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建构主义论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
建构主义论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摘要:建构主义理论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理论,被誉为“当代教学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
文章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产生的根源、兴起的时代背景以及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思想进行了分析研究,在论述建构主义理论对当代教育教学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和重要贡献的同时,反思了这一理论所存在的局限性。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根源;教学思想;述评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1)05-0077-04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及其规律研究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认识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世界逐渐流行起来,并且越来越受到重视。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之后的进一步拓展,被誉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正在发生着的一场革命”(slavin,1994)。
学习理论之所以由认知主义向建构主义发展,建构主义之所以产生、逐渐流行并且越来越受到重视,是有其特殊的过程和背景的。
一、建构主义理论产生的根源1.建构主义产生的哲学根源。
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是当代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社会科学理论。
现代建构主义思想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维柯(1668-1774)和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1724-1804)放在一起。
(任友群,2002)当代美国激进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冯·格拉塞斯菲尔德把维柯誉为“第一位清楚明确地描述建构主义的人”,他认为维柯发表于1710年的论文《论意大利人的古代智慧》中所提出的“真理即创造”、“人只能认识自己所创造的东西”等理论第一次清楚地表达和描述了建构主义思想。
而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建构主义的思想源于康德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
康德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围绕着人的主体性而展开的,他认为:主体不能直接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建构认知原则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康德相信世界的本来面目是人们无法知道的,而且也无需推测它,人们所知道的只是自己的经验而已。
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近二十年以来,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于把学生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
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
当前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校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能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教育技术专家多年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建构主义理论正是这种努力所取得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
学习并研究一些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同时开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将对我们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教材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建构主义简介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
1、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建构主义理论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
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
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化和平衡。
同化(assimilation)是指学习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过程。
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由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
顺应(accommodation)是指学习者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
当学习者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基于最近发展区提出来的一种学习理论,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学习理论体系。
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综述,有利于了解该理论的研究现状,本文对建构主义理论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研究现状;综述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研究现状(一)国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研究现状作为一种学习的哲学,建构主义至少可以追溯到 18 世纪拿破仑时代的哲学家维柯 (Giambattista Vico),他指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
[[1]]建构主义的思想源于康德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
他认为: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了人类自身,人在建构与创造世界的同时建构与创造了自身。
[[2]]在建构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受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的影响也很大,杜威指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就是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建构他们知识的过程。
[[3]]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的最早提出者是瑞士的皮亚杰 (J.Piaget)。
他创作了《结构主义》(1970)[[4]]皮亚杰认为,学习是一种“自我建构”,个体思维的发生过程,就是儿童在不断成熟的基础上,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与社会经验,从而使图式不断地协调、建构(即平衡)的过程。
[[5]]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科尔伯格在认知结构的性质与认知结构的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则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俄国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则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所有的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6]]20世纪80年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开始兴起,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应用的日益普及,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实践提供了相应的物质条件。
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这些方面的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应用实践及不足之处。最后,文章总结了建 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实践中的成效和不足,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前景。
引言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一种深受教育界的教学思想,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 动性和建构性。该理论认为,知识不是简单地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而是学生 通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一定的情境下主动建构的。本次演示旨在全面梳理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发展和主要观点,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目前,建构主义教学评价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评价标准 不统一、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拓展。
4、教学的总结与反思
建构主义教学总结与反思阶段强调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回顾和总结,以及对学生 和教师的反思和提升。其具体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回顾教学目标:重新审视教学目标是否合理、是否得到了有效实现。
总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具有重要影响的学习理念,它强调学习者的主 动性、情境性、合作性和意义建构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实践的不断深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继续发展和完善,为教育、培训、康复和心理学等领域提 供更加有效的指导和发展思路。
摘要
本次演示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进行了全面的综述,详细探讨了其发展历程、主 要观点以及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文章首先介绍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概 念和内涵,然后从教学的设计、实施、评价和总结与反思四个方面,分析了建 构主义教学理论在
未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继续发展和完善。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更加注重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应用,例如利用、大数据等技 术来支持意义建构和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更 加实践和案例研究
,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此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将更 加注重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以促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总结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总结篇一:建构主义学习心得建构主义学习心得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
建构主义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它具有迥异于传统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思想,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最早提出这一理论的是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
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
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
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于是主动性成了建构主义的又一特点。
学生们不是被动地接受书本上的知识和理论,而是会思考,会运用,会联系的。
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就像一百个读者,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不容忽视。
如果说学习者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将其与旧知识相结合,并进行比较是学习的主动性,那么我想在这里对主动性再进行适当的延伸。
正如文章开头我所写的,在比较,判断,分析后得出结论。
其实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主动地结合了新旧知识,更主动地对其提出了质疑。
新理论的出现意味着先前理论的不完善,而这一新理论又是否会在将来被更新的理论所取代呢,它又有何不妥或缺陷呢?正是带着这样的质疑,带着这样的审视态度积极地思考探索研究,专家们才会提出一个又一个日渐完善的理论,我们的社会才会发展,才会向前,才会有那么多新奇的事物出现。
人类的主动性为世界,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建构主义强调的新旧知识相结合及主动性都是从学习者的角度来展开的,可见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态度是最为重要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良好的学习方式,给予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觉踊跃的沉浸在学习的海洋中。
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之间的关系,并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全面的综述。
我们将首先概述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包括知识建构的过程、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社会互动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关注教学改革如何借鉴和应用建构主义理论,以改善教育实践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我们将分析建构主义理论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启示,并探讨如何将这些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
我们还将综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实例,以及其对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产生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考工具,以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其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独特理解和描述。
它认为,学习并非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生不是空白的容器,等待被填满,而是具有自我认知、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的个体。
他们通过自身的经验、理解和感知,主动地构建和解读新的知识。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并非是客观存在的、固定的实体,而是主观的、情境化的、不断变化的。
知识是由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背景和理解,通过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而建构的。
这种建构过程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发生的,与个体的认知结构、经验、文化背景等密切相关。
建构主义理论还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
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合作和互动,共享知识、经验和观点,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这种社会性互动不仅有助于知识的建构,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因此,建构主义理论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当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而非传统的知识传授者。
他们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自主建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他们的认知结构、经验和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以促进他们的有效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评述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观与行为主义学习观和认知学习观的根本区别是:行为主义学习观和认知学习观都把学习看做学习者个体的活动,两者所不同的是指向方向不同,行为主义学习观指向个体外部即行为反应,认知学习观是指向个体内部即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而构建主义学习观则将学习作为个体原有经验和社会环境互动的加工过程。
所以建构主义学习观还关注学习的环境对于学习者的影响,而这是行为主义学习观和认知主义学习观都未关注的。
在知识观方面,传统的知识观是建立在客观主义基础上的,认为知识是客观的、无可怀疑的和固定的。
而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都提出了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在学生观方面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即已经有了一定的建构基础。
当碰见新问题的时候,能够从自己的经验背景出发推出合乎逻辑的假设,能够广泛灵活的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并不是仅仅将知识经验进行记忆的保持。
在学习观上,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主动的信息构建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因而不是行为主义所描述的S-R过程。
他需要将原有的经验和新经验进行繁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仅可以进行个体的学习,还可以进行学习社会化的学习,即构建学习共同体,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
同样建构主义提倡情境性教学,力主具体和真实,但由此而反对抽象和概括,系统性地知识传授,这会造成知识的片段性、不连贯性,可能出现知识断层的现象。
维特罗克的生成性学习的一个核心观点是“学习是学习主题内部的主动建构,不是外界信息的单纯输入”。
而这一观点发展了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克服了该理论仅仅考虑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入环节,而很少考虑“如何通过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的缺陷。
(完整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四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是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
皮亚杰(发展为激进建构主义,主要关注个体与物理环境的交互作用,对学习的社会性重视不够)、布鲁纳和维果斯基(社会建构主义)是建构主义的先驱者。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被称之为个体建构主义,维果茨基的建构主义被称之为社会建构主义。
另外,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式学习理论”和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也都具有明显的建构主义倾向。
基本思想:学习是建构过程,是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建构主义者关注个体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知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及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一、建构主义知识观(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客观反映和准确表征,只是人们借助于符号系统对客观现实作出的一种“解释”、“假设”,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和标准答案。
因此,知识不是静止不变的,知识是发展的、演化的。
(2)不存在绝对的终极真理,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
建构主义认为,人们是在根据自己有限的知识经验来建构知识的意义,因而人们无法确定他们所建构出来的知识是否就是世界的最终写照。
知识并不能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规律和法则,它只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
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知识不可能一用就灵,而是要针对具体的问题情境对原来的知识进行加工改造。
(3)知识总是内在于主体的,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每一个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只能够由他自己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并取决于特定背景下的学习过程。
(4)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
(5)生存是掌握知识的目的。
知识不是被发现的,而是主体为适应环境而发明的工具、手段,掌握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探究和掌握真理,而是为了生存。
(6)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是个体与他人经由磋商并达成一致的社会建构。
(完整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四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是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
皮亚杰(发展为激进建构主义,主要关注个体与物理环境的交互作用,对学习的社会性重视不够)、布鲁纳和维果斯基(社会建构主义)是建构主义的先驱者。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被称之为个体建构主义,维果茨基的建构主义被称之为社会建构主义。
另外,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式学习理论”和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也都具有明显的建构主义倾向。
基本思想:学习是建构过程,是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建构主义者关注个体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知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及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一、建构主义知识观(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客观反映和准确表征,只是人们借助于符号系统对客观现实作出的一种“解释”、“假设”,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和标准答案。
因此,知识不是静止不变的,知识是发展的、演化的。
(2)不存在绝对的终极真理,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
建构主义认为,人们是在根据自己有限的知识经验来建构知识的意义,因而人们无法确定他们所建构出来的知识是否就是世界的最终写照。
知识并不能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规律和法则,它只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
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知识不可能一用就灵,而是要针对具体的问题情境对原来的知识进行加工改造。
(3)知识总是内在于主体的,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每一个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只能够由他自己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并取决于特定背景下的学习过程。
(4)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
(5)生存是掌握知识的目的。
知识不是被发现的,而是主体为适应环境而发明的工具、手段,掌握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探究和掌握真理,而是为了生存。
(6)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是个体与他人经由磋商并达成一致的社会建构。
第6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展开讨论……原来,不能搭好长(正) 方体的小组,他们课前自行准备的小棒只有23根;搭得不“漂 亮”的小组虽然准备了24根小棒,但是他们准备的小棒的长短 不一样……。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既找到搭不好 长(正)方体的原因,又深刻地掌握长(正)方体的有关特征。 • 对于“搭不好长(正)方体”这一即时生成问题,教师不再巧 妙地回避,而是通过“为什么”来分析原因,认识特征。这既 是尊重事实,了解学生学习起点的表现,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积 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态度,为探究活动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学 习氛围。 • 生成对应于预设,深陷在“预设”的樊笼里,框得过死,显然 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纯粹的“生成”也属空中楼阁,矫枉过 正。因此,我们应在预设基础上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与主 动建构。
• 以往的学习理论(比如奥苏伯尔的“同化论”)一般重在从 同化的一面来解释学习过程,强调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来理 解和记忆新知识,而对原有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而发生的顺 应则重视不够(尽管也有所涉及)。 • • 学习不仅是理解和记忆新知识,而且要分析它的合理性、有 效性,从而形成自己对事物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思想”; 学习不仅是新的知识经验的获得,同时还意味着既有知识经 验的改造。
• 三、个体建构主义和பைடு நூலகம்会建构主义
• 个体建构主义是在皮亚杰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以冯·格 拉塞斯费尔德和斯泰费为代表。关注学习者个体是如何建构某种认知 方面和情感方面的素质的。 • 社会建构主义是以维果茨基的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以鲍尔斯费尔 德和科布为代表。
• 有一位教师在教学长(正)方体的特征(有8个顶点、6个面、 12条棱等知识)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首先是学生以小 组为单位,要求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学具(小棒和一些橡皮 泥)搭一个长方体、正方体。于是学生就纷纷动手搭了起来。
(完整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ocx
第四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 ,也译作结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是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
皮亚杰(发展为激进建构主义,主要关注个体与物理环境的交互作用,对学习的社会性重视不够)、布鲁纳和维果斯基(社会建构主义)是建构主义的先驱者。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被称之为个体建构主义,维果茨基的建构主义被称之为社会建构主义。
另外,布鲁纳的“认知 -发现式学习理论”和奥苏贝尔的“认知 -同化学习理论”也都具有明显的建构主义倾向。
基本思想:学习是建构过程,是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建构主义者关注个体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知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及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一、建构主义知识观(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客观反映和准确表征,只是人们借助于符号系统对客观现实作出的一种“解释” 、“假设”,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和标准答案。
因此,知识不是静止不变的,知识是发展的、演化的。
(2)不存在绝对的终极真理,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
建构主义认为,人们是在根据自己有限的知识经验来建构知识的意义,因而人们无法确定他们所建构出来的知识是否就是世界的最终写照。
知识并不能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规律和法则,它只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
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知识不可能一用就灵,而是要针对具体的问题情境对原来的知识进行加工改造。
(3)知识总是内在于主体的,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每一个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只能够由他自己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并取决于特定背景下的学习过程。
(4)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
(5)生存是掌握知识的目的。
知识不是被发现的,而是主体为适应环境而发明的工具、手段,掌握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探究和掌握真理,而是为了生存。
(6)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是个体与他人经由磋商并达成一致的社会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历史悠久且影响深远的教育理论,它强调学习者通过社会互动和个人经验来建构知识和理解。
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们主动参与学习,并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与互动来共同构建知识和理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英国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和俄罗斯心理学家瓦戈茨基(Vygotsky)等人的研究。
皮亚杰强调个体对外界信息的加工和理解,而瓦戈茨基则强调社会互动对个体认知的影响。
这两位学者的研究观点共同构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学习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需要学习者积极探索和参与其中。
学习者通过自己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将信息与已有知识进行整合、重构和理解。
这一过程需要学习者运用各种策略和技巧,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社会互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者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来建构知识和理解。
他们可以共同讨论问题、分享观点、互相提供反馈,从而促进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成果。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他们需要创造有利于学习者合作和互动的环境,引导学习者共同构建知识和理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个体对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学习者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需要主动参与和探索。
他们需要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和选取学习策略,通过实践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过程。
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将面临挑战和困难,但也将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尽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中广受认可和应用,但它也存在一些争议。
有人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过于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参与度,而忽视了教师的作用和指导。
他们认为,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更为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引导学习者掌握基本概念和技能,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实施和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对于某些学习者来说,主动参与和互动可能并不容易实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一种认知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在教育和心理学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在课程改革、教师教育、教育技术以及教育研究中都占据着主导性地位。
近几年,由于社会的发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重心也发生了改变。
通过客观而理性地认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能够对教学活动起到帮助。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Abstract: The learning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emerged as a cognitive theory in the 1980s. It has a huge influence in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and it occupies a dominant position in curriculum reform, teacher educ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focus of research based on the learning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has also changed. Understanding objectively and rationally the learning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can be helpful to the teaching.Key words: constructivism the learning theory一、引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为了满足大环境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和需求,传统的关于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已经无法完全适应新的形势,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便由此兴起。
第十一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支架”法实例:
示范、暗示、激励、提示、给予部分答案、 出声交流、直接讲述、合作学习等。 (例:示范阅读)
⒉ 抛锚式教学
又称“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抛锚式教学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 “锚”)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 去感受、去体验 和解决问题。 如,《Jasper系列》软件的设计
(3)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 ,真
正的知识是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
的。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学习不是老师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而且这种建
构不能为被人代替; 知识的意义是学习者通过经验建构起来的; 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 途径或方式 。
3.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抛锚式教学的几个环节:
⑴ ⑵ ⑶ ⑷ ⑸ 创设情境 确定问题 (“抛锚”) 自主学习 协作学习 效果评价
抛锚式实例:
高一地理: 单元名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地球公转及地理意义》 你所在的信平律师事物所接到一个案子: 青云花园( 38°N )是一所集欧美建筑精华的住宅小区, 设施齐全,豪华典雅。小区由西区、东区及环绕区组成。西 区分布有住宅楼8栋,每栋楼有20层,约80米高,楼距约60米; 东区为一大型花园,设有游泳池及一些娱乐设施;环绕带分 布有东道,绿化带等公共设施。当地人们购买踊跃。然而一 年后,一些住户要求开发商赔偿损失,并由于协商不好,将 其告上法庭。纠纷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这些住户冬季室内接受 不到阳光的照射。开发商百般狡辨,住户们需要拿出强有力 的证据才能打赢这场官司。 信平律师事物所,派你调查这桩案件。并给房地产公司提出今 后的规划意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
建构主义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它具有迥异于传统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思想,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代表人物:皮亚杰、斯腾伯格、卡茨、维果斯基。
(一)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从“学习的含义”(即关于“什么是学习”)与“学习的方法”(即关于“如何进行学习”)这两个方面进行说明:1.学习的含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2.学习方法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1.知识观(1)知识不绝对: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如:我们学习的平行线的概念是: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但是现实情境中并没有这样的两条直线。
(2)因情境不同,知识也会发生变化: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并不能拿来就用,而是要针对具体情景进行再创造。
如:数学上我们学习:1+1=2,但是这也只有在数学计算时是可行的,当变换了情境,比如,一杯水倒在桶里,再倒一杯水在桶里,此时还是一桶水,1+1=1了。
(3)因人而异:知识会因为学生经验世界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比如:我们学习的小鸡是有两条腿,一对翅膀,但是小明的爸爸是某快餐养鸡场的员工,因为给鸡注入了激素,小明看到的小鸡就是4条腿,两对翅膀。
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作者:温彭年;贾国英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建构主义——一种重要的学习哲学作为一种学习的哲学,建构主义至少可以追溯到18世纪拿破仑时代的哲学家维柯(Giambattista Vico),他曾经指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
从这以后许多人从事过与这一思想有关的研究。
从哲学角度看,建构主义扎根于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他们认为,主体不能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构建的基本的认识原则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
本世纪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并将其应用于课堂和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主要有杜威、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等人。
1.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杜威认为,真正的理解是与事物怎样动作和事情怎样做有关的,理解在本质上是联系动作的。
由此出发,他将立足于“行动”的学习与不确定情境中的探索联系在一起,正是情境内在独特的、积极的、不确定性才能使探索存在并激励和指导着探索的前进。
杜威强调,教育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教育就是经验的生成和经验的改造,学生从经验中产生问题,而问题又可以激发他们运用探索的知识产生新概念。
2.维果茨基教育思想俄国杰出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研究,对于理解建构主义也是十分重要的。
维果茨基坚信,儿童是在摆脱日常概念和成人概念的“张力”中学习科学概念的。
如果仅仅将源于成人世界的预成的概念呈现给儿童,那么他就只能记忆成人有关这一想法所说的一切。
他强调,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社会可以对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维果茨基很重视学生原有的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
他们将学习者的日常经验称为“自下而上的知识”,而把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称为“自上而下的知识”,自下而上的知识只有与自上而下的知识相联系,才能成为自觉的、系统的知识;而自上而下的知识只有与自下而上的知识相联系,才能获得成长的基础。
3.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观点建构主义的先导当属皮亚杰。
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引言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而教学改革则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教育界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改革思想。
本文将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基础,强调个体通过与环境的交互构建自己的知识和理解。
它认为学习不仅仅是被动接收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地构建个体认知结构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注个体的思维和学习过程,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
它认为学习者应该积极参与学习,通过实践、合作、探究等方式来主动构建新的知识和理解。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角色,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较大差异。
在教学改革中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以下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改革中的几个方面的应用:1. 基于问题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学习者通过解决问题来积极参与学习。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建构主义教学则更加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这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合作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社会性的活动。
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合作学习活动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意见、分享知识和经验,在合作中建构新的知识和理解。
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基于项目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应该是一个真实和有意义的过程。
基于项目的学习是指将学习与实际生活和实际问题相结合。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和组织一系列的项目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作者:温彭年;贾国英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建构主义——一种重要的学习哲学作为一种学习的哲学,建构主义至少可以追溯到18世纪拿破仑时代的哲学家维柯(Giambattista Vico),他曾经指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
从这以后许多人从事过与这一思想有关的研究。
从哲学角度看,建构主义扎根于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他们认为,主体不能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构建的基本的认识原则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
本世纪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并将其应用于课堂和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主要有杜威、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等人。
1.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杜威认为,真正的理解是与事物怎样动作和事情怎样做有关的,理解在本质上是联系动作的。
由此出发,他将立足于“行动”的学习与不确定情境中的探索联系在一起,正是情境内在独特的、积极的、不确定性才能使探索存在并激励和指导着探索的前进。
杜威强调,教育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教育就是经验的生成和经验的改造,学生从经验中产生问题,而问题又可以激发他们运用探索的知识产生新概念。
2.维果茨基教育思想俄国杰出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研究,对于理解建构主义也是十分重要的。
维果茨基坚信,儿童是在摆脱日常概念和成人概念的“张力”中学习科学概念的。
如果仅仅将源于成人世界的预成的概念呈现给儿童,那么他就只能记忆成人有关这一想法所说的一切。
他强调,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社会可以对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维果茨基很重视学生原有的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
他们将学习者的日常经验称为“自下而上的知识”,而把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称为“自上而下的知识”,自下而上的知识只有与自上而下的知识相联系,才能成为自觉的、系统的知识;而自上而下的知识只有与自下而上的知识相联系,才能获得成长的基础。
3.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观点建构主义的先导当属皮亚杰。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基于他有关儿童的心理发展的观点。
他发展了发生认识论,区分出一个孩子在建构一种世界模式时,必须经过不同的认识阶段。
他确信,学习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发现。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他认为知识既非来自主体,也非来自客体,而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
一方面,新经验要获得意义需要以原来的经验为基础;另一方面,新经验的进入又会使原有的经验发生一定的改变,使它得到丰富、调整或改造,这就是双向的建构过程。
从现实缘起来看,建构主义是针对传统教学的诸多弊端而提出的。
传统的认识论和认知科学认为,知识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
因此,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教学过程获得这样的现实映象。
为此,学生必须以某种方式从环境中获得信息,也就是说要对他进行“教学”。
这种朴素的观点认为,我们的感官就像照相机一样工作,即拍摄出世界是如何“真实地”作用于我们的脑的映象,并利用这一映象作为一种“地图”,即以出自该客体结构的略微不同的形式进行编码。
这种观点很快引出许多概念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它忽略了世界的无限复杂性。
此外,详细的观察也表明,在所有的真实案例中,认知并不是这样进行的。
主体在进行认知时,积极地产出大量潜在的模式,而外部世界的作用则在于选择,即在排除其他模式时,强化其中的一些模式。
有人对传统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做了这样的概括:(1)不完整,过于空泛,过于脆弱;(2)惰性,无法在需要的时候运用;(3)不灵活,无法在新的或类似的情境中迁移应用。
如何缩小学校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这是建构主义者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建构主义的观点强调,建构首先服务的是自身的目的,主体希望能控制他所感觉到的东西,以便从其首选的目标状态中排除一切与之相背离和产生干扰的东西,控制自身需要的并可以加以控制的事物模式。
但是该模式只应包括与主体的目标和行为相关的那些方面,从而有可能去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作为教育界的一种新的认识论和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对传统教学观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对学习和教学作出了新的解释,以这种理论为基础,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设想,这对改革传统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二、建构主义的分类与学习观(一)建构主义的分类建构主义的观点一般表现为认知的建构主义、社会的建构主义和激进建构主义。
1.认知的建构主义认知的建构主义主要源于皮亚杰的研究。
它是从个人的角度接近学习和认知的,对心理作了狭义的说明。
描述的是个人方面的心理,将其范围局限于个人的头脑。
这一观点将学习描述成为总结个人经验而不断重构个人的理解和知识的过程。
将认知的重组看作是完成学习过程中的要素。
这种认知的建构观点把注意力集中于个人的同时,并不否认社会性交互作用的重要性。
事实上,这一观点认为,学习者应与他们的环境(无论是物理环境还是社会环境)相互作用。
在这一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应实实在在地接触跟他们建构的世界知识不一致的现象。
在社会场景中,这一切可通过话语或看法的交换来进行。
目前,理论人员一直试图从认知结构的角度寻求对知识获得过程的更好的理解,他们将每个人的心理和认知过程看作是同等的。
即使学习发生在小组场景(如课堂)中,注意的中心仍然是理解的个人发展。
2.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主要以维果茨基的理论为基础。
与个人——认知建构主义相反,社会——文化建构主义者将心理定位于社会中的个人行为。
因此,学习首先是进入某一实践共同体的文化的过程。
这些社会——文化理论家提出的假设是:个人的认知加工过程是通过社会和文化的加工过程而被分类的。
就其本质而言,社会——文化建构主义要求我们特别注意学习者环境中的文化惯例。
因此,该观点的主要命题包括对社会交互作用的参与以及按文化方式组织的能影响学习和发展的活动。
该立场的理论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受维果茨基著作的影响。
他特别强调两个领域:一是与比较有知识的其他人在最近发展区的社会交互作用;二是以文化方式发展的文化系统(即语言作为建构意义的心理工具)。
由此产生的结果是:该观点的教育意义主要是强调社会保证,它使学生可能参与专家的活动。
社会——文化观点的功绩在于帮助个人将学术的和科学的训练视作社会性的机构,即依靠共享文化实践而共同发挥作用的一群人。
也有人将社会建构主义又分为社会性建构和社会文化认知的建构主义两类。
3.激进建构主义这是在皮亚杰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以Von Glasersfeld和Steffe为典型代表。
Von Glasersfeld曾用下列两条原则对激进的建构主义进行定义:(1)知识不是通过感觉或交流而被个体被动地接受的,而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2)知识的功能是适应自己的经验世界,帮助自己的经验世界,而不只是对某一客观存在的现实的发现。
他认为,应该用“生存力”来代替“真理”一词,只要某种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具体问题,或能提供关于经验世界的一致性解释,那它就是适应的,就是有“生存力”的,不要去追求经验与客体的一致。
所有的知识都是在个体与经验世界的对话中建构起来的,而这要以个体的认知过程为基础。
但这种建构主义要关注个体与其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对学习的社会性一面则重视不够。
除了上述分类外,还有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控制论的观点等。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观还没有形成稳定、清晰的体系,以上几种倾向并不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全部。
(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综上所述,建构主义者提出问题的角度、使用的术语都有很大不同,但却能称作建构主义,那么他们有哪些共同点呢?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建构主义者(特别是激进的部分)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而且,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另外,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这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建构主义的这种知识观尽管不免过于激进,但它向传统的教学和课程理论提出了巨大挑战,值得我们深思。
按照这种观点,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
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它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它对个体来说是毫无权威可言的,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依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
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
另外,知识在各种情况下,应用并不是简单套用,具体情境总有自己的特异性,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使学生走向“思维中的具体”。
2.建构主义的学习活动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由其他人代替。
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因而不是行为主义所描述的S-R过程。
而且,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在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的。
其中,每个学习者都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所以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因此,建构主义又与认知主义的信息加工论有所不同。
3.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知识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这并不是胡乱猜测,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
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
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