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32式拳谱

合集下载

陈式太极拳拳谱全集

陈式太极拳拳谱全集

陈式太极拳拳谱全集标签:金刚玉女一枪太极陈式2010-12-13 11:16陈式太极拳拳谱全集陈式太极拳基本功(养生功)预备式:压腿第一部分:关节放松1、手指交叉手腕摇摆放松2、手臂肘部摇摆放松3、肩部摇摆放松4、手臂伸展侧身摇摆放松5、腰部转动手臂摇摆放松6、手按腰部腰部转动放松7、手按膝关节转动放松8、手臂侧摇摆伸腿放松9、脚关节摇摆放松第二部分:缠丝劲1、逆缠2、顺缠3、上缠4、下缠5、左缠6、右缠7、前缠8、后缠第三部分:静养功1、采气2、3、丹田内转运气功4、盘坐养生功5、平坐养生功6、太极浑元桩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1. 太极初式2. 金刚捣椎3. 懒扎衣4. 六封四闭5. 单鞭6. 金刚捣椎7. 白鹤亮翅8. 斜行9. 搂膝10. 上三步11. 斜行12. 搂膝13. 上三步14. 掩手肱拳15. 金刚捣锥16. 撇身捶17. 青龙出水18. 双推手19. 肘底看拳20. 倒卷肱21. 白鹤亮翅22. 斜行23. 闪通背24. 掩手肱拳25. 六封四闭26. 单鞭27. 运手28. 高探马29. 右擦脚30. 左擦脚31. 左蹬一跟32. 上三步33. 击地捶34. 翻身二起脚35. 护心捶36. 旋风脚37. 右蹬一跟38. 掩手肱拳39. 小擒打40. 抱头推山41. 六封四闭42. 单鞭43. 前招44. 后招45. 野马分鬃46. 六封四闭47. 单鞭48. 玉女穿梭49. 懒扎衣50. 六封四闭51. 单鞭52. 运手53. 摆莲脚54. 跌岔55. 金鸡独立56. 倒卷肱57. 白鹤亮翅58. 斜行59. 闪通背60. 掩手肱拳61. 六封四闭62. 单鞭63. 运手64. 高探马65. 十字脚66. 指裆捶67. 猿猴探果68. 单鞭69. 雀地龙70. 上步七星71. 下步跨虎72. 转身摆莲脚73. 当头炮74. 金刚捣锥75. 太极收势陈氏太极拳老架二路(炮捶)1. 太极初势2. 金刚大捣锥3. 懒扎衣4. 六封四闭5. 单鞭6. 护心拳7. 斜行8. 回头金刚捣锥9. 撇身拳10. 指裆斩手11. 翻花舞袖12. 掩手肱拳13. 腰拦肘14. 大肱拳15. 小肱拳16. 玉女穿梭17. 倒骑龙18. 掩手肱拳19. 裹身鞭20. 兽头势21. 披架子22. 翻花舞袖23. 掩手肱拳24. 伏虎25. 抹眉肱26. 黄龙三搅水27. 左冲右冲28. 掩手肱拳29. 扫蹚腿30. 掩手肱拳31. 全炮捶32. 掩手肱拳33. 捣岔捣岔34. 左二肱右二肱35. 回头当门炮36. 变式大捉炮37. 腰拦肘38. 顺拦肘39. 窝底炮40. 回头井拦直入41. 金刚捣锥42. 太极收势陈氏太极拳小架一路1. 金刚捣锥2. 懒扎衣3. 六封四闭4. 单鞭5. 金刚捣锥6. 白鹤亮翅7. 搂膝拗步8. 初收9. 上三步10. 斜行拗步11. 再收12. 上三步13. 掩手肱拳14. 金刚捣锥15. 撇身拳16. 青龙出水(出手花) 17. 肘底看拳(叶底花) 18. 倒卷肱(珍珠倒卷帘) 19. 白鹤亮翅20. 搂膝拗步21. 闪通背22. 掩手肱拳23. 懒扎衣24. 六封四闭25. 单鞭26. 云手27. 高探马28. 左右擦脚29. 左蹬一根30. 指地捶31. 踢二起32. 护心拳33. 踢一脚34. 右蹬一根36. 小擒打37. 抱头推山38. 六封四闭39. 单鞭40. 前招后招41. 野马分鬃42. 六封四闭43. 单鞭44. 玉女穿梭45. 懒扎衣46. 六封四闭47. 单鞭48. 云手49. 摆脚50. 跌岔(一堂蛇) 51. 金鸡独立52. 倒卷肱(珍珠倒卷帘) 53. 白鹤亮翅54. 搂膝拗步55. 闪通背56. 掩手肱拳 57. 懒扎衣58. 六封四闭59. 单鞭60. 云手61. 高探马62. 十字脚(双十字) 63. 指裆捶64. 白猿献果(青龙出水) 65. 六封四闭66. 单鞭 67. 铺地锦(雀地龙) 68. 上步七星69. 下步跨虎70. 摆脚71. 当头炮72. 金刚捣锥陈氏太极拳小架二路1. 金刚捣锥2. 懒扎衣3. 六封四闭4. 单鞭5. 护心拳6. 上三步7. 前趟拗步8. 玉女穿梭9. 撇身锤10. 左指裆11. 右斩手12. 左翻花舞袖13. 右翻花舞袖14. 掩手锤15. 上步腰揽肘16. 大肱拳17. 小肱锤18. 玉女穿梭19. 回身倒骑龙20. 右倒骑龙21. 转身掩身锤22. 左裹鞭炮23. 右裹鞭炮24. 兽头势25. 劈架子26. 上步舞袖27. 转身掩手锤28. 上步伏虎势29. 上右步黄龙三搅水30. 退步黄龙三搅水31. 左蹬脚32. 右蹬脚33. 转身掩手锤34. 上右步右冲拳35. 左冲拳36. 翻身掩手锤37. 回身扫蹚腿38. 翻身掩手锤39. 右全炮捶40. 左全炮捶41. 翻身掩手锤42. 回身倒叉43. 左朵耳肱44. 右朵耳肱45. 回头当头炮46. 变式大捉炮47. 腰揽肘48. 顺揽肘49. 上步窝底炮50. 井搅直入51. 金刚捣锥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1. 预备式2. 金刚捣硾3. 懒扎衣4. 六封四闭5. 单鞭6. 第二金刚捣硾7. 白鹤亮翅8. 斜行拗步9. 初收10. 前蹚拗步11. 第二斜行拗步12. 再收13. 前蹚拗步14. 掩手肱捶15. 第三金刚捣硾16. 披身捶17. 背折靠18. 青龙出水19. 双推手20. 三换掌21. 肘底捶22. 倒倦肱23. 退步压肘24. 中盘25. 白鹤亮翅26. 斜行拗步27. 闪通背28. 掩手肱捶29. 六封四闭30. 单鞭31. 运手32. 高探马33. 右擦脚34. 左擦脚35. 蹬一根36. 前蹚拗步37. 击地捶38. 翻身二起脚39. 兽头势40. 旋风脚41. 蹬一根42. 掩手肱捶43. 小擒打44. 抱头推山45. 三换掌46. 六封四闭47. 单鞭48. 前招49. 后招50. 野马分鬃51. 六封四闭52. 单鞭53. 双震脚54. 玉女穿梭55. 懒扎衣56. 六封四闭57. 单鞭58. 运手59. 摆脚跌叉60. 左右金鸡独立61. 倒倦肱62. 退步压肘63. 中盘64. 白鹤亮翅65. 斜行拗步66. 闪通背67. 掩手肱捶68. 六封四闭69. 单鞭70. 运手71. 高探马72. 十字摆莲73. 指裆捶74. 白猿献果75. 六封四闭76. 单鞭77. 雀地龙78. 上步七星79. 退步跨虎80. 转身双摆莲81. 当头炮82. 金刚捣硾83. 收势陈式太极拳新架二路(炮捶)1. 预备式2. 金刚捣硾3. 懒扎衣4. 六封四闭5. 单鞭6. 搬拦肘7. 护心捶8. 拗步斜行9. 煞腰压肘拳10. 井揽直入11. 风扫挴花12. 金刚捣硾13. 庇身捶14. 撇身捶15. 斩手16. 翻花舞袖17. 掩手肱拳18. 飞步拗鸾肘19. 运手(前三) 20. 高探马21. 运手(后三) 22. 高探马23. 连珠炮(一) 24. 连珠炮(二) 25. 连珠炮(三)26. 倒骑麟27. 白蛇吐信(一) 28. 白蛇吐信(二) 29. 白蛇吐信(三) 30. 海底翻花31. 掩手肱捶32. 转身六合33. 左裹身鞭(一) 34. 左裹身鞭(二) 35. 右裹身鞭(一)36. 右裹身鞭(二) 37. 兽头势38. 劈架子39. 翻花舞袖40. 掩手肱锤41. 伏虎42. 抹眉红43. 右黄龙三搅水44. 左黄龙三搅水45. 左蹬一根46. 右蹬一根47. 海底翻花48. 掩手肱捶49. 扫蹚腿(转胫炮) 50. 掩手肱捶51. 左冲52. 右冲53. 倒插54. 海底翻花55. 掩手肱捶56. 夺二肱(一) 57. 夺二肱(二) 58. 连环炮59. 玉女穿梭60. 回头当门炮61. 玉女穿梭62. 回头当门炮63. 撇身捶64. 拗鸾肘65. 顺鸾肘66. 穿心肘67. 窝里炮68. 井揽直入69. 风扫梅花70. 金刚捣硾71. 收势陈氏太极枪(白猿棍夹梨花枪)1. 起势2. 夜叉探海3. 全舞花4. 中平枪5. 急三枪6. 上平枪7. 珍珠倒卷帘8. 下平枪9. 颠腿一橹枪10. 扎青龙献爪11. 上步捉一枪12. 扫地刺13. 边拦枪14. 往前打两枪15. 黄龙点杆16. 撩扎一枪17. 半个舞花18. 腰群拦枪19. 回头半个舞花20. 手按地蛇枪21. 挑一枪22. 扎一枪23. 掩两枪24. 左摇旗一扫朝天枪25. 右摇旗一扫铁牛耕地26. 回头半个舞花27. 下滴水枪28. 掩两枪29. 上骑龙枪30. 往前进拨草寻蛇 31. 往后退白猿拖枪32. 回头刺乌龙入洞33. 颠回腿收琵琶式34. 往前打两枪35. 摇旗扫地36. 泰山压卵37. 半个舞花38. 灵猫扑鼠39. 左扑一枪40. 右扑一枪41. 翻身回头刺枪42. 踢一根子43. 单手出枪44. 全舞花45. 二郎担山扫一枪 46. 半个舞花47. 下六分枪48. 回头半个舞花49. 鹞子扑鹌鹑50. 右扫一枪51. 挑一根子52. 扎一枪53. 全舞花54. 二郎担山扫一枪55. 半个舞花56. 美女纫针57. 玉女穿梭58. 刺闯鸿门枪59. 回头扫一枪60. 全舞花61. 护膝枪62. 掩两枪63. 苍龙摆尾64. 往前挡一枪65. 往前再挡一枪66. 往左挡一枪67. 往右挡一枪68. 半个舞花69. 太公钓鱼70. 回马枪71. 收势陈式太极短拳24式0. 预备式(无极式) 1. 懒扎衣(懒扎衣立势高强) 2. 单鞭(丢下单鞭鬼也忙) 3. 翻花炮(出门先使翻花炮) 4. 望门钻(望门攒去呈英豪)5. 反蹚掌掩手肱捶(反蹚庄后带掩手肱拳)6. 卧弓射虎(骑马势连卧弓射虎)7. 左拗步下击(左拗步十面埋伏)8. 右拗步上打(右拗步谁敢当先)9. 披身压肘(庇身拳势如压蛋)10. 指裆势(指裆势高跳低蹦) 11. 金鸡独立(金鸡独立且留情) 12. 护心拳(护心拳八面玲珑) 13. 六封四闭(六封四闭势难容) 14. 纵横劈击(转身拳劈打纵横)15. 耳环跟打(上一步耳环跟打) 16. 倒转左右七星(倒回来左右七星) 17. 翻花炮孤雁出群(翻花炮打一个孤雁出群) 18. 下扎势(下扎势谁敢来攻) 19. 翻花舞袖(翻花舞袖拔长虫)20. 分门一脚(分门庄去丧残生) 21. 转身一拳(转身一拳打倒) 22. 穿梭两脚难停(两脚穿庄难停) 23. 舞袖推山(舞袖一推往前攻) 24. 回头当头炮(急回头当场炮中) 25. 收势陈式太极长拳108式0. 预备式(无极式) 1. 懶扎衣(懶扎衣立势高强) 2. 出步担阳(丢下腿出步单阳) 3. 七星拳(七星拳手足相顾) 4. 探马势(探马势太祖高传)5. 当头炮(当头炮势冲人怕)6. 中单鞭(中单鞭谁敢当先)7. 跨虎势(跨虎势挪移发脚)8. 拗步势(拗步势手足活便)9. 兽头势(兽桃势如牌抵进)10. 抛架子(抛架子当头按下) 11. 孤身炮(孤身炮) 12. 翻花舞袖(打一个翻花舞袖) 13. 拗鸾肘(拗鸾肘) 14. 左右肱拳(左右红拳)15. 玉女穿梭倒骑龙(玉女穿梭倒骑龙) 16. 连珠炮(连珠炮打的是猛将雄兵) 17. 猿猴看果(猿猴看果谁敢偷铁甲将军也要走) 18. 高四平(高四平) 19. 迎风脚(迎风脚跺子)20. 小肱拳(小红拳火焰攒心) 21. 斩手炮凤鸾藏肘(斩手炮打一个凤鸾藏肘) 22. 窝里炮井揽直入(窝里炮打一个井揽直入) 23. 指路势(直入势) 24. 披身捶(庇身拳)25. 转身吊打(转身吊打) 26. 指裆势(指裆势) 27. 剪臁踢膝(剪臁踢膝) 28. 金鸡独立(金鸡独立) 29. 朝阳击鼓(朝阳击鼓)30. 护心肘(护心拳) 31. 专降快腿(专降快腿) 32. 拈肘势(拈肘势逼退英雄) 33. 小擒拿(哧一声小擒拿休走) 34. 拿鹰捉兔硬开弓(拿鹰捉兔硬开弓)35. 下扎势(下扎势闪惊巧取) 36. 倒扎势(倒扎势谁人敢先攻) 37. 朝阳手(朝阳手) 38. 变身放腿(便身防腿) 39. 一条鞭(一条鞭打进不忙)40. 悬脚势(悬脚势诱彼轻进) 41. 骑马势(骑马势冲来敢挡) 42. 霎步里踩(一霎步往里就踩) 43. 下海擒龙(下海降龙) 44. 上山伏虎(上山伏虎)45. 野马势独立擂鼓(野马分鬃张飞擂鼓) 46. 雁翅势穿掌一腿(雁翅势穿庄一腿) 47. 阴阳劈脚(劈来脚势) 48. 入步连心(入步连心) 49. 雀地龙跌下(雀地龙按下)50. 朝天蹬立起(朝天蹬立起) 51. 鸡子现胸( 鸡子解胸) 52. 白鹅掠翅(白鹅掠翅) 53. 黑虎拦路(黑虎拦路) 54. 转身托钵(胡僧托钵)55. 燕子衔泥(燕子衔泥) 56. 二龙戏珠(二龙戏珠) 57. 赛过神枪(赛过神枪) 58. 前肘后肘(丘刘势) 59. 左搬右掌(左搬右掌)60. 扑前扫后( 鬼蹴脚扑前扫后) 61. 挺身举鼎(霸王举鼎) 62. 十面埋伏(韩信埋伏) 63. 右山势(右山势) 64. 左山势(左山势)65. 前冲后冲(前冲后冲) 66. 拔地献掌(观音献掌) 67. 背手拜佛(童子拜佛) 68.翻身过海(翻身过海) 69. 回头指肚(回回指路)70. 勒马跳涧(敬徳跳涧) 71. 铁鞭挥扫(单鞭救主) 72. 青龙舞爪(青龙舞爪) 73. 饿马提铃(恶马提铃) 74. 六封四闭(六封四闭)75. 金刚捣硾(金刚捣硾) 76. 下四平(下四平) 77. 背后拔剑(秦王拔剑) 78. 提腿打虎(存孝打虎) 79. 挺膝仗剑(钟馗仗剑)80. 佛顶珠(佛顶珠) 81. 反蹚掌望门钻(反蹚庄望门攒) 82. 击地捶封闭捉拿(下扎势上一步封闭捉拿) 83. 推山二掌(推山二掌) 84. 罗汉降龙(罗汉降龙)85. 左右跨马肱拳(左转红拳左跨马右转红拳右跨马) 86. 左右搭袖(左搭袖右搭袖) 87. 搂膝拗步插一掌(回头搂膝拗步插一掌) 88. 转身三请客(转身三请客) 89.掩手肱捶双架梁(掩手红拳双架梁)90. 丹凤朝阳(单凤朝阳) 91. 金鸡晒膀(回头高四平金鸡晒膀) 92. 托天叉(托天叉) 93. 左右搭眉(左搭眉,右搭眉) 94. 天王降妖(天王降妖)95. 铁幡杆(上一步铁幡杆) 96. 倒拖鞭(下一步子胥拖鞭) 97. 苍龙摆尾(苍龙摆尾) 98. 拍手摘乳(仙人摘乳) 99. 回头一炮拗鸾肘(回头一炮拗鸾肘)100. 跺子二肱捧玉盘(跺子二红仙人捧玉盘) 101. 翻身探海(夜叉探海) 102. 俯身捕蟾(刘海捕蟾) 103. 回头捧金盒(烈女捧金盒) 104. 反扇掌(直符送书)105. 闪通背窝里炮(回头闪通背窝里炮) 106. 双龙抹马(收回去双龙抹马) 107. 田里看瓜(急回头智远看瓜) 108. 护膝摘下满天星(自转两拳护膝当场按下满天星谁敢与吾比拼) 109. 收势陈氏太极单剑1. 太极剑初势2. 朝阳剑3. 仙人指路4. 青龙出水5. 护膝剑6. 闭门势7. 青龙出水8. 翻身下劈剑9. 青龙转身10. 斜飞势11. 展翅点头12. 拨草寻蛇13. 金鸡独立14. 仙人指路15. 盖拦式16. 古树盘根17. 饿虎扑食18. 青龙摆尾19. 倒卷肱20. 野马跳涧21. 白蛇吐信22. 乌龙摆尾23. 钟馗仗剑24. 罗汉降龙25. 黑熊翻背26. 燕子啄泥27. 白蛇吐信28. 斜飞式29. 鹰熊斗智30. 燕子啄泥31. 摘星换斗32. 海底捞月33. 仙人指路34. 凤凰点头35. 燕子啄泥36. 白蛇吐信37. 斜飞式38. 左托千斤39. 右托千斤40. 燕子啄泥41. 白猿献果42. 落花式43. 上下斜刺44. 斜飞式45. 哪吒探海46. 怪蟒翻身47. 韦驼献杵48. 磨盘剑49. 太极剑还原陈氏太极春秋大刀1. 关圣提刀上霸桥2. 白云盖顶呈英豪3. 举刀磨旗怀抱月4. 上三刀吓杀许禇5. 下三刀惊退曹操6. 白猿拖刀往上砍7. 全舞花8. 一棚虎就地飞来9. 分鬃刀难遮难挡10. 十字刀劈砍胸怀11. 磨腰刀回头盘根12. 舞花撒手往上砍13. 举刀磨旗怀抱月14. 舞花撒手往下砍15. 落在怀中又抱月16. 全舞花刷刀翻身砍17. 刺回一举嗔哧人魂18. 舞花往左定下式19. 白云盖顶又转回20. 舞花翻身往上砍21. 再举青龙看死人22. 舞花往右定下式23. 白云盖顶又转回24. 递酒挑袍猛回头25. 花刀转下铜判竿26. 舞花双脚谁敢阻27. 花刀转下铁门栓28. 卷帘倒退难遮闭29. 十字一刀往举起30. 翻身再举龙探水陈氏太极十三杆1. 青龙出水2. 童子拜观音3. 饿虎扑食4. 拦路虎5. 腰拦枪6. 斜披横扫眉7. 井拦倒挂8. 中心入硾9. 俊鸟入巢10. 面披背崩11. 拖竿12. 黄龙三搅水13. 收回怀中抱月势陈氏太极单刀1. 单刀起势2. 护心刀3. 青龙出水4. 风卷残花5. 白云盖顶6. 黑虎搜山7. 苏秦背剑8. 金鸡独立9. 迎风滚闭10. 腰斩白蛇11. 日套三环12. 拨云望日13. 左拨草寻蛇14. 右拨草寻蛇15. 青龙出水16. 风卷残花17. 雁别金翅18. 夜叉探海19. 左翻身砍20. 右翻身砍21. 白蛇吐信22. 怀中抱月陈式56式国家竞赛套路动作名称第一段一、起式二、右金刚捣碓三、揽扎衣四、右六封四闭五、左单鞭六、搬拦捶七、护心捶八、白鹤亮翅九、斜行拗步十、提收十一、前趟十二、左掩手肱拳十三、披身捶十四、背折靠十五、青龙出水十六、斩手十七、翻花舞袖十八、海底翻花十九、右掩手肱捶二十、左六封四闭二十一、右单鞭第二段二十二、云手(向右)二十三、云手(向左)二十四、高探马二十五、右连珠炮二十六、左连珠炮二十七、闪通背第三段:二十八、指裆捶二十九、白猿献果三十、双推手三十一、中盘三十二、前招三十三、后招三十四、右野马分鬃三十五、左野马分鬃三十六、摆莲跌叉三十七、左右金鸡独立第四段三十八、倒卷肱三十九、退步压肘四十、擦脚四十一、蹬一跟四十二、海底翻花四十三、击地捶四十四、翻身二起四十五、双震脚四十六、蹬脚四十七、玉女穿梭四十八、顺銮肘四十九、裹鞭炮五十、雀地龙五十一、上步七星五十二、退步跨虎五十三、转身摆莲五十四、当头炮五十五、左金刚捣碓五十六、收式陈式心意混圆太极拳24式要点提示这是我从陈式心意混圆太极拳24式原碟上抄录而成,其中有些做了修正如“玉河仙开、玉开仙河,匿缠、竖粒圈”等;我改为:“欲合先开、欲开先合、逆缠、竖立圈”。

陈式太极拳新架二路动作名称是什么

陈式太极拳新架二路动作名称是什么

陈式太极拳新架二路动作名称是什么陈式太极拳新架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产物,深谙太极哲理,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传承演变过程中又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与时俱进。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陈式太极拳新架二路动作名称,希望你们喜欢。

陈式太极拳新架二路动作名称介绍第一式预备势第二式金刚捣碓第三式懒扎衣第四式六封四闭第五式单鞭第六式搬拦肘第七式护心捶第八式拗步斜行第九式煞腰压肘拳第十式井拦直入第十一式风扫梅花第十二式金刚捣碓第十三式撇身捶第十四式斩手第十五式翻花舞袖第十六式掩手肱捶第十七式飞步腰拦肘第十八式云手(前三)第十九式云手(后三)第二十式高探马第二十一式连珠炮第二十二式倒骑麟第二十三式白蛇吐信第二十四式海底翻花第二十六式左裹鞭炮第二十七式右裹鞭炮第二十八式兽头势第二十九式劈架子第三十式翻花舞袖第三十一式掩手肱捶第三十二式伏虎第三十三式抹眉红第三十四式右黄龙三搅水第三十五式左黄龙三搅水第三十六式左蹬一跟第三十七式右蹬一跟第三十八式海底翻花第三十九式掩手肱捶第四十式扫膛腿第四十一式掩手肱捶第四十二式左冲第四十三式右冲第四十四式倒插第四十五式海底翻花第四十六式掩手肱捶第四十七式夺二肱第四十八式连环炮第四十九式玉女穿梭第五十式回头当门炮第五十一式玉女穿梭第五十二式回头当门炮第五十三式腰栏肘第五十四式顺拦肘第五十六式窝里炮第五十七式井拦直入第五十八式风扫梅花第五十九式金刚捣碓第六十式收势陈式太极拳新架二路的特点1.身法“身忌上蹿胡乱摆,宁低不高行平线”。

行拳走架身体不可忽上忽下,左右乱摆;意向下沉,重心放低,重心基本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个别动作如摆脚下叉、金鸡独立、铺地龙等除外)。

2.手法“双手相合勿翻动,微贯一气指肚间;上行不过眉,下行似松开;内转拇指界中线,外运勿探、沉肘尖;莫贪莫夹、束肋毛肤相挨”。

两手相合,四六阴阳;瓦隆掌,大、小指相合,意贯拇、食、中指;手的运动范围以身体中线为界,左、右手各管半边,向上行不超过眉毛,向下行意想松开;出手勿贪,回手勿夹,留有余地,中规中矩。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展开全文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1预备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金刚捣碓7白鹤亮翅 8斜行 9搂膝 10拗步11斜行 12搂膝 13拗步14掩手肱 15金刚捣碓 16撇身捶 17青龙出水 18双推手19肘底看拳 20倒卷肱 21白鹤亮翅22斜行23闪通背24掩手肱拳25六封四闭26单鞭27云手28高探马29右擦脚30左擦脚31左蹬一跟32上三步33神仙一把抓 34踢二起 35护心拳36旋风脚 37右蹬一跟 38掩手肱拳 39小擒打 40抱头推山41六封四闭 42单鞭 43前招 44后招 45野马分鬃46六封四闭47单鞭 48玉女穿梭 49懒扎衣 50六封四闭 51单鞭 52云手53摆莲跌岔 54金鸡独立 55倒卷肱 56白鹤亮翅 57斜行58闪通背 59掩手肱拳 60六封四闭 61单鞭 62云手 63高探马64十字脚65指裆捶66白猿献果67单鞭68雀地龙69上步七星70下步跨肱71双摆莲 72当头炮 73金刚捣碓 74收势陈式太极拳口传歌诀陈氏太极拳密传歌诀, 是陈家沟太极拳在传延程中便于记忆的一种教学方式, 用地方语言朗读或背诵更是韵味十足,一定些程度上他更象是顺溜,他象形的将拳式的举动或用法以顺口溜的形式一一释解,足见编写者的聪明才智,足见他为了照顾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学拳者的用心良苦.陈氏太极拳歌诀的出现,彻底的解决了一些读书不多和识字很少的学拳者对拳理不易理解之不足.金刚捣碓金刚捣碓双手起, 重心右移往后捋,重心右移左脚上, 双手转前向左挤,重心左移右足上,拳击面门膝击裆,懒扎衣揽插衣,招式奇,双手互转重心移,忽灵右足右横上,右臂横扫敌难当。

六封之闭六封之闭须放松,肩肘腕手尽显柔,肩靠肘击都用上,占敌位前吾为雄。

单鞭单鞭一势最为雄,左象箭来右似弓,要彼使劲来打吾,引动四两拨千斤。

金刚捣碓接着又来二捣碓,以左带右巧换位,肘膝松合猛震足,力点平稳不伤根。

陈式太极拳第二路(炮捶)拳谱

陈式太极拳第二路(炮捶)拳谱

陈式太极拳第二路(炮捶)拳谱=============================发布时间:2010-05-08 12:14第一式预备式第三十七式兽头式第二式金刚捣锥第三十八式劈架子第三式懒扎衣第三十九式翻花舞袖第四式六封四闭第四十式掩手肱捶第五式单鞭第四十一式伏虎第六式搬拦肘第四十二式抹眉红第七式护心捶第四十三式右黄龙三搅水第八式拗步斜行第四十四式左黄龙三搅水第九式煞腰压肘拳第四十五式左蹬一跟第十式井揽直入第四十六式右蹬一跟第十一式风扫梅花第四十七式海底翻花第十二式金刚捣锥第四十八式掩手肱捶第十三式庇身捶第四十九式扫蹚腿9转胫炮)第十四式撇身捶第五十式掩手肱捶第十五式斩手第五十一式左冲第十六式翻花舞袖第五十二式右冲第十七式掩手肱捶第五十三式倒插第十八式飞步拗鸾肘第五十四式海底翻花第十九式运手(前三)第五十五式掩手肱捶第二十式高探马第五十六式夺二肱(一)第二十一式运手(后三)第五十七式夺二肱(二)第二十二式高探马第五十八式连环炮第二十三式连珠炮(一)第五十九式玉女穿梭第二十四式连珠炮(二)第六十式回头当门炮第二十五式连珠炮(三)第六十一式玉女穿梭第二十六式倒骑麟第六十二式回头当门炮第二十七式白蛇吐信(一)第六十三式撇身捶第二十八式白蛇吐信(二)第六十四式拗鸾肘第二十九式白蛇吐信(三)第六十五式顺鸾肘第三十式海底翻花第六十六式穿心肘第三十一式掩手肱捶第六十七式窝里炮第三十二式转身六合第六十八式井揽直入第三十三式左裹鞭炮(一)第六十九式风扫梅花第三十四式左裹鞭炮(二)第七十式金刚捣锥第三十五式右裹鞭炮(一)第七十一式收势第三十六式右裹鞭炮(二)。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拳谱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拳谱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拳谱:
第一式太极起势第三十八式掩手肱拳
第二式金刚捣碓第三十九式小擒打
第三式懒扎衣第四十式抱头推山
第四式六封四闭第四十一式六封四闭
第五式单鞭第四十二式单鞭
第六式金刚捣碓第四十三式前招
第七式白鹅亮翅第四十四式后招
第八式斜行第四十五式野马分鬃
第九式搂膝第四十六式六封四闭
第十式拗步第四十七式单鞭
第十一式斜形第四十八式玉女穿梭
第十二式搂膝第四十九式懒扎衣
第十三式拗步第五十式六封四闭
第十四式掩手肱拳第五十一式单鞭
第十五式金刚捣碓第五十二式云手
第十六式撇身捶第五十三式摆脚跌岔
第十七式青龙出水第五十四式金鸡独立
第十八式双推手第五十五式倒卷肱
第十九式肘底看拳第五十六式白鹅亮翅
第二十式倒卷肱第五十七式斜形第
第二十一式白鹅亮翅第五十八式闪通背
第二十二式斜形第五十九式掩手肱拳
第二十三式闪通背第六十式六封四闭
第二十四式掩手肱拳第六十一式单鞭
第二十五式六封四闭第六十二式云手
第二十六式单鞭第六十三式高探马
第二十七式云手第六十四式十字脚
第二十八式高探马第六十五式指裆捶
第二十九式右擦脚第六十六式猿猴献果
第三十式左擦脚第六十七式单鞭
第三十一式左蹬一跟第六十八式雀地龙
第三十二式前趟拗步第六十九式上步七星
第三十三式击地捶第七十一式转身双摆莲
第三十四式踢二起第七十式下步跨肱
第三十五式护心拳第七十二式当头炮
第三十六式旋风脚第七十三式金刚捣碓
第三十七式右蹬一跟第七十四式收势。

陈氏小架拳谱

陈氏小架拳谱

---❖陈氏太极拳小架一路名称❖---1、预备势2、金刚捣碓3、揽擦衣4、六封四闭5、单鞭6、金刚捣碓7、白鹅亮翅8、搂膝拗步9、初收10、上三步11、斜行拗步12、再收13、上三步14、掩手捶15、金刚捣碓16、披身捶17、背折靠18、青龙出水19、三换掌20、肘底看拳21、倒卷肱22、白鹅亮翅23、搂膝拗步24、收式25、闪通背;26、掩手捶27、六封四闭28、单鞭29、云手30、高探马31、左右插脚32、左蹬跟33、击地捶34、二起脚35、护心拳36、踢一脚37、蹬一跟38、掩手捶39、小擒拿40、抱头推山41、六封四闭42、单鞭43、前招后招44、野马分鬃45、六封四闭46、单鞭47、玉女穿梭48、揽擦衣49、六封四闭50、单鞭51、云手52、摆脚下岔53、金鸡独立54、倒卷肱55、白鹅亮翅56、搂膝拗步57、闪通背58、掩手捶59、六封四闭60、单鞭61、云手62、高探马63、十字脚64、指裆捶65、白猿献果66、六封四闭67、单鞭68、铺地龙69、上步七星70、下步跨虎71、摆脚72、当头炮73、金刚捣碓74、收势? ?陈式小架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头和顶的要求:头自然竖正,头为全体之会,领一身之气,头不合,则一身之气不入。

百会穴要虚领,前顶和后顶要领平,百会穴往前一寸称前顶,百会穴往后一寸称后顶,低头就会失去前顶,会影响内气的形成,前顶是直接和丹田联系着。

低头还会造成腰、颈、椎不直,后背会紧,后背许多经络循环不畅通,尤其颈椎(大抒、风门)二穴会受到压迫,影响气血不能正常通过,宜犯头晕等毛病。

后顶也是非常重要的,后顶统领着后裆,所以后顶也不能失。

什么叫失后顶呢?挺胸仰头叫失后顶,后顶失了会造成胸闷,头痛、更谈不上任督二脉循环。

眼的要求:打太极拳眼睛要平视,不准斜视、乱视、眼睛的余光看住手就行了,头如果晃、摇、摆.蓄不住内气。

拳也会打的散乱。

耳的要求:耳朵要内敛,也就是收视反听。

鼻的要求:鼻要自然呼吸,鼻梁和中线始络要保持垂直线。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之阳早格格创做第11式太极起势第2式金刚刚捣碓第3式懒扎衣第4式六启四关第5式单鞭第6式金刚刚捣碓第7式黑鹅明翅第8式斜止第9式搂膝第10式拗步第11式斜形第12式搂膝第13式拗步第14式掩脚肱拳第15式金刚刚捣碓第16式撇身捶第17式青龙出火第18式单推脚第19式肘底瞅拳第20式倒卷肱第21式黑鹅明翅第22式斜形第23式闪通背第24式掩脚肱拳第25式六启四关第25式单鞭第27式云脚第28式下探马第29式左揩足第30式左揩足第31式左蹬一跟第32式前趟拗步第33式打天捶第34式踢两起第35式护心拳第36式旋风足第37式左蹬一跟第38式掩脚肱拳第39式小纵挨第40式捧尾推山第41式六启四关第42式单鞭第43式前招第44式后招第45式家马分鬃第46式六启四关第47式单鞭第48式玉女脱梭第49式懒扎衣第50式六启四关第51式单鞭第52式云脚第53式晃足跌岔第54式金鸡独力第55式倒卷肱第56式黑鹅明翅第57式斜形第58式闪通背第59式掩脚肱拳第60式六启四关第61式单鞭第62式云脚第63式下探马第64式十字足第65式指裆捶第66式猿猴献果第67式单鞭第68式雀天龙第69式上步七星第70式下步跨虎第71式转身单晃莲第72式当头炮第73式金刚刚捣碓第74式支势陈式太极拳老架两路动做称呼第一式太极起势第两式金刚刚捣碓第三式懒扎衣第四式六启四关第五式单鞭第六式跃步护心拳第七式先进斜止第八式转头金刚刚捣碓第九式撇身捶第十式指裆第十一式斩脚第十两式翻花舞袖第十三式掩脚肱拳第十四式转身腰拦肘第十五式大肱拳小肱拳第十六式玉女脱梭第十七式倒骑龙第十八式掩脚肱拳第十九式裹鞭裹鞭第两十式兽头势第两十一式披架子第两十两式掩脚肱拳第两十三式伏虎第两十四式抹眉肱第两十五式安排黄龙三搅火第两十六式左冲左冲第两十七式掩脚肱拳第两十八式扫膛腿第两十九式掩脚肱拳第三十式齐炮捶第三十一式掩脚肱拳第三十两式捣叉捣叉第三十三式左两肱左两肱第三十四式转头当门炮第三十五式变势大捉炮第三十六式腰拦肘第三十七式逆拦肘第三十八式窝底炮第三十九式转头井栏曲进第四十式金刚刚捣碓第四十一式支势。

太极拳拳谱大全

太极拳拳谱大全

太极拳拳谱大全八式太极拳拳谱01 卷肱势 02 搂膝拗步 03 野马分鬃 04 云手05 金鸡独立 06 蹬脚 07 揽雀尾 08 十字手十六式太极拳拳谱01起势 02 左右野马分鬃 03 白鹤亮翅 04 左右搂膝拗步 05 进步搬拦捶 06 如封似闭 07 单鞭 08 手挥琵琶 09 倒卷肱 10 左右穿梭 11 海底针 12 闪通背13 云手 14 左右揽雀尾 15 十字手 16 收势二十四式太极拳拳谱01 起式 02 左右野马分鬃 03 白鹤亮翅 04 左右搂膝拗步 05 手挥琵琶 06 左右倒卷肱 07 左揽雀尾 08 右揽雀尾 09 单鞭 10 云手 11 单鞭 12 高探马 13 右蹬脚 14 双峰贯耳 15 转身左蹬脚 16 左下势独立 17 右下势独立 18 左右穿梭19海底针 20闪通臂 21 转身搬拦捶 22 如封似闭 23 十字手 24 收势三十二式太极拳拳谱预备式第一段1、起势2、右揽雀尾3、左单鞭4、左琵琶势5、进步搬拦捶6、如封似闭7、搂膝拗步第二段8、右单鞭 9、右云手10、野马分鬃 11、海底针12、闪通背 13、右揽雀尾第三段14、转体撇身捶 15、捋挤势 16、右拍脚 17、左分脚 18、右蹬脚 19、进步栽捶 20、左右穿梭 21、肘底捶第四段22、倒卷肱 23、右下势 24、金鸡独立 25、左下势 26、上步七星 27、退步跨虎 28、转身摆莲 29、弯弓射虎 30、左揽雀尾 31、十字手 32、收势四十式太极拳拳谱1.起势2.上步揽雀尾3.单鞭4.提手上势5.转身白鹤亮翅6.左右楼膝拗步(3次)7.手挥琵琶8.进步搬拦锤9.如封似闭10.斜飞式 11.转身肘底看锤 12.左右倒卷肱(2次)13.左右穿梭 14.左右野马分鬃 15.云手(3次) 16.单鞭 17.高探马 18. 右蹬脚19.双峰贯耳 20.左分脚 21.转身右蹬脚 22.退步海底针 23.闪通臂 24.转身白蛇吐信25.右拍脚 26.左右披身伏虎 27.右下势28.左右独立式 29.进步指裆锤 30.上步揽雀尾31.单鞭 32.左下势 33 上步七星34.退步跨虎 35(转身摆莲 36. 弯弓射虎37. 进步搬拦锤 38. 如封似闭 39. 十字手40. 收势四十二式太极拳拳谱42式太极拳拳谱(国际竞赛套路):四十二式太极拳融合了陈式、杨式、吴式、孙式太极拳等动作精华,并且以杨式太极拳为主线,动作严谨规范,气势舒展宏大,劲力刚柔相济,速度匀速有变,形成了独具综合性的特点。

陈氏太极拳套路拳谱

陈氏太极拳套路拳谱

陈氏太极拳套路拳谱一、陈氏太极缠丝功陈氏太极功法主要是让初学者对太极功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提高对太极拳中呼与吸的认识,加强对拳理拳法的理解,另外,这套功法中是太极功法中最低层的展现。

层次越高,其外形反而不显。

也就是说“有意不露其形”。

望各位爱好者提高认识,用科学自然的方法练习,不然就会有“走气”之说,甚至会出现气闷、横气填胸、头晕等症状。

陈氏太极功法动作名称1无极桩2正面单手缠丝3侧面单手缠丝4正面上下缠丝绸5正面里外缠丝6正面里外侧面缠丝7正面里外上下缠丝8正面双手缠丝9正面双手上下缠丝10正面双手开合缠丝11斜步上下缠丝12斜步双手缠丝13斜步左右缠丝14前后缠丝15大小缠丝单腿的缠丝:1开合缠丝2上下缠丝3上步缠丝绸4倒步缠丝5拗步缠丝6定步缠丝二、陈氏太极拳十九势十九势是当代陈氏第十九世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大师结合老架、新架、小架于一身所创的陈氏简化太极套路之一。

陈小旺大师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陈氏太极拳,更好的弘扬陈氏太极拳,创编的这套陈氏太极拳十九势,短小精辟,并且不失陈氏太极拳的风格及特点,是初学者的良师益友。

陈式太极拳十九势动作名称:1预备势2金刚出庙3懒扎衣4上步斜行5上三步6左掩手肱拳7双推手8倒卷肱9闪通背10右掩手肱拳11六封四闭12运手13高探马14右蹬一跟15左蹬一跟16野马分鬃17玉女穿梭18金刚捣碓19收势三、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势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势是当代陈氏第十九世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大师根据陈氏太极拳新架套路中的基本要领和运动规律删略重复动作简化而出,此套路架式宽大,低沉稳重,螺旋缠丝劲别具一格,初学新架者习此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陈式太极拳三十八势动作名称:1预备势2金刚捣碓3白鹤亮翅4上三步5斜行6搂膝7前蹚拗步8掩手肱拳9撇身捶10双推手11三换掌12肘底捶13倒卷肱14退步压肘15白蛇吐信16闪通背17前蹚拗步18左青龙出水19击地捶20二起脚21护心拳22前招23后招24右蹬一跟25左蹬一跟26玉女穿梭27懒扎衣28六封四闭29单鞭30雀地龙31上步七星32小擒打33运手34高探马35双摆莲36当头炮37金刚捣碓38收势四、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陈氏太极拳老架系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长兴根据祖传拳术的基础上,由博归约创编了流传至今的老架一路、二路。

陈式太极拳新架二路拳谱(修订2016)

陈式太极拳新架二路拳谱(修订2016)

陈式太极拳新架二路拳谱
1预备式2金刚捣硾
3懒扎衣4六封四闭
5单鞭6搬拦捶
7跃步护心拳8跃步斜行
9煞腰压肘拳10井揽直入
11风扫梅花12金刚捣硾
13庇身捶14撇身捶
15斩手16翻花舞袖
17掩手肱拳18飞步拗鸾肘
19云手(前三)20高探马
21云手(后三)22高探马
23连环炮(一)24连环炮(二)
25连环炮(三)25倒骑麟
27白蛇吐信(一)28白蛇吐信(二)
29白蛇吐信(三)30转身海底翻花
31掩手肱拳32转身六合
33左裹鞭炮(一)34左裹鞭炮(二)
35右裹鞭炮(一)36右裹鞭炮(二)
37兽头式38劈架子
39翻花舞袖40掩手肱拳
41伏虎42抹眉红
43左黄龙三搅水44右黄龙三搅水45左蹬跟46右蹬跟
47海底翻花48掩手肱拳
49扫蹚腿(转胫炮)50掩手肱拳
51左冲52右冲
53倒插54海底翻花
55掩手肱拳56夺二肱(一)57夺二肱(二)58连珠炮
59玉女穿梭60回头当门炮61玉女穿梭62回头当门炮63撇身捶64拗鸾肘
65顺鸾肘66穿心肘
67窝里跑68井揽直入
69风扫梅花70金刚捣硾
71收式。

陈氏小架拳谱

陈氏小架拳谱

---❖陈氏太极拳小架一路名称❖---1、预备势2、金刚捣碓3、揽擦衣4、六封四闭5、单鞭6、金刚捣碓7、白鹅亮翅8、搂膝拗步9、初收10、上三步11、斜行拗步12、再收13、上三步14、掩手捶15、金刚捣碓16、披身捶17、背折靠18、青龙出水19、三换掌20、肘底看拳21、倒卷肱22、白鹅亮翅23、搂膝拗步24、收式25、闪通背;26、掩手捶27、六封四闭28、单鞭29、云手30、高探马31、左右插脚32、左蹬跟33、击地捶34、二起脚35、护心拳36、踢一脚37、蹬一跟38、掩手捶39、小擒拿40、抱头推山41、六封四闭42、单鞭43、前招后招44、野马分鬃45、六封四闭46、单鞭47、玉女穿梭48、揽擦衣49、六封四闭50、单鞭51、云手52、摆脚下岔53、金鸡独立54、倒卷肱55、白鹅亮翅56、搂膝拗步57、闪通背58、掩手捶59、六封四闭60、单鞭61、云手62、高探马63、十字脚64、指裆捶65、白猿献果66、六封四闭67、单鞭68、铺地龙69、上步七星70、下步跨虎71、摆脚72、当头炮73、金刚捣碓74、收势陈式小架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头和顶的要求:头自然竖正,头为全体之会,领一身之气,头不合,则一身之气不入。

百会穴要虚领,前顶和后顶要领平,百会穴往前一寸称前顶,百会穴往后一寸称后顶,低头就会失去前顶,会影响内气的形成,前顶是直接和丹田联系着。

低头还会造成腰、颈、椎不直,后背会紧,后背许多经络循环不畅通,尤其颈椎(大抒、风门)二穴会受到压迫,影响气血不能正常通过,宜犯头晕等毛病。

后顶也是非常重要的,后顶统领着后裆,所以后顶也不能失。

什么叫失后顶呢挺胸仰头叫失后顶,后顶失了会造成胸闷,头痛、更谈不上任督二脉循环。

眼的要求:打太极拳眼睛要平视,不准斜视、乱视、眼睛的余光看住手就行了,头如果晃、摇、摆.蓄不住内气。

拳也会打的散乱。

耳的要求:耳朵要内敛,也就是收视反听。

鼻的要求:鼻要自然呼吸,鼻梁和中线始络要保持垂直线。

陈式太极拳拳谱

陈式太极拳拳谱

陈式太极拳械套路名称汇编编辑整理陈余军为了方便【中国太极拳网】的读者朋友,方便各位武术爱好者,特地挤出一点时间,将陈式太极拳械名称进行汇总,希望给朋友们带来便利,闲话少说,开始编辑咯,嘻嘻,有空再聊哦,……..一、陈氏太极缠丝功陈氏太极功法主要是让初学者对太极功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提高对太极拳中呼与吸的认识,加强对拳理拳法的理解,另外,这套功法中是太极功法中最低层的展现。

层次越高,其外形反而不显。

也就是说“有意不露其形”。

望各位爱好者提高认识,用科学自然的方法练习,不然就会有“走气”之说,甚至会出现气闷、横气填胸、头晕等症状。

陈氏太极功法动作名称1无极桩2正面单手缠丝3侧面单手缠丝4正面上下缠丝绸5正面里外缠丝6正面里外侧面缠丝7正面里外上下缠丝8正面双手缠丝9正面双手上下缠丝10正面双手开合缠丝11斜步上下缠丝12斜步双手缠丝13斜步左右缠丝1 4前后缠丝15大小缠丝单腿的缠丝:1开合缠丝2上下缠丝3上步缠丝绸4倒步缠丝5拗步缠丝6定步缠丝二、陈氏太极拳十九势十九势是当代陈氏第十九世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大师结合老架、新架、小架于一身所创的陈氏简化太极套路之一。

陈小旺大师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陈氏太极拳,更好的弘扬陈氏太极拳,创编的这套陈氏太极拳十九势,短小精辟,并且不失陈氏太极拳的风格及特点,是初学者的良师益友。

陈式太极拳十九势动作名称:1预备势2金刚出庙3懒扎衣4上步斜行5上三步6左掩手肱拳7双推手8倒卷肱9闪通背10右掩手肱拳11六封四闭12运手13高探马14右蹬一跟15左蹬一跟16野马分鬃17玉女穿梭18金刚捣碓19收势三、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势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势是当代陈氏第十九世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大师根据陈氏太极拳新架套路中的基本要领和运动规律删略重复动作简化而出,此套路架式宽大,低沉稳重,螺旋缠丝劲别具一格,初学新架者习此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陈式太极拳三十八势动作名称:1预备势2金刚捣碓3白鹤亮翅4上三步5斜行6搂膝7前蹚拗步8掩手肱拳9撇身捶10双推手11三换掌12肘底捶13倒卷肱14退步压肘15白蛇吐信16闪通背17前蹚拗步18左青龙出水19击地捶20二起脚21护心拳2 2前招23后招24右蹬一跟25左蹬一跟26玉女穿梭27懒扎衣28六封四闭29单鞭30雀地龙31上步七星32小擒打33运手34高探马35双摆莲36当头炮37金刚捣碓38收势四、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陈氏太极拳老架系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长兴根据祖传拳术的基础上,由博归约创编了流传至今的老架一路、二路。

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拳谱

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拳谱

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拳谱之樊仲川亿创作陈氏太极拳老架二路又名炮捶,它以刚为主,刚中寓柔,这种刚劲来源于丹田,是先天之气,决非僵硬之力,它以分歧的方向、角度发出无坚不摧的弹簧般的刚毅劲,这种刚毅弹性的迸发劲,必须在太极拳一路环绕纠缠绵绵的轻柔运动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锻炼,才干获得,决不克不及横气填胸和用后天拙笨的僵力肆意强求;为此练习陈氏太极拳,有柔不成无刚,无刚则摧敏不捷;有刚不克不及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失去轻灵圆活。

有刚有柔,刚柔相济,阴阳开合,变更无间,就是太极。

所以,“以意行气”,“圆弧缠丝”,“周身相随”,“快慢相间”,“蓄发并用”,和弹性的“迸发劲”等就有机的构成了陈氏太极拳的独特风格。

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拳谱第一式太极初式第二式金刚捣碓第三式懒扎衣第四式六封四闭第五式单鞭第六式护心拳第七式斜行第八式回头金刚捣碓第九式撇身拳第十式指裆斩手第十一式翻花舞袖第十二式掩手肱拳第十三式腰拦肘第十四式大肱拳第十五式小肱拳第十六式玉女穿梭第十七式倒骑龙第十八式掩手肱拳第十九式裹变裹变第二十式兽头势第二十一式披架子第二十二式掩手肱拳第二十三式伏虎势第二十四式抹眉肱第二十五式黄龙三搅水第二十六式左冲右冲第二十七式掩手肱拳第二十八式扫堂腿第二十九式掩手肱拳第三十式全炮捶第三十一式掩手肱拳第三十二式捣岔捣岔第三十三式左二肱第三十四式右二肱第三十五式回头当门炮第三十六式变式大捉炮第三十七式腰拦肘第三十八式顺拦肘第三十九式窝底炮第四十式回头井栏直入第四十一式金刚捣碓第四十二式太极收势。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拳谱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拳谱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拳谱:
第一式太極起勢第三十八式掩手肱拳
第二式金剛搗碓第三十九式小擒打
第三式懶紮衣第四十式抱頭推山
第四式六封四閉第四十一式六封四閉
第五式單鞭第四十二式單鞭
第六式金剛搗碓第四十三式前招
第七式白鵝亮翅第四十四式後招
第八式斜行第四十五式野馬分鬃
第九式摟膝第四十六式六封四閉
第十式拗步第四十七式單鞭
第十一式斜形第四十八式玉女穿梭
第十二式摟膝第四十九式懶紮衣
第十三式拗步第五十式六封四閉
第十四式掩手肱拳第五十一式單鞭
第十五式金剛搗碓第五十二式雲手
第十六式撇身捶第五十三式擺腳跌岔
第十七式青龍出水第五十四式金雞獨立
第十八式雙推手第五十五式倒卷肱
第十九式肘底看拳第五十六式白鵝亮翅
第二十式倒卷肱第五十七式斜形第
第二十一式白鵝亮翅第五十八式閃通背
第二十二式斜形第五十九式掩手肱拳
第二十三式閃通背第六十式六封四閉
第二十四式掩手肱拳第六十一式單鞭
第二十五式六封四閉第六十二式雲手
第二十六式單鞭第六十三式高探馬
第二十七式雲手第六十四式十字腳
第二十八式高探馬第六十五式指襠捶
第二十九式右擦腳第六十六式猿猴獻果
第三十式左擦腳第六十七式單鞭
第三十一式左蹬一跟第六十八式雀地龍
第三十二式前趟拗步第六十九式上步七星
第三十三式擊地捶第七十一式轉身雙擺蓮
第三十四式踢二起第七十式下步跨肱
第三十五式護心拳第七十二式當頭炮
第三十六式旋風腳第七十三式金剛搗碓
第三十七式右蹬一跟第七十四式收勢。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
1太极起势
26单鞭
51单鞭
2金刚捣碓
27云手
52云手
3懒扎衣
28高探马
53摆脚跌岔
4六封四闭
29右擦脚
54金鸡独立
5单鞭
30左擦脚
55倒卷肱
6金刚捣碓
31左蹬一跟
56白鹅亮翅
7白鹅亮翅
32前趟拗步
57斜形
8斜行
33击地捶
58闪通背
9搂膝
34踢二起
59掩手肱拳
10拗步
35护心拳
70下步跨肱
21白鹅亮翅
46六封四闭
71转身双摆莲
22斜形
47单鞭
72当头炮
23闪通背
48玉女穿梭
73金刚捣碓
24掩手肱拳
49懒扎衣
711斜形
36旋风脚
61单鞭
12搂膝
37右蹬一跟
62云手
13拗步
38掩手肱拳
63高探马
14掩手肱拳
39小擒打
64十字脚
15金刚捣碓
40抱头推山
65指裆捶
16撇身捶
41六封四闭
66猿猴献果
17青龙出水
42单鞭
67单鞭
18双推手
43前招
68雀地龙
19肘底看拳
44后招
69上步七星
20倒卷肱
45野马分鬃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二路拳谱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二路拳谱

第一式太极起势第三十八式掩手肱拳第二式金刚捣碓第三十九式小擒打第三式懒扎衣第四十式抱头推山第四式六封四闭第四十一式六封四闭第五式单鞭第四十二式单鞭第六式金刚捣碓第四十三式前招第七式白鹅亮翅第四十四式后招第八式斜行第四十五式野马分鬃第九式搂膝第四十六式六封四闭第十式拗步第四十七式单鞭第十一式斜形第四十八式玉女穿梭第十二式搂膝第四十九式懒扎衣第十三式拗步第五十式六封四闭第十四式掩手肱拳第五十一式单鞭第十五式金刚捣碓第五十二式云手第十六式撇身捶第五十三式摆脚跌岔第十七式青龙出水第五十四式金鸡独立第十八式双推手第五十五式倒卷肱第十九式肘底看拳第五十六式白鹅亮翅第二十式倒卷肱第五十七式斜形第第二十一式白鹅亮翅五十八式闪通背第二十二式斜形第五十九式掩手肱拳第二十三式闪通背第六十式六封四闭第二十四式掩手肱拳第六十一式单鞭第二十五式六封四闭第六十二式云手第二十六式单鞭第六十三式高探马第二十七式云手第六十四式十字脚第二十八式高探马第六十五式指裆捶第二十九式右擦脚第六十六式猿猴献果第三十式左擦脚第六十七式单鞭第三十一式左蹬一跟第六十八式雀地龙第三十二式前趟拗步第六十九式上步七星第三十三式击地捶第七十式下步跨肱第三十四式踢二起第七十一式转身双摆莲第三十五式护心拳第七十二式当头炮第三十六式旋风脚第七十三式金刚捣碓第三十七式右蹬一跟第七十四式收势第一式太极起势第二式金刚捣碓第三式懒扎衣第四式六封四闭第五式单鞭第六式跃步护心拳第七式进步斜行第八式回头金刚捣碓第九式撇身拳第十式指裆第十一式斩手第十二式翻花舞袖第十三式掩手肱拳第十四式转身腰拦肘第十五式大肱拳小肱拳第十六式玉女穿梭第十七式倒骑龙第十八式掩手肱拳第十九式裹鞭裹鞭第二十式兽头势第二十一式披架子第二十二式掩手肱拳第二十三式伏虎第二十四式抹眉肱第二十五式黄龙三搅水第二十六式左冲右冲第二十七式掩手肱拳第二十八式扫堂腿第二十九式掩手肱拳第三十式全炮捶第三十一式掩手肱拳第三十二式捣叉捣叉第三十三式左二肱右二肱第三十四式回头当门炮第三十五式变势大捉炮第三十六式腰拦肘第三十七式顺拦肘第三十八式窝底炮第三十九式回头井栏直入第四十式金刚捣碓第四十一式收势。

可打印“马虹陈氏一路、二路拳谱小表”

可打印“马虹陈氏一路、二路拳谱小表”

陈氏传统太极拳一路83 83式 陈氏传统太极拳一路83式 43、 64、 43、掩手肱锤 64、中盘 44、 65、白鹤亮翅 44、小擒打 65、 45、 66、 45、抱头推山 66、斜行拗步 46、 67、 46、三换掌 67、闪通背 47、 68、 47、六封四闭 68、掩手肱锤 48、 69、 48、单鞭 69、六封四闭 49、 70、 49、前招 70、单鞭 50、 71、 50、后招 71、运手 51、 72、 51、 野马分鬃 72、高探马 52、 73、 52、 六封四闭 73、十字摆莲 53、 74、 53、单鞭 74、指裆锤 54、 75、 54、双震脚 75、白猿献果 55、 76、 55、玉女穿梭 76、六封四闭 56、 77、 56、 懒扎衣 77、单鞭 57、 78、 57、六封四闭 78、雀地龙 58、 79、 58、单鞭 79、上步七星 59、 80、 59、 运手 80、退步跨虎 60、 81、 60、摆脚跌叉 81、 转身双摆莲 61、 82、 61、左右金鸡独立 82、当头炮 62、 83、 62、倒卷肱 83、金刚捣碓 63、 63、退步压陈氏传统太极拳一路83式 22、 1、 预备式 22、倒卷肱 23、 2、 金刚捣碓 23、退步压肘 24、 3、 懒扎衣 24、中盘 25、 4、 六封四闭 25、白鹤亮翅 26、 5、 单鞭 26、斜行拗步 27、 6、 第二金刚捣碓 27、闪通背 28、 7、 白鹤亮翅 28、掩手肱锤 29、 8、 斜行拗步 29、六封四闭 30、 9、 初收 30、单鞭 10、 31、运手 10、前蹚拗步 31、 11、 32、 11、第二斜行拗步 32、高探马 12、 33、 12、再收 33、右擦脚 13、 34、 13、前蹚拗步 34、左擦脚 35、转身左蹬脚(蹬一根) 35、转身左蹬脚(蹬一根) 14、 14、掩手肱锤 15、 36、 15、十字手 36、前蹚拗步 16、第三金刚捣碓 37、击地锤 16、第三金刚捣碓 37、击地锤 17、披身锤(含背折靠) 17、披身锤(含背折靠) 38、 38、翻身二起脚 39、护心锤(兽头势) 18、 18、青龙出水 19、 40、 19、双推手 40、旋风脚 20、 41、 20、三换掌 41、右蹬脚 21、 42、 21、肘底锤 42、海底翻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式太极拳32式拳谱
陈式太极拳32式拳谱1、预备式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十字手
7、金刚捣碓
8、庇身锤
9、青龙出水
10、双推掌
11、三换掌
12、倒卷肱
13、退步压肘
14、中盘
15、白鹤亮翅
16、斜行拗步
17、闪通背
18、掩手肱锤
19、大六封四闭
20、单鞭
21、前招后招
22、野马分鬃
23、大六封四闭
24、单鞭
25、运手
26、双摆莲
27、铁叉
28、上步七星
29、退步跨虎
30、转身双摆莲
31、当头炮
32、金刚捣碓
陈式太极拳的运动要领陈式太极拳虽有小架、大架之分,但其运动特点基本一致:其在内是意气运动,在外是螺旋缠绕运动。

强调在意识主持下,头顶、气沉,放长身肢,通过旋腰转脊带动上肢旋膀转腕,带动下肢旋胯转踝,使肢体在顺逆缠绕中,促成内外相合,节节贯穿。

陈式太极拳的动作有快、有慢,一般发劲时和转换时快,动作过渡时慢,陈式太极拳有刚有柔,一般动作的终点刚,过程柔。

全套动作在快慢、刚柔、开合、曲直中相互依存、互相转化。

陈式太极拳十大要领是演练陈式太极拳最基本的知识,动作要领是学好陈式太极拳的入门和根本,必须弄通弄懂,在演练时严格遵守:虚灵顶劲、含胸塌腰、松腰养气、分清虚实、沉肩坠肘、以意行气、上下相随、内外相合、招势相连、动中求静。

陈式太极拳的创始鼻祖陈卜
陈氏始祖陈卜全家定居清风岭上的常阳村后,勤劳耕作,兴家立业,为了保卫桑梓不受地方匪盗危害,精通拳械的陈卜在村中设立武学社,传授子孙习拳练武。

陈卜及其后代六世同堂,计有二世陈刚、三世陈琳、四世陈景元、五世陈堂、六世陈宗礼等人。

到七世陈思齐、陈思孔、陈思怀三兄弟时开始分家立业。

陈思齐传于第八世陈守身,又传于第九世陈我读、陈我讲、陈我诵、陈我漠史弟四人,再由陈我讲传于第十世陈汝信;陈氏另一支四七世陈思怀传于八世陈抚民,由陈抚民传于第九世陈奏乾与陈奏庭二人。

陈王廷
陈王廷(约1509年)又名陈奏庭,系明末文庠生、清初武痒生,文武双全,曾只身闯玉带山,劲阻登封武举李际遇叛乱,为清廷在山东平定盗菲立过战功,在河南、山东负有盛名却不被清廷重用。

陈王庭报国无门,收心隐退,在耕作之余,依据自己祖传之一百单八式长拳,博采众家精化,结合易学上有关的阴阳五行之理,并参考传统中医学中有关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发明创造出了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新型拳术,包括太极拳五路、炮捶一路、双人推手及刀、枪、棍、剑、锏、双人粘枪等器械套路。

陈王庭老年能够造拳,还与一个叫蒋发的武林高手是分不开的。

王庭公早年闯玉带山李际遇山寨时,曾结识李际遇部下一名战将蒋发,此人武艺也相当精湛,传说脚快如飞,可百步追兔。

李际遇被清政府镇村后,蒋发落难投奔了陈王庭,以陈王庭为友
为师,自己甘愿为仆为徒,关系甚密,使陈王庭造拳有了切磋的对手,新造太极拳可以在实践中得以检验,不断修正。

主要流派
太极拳自陈王廷首创之后,在陈家沟世代相传,陈王廷所创的七种拳套,由博返约,原有的一百零八式长拳和太极拳(十三式)第二路至第五路,在陈家沟已很少有人练习,而第一路、炮捶(现代陈式太极拳第二路),推手和粘枪,则精益求精。

至五传陈长兴和陈有本时,为适应不同的学习对象,第一路太极拳又有老架和新架之分,至六传又派生了赵堡架。

新架据说是陈有本所创,架式与老架一样宽大,逐渐扬弃了某些高难度的动作,陈家沟人称之为"略"。

陈有本的门徒族侄陈清萍,也创造了一套架式,小巧紧凑,动作缓慢,练会后逐步加圈,在不改变套路的原则下,由简到繁,以至极为复杂,逐步提高拳艺的技巧难度,与陈有本同时的陈家沟拳师陈长兴,承祖辈的老架系统,架式宽大,难度高,直到他的学生杨露禅在北京传习拳艺时,为了适应保健需要,有逐渐改变了拳套动作,遂成杨式太极拳。

后又从杨式派生了吴式太极拳,其创始人为吴鉴泉。

永年人武禹襄先从杨露禅学陈式老架,又从陈清萍学新架套路,其后自创一派,称武氏太极拳。

后由武氏又派生了孙式太极拳,其创始人为孙禄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