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灌技术计算
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喷灌有显著的省水、省工、少占耕地、不受地形限制、灌水均匀和增产等效果,属先进的田间灌水技术。
与明渠输水的地面灌溉相比,喷灌节水30%~50%,粮食作物增产10%~20%,经济作物增产20%~30%,蔬菜增产1~2倍。
但喷灌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作业受风影响,高温、大风天气不易喷洒均匀,喷灌过程中的蒸发损失较大等,而且喷灌的投资比一般地面灌水方法投资要高。
茶园、露地蔬菜等且用固定式喷灌,大田作物可用机组式喷灌或移动(管道)式喷灌系统。
需注意的是,目前看来果树一般不适且用喷灌而且用微灌,因为喷灌容易击落果树花和幼果;喷灌难于结合施肥,而微灌容易做到这一点;喷灌投资一般高于微灌;微灌比喷灌更节水;微灌灌水量能更精确控制,确保灌水适时适量。
当然微灌也有需要注意的缺点:对管理人员责任心要求更高,要防止或及时排除灌水器堵塞。
设计资料:1.喷灌系统的分类与选型喷灌系统分管道式喷灌系统和机组式喷灌系统两大类。
(1)管道式喷灌系统管道式喷管系统分固定式、移动式和半固定式三类。
固定式喷灌系统除竖管(也叫立管)外干管、支管都埋于地下,并有固定的首部枢纽(泵房、水泵、动力机等),这种喷灌系统投资较高,但管理比较方便;移动喷灌系统的所有管道都可移动作业,且水泵与动力机也是可以移动的,移动式喷灌系统可在不同田块移动作业,因此单位面积投资较低,其缺点是管理操作劳动强度较大;半固定式喷灌系统枢纽和主干管固定,支管和竖管可移动作业,半固定式的优缺点介与前两者之间。
目前看来,固定式喷灌系统应用最普遍。
一般的经济作物,如蔬菜、果树、花草等都宜选用固定式喷灌系统。
北方一些地区大田喷灌常选用移动式喷灌系统(铝合金管道)。
半固定式喷灌系统应用最少。
(2)机组式喷灌系统机组式喷灌系统类型很多,按大小分可分为轻型、小型、中型和大型喷灌机系统。
南方地区河网较密,宜选用轻型(手抬式)、小型喷灌机(手推车式),少数情况下也可选中型喷灌机(如绞盘式喷灌机)。
喷灌系统水力计算
喷灌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分类
喷灌系统可以根据喷头的种类、工作 压力、灌溉方式等因素进行分类。
组成
喷灌系统主要由水源、水泵、管路、 喷头等部分组成。
喷灌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应用
喷灌系统广泛应用于农田、园林、果园等领域的灌溉。
发展
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不断发展,喷灌系统的技术水平和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提高 和扩大。
喷灌系统水力计算
目录
• 喷灌系统概述 • 水力计算基础知识 • 喷头水力性能计算 • 管路水力计算 • 喷灌系统水力优化设计 • 工程实例分析
01
喷灌系统概述
喷灌系统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喷灌系统是一种通过喷头将水均 匀喷洒到土壤表面的灌溉方式。
特点
喷灌系统能够均匀地湿润土壤, 节水、节能,且适应性强,可用 于各种地形和土壤条件。
考虑风向影响
在布置喷头时,应充分考虑风向的影响,尽量避免风力对喷灌效果的 影响,提高灌溉均匀度。
06
工程实例分析
实例一:小型果园喷灌系统水力计算
计算步骤
首先根据果园的面积和地形条件确定喷头的 数量和布置方式,然后根据喷头的流量和压 力要求,计算水泵的功率和管径。
注意事项
由于小型果园地形可能较为复杂,需要特别 注意喷头的布置和管线的布局,以确保喷灌
均匀灌溉
优化喷头的布置和水量分配,实现灌溉水量的均匀分布, 保证作物生长的均匀性,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简便操作
喷灌系统的水力设计应便于操作和维护,如采用模块化设 计、易于拆卸的结构等,降低使用难度,提高系统的使用 寿命。
喷灌系统布局优化
充分考虑地形地貌
根据地形地貌的特点,合理规 划喷灌系统的布局,充分利用 自然条件,减少工程量,降低
灌排新技术常见问题解答4
灌排新技术常见问题解答4灌溉排⽔新技术百问百答(第四期)第3章节⽔灌溉技术上⼀期对应教材第3章的3.1~3.4节,本期对应教材的3.5~3.9节,主要内容为喷灌、微灌、⽔稻节⽔灌溉以及⾬⽔集蓄灌溉⼯程。
30、何谓喷灌?与其他灌⽔⽅式相⽐,喷灌有何优缺点?喷灌是利⽤压⼒管道输⽔,经喷头将⽔喷射到空中,形成细⼩的⽔滴,象降⾬⼀样均匀地洒落在地⾯,湿润⼟壤并满⾜作物需⽔要求的⼀种灌溉⽅式。
与传统的地⾯灌⽔⽅法相⽐,喷灌具有明显的优点:节约⽤⽔、增加农作物产量、提⾼农作物品质、省⼯省地、适应性强,⽽且有利于实现灌⽔机械化和⾃动化,还可结合喷灌进⾏喷肥、喷药、防⼲热风、防霜冻等。
喷灌也有⼀些缺点,如初期投资⼤、能源消耗⼤、运⾏维修费较⾼。
此外,喷灌受风影响⼤,风速⼤于3级时不宜采⽤。
但随着⽣产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以及喷灌技术和设备的改进与提⾼,喷灌将会得到稳定的发展。
31、喷灌系统由哪⼏部分组成?系统主要类型有哪些?(1)喷灌系统的组成喷灌系统是由⽔源取⽔并输送、分配到⽥间进⾏喷洒灌溉的⽔利⼯程设施,按其设备组成可分为管道式和机组式两⼤类。
⼀个完整的管道式喷灌系统⼀般应包括⽔源、机泵、压⼒管道和⽥间喷灌设备。
⽔源:喷灌⽔源要符合灌溉⽔质要求,除⾼含沙⽔及⼀些劣质⽔质外,河流、渠道、库塘和井泉等都可作为喷灌⽔源。
机泵:喷灌系统常采⽤离⼼泵、潜⽔泵、深井泵等作为提⽔加压⼯具,其配备的动⼒可由电动机、柴油机、汽油机等,其配套功率根据⽔泵要求确定。
压⼒管道:喷灌使⽤有压⽔,⼀般采⽤压⼒管道进⾏输配⽔。
喷灌管道⼀般分为⼲管、⽀管两级,⼲管起输配⽔作⽤,⽀管是⼯作管道。
⽥间喷灌设备:包括喷头、竖管、⽀架等,喷头是喷灌专⽤设备,竖管是连接⽀管和喷头的专⽤管道,其⾼度要满⾜作物⽣长需要,⽀架主要⽤于⽀撑竖管、减少竖管及喷头的震动。
(2)喷灌系统的分类按照管道可移动程度喷灌系统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
①固定式喷灌其⼲⽀管全部固定不动,其⽥间喷灌设备固定或移动。
喷灌技术计算.
扇形 L=R B=1.73R
S=2.6R 2
在无风的情
况下喷洒的 效果最好
S=1.73R
较A B节省 管道,但多 用了喷头
扇形 L=R B=1.87R
S=1.87R 同C
园林学习网
(三) 喷灌系统的计算
1. 选择管径
喷嘴选定后,根据其喷嘴流量(Qp)和接管管径,确定立管管径。根据
良好的土壤中,排水后不受重力影响而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含量,通常以占
干土重量的百分比表示,也可以用体积的百分比表示。
B 利用土壤有效持水量资料计算设计灌水定额: 有效持水量
是指可以被植物吸收的土壤水分。灌溉应当是补充土壤中的有效水分,因此
,可根据有效持水量来计算灌水定额。
园林学习网
m —— 设计喷灌定额(mm)
S —— 喷头有效控制面积(m²) Qp —— 喷头喷水量(m³/ h)
(1) 设计灌水定额(m) 灌水定额是指一次灌水的水层深度
(单位为mm)或一次灌水单位面积的用水量(m³/hm²)。而设计灌水定额
是指作为设计依据的最大灌水定额。计算的方法有下列两种:
A:利用土壤田间持水量资料计算:田间持水量是指在排水
园林学习网
(二)喷灌喷头的布局
固定式喷灌系统引水方式一般是:外部引水至泵房,通过水泵加压再 输送给主管,主管输给(次主管至)支管,支管上竖立管再接喷嘴,在次 主管或支管上设阀门控制喷嘴数量和喷洒面积。
1. 喷洒方式: 喷嘴喷洒的形状有圆形和扇形,一般扇形只用在场地的边角上,其他
(2)设计灌水周期 灌水周期也称轮灌期。在喷灌系统设计中,需要确
定植物消耗水分最多示:
喷灌管道的水力计算
林
水管道的密度就不太大,但一般管段的长度却比较长。
工 3、用水点水头变化大
程
喷泉、喷灌设施等用水点的水头与园林内餐饮、鱼池等
技 术
用水点的水头就有很大变化。 (水压、位置、速度) 4、用水高峰时间可以错开
园林中灌溉用水、娱乐用水、造景用水等的具体时间都
︼
是可以自由确定的;也就是说,园林中可以做到用水均
术 瀑布等生产和造景用水方面,而生活用水方面的
︼
则一般很少,只有园内的餐饮、卫生设施等属于 这方面。
2、 园林中用水点较分散
由于园林内多数功能点都不是密集布置的,在各功能点
︻
之间常常有较宽的植物种植区,因此用水点也必然很分
园
散,不会像住宅、公共建筑那样密集;就是在植物种植 区内所设的用水点,也是分散的。由于用水点分散,给
❖ 内容
❖ 园林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
︻ ❖ 工程计算的基本方法 园 ❖ 给排水设施的选用和设计 林 ❖ 施工 工 程 技 术 ︼
第一节 园林给水工程
一、给水工程的组成
︻ 给水工程是由一系列构筑物和管道系统构成的。 园 从给水的工艺流程来看,它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林 1 、取水工程
工 是从地面上的河、湖和地下的井、泉等天然水源
︼
2、 环形管道网
主干管道在园林内布置成一个闭合的大环形,再
︻ 从环形主管上分出配水支管向各用水点供水。这 园 种管网形式所用管道的总长度较长,耗用管材较 林 多,建设费用稍高于树枝形管网。但管网的使用 工 很方便,主干管上某一点 程 出故障时,其它管段仍能 技 通水。用水的可靠性较高。 术 ︼
在实际布置管道网的工作中,常常将两种布置方 式结合起来应用,称为混合管网 。在园林中用
4-(3)灌水方法-喷灌-2资料
经过40多年的努力,全国绝大局部县开展了喷灌的试点、 示范和推广工作。
1996年国务院打算在全国建设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以 点代面,推动全国节水浇灌的普及。
这种形势有力地促进了喷灌事业的进展,全国喷灌面积从 1992年的1250万亩进展到1997年的1900万亩,年平均 增长率超过10%。喷灌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
积上水量分布的均 匀程度,是衡量喷 灌质量的重要指标。
表征指标有均匀度系 数和雨量图。
喷灌技术
1、均匀度系数
国际上多承受美国克里斯琴森均匀系数。计算式
为:
n
Cu1h1i1 hhi
h
nh
式中: h 为平均水深, △h为平均离差。
GBJ85-85《喷灌工程技术标准》
规定:在设计风速下,喷灌均匀 系数不应低于75%,对行喷式喷 灌系统,不应低于85%。
S为喷头平均掌握面积, 它小于喷洒面积。
喷灌技术
喷灌强度应小于土壤的入渗强度,以避开产 生地表积水或径流,造成土壤冲刷,因此 设计时必需把握土壤、地形、坡度等资料。
土壤类别
砂土 砂壤土 壤土 壤粘土 粘土
允许喷灌强度 (mm/h)
20 15 12 10 8
喷灌技术
〔二〕、喷灌均匀度 喷灌均匀度指喷灌面
喷灌技术
2、水量分布图 喷洒范围内的等水
量图。
喷灌技术
单个喷头的均匀系数 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由于喷灌都是多喷 头的组合;
实际生产中可用四个 或三个喷头组合进 展测定,即喷头围 着的范围内的均匀 系数可代表喷灌的 实际均匀度,如图 中黄色局部。
喷灌技术
〔三〕、水滴打击强度 是指受水面积内,水滴对作物或土壤
当前,我国研制出了轻 小型喷灌机、中心 支轴式喷灌机、平 移式喷灌机、软管 牵引卷盘式喷灌机、 滚移式喷灌机等设 备,已形成较大的 生产力量。
园林灌溉系统管网水力学计算
• 计算公式:
L = B*
d *h
式中:L-射程(m) d-喷嘴直径(mm) h-压力水头(m) B-单位换算系数,当 α = 3 2 o B=1.4, 当 α = 2 4 o , α = 2 1 o 别减少2%和4%。 射程分
• 影响射程的因素
• 举例:
计算下列条件下喷头的射程,喷嘴直径1.2英寸, 压力水头h=600kPa,α = 2 5 o
不同模式的组合
曲线边界
可采用从正方形或矩 形模式变到平行四边 形或三角形模式布置 喷头,还可以再变到 原来的布置模式。这 样既灌溉整个区域, 同时避免在曲线边界 以内喷头过于集中和 灌溉区域超出边界。
边角区域喷头的布置
• 在地块的边角区域,因喷头往往是半圆 或90度而不是全圆喷洒,若选配的喷嘴 与地块中间全圆喷洒的喷头相同,则该 区域内的喷灌强度势必大大超过地块中 间。所以,为保证系统良好的喷洒均匀 度,一般安装在边角的喷头须配置比地 块中间的喷头小2-3个级别的喷嘴。
第三节 喷头的组合
几 种 常 用 的 喷 头 组 合 方 式
正方形布置
水量偏少
正方形布置
• 正方形布置方式灌水覆盖度较差,其原 因是因为对角线上两个喷头间距比边线 上的要长。当边线上两个喷头间距为喷 头的射程时(即50%法),对角线上两个 喷头间距则为射程的70%,使得正方形中 心喷水量偏少。
q = A * Cd * d 2 *
m
3
H
式中:q-喷嘴流量(L/h) Cd-流量系数(=0.9~0.96) d-喷嘴直径(mm) H-喷嘴进口压力(m)
A-单位换算系数(上述单位时A=12.5作压力300kPa, 假定Cd=0.94, 计算其流量, 并与样本对比。
喷灌工程技术 (15)管道水力计算
管道水力计算5.1 设计流量和设计水头5.1.1 由于喷灌管道系统存在水量损失,故喷灌系统设计流量为喷头流量的总和与管道系统水利用系数之比。
5.2 水头损失计算5.2.1 鉴于公式(5.2.1)及表5.2.1中参数已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故仍采用该经验公式,但由于石棉水泥管在工程中较少使用,故表中不再列示。
5.2.3 喷灌管道的局部水头损失应逐项按公式计算,然后叠加,得出总的局部水头损失。
但考虑实际工程中有些局部损失难以计算确定,故规定计算时喷灌管道系统的局部水头损失可按沿程水头损失的10%~15%估算,待系统确定后,仍应逐项按公式核算。
5.3 水锤压力验算5.3.1 设有单向阀的机压喷灌系统的最高与最低水锤压力,通常都在事故停泵过程中出现。
如果管道在该压力作用下安全,同时也会满足其他水锤压力的要求,故应以此作为验算管道强度的依据。
未设单向阀的机压喷灌系统的最高水锤压力,远小于设有单向阀的情况,故不宜以此作为验算的依据;同时,由于系统中未设单向阀门,在事故停泵时,必然会发生反转,而且其反转转速还取决于事故停泵时出现的最高水锤压力值,因此验算反转转速也意味着验算其水锤压力。
由于不允许的反转转速首先出现,故应以水泵机组允许的最高反转转速作为验算的依据。
对于下坡干管的最高与最低水锤压力,一般是在迅速关闭或开启管道末端闸阀时产生,故应以此作为验算管道强度的依据。
5.3.2 水锤压力出现的历时极短,对于管道来讲可视为临时性荷载。
同时,此值也应作为是否需要防护措施的依据。
事故停泵时,水泵从正转水泵工况,经制动工况、水轮机工况,最后达到飞逸状态。
在整个过渡过程中水泵承受的转矩都是逐步衰减的,故不能以水泵作为控制条件;电动机是根据允许比额定值超速1.25倍运行2min设计的。
故以此作为判断设置防护措施的依据。
在事故停泵和启闭阀门过程中,管道内的压力如果降低到水的汽化压力,说明管道中的水柱将产生分离现象,这种分离的水柱当其惯性耗尽后又会出现再度弥合现象,这时产生的水锤压力将比根据本规范第4.3.1条的条件计算出的压力大得多。
大田灌溉喷灌系统水力计算教程
喷头数为4,X=8/16=1/2
查表多口系数F=0.393,故支管沿程水头损失为 hf=7.84m×0.393=3.08m
《 园 林 工 程 》
5、单水源管网喷灌管网布置方式
“一”字型
“L”字形
“T”字形
狭长地带
《 园 林 工 程 》
“H”形
长“一”字形
狭长地带
《 园 林 工 程 》
梳齿形
鱼骨形
a. 喷洒方式:
喷嘴喷洒的形状有圆形和扇形,一般扇形 只用在场地的边角上,其他用圆形。
《 园 林 工 程 》
b. 喷头布置形式:
也叫喷头的组合形式,指各喷头的相对位 置的安排。在喷头射程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 布置形式,其支管和喷头的间距也不相同。教 材1表2-1-11是常用的几种喷头布置形式和有效 控制面积及使用范围。(常用三角形布局)
《 园 林 工 程 》
风 向 图
《 园 林 工 程 》
2、灌溉制度的设计
(1)设计灌水定额
(2)设计灌溉周期 (3)喷洒方式和喷头组合形式
(4)喷灌强度与喷灌时间
《 园 林 工 程 》
(1)设计灌水定额
灌水定额—一次灌水的水层深度(mm)或一 次灌水单位面积的用水量(m3/亩)。 设计灌水定额—作为设计依据的最大灌水定 额。 注:若以m0表示m3/亩的灌水定额,以m 表示mm的灌水定额,则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m0=2/3m 即10mm水深相当于6.67m3/亩的灌水量。
① 近似于天然降水,对 植物全面进行浇灌, 可以洗去树叶上的尘 土,增加空气的湿度。 ② 节约用水。 ③ 节省空间。
喷灌的缺点
① 投资较高。 ② 受风和空气温度影 响大。 ③ 技术要求高。
④ 高、中压灌耗能较
1喷灌水力计算表
1 1 12 12
支行情况 组合系数 风系数 无风情况下单喷头喷灌强度 组合喷灌强度
土壤各类 地面坡度 土壤允许喷灌强度 允许喷灌强度降低值 土壤允许强度 喷头是否满足强度要求
单支管多喷头同时全圆喷 洒
Cp
3.97
Kw
1.29
ρs
mm/h
3.76
ρ
mm/h
19.26
mm/h mm/h
壤土 5% 20 0% 20 满足
序号 1
《节水灌溉实用手册》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085-2007)
2
3
4
参数
喷头型号 喷头材质 喷头流量 喷头工作压力 喷头射程 喷嘴直径 布置方式 间距射程比 间距射程比 喷头布置间距 支管布置间距
符号 单位
Q
m3/h
hp
m
r
m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
mm
Ka Kb
a
m
b
m
数值
SD-03 塑料 1.7 30 12
判定
雾化指标
Wh
种植作物
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3750 大田作物 不满足/满足
判定
第二节 喷灌技术
式中:m―设计灌水定额,mm;
喷
γ―土壤容重,g/cm3;
灌
h―计算土层深度,cm;
技
P1、P2―适宜土壤质量含水量的上、下限;
术
η―喷灌水利用系数,
风速低于3.4m/s时,η=0.8~0.9;
当风速为3.4~5.4m/s时,η= 0.7~0.8。
湿润地区取大值,干旱地区取小值)。
2020/3/3
17
喷
两侧分层踩实,禁止用石块 或砖砾等杂物单侧回填;然
灌 后采用符合要求的原土,分
技 层轻夯或踩实。
术
一次填土100-150 mm, 直至高出地面100 mm左右。
填土到位后对整个管槽进行
水夯;以免绿化工程完成后
局部下陷,影响绿化效果。
2020/3/3
30
• 6.修筑管网附属设施
• 主要是阀门井、泵站等施工。
第 二
①沿程水头损失按谢才公式计算:
节
喷
灌 式中hf -----沿程水头损失(m);
技
L-----管道长度(m);
术
V-----管道中水流平均速度(m/s);
R-----水力半径(m)
C-----谢才系数;
n-----粗糙系数。
2020/3/3
21
上述公式转换:
第 二
hf =10.28 n2 L Q2 / d5.33
(1)点喷灌强度
术
ρi=h/t
2020/3/3
6
(2)平均喷灌强度:控制面积内各点喷灌强度的平均 值,单位一般为mm/h。
第
ρs=1000Qp/S
二
式中:ρs―设计喷灌强度,mm/h;
节
Qp―喷头喷水量,m3/h;
浅谈喷灌灌溉技术与喷灌系统的水力计算
1 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体系
一
计算输水水头损失 , 确定各级管道合理的内 既节约了水又改善 了 城市的 流量, 农业高效用水 冰l 臌术体系包括节水农业 市绿化带进行灌溉 , 技术、 节水工程技术、 节水管理技术 3 个方面 。 农 环境。 径。3 . 管道流量的确定 31 毛管流量计算: 毛管流 田 灌水器流量的总和, 即: 2 2有效利用和节约土地 , 庭院种植与微灌技 量是毛管 匕 到田间的输水 方 田间 转化为土壤水、 经作物 术相结合, 充分利用可供开发的农村庭院空隙( 我 ∑吼 I 根系吸收、 通过生理过程到形成产量三个环节。 农 国约 20 h 使用微灌技术可减少畦埂、 0万 m 沟渠 增加的种植面积。土地的使用率提高 5 % h 匕 各条毛管 业高效用水 冰 c 是要将水从水源到进 ^ 田 的占地, 农 流量 的总和 , 即: 被作物吸收利用全过程的损失减少到剥 氏程度 。 1 %。 0 采用节水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水的利用率 , 也可 以 2 3节水 、 , 增产 它与地面灌相比, 可节水 3 % 0 Q= 吏 ∑ % 0 甚至达到6 %, 0 与喷灌灌溉节水相 比, 可节 对作物灌水位置、 时间和均匀度进行有效控制, 可 5 , 以 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水 1— 0 , 5 2 比喷灌能耗低 ; % 在增产方面, 以每立方 c 干管流量计算: 由于支管通常是轮灌 的, 有 采用传统的灌水方法, 可产 时是两条以上支管同时运行, 有时是—条支管运 1 . 1节水农业技术。农业节水技术包括抗旱 米水的产出量来计算, 节水作物品种、 覆盖保墒技术 、 节水栽培技术、 调 土豆 4 咖 而用微灌的方法可产土豆 1 k m , 行。故干管的流量是由于管同时供水的各条支管 k , 0C 流量的总和 , 即: 整作物种植结构以及抗旱、保墒、保水剂的应用 提高了 10 。 5 % 等。 2 其它优点, _ 4 减少病虫害及杂草的生长 , 防 ∑ 。 l 2节水工程技术。节水工程技术是农业节 止土壤板结灌 水均匀度高, 可达 8 %- 0 可 以 0 9 %, 水技术体系自) , 勺 主要包括漂 道防渗技术、 低压 节 省劳力 5 %, 0 0 - %。 - 7 管道输水技术、 、 商灌技术及各种地面灌 喷灌 微 ) 3微喷灌工程规翅{助设计系统 I 甫 轮灌区的流量不一定相同, , 为此 在计算干管流量 溉改进技术等。 近年来, 我国节水灌溉普及 推广工 3 . 1微喷灌系统的的布置。3 .1首部枢纽位 时, 1 对每个轮灌区要分别予以计算。 置的确定 。 3 2 管径的 3 初选。 干管管径可按毛管进 口 安 作取得了很大的进 。 展 1 3节水管理技术。 节水管理是农业节水技 的中心, 其位置的选择主要是以投资省, 便于管理 装调压装置时 , 支管管径的确定方法进行计 算确 —般首部枢纽与水源工程相结合。 如果水 定。 匕 在 述三级管道管径均计算出后, 还应恨据塑 术体系中 很重要的—部分, 遵循水权集中、 统筹兼 为原则。 顾、 分级管理、 均衡受益原则, 按流域对地表水和 源距灌区较远, 首部枢纽可布置在灌区旁边 , 有条 料管的规格。 最后确定实际各级管道的管径口必 地下水资源进行统一的规划、 管理、 调配 , 能够根 件时尽可能布置在灌区中心 ,以 减少输水干管的 要时还需根据管道的规格 , 进—步调整管网的布 据作物的需水 规律对水源进行控制和调配 ,以最 长度。 1 3 2毛管和灌水器的布置。 . 灌水器的布置形 局。 微喷灌系统使用的管材与管件, 必须选择其公 大限度地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求 , 实现区域效益 式一般有矩形、 正方形、 扇形 3 种型式 , 可根据不 称压力符合微喷灌系统设计要求的产品, 地面铺 最佳的农 田水分调控的管理技术。它包括组织管 同的地块进行选择 , 通常, 有规则的地块可选用正 设的管道并且应不透光 、 抗老化、 施工方便、 连接 理、 工程管理、 经济管理和用水管理。主要是对土 方形和 矩形, 边角不规则的地块可用扇形布置。 牢固可靠。3 33管网水头损失的计算。 水流在管道 壤墒情监测与耐民, 节水高效灌溉制度的制定 , 以 3 微喷灌系统工作制度的确定。 2 微喷灌系统 中流动时, 有—部分机械能量由于克服水流在管 区域总的效益最大为 目标的预报技术,输配水与 的工作制度主要有续灌和轮灌两种。不同的工作 道中的水流阻力而转化为热能, 表现为水头损失。 因而工程费用也不 同, 水头损失分为两种: 一种是均匀的或渐变的水流 , 穿于整个节水工作中。 。它始终贯 制度要求系统的流量不同, 在确定工作制度时, 应根据作物种类 、 水源条件和 由于沿全流程的摩擦阻力而损失的水头,叫沿程 进节水灌溉 , 利用现代科技, 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 经济状况等因数作出合理选择。Z1续灌。 3 续灌是 水头损失: 另一种则是在流道的局部地方 , 如管道 广泛应用, 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和社会 对系统内全部管道同时供水 ,灌区内全部作物同 扩大、 缩小、 转弯等处 , 由于边界形伏的急剧变化, 效 益。 时灌水的一种工作制度。其优点是每株作物都能 使水澎吞动状态发生急剧改变消耗能量而造成 2喷微灌灌溉技术 得到适时灌水 , 操作管理简单。其缺点是干管流量 的 , 叫局部水头损失。直径大于 8u 的聚乙烯管 nn 喷灌是利用专门的设备将水加压 佣 泵或利 大, 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高般 备利用率低: 在水源 道, 主要用作支、 毛管, 属多孔出流管 , 管内水流状 灌溉控制面积小。一般只有在小系统中应 态末端管道可能处于层流外 , 用水源的 自 然落差厢 , 经管道输送至灌溉地段, 并 不足时, 其余均处于紊流过 由喷头将水射出( q 流最 大于等于 20 ̄ 空中散 用。 . 5L 3 2轮灌。 2 轮灌是支管分成若干组, 由干管轮 渡区。 层流区流速小且管段短 , 其沿私冰头损失仅 成细小水滴 , 均匀地散布在田间进行灌溉。 喷灌几 流向各组支管供水,而各组支管内部同时向毛管 占 全管长水头损失的 5 左右 。 % 可用素流过渡区的 乎适用于灌溉所有 的旱作物 , 如谷物、 蔬菜、 果树 供水。这种工作制度减少了系统的流量, 从而可减 公式计算全管长的沿程水头损失,层流段所造成 等。 微灌, 即通过低压管路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 少投资, 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 通常采用这种工作制 的误差 占 整个管段的 1 左右。因此 , % 对于直径大 上的特制灌水器, 将水肥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土 度。 在划分轮灌组时, 要考虑水源条件和作物需水 8 m的管道 , a r 不分流态, 统一用 t 式计算已有足够 壤的灌水方式。按灌水时水的出流方式的不同可 要求 ,以 使土壤水分能够得到及时补充并便于管 的精度。对于直径小于 8 m的细管道 , m 主要用作 分为微喷灌、 滴灌、 渗灌和小管出流。 微喷灌主要 理。 有条件时最好是—个轮灌组集中连片, 各组控 消能调压和微管滴头, 全管道内为同一流态 , 必须 是灌溉经济类品种为主, 如名贵水果、 比 花卉 、 反 制的 灌溉面积相等。 全系统轮灌组的数目 N 区分流态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为: N= / CT t 季节蔬菜、 苗木等。正确有效地利用微灌技术 , 对 参 考 文献 提高经济效益和改善环境有着积极的意义。 日轮灌次数 N ’ 【 李光永. 1 】 世界微喷灌发展态势 Ⅱ l节水灌溉, N’ C/ - t 微灌与传统灌水的不同在于它能有效地对 2 0 2 01. 灌水量进行调节控制 , 能根据土壤的类型、 作物的 式中 c 一 一 系统 的 日工作 时间 ,要根 据 当地 【吴克 吼 微喷 灌技 术简介Ⅱ 农业 工程 ,0 2 2 1 l 2o 种类等适时适量地进行灌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水源和农业技术条件确定 , 一般不大于 2 O小时。 『周荣裁 不同灌溉工作制度下的灌溉管网 3 1 优化设 点: 3 3微喷灌系统的水力计算。 微喷灌管道水力 计研神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0 Z 20 2 适用性广, 1 它可应用于温室 、 大棚或田间 计算 , 是在己知所选灌水器的工作压力和流量以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第二节水源工程第5.2.1条取水建筑物的设计,可按现行《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对于平移式喷灌机,其机行道的路面应平直、无横向坡度;若主机跨渠行进,渠道两旁的机行道,其路面高程应相等。
第三章喷灌技术参数第3.0.1条喷灌设计保证率应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确定,一般不应低于85%。
在缺乏试验资料的地区,可按照邻近地区的喷灌或地面灌的试验资料,结合实地调查确定日需水量,按下列公式计算灌水定额及灌水周期式中m——设计灌水定额(毫米);T——设计灌水周期(日);γ——土壤容重(公斤/厘米3);h——计划湿润层深度(厘米);β1——适宜土壤含水量上限(重量百分比);β2——适宜土壤含水量下限(重量百分比);η——喷洒水利用系数;W——日需水量(毫米/日),取灌水临界期的平均日需水量。
.4米/秒,η=~。
注:湿润地区取大值,干旱地区取小值。
注:应将相差180°的两种风向作为等效风向进行统计。
式中Cu——喷灌均匀系数;h——喷洒水深的平均值(毫米);△h——喷洒水深的平均离差(毫米)。
一、当测点所代表的面积相等时:二、当测点所代表的面积不等时:式中hi——某测点的喷洒水深(毫米);Si——某测点所代表的面积();n——测点数。
喷头组合间距表设计风速(米/秒)组合间距垂直风向平行风向~~~R(1~)R(~)R(~)R(~1)R注:①R为喷头射程;②在每一档风速中可按内插法取值;③在风向多变而采用等间距组合时,应选用垂直风向栏的数值;④表中风速是指地面以上10米高处的风速。
第3.0.9土壤类别允许喷灌强度(毫米/时)砂土砂壤土壤土壤粘土粘土201512108注:有良好覆盖时,表中数值可提高20%。
各类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表3.0.9-2地面坡度(%)允许喷灌强度降低(%)5~89~1213~20>2020406075第种类值蔬菜及花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果树牧草、饲料作物、草坪及绿化林木4000~50003000~40002000~3000注:①hP为喷头工作压力水头;②d为喷头主喷嘴直径。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1. 引言喷灌工程技术规范旨在规范喷灌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维,确保喷灌系统的安全、高效和可靠运行。
本文档适用于各类农田、果园、花卉园艺等喷灌工程项目。
2. 术语和定义2.1 喷灌系统:由水源设备、输水管道、喷灌器具和控制系统等组成的灌溉系统。
2.2 喷灌器具:包括喷头、喷嘴、喷雾器、喷洒器等,用于将水分均匀喷洒到作物或土壤表面。
2.3 控制系统:用于自动或手动控制喷灌系统的工作状态和灌溉量。
2.4 设计流量:喷灌系统所需的水流量,通常以每小时立方米(m³/h)表示。
3. 设计要求3.1 地形和土壤条件的调查分析在设计喷灌系统之前,应对灌区地形和土壤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包括地势高低、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壤水分含量等。
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喷灌器具的布置方式和灌溉量。
3.2 设计流量计算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土壤的渗透性和灌溉周期等因素,计算出喷灌系统的设计流量。
设计流量应考虑到灌溉周期和最大需水量的变化,以确保喷灌系统能够满足各种条件下的灌溉需求。
3.3 喷灌器具的选择和布置根据喷灌系统的设计流量和灌溉要求,选择合适的喷头、喷嘴或喷雾器,并合理布置在灌区内。
喷灌器具的间距、喷洒半径和喷洒角度应根据作物的生长特性和土壤的渗透性进行调整,以确保水分均匀分布。
3.4 输水管道的设计输水管道的设计应考虑到输水距离、管道材料、管径和压力损失等因素。
根据设计流量和管道的摩阻系数,计算出合适的管径和管道的输水能力。
同时,应合理设置阀门和放水口,以便于系统的控制和维护。
3.5 控制系统的设计控制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灌溉的自动化程度和操作的便捷性。
可以采用传感器、计时器和自动阀门等设备,实现对喷灌系统的自动控制。
同时,应设置手动操作装置,以备紧急情况下的手动控制。
4. 施工要求4.1 喷灌器具的安装喷灌器具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保证其稳定性和喷洒效果。
喷头或喷嘴的高度应适合作物的生长,喷洒角度应根据喷洒范围进行调整。
喷灌计算
∙你好:想麻烦你帮忙选型,不知肯否?!湖边有个水塔高度4米多,容积25立方。
现想从湖中吸水用水位计控制水泵启、停,是否要用100的管子,我想半小时灌满差不多了吧,这台泵应如何选用。
水塔中的水用于灌溉草坪,共有20个自动喷淋灌溉头,一般同时灌溉只是用其中5个,从水塔出来的水经水泵加压后送入灌溉网,东、西方向各约2500米。
管网主管为150管,灌溉喷头接管为50管。
请问这台泵如何选型?谢谢啊∙喷头用98-2型,3/4外螺纹,铜锌合金,喷嘴直径6.0*3.1毫米工作压力0.3兆帕,流量2.98立方米/小时=0.000828立方米/秒,(5个喷头0.00414立方米/秒)射程16.9米∙1、上水水泵选型:流量Q=25/(0.5*3600)=0.0139立方米/秒流速V=Q/(3.14D2/4)= 0.0139/(3.14*0.102/4)=1.77米/秒,估计上水管长9米,2个90度弯头,1个弯头局部阻力系数取0.5,1个板式阀门阻力系数取1.0(9成开0.06,6成开1.0),吸水管滤水网有底阀D=150取6.0,出水口取1.0。
总局部阻力系数K=6.0+2*0.5+1.0=8.0,用舍维列夫公式沿程阻力系数K1=0.021/D^0.3=0.021/0.10^0.3=0.042,上水管水头损失h=(K1*L/D+K)V2/2/g=(0.042*9/0.15+8)*1.772/2/9.8=1.68米。
塔中水深h塔取2.5米,水泵扬程H=ho+h+h塔=4+1.68+2.5=8.18米.可根据流量Q=0.0139立方米/秒=50立方米/小时,扬程H=8.2米查水泵手册选择离心式水泵。
水泵安装高度高出湖面1~2米即可(视湖面水位变化情况)。
选用IS100-80-160清水离心泵流量50m3/h,扬程8 m,1450r/min,电机2.2kw吸入口100mm,排出口80 mm。
2、加压水泵选型:考虑5个喷头同时工作,喷洒流量Q=5*0.000828=0.00414立方米/秒,局部水头损失:5个分流三通H1=(0.52742- 0.42202)/2/9.8+(0.42202- 0.31652)/2/9.8+(0.31652- 0.21102)/2/9.8+(0.21102- 0.10552)/2/9.8+( 0.10552-02)/2/9.8=0.52742/2/9.8=0.0142 m5个不分流三通H2=5*0.1*0.52742/2/9.8=0.0071m2个闸阀、一个进口、一个弯头损失H3=(2*1.0+1.0+0.5)*0.52742/2/9.8=0.0497 mH局=0.0142+0.0071+0.0497=0.0710 m沿程水头损失:H沿=0.037*2500*0.52742/2/9.8=1.3127 m总水头损失:H总=0.0710+1.3127=1.3837 m接管沿程水头损失,考虑20m长,H接=0.037*20/0.050*0.04692/2/9.8=0.0017 m喷头压力水头:H喷=P/pg=0.3*106/1000/9.8=30.61 m 加压泵扬程H= H喷+ H总+ H接-4+2=30.61+1.3837+ 0.0017-4+2 = 30.00m 所以加压泵可按扬程H=30米,流量Q=0.00414立方米/秒=14.9立方米/小时选泵。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时间: 2004-02-14 10:42:08 | [<<][>>]【题名】:喷灌工程技术规范【副题名】:【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主编【标准号】:GBJ85-85【代替标准】:【颁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发布日期】:1985年12月1日【实施日期】:1986年7月1日【标准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文号】:计标[1985]2034号【批准文件】:关于发布《喷灌工程技术规范》的通知计标[1985]203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委(建委、建设厅),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直属单位:根据原国家经委基本建设办公室(83)经基设字第12号通知的要求,由水电部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喷灌工程技术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J85-85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水利电力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北京水利电力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部负责。
出版发行由我委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国家计划委员会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日【全文】:编制说明《喷灌工程技术规范》是根据原国家经委基本建设办公室(83)经基设字12号函,由我部指派北京水利电力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部(原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和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会同廿六个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深入到二十多个省、市,对一百多处喷灌工程作了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近十年来喷灌科研和生产实践的成果与经验;参考了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针对主要技术问题开展了科学研究与试验验证,召开了四个专题讨论会和技术鉴定会;与有关国家标准的归口单位就技术内容进行了协调;征求意见稿完成后,寄发三百多个单位与个人,并委托喷灌面积较大的七个省、市的水利主管部门分别召开了座谈会,比较广泛地听取了意见;有的省还结合喷灌工程按规范要求进行了试设计和在施工中试用;最后,召开了全国审查会议,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审查定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置形式、支管上喷嘴的数量,得出支管的水流量(Q)
Q=ΣQp
流量(Q)计算出来后,同给水管道系统一样,查水力计算表,即可得到
支管的流速(v)和管径(DN)。
主管管径(DN)的确定与主管上连接支管的数量以及设计同时工作的支
管的数量有关,主管的流量(Q)随同时工作的支管数量变化而变化。
例:一根喷灌主管上接有8根支管,每根支管上有四个喷嘴,已选喷嘴的
外,还与喷头的布置形式、间距等有关;同样喷灌的有效面积也与这些因数 有关。
园林学习网
(1) 单喷头喷洒
计算方便,喷头作全圆喷洒时,其喷灌强度
ρ=ρs。作扇形喷洒时与喷洒的角度有关。见右表
(2) 单行多喷头喷洒
这种喷灌方式可用在单支管的移动喷灌管道系统 和支管逐条轮灌或间支轮灌的固定喷灌管道系统, 其组合喷灌强度决定于喷头间距a。
单喷头喷洒的Cρ值
扇形角θ
Cρ
360º
1.0
300º
1.2
270º
1.34
240º
1.50
180º
2.00
90º
4.00
园林C学ρ与习网K关htt系p:图//
3. 喷灌管道的水力计算
喷灌系统与给水管道系统相仿,喷头工作也需要工作压力,水在管道内
流动也会有阻力和水头损失,需要计算水头损失来确定引水点的水压或加压
3 半固定式喷灌系统
其泵房、干管固定或埋入地下,支管和喷头可以移动,优缺点介于两者之 间。多应用在大型花圃、苗圃以及菜地,公园的树林区也可以运用。
园林学习网
二 、 固定式喷灌系统设计
(一)设计基础资料的收集
1. 地形图: 比例地势等
流量Qp=0.9m³/h,喷嘴的连接管DN=20mm,设计要求至少2组喷嘴能同时工
作,求出立管、支管和主管管径。
解:
Qp=0.9m³/h
每根支管的流量
Q=4Qp=4ⅹ0.9=3.6m³/h
主管的设计流量
Qz≥2Q=7.2m³/ h
喷灌系统为便于安装和运输,一般多用钢管和upvc塑料管,现采用镀锌
钢管,查钢管水力计算表得:
(3)喷灌强度及喷灌有效面积 单位时间喷洒于田间的水层深度称喷灌
强度,单位一般用mm/h表示。喷灌系统中,喷头的实际控制面积即为喷灌有
效面积。
公式
ρ= 1000Qp/S
式中ρ—喷灌强度(mm/h)Qp—喷头喷水量(m³/h)S—喷头控制面积(m²)
喷头的喷灌强度由喷头的性能确定,喷灌系统的组合喷灌强喷头的性能
设 a = Kr 式中 a —— 喷头间距(m) K —— 喷头间距与喷头射程的比值
r —— 喷头射程(m) Cρ是K的函数,其关系见右图
(3) 多行多喷头喷洒
相邻多行支管上的多个喷头使用时作圆形喷洒。
S=a*b
ρ= 1000Qp/S = 1000Qp/ab 式中 S —— 喷头的实际控制面积(m²) a —— 喷头间距(m) b —— 支管间距(m) ρ—— 喷灌组合强度(m/h) Qp —— 喷灌流量(m³/h)
园林学习网
序
号
喷头组合形式
A
B
C
D
表 2-2-1 几种喷头布置形式
喷洒 方式
喷头间距(L) 支 管间距(b)喷头 射程 (R)的关系
有效控制 面积(S)
应用范围
全圆 L=b=1.42R
S=2R2
在风向改变
频繁的地区 效果较好
全圆 L=1.73R B=1.5R
泵的扬程,以便选择合适的水泵型号。
水头损失包括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沿程水头损失可以查管道
水力计算表,也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局部水头损失可以估算为沿程水头损
失的10%-15%。
L hf = —— V²(谢才公式)
C²R
式中 hf—沿程水头损失(m)
L—管道长度(m)
R —— 水力半径(m),对于圆管R=d/4,d为水管的计算半径(m)
(2)设计灌水周期 灌水周期也称轮灌期。在喷灌系统设计中,需要确
定植物消耗水分最多时的水量和允许最大灌水间隔时间。灌水周期可以用下 列公式表示:
T = ηm/ W
式中 T —— 灌水周期(d)
m —— 灌水定额(mm)
W —— 植物日平均耗水量或土壤水分消耗速率(mm/d)
η —— 喷灌水利用系数取0.7—0.9
第二节 喷灌技术
喷灌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方式,已广泛地运用在公园、城市广场以及农 业作物上
一 、 喷灌形式
依喷灌方式,喷灌系统可分为移动式、半固定式、固定式三种。
1 移动式喷灌系统
这种喷灌系统适合有天然水源(池塘 河流等)的园林绿地灌溉。其动力设 备、水泵、管道和喷头等都是可以移动的,投资较省,机动性较强,但管理劳 动强度大 。
式中 L —— 管长(m)
Q —— 管中流量(m³/s)
多口系数
园林学习网
良好的土壤中,排水后不受重力影响而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含量,通常以占
干土重量的百分比表示,也可以用体积的百分比表示。
B 利用土壤有效持水量资料计算设计灌水定额: 有效持水量
是指可以被植物吸收的土壤水分。灌溉应当是补充土壤中的有效水分,因此
,可根据有效持水量来计算灌水定额。
园林学习网
立管DN=20mm 支管DN=40mm 主管DN=50mm
园林学习网
2.计算喷灌时间 每次给草坪或花圃等灌溉有一定时间,即
能保证草皮或花卉的需要,又不造成水量过多而流失。喷头的喷洒时间可用
下列公式计算:
t=mS/1000Qp
式中 t —— 喷灌时间(h)
扇形 L=R B=1.73R
S=2.6R 2
在无风的情
况下喷洒的 效果最好
S=1.73R
较A B节省 管道,但多 用了喷头
扇形 L=R B=1.87R
S=1.87R 同C
园林学习网
(三) 喷灌系统的计算
1. 选择管径
喷嘴选定后,根据其喷嘴流量(Qp)和接管管径,确定立管管径。根据
2. 气象资料: 包括气温、雨量、湿度、风向风速等,其中风对 喷灌影响最大。
3. 土壤资料: 主要是土壤的物理性能,包括土壤的质地、持水 能力、土层厚度、汲水能力等 ,土壤的物理性能是确定喷灌强度和 灌水定额的依据。
4. 植被情况: 植被的种类、种植面积、根系情况等。 5. 水源条件: 城市自来水或天然水源。 6. 动力来源
V —— 管中水流平均速度(m/s)
C —— 谢才系数(m½/s)
常用满宁公式计算:
1 1/6
C = —— R
n
n为粗糙系数
将上述公式的有关数值代入并化简:
hf = 10.28n²LQ²/d 5.33
设 Sof=10.28n²/d 5.33, Sof称为单位(或每米)管长沿程阻力参数
hf = SofLQ²
用圆形。 2. 喷头布置形式: 也叫喷头的组合形式,指各喷头的相对位置的安排。在喷头射程相同
的情况下,不同的布置形式,其支管和喷头的间距也不相同。表2-2-1是常 用的几种喷头布置形式和有效控制面积及使用范围。
3. 喷头及支管间距: 在确定喷头的布置形式后,选择合适的喷嘴,每个正规厂家的产品都
标明了喷嘴的型号、射程、喷嘴流量、工作压力等,然后根据喷嘴的射程 确定喷头的间距和支管间距。
园林学习网
(二)喷灌喷头的布局
固定式喷灌系统引水方式一般是:外部引水至泵房,通过水泵加压再 输送给主管,主管输给(次主管至)支管,支管上竖立管再接喷嘴,在次 主管或支管上设阀门控制喷嘴数量和喷洒面积。
1. 喷洒方式: 喷嘴喷洒的形状有圆形和扇形,一般扇形只用在场地的边角上,其他
m —— 设计喷灌定额(mm)
S —— 喷头有效控制面积(m²) Qp —— 喷头喷水量(m³/ h)
(1) 设计灌水定额(m) 灌水定额是指一次灌水的水层深度
(单位为mm)或一次灌水单位面积的用水量(m³/hm²)。而设计灌水定额
是指作为设计依据的最大灌水定额。计算的方法有下列两种:
A:利用土壤田间持水量资料计算:田间持水量是指在排水
2 固定式喷灌系统
这种喷灌系统有固定的泵房,阀门设备、管道都埋在地下,喷头固定在立 管上,有时也可临时安装。现在运用的地埋伸缩式喷头,连喷头也埋在地下, 平时缩入套管或检查井内,工作时,利用水压,喷头上升一定高度后喷洒。现 在公园、广场、运动场等草坪上应用最广。固定式喷灌系统设备费用较高,一 次投资较多。但节省人工、水量,从长远角度看还是比较经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