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
英国文官制度
浅析英国文官制度英国的文职官员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官员队伍之一,廉洁与高效为其赢得了巨大声誉,也成为世界各国文官制度建设的样板与楷模。
英国文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在历史上经历了“恩赐官职制”“政党分肥制”和“现代文官制度”三个阶段。
文官制度的推行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但总体上是利大于弊,积极影响更为明显。
现代公务员制度诞生于资本主义的发祥地英国,后来在美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因而英国的公务员制度,在世界各国的公务员发展制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他各国的公务员制度基本上是在英国公务员制度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在英国,文官并不包括组成内阁的大臣,而仅指“事务官”,其职责是执行当时政府的政策,而非对政党活动的参与。
他们构成了政府中所谓的“非政治”的分子,即不参与党派之争的人。
他们不但执行既定的方针、政策和命令,而且对于这些方针、政策和命令的制定还有一定的,正是这后一项职能的行使,使文官成为国家机器重要的一部分,成为了“永不更迭的幕后政府”。
前台是两党轮流秉政,后台则永不更换,这是英国文官制度的重要特征。
19世纪中叶,工业资产阶级开始进入议会,并逐步取得统治地位。
此前,由于两党轮流执政,使官员也经常的发生变动。
官员的任用不仅以党派为基础,而且存在着许多暗箱操作的手法,以致卖官鬻爵之事也时有发生,使政府的行政即无效率,又不经济。
1853年,英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惨败,引发了国内对于政府的腐败和无能的猛烈抨击,当政的帕累斯顿内阁被迫允诺改革。
1854年,由当时的国会议员诺斯科特(Stanfford Northcote)和杜维廉(Charles Trevelan)根据广泛的调查,提出了一项改革文官制度的方案,即著名的“诺斯科特-杜维廉报告”。
提出了以下四项建议:一将政府中的行政工作分为智力工作和机械工作两大类,前者由大学生来担当,后者由低级人员来充任;二初任人员均应在年轻时通过选拔考试;三各部人员实行统一管理,并可在各部之间互相转调、提升;四官员的提升以上级的考核报告为依据。
03欧美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二、西方主要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过程
(二)美国 1829年,杰克逊总统倡导“官职轮换说”,认为担任
政党官职是选举胜利者的权利,即所谓的政治分赃制。政 党分赃制实行三十多年以后,其弊端日益显现出来:裙带 关系盛行,政治活动不稳定。在1872年大选的时候,两党 都提出要实行功绩制,反对分赃制。但是现实中的改革进 行非常缓慢。1881当,当时的加菲尔德总统被一名求职不 成功者暗杀后,对文官制度的改革终于被摆上了政府议事 日程。 1883年,联邦国会终于通过了《文官法》即《彭德 尔顿法》,对美国的文官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确立了美 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基础。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演变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中世纪时期国家政府的职能与相当简单,只是 承担最基本的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功能,社会 服务职能相当有限; ➢中世纪晚期之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政府的职能有所扩张,例如市场管理职能,但是 这些新职能的行使主要是以荣誉职位的形式表现 出来。
二、西方主要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过程
(一)英国 ➢1832年,英国通过了选举法,对政治体制和公务员制度进入了重大改 革。1833年,政府正式开始实行官员的考试补缺制度,每有职位空缺便 由四人参加考试,进行择优录取,这是英国建立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 开始。 ➢1853年,英国议会对东印度公民进行改革,改革当时该公司的高层管 理人员都是通过政治关系的影响而获得职位的情况,确立了考任制的基 本制度地位,并在对该公司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了《麦考来调查 报告》,为未来的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确立了方向。 ➢《麦考来调查报告》的基本思想是通才教育、择优取官。它首先肯定 了考任制的必要性;其次主张英国文官考试应当注重一般知识和能力, 并且要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两所大学的课程为标准,从而为日后英国 高级文官都主要出自这两所大学奠定了基础。
工作参考:英国和美国公务员分类制度的发展与启示
工作参考:英国和美国公务员分类制度的发展与启示公务员是各国政府治理不可或缺的主体,也是打造尖子政府(top government)的核心因素,我国的公务员队伍也同时是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载体。
长期以来,我国公务员均按照综合管理类进行管理,随着国家治理的日益专业化和精细化,这种“一刀切”的人才管理方式将逐渐失去活力和优势。
在公务员管理实践中,受机构规格和职数限制,基层公务员晋升空间小,激励机制几乎不发挥作用,存在着严重的“天花板”现象。
正因为这样,对不同职位的公务员设立不同级别,开辟更加多元的发展空间,改变公务员晋升“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局面,成为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已是国家治理形势之需,也承载着公务员群体的强烈期待和社会公众的改革共识。
公务员分类管理可分为公务员品位分类制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
品位分类制是以人为中心的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职位分类制是以事为中心的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二者各有利弊。
在西方国家,自19世纪中后期以来,尤其以英、美的公务员分类管理为代表。
他们一直以来不断探索、改进和完善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
英、美的公务员分类管理经验与发展对于当下我国的公务员分类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一、英国:公务员品位分类制英国公务员分类管理属于典型的品位分类制。
英国最早划分政务官和事务官。
英国1700年《吏治澄清法》规定:“凡是接受皇家薪俸和年金的官吏,除各部大臣和国务大臣外,均不得为议会下院议员。
”1805年,英国财政部设立常务次官,到1830年,政府各部门都设立常务次官。
1870年英国枢密院颁布法令,将全部文官分为第一等级文官和第二等级文官两等级;第一等级文官必须具备大学学历,第二等级文官无学历限制,但永不能升入第一等级文官序列。
1914年,英国公务员分类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1945年,英国又将文官分为一般行政人员(包括行政级、执行级、文书级、助理文书级)和专业技术人员。
1968年以前的英国公务员分类管理属于典型的封闭式品位分类制度,职类之间壁垒森严、不交叉,不能跨职类交流或晋升。
英国文官制度改革
英国文官制度改革(原创实用版3篇)目录(篇1)一、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历史背景1.恩赐官职制时期2.政党分赃制时期3.考试择优录用时期二、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19 世纪中叶的文官制度雏形2.财政部等机构设立政务次官和常务次官3.1830 年常务次官在大多数部相继设立三、1968 年英国文官制度改革1.改革的背景和原因2.改革的特点和影响四、英国文官制度的现状和意义1.政务官和事务官的分类2.文官制度的作用和意义正文(篇1)英国文官制度改革是英国政治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中叶。
在此之前,英国的官职分配主要依赖于恩赐制和政党分赃制。
然而,随着政治制度的演变和现代化的推进,英国文官制度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
在 19 世纪中叶,英国开始建立起文官制度的雏形。
这一时期,财政部等机构在大臣之下设立政务次官和常务次官,这为文官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 1830 年,常务次官在大多数部门相继设立,英国文官制度有了初步的框架。
然而,随着英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文官制度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1968 年,英国对文官制度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
这次改革的背景和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恩赐官职制和政党分赃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英国政府需要提高行政效率和公正性;其次,随着文官队伍的壮大,官员的选拔和任用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公正的选拔制度。
在这次改革中,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选拔优秀人才;建立严格的绩效评估体系,确保官员能够胜任工作;加强对官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官员的综合素质。
这些改革措施极大地提高了英国文官制度的效率和公正性,为英国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英国文官制度已经成为了一种成熟的制度,它对英国政治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文官队伍可以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两大类。
政务官包括首相、各部大臣、副大臣和政务次官等,他们是由民选产生或由当选者任命的,有任期限制。
英国的公务员制度及其改革-cass
行为。
16
评估体系涉及10个方面
• 1、全局观念(Seeing the Big Picture) • 2、改变与进步(Changing and Improving) • 3、作出有效的决策(Making Effective
Decisions) • 4、引领与沟通(Leading and
• 不是政府部门,但承担政府部门的4种类型的工作: • 行政,咨询,仲裁(tribunal),监督(monitoring) • 对议会负责,不是对政府负责。
6
• 主管公务员招聘的是公务员委员会(Civil Service Commission) 。其委员由皇室任命,对女王负责。
• 公务员委员会委员不是公务员。 • 公务员委员会的职责: • 坚持以业绩为基础、以公正和公开的方式选择和
英国的公务员制度及其改革
社科院欧洲所 江时学 jiangsx@
2013年6月
1
一、概况
• 18世纪以来,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生 了巨大变化,英国的公务员制度也随之进 行重大调整。
• 1968年,富尔顿委员会(Lord Fulton Committee)提交的《富尔顿公务员制度报 告》(The Fulton Report on the Civil Service) 对近代英国的公务员制度产生了较大的影 响。
• 9、确保服务质量(Managing a Quality Service)
• 10、保证速度(Delivering at Pace)
18
• 对不同级别的公务员有不同的要求。 • 在招聘公务员时也要审核报名者是否符合
• 2009年共有800个“非部委公共机构” (nondepartmental public body, NDPB ),其中包括21家 国有公司、英格兰银行、2个广播电台和全国卫生 服务系统的23个单位。
撒切尔对英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
浅析撒切尔对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英国媒体曾这样评价撒切尔夫人:“布莱尔的新工党和撒切尔的遗产——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塑造了今日的英国。
”这样的评价无疑是对撒切尔改革的肯定。
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撒切尔可以算得上是成功的典范,同时也从侧面说明一个问题,她的贡献至今仍褒贬不一。
但对于英国文官制度也有其划时代的意义。
英国的文官制度曾经经历了三大里程碑似的改革:一是《罗斯科特·屈维廉报告》的改革、二是富尔顿委员会的改革、三是撒切尔夫人的改革;第一次《罗斯科特·屈维廉报告》的改革主要是确立了英国文官制度的三大原则——常任原则、考试原则、政治中立原则;而第二次富尔顿委员会的改革则是在《罗斯科特·屈维廉报告》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主要是对当时的文官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
与之不同的是,撒切尔夫人的改革有其独特的经济背景,撒切尔夫人上台是在19世纪80年代,正值英国经济萧条时期,文官管理无能,效率低下,而且文官队伍壮大,导致政府开支巨大。
而且在19世纪,欧洲政府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市场经济强调政府的干预,而英国的经济处于停滞状态,面对这样一种情况,英国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亦随之下降。
撒切尔夫人也对英国的政府机制持怀疑态度,在她保守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撒切尔夫人对英国公务员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
颁布了雷纳—伊布斯改革计划,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缩小文官规模,削减文官规模:撒切尔在面对英国通货极度膨胀的情况下,对文官进行了大量的裁员,并对工资制度进行了了改革,这一点有效的削减了英国庞杂的公务员队伍并节省了国家财政支出。
这也是一个重新审视政府职能的重要措施。
撒切尔夫人就曾这样问到:“政府的所有职能部门都是必需的吗?他们都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了吗?”2、改革文官管理机制,撤销全国的独立的文官院3、设立执行性机构,政府机构精简“瘦身”4、加强对高级文官的控制,突破了文官在政治上保持中立的原则极限5、强行限制文官工资增加的幅度以上政策的实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英国文官制度改革
英国文官制度改革首先,英国通过建立独立的公共管理局(Public Management and Reform Bureau)来负责监督和推动公务员制度的。
该机构的成立使得公务员制度的有了一个专门的主管部门,提供了更加有力的组织和支持。
其次,英国了公务员的选拔机制。
为了确保公务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英国引入了一系列考试和面试等选拔程序。
这些程序主要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旨在选拔出更加优秀和适合的候选人,确保政府的高效运行。
此外,英国在培养公务员的能力和素质方面也进行了。
通过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开展系统化的培训课程和项目,提升公务员的专业能力和领导才能。
这些培训项目主要包括政策制定、领导力、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旨在培养公务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其能力和素养。
此外,英国还加强了公务员考核和绩效管理。
通过制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和考核标准,建立了严格的绩效评估机制,推动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同时,英国还加强了公务员的奖惩机制,为优秀表现的公务员提供适当的激励和晋升机会,对不称职和不合格的公务员进行相应的惩罚。
通过上述措施,英国的文官制度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
首先,政府的决策水平和科学性得到了提高。
公务员经过专门的选拔和培训,在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中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提供了更加科学和专业的建议和决策支持。
其次,公务员的工作效率和绩效得到了明显改善。
通过绩效评估和奖惩机制,公务员的工作动力得到了提升,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政府的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的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再次,文官制度也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通过公开透明的选拔程序和绩效考核机制,政府的选拔和晋升过程更加公正和透明,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增强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然而,英国文官制度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的推行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公务员培训和绩效评估等措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于一些财政状况不佳的地区和部门而言可能面临困难。
其次,可能引发一些利益冲突和阻力。
中、美、英公务员制度产生背景的比较及现实意义
3、绩效评估
美国的公务员制度在维护联邦政府稳定和国家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首 先,多元化的招聘和选拔机制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公平的机会,促进了政府工作的 创新和发展。其次,绩效评估和奖惩机制提高了公务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最后,公务员制度有助于维护联邦政府 的形象和信誉,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二、制度比较
1、招募和选拔
1、招募和选拔
中国的公务员招募和选拔通常采取考试的方式,考生需要参加笔试和面试,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和面试等。选拔过程中重视学历、经 验和综合素质。
1、招募和选拔
美国的公务员招募和选拔则更加注重申请人的能力和经验,通常需要申请人 具备相关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同时,美国公务员制度还强调多元化和包容性, 为少数族裔和女性公务员提供更多的机会。
3、绩效评估
中、美、英三国的公务员制度在产生背景、具体内容和现实意义方面存在诸 多差异和相似之处。总体来说,三个国家的公务员制度都为本国政治、经济和社 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美国和英国分别根据自身国情对公务员制度进 行了改革和完善,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发挥了重拔
英国的公务员招募和选拔则更加注重候选人的潜力和能力,通常需要通过一 系列的评估和面试来考察候选人的领导力、创新能力和公共服务精神等方面的素 质。
2、培训和发展
2、培训和发展
中国的公务员培训和发展通常由各级政府和部门自行组织,培训内容主要包 括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等方面。近年来,中国也开始推行公务员轮训 制度,旨在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
中、美、英公务员制度产生背 景的比较及现实意义
目录
01 一、背景介绍
美_英两国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的演变及其启示
美、英两国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的演变及其启示郭 沛[摘 要]美国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经历了职位分类建立及合理化、吸收品位分类合理因素的演变,英国传统的品位分类则越来越多地融合了职位分类的特点。
这一 合流发展趋势带来的启示是:职位设置与类别划分是公务员分类管理最基本的要求,实施职位分类管理的重点是慎重确定专业技术类职位与行政执法类职位的适用范围,应科学地进行公务员职务设置与职务管理。
[关键词]公务员分类管理;职位分类;品位分类[中图分类号]D0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863(2009)01-0097-05公务员分类管理是适应政府管理和公务员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的要求而逐步演进的。
本文通过考察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公务员分类制度演变历程,从中找出某些带有规律性的发展趋势,从而服务于中国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的完善。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职位分类演变公务员制度发展之初,由于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限制,政府管理职能比较简单,不需要很专门的知识,当时选拔的官员更多的是知识广博、才能出众、具有多方面修养的通才,因此,文官最初分类时,只进行了等级上的分类,而没有从工作性质上进行分类。
19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政府职能范围也日益扩大,许多专业性、技术性工作进入了政府工作领域,仅靠通才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必须吸收各学科的各级专家参加政府管理。
为了适应这种需要,一方面以英国为代表的品位分类增加了横向划分,即把政府工作人员分为行政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等几大类,各类再建立各自的品位系列。
另一方面,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开始实行职位分类制度。
适才适用与 适才适遇是职位分类的两大基本理念,关于职位分类的具体制度设计都是围绕这两大基本理念而展开。
美国是实行职位分类制度的故乡,其他国家(如日本)不同程度地借鉴了美国的职位分类制度,但并不是原封不动地接受了美国的类似制度设计,而是比较彻底地接受了 适才使用与 适才适遇这两大基本理念。
英国公务员制度
2
3
4
报告
三、公务员制度及特点
政治构架:纵向实行分权制
三、公务员制度及特点 1、没有正式的文官法,这是与其“不成文法” 的法律文化联系在一起的; 2、组织结构在本质上具有韦伯主义的特点;
(1)行政学员-高级执行官(A)-科长-助理次官-次官、副常务次官、常务次官 (2)执行官(EO)-高级执行官(HEO)-资深执行官(SEO)-科长-资深科长助理次官
对职位分类长处的吸收 (1)减少了转级的困难,增加中下层公务员的 升迁机会 (2)使管理更有效能、更能经济的运用人力 (3)有利于利用专业技术人员 (4) 职级的简化,使公务员更易于管理,从而 提高了行政效率
二、公务员的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 1、部外制 2、部内制 3、折衷制
(一)折衷制阶段的人事管理体制 1.人事管理机构 (1)文官委员会:成立于1855。 (2)财政部 2.人事协调与咨询机构 (1)惠特利委员会:1919年成立。 (2)钦命吏治委员会(1968年新的文官部成立后被撤消) (3)人事仲裁机构:文官仲裁法院
三、实行大部门体制需要推进配套改革
实行大部门体制不仅取决于经济体制改 革的进程,也取决于社会体制、政治体 制、文化体制的改革进程。例如,实行 大部门体制涉及到政治体制改革。干部 制度改革、中央地方关系调整、行政统 一性等等,都涉及到政治体制改革,都 需要政治体制改革有实质性推进。
关键词:
政府职能转变的轨迹
3.合并部委
(1)发展规划与援助部(以国家发改委为基础,并入民政部、 国家民委大部分、扶贫办等及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建设部规 划司等)。 (2)产业部(新设立,将农业部、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 国家粮食储备局、国家旅游局、商务部的商业司局、现发改 委能源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产业发展职能、发改委的重 点建设司并入)。 (3)商务部(以商务部为基础,并入国家工商总局、质量技术 监督局、安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的标准与质量监管职能、建设部的建筑质量监 管职能,发改委的经济运行与价格管理职能)。 (4)劳动与社会福利部(以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为基础,并入人 事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员改革的基本举措
4第四节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演变
★ 格莱斯顿委员会
1918,文官等级结构。 建议:行政级(原第一等级)/一等文书级/二等
文书级/女文书级/速记打字级。
1920年,文官分为行政级、执行级、办事员级、 助理文书级 ;
(三)改革与完善阶段:1968年至今
1968-《富尔顿报告》; 1988-《下一步行动方案》; 1995年《英国公务员管理法》; 布莱尔-政府现代化; 2012,《公务员改革计划》:打造一支更灵敏、更
1876,政府枢密院令——裁减第一等级人员数量; 将第二等级人员划分为成年级和学童级;设置抄写 级,按件计酬。
பைடு நூலகம்
★理德利委员会
1886年至1890年,旨在调查文官等级结构:原 文官两大类过于简单,界限模糊。
建议:改组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的划分办法;提 高第一等级人员标准,限制其数量;在第一等级 和第二等级内部又划分3个级别
★枢密院令
1855年,《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 成立文官事务委员会,审查初任的低级文官资格;
1870年,第二个枢密院令:除外交、内政两部外, 其他各部的空缺职位应由通过公开竞争考试的合格 者担任,否则无权享受退休金待遇。
★泼莱藩委员会
1875,调查文官录用、晋升、等级结构——第一等 级人员过多,一些简单事务也由第一等级人员担任, 人浮于事;临时抄写人员管理不规范。
快速、更注重结果和有更多能力的公务员队伍。
★富尔顿报告
文官制度六缺陷:1.行政人员博而不专;2.分类等级 制度影响人尽其材;3.政府部门专家太少,作用有 限;4.文官与社会交往和接触太少;5. 缺乏职业训 练;6.下级官员缺乏创造性,过分依赖上级。
建议:1.成立文官事务部。2.促使通才型文官向专 才型文官转变。3.改变招聘对象的知识结构条件, 强调专业技术条件。4.成立文官学院,统一文官培 训体系。5.建立统一的职级结构。6.建立开放的文 官交流机制。7.限制高级文官权力。8.增加行政管 理透明度。
英国公务员分类和录用制度
进记精行录选复每课试一件面个谈候选人表现
准备总结报告
通知未入选候选人 经候选人同意编制候选人参考
递交结果 报送部长/部级审批并尽早通知候选人结果
将入选者列入备选人才库供部门选1择6
1998年,英国政府开始实施一项名为快
的专业
用
选拔标准
流
公布空缺
程
国内出版物/专门杂志 内部公共
示
意
签发包括种族监督表的申请表
图
检查申请者各种材料
备用选择 初始面谈 评估中心 心理学家面谈 与部门面谈或会 面
备用选择 顾问开始寻觅合适人选
通知不合格申请者
初始候选人名单/复试候选人名单 在合适的时间提供候选人概要
建立筛选/面谈小组 制定公共的标准
精选课件
1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公务员制度 国家。英国现代公务员制度发端于18世纪 初叶,是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工业化 以及城市化发展的产物,是议会制度、政 府管理和服务功能增强的产物,是英国新 兴资产阶级与封建王权之间权力斗争的产 物。它是资产阶级在反抗封建君主制度时 期的“君主恩赐制”,反对资产阶级权贵 掌权时期的“个人赡恩制”,改进资产阶 级早期 的“政党分肥制”的基础上,逐步 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现代人事管理制度。19 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 壮大,他们要求在政治上发挥更大作用,更 多 地参与国家政务。也由于经济的发展, 实行一种新的人事管理体制已成为英国国 家政治生活中的迫切需要。英国公务员制 度便应运而生。
精选课件
9
70年代品位分类的制度的进一步改 革与调整
1.把文官分为工业类和非工业类两 大类别
关于英国公务员制度的探讨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期末考查小论文题目:关于英国公务员制度的探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年级 2 0 1 1 级学号222011*********姓名吴俊桥指导教师钟志凌成绩2014 年5月14日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正文 (3)一、英国文官制度的历史沿革 (3)(一)“恩赐官职制”阶段 (3)(二)“政党分肥制”阶段 (4)(三)现代文官制度 (4)二、英国公务员的任职制度 (5)三、英国公务员的绩效制度 (6)四、英国公务员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7)(一)英国公务员任职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7)(二)英国公务员绩效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9)参考文献 (10)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期末考查小论文2011级,思政二班,吴俊桥,222011*********关于英国公务员制度的探讨吴俊桥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摘要:英国是西方国家文官制度的发源地。
文官制度,就是以事务类文官为中心形成考试录用制度、职位分类制度、晋升与奖励制度、以及监督保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总和。
2003年世界银行一项报告指出,比较各国政府效能,英国居世界十大富有国家之首。
根据经济学家所做的创业环境指标显示,6个国家中,英国政府在对私人企业友善基础建设良好手续简化等项目上均居世界第三。
这些全都得益于英国良好的政府运作,以及英国文官——各级公务员的努力。
文章从英国公务员制度中的任职制度和绩效制度为出发点,以管窥豹,以期对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有所启示。
关键词:公务员制度;任职制度;绩效制度一、英国文官制度的历史沿革英国文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在历史上经历了“恩赐官职制”“政党分肥制”和“现代文官制度”三个阶段。
(一)“恩赐官职制”阶段英国现代文官制度,是在18世纪中叶正式形成的。
1688年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光荣革命”而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议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王权被削弱。
但是,在官吏制度上并无多大改变,依然实行封建的“恩赐官职制”,即任用官吏采取英王恩赐的形式,实际上官吏的任用看门第和地位,政府官职为贵族势力所垄断,大批无能之辈充塞政府。
美 英两国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的演变及其启示
2、官僚制度阶段
随着欧美国家逐渐走向现代化,官僚制度开始兴起。政府开始大量招聘专业人 员和技术人员,并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公务员制度。这个时期的公务员制度 主要的是公正和效率,以及如何管理和监督官员。
3、公务员制度阶段
20世纪以来,欧美国家的公务员制度逐渐成熟。在这个阶段,许多国家颁布了 《公务员法》,明确规定了公务员的招聘、管理、晋升等方面的规定。同时, 政府也开始注重公务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 量。
2.现状和不足德国公务员制度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 体系。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德国政府注重对官员的专业技能和道德素质的培养 和发展。此外,德国政府还为官员提供了较好的薪酬和福利待遇,使得人才流 失的现象较少发生。然而,德国公务员制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 的是,由于政治氛围较为紧张,以及官僚主义等问题的影响,德国公务员制度 的执行过程中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和挑战。
英国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的发展 历程
英国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1854年,英国议会 通过了《诺斯科特-特里维廉法案》,标志着英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此后, 英国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逐渐得到完善。1968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富尔顿报 告》,提出了“能力本位”的观念,强调公务员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2000年, 英国政府实施了《公务员法案》,对公务员的招聘、培训、晋升和薪酬等方面 进行了全面改革。
其次,要拓宽职业发展通道,避免人才流失。在建立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时, 应充分考虑公务员的职业发展需求和能力提升需求,为公务员提供更多的晋升 和发展机会。
最后,要坚持以人为本,避免过于强调程序和规定。在制定公务员分类管理制 度时,应充分考虑实际工作需求和公务员的个人需求,为公务员提供更加灵活 和人性化的管理。同时还要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 体素质和能力。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演变
(四)现代公务员制度
英国: 英国:1854年,《关于建立英国常任 年 文官制度的报告》 诺斯科特- 文官制度的报告》,即《诺斯科特- 杜维廉报告》 杜维廉报告》 美国: 美国:1883年,《调整和改革美国文 年 官制度的法律》 彭德尔顿法》 官制度的法律》,即《彭德尔顿法》
二、西方公务员制度特点
政治中立
政党分肥制-公务员制度;主权在民; 政党分肥制-公务员制度;主权在民;政治 行政二分法:古德诺; -行政二分法:古德诺;威尔逊 政治中立,是指常任公务员不得参加和支持 政治中立, 党派活动,不得参加和支持反对政府的活动, 党派活动,不得参加和支持反对政府的活动, 不得参加政治性竞选活动(如欲参加, 不得参加政治性竞选活动(如欲参加,先辞 ),不与政务官共进退 不与政务官共进退。 职),不与政务官共进退。 德国公务员法》 官员为全体人民服务, 《德国公务员法》:官员为全体人民服务, 而不是为某一个政党服务; 而不是为某一个政党服务;官员在政治活动 方面应当采取克制和保留态度。 方面应当采取克制和保留态度。
诺斯科特- ★诺斯科特-杜维廉报告
1853年 首相委派;1854年报告—在英国 1853年,首相委派;1854年报告 在英国 年报告 做官的都是碌碌无为之流。 碌碌无为之流 做官的都是碌碌无为之流。 四项改革建议:1.将政府的行政事务分为智 :1.将政府的行政事务分为 四项改革建议:1.将政府的行政事务分为智 工作和例行 机械工作: 例行/ 力工作和例行/机械工作:前者为行政管理 和政治性职务,考任(大学); );后者为例 和政治性职务,考任(大学);后者为例 行性职务;2.初任人员应该按规定年龄从 行性职务;2.初任人员应该按规定年龄从 学校毕业,通过竞争性考试 竞争性考试表明具有通才 学校毕业,通过竞争性考试表明具有通才 智力后择优录用(1870年)。3 智力后择优录用(1870年)。3、对各部人 统一管理,互相转调和提升。1919, 员统一管理,互相转调和提升。1919,文 官全国一体化;4.实行功绩制。 实行功绩制 官全国一体化;4.实行功绩制。官员提升 基于工作成绩而非资历。 基于工作成绩而非资历。高级文官职位的 提升,以上级年终考核为依据。 提升,以上级年终考核为依据。低级事务 人员提升以年资为依据。 人员提升以年资为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
2014年08月04日09:01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宋雄伟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39
2012年6月,英国政府推出新一轮《公务员改革计划》,旨在进一步推动英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打造一支更加灵敏、快速、注重结果和具有多种能力(管理、信息技术使用、项目管理以及商业能力等)的公务员队伍,为有效执行英国政府改革理念提供行动的基础。
英国内阁办公室负责推动和执行公务员制度改革。
英国公务员制度遵循《诺斯科特—维廉报告》以及《富尔顿报告》所提出的关于英国公务员制度的核心价值观,即“政治中立、公正、客观、择优录用、诚信”。
公务员机构规模和形态的重新规划公务员机构改革总体上依据“缩小规模、更加注重策略性”的原则推进。
根据不同的形势,公务员机构,特别是不同的部门,在规模和组织形态上也将根据承担的职能和任务而存在差异。
具体改革措施为:第一,继续改变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将更多的权力由政府转移到公共服务使用者手中,例如,公务员养老金管理将由政府和私有机构共同运营;第二,继续推动建设电子化政府,要求各个政府部门制定部门服务电子化的具体实施方案;第三,推动政府部门间“共享服务”工程的建设,在给付工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和政府采购上共同分享信息,到2014年预计每年节省6亿英镑的政府开支;第四,进一步推动政府部门在法律咨询、项目管理、内部审计,以及服务外包等共享服务的建设,保证公务员规模缩小后,政府部门仍能提供高质量、灵活的公共服务。
提升政策制定能力《改革》明确进一步推动提升公务员政策制定能力的创新性和有效性,加强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建议的科学性与务实性(即决策与执行的统筹考虑),建立以“数据为基础”的政策制定行为,辅助政策制定者使用工具和分析数据的技能培训。
第一,建立和巩固“政策制定的公开性”模式。
运用“众包”(互联网带来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众包的任务通常是由个人来承担,但如果涉及需要多人协作完成的任务,也有可能以依靠开源的个体生产的形式出现)塑造政策问题;运用“政策实验室”(Policy Labs)提供新政策运行的环境,支持不同领域组织和专家进行政策试行;引入政策执行者(专家)参与政策制定过程;运用“新型媒体”扩大个人和组织在政策议程设置中的话语权。
此外,中央政府提供每年100万英镑的资金支持各部门将政策发展过程的服务进行外包,中央政府充当项目申请的裁判和评估者的角色。
第二,确保行政资源向政策制定过程中优先考虑的领域倾斜,使公务员更清晰地了解政策资源倾斜的方向,明确工作重点。
第三,提升公务员分析数据、运用政策工具以及了解政策执行环境的能力。
提升政策执行能力构建责任机制有效的政策执行对于落实政府制定的决策,完成政府规定的具体项目,实现政府的政策价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实际政治生活中,常常因为复杂的政策过程、官僚机构的互相掣肘等因素导致政策执行偏离政策目标设定的轨道。
第一,紧抓政府重大项目的落实工作。
英国重大项目评估报告指出,过去几年政府仅有三分之一的重大项目按照预定时间和经费顺利完成。
总结其原因
为公务员队伍缺乏必备的项目管理能力,以及政策制定者缺少对于政策执行细节的具体指导性配套意见。
第二,建立一套跨部门的基于具体操作绩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保证各部门以季度为单位上报相关信息,并置于中央政府、议会、公众和部门委员会的直接管理和监督下。
第三,强化“会计主管”的责任,提高其监督政府重大项目是否有效执行的透明度。
要求会计主管在重大项目执行计划书上签字备注,并在重大关口进行强制审核;同时,建立“前会计主管”就重大项目执行情况向内阁委员会汇报的制度,充当内阁委员会再次核实重大项目执行方式、方法的可行性应证。
第四,加强各部门部长对于常务次官的任命和管理权,以此使各部门部长对于议会负有不可推卸的直接第一责任。
在传统“政务—事务”相分离和遵循公务员行为准则的前提下,适度扩大各部部长对于常务次官任用的话语权,并有权力征募一些临时性的从事管理工作的公务员。
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整体能力素质通过加强公务员技能培训,改善组织绩效管理水平来整体上提升公务员队伍的能力素质。
第一,更加重视公务员队伍运筹管理的能力,将是否具有丰富的操作层面的管理经验作为公务员职位晋升的重要考核依据。
第二,更加重视公务员队伍作为整体而具备的能力素质。
传统上公务员队伍能力素质提升更多地是针对公务员个体进行不同岗位、不同职位的短期锻炼和培训,往往导致公务员队伍作为整体的能力缺失。
为克服传统的缺陷,改革方案将会从整体部门利益、稳定性和实效性考虑如何培训不同的公务员个体,从而避免个体公务员在整体队伍中所造成的“持续性短期职位”现象。
第三,制定公务员能力提升的5年计划,特别是在更多服务外包的背景下,提升公务员队伍的商业运作和服务外包能力。
第四,提升公务员队伍的领导力。
通过建立各种形式的,针对不同群体的“快速通道”提升公务员的领导力。
第五,加强公务员机构与私有部门的人员交流,赋予灵活性。
促进两者间的人员交流、文化适应和相互理解,为进一步推动政府部门与私有机构的合作铺垫基础。
第六,保证各个政府部门中常务次官都有至少两年以上的运营管理经验,同时,各个部门常务次官的聘用应保持在实际操作管理技能和政策建议咨询方面保持适度均衡,强调公务员队伍多岗位、多部门的锻炼。
创造更加现代化的公务员职业打造高效、专业和有归属感的队伍
2012年公务员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进一步改变公务员的职业价值和待遇。
在文化上更加倾向于“快速、扁平化、结果导向”的趋势;在工作时间和方式中推行更加“灵活、便捷和人性化”的工作方式;在公务员技能上更加强调掌握“信息技术和项目管理”的能力等。
第一,建立基于“快速和结果导向”的公务员评价机制。
运用定期绩效评估鉴别履职情况,针对于不达标的绩效考核专门进行学习和培训。
第二,基于新的公务员“胜任力模型”来改变公务员的行为准则,推动公务员文化的改变。
传统意义上的公务员文化仍被外界诟病为“过于谨慎和行动迟缓”,积极推动公务员文化向“灵活、快速、扁平化和结果导向”的转变。
第三,成立“公务员工资审查委员会”,改革普通公务员和高级公务员工资制度(此改革英国政府正在调研阶段)。
第四,管理绩效结果。
最新公务员抽样调查表明,只有37%的公务员认为结果较差的绩效评估得到了及时处理,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为应对这一问题,进一步强化对于绩效评估的管理工作。
第五,及时升级公务员队伍的信息系统(IT系统),更好地促进公务员工作的灵活性,部门间信息的共享性,以及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