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学0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堡期Pt2
华夏古陆与扬子地台之间存在古南华洋,在8-9亿年间,古南华 洋的闭合,华夏古陆与扬子地台碰撞缝合,形成江南造山带。Pt2 在西部康滇一带形成沟-弧-盆体系;东部则围绕陆核发育陆缘 浅海沉积。四堡、板西群的沉积被看作是围绕川中古陆核逐渐向 外迁移的陆缘海沉积。
板溪期Pt3
3.江南造山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华夏古陆与扬子地台之间,存在一条缝合带,分布在江山-绍兴-萍乡一 带,以含有高压蓝片岩的蛇绿混杂岩缝合带为代表,称之为江南造山带,前 身为古南华洋。江南造山带东段蛇绿岩、蓝片岩、火山岩发育在新元古代, 测年数据集中在850-1000 Ma。其东南缘发育大量A型花岗岩,测年值820Ma 左右,普遍发育在整个江南区的早震旦世角度不整合标志着两个古陆块碰撞 事件(晋宁运动)的结束。 据王岳军,2007,舒良树,2007
复习题
• 对比华北地台与扬子地台基底组成及其对后期 构造演化的影响。 • 对比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盖层发育阶段构造演 化的异同。 • 晋宁运动、广西运动的时代及其影响、东吴运 动、江南造山带、华夏地块、华南造山带 • 简述华南造山带的演化简史及其与扬子板块的 关系 • 华南古特提斯构造体制与古太平洋构造体制的 转换时代及其证据
李家彪(2008)认为,华 夏古陆位于滨海断裂带以东及 印支半岛以东、巴拉望岛-台 湾-硫球群岛以西的海域 。 综上所述,华夏古陆包括 江南造山带以东的陆域和南海 北部。 分布范围包括王岳军 (2007)所确定的江南造山带 以东的陆域部分和任纪瞬 (1999)、李家彪(2008)所 划分的海域部分之和 。
二.基底组成及其构造演化
牟家坝群 2.0Ga 崆岭群黄陵花 岗岩1.9-2.3Ga
梵净山 摩天岭花岗岩结晶 锆石0.76Ga 碎屑锆石2.86Ga
大红山群基性岩 1.7-1.9Ga
• 基底组成 扬子地台基底出露较少,除康滇、江南 外,仅在汉南、黄陵、张八岭、连云港等几处出露。
1.Pt1(Ar?)基底岩系的存在 • 以上这些事实说明了扬子板块存在着 Ar的古陆核和Pt1结晶地块,说明18— 19 亿年龙川运动,有可能形成比现 在所知道的规模更大的古老地块,康 滇地轴可以视为从川中陆块分裂出来 的残块。
晚古生代
• 广西运动之后,扬子板块表现为“北隆南 坳”北部隆升为上扬子古陆,南部为黔桂 海盆。 • 扬子板块从浅海相碳酸盐海盆(D-P1)转 为滨海-沼泽相盆地(P2)。 • 东吴运动引起川西峨眉山玄武岩喷发。
古陆边缘形成一系列指状海湾-宁乡式铁矿
扬子-华南板块 中泥盆世古地理图
华北板块早石炭世古地理图
扬子-华南板块 早石炭世古地理图
华北板块晚石炭世古地理图
~~~~~~~~~~~扬子运动800Ma ~~~~~~~~~~~~
(Pt3q)柳坝塘组
扬子-华南板块 早震旦世古地理图
扬子-华南板块 晚震旦世古地理图
震旦系冰碛岩-灯影组白云质灰岩-梅树村组含磷 层,是华南型地层重要标志
早古生代扬子板块
古地理表现为浅海(寒武-早奥陶)“南隆北坳”; (中奥陶-志留) 古构造表现为“滇黔桂古陆”和“上扬子海盆” 扬子板块处在南半球中-低纬度 广西运动使全区隆升为陆地。使华南海槽封闭,形 成华南造山带,广西运动以后扬子和华南具有统一 的古地理和古构造格局,地层可以横向追索和对比, 表明扬子与华南经广西运动拼接后已成为扩大了的 新的地台。因此,被称之为扬子—华南板块。 • 广西运动使早古生代的“南隆北坳”转变为晚古生代 的“北隆南坳”。。 • • • • •
• • • • • • • •

需要掌握的内容 华夏古陆 对比华北地台与扬子地台基底组成及其对后期构造演化的影响。 对比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盖层发育阶段构造演化的异同。 晋宁运动-形成扬子板块的基底,江南造山带 广西运动的时代及其影响:华南造山带;南隆北坳-北隆南坳; 扬子-华南地台 东吴运动-峨眉山玄武岩 印支运动:(1)形成近东西向褶皱;(2)开始由南北构造分 异转为东西构造分异;(3)龙门山前陆冲断带的形成 燕山运动:(1)由古特提斯构造域向古太平洋构造域的转化- 表现在北东向构造叠加在东西向构造之上;形成北东向断裂、 褶皱(隔档式、隔槽式褶皱)、岩浆岩和火山断陷盆地-东强 西弱,在东南地区形成3个构造-沉积分区的;(2)东西构造 分异-东隆西坳;(3)背景: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低角度, 高速率俯冲,底侵、拆沉,克拉通破坏。 新生代:弧后盆地的形成
一、概述 1.地理分布
扬子板块的重要特点
1.相当于吕梁运动的龙川运动(西部)19—18亿形 成了基底雏形;新元古代中期8.5—8亿的扬子运 动(雪峰、晋宁)形成基底,明显晚于中朝地台 2. 前震旦系基底以浅变质岩系为主,属扬子型基底 3 . Z—T 克拉通演化阶段,与华北地台类似,但有 区别。 ( 1)从震旦纪开始;(2)沉积了一套华南型地 层(3)有中古生代有沉积;(4)古生代沉积分 异性明显。(5)海相沉积持续到T2 4. J-k—Kz也是地台活化阶段。与华北地台相同, 由南北构造分异转变为Mz以来的东西构造分异。

• 由于基底形成晚,基底岩系以 浅变质的砂板岩组成,说明扬 子地台刚化固结程度弱于华北, 是柔性的,在川中有一个硬块。 1.震旦纪-早古生代末期东 西构造分异:西部为古陆和 这就决定了扬子地台后期发展 浅海区-扬子地台;东部为 的活动性特征。 东南海槽。 • 华北地台有一个大基底,刚性 程度强,统一性很好,一起升 2.扬子地台早古生代南隆北 降,容易发生地震。但扬子地 坳;晚古生代北隆南坳 台统一性不强,分异性强不稳 3.广西运动由扬子地台转变 为扬子-华南地台 定,此升彼降,基本上没有地 4.东吴运动、华南造山带 震发生。
Animals with hard-shells appeared in great numbers for the first time during the Cambrian. The continents were flooded by shallow seas. The supercontinent of Gondwana had just formed and was located near the South Pole.
三、盖层发展 阶段
1.早震旦世绕着扬子古陆的东部南部边缘是宽阔的 大陆边缘陆棚海区, 发育一套以莲沱组为代表的河 流相—滨海相碎屑岩,紫红色砾岩—长石石英砂岩— 石英砂岩(由低向上,成熟度逐渐升高)。 2.东部下扬子、浙西发育复理石和硅质建造,向东南 增厚,大于2000m--东南海槽。 3.早震旦世晚期扬子地台整体抬升,在西部滇东引 起微弱褶皱,故称澄江运动。伴随这场运动有一期花 岗岩侵入,如川西峨山花岗岩 747—712 Ma;桂北摩 天岭花岗岩760 Ma,说明是一次区域性的构造热事件。 4.早震旦世晚期广泛发育南沱组冰海相沉积 5.晚震旦世,扬子地台为陆表海环境,形成灯影组高 镁碳酸盐岩
3.基底构造演化
• • 1900—1800 Ma龙川运动形成由Ar-Pt1构成的古陆核。 Pt2在西部康滇一带形成沟-弧-盆体系;东部则围 绕陆核发育陆缘浅海沉积。四堡、板西群的沉积可 能看作是围绕川中古陆核逐渐向外迁移的陆缘海沉 积。 850—800 Ma雪峰(晋宁)运动,统称扬子运动, 使前震旦系褶皱、变质,形成扬子板块的基底,同 时古南华洋闭合,扬子板块与华夏古陆碰撞拼接, 形成江南造山带。
2.中-新元古代
康滇地轴(滇东、川西) 澄江组 砂砾岩 ~~~~~~~~ 晋宁运动850-800Ma 柳坝塘组 (Pt3q) 板岩、硅质岩 ~~~~~~~~~~ 四堡运动 1000 Ma 昆阳群 (Pt2c-j) 碳质板岩、石英砂岩 ~~~~~~ 龙川运动1900-1800 Ma 大红山群 (Pt1) 片岩、板岩、大理岩、细碧 角斑岩(锆石 U-Pb )1840 Ma 江南台背斜(鄂西、桂北) 莲沱组 长石-石英砂岩 ~~~~~~~~~~~~~~~雪峰运动 板溪群 砂板岩 ~~~~~~~~~~~~~~~四堡运动 四堡群 砂板岩、片岩 ~~~~~~~~~~~~~~~ (Ar -Pt1) 石英岩、斜长角闪岩紫苏麻粒 岩(锆石 U-Pb )2332 Ma
1945年,黄汲清指出中国东南 沿海的华夏古陆应该是一个加里 东褶皱带; 1964年,任纪瞬提出,加里东 褶皱带之南还应该有一个现已裂 解、沉没的前寒武纪地台—南海 地台,并认为在大陆之外的海域, 是前震旦纪的华夏古陆,这就是 印支-南海地台(任纪瞬,1990, 1999)
王岳军(Wang Yuejun,2007)认为,在华夏古陆与扬子地 台之间,存在江南造山带,分布在江山 -绍兴-萍乡,常德- 都匀-南盘江断裂一带,江南造山带以南为华夏古陆
扬子-华南板块 早寒武世沧浪铺期古地理图
扬子-华南板块 早寒武世龙王庙期古地理图
华北板块早奥陶世古地理图
扬子-华南板块
早奥陶世古地理图
华北板块中奥陶世古地理图
扬子-华南板块 中奥陶世古地理图
华北板块晚奥陶世古地理图
扬子-华南板块 晚奥陶世古地理图
华北板块志留纪古地理图
扬子-华南板块 早-中志留世古地理图
滇 东 梅树村组 Z 2灯影组 白云质灰岩 Z12陡山沱组 黑色页岩 南沱组 冰磧岩 Z11 澄江组 砂砾岩
鄂西、桂北 梅树村组 灯 影 组 白云质灰岩 陡山沱组 黑色页岩 南 沱 组 冰磧岩 莲 沱 组 紫红色砾岩 、长石石英砂岩 长安组 冰磧岩 板溪群
~~~~~~~~~~~澄江运动 700Ma--------------------
牟家坝群 2.0Ga
崆岭群黄陵花 岗岩1.9-2.3Ga
梵净山 摩天岭花岗岩结晶 锆石0.76Ga 碎屑锆石2.86Ga
大红山群基性岩 1.7-1.9Ga
4. 构 造 单 元 划 分
• 康滇地轴、江南台背斜 两个基底裸露区,也是长期隆起区。 • 四川台向斜、黔中南台向斜 • 滇东、龙门山—南大巴山、鄂黔、下扬子、浙西、等五个 台褶带。 • 江汉、鄱阳、苏北三个新生代拗陷(Kz断陷盆地)。
2.华夏古陆: 在江山——绍兴断裂以南 的浙、闽两省,广泛而又 零散地分布由片岩、变粒 岩和片麻岩组成的变质岩 系、分别称之为陈蔡群和 建瓯群。北京大学华籍美 人Grabau教授1924年认为 这些变质岩的时代属于太 古代和元古代,代表前震 旦纪稳定陆块,所以提出 华夏古陆的概念。
舒良树(2006) 认为华南曾经存在过一 个前成冰纪的古老基底, 称华夏地块 ,该陆块 在成冰纪曾经发生过强 烈裂解,形成浙南—闽 北、赣中—赣南和云开 大山三个“古陆残块”, 中间是裂谷或深海槽 。 北界:萍乡—江山—绍 兴断裂 西界四会—吴 川断裂,东南界(政和 —大埔断裂
华北板块志留纪古地理图 早-中志留世古地理图
到志留纪末期,华南发生了强烈的构造-热事件,导致震旦纪—早古 生代东南海槽关闭,巨厚沉积物褶皱隆升,在元古代变质基底上形成 了华南加里东期造山带;造山带的性质为陆内造山带,至此,华夏地 块和扬子板块的沉积环境与古地理才得以真正统一,扬子-华南板块
• 小结:
主要依据: (1)江南造山带的前身为震旦纪之前的中晚元古代古洋盆-南华洋 ,南华洋以 东为华夏古陆,江南造山带是扬子地台与华夏古陆之间的碰撞造山带。 (2)在东海、南海、台湾、海南等地都见到前震旦纪古老结晶基底,代表在海 域部分有古陆存在。 (3)地球物理资料和地学断面资料显示,南海北部具有大陆壳性质 。
• 前震旦纪,属于扬子板块基底演化阶段,基底以浅变 质岩系为主,属扬子型基底,华夏古陆存在前成冰纪 的古老基底,与扬子地台之间存在古华南洋 • 晋宁运动,形成扬子板块基底。华夏古陆与扬子陆块 碰撞缝合,形成江南造山带。 • 震旦纪-早古生代,扬子地台沉积了一套浅海华南型 地层,东南地区为深水海槽,早古生代,扬子地台浅 海环境、南隆北坳。 • 志留纪末期广西运动,东南海槽关闭,形成了华南造 山带,形成晚古生代扬子—华南板块,以及扬子板块 由早古生代的南隆北坳转为晚古生代北隆南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