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相变新机制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变自由焓变化
γ 晶格原子转入α 晶格,自由焓变化小 于0,是自发过程。
奥氏体晶格转变为马氏体晶格的示意图
原子位移矢量不等,位移距离均小于一个 原子间距。
1.在 [110] 晶向上位移0.0095nm,变为马氏体晶 胞的体心原子。 2.其他fcc原子转移到bcc晶胞上,移动距离均小 于一个原子间距。 3.晶格重构时,所有原子是集体协同位移,原子 位移矢量不等,因此不是切变。 4.奥氏体/马氏体相界面保持半共格,界面向前 推移是马氏体片长大的过程。
谢谢!
表2. γfcc→αbccM时主要晶格参数变化
注:晶格常数的变化:γ -Fe的af=0.364nm,α -Fe的 aM=0.2861nm;配位数变化:fcc→bcc时由4变为2。
马氏体晶核的长大新机制


马氏体晶核的长大是无扩散的,集体协同的、 热激活跃迁机制。所谓集体是指包括碳原子 在内的所有原子,即碳原子、铁原子、替换 原子;所谓协同是指所有原子协作性地移动。 这一机制不同于切变位移,切变机制存在 1~2次切变角为θ的宏观切变。
1.切变机制晶体学不成功
K-S模型: 切变1→切变2 →线性调整 西山模型:切变→晶格参数调整
G-T模型:均匀切变+非均匀切变+晶格参数的调整。 表象学假说:“W-L-R理论”,“B-M理论”, 以矩阵式F=RBS 计算。 所有晶体学模型均与实际基本上不符,经80来年修 改完善仍然与实际不符,因此,切变晶体学不成功。
STM T8钢(a、b)和60Si2Mn钢(c、d)表面浮凸像
珠光体浮凸
图1 贝氏体浮凸
马氏体浮凸与珠光体、贝氏体浮凸比 较,没有特殊之处,均为帐篷形。
板条状马氏 体浮凸
片状马氏 体浮凸
1971年的金相观察的浮凸实际上呈帐篷形(图a), 描绘为N型(图b)是误导。
如果是切变,N 型,则有鼓出,也有下陷鼓出 量和下陷量应当相等。没有体积变化。
在 重构时,在最密排晶向上形成位错 的示意图
对于半共格界面形核,奥氏体中原有的位错可以作为补 偿错配的界面位错,使形核时的能量增值减小。这是马氏体 在位错处形核的原因之一。
TEM 35CrMo钢板条状马氏体中的缠结位错
4.结论
(1)马氏体形核的晶体学模型和晶体学切变长大模型均与 实际不符,切变机制缺乏试验依据。按切变机制完成切变 过程需要极大的切变能量,远远大于相变驱动力。相变驱 动力不足以克服切变机制引发的各项阻力,切变过程难以 发生。切变机制应当摒弃。 (2)钢中马氏体相变在奥氏体晶内缺陷处或晶界通过结 构涨落和能量涨落形核,符合相变的一般规律。 (3)马氏体晶核依靠碳原子、铁原子无扩散地集体协同 地热激活跃迁长大,原子每次移动距离远远小于一个原子 间距,奥氏体与马氏体保持半共格界面,实现晶格重构。 长大过程中形成极高密度的缠结位错和孪晶, (4)新机制满足热力学条件,能够解释位向关系、惯习 面、马氏体组织形貌、高密度位错和孪晶亚结构等试验现 象。
2.3切变过程造成的应变能
计算350℃以切变机制转变为贝氏体时,得 出切变造成的应变能约为Wε =1400J·mol-1。 此为相变阻力。 算得板条状马氏体切变应变能 Wε =1468J·mol-1。 对于高碳凸透镜状马氏体,则算得 Wε =7340J·mol-1。 相变驱动力不足以克服切变应变能,故马氏 体相变不能以切变方式进行。
马氏体表面浮凸和相变新机制 的研究
刘宗昌等
破旧立新
马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缺乏实验证据; 马氏体相变晶体学切变模型与实际不符; 切变消耗能量过大,相变驱动力不足以 克服相变阻力。切变机制基本上不能解 释试验现象。经80年来修改完善仍然不 成功,故应摒弃。 破旧立新、推陈出新,势在必行。
1.切变机制缺乏试验依据
2.相变驱动力不足以完成切变过程
2.1马氏体相变驱动力: 纯铁马氏体相变的临界驱动力约为 1.18×103J·mol-1 , 0.4~1.2%C的Fe-C合金的相变驱动力为 1.337~1.714 ×103J·mol-1 。
2.2切变过程消耗的功
1)按照K-S模型切变需要的切变能量: 320×103J/mol-1。 2)西山切变模型,需切变能量208×103J/mol-1。 3)G-T模型,切变共需切变能248×103J/mol-1。
3.马氏体相变新机制
3.1奥氏体→贝氏体的晶格改组未必需要切变过 程。

奥氏体→先共析铁素体, fcc →bcc 奥氏体→珠光体中的铁素体, fcc →bcc 奥氏体 →BF, fcc →bcc 奥氏体→WF fcc →bcc 这些相变中晶格重构过程中都不需切变,而是以扩 散方式或热激活跃迁方式完成fcc →bcc 的晶格改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世纪前叶,认为马氏体的表面浮凸是切变造成的, 将表面浮凸形貌描绘为N型,并作为马氏体相变切变机 制的试验依据。 近年来,试验发现马氏体表面浮凸跟珠光体、魏氏组 织、贝氏体各转变产物的浮凸比较,没有发现特殊之 处,所有板条状马氏体表面浮凸均为帐篷型(∧), Fe-Ni-C合金{259}f型片状马氏体的表面浮凸也为 帐篷型(∧)。不具备切变特征。
注意:原子移动方式的演化。
3.3 过冷奥氏体转变的演化
表1
3.4马氏体的形核

马氏体形核一般在晶粒内部形成,也可 以在晶界和孪晶界形核 。
Fe-1.2C马氏体 OM
1Cr13 马氏体,TEM
3.5 马氏体晶核的长大


按照切变机制,需要进行1~2次切变+晶格参 数调整。新机制认为无需切变,直接实现 fcc→bcc晶格重构。先共析铁素体的析出,共 析分解,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成等都不是切变过 程。省掉切变过程,马氏体相变更省能。 在面心立方晶胞中和体心立方中分别选取菱形, 按照表2进行晶格参数的调整即可形成马氏体 晶核。在此过程中,每一个原子的位移矢量不 等,但均远小于一个原子间距。
3.2相变省能原则和逐级演化原则
1.自然事物演化的原则之一是旧相到新相转变的省能原则 。 2.逐级演化原则。 在高温区,珠光体的形成是原子进行界面扩散为主的相变; 扩散型相变。 中温区,碳原子长程扩散,铁原子和替换原子子非协同的 热激活跃迁,界面控制,实现晶格改组;半扩散型相变。 低温区,所有原子有组织的集体协同位移,完成晶格改组。 无扩散型相变。不是简单的机械式的切变过程。
此图是 根据切变理论 想象绘制的, 并无试验证明
我们的试验证明:划痕不 连续,有直线,也有曲 线,非折线。
划痕不连续,有中断,呈曲线, 非折线。
表明:20世纪国内外专家对马氏体浮 凸的数据处理是错误的,N 型浮凸 是误导。
2.马氏体相变晶体学切变模型 与实际不符


2.1切变模型的缺陷
从20世纪20年代始提出马氏体切变模型,到70 年代,共提出8种切变模型,一种应变模型。KS模型(1930)、西山模型(1934)、G-T模型 (1949)、表象学假说(1953-1954)、K-N-V 模型(1961),6)B-B双切变模型(1964), Л ЫС а К 模型(1966),藤田模型(1976). 和Bain应变模型(1924)。 其致命缺点是与实际基本上不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