消毒,隔离婴儿用具单独使用,双消毒。

3、婴儿用眼药水、扑粉、油膏、沐浴液、浴巾、治疗用品等,应一婴一用,避免交叉使用。

遇有医院感染流行时,应严格执行分组护理的隔离技术。

1/ 2
4、患有皮肤化脓及其它传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暂停与婴儿接触
5、严格探视制度,探视者应着清洁服装,洗手后方可接触婴儿。

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

6、母婴出院后,其床单元、保温箱等,应彻底清洁、消毒。

(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L),严格管理。

工作人员入室前应严2格洗手、消毒,每张床位占地面积不少于3m,床间距不少于90cm,每张床占地面积不少于一般新生儿床位的 2 倍。

德化县中医院护理部
2/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