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科学视角下的中医学研究
中医药领域跨学科研究回顾及体制化建设展望
中医药领域跨学科研究回顾及体制化建设展望简要叙述了中医药学自文革之后多学科研究发展的概况。
首先,分析了多学科研究大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并说明了用“跨学科研究”概念代替中医学界惯用的“多学科研究”概念的意义。
然后,以中医学与信息科学、复杂性科学、光学的跨学科研究为例,介绍了中医学跨学科研究发展的现状。
最后,总结了中医学30年来发展跨学科研究的经验,提出了发展中医跨学科研究体制化建设的建议。
标签:中医药;多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体制化建设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在学科不断分化、专业不断细分基础上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而形成的高度整合化、跨学科化。
学科交叉的力度和广度,已成为影响创新,特别是源头创新发展的关因素。
正如著名科学家钱三强所说,我们正进入一个“交叉科学的时代”。
医药领域是跨学科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检索WOS(web of science)中标题含有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字样的SCI和SSCI文章,其中属生物医药类为最多。
身处“交叉科学时代”转折路口的中医药学,同样迫切的需要汲取其他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实现祖国传统医学的传承与创新,全面完成中医现代化的历史使命。
1 什么是跨学科研究美国国家科学院协会《促进跨学科研究》[1](2004年)报告开篇就给出了跨学科研究的定义:跨学科研究是由团队或个人进行研究的一种模式,他们把来自两个以上的学科或者专业知识团体的信息、数据、方法、工具、观点、概念和理论统合起来,从根本上加深理解或解决那些超出单一学科范围或研究实践领域的问题。
学术界经常出现一些与“跨学科”相似的术语,比如“多学科”“超学科”“交叉学科”。
尽管类似术语在概念和内涵上有所差别,但学界尚未对其形成统一认识,所以在一定语境范围内这些术语存在混用的情况,均可用来泛指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知识相互借用、移植、渗透、结合的现象。
多年来,中医学界一直使用多学科研究指代多门学科协同攻关研究中医,创新中医理论,打开中医药理论中整体论的认识“黑箱”,为中医药现代化开辟新道路的研究探索活动。
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
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
中医学是中国独特的一种医学体系,它以人体为一个整体,注重阴阳平衡、五脏六腑相互配合的医学理论。
复杂性科学是一门揭示非线性、混沌、复杂系统的科学,它涉及到自组织、分形、模型等多种概念和方法,同时对多学科交叉有广泛的应用。
虽然中医学和复杂性科学看起来毫不相关,但是实际上两者有着许多共同之处。
首先,中医学和复杂性科学都关注系统整体性。
中医学强调人体各个脏腑器官之间的相互关联,认为身体的健康状况是由各个系统之间的平衡与失衡所决定的。
复杂性科学也强调系统整体性,认为系统的全局性质不能从系统的局部特征中导出,需要从整个系统的结构和动态行为中来理解。
因此,中医学和复杂性科学都具有系统整体性思维模式。
其次,中医学和复杂性科学都关注系统的动态变化。
中医学理论中的五行学说、气血理论、经络系统等,都是对身体内部的动态变化进行阐释的理论,强调内在机能的调节与平衡。
复杂性科学也强调系统的动态变化,研究的是系统的演化、自组织和共振等现象。
因此,中医学和复杂性科学都以动态变化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最后,中医学和复杂性科学都具有模糊性和非线性特征。
中医学的经络系统、脏腑的功能作用等,都涉及到模糊性和非线性的特征。
而复杂性科学所研究的非线性、混沌、分形等概念,也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特征。
因此,中医学和复杂性科学都面临着不确定性和复杂
性的挑战。
综上所述,中医学和复杂性科学都具有系统整体性、动态变化和模糊性、非线性的特征,两者之间有许多共性。
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建立更加完善、准确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并为中医学的实践应用提供更多的方法和手段。
科学研究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研究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文章标题:科学研究对中医药发展的关键作用一、引言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疗效显著。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中医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中医药行业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临床证据不足、标准化程度低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研究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1. 科学研究可以提供有效的临床证据,帮助中医药走向临床规范化。
中医药自古以来就以“辨证施治”为特点,疗效多基于临床经验。
然而,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科学研究可以通过实验数据和临床试验结果,提供更为客观的临床证据,帮助中医药走向更规范、更科学的临床实践。
2. 科学研究可以促进中药品种的创新和开发。
通过对中药材的成分和药效进行科学研究,可以挖掘出更多的中药资源,并为中药的创新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帮助中医药传统药物走向现代化、国际化。
三、科学研究对中医药发展的具体作用1. 科学研究为中医药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支持。
在中医药的发展过程中,科学研究为中医药的提取、精炼、制剂和质量控制等方面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支持,为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 科学研究促进中医药与西医的结合。
通过科学研究,中医药的疗效和机制得到科学解释,有助于中医药与西医的结合,为疾病的诊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四、总结与展望科学研究在中医药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科学研究将为中医药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新突破。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医药行业需要充分重视科学研究,加强对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力度,通过不断地科学研究,推动中医药的发展,让中医药造福更多的人群。
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中医药的爱好者,我深知科学研究对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研究,中医药才能在现代社会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并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多的贡献。
我希望未来可以看到更多的科学研究成果应用到中医药领域,让中医药真正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造福全球人类。
中医的科学性问题研究
中医的科学性问题研究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医的科学性受到了质疑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医的科学性问题,包括争议焦点、研究现状、应用领域以及结论。
一、中医科学性的争议焦点中医理论体系是否科学以及中药是否具有疗效是中医科学性争议的焦点。
一些人认为中医理论体系基于经验和主观判断,缺乏科学证据支持。
另外,中药的成分和作用机制不明确,可能导致不可预测的副作用或者不良反应。
二、中医科学性的研究现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科学性的研究逐渐深入。
一方面,研究者通过文献研究、临床试验等方法,对中医理论体系进行评估和验证。
另一方面,针对中药的成分和作用机制,研究者运用现代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进行深入研究。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例如,中医的脏腑经络理论、阴阳五行学说等与现代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人体微环境等学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同时,许多中药被证实具有确切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以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以阐明。
三、中医科学性的应用领域中医科学性的应用领域广泛,主要体现在中医教育、中医标准化、中医国际化等方面。
中医教育方面,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教育的发展,许多高校和职业院校纷纷开设中医药专业,培养专业的中医药人才。
此外,民间也有许多培训机构开展中医养生、推拿按摩等方面的培训,传授中医理论和技能。
中医标准化方面,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中医药标准和规范,旨在提高中医药的规范化水平。
这些标准和规范包括中药材标准、中药饮片标准、中药配方颗粒标准等,为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中医国际化方面,随着中医药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认可和接纳中医药。
例如,中医药在一些欧洲国家已经纳入医疗保险范围,一些国际组织也在积极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
四、结论综上所述,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
中医药现代化发展问题讨论
பைடு நூலகம் 1.2 中西医学方法论与近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比较
1.2.1 中医学与近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比较 《内经》确立了“以表知里,司外揣内”这一把机体作为整体在自然状态下表现出来的人体信息的方法,通过体悟、内省的思辨方式,认为脏腑概念不单纯是实体,而是一个综合机能单位,是机体调节控制系统功能在不同方面的反映。所以可以肯定的说,中医学是系统医学,与复杂性科学中的系统论、混沌、协同等不谋而合,一旦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很可能成为世界科学发展的灵魂[2]。
1.2.3 中西医两种医学的比较与统一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西医是分别属于不同哲学方法论体系的两个方面,一个是偏重于朴素辨证唯物主义的总结归纳、直觉感悟方式,而另一种是偏重于机械决定论影响下的还原分析、实证主义;一个是宏观,一个是微观;一个充满混沌,一个充满秩序;一个是综合归纳,一个是分析演绎;一个从宏观角度把握上百万的物体集体行为的结果,忽略内部各因子的作用和属性,而另一个则认为可以象粒子物理那样解释物质的运动,但其实只是简单运动。由于在不同方法论的影响下,中西医两种医学分别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对生命医学这门科学做了演示,揭示了不同的规律和现象,如经络学说、藏象学、解剖学、生理学、神经学说,等等。这些不同的理论分别反映着人的健康与疾病的不同现象或规律,这也正是他们的不可通约性[4]。但其实,作为一门科学的中医学和西医学,在逐渐形成一门学问的过程中,同样包括分析和综合、演绎与归纳,只是哪一种成分所占的比例多一些[5]。片面强调和夸大可通约性而忽视或否定不可通约性,或者片面强调和夸大不可通约性而忽视或否定可通约性,都是不符合实际的,都会影响对中西医结合的规律性的正确理解[4]。中西医之间那些不可通约的理论,应当各自独立地进一步发展,把所反映的现象和规律揭示清楚,达到更加成熟和完备的程度,分别作为独立的理论融合到新的统一的理论体系中[4]。协同论的创始人哈肯在阐述协同论时讲道:“我们现在好象在大山脚下从不同的两边挖一条隧道,这个大山至今把不同的学科分隔开,尤其是把‘软’科学和‘硬’科学分隔开”。
中医药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医药学论文题目一、最新中医药学论文选题参考1、大科学背景下的中医药学形势及整合2、系统生物学将会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3、大科学背景下的中医药学形势及整合4、对中医药学发展过去、现状与未来的一些思考5、从中医药学与现代免疫学的联系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理及治疗6、中医药学现代化的探讨7、中医药学学科建设研究方向的思考8、正确认识循证医学在中医药学中应用的现状9、发挥中医药学优势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10、中医药学试验设计的常用统计学方法和使用误区11、中医药学学科建设研究方向的思考12、中医药学的五大发展趋势13、论中医知识普及与医疗市场培育及中医药学发展的关系14、儒道佛与中医药学15、中医药学发展的若干问题与思考16、试论21世纪中医药学的发展战略17、浅谈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学上的应用18、关于中医药学百年纷争的断想19、中医药学中动物实验与实验动物的选择20、中医药学概论二、中医药学论文题目大全1、中医药学的学科属性、特色优势与发展前景2、美国FDA认同传统中医药学是整体医学3、从中医药学的历史看中医药研究的发展方向4、中医药学观念系统研究纲要5、中医药学数据库发展策略6、二十一世纪中医药学发展思考7、对纳米结合医学及中医药学的思考8、干细胞理论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前景9、二十一世纪中医药学发展思考10、模糊数学及其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11、中国中医药学发展战略探微12、生活质量评价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13、生物无机化学和中医药学研究14、中医药学理论系统研究论纲15、加速“证候”的规范化促进中医药学发展16、西药使用的中医药学思考17、古代中医药学与中药临床药学18、儒家中庸之道对中医药学的影响19、现代中医药学汉英翻译技巧20、中医药学与自由基学说三、热门中医药学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21世纪中医药学研究展望2、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努力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3、论中医药学境外办学的发展4、循证医学在促进中医药学发展中的作用5、20世纪中医药学的多学科研究概述6、分子生物学与现代中医药学的研究进展7、中医药学一级学科门类学科建设研讨暨中医药发展论坛会议发言摘编(二)8、新的世纪新的契机——略论中医药学的发展9、中医药学的继承与发扬之我见──兼谈运脾法在儿科的应用10、分子配伍与网络分析——中医药学的分子原理与研究战略11、中医药学将走向何方12、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学研究13、从分子中医药学的理论看蜂王浆的保健作用14、中医药学的“宝库说”与“学科论”15、中医药学与欧洲顺势疗法之比较16、中医药学的方法学探索--信息科学与中医的发展17、中医药学的方法学探索——信息科字与中医的发展18、中医药学期刊学术规范量化分析——基于CMSCI(2004-2012)年度数据19、模糊数学在中医药学研究中的应用近况20、中医药学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科技、文化和经济意义四、关于中医药学毕业论文题目1、复杂系统意义下的中医药学及其案例研究2、基因科学和21世纪中医药学的走向3、中医药学现代个体诊疗体系建立的构想与研究4、如何将数学方法应用于现代中医药学研究5、中医药学学科方向的变革与创新6、循证医学与中医药学发展7、生物方剂分析中医药学研究的设想、背景与意义8、健康管理与中医药学优势9、循证医学与中医药学发展10、基因组学—中医药学现代化的一个切入点11、中医药学学科方向的变革与创新12、中医药学走向世界的若干理论问题——接轨、改轨还是铺轨13、建立中医药学一体化语言系统的方法学研究14、蛋白质组学研究与中医药学的原创性发展15、从复杂性科学角度研究中医药学的概况16、展望21世纪中医药学发展前景17、中医药学的五大发展趋势18、发挥中医药学优势,构建和完善小康社会卫生服务体系19、中医药学在国外发展现状研究20、纳米与中医药学五、比较好写的中医药学论文题目1、关于中医药学理论研究一些问题的讨论2、中医药学数据库发展策略3、网络环境下中医药学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探讨4、中医药学走向世界纵横观5、中医药学方法论科学概念的定位问题再思考6、中医药学与后现代科学——中医药学能否提供另一种科学范式7、中医药学临床验案范例8、《本草备要》对中医药学的贡献9、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学研究10、试论中医药学的高等教育11、认清中医药学特色发扬中医药学优势12、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中医药学13、虚拟人对中医药学发展影响的研究14、试论佛教对傣、藏、中医药学的影响15、论中医药的发展形势与中医药学的科学内涵16、关于中国哲学与中医药学关系的探讨17、构建中医药学教育的平台——中药标本馆18、中医药学及其相关主题词表概述19、中医药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机遇与发展探讨20、中医药学为什么能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上)。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探析目与脏腑间的相关关系
·理论探讨 ·福建中医药2023 年5 月第54 卷第5期Fujian Journal of TCM May 2023,54(5)基于复杂系统理论探析目与脏腑间的相关关系曹蕾1,刘志臻2,涂劲楠1,何友泽1,李昭蓥1,黄佳1,吴劲松1*(1.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福建福州 350122;2.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产业研究院,福建福州 350122)摘要:目作为五官之一,与脏腑经络有着紧密关联。
若某一脏腑功能失调,则目受其影响,其视觉功能、目络血脉、颜色均有相应改变;反之,全身脏腑病理变化亦会显现于目。
目窍与脏腑以及脏腑内部之间的复杂关系,具备了非线性、随机性、涌现性、演化性等复杂系统科学的特点。
而复杂系统理论的分析方法可为探明目与脏腑间关系提供新的视角。
为此,笔者拟从复杂系统理论出发,探析目窍与脏腑间的系统科学性,为中医整体辨病诊治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目窍;脏腑学说;五轮学说;复杂系统理论;系统科学目,作为百骸九窍之一,是人体与外界环境相互感应的重要器官。
诚如《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言:“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
”[1]395目能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依赖于五脏六腑功能正常和气血津液的滋养。
五脏六腑功能正常,则目得其充养,可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若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则目不得养,其视觉功能会发生异常[2]。
同时,通过目的诊治也可以反映或影响到五脏六腑的功能,如目诊与眼针疗法。
目与脏腑间存在密切的交互,因此深入探析并阐释目与脏腑疾病的关系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1 目与脏腑理论的研究进展1.1 古代对目与脏腑理论的认识 目为官窍,位居体表,乃五脏六腑之精华所聚。
《灵枢·邪客》曰:“因视目之五色以知五脏……视其血脉,察其色,以知其寒热痛痹”[3]801-802,通过“目”能观察五脏六腑随时变化的情况,表现出各脏腑系统疾病和证候。
1.1.1 目与脏腑间的生理关系 明代医家傅仁宇在《审视瑶函》记载:“大抵目开窍于肝,生于肾,用于心,运于肺,藏于脾。
复杂性科学及其对中医药学研究的启示
象 比比皆是 ,但人们还是努力要把它们还原成更简单的行为 主体 (g n )或过程 。当然的确有不少复杂的事物或现象 , Aet 其背后确实存在简单的规律或过程。但是,另一方面也存在
塔 菲 研 究 所 认 识 到 复 杂 性 研 究 的 困 难 在 于 不 能 用 传 统 的方 法 来处理复杂系统所涉及的 问题 ,并提 出了复杂性科学这一概
相似 、复杂性的度量 。其 中复杂适应系统是圣塔菲研究所集 中研究 的对象 ,而且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也是第三阶段复杂性
科学的主要成果。 1 复 杂性 在 复杂性科 学研 究中,复杂性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属性, 是客观事物跨越层次 的、不能够用传统的科学理论直接还原 的相互关系 。复杂性与简单性是相对应的。简单性一 向是现
李 东涛
济南军区青 岛第一疗养 院中医科 ,山东 青岛 2 6 7 60 1
【 摘 要】复杂性科 学是一 门研究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新兴的边缘 、交叉学科 。它的整体性、动态性 、时 间与空间相统一、宏观与微观 相统~、确定性 与随机性相统一等原理 ,以及提出的 自组织、突现、混沌 边缘、人 工生命等概念 ,对 中医药学研究有较大 的启示作用 。使我 们认识到:中医学面对的人体是复杂 巨系统,中医药诊疗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复杂适应 巨系统 ,可 以用复杂性科学 的研究方法研 究中医 。 【 关键 词】复杂性科学 ;中医药学 ;启示 【 中图分类号】R — 3 20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0 — 57 (0 0 8 0 2 3 0 78 1 2 1 )1— 1—
论 著
T e ts rai e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中医与现代科学的结合点——科学化中医
中医与现代科学的结合点——科学化中医我国传统医学是一门历史悠久、体系独特、疗效显著的古代医学,他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与考验,其科学性毋庸置疑。
可是在中医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们经历了上个世纪一整个世纪的研究和探索,都未能实现将中医与现代科学结合这一美好的愿望。
于是很多人放弃了走让中医结合现代科学的道路,而改为走其他的道路来守护中医的一席之地。
然而中医跟其他任何事物都一样,拒绝现代科学只能是自绝门路,是不现实的,其结果也只能是被现代科学所淘汰。
任何事物是不可能跟科学抗横的,只有人们没有利用没有发现到得科学,而没有科学本身不能说明的事物和现象。
所以让中医发展的根本还是在那条老路上——让中医科学化。
中医科学化就是要找到合适的现代科学作为中医的科学支撑,用现代科学知识解释我们的传统医学。
可惜的是,由于诸多原因,这个支撑中医的现代科学一直有没被找到。
这使得中医在医学界里备受歧视和侮辱。
然而中医究竟是不是科学,是的话那么它与科学的结合点究竟在哪里呢?这是无数中医人士关注的根本问题,也是事关中义存亡的关键问题。
本篇文章针对这个问题,阐述作者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个人认为支持中医的现代科学不是在遥远的未来,也不是在遥远的古代。
而就是在当今已经产生和发展到较高水平的两个科学理论体系里——粒子物理学(微观物理学中的一个分支,物理学中已经不使用“粒子”这一词汇,但为了理解方便,本文仍沿用这一说法)和复杂性科学(即系统性科学)我们要将中医与这两门科学结合就得先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物质观和方法论的改变。
首先我们要丢掉以原子为物质本原的物质观的现代科学,接受以即粒子为物质本质的量子物质观(即粒子物质观)粒子物理学从上个世纪初就开始萌芽,其开端是量子学的诞生。
在量子学萌芽之初,科学界已经建立的关于物质本质的原子论也随即遭到了质疑。
随着量子物理学的发展和成熟,原子是物质的本源的理论就逐步被送进了历史。
同时量子物理学以空前的速度挑战着人们关于宇宙,物体,物质的本质的认识,构建了自己独立的科学体系。
从科学实践哲学和复杂性科学的双视角看中医学研究
t e n mpe i ce cs W U n Tsn h a Unv ri Bejn 0 0 4, ia i sa d Co lxt S in e c y To g. ig u i est y, ii g 1 0 8 C^n
Ab ta t I h s p pe , we d s us he ve ofs inc - t y a e d s rb d t re y,l c la s r c : n t i a r i c st iw c e e he r e c i e o va it o a nd c m pl x s s e s W e p nto ate n ofs in e i o e y tm . oi utp t r ce c s noto y o nl ne。 b v n i ie p o b lt utha e i fn t r ba iiy i o i n l g c,a e wou d c t i t o t e t a hig f ri s us in i ha a t r nd pr l m sofT r dii lChi e e M e i nd w l on rbu et h e c n o tdic so n c r c e sa ob e a tona n s d eneR e e r h. i sa c K e o d phi op fs intfc pr c ie c y W r s: l os hy o ce ii a tc s, ompl xt ce e T r dii a e iy s inc s, a ton lChi s e i i ne e M d cne
完 全 的 认 识 论 过 程 , 是 多 少 被 包 含 在 社 会 学 的 过 程 之 而 中 的 。西 方 科 学 的 普 遍 化 过 程 无 疑 与 资 本 主 义 的 市 场 全 球化 是密 切相 关 的 。
中医理论的传承与创新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周学平
中医理论传承与创新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周学平叶放指导:周仲瑛当今中医学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适应社会需求、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关键问题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
半个世纪以来,经过多路径、多方法的艰难探索,中医理论研究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并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中医的临床实践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才可能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
因此,探讨中医理论传承与创新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兹略陈管见,以求征于同道。
1 应用科学方法论是中医理论发展的前提《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方法学”。
几十年来,中医理论研究难以取得质的进展,这与缺乏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方法学有着必然的联系。
方法是科学的灵魂,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所选取的手段、途径或活动方式。
方法论则是对方法的理论研究和哲学反思,关注的是从抽象层面来把握方法的性质、发展规律及其价值[1]。
每个科技工作者,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不同的方法论来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从而影响着课题的设计、学科的发展。
因此,应用科学方法论开展研究是中医理论发展的前提。
中医学与西医学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尽管其研究的对象相同,但因其产生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不同,决定了两者在理论体系、思维方法、诊疗方式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中医注重对人的整体性、关联性的研究,而不注重研究人的物质性;中医是整体的、联系的,西医是分析的、还原的;中医对人体整个生命活动过程进行调节以达到治疗目的,西医就人体某一局部或系统加以改善[2]。
可见,应采用多层次的方法论如哲学、系统科学以及自然科学方法论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研究,整体论与还原论相结合,传统研究方法与现代研究方法相结合,似有可能解决理论研究中的瓶颈问题,避免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的脱节。
《内经》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中傍人事”,无所不及。
是应用整体论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典范,将人体与自然界、社会环境等作为相互关联的整体来考察。
从复杂性科学看中医——发现中医的科学性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 f C apital N ormal Univers ity2008年增刊(S ocial Sciences E diti on )中医与复杂性问题研究编者按:这期增刊是复杂性科学研究专辑,也可以说是北京大学现代科学与哲学研究中心编写的、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的《复杂性新探》的续集。
它反映了该中心在持续进行复杂性科学研究的进程中,近一年多来取得的新进展。
这主要表现在他们于2007年1月和8月利用寒、暑假两次举办的“中医复兴与复杂性科学”研讨会所取得的思想成果上。
这就是,由研究中医学、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生命科学、化学科学、地理科学、法学、哲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中医复兴问题”进行典型分析,通过多学科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对医学研究领域的复杂性问题,进行了比较集中而深入的探索。
诸如:从复杂性科学看中医,用开放论、涌现论、非线性论、自组织论、他组织论考察中医,揭示了中医具有的而用还原论观点看不到的科学内涵,以及与复杂性科学的诸多深刻的一致性;从复杂适应系统看中医的本质特征;从人体与宇宙同源看复杂性科学的发展;从方法论的战略高度,看中、西医的根本区别源于思维方式的差异,扬弃还原论发展整体论,实现中西医的有机结合辩证统一,等等。
本期增刊即为上述诸多成果的集成,现奉献给广大读者供参阅。
从复杂性科学看中医———发现中医的科学性 苗东升摘 要: 本文分别从开放论、涌现论、非线性论、自组织论和他组织论等五个方面考察中医,指出中医在医学思想和哲学思想上跟复杂性科学有诸多深刻的一致性,从而揭示中医具有还原论看不到的科学性,进而讨论了中医复兴和复杂性科学的关系。
关键词: 中医;复杂性;复杂性科学;开放性;涌现;非线性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08)增刊-0001-19收稿日期232作者简介苗东升,男,山西榆社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朱清时院士:中医药与科学
朱清时院士: 中医药是复杂性科学转帖按语:近来张功耀之流一再狂妄地叫嚣取消中医,在"唯科学主义"的道路上近乎走火入魔,拿着一个个幼稚的论据来攻击中医(比如"人参=萝卜"论,那是上世纪20年代时的外国人研究成果,居然还能拿出来充数,真不知号称研究科学史、学了30多年中医的张教授是不是思想只停留在那个年代?而看不到现代研究出的人参双向调节等等作用?)虽然张的言论被众多有志之士所严厉抨击,但是在新浪等大网站上的论战版面,却没有多少相应的代表性文章来与之对垒,于是我把这篇旧帖子拿出来吧,看看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是以什么样的研究态度,来对待未知科学的.希望大家能一起转这个帖子,让中医说话更理直气壮!!! 与朱清时院士对话——医药与复杂性科学(原文登载于〈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10月25日第5版)本报记者王乐羊编者按:本报近期刊登了“2004年中医药科学论坛”上的专家发言,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许多读者来信来稿,积极参与讨论,并向部分专家请教有关问题。
近日,本报记者就读者提出的一些问题,与朱清时院士进行了一次对话。
记者:在上次的论坛中您曾经提到过“我国在科学技术上要赶上西方,就不能忘记自己的传统文化。
如果我们忘了传统文化,不把传统文化的优点发挥出来,那我们就难以赶上西方。
”您的意思是不是说传统文化,或者说中医药体系中的一些思维方法可以用来帮助现代人认识、解决世界的某些问题?目前在社会上有一些人认为中医药不科学,甚至有人认为中医药是迷信,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朱院士:我认为中医药是科学,虽然当前流行的狭义的“科学”还不接受它。
当前流行的主流科学发源于西方,它们与以中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科学文化有两方面的差别:一是观察事物的角度。
发源于西方的现代主流科学总是把复杂事物分解为基本组成单元来研究(即以还原论为基础);以中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科学总是把复杂事物看作整体来研究,认为若把事件简化成最基本的单元,就要把许多重要信息都去除掉,如单元之间的连接和组合方式等等,这样做就把复杂事物变样了。
从系统生物学和复杂科学视角解读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复杂
正 的理 解 健 康 、 疾病 , 推 进 中 医理 论 研 究 , 提 高 临 床疗 效 为核 心 的 中 医药 学 术 水平 具 有 深远 意 义 。 在 中医 整体 观 / 系统 科 学 观指 导 下 , 通 过 学 科 交叉 , 以 恶性 肿 瘤 、 慢 性 肝 病等 为研 究切 入点 , 探 索 具有中同传统整体思维和个体化特征的可行性研究方法 , 开发符合 中西医 “ 病证结合” 特点的算法 模I 】 = I l 』 , 构建病 、 证发生发展及 中药复方效应 的生物调 控网络 , 深入开展 中医证候及辩证施治 的系统 生物学研究 , 以 期 阐 释 中 医证 候 的 生 物 学 基 础 , 发 现潜 在 的 诊 断 标 志 物 , 阐 明证 候 动 态演 变 机 制 , 并 通 过 建 立 病 证 分子 动态 网络 及 生 物 标 志 物 分 析 方 法 和 病 证 分 子 分 型 的 中药 复方 个 体 化 治疗 评
评 价 的 关联 分 析 方法 ; ② 基于 突 变论 和分 形 维 数 的 中药 疗 效 评 价 方 法 ; ③ 基 于 相 似 匹 配测 度 ; ④ 基 于 叶斯 模 型 的 证 候 疗 效 预 测 评 价 方 法 ; ⑤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 的・ } 1 药 复方 疗 效 预 测 方 法 ; ⑥ 基 于 网络 药 理 学 的 中药 复 方 疗 效 评 价 力‘ 法; ⑦ 基 于 代谢 组 学 分 析 的 中药 复方 证候 疗 效 评 价 方 法 ; ⑧ 病 证 分子 分 型 的 中药 复 方 个 体 化 治 疗 评 价 方法 ; ⑨ 中药 复 方 多 成 分 、 多 靶点 、 多效 腹 和 多 途 径 综 合 作 用 的解 析 方 法 等 。 例 如 , 中 心 基 于 转 录 组 学 构 建 的生 物 r 舣 】 络 分 析 发
作为复杂性科学的中医学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 f C apital N ormal Univers ity2008年增刊(S ocial Sciences E diti on )中医与复杂性问题研究作为复杂性科学的中医学乔 宇摘 要: 人体是一个复杂巨系统,而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是合乎复杂性科学的。
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重新审视并认真研究中医中药,是现今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必由之路。
应该将中西医统一在复杂性科学系统之内,共同造福于人类,而不应当将中西医对立起来,这违背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原则,不符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关键词: 复杂性科学;复杂巨系统;中医;阴阳五行模型;整体论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08)增刊-0171-05收稿日期2325作者简介乔宇,男,回族,山东济宁人,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北京 )。
复杂性科学是国外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研究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一门交叉学科。
复杂性科学包括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和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以及混沌论、超循环论等科学理论。
这些理论主要是研究和揭示复杂系统的有关特性,如:非线性、混沌、突现、自组织、非还原性等。
复杂性科学的特点为研究对象是复杂系统,研究方法是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研究着重于揭示客观事物构成的原因及其演化的历程,并力图尽可能准确地预测其未来发展。
本文旨在讨论人体作为一个复杂巨系统,应当放在复杂性科学的视域下进行研究,而中医的理论和实践符合复杂性科学的要求,应当中西医相结合一起致力于疾病的研究和治疗。
一、何谓复杂性科学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在国际上就逐渐兴起了复杂性的研究热潮。
1984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成立了以物理学家盖尔曼(M.G ell -mann )、安德森(P.Aders on )及经济学家阿罗(K.A rr or )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首的圣菲研究所(Santa F e Institute ,简称SFI ),他们集中了一批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科学家,专门从事跨学科、跨领域的复杂系统、复杂性研究。
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 f C apital N ormal Univers ity2008年增刊(S ocial Sciences E diti on )中医与复杂性问题研究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 冯国瑞摘 要: 本文从中医学的研究对象、基础理论、辨证论治和思维方式等方面考察了中医学的复杂性并且探讨了中医学是否是科学、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性的关系、中医学应走什么道路等问题,着重揭示了中医学在理论与方法上与复杂性科学的内在一致性。
关键词: 中医学;复杂性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08)增刊-0082-08收稿日期232作者简介冯国瑞,男,江苏射阳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北京 ) 中医学诞生两千多年来,经过历代的丰富、深化与发展,其理论形态更显示出灿烂的光辉,同时,在实践上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上个世纪中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复杂性探索的热潮,正极大地推动着创建中的复杂性科学的发展。
在当今科学发展以综合为主一体化趋势的历史大潮中,在世界科学、文化交融、整合的过程里,探讨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在思想上的深刻的内在联系,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实践价值。
一、中医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中医学研究对象是人,是人的健康之道。
(一)中医学所研究的人是具有复杂结构和功能的人中医学所研究的人,并不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是具有复杂性的结构和功能的人,是一种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因为中医学主张“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强调“上医,医未病之病”,“上医,医国”,“医,乃仁术”。
著名中医学专家陆广莘研究员指出:“中医学之道,根本在学人!”[1](p.7)“医学,根本上是人学”![1](p.7)可见,中医学所研究的人,是社会中的人。
这种人不仅有复杂的结构———神、气、形的交互作用,而且在与自然、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保持和发展着自身的动态平衡。
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1. 引言复杂网络理论是网络科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由大量节点和连接构成的复杂网络的性质和行为。
中医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复杂的医学体系,近年来也开始应用复杂网络理论来研究中医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复杂网络理论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在中医学领域中所取得的成果和发展前景。
2.复杂网络理论概述2.1复杂网络基本概念2.1.1节点和连接在复杂网络中,节点代表实体,连接代表实体之间的关系。
节点和连接是构成复杂网络的基本元素。
2.1.2度与度分布度是指一个节点连接的其他节点数量。
度分布描述了网络中节点连接数量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网络的拓扑结构。
2.1.3聚类系数与平均路径长度聚类系数是描述网络中节点邻居节点之间连接紧密程度的指标。
平均路径长度是指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平均最短路径的长度。
2.1.4 小世界性质与无标度性质小世界性质指的是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距离较短,即网络具有较高的集聚性。
无标度性质指的是网络中节点的度分布呈现出幂律分布特征,即少数节点具有较高的度,大部分节点具有较低的度。
2.2复杂网络的应用领域复杂网络理论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如社交网络分析、生物网络研究、互联网结构研究等。
3.中医理论与复杂网络理论结合初探3.1中医证候与节点之间关系分析中医证候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关键概念,通过分析中医证候与节点之间的关系,可以揭示中医证候在复杂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
3.2中医药物组方与连接之间关系研究中医药物组方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研究中医药物组方与连接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中医药物作用的机制。
4.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构建及其在复杂网络分析中应用4.1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构建方法综述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是中药发挥作用的基础,构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方法包括文献调研、实验验证等。
4.2基于药效物质构建的复杂网络模型基于药效物质构建的复杂网络模型可以揭示中药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中药作用机制。
中药药性理论复杂性特征分析
中药药性理论复杂性特征分析作者:韦永娜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28期【摘要】中药药性理论包含了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及有毒无毒几个方面,这些理论经过上千年的沉淀早已在植根于人们心目中,对中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科学的揭示了中药药性的理论,有益于中医学临床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从中药药性内涵入手,就中药药性理论的复杂性特征做了深入阐述。
【关键词】中药;药性;复杂性;多重性中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自《黄帝内经》至今,我国医学领域出现了众多的医学瑰宝。
而在中药药性的研究中,自《神农本草经》至今已经数千年,目前中药药性已经从原来的气味、毒害延伸至药物的归经、升降沉浮等多个环节,经总结归纳形成了四气五味归经等多个理论。
而温热、湿寒作为药性的主要特征,也是药物用于病灶的主导反应,它决定着药物的疗效,也关乎药物在疾病诊疗中能否取得最终效果。
一、中药药性概述1、药性内涵中药最早的药性研究主要是针对“毒”这一基本特性开展的,我国中医领域一直以来都有着“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同时《淮南子》中也记载了神农尝百草而一日中七十毒的说法,这也说明了我国古代人民在食物、药材寻找中的艰辛。
中医学一直提倡相生相克的理论,一直追溯着毒物也是药物的说法,这里的毒物也就是植物对健康人体的危害,但是对于病患人员却有着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究竟药性是什么呢?《神农本草经》中说:“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醋渍者,宜煎膏者,也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
并随药性不得违越”。
这里的药性主要指的是药物种类的性质,是药物成分的说明。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医疗事业认识的加深,过去的药性理念逐渐无法满足人们药物研究要求,目前我们所说的药性主要指药物与疗效之间的关系和性能,也就是研究药物性质、性能以及诊疗规律的现代理论。
2、药性来源中医药物的药性研究并非一个天马行空的内容,它是源于生活、社会实践的集合体,是将临床诊疗经验同古代哲学思想相结合而产生的药物使用说明,并逐渐同科技相结合而形成一套系统、完善、综合的整体。
对中医文化若干范畴的思考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 f C apital N ormal Univers ity2008年增刊(S ocial Sciences E diti on )中医与复杂性问题研究对中医文化若干范畴的思考 宇 鹏摘 要: 本文考察了中医文化中的象、生、应、验等范畴和象思维等思维方式,试图以此为切入点,挖掘中医内在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论根源,体会其特色,从而更好地学习和发展中医。
文中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中医文化;范畴;象;象思维;生;应;验;神;气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08)增刊-0176-10收稿日期22作者简介宇鹏,男,广西荔浦人,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本科在读。
(北京 )。
随着复杂性科学的兴起,科学出现了扬弃近代以来还原论传统的趋势,人们纷纷把视线投向有整体论特征的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
由于理论的转向和现实的迫切需要,朴实无华的中医学也日益显得光彩夺目。
中医诞生在农业文明背景下,生长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又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和其他医学的长处,具有独特的思维特点和实践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
因此学习中医时,应结合其独特的思想背景(文化背景和与之相关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外证和内证),按照其自身的思维方式,从本原上认识它,在实践中学习和检验它。
从源头(经典著作)学起,抓住一些关键范畴,或许是一条捷径。
“范畴”借用了哲学上的名词,但并非指对所有存在的最广义的分类,而是指中医中一些根本性的概念,它们容易理解却难以定义。
在不同的语境中,其含义往往不同,但又互相联系。
各个范畴相互包蕴、相互融合,如水乳交融,不可分割。
本文记录了笔者探索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由于笔者学识浅陋,实践经验有限,文中多有不足之处,请读者不吝赐教。
一、生———中医的生命观 “生”的本义是什么呢?“ 也。
象 木生出土上。
”[1](p.127)即“生”字的字形描绘了草木初生的形状。
中药药性理论复杂性特征分析
中药药性理论复杂性特征分析中药药性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总结的反映药物及其作用性质的概念。
中药药性理论是研究中药药性的形成机制及运用规律的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
从发生学上看,中药药性理论与药物本体及药物作用密切相关,并且深受阴阳五行、取象比类等哲学思想影响,具有复杂性特征。
主要表现在第一,药性的形成具有多源性特征,其早期的确定途径不唯一,其对应的功效作用不唯一;第二,药性的表达具有多样性特征,其表征指标多样,其实际表达的影响因素多样。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应关注这些复杂性特征,注意药性与功效的辩证统一,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寻找共性。
标签:中药药性理论;药性形成;药性表达;复杂性;多样性;发生学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辨采制用的指导性理论,是中药有别于现代化学药物的根本特征,是联接中医中药的桥梁。
中药药性实质研究由来已久,有关四气、五味、归经等药性理论的化学或生物学实质已经从简单的化学成分单体或生物学效应指标,发展为基于化学物质组学和生物分子网络的深入研究,积累了大量对于药性的科学认识,但仍存在许多困惑,例如已知规律的适用范围十分有限,判定药性的准确模型尚未成熟等。
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作者认为,除了研究条件造成的局限性之外,对中药药性理论的复杂性特征认识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
基于此,本研究继承本课题组前期973药性理论研究成果,从发生学和认知学入手,援引其他研究文献,深入论述中药药性理论的复杂性特征,提出研究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为中药药性理论实质研究提供参考。
1 中药药性理论复杂性特征的定义中药的药性是药物与疗效(医疗、保健)有关的各种属性和性质[1],代表了药物能够治疗疾病的性能,广义上的中药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多方面。
一般认为,中药药性理论的发生、发展过程存在以下特点[1-2],第一,药性理论与药物本体密切相关,形色质气味是推测药性的来源;第二,阴阳五行、取类比象等哲学思维传统对药性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作用;第三,药性理论与药物作用密切相关,临床实践是药性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杂性科学视角下的中医学研究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中医学的发展与现状是人们近年来关注较多的问题之一,在迈过了中医科学性争论之后,我们基本上已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要论述中医的科学性,要具体定义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概念所指不同,中医与科学的归属自然也不尽相同。
然而,中医学如何能用现代的语言表达清楚,能够为更多的人所理解,将它的治病方法和诊疗思路推而广之,进而普及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复杂性科学是解读中医的一个很好的契合点,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看待中医,无疑为中医的诊疗思维和治病方法的展示提供了有效地借鉴范式。
1.复杂性科学视野中的中医什么是复杂性科学?复杂性科学无论在哲学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推进着时代和科学的前沿探索。
目前我们还无法对复杂性给出明确的定义,迄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范式。
《大英百科全书》中关于系统科学中的“复杂性”属性描述了八种特征:(1)不可预言性;(2)连通性;(3)非集中控制性;(4)不可分解性;(5)奇异性;(6)稳定性;(7)不可计算性;(8)突现性。
这些关于复杂性特征的内容都具有确定的解释,同时也激发了把复杂性研究及其范式应用于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其思想和概念渗透到各门具体学科之中,成为重要的科学理念和思维方法。
在复杂性研究领域内,Science(科学)杂志于1999年的复杂性专辑中选用了“复杂系统——超越还原论”的表述,后来学者们倾向于称之为“复杂性科学”这一用语。
戴汝为院士更将复杂性科学称之为“21世纪的科学”因为复杂性科学打破了线性、均衡、简单还原的传统范式,而致力于研究非线性、非均衡和复杂系统带来的种种新问题。
通过对复杂性科学的探索和研究,我们知道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
什么是系统?贝塔朗菲认为,系统是处于一定相互关系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
或者说,系统集合内各要素按一定的结构组织而成的一个整体,并在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过程中体现出一定的功能。
而中医正体现了复杂性研究中的系统论思想。
系统科学和已有的其它科学不同,它是从事物的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以及层次关系的角度来研究客观世界的。
这里的客观世界包括了自然、社会和人自身。
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系统在整体上具有其组成部分所没有的性质,即系统的整体性。
中医以复杂性科学为其理论依据,具有着整体论和系统论的思想,而这正是西医还原论所缺乏的。
复杂性科学的许多概念,如:系统、信息、整体、反馈、自组织、非线性等已经顺畅地进入中医的话语体系。
中医在认识论、方法论、逻辑思维等方面与复杂性科学有深刻的一致性,中医无疑具有复杂性科学的诸多品格。
20世纪80年代,我国科学家钱学森就提倡过“中医系统论”研究。
“人体科学一定要提倡系统观,而这就是中医的观点”,“人体科学的方向是中医,不是西医,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
他提出了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理论。
中医是治病救人的技术,它更实用,注重整体、系统的方法,而不是向下分析孤立、细微的元素。
祝世衲教授也曾反复说过:“中医理论的很多概念范畴是落在西医还原论的视野之外的。
”朱清时教授从现代科学不能解释中医的有效性的事实出发,认为“中医不是迷信,而是复杂性科学的一部分”。
中医跟复杂性科学在学术思想上有诸多深刻的一致性,中医是否科学,哪方面科学,哪些方面不科学,衡量的标准应该是复杂性科学,而不是还原论科学。
从复杂性科学的观点看,中医学中整体论和系统论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整体观。
整体观是中医最大的理论特色。
在中国古代传统中,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人类万物,始终是被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的。
人与其它万物一样,是天地自然界整体的一部分,与天地自然存在着相参、相应的密切联系。
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五脏六腑又是人体的组成部分。
在中医的理论和实践中反映了大量现象属于人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属性、功能和行为,即系统的系统质,它们是无法还原为部分来理解的;目前西方系统生物学研究仍然只是集中在基因组、蛋白质、细胞这些比较低的层次或心、肺等特定系统,认为这个系统整体性能对它们来说还是遥不可及的未来。
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
中医学研究的是人与天地自然、周遭环境(诸如气候,天象等)的联系,研究人的脏腑与天的五气四时的关系,研究人体疾病与针。
灸按摩的关系,研究四诊法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具有复杂化学成分的药物如何配伍、如何减毒增效,研究如何通过辨别证候进行立法处方选药、调整药物等等,这些都是从相互联系的角度来诊断治病,望闻问切的。
中国古代先哲们还习惯于把自然界和人体的一切事物都纳入到阴阳和五行的体系当中,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都存在着各种阴阳转化和五行生克的相互关系。
自然而然地运用阴阳、五行的思维模式来建构人体的经络、脏腑系统。
三是稳态观。
中医强调“阴平阳秘,精神乃至”,以此来说明人体的健康、有序的稳态。
人体的经络体系就是以十四经脉(包括了任脉和督脉)为主体,网罗周身的一个复杂经脉系统。
它对内联络五脏六腑,在外分布于五官七窍、四肢百骸,沟通了人体表里、上下、内外,将人体各组织部分维持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的稳定状态。
经络还承担着运行气血,濡养周身,协调阴阳的功能。
通过经络的运输、协调和反应作用,使得身体各部分组织能够正常运行,以保持人体功能活动的稳定及其与外环境的统一平衡。
四是动态观。
中医学把人体看作是天地自然界整体的一部分,但它并不是孤立地研究人体,而是把人体放在自然界的整体运动和广阔的动态平衡之中进行研究,体现了一种整体和谐的生命观,它把人看作是天地自然自身运动变化的结果,“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必须通过“升降出入”,与天地自然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此来保持生命机体的正常运转状态。
人体内在的经络、脏腑与外在的自然天地四时之气相通相应、平衡协调,这正是一种整体和谐生命观的具体体现。
2.中医学自身的复杂性中医学是一门具有丰富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的医学体系。
但同一个疾病事实确有中、西医两种截然不同的描述,这实际上是疾病表现的复杂性和不同的研究方法所导致的。
中医学自身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医概念的复杂性“中医”现在是医学界使用的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总结起来它大致有三个含义:(1)指一门学问或学术体系,如中国的传统医学,就是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医术;(2)指从事中医、掌握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人,如医士、医生、医德;(3)指称学科分类,如中医、西医等。
我们现在所称之的“中医”更多的是相对于西医而言的,是近代西方学术体系打破中国原有学统框架后,依据中国特殊的地理区域和民族特征而限定的。
为区别于西医,将中国的医学称之为中医。
不仅如此,中医还蕴涵了中庸思想里“中和”的意蕴,体现了一种中正平和、持中守一、平衡协调的状态,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和文化内涵。
它阐释着中医认识论中的“天人合一”、治疗原则上的“执中致和”、药物应用上的“补偏救敝”等。
仅“中医”二字尚且有这么多含义,更何况中医学中其他纷繁杂多的概念,诸如藏府、经络、气血、风、贼等,其古今含义也必定千差万别,究其原因是这些概念背后的意义复杂性。
在话语和文字背后往往隐藏着许多超语言的信息,它们是:语境、背景知识、文化因素、比喻含义、俚语行话等等,它们包含有语用学(语境信息)、语义学(词汇有多种含义)、修辞学(隐喻)、词源学、词汇学、社会学(文化习俗)、心理学(行为意义)、文学、历史(典故)等多方面含义。
中医一些基本概念的发展、泛化与演变也必然充斥着诸多因素,例如《内经》中多“虚邪贼风”并称,此处的“贼”并非指现在的窃贼、小偷之义,而是损害、危害的意思,贼风是强调了这种风邪对人体正气的干扰和损害的特点。
病因的复杂性中医与西医对待疾病的致病因素看法不同,在中医看来,“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
其中的外邪说并非仅指“气候的异常变化”,因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由于人自身正气不足,而给予外邪可乘之机。
这种关于病邪的认识在西医里是没有的。
《内经》中还有“偏阴偏阳谓之疾”的说法。
即是说,健康时并不意味着没有邪的存在,恰恰相反,它是人体正气在同邪斗争中,依然能维持自身正常的运动和平衡的统一而确认的,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因此,从健康到疾病的转化也并不意味着“邪”的彻底消失。
在正气与邪气相争过程中,最基本的自稳调节是阴阳自和,即一种“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
西医与此不同,它认为疾病的致病因素是病菌、病毒,因而以细胞病理和基因病理为基础的生物医学一直牢牢地统治着医学界。
18世纪,意大利的莫干尼提出,疾病就是器官形态学的改变。
不久,法国的毕夏把疾病归结为人体各种组织的形态学改变。
19世纪,德国的魏尔肖进一步宣称“疾病的本质在于特定细胞的损伤”,“一切疾病都是局部的”。
近20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把疾病归因为基因的病变。
根据西医《病理生理学》对疾病的定义:“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病因的损害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西医把这种病因归结为细菌、病毒导致的器官性病变,因此它们必然会采用还原论的方法层层深入追查病因、病理、病位,从局部的观点看待疾病问题。
其实,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不论中医、西医,任何疾病的发生,不仅有内在因素,也少不了外在的侵入,它包括了感染、情绪、饮食、气候等变化因素。
例如,在临床诊断中,一个患有糖尿病、动脉硬化症的病人,其中一个表现症状是脾大。
而脾大是否就是造成他所患疾病的原因呢?仅单一的一个症状并不能判断其是否与所患疾病的必然关联,中医从人的整体、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出发辨证论治,而西医则通过外在单一的疾病现象来探寻疾病的内在机制,采取的是针对症状,个个击破的方法。
如果对复杂性疾病有整体系统的观点,治疗和诊治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遣方用药治疗的复杂性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体现了它的诊疗思想。
中医的对象不只是疾病,而侧重于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的健康和疾病的转化过程。
因而,中医学在临床调方用药中主张,利用人体自身的正气、抗病机能来抵抗疾病,激发人体的自愈和康复能力,特别强调利用生长发育期把病抗过去。
中医的治疗重视整体,坚持以人为本、提倡整体观念,以不破坏对象的整体性为前提,侧重从综合辨证的角度来认识人体疾病的内外联系,从而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辨证诊治风格。
14世纪时,中医学家王履即认为,药物病和医源性疾病是治病的根本原因,他提出了“端本澄源,中含至理;执其枢要,众妙俱呈”。
刘河间也指出,消除疾病“皆根于内”,从而在诊断上要求“紧守病机,各司其属”;所谓的“求其属者求其本也”,即寻求发动“正祛邪”机能的亢进旺气背景,利用五脏阴阳网络来调节这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