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实验
生理学实验指导第七章循环实验
![生理学实验指导第七章循环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51fffb7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1.png)
第七章 循环实验实验十三 蛙心起搏点观察一、目的和原理哺乳动物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除结节区外,均具有自动节律性,但各部分的自律性高低不同,以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正常的心脏搏动每次都有窦房结发生,依次传到心房、心室引起收缩,故窦房结被称为哺乳动物的心起博点。
两栖类动物的心起博点是静脉窦。
本实验的目的是用局部加温和结扎的方法观察蛙心起博点及蛙心脏不同部位自律性的高低。
二、实验对象蟾蜍或蛙。
三、实验器材和药品蛙类手术器械、蛙心夹、滴管、线、小试管、任氏液。
四、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目(一) 取蟾蜍一只,用探针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后,将其仰卧位固定在蛙板上,用剪刀剪开胸骨表面皮肤并沿正中线剪开胸骨,可见心脏包在心包中,仔细剪开心包,充分暴露出心脏。
(二) 参照图7-1,观察心脏的解剖,在胸面可以看到 一个心室,其上方有两个心房。
心室右上角连着一个动脉干,动脉干根部膨大部分称动脉球。
动脉向上分左右两支。
用玻璃分针从动脉干背面穿过,借以将心脏翻向头侧。
于心脏背面两房下端可看到颜色较紫篮的膨大部分为静脉窦。
静脉窦与下腔静脉相连。
静脉窦与心房的交界处称窦房沟,而心房与心室的交界处称房室沟。
认准心脏各部分位置后,注意观察静脉窦、心房和心室的跳动程度并计数它们在单位时间内的跳动次数。
(三) 盛有35~40℃热水的小试管(或稍烧热的探针)分别靠近心室、心房、静脉窦,观察和记录心脏跳动次数有何变化。
(四) 用镊子在主动脉干下穿一线备用。
用玻璃分针穿过主动脉干下面,将心尖翻向头端,暴露心脏背面,在静脉窦和心房交界的半月形白线(窦房沟)处用线结扎阻断静脉窦和心房之间的传导,观察心房、静脉窦的跳动频率有何变化。
(五) 待心房、心室的跳动恢复后,分别计数静脉窦和心房、心室的跳动频率,并比较其频率差别。
然后再取一线在房室沟处作一结扎(斯氏第二结扎),阻断房室之间的传导,观察心房和心室的跳动情况。
分别计数每分钟跳动次数。
将实验结果填入下列表格。
第七章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第七章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e2195313968011ca3009111.png)
第七章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一、教学大纲要求掌握流行病学实验设计要点和评价实验效果的主要指标熟悉流行病学实验的基本特点了解流行病学实验的概念,主要类型和优缺点二、教学大纲精要(一)流行病学实验的概念流行病学实验通常以人类(病人或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研究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将所研究的干预措施给予实验组人群后,随访观察一段时间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如发病率、死亡率、治愈率等,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效应上的差别,判断干预措施的效果。
(二)流行病学实验的基本特点1. 它是前瞻性研究,即必须直接跟踪研究对象,这些对象虽不一定从同一天开始,但必须从一个确定的起点开始跟踪;2. 流行病学实验必须施加一种或多种干预处理,作为处理因素可以是预防或治疗某种疾病的疫苗、药物或方法措施等;3. 研究对象必须是来自一个总体的抽样人群,并在分组时采取严格的随机分配原则;4. 必须有平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要求在开始实验时,两组在有关各方面必须相当近似或可比,这样实验结果的组间差别才能归之于干预处理的效应。
根据上述特征可以看出,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方法有其独到之处。
如描述流行病学和分析流行病学是用观察法进行研究,研究对象可以随机抽样,但不能随机分组。
与描述性研究相比,实验性研究还有一个明显特征是能够检验假设;与分析性研究相比,虽然两者都可以用来检验假设,但实验性研究在检验效应能力上比任何分析性研究都强得多,其往往可以作为一系列假设检验的最终手段而作出较肯定性的结论。
(三)流行病学实验的主要类型分为临床试验、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三类:1.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其研究对象是病人,以个体为单位进行随机化实验分组的实验方法,病人包括住院和未住院的病人。
2.现场试验(field trial) 是以尚未患病的人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化分组,接受处理或某种预防措施的基本单位是个人。
3.社区试验(community trial) 是以人群作为整体进行实验观察,常用于对某种预防措施或方法进行考核或评价。
八下物理第七章实验探究题
![八下物理第七章实验探究题](https://img.taocdn.com/s3/m/f162150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b.png)
第七章实验探究题7.1探究力的作用以及三要素实验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由运动——静止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由静止——运动运动快慢、方向发生改变(圆周,拐弯,旋转等,方向都在发生改变)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问题:实验方法: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用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
(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
如图所示的是小明设计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1)小明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力的作用效果;(2)通过比较(a)和(c)两图,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3)他想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则应该选择图和图进行比较。
(4)通过比较(b)和(c)两图,能得到结论吗?答:,原因是。
2.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甲、乙、丙为某运动员进行跳板跳水比赛的漫画图,丁为另一体重较大的运动员从同一跳板跳水的情形。
(1)观察图甲,人对跳板施加的力的作用效果是__ __;观察图乙,跳板对人的力的作用效果是__ __。
(2)观察图甲和丙,发现跳板形变程度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 __有关。
(3)观察图丙和丁的跳板形变程度,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 __有关。
(4)图中不能探究力的方向是否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请设计简单实验验证。
7.2弹簧测力计实验探究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大小成正比。
)例题:1、小明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钩码,做“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实验。
下表是小明同学收集的实验数据。
弹力/N 0 0.5 1.0 1.5 2.0 2.5 弹簧总长度/cm 6.0 7.2 8.4 9.6 10.8 12.0 弹簧伸长量/cm 0 1.2 2.4 4.8 6.0 (1)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完成上表的空白处。
(2)分析实验数据或从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图,你可得到的结论是。
流体力学实验第七章
![流体力学实验第七章](https://img.taocdn.com/s3/m/da22fc2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05.png)
29
〔2〕定床模型和动床模型
按照模型河床能否变形可把模型分成定床和动 床两类.
定床模型:模型河床不随水流作用而改变,其河 床常用水泥沙浆制作,模型水流是清水.
动床模型:模型河床随水流作用而改变,其河床 常用天然沙或轻质沙〔如煤粉、木屑、塑料沙、胶 木粉等〕制作,模型水流也常挟沙.当河床变形显著 或要了解河道冲淤情况时,需采用动床模型,动床模 型一般都是动态模型.
水洞可进行常规水动力学实验、空泡实验、 边界层机理和水噪声实验等.
17
小型水洞
18
重力式水洞的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
水泵将地下水池中 的水泵入高位的水 箱中,水箱内的溢 流板使水箱中的水பைடு நூலகம்位保持恒定.水箱 内还插有多孔阻尼 板作为稳流装置, 用来消除进水所引 起的波动.水在管 道内经过扩压段、 整流网和收缩段后 进入实验段,然后 流入回流渠道,集 中到水池中.
32
Settling Chamber
Exit Section
小型水槽
Motor Assembly
9
大型水槽
10
船舶试验水槽〔400m〕
11
其它水槽 〔1〕拖曳水槽:船模实验、分层流实验等
12
〔2〕波浪水槽 在普通水槽上装上造波器和消波器,造波器用来模
拟海浪,有多种形式.在水槽的另一端,消波器使水波 以及模型产生的船波不再反射.
以及满足实验所需的流量要求,水槽实验装 置的供水不直接与自来水管道连接,而要通 过一独立的水箱管路系统,典型的由有一定 水头高度的水箱、连接管道、水渠道和水 泵组成.
水箱的溢流板使水箱中的水位在实验过程
中保持恒定,水箱内还可以插有几块多孔阻
尼板作为稳流装置,用来消除进水所引起的
第七章 教育实验研
![第七章 教育实验研](https://img.taocdn.com/s3/m/1953b78d02d276a200292e68.png)
二、实验研究的特点
【优点】
1. 可以简化研究对象,把研究对象从复杂的 现象中分离出来;
2. 可以强化研究对象;
3. 可以再现自然过程;
4. 可以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5. 可以反复验证。
【不足】
•花费多
•控制难
•要求高
三、实验的分类
(一)实验室实验与实地实验
优:1.实验背景和变量相对容易控制;
五、总结评价教育实验
1.处理实验结果 2.形成新理论 3.撰写实验报告 4.评价教育实验
第四节 教育实验设计
一、实验设计的内容 (一)实验设计的内容 1.实验自变量的确定及呈现方式 2.反应因变量的具体指标及观测方法 3.确定实验人数和抽样方法 4.拟定实验的指导语,安排试验程序 5.参照统计分析的要求设计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 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等 6.考虑无关变量排除和控制的具体措施,保证实验 的效度——内在效度、外在效度
第七章
教育实验研究
第一节 实验法概述
一、什么是实验与教育实验 1.实验:经过研究者精心地设计,并在高度控 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 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2.教育实验:为了解决教育中的问题,根据一 定的教育理论或假设组织有计划地教育实践, 经过一定的时间,就实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从而得出有关实验因素的科学结论。
非实验 低 准实验 真实验 高
控制水平
(三)双盲实验
• 指在一项实验中,实验刺激对实验对 象和参与实验的观察人员来说都是未 知的。(主试与被试均不知道实验的 相关事宜)
第二节
教育实验研究的原理
一、教育实验研究中的变量
1. 自变量:受实验者操纵的假定的原因变量。 2. 因变量:又称实验结果反应变量,是教育 实验自变量作用于实验对象后出现的实验 效果,是一种假定的结果变量。 3. 无关变量:又称控制变量或额外变量,是 指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外的一切变量。(与 自变量无关,但会影响因变量)
第七章 实验研究(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_风笑天)
![第七章 实验研究(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_风笑天)](https://img.taocdn.com/s3/m/6a8714b7a300a6c30d229f9f.png)
上述各种缺乏实验设计中一个或多个“条 件”或“部分”的实验就叫做准实验设计。
准实验设计的类型
•
实验刺激(缺乏控制)
实验组
……..……..……..… 后测1
限制很大。
第二节 实验的程序与类型
一、实验研究的程序
因果关系假设 决定实验设计 决定如何引入实验刺激
选取实验对象
建立实验背景 制定因变量的测量
随机指派分组 因变量的前测 实施实验刺激
比较分析 告之实验的真实目的
因变量的后测
并非完全严格固定不变
二、寻找两组相同的对象
匹配是依据各种标准和特征,找出两个完全 相同或几个完全相同的实验对象进行配对, 并将其中一个对象分到实验组,将另一个对 象分到控制组的方法。
一、重大事件的影响 二、实验对象成长发展的影响 三、前后测环境不一致的影响 四、初试—复试效应的影响 五、实验对象选择和缺损的影响
三、主体部分的写作
1、叙事逻辑与内容安排 强调故事性、描述的流畅性 归纳逻辑 内容的安排以便于讲清楚“故事”为标准 通过对故事的讲述、对资料的描述,来阐明和 证实研究对研究问题所做出的判断。
二、更为复杂实验设计
索罗门三组设计:关注除了前测的影响外, 前测和实验刺激之间还会产生某种“交互作 用效应”,即二者的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另一 种外加的影响。
实验组: 前测e·······实验刺激·········后测e
控制组1: 前测1····························后测1
控制组2:
控制组2:
第七章--控制实验PPT课件
![第七章--控制实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0703843c1ec5da50e270da.png)
.
6
第二节 控制实验的程序与技术
一、控制实验有以下程序: 1、选择课题,确立研究假设 首先要有明确的研究目的, 其次是简化众多的影响因素,选择具有重要重 要影响的因素,最后确立自变量和应变量,并在假 设的描述中详细地说明所要探测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
7
在有关大众传播诸多因素中依实验目的并参照 有关理论或定论,选择一对与研究目的相符的因果 关系因素来作为实验变量。
二、撰写研究报告
.
23
思考题: 1、控制实验法的特点有哪些? 2、掌握控制实验法的步骤和程序。
.
24
.
20
三、控制实验主要关注的条件 传播学中的控制实验主要关注以下条件: 1、信源的条件——测试信源可信性与传播效果 之间的关系; 2、信息内容的条件——测试不同的信息内容是 否会导致不同的认知和行为反应。 3、传播方法和技巧的条件——测试不同的内容 提示法、说理法和诉求法各自具有什么样的说服效果;
卢因
.
3
这一方法需要在经过特殊设计的专门的实验室 中进行。实验室内应配有阅读机、录音机、放映机 以及各种记录、测量反应的仪器,对实验室的形状、 灯光、色彩等也会有特殊的要求。试验进行时必须 人为地控制某些变量以观察特殊变量与传播效果之 间的因果关系。
.
4
二、控制实验的特点
1、研究对象较少;
2、 研究环境是在实验室人为的环境中。
第七章 控制实验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控制实验的操作方法 第三节 研究报告
.
1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控制实验:在传播学中,控 制实验主要是用于测试特定的信 息刺激或环境条件与人的特定心 理或行为反应类型之间的因果关 系。
.
第七章听觉实验研究
![第七章听觉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34075f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5.png)
曲线上的数字为掩蔽声声压级
B、噪音掩蔽
白噪声对纯音掩蔽的实验结果 依根等人(Egan et al.,1965)曾使用窄频带噪音作为一种掩蔽刺激,
使用的噪音带宽为90赫,中心在410赫
应用 杜比数码家庭影院系统
杜比数码则是采用第三代ATC技术,被称为感觉编码系统,它将一种特 殊的心理音响(Psycho Acoustics)知识、人耳效应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先进 的数码信号处理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了这种"数字多声道音频处理技 术"。
心理特征
特征
描述
单位
特征
单位
波频率 波振幅 波混合
每秒振动次数 赫兹
音高 (mel),确定1000mel的音
噪音也有它的实用价值,如临床上常用— 高是1000Hz、声压级(即声音
种混合的噪音去掩蔽对侧耳的听力来测量 强度)为40db的声音刺激的主
被测耳的听力。这种噪声又称白噪声
(各关w外 量成系h界 (i分 的te施声之非no加波间周is的的具期e)有性,能压同复它样合是声声振 音由压 强幅,各、 、在因种声 声相为频压 强位白率级 级上噪中、 、无声组系像成响统常,度 光力一)样,把全部频率声成功分率都级结合在一起。
3、响度与时间
响度与时间有关,对一个声音的响度进行估计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持 续时间。在这个最短时间值以上时,随着持续时间的增加(减 少),响度也会增加(降低)。若一个人要对一个持续时间太长 的音进行感知的话,则其响度也会变化。
密拉贝勒和泰钦纳等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要求被试对一个持续几 分钟的音连续进行响度调整。结果表明,对高强度的音,为了要获得同样 的主观响度,被试逐渐随时间的加长而增加音强;而对低强度的音,则结 果相反:随时间的推移,音的知觉响度不断加大。
第七章实验研究法1
![第七章实验研究法1](https://img.taocdn.com/s3/m/5efcff3567ec102de2bd89a4.png)
• 4.在实验条件控制上 • 由于教育实验具有社会性、整体性和 综合性等特点,导致教育实验的控制不 可能像自然科学实验的控制那样严密, 对实验条件的控制具有准控性。另外, 在教育实验结果上,不能完全客观测量, 同时还涉及对被试的实验道德问题。
三、教育实验研究法的类型
• • • • • 1.实验室实验 2.自然实验 1.探索性实验 2验证性实脸
• •
• • •
一、教育实验设计的效度
• (一)教育实验的内在效度 • 内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 的程度,即指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 系的真实程度,即研究的结果。要提高 教育实验的内在效度,就必须控制各种 外部因素。实验设计过程中研究者要充 分发现可能威胁内在效度的因素。
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
二、教育实验设计的步骤
• (一)陈述研究问题 • 课题的表述主要是为了清楚说明本课 题的范围和变量的限定,为研究活动提 供一个聚焦点,并且,它也为研究设计 提供了起点,因为只有在研究所涉及的 范围和变量明确之后,才可能作出具体 的设计。
• (二)提出研究假设 • 实验假设是引导我们收集资料的桥梁。 明确假设检验的内容,才能有效地进行 研究设计、收集资料、分析实验结果、 验证假设、实验目的。假设是在研究问 题的陈述中形成的,研究问题的陈述可 以有一个或多个假设与之相联系。
前测一后测控制组设计的局限性
• 在人力、物力和时间上不是很经济。 • 实验设计不能检测前测与实验处理的交
互作用。
• (三)分析研究变量 • 研究变量的分析是全面分析教育实验 中涉及的自变量、无关变量和因变量。 • 1.明确实验的自变量。在教育实验 • 中,自变量常常是教材、教法、教学手 段或教学组织形式等。
• 2.选择因变量及适当的测量手段 • 对因变量的选择与测定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 首先要确定所选择的反应变量是能够提供有 关研究问题信息的; • 第二要决定怎样进行测定,如何选用适当的 测量方法、度量单位及必要的技术手段; • 第三要考虑测量数值的可能准确度。
流行病学课件:第七章 实验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课件:第七章 实验流行病学](https://img.taocdn.com/s3/m/1ca7709758fb770bf68a5598.png)
实验流行病学 以人群为研究对象的实验性研究 : 又称 流行病学实验(epidemiologic experiment) 干预研究(intervention study)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原理示意图
目标 人群
样本
实验组 (干预措施)
随 机 分 组
对照组 (对照措施)
结局+
结结局局事件-不发生
随访观察
d2
α水平相应的 标准正态差
公式适用于N≥30时
两组连续变 量均值之差
5、对照的设置
➢ 设立对照组的目的是消除非实验因素干扰而产生的混杂 和偏倚。合理的对照能成功地将干预措施的真实效应予 以客观地、充分地暴露或识别出来。
所设立的对照组必须与实验组达到均衡可比。
除干预措施外,组间其他影响结果的非处理因素等均相同。 检测和观察方法及诊断标准必须一致。
标准疗法对照
实验组给予所要研究的处理因素,对照组给 予目前临床上最好的疗法,即评价新处理措施是 否可以代替目前最好的疗法,或者和目前最好的 疗法相当。
适用于所研究疾病已有较为有效的治疗和干 预措施。
安慰剂对照
某些疾病患者,因依赖医药而表现出一种正向心理效 应,这种效应称之为安慰剂效应。当以主观症状的改善情 况作为疗效评价指标时,其“效应”中可能包括安慰剂效 应。只有设立安慰剂对照,才易于对治疗效果下结论。
based-population 社区试验(community trials)
based-community
18世纪 经典的人群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James Lind George Baker Goldberger
vit C与坏血病 铅与腹绞痛 vit B与糙皮病
➢ 1955年,Francis进行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现场 试验是迄今规模最大的人群实验;
第七章听觉实验
![第七章听觉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90272218a76e58fafab003e0.png)
(三)双耳周相差
如果声源不在正中面上,不仅会产生双 耳强度差和双耳时间差,而且还会出现 双耳周相差(phase difference of the two ears)。这是因为声波是由一系列的正 压和负压组成的,因此任何瞬间,最大 的正压到达两耳的时间不同,声调在两 耳可能产生周相差。
(四)立体声听觉
第三节 空间听觉定位
听觉定位(auditory localization)是指利用听觉 器官判断发声体的空间方位。 单、双眼和单、双耳定位能力比较
一、听觉空间定位线索
对于声源的方向判断,主要有三种双耳 线索:
– 强度差 – 时间差 – 周相差
(一)双耳强度差
当双耳离声源的距离不同时,会产生强度上的 差异。声源很少发自人体的正中面,这样它与 双耳的距离之差就产生双耳声强差(intensity difference of the two ears)。向头部投影一个 声影 (sound shadow)(类似于光的影子), 与声源方向相反的一耳处在声影之中,从侧面 来的声音必须绕过头部才能到达另一耳,在声 音到达之前,许多声波已被头部与其周围物体 吸收,因此到达另一耳的声音强度相对比较弱。
人耳对声音的某一参变量变化的最小可觉差被 称为听觉的差别阈限,是听觉差别感受性的表 征量。强度:噪音和纯音的辨别不同,噪音的 差别阈限符合韦伯定律,纯音的差别阈限不符 合韦伯定律。频率:频率的差别阈值是频率和 强度两者的函数,随频率的升高而变大;差别 阈值在1000赫兹以上变化特别显著,随声级的 提高而变小。最小的差别阈值(1赫兹)出现 在低频和较高声级的条件下。时间:听觉的敏 锐度,人耳对时间的分辩可短到2ms,且和声 音的频率和强度无关。时间差别阈限随声长的 变短而变小。
第七章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第七章实验流行病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7550cf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8.png)
第五十二页,共69页。
析因设计 ≥2个研究因素,分析交互作用
交互作用 当处理因素中的某个因素因质或量 发生改变时,使其它因素的实验效应的强度 发生改变。 解决的问题:
两个或以上处理因素的各处理水平间的均数有差异?
两个或以上处理因素之间有交互作用?
第五十三页,共69页。
例如 拟比较两种药物对高血压病人的疗效,同时分析
研究设计
☼明确研究目的
☼选择研究对象 ☼确定实验现场
☼设立对照 ☼确定样本大小
☼随机化分组
☼应用盲法
☻简单随机分组
☻分层随机分组
第四十页,共69页。
研究设计
☼明确研究目的
☼选择研究对象 ☼确定实验现场 ☼设立对照
☼确定样本大小 ☼随机化分组
☼应用盲法
☻单盲 ☻双盲
☻三盲
第四十一页,共69页。
数据分析
预防实验(preventive trial)
人群中预防措施和策略的效果考核
现场试验(field trial)
社区实验(community trial )
以群体为单位的预防试验
第十五页,共69页。
按设计类型分
真实验(true experiment)
随机抽样、随机分配 干预 前瞻
平行试验
作业
方法学特点 样本组成 分组标准 时间顺序 率
暴露与疾病 联系指标 优点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比较
前瞻性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缺点
第一页,共69页。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比较
方法学特点 样本组成 分组标准 时间顺序 率
前瞻性队列研究
无病个体 暴露或未暴露 前瞻性(从因到果) 暴露者与未暴露者发病或死亡情况
市场研究方法 第七章实验法
![市场研究方法 第七章实验法](https://img.taocdn.com/s3/m/a97c9bd3240c844769eaee1f.png)
有控制组的事前事后设计:
实验组 事前测量 实验投入 事后测量 X1 有 X2 控制组 Y1 - Y2
实验产出结果=(X2 - X1 ) -(Y2 - Y1 )
例
�
某公司欲测量其产品新包装的效果,做一事 前事后设计,三星期后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前 100 100 实验后 130 110 变动 30 10 实验效果 +20%
μ=34
★固定效果模式——即实验投入并非由 一总体中随机抽出,是已固定者,(如 大方公司只有三种包装方法),此为固 定效果模式。 � 随机效果模式——如果有多种实验投 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来决定哪种实 验投入应用在实验中,则称为随机效果 模式。
�
分组随机设计(随机区集设计)
研究者除了测量“实验处理”的影响外, 还可以将某个主要的外部环境因素加以 控制,以消除其影响力。 � 在分组随机设计中,实验结果除了受总 平均值、实验处理及误差影响外,增加 了外部因素影响力。
�
仍以大方公司为例,假定大方公司认为应对各销售区域间的差别予 以考虑,因为各销售区域间的消费者特征不同,决定选定五个区域 作为实验区,至于何种包装应在何区实验,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决 定。实验时间为一个月。结果如下:
销售区域 1罐头 1 2 3 4 5 实验 处理 总计 平均数 44 32 64 32 28 200 40 实验处理 2玻璃瓶 32 30 58 42 38 200 40 3塑料瓶 62 22 88 52 36 260 52 区域 总计
组 实验组 控制组
有控制组的事前事后设计优缺点
� �
� � �
�
�
优点 因为设有控制组,可以消除外来因素的影响,如何非实验因素, 如季节或竞争对手的推广活动所造造成的影响对两组商店节油系 统的影响,因此实验组的销售变动较能反映实验投入的效果。 缺点 如果实验对象是销售量,则缺点不太明显;但如果实验对象为消 费者的意见,则有一下各种缺点: 1、不同调查员的影响:如果实验组与控制组由不同的调查员处 理,则调查员的询问语气、暗示或批评,对被调查人都会产生不 同的影响。 2、事前调查的影响:被调查者经过事前调查后,对实验目标或 内容已经有若干认识,在进行事后调查时,每每会影响到他的答 案。 3、被调查者的退出:有时候被调查者在做事后调查时已迁居他 处,或对调查工作赶到厌烦,不愿合作,形成某被调查组人数减 少;如果该减少率较大时,便会影响到实验的结果。调查者往往 会要求被调查者在实验期内做一些记录工作,这样经常会使被调 查者赶到麻烦,而加以推辞。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https://img.taocdn.com/s3/m/340e6e7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0.png)
第七章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实验: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考点预测】1.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器材和实验原理2.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3.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方法技巧与总结】1.实验原理当摆角较小时,单摆做简谐运动,其运动周期为T=2πlg,由此得到g=4π2lT2,因此,只要测出摆长l和振动周期T,就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的值.2.实验器材单摆,游标卡尺,毫米刻度尺,停表.3.实验过程(1)让细线的一端穿过金属小球的小孔,做成单摆.(2)把细线的上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把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让摆球自然下垂,在单摆平衡位置处做上标记,如图所示.(3)用毫米刻度尺量出摆线长度l′,用游标卡尺测出金属小球的直径,即得出金属小球半径r,计算出摆长l=l′+r.(4)把单摆从平衡位置处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不超过5°),然后放开金属小球,让金属小球摆动,待摆动平稳后测出单摆完成30~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计算出单摆的振动周期T.(5)根据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6)改变摆长,重做几次实验.4.数据处理(1)公式法:利用T=tN求出周期,算出三次测得的周期的平均值,然后利用公式g=4π2lT2求重力加速度.(2)图像法:根据测出的一系列摆长l对应的周期T,作l-T2的图像,由单摆周期公式得l=g4π2T2,图像应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图所示,求出图线的斜率k,即可利用g=4π2k求重力加速度.5.注意事项(1)悬线顶端不能晃动,需用夹子夹住,保证悬点固定.(2)单摆必须在同一平面内振动,且摆角小于5°.(3)选择在摆球摆到平衡位置处时开始计时,并数准全振动的次数.(4)应在小球自然下垂时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悬线长.(5)一般选用一米左右的细线.【题型归纳目录】题型一:教材原型实验题型二:实验误差分析题型三:探索创新实验【题型一】教材原型实验【典型例题】例1.在做“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
实验章七
![实验章七](https://img.taocdn.com/s3/m/204520c3998fcc22bcd10d95.png)
37
线索间的互动
距离差异的感受性是每一种线索所产生的感受性的算 术总和: 1 1 1 1 D D1 D2 D3 线索间的交互
线索综合 线索优势 线索分离 线索互补 线索平均 线索再解释
38
线索综合 线索综合:两个或更多的深度线索结合可以提 高深度敏感性。 线索优势:发生冲突时,一个会超载另一个, 占据主导地位(P395,图7-35a) 线索分离:每个线索都被解释成来自不同的物 体 线索互补:相互补充,如当双眼视差无法起作 用时,几何透视便可发挥更大的作用 线索平均:作用相互抵消。 线索再解释:用于解决线索冲突
第七章 知觉 Perception
章节
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 视知觉和听知觉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无觉察知觉
2
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
历史渊源 直接知觉实验 间接知觉实验
3
历史渊源
直接知觉论
知觉的刺激物说—人只需要借助刺激信息,而无需 借助经验,就能产生有关刺激的直接知觉(Gibson, 1950, 1966, 1979).
22
听觉基本实验
听觉掩蔽实验
纯音对纯音掩蔽 噪音对纯音掩蔽 噪音和纯音对语音掩蔽
听觉定位
依据三条双耳线索:强度差, 时间差和周相差
可见言语
语图仪:将复合音或语言分析为组成成分频率,显示 频率—强度—时间形式变化的仪器 可见言语的转化原理
23
音乐知觉
基频缺失
乐音由基音和泛音组成,基音频率最低,泛音频率是基音的整 数倍,基音的频率就称为基频,乐音的音高和基音的音高很相 似 基频缺失:当将基音从整个音乐中去除后,乐音音高仍和原来 的基音音高很相似 基频缺失现象的解释
流行病学第七章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流行病学第七章实验流行病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b9af0cab4daa58da1114a9b.png)
.
18
社区试验(community trial)
以尚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群为整体进行试验观察。
如果某种疾病的危险因素分布广泛,不易确定高危人群时, 须采用社区试验。
对预防药物或措施的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价。
现场试验也常常以社区为基础,二者概念上的区别在于干 预是否针对个人,疫苗是给个人的,水加氟预防龋齿则不 然。
.
42
Example
抗氧化剂预防先兆子痫的国际性试验 (INTAPP)
.
37
五、 设计与实施
l 确定研究的问题和目的 l 研究对象的确定 l 结局的确定和测量 l 确定样本量 l 设立严格的对照 l 随机分组 l 应用盲法 l 质量控制
.
38
(一)、明确实验研究目的
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这项实验解决什么问题:
单纯验证病因? 考核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 预防性实验? 治疗性实验? 控制个体发病? 控制疾病流行?
.
4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分类
观察法 描述性(横断面研究) 分析性(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实验法 理论法
.
5
第一节 概 述
一、概念
实验:人为控制研究条件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按照 预先确定的研究方案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 照组,对试验组人为地施加或减少某种因素,然后追踪 观察该因素的作用结果,比较和分析两组和多组人群的 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的效果。
.
14
.
15
三、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分类
(一)按研究场所划分
1、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2、现场试验(field trial) 3、社区干预试验(community intervention trial)
第七章动物实验影响因素
![第七章动物实验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dbb03d768e9951e79b8927c6.png)
1,吸收过程的差异:如大鼠吸收碘非常快,兔和豚鼠 吸收很慢,二者对碘的吸收有差异; 2,排泄过程的差异:如大鼠体内的巴比妥3d内可排出 90%以上,而鸡7d内仅排出33%. 3,代谢过程的差异:如璜胺药和异烟肼在犬体内不能 乙酰化,多以原型从尿排出;在兔和豚鼠内能够乙酰 化,多以乙酰化形式随尿排出.乙酰化后不但失去了 药理活性,而且不良反应也增加.可见这两种药物对 不同种属动物的药效和毒性都有差别. (三)不同种属动物对药物的反应也有差异,大鼠, 小鼠,豚鼠和兔对催吐药不产生呕吐反应,而猫,犬, 人则容易产生呕吐.
(五)通风与换气 换气量的多少可以根据动物代谢量来定.但一般动物 房的换气以换气次数来衡量,即每室的空气1h更换几 次.虽然换气次数越高,空气越新鲜,但换气次数增 加势必导致能量的损失增加,所以一般控制在适当的 次数. (六)光照 光线对实验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理和行为活动. 持续光照,则过度刺激生殖系统,产生连续发情,大, 小鼠出现永久性阴道角化,有多数卵泡达到排卵前期, 但不形成黄体. 光照过强会导致雌性动物带仔能力差,甚至出现吃仔 和哺乳不良现象.强光照还使动物出现视网膜退行性 变化,白色大鼠仔540~980Lux照度下持续65d,其角 膜完全变性.
第七章 影响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因素
第一节 影响动物实验效果的动物因素
一,种属因素
(一)不同种属动物对同一致病因素的易感性不同, 甚至对一种动物是致命的病原体,对另一种动物可能 完全无害.在研究醋酸棉酚对雄性动物生殖功能的影 响时,不同种类动物的反应很不一样,如小鼠对醋酸 棉酚很不敏感,不宜选用.而大鼠和地鼠对醋酸棉酚 就很敏感,很适用. (二)选择不同种属动物做出的实验结果有很大差异. 由于不同种属动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不同,对药物反 应性不同,而药效也不同.
精细化工实验技术第七章涂料 实验七醇酸树脂的制备
![精细化工实验技术第七章涂料 实验七醇酸树脂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f0360439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4.png)
涂料
六、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
1.实验记录
测定酸值时样品的质量:
g;氢氧化钾-乙醇标
准溶液的体积:
mL。
所得醇酸树脂溶液的外观:
。
2.数据处理
计算酸值:
酸值
C M KOH
KOH
m样品
VKOH
式中:CKOH——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MKOH——氢氧化钾的摩尔质量,取56.1 g/ mol; m样品——样品的质量,g; VKOH——KOH溶液的体积,mL。
CH2OOCR''
然后加入苯酐进行缩聚反应,同时脱去水,最后生成醇
酸树脂。醇酸树脂结构式如下:
O
O
O
O
OC
C O CH2 CH CH2 O C
C O CH CH CH2 O
O C R'
O C R'
O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O
涂料
四、主要仪器与药品 1.主要仪器 四口烧瓶、球形冷凝管、温度计、分水器、电热套、电 动搅拌装置。 2.主要药品 亚麻油、甘油、苯酐、氢氧化锂、二甲苯、甲苯、乙醇 (95%)、氢氧化钾、溶剂汽油。
涂料
三、实验原理
合成醇酸树脂通常先将植物油与甘油在碱性催化剂存在 下进行醇解反应,以生成甘油一酸酯。其过程如下:
CH2OOCR CHOOCR'
CH2OH + 2 CHOH
LiOH
CH2OH CHOH
CH2OH + CHOOCR'
CH2OH + CHOH
CH2OOCR''
CH2OH
CH2OOCR
CH2O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成绩登记表的制作
【实验目的要求】
掌握表格的创建、结构调整与美化方法;熟悉表格与单元格的主要属性及其设置方法。
设计一个成绩登记表结构的页面,并显示出来。
【实验主要内容】
设计一个基本的成绩登记表,数据包括:ID序号、学号、姓名、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总评成绩。
显示如下结果。
实验二、产品介绍页面的制作
【实验目的要求】
掌握通过表格来进行网页页面的布局方法;理解利用表格展示信息的方法及其优势。
【实验主要内容】
利用表格布局的方式完成一个产品介绍页面的设计。
显示如下结果。
成绩登记表
序号学号姓名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学期总成绩
1 2010300201 张小丽95 95 95
2 2010300202 李宁90 88 89
3 2010300203 刘梅98 92 95
4 2010300204 王刚98 90 94
5 2010300205 郑军90 85 87
6 2010300206 杨波80 80 80
产品名称:佳能IXUS 130
佳能IXUS 130(官方标配)
松下原装SD卡2G(高速正品)
佳能IXUS系列专用皮包
索尼2.7英寸LCD保护贴(防刮/高透光/静电吸附)
摄影指南
主要参数
型号: PMP169B
内存容量: 512M
屏幕尺寸: 2.12英寸(最佳视觉比列16:9的宽屏)
屏幕特性: LTPS TFT (720x240)
视频功能: 支持ASF格式的MPG4,或通过软件转换成ASF播放,播放效果:320×420, 30fps/视频输出,输入/电视节目定时录制。
功能参数
音频功能: 支持音频格式:MP3,WMA,WAV/内置麦克风,支持LINEIN寻录/收音功能/内置喇叭录音格式: 44.1KHz, 128 Kbps, MP3, 支持MIC/LINE-IN直录
附加功能: 支持图片格式:JPEG(EXIF2.1)/电子书浏览/多语言(中/英)设置
其它参数
接口: USB接口,AV OUT接口, AV IN接口
扩展卡: 可扩充2G SD,MMC卡
电池: 内置锂电池
尺寸: 105.2 x47.6x15.6mm
重量: 9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