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习题精讲

合集下载

医古文部分课后练习题及课外阅读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部分课后练习题及课外阅读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课后练习题及部分课外练习题答案一、扁鵲過趙趙王太子暴疾而死鵲造宮門曰吾聞國中卒有壤土之事得無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應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扁鵲曰入言鄭醫秦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難之曰吾聞上古之爲醫者曰苗父苗父之爲醫也以菅爲席以芻爲狗北面而祝發十言耳諸扶而來者舉而來者皆平復如故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鵲曰不能又曰吾聞中古之爲醫者曰俞柎俞柎之爲醫也搦腦髓束肓莫炊灼九竅而定經絡死人復爲生人故曰俞柎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鵲曰不能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窺天以錐刺地所窺者甚大所見者甚少鈞若子之方豈足以變駭童子哉扁鵲曰不然物故有昧揥而中蛟頭掩目而別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謂尸厥者也以爲不然入診之太子股陰當溫耳中焦焦如有嘯者聲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報趙王趙王跣而趨出門曰先生遠辱幸臨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則糞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長爲人矣先生不有之則先犬馬填溝壑矣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鵲遂爲診之先造軒光之竈八成之湯砥針礪石取三陽五輸子容擣藥子明吹耳陽儀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矯摩太子遂得復生天下聞之皆曰扁鵲能生死人鵲辭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當生者活耳夫死者猶不可藥而生也悲夫亂君之治不可藥而息也詩曰多將熇熇不可救藥甚之之辭也(漢·劉向《說苑·辨物》)要求:1.給上文標點2.注釋文中加點號的詞語3.今譯文中加橫線的句子4.文意理解①中庶子讚揚俞柎的一段文字,反映俞柎命名的含義是什麼?②趙王所稱“糞土之息”與“犬馬”指什麼?反映古人稱謂上的什麼現象?③“亂君之治,不可藥而息也”與全文是什麼關係?参考答案:1.扁鵲過趙,趙王太子暴疾而死,鵲造宮門,曰:“吾聞國中卒有壤土之事,得無有急乎? ”中庶子之好方者應之曰:“然。

王太子暴疾而死。

”扁鵲曰:“人言鄭醫秦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難之曰:“吾聞上古之爲醫者曰苗父,苗父之爲醫也,以菅爲席,以芻爲狗,北面而祝,發十言耳,諸扶而來者,舉而來者,皆平復如故。

子之方能如此乎? ”扁鵲曰:“不能。

”又曰:“吾聞中古之爲醫者曰俞柎,俞柎之爲醫也,搦腦髓,束肓莫,炊灼九竅,而定經絡,死人復爲生人,故曰俞柎。

医古文讲义

医古文讲义

一、扁鹊传(一)本篇内容要点⒈词语注释①舍长②(长桑君)过③谨(遇) ④闲(与) ⑤殆(非人) ⑥公族⑦(血脉)治⑧而(何怪) ⑨(必)闲⑩中庶子喜方者⑾治(穰) ⑿中害⒀阳缓而阴急⒁(暴)蹷⒂鸡鸣⒃收(乎) ⒄(未)能⒅精光⒆诞(之) ⒇醴洒(21) (一)拨(22)因(五脏之输) (23)诀(脉) (24)搦(髓脑) (25)揲荒爪幕(26)咳(婴) (27)终日(28)以郄视文(29)写形(30) (闻病之)阳,(论得其)阴(31)大表(32)曲止(33)眩(然) (34) 挢(然) (35)中阙(36)弃捐填沟壑(37)服臆(38)(长)潸(39)忽忽(40)厉针砥石(41)有闲(42)(肠胃)闲(43)司命(44) 重(难治) (45)贵(妇人) (46)带下医(47)伎(不如) (48)由(扁鹊)⒉句子今译①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

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

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

②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

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

”居二日半,简子寤。

③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

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

④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二).练习一、通假字1.国中治穰过于众事。

(穰,通“禳”,祛除邪恶的祭祀)2.故暴蹷而死。

(蹷,通“厥”,昏厥。

)3.治病不以汤液醴洒。

(洒,通“酾”,过滤的酒)4.案扤毒熨。

(案,通“按”,按摩)5.诀脉结筋。

(诀,通“决”,疏通。

)6.揲荒爪幕。

(荒,通“肓”,膏肓;幕,通“膜”,横膈膜。

)7.嘘唏服臆。

(服,通“愊”,郁满。

)8.使良医得蚤从事。

(蚤,通“早”,及早。

)9.臣是以无请也。

(无,通:“毋”,不。

)10.自知伎不如扁鹊也。

(伎,通“技”,技术。

)二、古今字1.揲荒爪幕。

(爪,同“抓”,疏理。

)2.以郄视文。

医古文综合练习详解

医古文综合练习详解

十三综合练习(一)扁鹊过赵赵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①有壤土之事....②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当之曰然.③王太子暴疾而死扁鹊曰入言郑毉秦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难.④之曰吾闻上古之为毉者曰苗父苗父之为毉也以菅.⑤为席以刍.⑥为狗北面而祝.⑦发十言耳诸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又曰吾闻中古之为毉者曰俞柎俞柎之为毉也搦脑髓束肓莫..⑧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柎子为方能若是乎扁鹊曰不能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所窥者甚大所见者甚少钧若子之方岂足以变骇童子哉扁鹊曰不然物故有昧揥而中蛟头掩目而别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谓尸厥者也以为不然入诊之太子股阴当温耳中焦焦..⑨如有啸者声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报赵王赵王跣足而趋出门曰先生远辱幸临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则粪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长为人矣先生不有之则先犬马..⑩填沟壑矣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鹊遂为诊之(节选自汉·刘向《说苑·辨物》)【要求】1、给上文断句;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参考答案】1、断句:赵。

死。

曰。

事。

乎。

曰。

然。

死。

曰。

子。

曰。

父。

也。

席。

狗。

祝。

耳。

者。

者。

故。

乎。

能。

曰。

柎。

也。

髓。

莫。

络。

人。

柎。

乎。

曰。

能。

曰。

此。

天。

地。

大。

少。

方。

哉。

曰。

然。

头。

者。

疾。

也。

然。

之。

温。

声。

也。

王。

曰。

辱。

人。

之。

矣。

之。

矣。

已。

襟。

之。

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①卒:通“猝”,突然。

②壤土之事:指葬埋之事,即丧事。

③然:是的,是这样;对。

④难(nàn[去声]):发难。

⑤菅:草。

⑥刍:草。

⑦祝:祈祷。

⑧肓莫:膏肓、膈膜。

莫:通“膜”。

⑨焦焦:象声词。

⑩犬马:喻赵王自己。

3、语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中庶子说:“你的医术不过如此,就想治疗太子之病,打个比方,犹如用竹管看天,用锥子刺地,所看的对象很大,而看到的内容却很小。

与苗父、俞柎相比,你的医术即便是小孩子也不会感到惊奇啊!”(二)史称华佗以恃能厌事为曹公所怒荀文若请曰佗术实工人命系焉宜议能以宥.①曹公曰忧天下无此鼠辈邪.②遂考竟佗至仓舒病且.③死见医不能生始有悔之之叹嗟乎以操之明略见几然犹轻杀材能如是文若之智力地望以的然之理攻之然犹不能返其恚执柄者之恚真可畏诸亦可慎诸原.④夫史氏之书于册也是使后之人宽能者之刑纳贤者之谕.⑤而惩暴者之轻杀故自恃能至有悔悉书焉后之惑者复用是为口实..⑥悲哉夫贤能不能无过苟置之理矣或必有宽之之请彼壬人..⑦皆曰忧天下无材邪曾不知悔之日方痛材之不可多也或必有惜之之叹彼壬人皆曰譬彼死矣将若何曾不知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⑧也可不谓大哀乎(《刘宾客文集·华佗论》)【要求】1、给上文断句;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医古文课后习题解答.doc

医古文课后习题解答.doc

扁鹊传1.怎样理解扁鹊能“视见垣一方人。

以此视病,尽五藏痼结,特以诊肌舄名耳” 逼畿句言舌?因舄作者#1以理解扁鹊以肌测病的高超酱技,便以扁鹊具有“视垣一方人”的特具功能来加以解释。

2.扁鹊言忍舄自己“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富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反映了怎檬的酱孥能使疾病好^舆痊愈,而不能起死回生。

逼是唯物的W«o3.扁鹊提出“六不治”的具骨沙内容是什么?它拳寸彳爰世有何影警?“六不治”的具醴内容是:“瞒恣不^於理”,“轻身重财”,“衣食不能it”,藏对定”,“形羸不能服桑”,“信巫不信酱”。

其中尤其是“信巫不信酱”反映酱孥科孥摆脱巫彳标迷信的束缚而得到才蜀立,由朝着理昇革,奠定中理^基碟的《素冏》、《九卷》(即《霰柩》),就是在酱巫分道榻镰的前提下,各息结了先秦以的^践经经舆研究成果而诞生的。

4.怎檬理解扁鹊行酱“随俗舄燮” ?扁鹊i®用全面的酱廉技彳标,根摞各地的民俗,改燮行酱的科别,盈心盈力地舄平民解除病痛。

华佗传1.“兼通敷籍'舆“合潺不遏I■妪重”的“I■攵”在表意上有何不同?前者意舄“多部”,表示多;彳爰者意舄“畿”,表示少。

2.怎檬理解“然本作士人,以WMIt,意常自悔” ?束溪日寺期儒舆酱的地位有高下之不同,加上他是者儒出身,“兼通t■攵经”;革佗生性淡泊,又“恃能厩食事”, 更不H 曹操。

3.本文彳楚哪畿彳固方面^明革佗是“人命所杲系”的人?一是革佗酱彳标全面而高超,彳能傅文所载多则酱案可二是曹操所患5MM,每次ft作,革佗针刺即愈,而革佗被般彳爰,曹操“豆JM未除”;三是曹操爱子念舒病危,而革佗已被般,遂至死於非命。

4.革佗因何原因被曹操般害?因革佗家乡郎在安徽亳杲系,而到河南言午昌“暮视” 曹操,“久递家思屋帚”,便告假回家探视,# “置辛以妻病,I■攵乞期不反”,任懑曹操“累害呼,又敕郡杲系ft遣”,革佗“才酋不上道”。

彳爰被曹操查出“虚诈”,遂被般害。

医古文阅读练习讲课文档

医古文阅读练习讲课文档
第10页,共27页。
• 本文的主旨是强调学医贵在融 会贯通。
• 要做到这点,必须多读书,多临 症。
第11页,共27页。
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下·医非小道记》
❖ 予出中年。尝游东藩之野。遇异人焉。偶相 问曰。子亦学医道耶。医道难矣。子其慎之 。予曰。医虽小道。而性命是关。敢不知慎 。敬当闻命。异人怒而叱曰。子非知医者也 。既称性命是关。医岂小道云哉。夫性命之 道。本乎太极。散于万殊。有性命然后三教 立。有性命然后五伦生。故造化者。性命之 炉冶也。道学者。性命之绳墨也。医药者。 性命之赞育也。然而其义深。其旨博。
万殊一贯:
❖对千变万化的事物都能用一个 道理来贯通。
第7页,共27页。
• 窃谓儒道有心传。医道亦有心传。心传者。非 口所能言。非笔所能述。要在心领神会而已。 如大匠诲人。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学者 虽不能舍规矩为方圆。然须神明于规矩之中。 变化于规矩之外。而巧妙以传。不必执规以为 圆。而圆自无不中规。不必执矩以为方。而方 自无不中矩。若是者。其巧妙之谓欤。夫巧妙 讵能骤得。必博览群书。简炼揣摩。由博返约 。加之临症多则见识广。所谓熟能生巧
药。(错误)
第22页,共27页。
• 宋咸平中。职方魏公在潭州有数子弟皆幼。 因相戏。以一钓竿垂钩。用枣作饵。登陆钓 鸡雏。一子学之。而误吞其钩至喉中。急引 之。而钩须已逆。不能出。命诸医。不敢措 手。魏公大怖。遍问老妇必能经历。时有一 老妇人。年余九十岁。言亦未尝见此。切( 窃)料有识者可出之。时郡中莫都料。性甚 巧。令闻魏公。魏公呼老妇责之。曰。吾子 误吞钩。莫都料何能出之。老妇曰。闻医者 。意也。莫都料曾在水中打碑塔。
第8页,共27页。
• 是也。若读书多而临症少。则胸中了了。指下 难明。临症多而读书少。则大海茫茫。望洋莫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养生四要?A. 饮食有节B. 起居有常C. 情志内守D. 劳逸结合2.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哪位医学家的主张?A. 扁鹊B. 华佗C. 张仲景D. 孙思邈3.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其中“望”指的是?A. 观察病人的面色B. 闻病人的气味C. 询问病人的病史D. 切诊,即诊脉4. “五味”指的是?A. 酸、甜、苦、辣、咸B. 酸、甜、苦、辣、涩C. 酸、甜、苦、咸、淡D. 酸、甜、苦、辣、淡5. 下列哪项是《伤寒杂病论》的主要贡献?A. 创立了中医基础理论B. 系统论述了伤寒病的治疗C. 首次提出了“辨证论治”的原则D. 制定了中医的“五运六气”学说6. “四气调神大论”是《黄帝内经》中的一篇,其中“四气”指的是?A. 春、夏、秋、冬B. 风、寒、暑、湿C. 喜、怒、忧、思D. 酸、苦、甘、辛7. “三焦”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A. 人体的三个主要脏器B. 人体的三个主要能量系统C. 人体的三个主要排泄系统D. 人体的三个主要防御系统8.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作用是?A. 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B. 描述人体结构C. 指导药物的配伍D. 描述人体的生理功能9. “六淫”指的是?A. 风、寒、暑、湿、燥、火B. 酸、甜、苦、辣、咸、淡C. 喜、怒、忧、思、悲、恐D. 春、夏、秋、冬、长夏、短夏10. “七情”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A. 七种基本情绪B. 七种基本病因C. 七种基本治疗方法D. 七种基本药物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分为《素问》和______两部分。

2. 中医理论中的“五行”指的是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如木生______,火克金。

3. 中医的“四诊”包括望、闻、问、______。

4.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与“正气”和“邪气”的平衡有关,其中“正气”指的是______。

医古文练习题(打印版)

医古文练习题(打印版)

医古文练习题(打印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黄帝内经中,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与______密切相关。

2.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辨证施治。

3.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药物的分类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三级分类法。

4.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了“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5. 王叔和在《脉经》中详细论述了______种脉象,为后世脉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 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提出了“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调和阴阳,平衡脏腑。

7.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了“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辨证论治,因时制宜。

8.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出了“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

9. 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提出了“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补肾为本,调和阴阳。

10. 清代医家叶天士在《温热经纬》中提出了“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清热解毒,凉血养阴。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思想及其对现代中医临床的指导意义。

2. 试述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的“六经辨证”体系及其临床应用。

3.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药物分类的方法有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

4.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的“治未病”原则有哪些具体内容?请结合现代中医临床实践进行分析。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王叔和在《脉经》中对脉诊的贡献及其对后世中医脉诊的影响。

2. 论述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提出的“阴阳平衡”治疗原则及其在现代中医临床的应用。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五行学说2. 辨证论治3. 草部、木部、金石部4. 治未病5. 二十四6. 调和阴阳7. 辨证论治8. 脾胃为后天之本9. 补肾为本10. 清热解毒二、简答题1. 《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思想强调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主张通过调养身体,增强正气,预防疾病的发生。

医古文课后习题及答案

医古文课后习题及答案

医古文课后习题及答案【篇一:医古文基础知识答案】本章内容要点1.简答①什么是工具书?工具书的作用是什么?所谓工具书,是指按一定的排检次序将有关知识、资料或事实加以汇编,专供检索查考的书籍。

它具有解释疑难、辅助自学、指示门径、提供线索、搜集资料的作用②使用部首检字法,应注意哪些问题?了解各种字(词)典的部首差异;分析字形结构,找出哪一个偏旁是形符;熟悉部首的变体;有些字本身就是部首,不要拆开查找;不容易看出部首的难查字,可以查找“难查字表”或“检字表”。

③以《康熙字典》为例,说明汗字部首的位置。

汉字绝大多数为合体字,合体字中表示意义的部分称为写形符。

《康熙字典》以形符为部首。

其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药、芹、岑、宫,部首在上;然、焚、惫、裳,部首在下;涨、衫、辅、挞,部首在左;放、形、歉、割,部首在右;问、圑、舆、向,部首在内;固、围、闾、阎,部首在外。

④工具书的编排方法最常见的有哪几种?最常见的有部首编排法、笔划编排法、音序编排法、主题事类编排法。

⑤下列各字分别在《康熙字典》、新《辞海》、新《辞源》、《汗语大字典》的哪一部首?闻:《康熙字典》、新《辞源》在耳部,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在门部:衢:《康熙字典》、新《辞源》在行部,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在彳部;瓣:《康熙字典》、新《辞源》在瓜部,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在辛部;衷:《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在衣部,新《辞海》在亠部;慕:《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在心部,新《辞海》在艹部;肥:《康熙字典》、新《辞源》在肉部,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在月部;肓:《康熙字典》、新《辞源》在肉部,新《辞海》在亡部,《汉语大字典》在月部;近:《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在辵部,新《辞海》在辶部:陡:《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在阜部,新《辞海》在“阝(左)”部;苗:《康熙字典》、新《辞源》、《漠语大字典》在艹部,新《辞海》在艹部。

(完整)医古文试题及答案(一),推荐文档.docx

(完整)医古文试题及答案(一),推荐文档.docx

医古文及答案一、1.“ 邯,人,即下医”中,“ ”的意思是:(A 高B 尊重C 尊D 富B)2.“舍客桑君,扁独奇之”中的“奇”,可:A 奇怪B 惊奇C 使⋯⋯奇异(D)D ⋯⋯奇异3.“太尉黄琬辟”中“辟”的意思是:(A 回避B 要求C 征召C)D4.“扁乃使弟子砥石”中,“ ”的意思是:(A 研磨B 利C 害D 灸A)5.“太祖而召佗,佗常在左右”中,“太祖”是:A 号B 年号C 号D 号(C)6.“佗舍去,稍小差”中,“稍”意思是:A 稍微B 逐C 很快D 一点儿(B)7.“文懿得末疾,医不能者十余年”中,“末疾“的意思是:(B)A 微的病B 四肢的病C 体表的病D 重的病8.“得,班班可”中,“ ”的意思是:(B)A 念B 通“ ”C 回D9.“昔仲尼没而微言”中的“没” :(C)A .没有B.沉没C.死亡 D .没10.“今其要,以篇籍”中“ ”的是:(D)A .去B .减C.整D.取11.“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中“向”意思是:(B)A .一向B.从前C.向 D .才12.“省病疾,在口”中的“口”意思是:A .才能出众B.明敏C.解高明(D)D.口才敏捷13.“ 百年之寿命,持至之重器”中的“ ”意思是:(B)A .奉献B.拿着C. D .断送14.“范金揉木”中“揉”的意思是(A)A 使木材弯曲B 揉搓C 使方木D 柔15 “ 于先生郭子堂”中“ 堂”指(B)A 堂B 房C 卧房D 戒之所16 “至道流行,徽音累属”中的“属”的意思是(A)A 接B 属于C 种D 通“嘱”,嘱托17 “拯黎元于仁寿,羸劣以安者”中“羸劣”的意思是(C)A 衣食粗劣之人B 品劣之人C 体弱多病之人D 境之人18 “幸遇真,式”中的“式”的意思是(A)A 用B 通“ ”C 法式D 形式19.“去圣寖,其学精”中“寖”的意思是A 浸B 久C 逐D 已(C)20.“洪惟我后,勤哀兆庶”中的“洪”的意思是A 表副B 大德C 洪大(DD 句首气助)21.“后世有子云其余而之斤正焉”中“”的意是 A .金属之一 B.通“ ” C.帮助(D .B)22.“藏府治内,经络治外”中的“治”可解释为(A)A .主宰B .治疗C.治理 D .正常23.“因敢忘陋效颦,勉图蚊负”中“蚊负”比喻(B)A .见识浅陋B .能力小而责任重C.力不从心 D .事物繁多,数不胜数24“木敷者,其叶发”中“发”字含义为:(C)A .开放B.萌芽C.草木枝叶凋落 D .发现25.“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中“黔首”和下列词语意义不同的是:( A )A .鄙人B.苍生C.平民 D .布衣26.“圣智不能欺也”中“欺”的正确含义是:(A)A .超越B.欺骗C.诬陷D.轻视27“夫壹人向隅,满堂不乐”中“向隅”义为(A)A “向隅而泣”的缩写B 面向窗口C 面向大家D 面向医生28“谅非忠恕之道”中“谅”义为( B )A 原谅B 确实C 诚实D 正直29“偶然治差一病,则昂头戴面”中“戴面”义为(A)A 仰面B 戴面具C 戴方巾D 戴帽子30.“游学徐土,兼通数经”中,“游学”的意思是(A)A 到远方拜师学习B 旅游学习C 到各地学习D 游玩二、多项选择题31.以下词语表示“病愈”的是:(ABC)A“吾疾其遂瘳矣乎”中的“瘳”B“其后服人参膏尽数斤,病已”中的“病已”C“乃以法大吐之,吐已,病如失”中的“病如失”D“然但语及荣利事,则拂衣而起”中的“起”E“翁闻其言,涣焉无少凝滞于胸臆”中的“少”32.以下不含有偏义复词的是:(BCDE)A则依蓍龟为陈其利害。

医古文课后习题及答案

医古文课后习题及答案

医古文课后习题及答案医古文,即古代医学文献,是研究古代医学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文献资源。

通过对医古文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古代医学的发展,还能从中汲取智慧,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以下是一些医古文的课后习题及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习题一:请解释以下医古文中的术语:1. 脉象2. 五味3. 四气答案:1. 脉象:指的是通过触摸脉搏来诊断病情的方法,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2. 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五种基本味道,每种味道对应不同的身体功能和治疗作用。

3. 四气:指的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用于描述药物的性质,指导临床用药。

习题二:《黄帝内经》中提到的“治未病”是什么意思?请结合实际例子说明。

答案:“治未病”是《黄帝内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就进行预防和干预。

例如,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调整情绪等方法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习题三:简述《伤寒杂病论》中关于“辨证论治”的基本思想。

答案:《伤寒杂病论》中“辨证论治”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和体征,进行细致的诊断,然后根据诊断结果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强调个体差异和疾病变化,体现了中医治疗的个性化和动态性。

习题四:请列举三种古代常用的医疗器具,并简述其用途。

答案:1. 针灸针:用于针灸治疗,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来调节气血,治疗疾病。

2. 火罐:通过在皮肤上形成负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用于治疗肌肉疼痛、风湿等病症。

3. 药碾:用于将药材研磨成粉末,便于煎煮或制成药丸,提高药效。

习题五:解释“阴阳五行”在中医理论中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基础。

阴阳代表了自然界和人体内部的两种基本力量和属性,五行则指的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

在中医中,阴阳五行用来解释和指导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通过这些习题的练习,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医古文的相关知识,为深入研究古代医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医古文》习题四课件.doc

《医古文》习题四课件.doc

《医古文》习题四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

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

每小题1分,共35分)1.“其肯游艺于医乎”,句中“其”表示()A祈使语气B反问语气C推测语气D发语词2.“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涂”,句中“蕞尔”指()A脆弱貌B拘谨貌C渺小貌D草率貌3.“未信宿辄谢去”,句中“信宿”指()A半夜B一宿C近宿D两宿4.以下“是”字用法不同于他句的是()A翁穷昼夜是习B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C苟见枝叶之辞,去本而末是务D翁之卓卓如是,则医特一事而已5.以下各词和今天意义相同的是()A“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一句中的“考验”B“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 一句中的“贵人”C“贯穿《内经》之言,以寻其指归” 一句中的“贯穿”D“俾工徒勿误,学者惟明” 一句中的“学者”6.“索隐行怪,後世有述焉”的“述”正确解释是:()A阐述B说明C叙述D遵循7.提出“六不治”观念的课文是()A《丹溪翁传》B《扁鹊传》C《华佗传》D《病家两要说》8. “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

”句中“鸡鸣”是古时辰名,相当于今天的()A 23~1时B 1~3时C 3~5时D 5~7时9.以下各字在句中用的是本义的是()A“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中的“响”B“饮食伺衅,成肠胃之眚”中的“眚”C“此圣贤所以精思极论尽其理也”中的“极D“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中的“本”10.以下包含使动用法的是()A亦所以极元气之和也B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C使其言而是,则智者所见畧同D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11.“神农之所作,不刊之书也”一句中“不刊”的意思是()A 指没有出版过B 不能改动的C 指没有流传下来D 指不公开12.以下“惟”用为表肯定语气助词的是()A 惟好生者畧察之B俾工徒勿误,学者惟明C深惟针艾之法,旧列王官之守 D 苞无穷,协惟一13.“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麤至浅之思”一句中“今”的意思是()A 现在B 今人C如果 D 发语词14.以下“见”字用法不同于其他句子的是()A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B精气内伤,不见于外C已故到谯,适值佗见收 D 比类合谊,以见指撝15.“吐痰一升许,而蒙首之绵减半;仍用防风通圣饮之。

医古文知识标点练习12年课件

医古文知识标点练习12年课件

16
• 9、有谓刘守真长于治火斯言亦未知守真所长 也守真高迈明敏非泛常可俦其所治多在推陈 致新不使少有怫郁正造化新新不停之意医而 不知此是无术也此王海藏之言海藏乃东垣高 弟尚推毂如此则其邃学可知且其所撰原病式 历揭素问病机一十九条而属火者五又觇人心 好动诸动属火夫五行具于人身者各一惟火有 君有相由此病机属火者多也原病式特为病机 而发故不暇论及其余若所著保命集三卷治杂 证则皆妙絶矣然则谓守真长于治火者其真未 知守真所长者乎
Word]医古文知识标点练习12年
4
• 3、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岐伯对曰 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帝曰何 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 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帝曰上古圣人作汤液醪 醴为而不用何也岐伯曰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 醴者以为备耳夫上古作汤液故为而弗服也中 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
Word]医古文知识标点练习12年
Hale Waihona Puke 12• 7、人之一身犹之天地天地之气不能以恒顺而 必待於范围之功人身之气不能以恒平而必待 於调摄之技故其致病也既有不同而其治之亦 不容一律故乐与针灸不可缺一者也然针灸之 技昔之专门者固各有方书若素问针灸图千金 方外台秘要与夫补泻灸刺诸法以示来世矣其 果何者而为之原欤亦岂无得失去取於其间欤 诸生以是名家者请详言之
Word]医古文知识标点练习12年
14
• 8、仆昔疾病性命危笃尔时虽十周程张朱何
• 益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 以为不朽之人也虑此外必有异案良方可以拯 人可以寿世者辑而传焉当高出语录陈言万万 而乃讳而不宣甘舍神奇以就臭腐在理学中未 必增一伪席而方伎中转失一真人矣岂不悖哉 岂不惜哉
Word]医古文知识标点练习12年
Word]医古文知识标点练习12年

医古文习题第二章汉 字

医古文习题第二章汉  字
难易:难
要求:掌握
分析:
题型:阅读题
题目: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闰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帝曰请遂闻之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堂治之终朞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何如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帝曰有不袭乎岐伯曰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谓非常非常则变矣帝曰非常而变奈何岐伯曰变至则病所胜则微所不胜则甚因而重感于邪则死矣故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也帝曰善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可得闻乎岐伯曰悉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灵问请陈其方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人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人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节选自《素问·六节藏象论》)
分析:
题目:读音和意义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称作( )
选项:
A.异体字B.假借字
C.通假字D.繁简字
E.转注字
答案:A
难易:易
要求:了解
分析:
题目:早期秦系文字以及战国时期的六国文字称为( )
选项:

医古文习题精讲

医古文习题精讲

一、单选题1.“少时为人舍长”的“少时”是指:BA.自小时起 B.少年时期 C.青年时期 D.不长时间2.“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中的“遇”义为:BA.欢迎 B.接待 C.相逢 D.遇到3.“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也”中,“上池之水”的意义是:AA.未沾到地面的水 B.上游的水C.上面池子的水 D.唾液4.“问中庶子喜方者”中的宾语是:AA.中庶子 B.喜方 C.者 D.子5.“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的意思是:AA. 简直不能把这话告诉刚会笑的婴儿。

B. 曾经不能告诉刚会笑的婴儿。

C. 曾经不能告诉咳嗽的婴儿。

D. 简直不能告诉患咳嗽的小孩。

6.“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中,“适”的意思是:CA.辨别 B.适宜 C.调和 D.恰巧7.在“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中,“过”的意义是:CA.经过 B.超越 C.到达 D.拜访8.“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中,“由”的意思是:BA.从此 B.遵循 C.由于 D.通“犹”,好像9.“游学徐土,兼通数经”中,“游学”的意思是:DA.到远方拜师学习 B.旅游C.游玩和学习 D.到各地学习10.“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中的“应”义为:BA.应当 B.立即 C.按时 D.相随11.“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的“极”义为:AA.疲惫 B.过急 C.过高 D.非常12.在“食顷,吐出三升许虫”中,“食顷”的意义是:CA.吃完饭的时候 B.正吃饭的时候C.吃一顿饭时间 D.饮食时间很短13.“何忍无急去药,以待不祥”中“去”的意思是:CA.离去 B.去掉 C.收藏 D.到……去14.“为之敷扬三家之旨,而一断于经”中,“一”的意思是: DA.一定 B.一旦 C.专一 D.完全15.“居无何,尽得其学以归”中“无何”义为:CA.没有什么 B.无奈 C.不多久 D.无论如何16.“乃徇张翼等所请”中,“徇”的意思是:A.顺从 B.营求 C.通“殉” D.公布17.“是疾世号难治者,不守禁忌耳”,前后两句的逻辑关系是;A.前后相承 B.前后相逆 C.前因后果 D.前果后因18.“乃以辛凉之剂,吐痰一升许,而蒙首之绵减半,仍用防风通圣饮之,愈”中,“仍”的意思是:A.屡次 B.仍然 C.接着 D.于是19.“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中的“条”义为:A.条理 B.条目 C.分条 D. 分条列出20.以下注释正确的是:A.今其技术暗昧,故论其书。

医古文课后习题解答

医古文课后习题解答

扁鹊传1.怎样理解扁鹊能“视见垣一方人。

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胍为名耳”这几句话因为作者难以理解扁鹊以胍测病的高超医技,便以扁鹊具有“视见垣一方人”的特异功能来加以解释。

2.扁鹊认为自己“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反映了怎样的医学观医学能使疾病好转舆痊愈,而不能起死回生。

这是唯物的医学观。

3.扁鹊提出“六不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对後世有何影响“六不治”的具体内容是:“骄恣不论於理”,“轻身重财”,“衣食不能适”,“会阳并,藏气不定”,“形羸不能服药”,“信巫不信医”。

其中尤其是“信巫不信医”反映医学科学摆脱巫术迷信的束缚而得到独立,由经验学朝着理论医学昇华,奠定中医学术理论基础的《素问》、《九卷》(即《灵柩》),就是在医巫分道扬镳的前提下,总结了先秦以来医学的实践经经舆研究成果而诞生的。

4.怎样理解扁鹊行医“随俗为燮”扁鹊运用全面的医疗技术,根据各地的民俗,改燮行医的科别,尽心尽力地为平民解除病痛。

华佗传1.“兼通数经”舆“合汤不过数种”的“数”在表意上有何不同前者意为“多部”,表示多;後者意为“几”,表示少。

2.怎样理解“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东汉时期儒舆医的地位有高下之不同,加上他是习儒出身,“兼通数经”;华佗生性淡泊,又“恃能厌食事”,更不愿“专视”曹操。

3.本文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华佗是“人命所县”的人一是华佗医术全面而高超,从傅文所载多则医案可见;二是曹操所患头风,每次发作,华佗针刺即愈,而华佗被杀後,曹操“豆风未除”;三是曹操爱子仓舒病危,而华佗已被杀,遂至死於非命。

4.华佗因何原因被曹操杀害因华佗家乡在安徽亳县,而到河南许昌“专视”曹操,“久远家思归”,便告假回家探视,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任凭曹操“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华佗“犹不上道”。

後被曹操查出“虚诈”,遂被杀害。

丹溪翁传1.“尽去而旧学,非是也”的意思是什么惟知悌爲什么对朱震亨提出这个要求意爲完全抛弃你过去学习的内容,因爲那些是不正确的。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医古文”是指:A. 古代医学文献B. 古代医学论文C. 古代医学经典D. 古代医学文献的语言和文体答案:D2. 下列哪部著作被誉为“医家之祖”?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难经》答案:A3. “医古文”中“医”的含义是:A. 医学B. 医生C. 医术D. 医药答案:A4. “医古文”中“古文”的含义是:A. 古代文献B. 古代文体C. 古代语言D. 古代文化答案:B5. “医古文”的研究对象是:A. 古代医学文献B. 古代医学论文C. 古代医学经典D. 古代医学文献的语言和文体答案:D6. “医古文”的研究方法包括:A. 文本分析B. 历史研究C. 语言分析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医古文”的研究目的不包括:A. 理解古代医学文献B. 传承古代医学知识C. 创新现代医学理论D. 研究古代医学文献的语言和文体答案:C8. “医古文”中“医”字的本义是:A. 治病B. 医生C. 医术D. 医药答案:A9. “医古文”中“古文”的“古”字指的是:A. 古代B. 古代文献C. 古代文体D. 古代语言答案:A10. “医古文”的研究内容不包括:A. 古代医学文献的语言特点B. 古代医学文献的文体特点C. 古代医学文献的文化内涵D. 现代医学文献的翻译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医古文”的研究意义包括:A. 传承古代医学知识B. 理解古代医学文献C. 促进现代医学发展D. 提高医学专业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答案:ABCD12. “医古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A. 古代医学文献的语言特点B. 古代医学文献的文体特点C. 古代医学文献的文化内涵D. 古代医学文献的翻译技巧答案:ABC13. “医古文”的研究方法不包括:A. 文本分析B. 历史研究C. 语言分析D. 数学建模答案:D14. “医古文”中“医”字的引申义包括:A. 医生B. 医术C. 医药D. 医疗答案:ABCD15. “医古文”中“古文”的“古”字的含义包括:A. 古代B. 古代文献C. 古代文体D. 古代语言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一)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一)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中,“贵”的意思是:( B )A 高贵B 尊重C 尊贵D 富贵2.“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中的“奇”,可释为:( D )A 奇怪B 惊奇C 使……奇异D 认为……奇异3.“太尉黄琬辟”中“辟”的意思是:( C )A 回避B 要求C 征召D 宠爱4.“扁鹊乃使弟子厉针砥石”中,“厉”的意思是:( A )A 研磨B 锋利C 厉害D 针灸5.“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中,“太祖”是:( C )A 谥号B 年号C 庙号D 别号6.“佗舍去,妇稍小差”中,“稍”意思是:( B )A 稍微B 逐渐C 很快D 一点儿7.“文懿得末疾,医不能疗者十余年”中,“末疾“的意思是:( B )A 轻微的病B 四肢的病C 体表的病D 严重的病8.“得诸见闻,班班可纪”中,“纪”的意思是:( B )A 纪念B 通“记”C 回忆D 纲纪9.“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中的“没”义为:( C )A.没有B.沉没C.死亡D.隐没10.“今删其要,以备篇籍”中“删”的词义是:( D )A.删去B.缩减C.调整D.节取11.“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中“向”意思是:( B )A.一向B.从前C.趋向D.刚才12.“省病问疾,务在口给”中的“口给”意思是:( D )A.才能出众B.聪明敏锐C.见解高明D.口才敏捷13.“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中的“赍”意思是:( B )A.奉献B.拿着C.赏赐D.断送14.“范金揉木”中“揉”的意思是( A )A使木材弯曲B揉搓C使方木变圆 D 柔软15 “时于先生郭子斋堂”中“斋堂”指( B )A庙堂B书房C卧房D斋戒之所16 “至道流行,徽音累属”中的“属”的意思是( A )A接续B属于C种类D通“嘱”,嘱托17 “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中“羸劣”的意思是( C )A衣食粗劣之人B品质恶劣之人C体弱多病之人D处境险恶之人18 “幸遇真经,式为龟镜”中的“式”的意思是( A )A用B通“试”C法式D形式19.“去圣寖远,其学难精”中“寖”的意思是( C )A浸润B久远C逐渐D已经20.“洪惟我后,勤哀兆庶”中的“洪”的意思是( D )A表谦副词B大德C洪大D句首语气助词21.“后世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中“锡”的意义是( B )A.金属之一B.通“赐”C.帮助D.奖赏22.“藏府治内,经络治外”中的“治”可解释为( A )A.主宰B.治疗C.治理D.正常23.“因敢忘陋效颦,勉图蚊负”中“蚊负”比喻( B )A.见识浅陋B.能力小而责任重C.力不从心D.事物繁多,数不胜数24 “木敷者,其叶发”中“发”字含义为:( C )A.开放B.萌芽C.草木枝叶凋落D.发现25.“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中“黔首”和下列词语意义不同的是:( A )A.鄙人B.苍生C.平民D.布衣26.“圣智不能欺也”中“欺”的正确含义是:( A )A.超越B.欺骗C.诬陷D.轻视27 “夫壹人向隅,满堂不乐”中“向隅”义为( A )A “向隅而泣”的缩写B面向窗口 C 面向大家 D 面向医生28 “谅非忠恕之道”中“谅”义为( B )A原谅 B 确实C诚实D正直29 “偶然治差一病,则昂头戴面”中“戴面”义为( A )A 仰面B戴面具 C 戴方巾 D 戴帽子30.“游学徐土,兼通数经”中,“游学”的意思是( A )A 到远方拜师学习B 旅游学习C 到各地学习D 游玩二、多项选择题31.以下词语表示“病愈”的是:(ABC )A “吾疾其遂瘳矣乎”中的“瘳”B “其后服人参膏尽数斤,病已”中的“病已”C “乃以法大吐之,吐已,病如失”中的“病如失”D “然但语及荣利事,则拂衣而起”中的“起”E “翁闻其言,涣焉无少凝滞于胸臆”中的“少”32.以下不含有偏义复词的是:(BCDE )A 则依蓍龟为陈其利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1.“少时为人舍长”的“少时”是指:BA.自小时起 B.少年时期 C.青年时期 D.不长时间2.“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中的“遇”义为:BA.欢迎 B.接待 C.相逢 D.遇到3.“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也”中,“上池之水”的意义是:AA.未沾到地面的水 B.上游的水C.上面池子的水 D.唾液4.“问中庶子喜方者”中的宾语是:AA.中庶子 B.喜方 C.者 D.子5.“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的意思是:AA. 简直不能把这话告诉刚会笑的婴儿。

B. 曾经不能告诉刚会笑的婴儿。

C. 曾经不能告诉咳嗽的婴儿。

D. 简直不能告诉患咳嗽的小孩。

6.“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中,“适”的意思是:CA.辨别 B.适宜 C.调和 D.恰巧7.在“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中,“过”的意义是:CA.经过 B.超越 C.到达 D.拜访8.“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中,“由”的意思是:BA.从此 B.遵循 C.由于 D.通“犹”,好像9.“游学徐土,兼通数经”中,“游学”的意思是:DA.到远方拜师学习 B.旅游C.游玩和学习 D.到各地学习10.“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中的“应”义为:BA.应当 B.立即 C.按时 D.相随11.“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的“极”义为:AA.疲惫 B.过急 C.过高 D.非常12.在“食顷,吐出三升许虫”中,“食顷”的意义是:CA.吃完饭的时候 B.正吃饭的时候C.吃一顿饭时间 D.饮食时间很短13.“何忍无急去药,以待不祥”中“去”的意思是:CA.离去 B.去掉 C.收藏 D.到……去14.“为之敷扬三家之旨,而一断于经”中,“一”的意思是: DA.一定 B.一旦 C.专一 D.完全15.“居无何,尽得其学以归”中“无何”义为:CA.没有什么 B.无奈 C.不多久 D.无论如何16.“乃徇张翼等所请”中,“徇”的意思是:A.顺从 B.营求 C.通“殉” D.公布17.“是疾世号难治者,不守禁忌耳”,前后两句的逻辑关系是;A.前后相承 B.前后相逆 C.前因后果 D.前果后因18.“乃以辛凉之剂,吐痰一升许,而蒙首之绵减半,仍用防风通圣饮之,愈”中,“仍”的意思是:A.屡次 B.仍然 C.接着 D.于是19.“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中的“条”义为:A.条理 B.条目 C.分条 D. 分条列出20.以下注释正确的是:A.今其技术暗昧,故论其书。

论:整理。

B.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

序:次序。

C.聊以盪意平心,同死生之域。

盪意:动荡的意念。

盪,“荡”的异体字。

D.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为之矣。

述:阐述。

21.在“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中,“怵惕”的意思是:A.忧虑 B.恐惧 C.警惕 D.痛苦22.“府”的本义是“收藏文书的地方”。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一文有“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句,其中“府”用的是:A.直接引申义B.本义C.间接引申义D.假借义23.“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中“向”的意思是:A.一向 B.从前 C. 趋向 D. 刚才24.“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中的“思过半”意思是:A.发现很多 B.思考很多C.收益很多 D.担忧很多25.“明堂阙庭,尽不见察”中的“见”义为:A.看见 B.同“现”,显示 C.见解 D.相当于“被”。

26.“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的意思是:A.若不是才学高深之人,怎能探求医理要旨B.自己不是才学高深之人,怎能探求医理要旨C.虽然自己才学不高,仍能探求医理要旨D.医理高深,怎能探求其要旨27.下列句中,“之”用作宾语前置标志的是:A.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B.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C.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D.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28.“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意在强调:A.天资之聪明B.知识之完备C.见解之周密D.训诂之重要29.“至道流行,徽音累属”中“属”的意思是:A.接续B.属于C.种类D.通“嘱”,嘱托30.以下“惟”不属于范围副词的是:A.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

B.惟恐一人不悦,则谤端百出。

C.学者惟明,至道流行。

D.今之奉行,惟八卷尔。

31.“《难经》而然,《内经》可知矣”中,“而”义为:A.就B.尚且C.如果D.并且32.“及乎近代诸家,尤不过顺文敷演”中的“敷演”义为:A.演变 B.扩大 C.敷衍了事 D.铺叙引申33.“而言不能该者,不拾以图,其精莫聚”中的“拾”义为:A.记录 B.检查 C.验证 D.补充34.“言之未竟,知必有阚余之谬而随议其后者”中的“阚”义为:A.敢B.显露C.看到 D.根据35.六气之中,君相两火无论已”中的“已”义为:A.完B.过C.通“以”,原因D.通“矣”,语气词36.“其余五气,概未之及”中的“概未之及”义谓:A.完全没有谈到B.完全不能涉及五气C.大概没有涉及它们D.一概没有涉及它们37.下列句中的“以”与“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中的“以”义相同的是:A.所谓温者,寒中之温,以其书本论伤寒也。

B.父以授子,师以传弟。

C.化而裁之,推而行之,以治六气可也。

D.然以天下至多之病,而竟无应病之方。

38.“虽然,作者谓圣,述者谓明”,此句意谓:A.即使创作称为圣贤,叙述称作明智B.虽然创造的人是圣人,叙述的人是贤人C.即使这样,但首创的人叫做圣哲之人,阐述的人称作贤明之人D.虽然首创的人称作圣哲之人,但叙述的人可叫做贤明之人39.“且惧世之未信之也,藏诸笥者久之”中的“诸”义为:A.于 B.各 C.之于 D.众多40.“迨试而辄困,亦知其术之疏也”中的“困”义为:A.行不通B.困惑 C.困难 D.困倦41.“世俗乐其浅近,相与宗之”中的“宗”义为:A.根本 B.推崇 C.典范 D.继承42.“下土闻道若张景岳之徒,方且怪而訾之”中的“訾”义为:A.诋毁 B.惊奇 C.议论 D.鄙视43.“穷源竟委,作为是书”中的“穷源竟委”义为:A.探究流派 B.探究源流 C.探究根源 D.不分源委44.“犹且各是师说,恶闻至论”中的“犹且”义为:A.将要 B.并且 C.犹如 D.仍然45.“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中的“嚣然”义为:A.嚣张 B.吵闹 C.饥饿 D.虚弱46.“夫为稼于汤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中的“偏”义为:A.偏于一方 B.仅,独 C.虽然 D.遍47.“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也”中的“亲”义为:A.亲近B.接近C.结合D.一致48.“交赊相倾,如此复败者”中的“交赊相倾”可解释为:A.都赊欠都倾泄B.共同施舍互相倾心C.近的远的相倾斜D.近的远的相排挤49.“服药求汗,或有弗获;而愧情一集,涣然流离。

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而曾子衔哀,七日不饥……劲刷理鬓,仅乃得之;壮士之怒,赫然殊观,植发冲冠。

”该段话的含义主要是:A.情志作用巨大B.精神不可耗散C.养生极端重要D.饮食起居宜加珍摄50.“虽少庶几,莫知所由”中“几”义为:A.多少 B.与“庶”共同表示“羡慕”义C.养生的精妙D.与“庶”共同表示“希望”义51.“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的“尚”义为:A.高尚 B.祟尚 C.通“长” D.久远52.“惟当审谛覃思”的“审”义为:A.详细 B.审查 C.了解 D.知道53.下列句中有偏义复词的是:A.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

B.不得已隐忍而用之。

C.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

D.议论人物,炫耀声名。

54.“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此句意谓:A.医方难精B.医方易学C.古今方不同D.治病应灵活55.“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中,“功夫”、“形迹”可解释为:A.时间、世故B.工夫、客气C.耽搁时间、客气D.耽误时间、婉言推托56.“阴阳报施,岂诬也哉”的“诬”义为:A.诬蔑 B.欺骗 C.轻视 D.诬陷57.以下喻良医高超医术而庸医很难懂的是()A.错节盘根,必求利器。

B.《阳春白雪》和者为谁?C.骐骥不多得,何非冀北驽群D.帷幄有神筹,几见圯桥杰坚?58.在《阳春白雪》,和者为谁”中,“和”之义为()A.唱和B.以及C.连同D.跟着59.比喻疾病繁难复杂的是()A.朱紫混淆B.错节盘根C.疑似之秋D.惑乱最易60.在“夫如是,是医之于医尚不能知,而矧夫非医者”中,“矧”之义为()A.何况B.拉弓C.射箭D.箭长61.在“使其言而是,则智者所见略同”中,“而”之义为()A.而且B.可是C.如果D.不译62.在“精切者已算无遗策”中,“精切者”具体是指()A.精细的人B.良医C.用心的人D.小心谨慎的人63.在“疑似之秋,岂可纷纭之错乱”中,“秋”之义为()A.秋天B.季节C.年代D.时、际64.在“一着之谬,此生付之矣”中,“着”之喻义为()A.脚步B.个C.次,步D.计策、手段65.在“执拗者若有定见”中,“执拗”之义为()A.坚决果断B.充满信心C.倔强固执D.胆识超人66.在“熟读几篇,便见滔滔不竭”中,“滔滔”喻()A.水势大B.气势大C.知识渊博D.言语连续不断67.“素位而行学,孰大于是”的“素位”意谓:A.不居官位B.坚守岗位C.索求官位D.平素表现68.“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

”此句译为:A.仆人所以衷心佩服并相信他是不朽之人。

B.仆人所以佩服并且确实把他当作不朽之人。

C.我因此佩服并且相信他是不朽之人。

D.这是我佩服并且确实把他当作不朽之人的原因。

69.“即或衰年无俚,有此附会”的“衰年无俚”可解释为:A.衰败之年无乡里B.衰弱之时不粗俗C.老年无聊D.老年无伴侣70.“虑此外必有异案良方,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意谓:A.料想这以外一定有可以拯救人,可以延长世人寿命的异案良方B.料想这以外一定有可以用来拯救人,可以用来使世人长寿的异案良方C.考虑到除此之外一定有异案良方,可以用来拯救人,可以用来使世人长寿D.考虑到除此之外还有奇异的医案高明的药方,可以帮助人,可以使世人活命71.以下属指事字的是:A. 女B. 禾C. 亦D. 页72.属于左形右声的是:A. 衢B. 颜C. 视D. 悟73.属于改换偏旁的古今字关系是:A. 然—燃B. 赴—讣C. 身—娠D. 解—懈74.“鼻衄”的“衄”读音是:A.nǜ B.niū C.niǔ D.chǒu75.属于在象形字上加指事符号的指事字是:A. 寸B. 豆C. 禾D. 步76.属于省声的形声字是:A. 闾B. 寐C. 疫D. 肺77.属于外形内声的形声字是:A. 问B. 衷C. 旭 D.辩78.以下属纯体象形的是:A. 本B. 血C. 册D. 下79.以下属通假关系的是,A. 反与返 B.支与肢 C. 身与娠 D. 贸与眊80.根据“六书”理论,“解”的本义是:A. 解剖B. 解开C. 解说D. 松懈81.根据“六书”理论,“支”的本义是:A. 枝条B. 四肢C. 支持 D.支撑82.以下繁体字书写正确的是:A. 经歴B. 正氣C. 山穀D. 茶幾83.以下注音正确的是:A. 恃chìB. 踝huáiC. 懑mǎnD. 瘰lèi 84.“形léi不能服药”中“léi”字是:A.嬴 B. 赢 C. 蠃 D. 羸85.以下不属于复体象形的字是:A.胃 B. 雨 C. 它 D.眉86.以下不属于指事字的是:A.自 B. 寸 C. 亦 D.厶87.以下不属于省形省声字的是:A. 星B. 産C. 疫D. 寳88.以下形符类属不能相通的是:A. 攵与文B. 冫与氵C. 禾与米D. 骨与肉89.以下不属于通假关系的一组是:A. 能与耐B. 辩与辨C. 写与泻D. 魄与粕90.以下不属于异体字关系的是:A. 腿与骽B. 草与艸C. 没与殁D. 暗与晻91.以下错写简化字的是:A. 脅:肋B. 辦:办C. 醜:丑D. 薑:姜92.“闻”的本义是:A.嗅味B.声望C.听见D.消息93.“初”的本义是:A.开始B.从前C.本来D.裁衣之始94.“轻”的本义是轻车,它的直接引申义是:A.程度浅B.价值低C.分量小D.用力少95.“齿牙完坚”应理解为:A.齿坚牙完B.齿完牙坚C.齿与牙完全坚固D.齿与牙既完且坚96.在以下各词的演变中,属于词义扩大的是:A.徐B.汤C.脚D.删97.在下列各词的演变中,属于词义缩小的是:A.禽B.雌C.涕D.走98.在下列各词的演变中,属于词义转移的是:A.闻B.牙C.鸟D.金99.“息”的本义是:A.呼吸B.休息C.停止D.息灭100.“间”的本义是:A.门缝B.中间C.空间D.间隔101.“夺”的本义是:A.争夺B.失去C.夺取D.抢劫102.“绳”的本义是:A.标准B.墨线C.绳索D.纠正103.“绳”的直接引申义是:A.绳索B.墨线C.标准D.纠正104.“经”的本义是:A.经历B.治理C.方向的南北D.织物的纵线105.在“节”的下列引申义中,不属于从本义直接引申的是:A.气节 B.关节 C.节奏 D.减少106.“学者多诵习而取则焉”中的“焉”是:A.指示代词B.疑问代词C.兼词D.语气助词107.“吾疾其遂瘳矣乎”中的“其”是:A.代词B.反问副词C.揣测副词D.祈使副词108.“繇此言之,儒其可不尽心是书乎”中的“其”是:A.语气助词B.反问副词C.揣测副词D.祈使副词109.“极”的本义是屋脊之栋,它的直接引申义是:A.穷尽B.疲困C.边境D.顶点二、多项选择题1.具有“拜访”义的词语是:A.“盐渎严昕与数人共候佗”的“候”B.“故督邮顿子献得病已差,诣佗视脉”的“诣”C.“即如佗言,立吐地一枚,悬车边,欲造佗”的“造” D.“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之”的“省”E.“军吏李成苦咳嗽,昼夜不寤,时吐脓血,以问佗”的“问” 2.具有“病愈”义的词语是:A.“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中的“已” B.“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閒”的“閒”C.“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的“起”D.“而病辄皆瘳”的“瘳”E.“今疾已结,促去可得与家人相见”中的“结”3.具有“将要、将近”义的词语是:A.“吾疾其遂瘳矣乎”的“遂”B.“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的“且”C.“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疽”中的“欲”D.“十八岁当一小发,服此药,亦行复差”的“行”E.“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便苦咳嗽,欲卧不安”中的“欲”4.具有“时间短暂”义的词语是:A.“少选,子宫上”的“少选”B.“顷之手动,又顷而唇动”的“顷”C.“有閒,太子苏”的“有閒”D.“即作汤二升,先服一升,斯须尽服之”的“斯须”E.“一时学者咸声随影附”的“一时”5.具有“的确”义的词语是:A.“翁以其法治之,良验”的“良”B.“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的“信”C.“而孝友之行,实本乎天质”的“实”D.“足以激贪而厉俗”的“足”E.“‘仁人之言,其利溥哉!’信矣”的“信”6.含有“只是”义的词语是:A.“苟不知此,而徒守其法”的“徒”B.“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中的“特” C.“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中的“但”D.“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中的“私”7.“普依准佗治,多所全济”中的“所全济”是:A.主语 B.谓语 C.名词性词组D.动词性词组 E.所字结构8.具有动词功能的名词与形容词是:A.“盖得之病后酒且内”的“酒”B.“非其友不友”的第二个“友”C.“轻身重财,二不治也”的“轻”、“重”D.“天台周进士病恶寒”的“病”E.“又可以医师少之哉”的“少”9.具有状语功能的名词是:A.“始皆心服口誉”的“心”、“口”B.“一时学者咸声随影附”的“声”、“影”C.“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的“膏”D.“刺不得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的“日”E.“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的“熊”、“鸱”10.具有特殊语序的句子是:A.“乡之诸医泥陈、裴之学者”B.“去本而末是务”C.“血脉治也,而何怪”D.“普依准佗治,多所全济”E.“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11.具有“时间短暂”义的词语是:A.“少选,子宫上”的“少选”B.“顷之手动,又顷而唇动”的“顷”C.“有閒,太子苏”的“有閒”D.“即作汤二升,先服一升,斯须尽服之”的“斯须”E.“一时学者咸声随影附”的“一时”12.具有“的确”义的词语是:A.“翁以其法治之,良验”的“良”B.“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的“信”C.“而孝友之行,实本乎天质”的“实”D.“足以激贪而厉俗”的“足”E.“‘仁人之言,其利溥哉!’信矣”的“信”13.含有“大概”、“或许”义的词语是:A.“子聪明异常人,其肯游艺于医乎”的“其”B.“吾疾其遂瘳矣乎”的“其”C.“若翁者,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中的“殆”D.“是妇贫而无厚味,寡而无欲,庶几可疗也”的“庶几”E.“而窃录其医之可传者为翁传,庶使后之君子得以互考焉”的“庶”14.具有状语功能的名词是:A.“始皆心服口誉”的“心”、“口”B.“一时学者咸声随影附”的“声”、“影”C.“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的“膏”D.“刺不得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的“日”E.“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的“熊”、“鸱”15.具有特殊语序的句子是:A.“乡之诸医泥陈、裴之学者”B.“去本而末是务”C.“血脉治也,而何怪”D.“普依准佗治,多所全济”E.“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16.以下属于同义复词的是:A.“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中的“写书”B.“诸子之言纷然殽乱”中的“殽乱”C.“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中的“寿考”D.“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中的“怵惕”E.“今其技术晻昧”中的“晻昧”17.以下含有使动用法的句子是:A.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