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分级护理标准
儿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

儿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儿科分级护理是指根据患儿病情的轻重缓急,将患儿分为不同级别,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分级护理是儿科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儿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儿科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一级护理。
一级护理是指对病情稳定,生命体征正常,无需特殊监护的患儿实施的护理。
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护理、营养护理、环境护理等内容。
在进行一级护理时,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二、二级护理。
二级护理是指对病情较重,需要特殊监护的患儿实施的护理。
主要包括监护仪器的使用、疾病护理、药物管理等内容。
在进行二级护理时,护士需要严密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三、三级护理。
三级护理是指对病情危重,需要严密监护和特殊护理的患儿实施的护理。
主要包括呼吸机的使用、血管通路的管理、休克抢救等内容。
在进行三级护理时,护士需要全天候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护理措施。
四、四级护理。
四级护理是指对于病情极其危重,需要全天候监护和特殊护理的患儿实施的护理。
主要包括复苏抢救、危重病情的处理、病情的评估等内容。
在进行四级护理时,护士需要全神贯注地监护患儿,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并迅速采取护理措施。
五、五级护理。
五级护理是指对于病情极其危急,需要紧急抢救和特殊护理的患儿实施的护理。
主要包括紧急抢救、危重病情的处理、病情的紧急评估等内容。
在进行五级护理时,护士需要紧急处理患儿的病情,迅速采取护理措施,并全力以赴地进行抢救工作。
儿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的制定,有利于规范儿科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
各级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分级护理细化标准执行护理工作,确保患儿得到及时、科学、全面的护理。
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分级护理细化标准,提高护理水平,为患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内儿科分级护理检查

健康教育25分
1、新病人做入院介绍及时,内容全面,使患者掌握。
5
2、向病人讲解各项检查的注意事项及标本留取得方法。、
5
3、指导患者按时服药,交待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5
4、根据病情指导患者饮食,心理指导、疾病知识。
5
5、患者需求及时解决,对服务满意。
5
检查日期:年月日检查者签名:
内儿科分级护理落实情况检查评分标准
床号:姓名:诊断:护理级别:评估:责任护士:
考核项目
考核标准
应得分
扣分理由
实得分
病情观察25分
1、按分级护理要求,按时巡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5
2、生命体征检测准确,病情描述及时准确,运用医学术语。
5
3、出入量记录准确、及时。
5
4、责任护士每日评估患者,危重患者制定护理计划,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有效果评价。
5
生活护理
25分
1、病房整洁、安静,放置有序。床单元整洁,床下无杂物,餐桌面、床头柜、氧气管道无灰尘。
5
2、住院病人每周更换床单一次,每天湿式扫床,一床一巾一刷套。
5
3、患者口腔清洁,无血痂、污垢、臭味。
5
4、皮肤清洁健康,无胶布痕迹,药渍;指趾甲剪短。
5
5、有压疮风险病人,按时翻身,体位放置正确,无压疮,建立翻身卡;难免压疮者及时上报申请,有记录。
5
5、危重患者有风险评估、有安全防范措施
5
治疗护理
25分
1、责任护士掌握分管病人姓名、床号、诊断、病情、用药、特殊检查阳性结果、护理及饮食。
5
2、输液患者体位舒适,输液卡签名齐全。
5
3、患者有药物过敏,床头有警示牌。
普儿科分级护理标准

普儿科分级护理标准儿科分级护理标准是指在患者住院期间,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医护人员确定并实施不同的护理级别。
护理级别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
特级护理适用于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抢救的患者,如心肺复苏的患儿、肺炎合并心衰、急性喉炎伴Ⅲº喉梗阻、支气管炎、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等。
一级护理适用于出现严重并发症、生命体征随时出现变化可能危及生命的患者,以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者。
对于一级护理的患者,护理要点包括每1小时巡视患者、正确实施治疗和基础护理、实施专科护理、提供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等。
二级护理适用于病情稳定但仍需卧床休息的患者,以及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对于二级护理的患者,护理要点包括每2小时巡视患者、正确实施治疗和基础护理、实施专科护理、提供健康指导等。
三级护理适用于病情稳定且生活完全自理的患者,以及当天需要出院的患儿。
对于三级护理的患者,护理要点包括每3小时巡视患者、正确实施治疗和基础护理、提供健康指导等。
总之,儿科分级护理标准是为了给予患者更加个性化、专业化的护理服务,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和康复。
一级护理项目针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包括晨间护理、晚间护理、饮食护理、卧位护理、排泄护理、皮肤护理、专科护理和安全护理。
其中晨间护理包括整理床单位、协助更衣、面部、手的清洁和梳头,以及口腔护理。
晚间护理包括整理床单位、协助更衣、面部、手的清洁、口腔护理、会阴护理、足部清洁和指/趾甲护理。
饮食护理包括鼻饲护理和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卧位护理包括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协助床上移动和压疮预防及护理。
排泄护理包括失禁护理、床上使用便器和留置尿管护理。
皮肤护理、专科护理和安全护理也是必要的。
对于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一级护理项目包括晨间护理、晚间护理、饮食护理、卧位护理、排泄护理、皮肤护理、专科护理和安全管理。
新生儿科分级护理档

新生儿科分级护理制度住院医师根据病情及新生儿的特点,确定护理级别下达护理医嘱,由于新生儿神经中枢发育尚未完善、各器官功能尚不稳定,病情变化快,需要密切护理观察。
护理分级分别为特级、Ⅰ级,Ⅱ级护理三种,按山东省卫生厅《医疗护理文书规范》要求进行护理级别标记。
一、特级护理(一) 病情依据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或监护的患儿。
2、病情复杂器官功能异常或严重畸形,发育落后的患儿。
3、早产儿极低体重儿4、新生儿病情复杂的手术或新开展的手术。
5、各种严重外伤,大面积灼伤。
(二)护理要点1、设专人护理,严密监护,备齐急救药品、器材,随时准备抢救。
2、做好病人病情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及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的监测,设特别护理记录单,准确记录出入量。
3、认真细致地做好身份识别及各项基础护理,保持患者体位舒适、肢体功能位,严防并发症,确保患儿安全。
4、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保证用药安全。
5、正确实施专科护理,如管道护理、气道护理、并发症预防等,实施安全措施6、随时与家属做好沟通。
二、Ⅰ级护理(一)病情依据1、病人病情危重且病情好转,生命体征稳定。
2、患儿病情随时有可能发生变化者。
3、早产儿、低体重儿、、一般情况好,病情稳定者。
4、巨大儿、过期产儿、难产、糖尿病母亲、妊娠中毒症、产前子痫的患儿。
(二)护理要点1、每小时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做好病人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病情,监测生命体征。
3、认真细致地做好身份识别及各项基础护理,保持患者体位舒适,严防并发症,确保患儿安全。
4、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保证用药安全5、正确实施专科护理,如管道护理、气道护理、并发症预防等,实施安全措施。
6、随时与家属做好沟通,做好健康指导。
三、Ⅱ级护理(一)病情依据1、足月儿病情稳定者。
2、低体重儿、巨大儿、过期产儿、难产、糖尿病母亲、妊娠中毒症、产前子痫的患儿。
经住院治疗护理后,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稳定,需观察治疗者。
小儿分级护理标准

小儿分级护理标准1. 引言小儿分级护理是指根据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不同的护理级别进行护理。
合理的分级护理标准能够保证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档旨在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小儿分级护理标准,以提供给临床工作人员参考和实施。
2. 护理级别划分根据患儿的病情,我们将小儿分为三个护理级别,分别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2.1 一级护理一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为稳定、无重大生命危险的患儿。
这些患儿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医疗操作,可以由普通护士进行日常护理工作。
一级护理的重点在于观察患儿的生理指标和病情变化,并及时记录和上报。
2.2 二级护理二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为复杂、需要特殊医疗操作的患儿。
这些患儿需要更加细致的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给药、更换伤口敷料等。
二级护理需要由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或护理师完成,并且需要定期与医生进行交流和沟通。
2.3 三级护理三级护理适用于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救治的患儿。
这些患儿通常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进行密切观察和治疗,包括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等。
三级护理需要由专业的重症医护团队进行,并且需要密切配合。
3. 护理标准3.1 一级护理标准- 患儿的生命体征监测,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 定期进行皮肤护理,保持患儿的清洁和舒适。
- 进食指导和饮食管理,确保患儿获得足够的营养。
- 噪音和环境的控制,保证患儿休息良好。
- 转运和安全措施的监护,保证患儿在整个护理过程中的安全。
3.2 二级护理标准- 患儿的生命体征监测及异常处理。
- 给药和输液的管理,包括药物配比、注射技巧等。
- 伤口护理和换药,保持伤口清洁和愈合。
- 各种医疗器械的操作和监测,包括吸痰器、导尿管等。
- 监护仪的使用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 医疗指导和健康教育,帮助家属了解患儿的病情和护理要点。
3.3 三级护理标准- 患儿的生命体征监测和频繁的抢救措施。
- 插管和呼吸机的操作与管理。
儿科分级护理标准及服务内容

精选文档儿科分级护理标准及服务内容级别特级护理分级标准护理重点服务内容1、急性呼吸衰竭基础护理:2、肺炎归并心衰晨晚间护理 1 次 /日,卧位护理 1 次 /2 小时,排泄护理 23、气管和支气管异物次/日;床上温水擦浴 1 次/2~3日;雾吸后翻身扣背护4、急性喉炎伴Ⅲ°喉阻塞理 2 次 / 日;其余护理(辅助换衣,床上洗头,指/ 趾甲(一)严实察看患儿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护理)需要时5、心肺复苏患儿(二)依据医嘱,正的确施治疗、给药举措;6 、脑水肿与急性颅内高压综合(三)依据医嘱,正确丈量进出量;征(四)依据患者病情,正的确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7、感染性休克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行安全举措;8、溺水(五)保持患儿的舒坦和功能体位;专科护理:(六)实行床旁交接班。
2 次 /日,眼部护理 1~2 次 /日需要时臀部护理9、电击伤10、一氧化碳中毒11、惊厥12、昏倒一级护理二级护理肺炎、喉炎、支气管炎、腹泻病、过敏性紫癜、上呼吸道感染、肾病综合征停止治疗,当日需要出院的患儿(一)每小时巡视患儿,察看病情变化;基础护理:晨晚间护理 1 次 /日,卧位护理 1 次 /2 小时,排泄护理 2(二)依据患儿病情,丈量生命体征;次/日;床上温水擦浴 1 次/2~3日;其余护理(辅助更(三)依据医嘱,正的确施治疗、给药举措;衣,床上洗头,指/趾甲护理)需要时(四)依据患儿病情,正的确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行安全举措;专科护理:(五)供给家长护理有关的健康指导。
需要时臀部护理 2 次 /日,眼部护理 1~2 次 /日(一)每 2 小时巡视患儿,察看患儿病情变化;基础护理:(二)依据患儿病情,丈量生命体征;1 次 /日,排泄护理2 次 /日;床上温水擦浴 1晨晚间护理(三)依据医嘱,正的确施治疗、给药举措;次 /2~3 日;其余护理(辅助换衣,床上洗头,指/趾甲(四)依据患儿病情,正的确施护理举措和安全举措;(五)供给家长护理有关的健康指导。
儿科分级护理服务标准

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的患儿。
入院护理
备好床单位,迎接新患儿至指定床位,评估病情,通知医师接诊,协助患儿完成清洁护理,给于入院介绍与指导,填写相关入院资料,完成入院评估,执行医嘱与疾病护理常规,急诊患儿备好急救器材及药物,做好抢救准备。
住
院
护
理
巡视时间
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
每小时巡视一次
每2小时巡视一次
每3小时巡视一次
检查
预约检查并做好检查前准备、检查后护理,详细告知注意事项及配合等相关事宜,必要时陪检。
生命体征观察
根据患儿病情和医嘱,监测生命体征。重点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精神、神志的改变。危重患儿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治疗
遵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观察了解患儿用药后的反应和效果,如有异常及时告知主管医师。
1.晨晚间护理:整理床单位,更换患儿被褥,实施患儿面部清洁、口腔护理、梳头、足部清洁、脐部、会阴护理1-2次/日。
2.卧位护理:翻身、叩背1次/2小时。
3.根据病情给予或协助患儿床上温水擦浴1次/2-3日、洗头1次/周。
1.晨晚间护理:整理床单位,更换患儿被褥,实施患儿面部清洁、口腔护理、梳头、足部清洁、脐部、会阴护理1-2次/日。
心理支持
经常与患儿家属交流和沟通,减轻患儿家属焦虑的情绪。
专科护理
实施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惊厥等护理。
基础护理
1.晨晚间护理:整理床单位,更换患儿被褥,实施患儿面部清洁、口腔护理、梳头、足部清洁、脐部、会阴护理1-2次/日。
2.卧位护理:翻身、叩背1次/2小时。
3.根据病情给予或协助患儿床上温水擦浴1次/2-3日、洗头1次/周。
分级护理服务公示标准(儿科)

分级护理服务标准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特级护理】分级标准: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需要抢救的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监护的患者;重症监护患者。
护理服务标准: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
2.根据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及用药,并观察患者的反应。
3.正确实施专科护理,预防并发症。
4.做好各种管路的观察与护理。
5.安全护理措施到位,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6.严格进行床头交接班。
7.根据患者病情,适时的进行健康指导。
8.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保持患者清洁、舒适。
(1)患者清洁:每日整理床单位、根据病人需求进行面部清洁、眼部护理和口腔护理。
(2)每2小时协助进行患者翻身、叩背及有效咳嗽;必要时完成床上移动、压疮预防及护理等工作。
(3)协助患者进食、进水(禁食患者除外)。
【一级护理】分级标准:病情趋于稳定的重症患者;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病情相对稳定,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给予帮助的患者;生活能够自理,但是病情有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护理服务标准:1.每小时巡视患者一次,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医嘱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及出入量记录。
3.根据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和用药,观察患者反应。
4.正确实施专科护理,预防并发症。
5.做好各种管路的观察与护理。
6.安全护理措施到位,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7.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8.提供与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和功能锻炼。
【二级护理】分级标准:病情稳定需限制活动的患者;具有部分生活自理能力的患者。
护理服务标准:1.每2小时巡视患者一次,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遵医嘱正确实施各种治疗,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患者反应。
4.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5.安全护理措施到位,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6.提供与护理相关的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
新儿科分级护理标准

新儿科分级护理标准重症监护标准分级标准: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重症监护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护理标准:一、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二、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维持输液通畅。
三、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四、实施床旁交接班。
五、根据病情实施基础护理:如新生儿沐浴、床上擦浴、口腔护理、五官护理、臀部护理、皮肤护理。
六、提供专科护理:如暖箱内护理、蓝光照射护理、新生儿脐部护理、PICC管路维护、气道护理、并发症预防等,实施安全护理。
七、开展疾病相关的健康促进:提供早产儿发展性照顾、新生儿抚触、新生儿被动操、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新生儿的早期干预,新生儿视听训练、非营养性吸吮。
八、提供生活护理:1、促进新生儿舒适:根据病情,每日给患儿进行沐浴或床上擦浴;每日更衣及床上用品,保持床单元整洁干燥。
2、每3小时更换尿不湿,同时做好臀部皮肤护理,必要时随时更换。
3、满足患儿营养需求:根据医嘱足月儿每3小时喂奶一次、早产儿每2小时喂奶一次,奶量根据医嘱执行,必要时鼻饲饮食。
4、新生儿每周测体重三次,观察体重增长状况。
5、维持患儿适当的屈曲的徬中心位:按时给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翻身、拍背,维持患儿肢体的功能位。
6、外出检查接送、负责采集各种标本。
九、保证病室环境清洁整齐、空气新鲜。
十、满足患儿情感需求,每日给予患儿抚慰与拥抱。
十一、了解患儿家长心理需求,协助疏导心理问题。
一级护理标准分级标准: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儿;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儿。
护理标准:一、每小时巡视,观察病情变化。
二、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维持输液通畅、按时喂药、雾化吸入。
三、根据病情实施基础护理:如新生儿沐浴、床上擦浴、口腔护理、五官护理、臀部护理、皮肤护理。
四、提供专科护理:如暖箱内护理、蓝光照射护理、新生儿脐部护理、PICC管路维护、气道护理、并发症预防等,实施安全护理。
儿科分级护理标准docx

儿科分级护理标准
儿科分级护理标准是指根据儿科患者的病情轻重和复杂程度,将护理工作划分为不同级别,并针对不同级别制定相应的护理标准和操作规范。
分级护理标准是儿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儿科分级护理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等多个因素。
一般来说,儿科分级护理标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特级护理适用于病情危重、需要随时观察和抢救的患者,如严重感染、脏器功能衰竭、外科大手术后等。
特级护理要求护士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一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重、需要密切观察和护理的患者,如高热、惊厥、急性中毒等。
一级护理要求护士定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二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轻、需要适当照顾和指导的患者,如慢性疾病、生长发育异常等。
二级护理要求护士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估,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同时注意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三级护理适用于病情稳定、需要自我照顾的患者,如康复期、慢性疾病稳定期等。
三级护理要求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注意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总之,儿科分级护理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等多个因素,并针对不同级别制定相应的护理标准和操作规范。
这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新生儿科分级护理档

新生儿科分级护理制度住院医师依据病情及新生儿的特点,确定护理级别下达护理医嘱,由于新生儿神经中枢发育尚未完善、各器官功能尚不稳定,病情变化快,需要紧密护理观察。
护理分级分别为特级、Ⅰ级,Ⅱ级护理三种,按X省卫生厅《诊治护理文书标准》要求进行护理级别标记。
一、特级护理(一) 病情依据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或监护的患儿。
2、病情复杂器官功能异常或严峻畸形,发育落后的患儿。
3、早产儿极低体重儿4、新生儿病情复杂的手术或新开展的手术。
5、各种严峻外伤,大面积灼伤。
〔二〕护理要点1、设专人护理,严密监护,备齐急救药品、器材,随时打算抢救。
2、做好病人病情评估,制定护理方案及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的监测,设特别护理记录单,X记录出入量。
3、认真细致地做好身份识别及各项根底护理,保持患者体位舒适、肢体功能位,严防并发症,确保患儿平安。
4、依据医嘱正实在施医治、给药措施。
保证用药平安。
5、正实在施专科护理,如管道护理、气道护理、并发症预防等,实施平安措施6、随时与家属做好沟通。
二、Ⅰ级护理(一)病情依据1、病人病情危重且病情好转,生命体征稳定。
2、患儿病情随时有可能发生变化者。
3、早产儿、低体重儿、、一般情况好,病情稳定者。
4、庞大儿、过期产儿、难产、糖尿病母亲、妊娠中毒症、产前子痫的患儿。
〔二〕护理要点1、每小时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做好病人病情评估,依据患者病情,监测生命体征。
3、认真细致地做好身份识别及各项根底护理,保持患者体位舒适,严防并发症,确保患儿平安。
4、依据医嘱正实在施医治、给药措施。
保证用药平安5、正实在施专科护理,如管道护理、气道护理、并发症预防等,实施平安措施。
6、随时与家属做好沟通,做好健康指导。
三、Ⅱ级护理〔一〕病情依据1、足月儿病情稳定者。
2、低体重儿、庞大儿、过期产儿、难产、糖尿病母亲、妊娠中毒症、产前子痫的患儿。
经住院医治护理后,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稳定,需观察医治者。
儿科分级护理

分级护理制度1.患儿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儿病情和(或)自理能力进行评定而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
2.依据患儿病情和自理能力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分别在病房一览表和患儿床头牌上显示相应的护理级别。
3.分级方法:(1)患儿入院后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病情等级。
(2)根据患儿Barthel指数总分,确定自理能力的等级。
(3)依据病情等级和(或)自理能力等级,结合家长的生活照护能力,确定患儿的护理分级。
(4)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患儿的病情和自理能力(以及家长的生活照护能力)的变化动态调整患儿护理分级。
4.护士应熟悉并掌握护理的分级依据及护理要求。
5.护士应知晓所管辖患儿的护理分级,并根据护理分级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为患儿提供护理服务。
6.护士长应根据患儿护理分级安排具备相应能力的护士。
7.护士实施的分级护理工作包括:(1)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2)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和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儿的反应。
(3)根据患儿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
(4)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
8.护士长对病室患儿分级护理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及质量控制。
9.护理部对全院分级护理落实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质量考核、分析和改进。
附:分级护理病情依据及护理要点一、特级护理(一)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特级护理:1.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2.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严重外伤和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二)护理要求1.安置患儿于重症监护室或单人病室。
2.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随时监测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医嘱,准确测量24小时出入量。
5.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6.实施床旁交接班。
7.提供生活照顾:(1)维护患儿卫生、仪表及仪容:根据患儿病情及需求随时更换衣裤;每天2次漱口、洗脸、梳头;每天1次洗脚、擦身、清洗外阴或臀部;每周1次洗头(夏天每周2次);需要时修剪指(趾)甲;饭前便后洗手;协助大小便。
儿科分级护理要点

儿科分级护理要点一、特级患者的护理要点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精神状态、前囟、面色、眼窝、瞳孔、穿刺部位有无渗出、红肿等。
同时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每半小时巡视病房一次。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吸氧、保温等。
3.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
各种气道和管道的护理。
实施安全措施。
5.实施床旁交接班。
二、一级患儿的护理要点1.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新生儿有无面色发绀、抽搐,肺炎患儿有无呼吸困难,肠炎患儿有无脱水,过敏性紫癜患儿有无新皮疹出现及有无便血,穿刺部位有无渗出、红肿等不适症状。
每1小时巡视病房一次。
2.检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呼吸,血压,脉搏,体温。
3.根据医嘱正确给药,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脐部护理、皮肤护理,各种管道的护理。
5.提供相关疾病的健康指导。
如过敏性紫癜患儿给予高营养、易消化、无动物蛋白及植物蛋白、无渣、清淡饮食。
三、二级患者的护理要点1.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每2小时巡视病房一次。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操作治疗,检测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
3.正确评估患儿,制定相关护理措施,根据患儿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及给药措施等,并作好护理记录。
4.提供相关疾病的健康指导。
如饮食,注意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注意休息。
四、三级患者的护理要点1.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每3小时巡视病房一次。
有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2.检测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并作好记录。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操作治疗,护理措施及给药措施等。
4.提供疾病相关的健康指导。
如饮食,适当锻炼,提高免疫力,避免感冒。
定期复查。
儿科分级护理制度

儿科分级护理制度儿科分级护理制度是指根据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将儿童分为不同的护理等级,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患儿得到适当的医疗护理。
这一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儿科护理的质量和效率,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为患儿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一级护理主要针对病情相对较轻的儿童,包括一些常见的儿童疾病,如感冒、发热、轻型腹泻等。
医务人员应对患儿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了解患儿的病情发展趋势,根据患儿的病情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一级护理的核心是及时发现和处理患儿的常见症状,促进患儿的康复和健康成长。
二级护理适用于患儿病情较为复杂、需要特殊护理和治疗的情况。
这些患儿可能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检查或治疗,如血常规、血生化、X线检查、抽血、输液等。
二级护理的核心是根据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保证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三级护理适用于病情危重、需要重点护理的患儿。
这些患儿可能需要进行复杂的治疗,如呼吸机辅助通气、中心静脉置管、气管插管等。
三级护理的核心是根据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制定详细的监护计划,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随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儿的生命安全。
除了护理等级的划分,儿科分级护理制度还需包括一些其他内容。
首先,需要制定相应的护理标准和护理操作规范,明确各级别患儿护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其次,需要建立专业化的团队,包括儿科护士、医生、药师等,提供专业的护理和医疗服务。
此外,还需要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儿科护理水平和知识技能。
总之,儿科分级护理制度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和组织儿科护理工作的方法,可以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和效率,确保患儿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医疗护理。
通过合理的分级护理,可以更好地利用医疗资源,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因此,在实施儿科护理工作时应重视儿科分级护理制度的建立和推广。
PICU病房分级护理标准

PICU病房分级护理标准一、背景介绍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简称PICU)是专门为儿童提供高级护理和监护的医疗部门。
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和疾病表现与成人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分级护理标准,以确保儿童在PICU病房中获得适当的护理和监护。
二、分级护理标准1. 一级护理一级护理适用于病情稳定、生命体征正常的儿童患者。
具体标准如下:- 年龄在1个月至14岁之间的患者;- 意识清醒,能够与护理人员进行简单交流;- 呼吸平稳,无需机械通气;- 心率稳定,无需心脏监测;- 血压正常范围,无需持续监测;- 无需特殊护理措施,如中心静脉导管或动脉导管等。
2. 二级护理二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重但尚未危及生命的儿童患者。
具体标准如下:- 年龄在1个月至14岁之间的患者;- 意识状态较差,但能够做出简单反应;- 呼吸不稳定,需要辅助通气或氧疗;- 心率不稳定,需要心电监护;- 血压较低,需要持续监测;- 需要特殊护理措施,如中心静脉导管或动脉导管等。
3. 三级护理三级护理适用于病情危重、生命垂危的儿童患者。
具体标准如下:- 年龄在1个月至14岁之间的患者;- 意识丧失或昏迷,无法做出反应;- 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 心率严重不稳定,需要持续心电监护;- 血压严重低下,需要持续监测和药物支持;- 需要特殊护理措施,如中心静脉导管或动脉导管等。
4. 四级护理四级护理适用于病情极度危重、需要紧急救治的儿童患者。
具体标准如下:- 年龄在1个月至14岁之间的患者;- 心肺复苏状态,无自主呼吸、无心跳;- 需要紧急机械通气和心肺复苏措施;- 需要持续心电监护和血压监测;- 需要特殊护理措施,如中心静脉导管或动脉导管等。
三、总结以上是针对PICU病房的分级护理标准。
通过对不同病情和生命体征的评估,可以将患者分为一至四级护理,以便护理人员能够提供适当的护理和监护。
这些标准有助于确保儿童在PICU病房中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儿科分级护理标准

新生儿科分级护理标准特级护理:指征: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儿,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重症监护患儿,如早产儿;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儿,如先天性肠梗阻及肛门闭锁儿;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儿,如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如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等。
护理要点:1、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出入量。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观察用药反应。
3、根据病情正确实施专科护理,如维持体温、蓝光治疗护理等.4、做好管道和气道的观察与护理。
5、安全护理到位,防止发生意外。
6、严格进行床旁交接班。
7、根据患儿病情适时对家长进行健康宣教。
8、班班严格查对腕带、床头牌。
9、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提供基础护理,保证患儿清洁舒适.(1)每天整理床单位2次,更换清洁衣物至少1次。
(2)每天全身沐浴,做好口腔护理、眼部护理、脐部护理2次。
(3)病情不允许全身沐浴的患儿,酌情温水擦浴,注意头面部及皮肤褶皱处。
(4)每天更换监护血氧探头,对于营养不良消瘦及早产儿,防止压疮.(5)排泄护理:随时更换尿布,必要时温水清洗。
(6)遵医嘱禁食或人工喂养,配制代乳品或糖水,合理剂量.(7)合理卧位,昏迷患儿每2小时翻身一次。
一级护理:指征: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儿,如上所述;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儿,如新生儿颅内出血;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儿。
护理要点:1、每小时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根据病情监测生命体征以及记录出入量。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观察用药反应.3、根据病情正确实施专科护理,如维持体温、蓝光治疗护理等.4、做好管道和气道的观察与护理。
5、安全护理到位,防止发生意外.6、严格进行床旁交接班。
7、根据患儿病情,适时对家长进行健康宣教.8、班班严格查对腕带、床头牌.9、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提供基础护理,保证患儿清洁舒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科分级护理标准
特级护理:
指征: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儿,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重症监护患儿,如早产儿;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儿,如先天性肠梗阻及肛门闭锁儿;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儿,如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如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等。
护理要点:
1、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出入量。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观察用药反应。
3、根据病情正确实施专科护理,如维持体温、蓝光治疗护理等。
4、做好管道和气道的观察与护理。
5、安全护理到位,防止发生意外。
6、严格进行床旁交接班。
7、根据患儿病情适时对家长进行健康宣教。
8、班班严格查对腕带、床头牌。
9、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提供基础护理,保证患儿清洁舒适。
(1)每天整理床单位2次,更换清洁衣物至少1次。
(2)每天全身沐浴,做好口腔护理、眼部护理、脐部护理2次。
(3)病情不允许全身沐浴的患儿,酌情温水擦浴,注意头面部及皮肤褶皱处。
(4)每天更换监护血氧探头,对于营养不良消瘦及早产儿,防止压疮。
(5)排泄护理:随时更换尿布,必要时温水清洗。
(6)遵医嘱禁食或人工喂养,配制代乳品或糖水,合理剂量。
(7)合理卧位,昏迷患儿每2小时翻身一次。
一级护理:
指征: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儿,如上所述;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儿,如新生儿颅内出血;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儿。
护理要点:
1、每小时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根据病情监测生命体征以及记录出入量。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观察用药反应。
3、根据病情正确实施专科护理,如维持体温、蓝光治疗护理等。
4、做好管道和气道的观察与护理。
5、安全护理到位,防止发生意外。
6、严格进行床旁交接班。
7、根据患儿病情,适时对家长进行健康宣教。
8、班班严格查对腕带、床头牌。
9、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提供基础护理,保证患儿清洁舒适。
(1)每天整理床单位,协助家长给患儿更换清洁衣物。
(2)每天给患儿沐浴,遵医嘱或者常规脐部护理。
(3)病情不允许全身沐浴的患儿,酌情温水擦浴,注意头面部及皮肤褶皱处。
(4)每天更换监护血氧探头,对于营养不良消瘦及早产儿,防止压疮。
(5)排泄护理:及时给患儿更换尿布,必要时温水清洗。
(6)遵医嘱禁食或人工喂养,协助家长配制代乳品或糖水,合理剂量。
(7)合理卧位。
二级护理:
指征: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儿。
护理要点:
1、每2小时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根据病情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观察用药反应。
3、根据病情正确实施专科护理,如维持体温、蓝光治疗护理等。
4、做好管道和气道的观察与护理。
5、安全护理到位,防止发生意外。
6、严格进行床旁交接班。
7、根据患儿病情,适时对家长进行健康指导。
8、班班严格查对腕带、床头牌。
9、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提供基础护理,保证患儿清洁舒适。
(1)每天整理床单位,协助家长给患儿更换清洁衣物。
(2)需要时协助家长给患儿沐浴,遵医嘱脐部护理。
(3)有生命体征监测时,每天更换监护血氧探头。
(4)需要时指导家长给患儿做好皮肤护理。
(5)需要时指导家长配制代乳品,合理剂量。
(6)合理卧位。
三级护理:
指征:病情稳定的患儿;处于康复期的患儿。
护理要点:
1、每3小时巡视患儿,观察患儿病情变化。
2、每日测量生命体征一次,每周测量体重。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观察用药反应。
4、安全护理到位,防止发生意外。
5、根据患儿病情,适时对家长进行健康指导。
6、班班严格查对腕带、床头牌。
7、每天整理床单位,指导家长给患儿生活护理,保证患儿清洁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