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第2课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一、导入新课
展示:北京长安街及两旁建筑的图片
提问:
1、这是北京的长安街,这里的风光特别美丽,谁能说说,这张画面带给大家怎样的受?
2、那这是属于什么透视原理呢?
总结:
1、这张画近大远小的房子,给人强烈的空间感。
2、这是属于焦点透视的方法
过度:接下来,就让我们从焦点透视的方法,重新进入?手绘线条物象——物象的空间表达?
二、推进新课
1、提问:我们先温故一下上一节课的知识,焦点透视原理是怎样样的呢?
提问:我们有请一位同学上来画出焦点透视的透视线。
提问:大家有没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我们再请另一位同学上来画出他认为的焦点透视的透视线。
老师总结:上节课我们学习到,焦点透视是表现物体的空间深度,画者的实现相对稳定,可以吧看到的景物在平面中真实表现出来,具有近大远小、远近空间感和立体感。
2、提问:既然北京长安街那么美丽,我们能否运用焦点透视的方法来表达呢?展示:北京长安街的图片。
活动:我们有请一位同学上来试一试
总结:我们每个房子画过去是不是很难把握呀,我们应该把复杂的房子简单化,看成一个个长方体。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教案
一、教案概述《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手绘线条图像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对物象空间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手绘线条图像创作的热情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1. 手绘线条图像的基本技巧。
2. 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
3. 创作实践。
教学重点:1. 手绘线条图像的基本技巧。
2. 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1. 手绘线条图像的运用。
2. 物象空间的创新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绘画工具和材料。
3. 参考作品。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手绘线条图像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技巧讲解:讲解手绘线条图像的基本技巧,如线条的粗细、浓淡、方向等。
3. 物象空间表达讲解:讲解如何通过手绘线条图像来表达物象空间,如透视、光影等。
4.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创作实践,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活动活动一:欣赏手绘线条图像作品目的:引导学生关注手绘线条图像,激发学习兴趣。
方式:教师展示手绘线条图像作品,学生观察和欣赏。
活动二:基本技巧讲解目的:让学生了解手绘线条图像的基本技巧。
方式:教师讲解手绘线条图像的基本技巧,学生认真听讲。
活动三:物象空间表达讲解目的: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手绘线条图像来表达物象空间。
方式:教师讲解物象空间表达的方法,学生认真听讲。
活动四:创作实践目的: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巩固所学内容。
方式: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创作实践,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活动五:总结和点评目的: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对手绘线条图像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方式: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
三、教学评价评价内容:学生对手绘线条图像的基本技巧和物象空间表达的掌握程度。
评价方式:教师对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评价指标:1. 手绘线条图像的基本技巧是否运用得当。
2. 物象空间表达是否清晰、准确。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适用年级:五年级课程时长:4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手绘线条图像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对物象空间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1. 手绘线条图像的基本技巧。
2. 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1. 手绘线条图像的运用。
2. 物象空间的创新表达。
教学准备:1. 铅笔、橡皮、直尺、圆规等绘图工具。
2. 图片、案例等教学素材。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1 教师出示一些手绘线条图像,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其特点。
1.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特点,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主题。
2. 基本技巧讲解(10分钟)2.1 教师讲解手绘线条图像的基本技巧,如线条的粗细、虚实、方向等。
2.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基本技巧,教师巡回指导。
3. 物象空间表达讲解(10分钟)3.1 教师讲解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如透视、光影、比例等。
3.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物象空间的表达,教师巡回指导。
4. 创新实践(10分钟)4.1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手绘线条图像表达。
4.2 学生独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5.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思路。
5.2 教师点评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
三、课后作业1. 巩固手绘线条图像的基本技巧。
2. 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表达更多的物象空间。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手绘线条图像的基本技巧,并能运用所学方法表达物象空间。
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提高。
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学质量。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手绘线条图像作品,引发学生对线条图像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第2课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课件(共28张ppt)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今日巴东(速写) 吴冠中 1984年
▲宏村(速写) 吴冠中 2001年
我们看到的建筑,用前后遮 挡的表达方式描绘,可以表 现出简洁、清晰的艺术效果。
焦点透视法
西方传统绘画以焦点透视法来表现物象的空间深度。 焦点透视法,画者视点相对固定,可以把看到的景物在平面 上真实地表现出来,使景物具有远近空间感和立体感。
▲用线条表现居室布置
透视画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增加空间纵深感的方法,能更逼真地表现物体的空 间体积。
长安街及街两旁的建筑近大 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 最终消失于一点。此图用线 条客观真实地表现了这种空 间关系。
▲《树间小道》荷兰风景画 梅因德尔特·霍贝玛
▲《北京胡同》铅笔速写 况晗
散点透视法
年级:八年级 学科:美术(人美版上册)
手绘线条图像
——物象空间的表达
怎样向别人介绍自己居住的小区、村镇?如何描述自己 居室的布局?除语言外,还可以用手绘线条图像方法来 表达。学习用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画图,可以方便、清 晰地表达物象的空间关系。
在平面纸上表现物象空间,是通过物象之间的位置与前 后关系呈现的,其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物象上下安 排法、前后遮挡法、焦点透视法和散点透视法等。
上下安排法
物象在画面中的位置往往以下面的表示位于近处, 以上面的表示位于远处,例如表达前院、后院, 街巷、房屋等。
古代画像砖的出行场面,上面的马车远,下面的人物近。
古代埃及人们把近处的物体画在画幅的下方,把远处的物体画在 上方,以此来表现画面上的远近关系。
前后遮挡法
用画面前边的景象遮挡后边的景象来表示前后、 远近关系。
有时要表现很大的空间,不是站在一个地方能看全的,如 表现街道从东到西、山底下到山上的景物,这时可采取边 走边画的方式。在中国山水画中经常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 表现超视域的广阔空间。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年级学科:初中美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手绘线条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通过线条表达物象空间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手绘线条的基本技巧。
2. 线条表达物象空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线条的运用和组合。
2. 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教学准备教材或教学资源:《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表达》相关教程教具:1. 画纸、画笔、墨水等绘画工具。
2. 参考图片或实物。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手绘线条图像,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线条特点和感受。
Step 2:基本技巧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手绘线条的基本技巧,如线条的粗细、浓淡、长短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基本线条的绘制。
Step 3:线条表达物象空间(2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线条表达物象空间的示例。
2. 学生尝试运用线条表达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Step 4:创作练习(2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对物象空间的理解,进行手绘线条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辅导。
Step 5: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优点和改进方向。
四、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回家后练习手绘线条表达物象空间,下一节课分享和展示。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评价评价方式:1. 学生作品的创意和技巧。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3. 学生对线条表达物象空间的理解和应用。
评价标准:1. 作品具有创新性,线条运用得当,能准确表达物象空间。
2.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与同学合作良好。
3. 学生能理解并运用线条表达物象空间的概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画家或设计师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创作中的线条运用经验。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2013“国培”精品教案、精彩课堂(微课)征集评选活动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课《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教案执教老师: 宋玲学校:河南省济源市济水一中学科:初中美术教材: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课题:《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上课时间:2013年12月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课《手绘线条物象——物象空间的表达》教案河南省济源市济水一中宋玲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空间的几种方法,尝试用手绘线条画出物象的空间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使学生对立体物象的表达方法有一个准确的认识,特别是透视的表达方法。
通过学生练习进一步讨论,使学生对透视的表达方法(成角)能做到基本掌握。
3、情感目标:认识到手绘线条可以弥补语言交流的障碍,从而实现更好的沟通和表达。
教学重点:认识手绘线条表达空间关系的方法和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手绘线条的方法描绘出物象的空间关系。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展示优美的风景照片),导语: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美丽动人的景色,富于生活气息的农家小院、层层叠叠的城市建筑、绿荫与鲜花簇拥的街道、峰峦起伏的风景等等,我们用什么样的表达方法表现生活中的动人的景色呢?出示吴冠中速写作品《宏村》,启发学生一同来学习表达物象空间的方法。
二、新课讲授:1、自主探究,掌握新知:A、学生欣赏作品,探讨物象空间概念:指包含有具体事物形象的三维立体空间。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的表现。
)例如:我们上课的教室就被称作室内空间;游戏、运动的草坪和操场通常又被称作室外空间。
B、为什么要学习运用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物象空间?这种方法表现显得清晰、简洁、美观,因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合作释疑,突破重点:分析物象空间表达的方法-----A、学生小组欣赏《内巴蒙庄园的水池》壁画(古埃及),讨论:在这幅古埃及壁画中,所表现的物象空间,和我们眼睛看到的物象空间有什么样不一样的地方?你能寻找出来吗?学生总结出:古代绘画中上下安排法的应用。
第2课《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教案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1)
板书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焦点透视:近大远小、近高远低
近宽远窄、消失于一点
步骤:1、确定消失点2、概括成几何图形3、添加丰富画面
学生绘制图像教师示范图像
2、欣赏名家作品
①小巷(速写)吴冠中
②《树间小道》荷兰风景画梅因德尔特・霍贝玛
提问:从这些作品中,你能感受到焦点透视法作图有哪些优点?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
3、优点:它可以表现物体的空间深度,画者可以把看到的景物在平面中真实表现出来,具有近大远小、远近空间感和立体感。
4、运用方法:画者视点相对固定,可以把看到的景物在平面上真实地表现出来,使景物具有远近空间感和立体感。
教师巡回指导,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地纠正与解答。
展示学生作品
学生利用纸笔进行自主绘画练习
完成后积极分享、交流展示
将理论步骤运用于实践,更好地理解掌握焦点透视图的绘画原理与方法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多种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及其优点,学会了焦点透视的使用方法,通过学习长安街的绘制方法,来绘制了我们身边的景物,感受了焦点透视在平面物象绘画中的运用,体会到空间透视的美和美术的多样性。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一位同学上黑板绘制,其他同学在纸上尝试
举手参与
认真欣赏,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判断对错
学生阅读教材
观看课件
欣赏图片
学生讨论
通过学生自学阅读教材,了解物象空间表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提取信息要素的能力
为深入学习物象表达的方法,以及后面的创作做铺垫,提供知识点的支持
通过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直观形象
学习
目标
1、艺术表现:了解平面上的物象空间表达方法的基本知识。学会在平面上白纸上,用手绘线条表现空间。能够运用焦点透视的空间方法,将房间的场景表现得更加生动,具有真实感。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表达》说课稿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讲课稿白山市第六中学—韩毅各位评委老师好、我讲课的内容是人美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 2 课《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
这一课是在训练学新手绘线条图像表达能力的同时指引学生认识空间,并用有个性的绘画方式表现空间。
教材中选用了各样不一样空间表达方式的绘画作品做示范,指引学生理解空间,感觉不一样的空间表达方式表现出的不一样美感,并有各自独到的画面成效2、"教课目的依据本课教材特色,我确定了本课的教课目的:(1)经过对生活中物象空间的察看和感觉,使学生对“空间”是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培育学生对物质世界正确的认知观。
(2)在理解三维空间这个观点的基础上,会用丰富的线条,用必定的表达方式表现空间,表达自己对空间的理解和感觉。
(3)经过赏识,感觉生活中的美,提升学生的察看能力和形象思想能力。
经过着手实践,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
3、教课要点:理解空间的观点和空间的表达方式。
教课难点:鼓舞学生表现出有个性的空间世界,充足发挥想象力,把自己对空间的理解展现出来。
二、学情剖析学生已经经过了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训练,可以比较娴熟地用手绘线条的形式表达物象空间。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察看能力和形象思想能力,通过老师的正确指引,可以理解空间的观点,并会用必定的方式来表现生活中的空间。
三、教法学法在教课中我采纳讲话法、比较剖析法、问答法等教课方法进行教课 .在学法上,由教师指引经过学生赏识、比较、感觉、思虑、议论、着手实践等方法相联合,指引学生踊跃参加学习活动,领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创建能力和形象思想能力。
四、教课过程1、情境导入,揭露课题小华想从头部署一下自己的房间,你能帮他画一个居室设计图吗?出示房间及主要物体的图片,指引学生用精练的线条画出房间设计图,表现出各物体之间的地点关系、空间关系。
八年级上 第二课《手绘线条图像—物像空间的表达》
课时教学设计
授一、观看图片,初步认识平面绘画中的空间。
引出课题,了解物象空间的概念。
二、学习物象空间的表达方式。
(一)根据一段语言提示试着用线条图像来描
述。
欣赏参与提问。
学生代表在黑板上
画,其余学生也尝
试练习。
授提问:1、为什么大部分同学都是采用同样的构
图来表现画面呢。
2、引出概念:物象上下安排法。
3、欣赏上下安排法的绘画作品。
分析这种表达
方式的特点。
师生共同小结。
(二)手绘作品对比。
1、观察思考:同样是表现同一类型物象,这两
种表达方式有什么明显的差异。
2、引出概念:前后遮挡法。
3、欣赏前后遮挡法的绘画作品。
分析这种表达
方式的特点。
师生共同小结。
(三)绘画作品欣赏。
1、小组讨论:这些绘画作品都给人怎样的感受。
2、引出概念:焦点透视法。
3、了解焦点透视。
(四)欣赏中国画长卷。
组织语言表达上下
安排法的特点。
学生通过比较来分
析前后遮挡法的特
点。
学生通过找共同点
来分析焦点透视法
的特点。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适用年级:五年级学科领域:美术课时:1课时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条图像的基本概念,认识线条在图像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描绘物象空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感受线条的变化和美感,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内容1. 线条图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线条在图像表达中的作用3. 手绘线条图像的技巧与方法4. 物象空间的线条表达5. 线条图像的创作实践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线条图像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线条在图像表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线条图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讲解线条在图像表达中的重要性。
3. 课堂讲解:讲解手绘线条图像的技巧与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如何运用线条描绘物象空间。
4. 实践环节:学生动手实践,运用线条图像表达物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线条图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线条描绘物象空间的能力。
3. 学生的创作实践能力和审美观察力。
4. 学生对线条图像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线条图像作品,用于导入和欣赏。
2. 准备相关教材或参考资料,以便学生在实践环节参考。
3. 准备画纸、画笔、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供学生实践使用。
七、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搜索相关线条图像作品,用于课堂展示和欣赏。
2. 图书资源:查阅相关线条图像教程,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参考。
3. 实物资源:准备一些实物模型或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象空间的表达。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线条图像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表达能力。
2. 邀请专业画家或艺术家进行讲座,分享线条图像的创作经验和技巧。
3. 引导学生进行线条图像的课外研究,深入了解线条在艺术领域的应用。
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第2课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教案
第2课手绘线条图像一一物象空间的表达教学设计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本课内容介绍,主要让学生掌握物象空间表达的方法和培养学生对生活细微观察并发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美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了解物象空间立体的表达方法的基本认知。
特别掌握透视的表达方法。
2.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物象空间立体的表达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美。
3.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物象空间表达的方法及运用。
4.运用特定文化情景与学科之间的融合,增强作品与文化内涵的关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物象空间立体表达的方法及运用。
教学难点学生准确掌握物象的透视表达和手绘能力。
课时:工课时教学方法:引导加指导1教法:通过图片说明,让学生了解物象空间的基本表达方法,举例说明关于物象空间表达方法上的典型特征和表达时运用所需要解决的难点。
2.学法:学生通过教师讲解了解本课的基本内容,通过实践可以使学生得到学以致用,学会运用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在实践中需要教师指导。
教具准备:课本、图片学具准备:画纸、蓝黑彩色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展示一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象,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充满美。
(二)新授课程讲解课件,手绘线条的方法1上下安排法物象在画面中的位置往往以下面的表示位于近处,以上面的表示位于远处,例如表达前院、后院,街巷、房屋等。
这就好像是我们俯视物象时所看到空间效果。
2.前后遮挡法用画面前边的景象遮挡后边的景象来表示前后、远近关系。
(三)艺术实践学生根据教师讲授的方法,完成一幅课堂作业,要求,运用讲授过的物象空间表达的具体方法。
(四)评价老师评价、学生自评(五)课后拓展。
板书设计。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美术教学设计教案
美术八年级年级上册第2课《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教学设计授课教师:教学过程设计直观感受,初步探究1、展示:以焦点透视法来表达物象的图片。
2、提问:这些图像给你的直观感觉是什么呢?关于焦点透视法,你了解多少呢?3、提出焦点透视法的相关知识与概念:焦点透视法,指的是画者视点相对固定,可以把看到的景物在平面上真实地表现出来,使景物具有远近空间感和立体感。
4.比较同学的画图与展示图片两者的不同,为什么展示图片能给你更强的物体纵深感呢?积极思考,观察焦点透视法的特点以及焦点透视的相关知识与概念。
仔细听讲焦点透视的概念以及特点,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因为展示图片中的绘画,它更准确,更规范。
具有一个消失点。
——绘画秘诀:使物体具有强烈的纵深感,要采用一定的美术技巧,使得景物变得准确、规范。
过程体会,深入探究1、展示图片,讲述并演示:在图片上添加辅助线,在画的时候可以先定一个视平线以教师的家乡为例。
绘画步骤:1、定视平线.2、画出两颗树,将树的高度连起来,发现仔细观察教师的演示。
消失点。
3、画出屋子的正面,让学生参与画出屋子的侧面以及屋顶。
自主尝试,展示评价1、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焦点透视法,并用此方法绘制了教师的家乡。
那么,你能够用焦点透视法来画一画我们的校园吗?2、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尝试运用焦点透视法来画一画我们校园中具有纵深感的景物。
1、自主尝试.2、自主展示,同学互评。
“有效的学习”是教育中最基本的,通过教师绘制的具有纵深感的家乡,让学生掌握焦点透视法,运用此法绘制校园,是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结合的,有较强的实践性。
通过让学生自主的展示评价,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找出知识的不足,更有利于教学。
知识总结,升华探究1、提问:在这两节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用手绘线条的的方式(上下安排法、前后遮挡法、焦点透视法)表达物象的空间。
那么,你们都掌握了吗?再看看中国画,这又是用什么方法呢?2、如果说一粒沙里有一个天堂,一朵花里有一个世界,那么,只要仔细观察物体,将此用我们的美术知识表现,世界将会更美好。
八年级上册 第二课《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清明上河图》(中国画)北宋 张择端
A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20达
主观的表达方法 ---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
想一想:除了以上几种空间表达的方式, 还有什么其他的物象空间表达方式?
埃舍尔 荷兰 (1898—1972)
画面中的这个正方体有什么奇怪的地
方吗?现实世界会有这样的立方体物体吗?
21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A
A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23达
课堂练习:
请你以建筑或风景图片作为绘画 素材,用你的线条进行物象空间的艺 术表现。
A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24达
物象空间的表达——绘画要求
绘画要求:
细观察、找特征 重表现、讲构图 先轮廓、后深入
A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25达
物象空间的表达——绘画步骤
这就好像是我们俯视 物象时所看到空间效果。
A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8达
分析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
想一想: 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建筑群,除了
上下安排法以外,还可以用什么空间表 达方式来描绘出来?
《今日巴东》 速写 吴冠中 1984年
画家运用前后遮挡的方式,表达了城镇建筑密集的空间关系。
A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9达
三、焦点透视的表达方法
西方传统绘画 以焦点透视法来表 现物象的空间深度。 画家的视点相对固 定,可将看到的景 物在画面上真实地 表现出来,使景物 具有远近空间感和 立体感。
《树间小道》荷兰风景画 梅因德尔特・霍贝玛
A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14达
三、焦点透视的表达方法
透视画法为我
们提供了一种增加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教案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手绘线条图像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对物象空间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手绘线条图像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象。
二、教学内容:1. 手绘线条图像的基本技巧:线条的种类、线条的运用、线条的练习。
2. 物象空间的认识:物象的空间关系、透视原理、空间的表现手法。
3. 手绘线条图像表达创意:创意的来源、创意的练习、创意的手绘线条图像表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手绘线条图像的基本技巧、物象空间的认识、创意的手绘线条图像表达。
2. 教学难点:线条的运用、透视原理、创意的手绘线条图像表达。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画纸、画笔、橡皮、尺子、参考资料。
2. 教学环境:安静的绘画教室,适当的灯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手绘线条图像作品,引发学生对手绘线条图像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 基本技巧学习:讲解并演示手绘线条图像的基本技巧,包括线条的种类、线条的运用等,让学生进行线条练习。
3. 物象空间的认识:讲解物象空间的关系、透视原理等,让学生进行空间表现练习。
4. 创意的手绘线条图像表达:引导学生思考创意的来源,进行创意练习,并将创意用手绘线条图像表达出来。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手绘线条图像基本技巧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物象空间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3. 评价学生运用手绘线条图像表达创意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的手绘线条图像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手绘线条图像的艺术价值。
2. 组织学生参观手绘线条图像展览,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3. 开展手绘线条图像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手绘线条图像的基本技巧和表达创意的能力。
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以确保教学效果。
九、教学反馈:请学生在课后提交一份手绘线条图像作品,并附上创作心得。
初中美术《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教案+试讲稿】
初中美术《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教案+试讲稿】《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教案人民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第2课一、课题: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物象空间表达的基本知识,会用多种方法来表现空间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空间表达方式画出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会美术技能的表现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美。
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物象空间表达的方法。
难点: 学生准确掌握物象透视表达方法,提高学生的手绘能力。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演示法、讨论法等七、教学准备教材、视频、多媒体课件、苹果香蕉(水果)等八、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 教师设问:假如你的爸爸妈妈要帮你重新装修你的房间,想要征求你的意见,你怎样才能把自己喜欢的房间效果表达出来呢?(房间效果图)2. 要画一个房间效果图,就离不开空间关系的学习,进而引出今天的课题《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二)讲授新知1.初步感知(1)教师展示古代画像砖的出行场面的图片并提问,这幅作品中的马车和人,哪个近哪个远?(人物比较近,马车比较远)(2)在这样一个平面的空间里,作者是如何表现出这种远近关系的?(通过上下关系来表现的,上面的马车远,下面的人物近)(3)教师总结:物象上下安排法。
物象在画面中的位置往往以下面的物体表示位于近处,以上面的物体表示位于远处。
(板书:物象上下安排法)(4)教师勾勒一幅《小巷》的速写,提问:这幅速写带给你什么感觉?(两边房子中间的小巷很深远)(5)为什么会出现深远的感觉,老师是如何表现的?(用了透视的方法,小巷近宽远窄)(6)教师总结:焦点透视法,这种透视方法起源于西方,画者使视点相对固定,可以把看到的景物在平面上真实的表现出来,使景物具有远近空间感和立体感。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2课手绘线条图像_物象空间的表达课件4人美版
农家小院
前后遮挡的方法
多视点表达
• 焦点透视
前后遮挡、焦点透视
前后遮挡、焦点透视
近大远小
焦点透视
焦点透视
多视点表达
多视点表达
小结
• 认识什么是空间,了解手绘线条立体图像表达 空间的几种方法。
• 欣赏美术作品中表达空间关系的例子,分析其 对空间表达的特点和画面效果,学习多种表达 物象空间关系的方法。
下节课再见!
编后语
有的同学听课时容易走神,常常听着听着心思就不知道溜到哪里去了;有的学生,虽然留心听讲,却常常“跟不上步伐”,思维落后在老师的讲解后。这两种情况都 不能达到理想的听课效果。听课最重要的是紧跟老师的思路,否则,教师讲得再好,新知识也无法接受。如何跟上老师饭思路呢?以下的听课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平面上表现空间关系的几种方法:
• 物象前后遮挡法 • 上下安排法 • 焦点透视法(45度斜投影表达法) • 多视点表达法 • 在绘画中,既有单独使用一种方法的,也有几
种合用的 。
物象前后遮挡法
上下安排法
焦点透视法(45度斜投影表达法)
多视点表达法
•
学会手绘空间的表达,能加
强你与人交流、表达意图、展示的
手绘线条图像 ——物象空间的表达
第一课时
你好!
“我”叫空间,很高兴见到你,希望我 们能成为好朋友, “我”喜欢你用手绘线条 立体图像的方法来和我交流,好么? 空间
• 来认识一下“我”,在环境 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物像之间
的关系,就是“我”,能够分
析出画面中物像之间的空间关
系,我们就成为朋友了!加油!
尖子生好方法:听课时应该始终跟着老师的节奏,要善于抓住老师讲解中的关键词,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利用老师讲课的间隙,猜想老师还会讲什么,会怎样讲, 怎样讲会更好,如果让我来讲,我会怎样讲。这种方法适合于听课容易分心的同学。
第2课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教学设计教材解析本课的内容介绍,主要让学生掌握物象空间表达的方法,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细微观察并发现生活随处可见的美。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的基本认识,特别掌握透视的表达方法。
2.了解空间的表达方法的特点。
让学生掌握并学会运用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
感受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美。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物象空间的描述与表达。
教学难点景物的三度空间位置在纸上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风景画(数张)、茶杯、瓶子、书本等生活日用品(数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1.展示一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象,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充满美。
师:我们用什么样的表达方法表现生活中的美呢?总结:线、空间、色彩。
师:如果让你来表现,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2.出示课题《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设计意图】根据设问导入,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二、探究结构启发构思1.什么是物象空间?空间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
上下、左右、前后——三度空间。
物象空间是指包含有具体事物的三维立体空间。
上课的教室被称作室内空间;运动场、花园等称为室外空间。
2.为什么要运用手绘线条表达物象空间呢?清晰、简洁、美观、实用性。
表现的方面:广告、设计、建筑、漫画、装潢等。
3.物象的表达方式:(1)前后遮挡法。
(2)焦点透视法。
透视的两种方法:平行透视、成角透视。
(3)物象上下安排法。
(4)散点透视法。
(5)主观式的表达方法。
4.回顾五种表达方法,充分理解表现方法和表现内容,重点是透视的表达方法。
由于在平面上表现空间,是通过物象之间的位置与前后关系呈现的,所以这几种物象空间的表达方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通过欣赏书中的图片,加深学生对物象空间表达的几种方法的印象,为稍后的练习做准备。
5.你认为哪种方法表现空间最好?你喜欢哪种表现方法?【设计意图】了解空间的表达方法的特点。
2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第3课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线条表达方法,理解物象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表达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①用手绘线条准确客观、忠实现实地传达物象信息。
能够得心应手地用三维图像描绘立体形态。
对“空间”是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有着深刻理解和认识。
②以独特视角或真实感受描绘物象,有个性且极具想像力。
③大胆创新,富有生活情趣。
(2)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客观分析,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学会从生活中去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兴趣。
排列、组合的规律和表现方法。
鼓励学生表现出有个性的空间世界,充分发挥想像力,把他们对空间的理解展示出来。
二、教学设计参考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教学方法第1课时(1)利用计算机课件辅助,让学生边赏析边认知,感受从平面到立体的变化。
(2)课堂练习,落实知识点,体验从平面到立体的变化。
教师以简单的正方体或球体为例,讲述物体从平面到立体的变化过程(结合教学课件),在过程中讲述物体的结构特征和物体高度、宽度和深度所表现出来的立体感。
教师将教材所示图例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分析这些立体图像采用的是什么样的表达方法,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以图示为例,让学生列举出课外书或其它课本的图中哪些画面是用同样的方法表现出来的,例如:产品说明书和房屋建造图是用结构分析的方法表现出来的;农民画表达的是农民画家对生活的主观愿望;建筑效果图则是真实描绘建筑完工后的视觉效果。
解决问题:①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像的不同之处?②用不同方法表现立体图像所产生的效果为什么会不一样?第2课时(1)教学方法同前一节,注重与前者的自然衔接,避免相关内容游离脱节。
(2)围绕“空间”是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创设一个愉悦宽松的问厨f青境,让学生表述对空间的认识,学生自由阐述感受乐趣,教师进行正确归纳。
教师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和观摩评价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失点
我们在自然 中看到物体呈现 出近大远小、近 实远虚的空间关 系,这种现象叫 做“透视”,也 叫透视变形。
视平线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表达方法?
长安街及两旁的 建筑近大远小、近高 远低、近宽远窄,最 终消失于一点。用线 条客观真实地表现了 这种空间关系。
消失点
视平线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安徽宏村》速写 吴冠中 2001年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表达方法?
焦点透视法
《树间小道》荷兰风景画 梅因德尔特・霍贝玛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表达方法?
焦点透视画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增加空间纵深 感的方法,能更逼真地表现物体的空间体积。 上下安排法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表达方法?
绘画要求:
1.先轮廓、后深入 2.细观察、找特征 3.重表现、讲构图
物象空间的表达——绘画步骤
1.起稿定位
2.空间表现
3.调整完成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用线条来表现我们的艺术世界!”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焦点透视法
《北京胡同》铅笔速写 况晗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表达方法?
宋代
散点透视法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中国画)北宋 张择端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表达方法?
前后遮挡法
表达方法?
前后遮挡法
表达方法?
焦点透视法
表达方法?
前后遮挡法
表达方法?
焦点透视法
用线条描绘一座城市空间
我们先来认识一种比较简单 且历史悠久的物象空间表达方法。
上面的树远, 下面的树近。
《内巴蒙庄园的水池》壁画 古埃及 (公元前1300年)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表达方法?
物象上下安排法
我们能在古代绘画中看 到运用上下安排法,表达物 象空间的例子。
古代埃及壁画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表达方法?
13
表达方法?
散点透视的方法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空间观念 中国有着优久的绘画历史,古代的画论中曾论述过画风景 要注意“远山无石、远树无枝、远水无波、远人无目”、浓 淡虚实以及平远、高远、深远“三远法”等纵深空间的问题。
《晓江风便图》(中国画) 清代 渐江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表达方法?
物象上下安排法
表达方法?
物象上下安排法
中国古代画像砖 出行的场面 空间表达方法:
上面的马车远, 下面的人物近。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表达方法?
前后遮挡法
表达方法?
焦点透视法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近( 高)远( 矮 ) 近( 宽)远( 窄 ) 近( 疏)远( 密 ) 透视的基本规律: 近( 大 )远( 小 ) 近( 实 )远(虚 )
31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英国伦敦的斯蒂芬•威尔特希尔描绘的纽约城市风景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主观的表达方法 ---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
想一想:除了以上几种空间表达的方式, 还有什么其他的物象空间表达方式?
埃舍尔 荷兰 (1898—1972) 画面中的这个正方体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现实世界会有这样的立方体物体吗?
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自学与交流 课本P8-11
方便、清晰地表达物象 ? 1.学习用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画图,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空间关系。
前后关系 位置 与 2.在平面纸上表现空间,是通过物象之间的_____ ________呈现的. 3.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包括_________________ 物象上下安排法 、 前后遮挡法 ________________ 、 焦点透视法 _______________ 、 散点透视法 ______________ 等. 上面 的表示远处。 下面 的表示近处,_______ 4.物象上下安排法:_______ 5.前后遮挡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面前边景物遮挡后边景象 表示前后、远近关系。 西方 绘画以此法表现物象的空间深度。 6.焦点透视法:_______ 视点 相对固定.近大 宽 窄 ______ __远小 __ 近高 __远低 __ 近 __远 __,最终消失于一点 ____ 很大 的空间,采取___________ 边走边画 的方式。 7.散点透视法:表现_____ 中国山水 画中经常采用此法,表现超视域的广阔空间 _________
前后遮挡法
好像是我们俯视物象时所看 到空间效果。
表达方法?
前后遮挡法
想一想: 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建筑群,除了 上下安排法以外,还可以用什么空间表 达方式来描绘出来?
《今日巴东》 速写
吴冠中 1984年
表达了城镇建筑密集的空间关系。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表达方法?
前后遮挡法
表达方法?
前后遮挡法
33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主观的表达方法 ---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
这就是埃舍尔所 描绘的幻想的异次元 空间图画,它具有不 可思议的魔力征服着 人们的心灵。
《现实》荷兰 埃舍尔 1953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课堂练习:
请你所在的教室作为绘画素材,用你的线条进行物 象空间的艺术表现。
手绘线条图像 —物象立体的表达
人民美术出版社 义务教育教材·美术 八年级上册
第二课
手绘线条图像 —物象空间的表达 人民美术出版社义
务教育教科书·美术 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运用线条大胆、 果断、自信、有个性地表达物象。 2.说出物象空间的几种表达方法3.选取一种表 达方法,尝试用所学知识有目的、有意识地 进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