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第15课 辛亥革命
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dab392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2.png)
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知识点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知识点一.辛亥革命的背景①民族、阶级矛盾激化,民族危机加深;②清末新政、宪政失败;③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二.辛亥革命的过程1中国同盟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
政治纲领是:“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三民主义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指推翻清政府,没有明确反帝;“民权主义”指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政体;“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全面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也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享有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因此三民主义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3武昌起义1911年10月 10日,革命士兵在武昌率先起义,并取得成功。
三.中华民国的建立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南京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2清帝退位1912年2月,清朝宣统帝下诏退位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①时间:1912年3月②目的:巩固共和政体和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③内容:国体: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主权: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政体:责任内阁制; 政治原则: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④意义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为后来的制宪提供了蓝本,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重要一页。
四.辛亥革命的结局和教训结局: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①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措施,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③促进了自由、平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社会的移风易俗,促进了中国社会观念的更新。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15课 辛亥革命课件 (共29张PPT13份打包)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15课 辛亥革命课件 (共29张PPT13份打包)](https://img.taocdn.com/s3/m/35f45d9ea300a6c30d229f1b.png)
中华民国
三、革命 派:控制临 时政府及 参议院, 势力范围 仅限南方 三省
千年变局:3.南北和谈
探究二:以妥协为主要方式的南北 和谈取得什么成果?
《“清特帝率逊皇位诏帝书将》统使治得权南公北诸政全权国合二,为定一为 共,成和功立推宪动国了体古…典即皇由权政袁体世向凯现以代全立权宪组中织国 临的和时平共转和变政。府这…是仍中合国版满的、“蒙光、荣汉革、命回”、。 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经过一夜激战,革命军占领武昌。
3、结果:
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 都督;宣布“五族共和”,定国号为 “中 华民国”。
震撼清王朝的统治,短短一个月, 4、影响: 全国十几个省相继宣布独立,清朝
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千年变局:1.武昌起义
沈从文 辛亥革命的一课
千年变局:2.成立民国
中华民国的成立
47. 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48.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49. 成功的时候,都说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峄 50.在我们的一生中,没有人会为你等待,没有机遇会 为你停留,成功也需要速度 51.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相信你自己,别让别人的一句话将你击倒。人生没有对错,只有选择后的坚持,不后悔,走下去,走着走着,花就开了。52.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忍别人受不了的气,付出比别人更 多的,才会享受的比别人更多。53.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舟都需要自己掌舵,自己掌控。懂得,是跌倒了依然会选择站起,失败了依然会选择重来,受伤了依然会选择坚强;懂得,是在黑暗中依然不迷失方向,在生死关头依然不乱了 方寸,在灾难包围中依然会微笑前行。54.思路清晰远比卖力苦干重要,心态正确远比现实表现重要,选对方向远比努力做事重要,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成长的痛苦远比后悔的痛苦好,胜利的喜悦远比失败的安慰好。 55.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再深的痛,过去了就把它忘记,就算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你依然也要坚定前行,因为,你就是自己最大的底气。56.人生路上常有风雨,需要一个好的心态。再难的路,只要不放弃,一直走下 去,总会走到终点;再重的担子,笑着是挑,哭着也是挑,又何必让自己难堪;再不顺的生活,撑一撑,也就过去了,笑容,最终会出现在脸上。57.最精美的宝石,受匠人琢磨的时间最长。最贵重的雕刻,受凿的打击最多。58.只有 对过去既往不咎,才能甩掉沉重的包袱;只有能够看轻自己,才能做到轻装上阵。只要不放弃,就没有什么能让自己退缩;只要够坚强,就没有什么能把自己打垮。59.学会驾驭自己的生活,即使困难重重,也要满怀信心的向前。 不自怜不自卑不哀怨,一日一日过,一步一步走,那份柳暗花明的喜乐和必然的抵达,在于我们自己的修持。真正想做成一件事,不取决于你有多少热情,而是看你能多久坚持。60.永远不要沉溺在安逸里得过且过,能给你遮风挡 雨的,同样能让你不见天日。只有让自己更加强大,才能真正的撑起一片天。61.人生中谁都有梦想,但要立足现实,在拼搏中靠近,在忍耐中坚持,别把它挂在嘴边,常立志者无志。62.人这一辈子,其实做不了几件事,所以想做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37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5af6be9af1ffc4fff47ac1f.png)
——《新视野——世界历史》 香港教育图书公司
辛亥革命成功后,清末以来的不平等条约仍然存
在于民国。日本更于1915年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 意图把中国变成其保护国,日本的行动进一步反映出 中国踏入民国后,面对的外来威胁更为严重。
(仍未解除外患的威胁)
辛亥革命的动力主要来自身为军人的革命党党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
经济——工业化,推动民族工商业发展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 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 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 收场。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纲》。 • 1909年,全国22个省纷纷建立了资议
“中国现状之危,我人当起自救…必须 先从改革政府入手,否则休谈其他。”
——孙中山
“开明专制适用于 今日之中国。”
“以革命之力…承此大 暴动…而欲使之保持社会势
力之平衡,此又必不可 得之数也”
“满洲之对于汉民也, 无一不虐。”
“欲救中国,惟有兴民 权,改民主……最初之手 段,则革命也。”
第15课 辛亥革命
——“中国梦”
一、 救人梦
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 七岁时入私塾 接受传统教育; 1879 年,14岁孙中山前往檀香山, 开始接受西方教育; 1883年回国,并受洗成为基督徒 ; 1887年转入香港西医医院学习; 1892年以第二名的成绩毕业
17岁时的孙中山
民族危机加深
绑满绷带的中国人
提线木偶
• “中国自咸同以来,经粤匪扰乱,内虚外 感,纷至迭来,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 当时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曾国藩), 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 效。至甲午,症大变,有儒医南皮张姓者 (张之洞),另拟方曰“新政”补元汤,性 燥烈,服之恐中变,因就原方略删减,名 曰“宪政”和平调胃汤。自服此剂后,非 特未见转机,而病乃益加剧焉,势至今日, 恐非别拟良方不可。”
【公开课课件】必修一:第15课 辛亥革命
![【公开课课件】必修一:第15课 辛亥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c4ed23279b6648d7c1c74685.png)
《阿Q正传》·革命
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的 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 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 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 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 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革命潜伏着什么危机? 这危机导致辛亥革命出现怎样的结果?
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
黄花岗起义
武昌起义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成立 清帝退位
1912年春 1912、3
《临时约法》颁布 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
——
今功
徐
日 得
名 富
锡此贵
麟,,
死非
且所
不快
憾意
矣,
。
——
即虽
秋
此 永
死 犹
瑾别生
, ,
《风牺
绝潮牲
笔取尽
书 》
彼 头 颅
我 责 任
…. ——
下吾死人吾
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中华
史 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临时
出
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章:“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国务员于临时三大权总分统立提出否法定律独案裁、专公制布法律及发布
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法官独立审判,
不目受的上:级限官制厅之袁干世涉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结合材料,谈谈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政治 引发哪些变化?
2、经济工业化
史料2: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19世纪
70年代开始到1911年四十多年,投资万元以上
论 的厂矿约700多个,资本总额仅1.3亿元左右,
从 而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课件(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9477369eefdc8d376ee32bb.png)
的是“使半殖民地的中国变为独立的中国,以屹
然于世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16张PPT)
探究
辛亥革命的成与败?
标准(一):根据《政治学辞典》的解释:资 产阶级革命是以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推动政治民 主化为目标的革命。 成功的: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16张PPT)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辛亥革命以后:“就是民主 主义成了正统。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 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现 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 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 固然未必就要杀头,但为人民所抛弃 是没有疑问的。”
秘书处秘书长:胡汉民
法制局长:宋教仁 (以上成员都是同盟会员, 各部次长除1人外,其余都是同盟会重要骨干)
从政府成员组成来看,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什么 样性质的政权?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16张PPT)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主权在民,否定君主专
二、辛亥革命的经过
概况:
时间:1911年10月 10日
地点:武昌
成立湖北军政府 结果: 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定国号为“中华民国”
影响:①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全国十几个省 宣布独立,响应武昌革命运动。 ②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二、辛亥革命的经过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15课 辛亥革命课件 (共29张PPT13份打包)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15课 辛亥革命课件 (共29张PPT13份打包)](https://img.taocdn.com/s3/m/07cd8d882af90242a995e56c.png)
一、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二、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 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一、晚清危局 二、千年变局 三、社会新局
晚清危局:1.“新政”的救赎
“新政”的自我挽救
“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溃败了,清政府这才有 准备立宪的打算。”
——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资产阶级立宪派:社会改良 君主立宪 资产阶级革命派:暴力革命 民主共和
晚清危局:2、革命的兴起
“新政非但没有延长它的寿命,从某种意义 上说还加速了它的灭亡。”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晚清危局:2.革命的兴起
革命形势不断高涨 根据视频并结合课本第一目第二、四段 概括革命派做了哪些准备?
兴中会;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多次发动武装起义
晚清危局:2.革命的兴起
社会新局:2.辛亥革命看宪政
探究三: 从《万国公法》到《临时约法》 的探索,中国法制进程有何特点?
角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宪政发展、 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国情的结合等。
1、顺应民主化、法制化发展潮流;
2、宪政之路的艰辛曲折;
3、善于借鉴他国经验;
4、必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尽管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
经过一夜激战,革命军占领武昌。
3、结果:
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 都督;宣布“五族共和”,定国号为 “中 华民国”。
震撼清王朝的统治,短短一个月, 4、影响: 全国十几个省相继宣布独立,清朝
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千年变局:1.武昌起义
沈从文 辛亥革命的一课
千年变局:2.成立民国
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的成立: (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参议院成立) ① 时间:1912年1月1日 ② 地点: 南京
高中历史必修一15辛亥革命
![高中历史必修一15辛亥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c86eff8bb9d528ea81c77931.png)
目的: 企图限制袁世凯的独裁,维护民主 共和制度(总理掌权,总统象征)。 评价: 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具有反对 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帝国主义的支持 革命派软弱、缺乏 实力 对革命派:迫孙中 立宪派等的拥护 山让位
对 清:逼宫退位
依托:在军队中的影响
2、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 产阶级壮大
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与传播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时间
1894
名称
兴中会
Hale Waihona Puke 地点檀香山领导人孙中山
1904
1904
华兴会
光复会
长沙
上海
黄兴
蔡元培
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资产阶 级革命有了统一的政党的领导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油画)
组织上: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的成立
孙中山先生把同盟 会的16字纲领阐发为 三民主义
黄花岗起义烈士墓
历史上最感人的遗书
林觉民:福建人,黄花岗七 十二烈士之一。1907年,加 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起义 ,负伤被捕就义,年仅24岁 。18岁与妻陈意映成婚,结 婚六年,聚少离多,起义前 三天,林觉民挑灯写下两封 绝笔书。
起义的评价
失败原因: 革命党人缺乏建立根据地的思想
没有形成坚强统一的领导
影响: 沉重的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极大的鼓舞了人民革命的斗志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 龙率先发难。
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
定国号为“中华民国”
武昌起义
十八星旗飘扬于湖北军政府
高中历史PPT课件辛亥革命
![高中历史PPT课件辛亥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ac986eca360cba1aa911da0d.png)
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确立 了民主共和政体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推动了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
材料揭示了19 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 世纪末20世纪 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 初中国怎样的 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 社会现状? 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
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 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分? 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陈天华《猛回头》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袁世凯取得政权的原因
①帝国主义扶持 ②立宪派、旧官 僚的支持 对清王朝 逼宫退位 对革命派
③革命派 的妥协
迫让政权
过程:清帝退位-孙文辞职-南北议和—袁世凯继任—临时约法颁布
革命与妥协: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失败与成功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愿 意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也不敢发动和依靠广大 人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实行土地制度的改 革。因此,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 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改 变。这次革命的失败证明,在帝国主义时代,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可能走西方的老路。资 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高中历史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版)
第三、四、六章.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 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 由法院独立行使。 第五章. 国务员(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 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 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权 在民 自由 平等 三权 分立 责任 内阁
君权神授 专制集权 “人 治”
主权在民 三权分立 “法 治”
偶然与必然
1911年,清政府宣 布“铁路国有”政策, 收回已经准许商办的铁 路干线,将铁路修筑权 出让给帝国主义,但已 募集的修路股银,概不 退还。于是全国掀起了 群众性的保路运动。 国而 国 不 所在 权 在 有名 之 借 川 。则 款 款 人 《 ,,之 国 保 有不而极 路 ,在在端 同 实路借反 志 则归以对 会 宣 为国丧者 言 外有失, 》 ,
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 辛亥革命 (共31张PPT)
![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 辛亥革命 (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c88ea6a0740be1e650e9af7.png)
——孙文
辛亥革命的概念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 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 把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
一、清末民主革命风潮
材料一: 为了……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慈禧太后感到再 也不能照旧样式统治下去了……1901年清政府被迫推行 “新政”,主要包括: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提倡民主自由思潮 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答案:B
3.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来自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1.同盟会涣散,妥协退让,很多人把推翻帝制的 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
2.立宪派和旧官僚害怕革命的发展危及自己的利 益,趁机攻击革命党人,希望袁世凯主持大局。
3.帝国主义物色新的代理人,把目光投向袁世凯 4.袁世凯掌握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实力雄厚。
辛亥革命:1911 二次革命:1913 护国运动:1915 护法运动:1917
当今中国,民族独立早已实 现。但孙中山先生复兴中华民族 的伟大夙愿,尚未实现。所以, 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担负 起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
答案解析:B A,传统社会,社会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由一家 天下到反对帝制,反映出君主专制已经不符合当时资本主义民主 共和的时代潮流。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重大作用,但不 起决定作用。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不是材料中 反映的主旨
三、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高潮
主中华民国建立之初,1912.1.1——1912.1—3实行的是总统制,为限 要制袁世凯权力,在《临时约法》中孙中山又改为责任内阁制。 内 容: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28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28张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8de9767964bcf84b8d57b17.png)
结辫陋习至此革除。民国之初,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正
式促宣进布了废社除会跪生拜活、作的揖移等风礼易节俗,代之以鞠躬、握手。
反 封 建
辛的 资
亥产 阶
革级 民
命主 革 命 ( 性 质 )
它 是 近 代 中 国 第 一 次 完 全 意 义 上 的 反 帝
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 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的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内容(原则)
主权在民
第一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 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等自由,有
请愿、选举被选举等权利。 自由平等
阅读材料: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政料治1上::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帝制, 建约推立法翻了按了资照君产三主阶权专级分制共立政和的制治国原度上。则建:颁构立民布建了主了政资化治《产体中制阶华。民级国民临主时共约和法国》,
材经料济2上::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 多家,投资近1经亿济元上,:加工上业原化有扩建新增资本达
1、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2、主力: 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3、结果: 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
改号中华民国
4、影响: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立; 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辛亥革命 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概况:
时间: 1912年1月1日 临时总统:孙中山 国旗: 五色旗 国都: 南 京
3.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
可
4.思想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清末民主革命风潮
1.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 a.《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 机加深 b.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用新政挽救统治危机,客观上促 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团体,开展运动, 决心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旧 俗 俱 在 , 即 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书刊 以 革 命 去 之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5课 辛亥革命
猛睡狮,梦中醒,向天一吼, 百兽惊,龙蛇走,魑魅逃藏。 …… 到那时,齐叫到:中华万岁!
——摘自《猛回头》
本课知识点: 1.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背景)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性质、革命纲领及指导思想 3.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4.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失败的原因 5.了解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的原因和经过
没有
有
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发布退位 诏书,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 朝结束了。
3岁登基的爱新觉 罗·溥仪(1906—1967)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2.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3.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4.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谢谢观看!
公
理
未
明
,
即
以
革
章炳麟(1869-1936)命明
淅江余杭人
之
邹
陈
容
天
华
孙中山 (1894年) (现广东中 山市翠亨村) 革命的先行者 孙中山先生
兴 中 会 成 立 宣 言
1894年11月兴中会成立
兴中会 会员秘 密宣誓 的地点
2.同盟会的建立 (1)同盟会的概况
时间 地点 政治纲领 (宗旨)
中国同盟会 1905年
东京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机关刊物
《民报》
性质
第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
(2)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推翻清政府统治
关系
恢复中华 同盟会政纲
《民报·发刊词》
前提
进一步阐发为 三民主义
创立民国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权
平均地权
实行“耕者有其田”
核心 民生
补充和发展
康有为
梁启超
《新民丛报》
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林 觉 民
黄 花 岗 起
义
中
牺
喻 培 伦
牲 的 烈 士
黄兴(左图) 部分参加黄花岗 起义的被俘人员。 (下图)
武昌起义的
蒋 翊
首义者
武
熊秉坤
金兆龙
孙 武
二、武昌起义
时间 结果
影响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 成立湖北军政府
全国十几省区相继宣布独立,清王朝 统治土崩瓦解。
三、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概况
成立时间 地点 国旗 临时大 总统 宪法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912年1月1日
南京 五色旗
孙中山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孙中山就任 临时大总统
大 总 统 誓 词
五色旗象征五族共和
汉
满
蒙
回
藏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 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 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 立的政治体制。约法还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 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项如不同意,可以驳 回,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