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最新广告法全文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最新版_2015年9月1日施行)
招商银行自家的保险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15年修订)(1994年10月2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自2015年9月1日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广告内容准则第三章广告行为规范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广告活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广告业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商业广告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广告主,是指为推销商品或者服务,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本法所称广告经营者,是指接受委托提供广告设计、制作、代理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本法所称广告发布者,是指为广告主或者广告主委托的广告经营者发布广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本法所称广告代言人,是指广告主以外的,在广告中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三条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以健康的表现形式表达广告内容,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
第四条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招商银行自家的保险公司第五条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从事广告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诚实信用,公平竞争。
第六条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广告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广告管理相关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广告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广告管理相关工作。
第七条广告行业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的规定,制定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发展,引导会员依法从事广告活动,推动广告行业诚信建设。
2015年广告法修订解读 PPT
商业广告以消费者为宣传对象。接受广告信息的人成为广告受众。只有当广告受众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才转化为消
商业广告是经营者进行竞争的工具。
2018/7/29
二、广告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一)广告法的定义及调整对象 1、广告法的定义 广义的广告法:调整广告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
告专业技能的广告经营者为其提供设计、制作、代理服务,并通过广告发布者将广告信息传播 出去,从而形成了广告主与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之间的以经济关系为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 同时众多的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直接存在着社会分工,相互之间需要协调配合,从而形成 广告经营者之间、广告经营者与广告发布者之间的经营关系。
广告法修订解读
目录
广告法概述
广告法修订 解读
相关案例
广告法概述
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 告法》三审草案
2018/7/29
一、广告的概述
广告:广而告之,是商品经营者或者社会成员(有偿地)
利用媒介像公众传 播商品信息和其他信息,以达到自我表现的宣传表现方式。
5、《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有关规定。“第九条 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
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的 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
2018/7/29
四、《广告法》确定的主体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
律规范的总称。涉及我国广告法律关系的法律、行政法规有十几种, 行政规章有近百个,这些规定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以《广 告法》为核心的广告监督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历次修订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历次修订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法律,其目的是规范广告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该法案在其颁布后经历了多次修订。
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历次修订内容。
第一次修订是在2001年,对广告法进行了全面更新和修改。
这次修订主要强
调了广告主体责任、广告审查制度及广告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广告主体责任部分明确规定广告主体应当保证广告内容真实、合法,不得误导消费者。
此外,该修订还增加了对虚假广告、低俗广告以及儿童广告的监管措施。
第二次修订是在2015年,这次修订对广告法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和修正。
修订
后的广告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加强广告诚信、改进广告自律、增加监管措施以及加强法律责任。
修订后,对虚假广告、夸大宣传以及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广告进行了更加具体的定义,并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第三次修订是在2021年,这次修订主要是为了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修订后的广告法对广告行业进行了全面规范和改进。
其中,修订加强了对互联网广告、虚假宣传、健康保健品广告、烟草广告等方面的监管。
此外,修订还对广告主体的责任作出了更明确的规定,强调广告主体应承担社会责任,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广告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历次修订内容主要包括对广告主体责任、虚假
广告、广告审查制度、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的更新和完善。
这些修订旨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广告行业的健康发展。
广告法的不断修订也体现了我国对广告行业的重视并不断与时俱进的态度。
2015广告法绝对化用语
2015广告法绝对化用语
以下是2015年广告法中规定的一些绝对化用语:
1. 绝对化夸大宣传:禁止使用"绝对"、"绝无"、"绝对不会"等
类似用语,例如"绝对安全"、"绝对有效"、"绝对无害"等。
2. 绝对化保证:不能使用"保证"、"百分之百"、"绝对"等类似
用语,例如"保证一尝为快"、"绝对不后悔"等。
3. 绝对化承诺:禁止使用"承诺"、"必定"、"一定"等类似用语,例如"一定赢利"、"承诺发货"等。
4. 绝对化效果:不能使用"最好"、"最高"、"绝无副作用"等类
似用语,例如"最好的治疗方法"、"最高的销量"等。
5. 绝对化优势:禁止使用"最"、"第一"、"唯一"等类似用语,
例如"最好的品质"、"第一家研究机构"等。
6. 绝对化比较:不能使用"最快"、"最大"、"最便宜"等类似用语,例如"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包容量"等。
以上是广告法规定中的部分绝对化用语,广告宣传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使用具有误导性、夸大性的绝对化用语。
2015年新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亮点解读
4. 互联网从业人员,无论是文案、运营、设计、推广、还是客服人员,都离不开广告 及宣传话术,熟悉广告法相关内容,能够更好的为品牌及销售服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 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商业广告活动,适用本法。
明确有关部门监管权和加强处罚力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 争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
《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 《广告语言文字管理暂行办法》
保健食品广告监督管理等其他 规范性文件
2
代言人
广告代言人的人格特征:名义、形象
本法所称广告主,是指为推销商品或者服务,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设计、 制作、发布广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本法所称广告经营者,是指接受委托提供广告设计、制作、代理服务 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本法所称广告发布者,是指为广告主或者广告主委托的广告经营者发 布广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增加至3到5倍,还有的广告费用难以计算的,现在最高可以罚到200万。
新
条,删除了3条,同时修改了37条。
1.《广告法》1994年版共6章49条,现2015年版变为6章75条,新增了33 2. 新增广告内容准则---原来广告法只有7种商品和服务的广告准则,这次增 加到17种。凡是和消费者生产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几乎囊括了进来。原来这一 章叫广告准则,现在名称叫做广告内容准则。 3. 原来七种有药品、医疗器械、农药、烟草、食类、酒类、化妆品。新增10 种:保健品、婴儿乳品、教育培训、有回报预期商品或服务、房地产、种植养 殖类、互联网广告的规定、广告代言人的法律义务和责任的规定、未成年 人广告管理的规定、公益广告。
新旧《广告法》解读与对比
新广告法于2015年9月1日起施行,新广告法核心治理是打击虚假广告的发布,其直接受影响的是传统媒体单位的经营创收。
有人测算,目前电视广告有30%受新广告法影响,电台广播和报纸有90%受新广告法影响,网络媒体有60%受新广告法影响。
9月1日后,受影响的广告撤去,电视媒体空余的时间、报纸和网络空余的版面由什么广告去填补?媒体失去的这部分真金白银收入由什么来弥补?1 、新广告法带来媒体经营7大“死穴”一、新广告法七大亮点是媒体创收的七大死点亮点和死点一:充实和细化广告内容准则。
在经济形势整体下行压力之下,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医疗器械、教育培训、招商投资、房地产、农作物种子等成为媒体广告托市的主力军,新广告法的细化准则,让原先这些领域广告经营模糊地带失去保护“屏障”,媒体广告创收直接在此领域“失血”,如果媒体违规播发上述领域广告,执法部门有法可依,一招致命。
亮点和死点二:明确虚假广告的定义和典型形态。
过度宣传和刻意引导是广告商和媒体过去“打擦边球”惯用之术,新法明文规定,这些均属于虚假广告。
亮点和死点三:新增广告代言人的法律义务和责任的规定。
明星、专家、社会知名人物做某些产品的推荐和代言,是广告创意和广告传播的灵魂。
没有广告代言人,广告的传播效果和广告促销作用将一跌千丈,广告由活性广告变为僵尸广告。
这次广告法修订,对明星代言做了法律责任规定,如果明星代言的是虚假广告,必将遭到严厉打击。
那些涉及明星代言的广告占传统媒体广告50%强,这些广告的撤下,其影响面不亚于一次“媒体大海啸”。
亮点和死点四:严控烟草广告发布。
尽管烟草广告在市场份额占的比例已经很小,但烟草的变相广告也占报媒不少广告份额。
新广告法对烟草广告做了严格的规定,禁止在一切大众媒体和公共场发布烟草广告,禁止变相发布违法广告。
亮点和死点五:新增关于未成年人广告管理的规定。
规定在少年儿童经常活动的场所不能做广告,特别是在教材里面不能做广告,为孩子的身心打造一个干净的环境。
6新广告法违禁词汇总(2015)
新广告法违禁词汇总(2015年9月1起)严禁使用极限用语1、严禁使用国家级、世界级、最高级、第一、唯一、首个、首选、顶级、国家级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独家、首家、最新、最先进、第一品牌、金牌、名牌、优秀、顶级、独家、全网销量第一、全球首发、全国首家、全网首发、世界领先、顶级工艺、王牌、销量冠军、第一(NO1\Top1)、极致、永久、王牌、掌门人、领袖品牌、独一无二、绝无仅有、史无前例、万能等。
2、严禁使用最高、最低、最、最具、最便宜、最新、最先进、最大程度、最新技术、最先进科学、最佳、最大、最好、最大、最新科学、最新技术、最先进加工工艺、最时尚、最受欢迎、最先、等含义相同或近似的绝对化用语。
3、严禁使用绝对值、绝对、大牌、精确、超赚、领导品牌、领先上市、巨星、著名、奢侈、世界全国X大品牌之一等无法考证的词语。
4、严禁使用100%、国际品质、高档、正品、国家级、世界级、最高级最佳等虚假或无法判断真伪的夸张性表述词语。
终极、极致、至尊、奢华、顶级。
违禁时限用语限时须有具体时限,所有团购须标明具体活动日期,严禁使用随时结束、仅此一次、随时涨价、马上降价、最后一波等无法确定时限的词语。
违禁权威性词语1、严禁使用国家XXX领导人推荐、国家XX机关推荐、国家XX机关专供、特供等借国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名称进行宣传的用语、2、严禁使用质量免检、无需国家质量检测、免抽检等宣称质量无需检测的用语3、严禁使用人民币图样(央行批准的除外)4、严禁使用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特供、专供等词语(唯品会专供除外)。
严禁使用点击XX词语严禁使用疑似欺骗消费者的词语,例如“恭喜获奖”“全民免单”“点击有惊喜”“点击获取”“点击试穿”“领取奖品”“非转基因更安全”等文案元素。
严禁使用刺激消费词语严禁使用激发消费者抢购心理词语,如“秒杀”“抢爆”“再不抢就没了”“不会再便宜了”“错过就没机会了”“万人疯抢”“抢疯了”等词语。
疑似医疗用语(普通商品,不含特殊用途化妆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1、全面调整人体内分泌平衡;增强或提高免疫力;助眠;失眠;滋阴补阳;壮阳;2、消炎;可促进新陈代谢;减少红血丝;产生优化细胞结构;修复受损肌肤;治愈(治愈系除外);抗炎;活血;解毒;抗敏;脱敏;3、减肥;清热解毒;清热袪湿;治疗;除菌;杀菌;抗菌;灭菌;防菌;消毒;排毒4、防敏;柔敏;舒敏;缓敏;脱敏;褪敏;改善敏感肌肤;改善过敏现象;降低肌肤敏感度;5、镇定;镇静;理气;行气;活血;生肌肉;补血;安神;养脑;益气;通脉;6、胃胀蠕动;利尿;驱寒解毒;调节内分泌;延缓更年期;补肾;祛风;生发;7、防癌;抗癌;8、祛疤;降血压;防治高血压;治疗;9、改善内分泌;平衡荷尔蒙;防止卵巢及子宫的功能紊乱;去除体内毒素;吸附铅汞;10、除湿;润燥;治疗腋臭;治疗体臭;治疗阴臭;11、美容治疗;消除斑点;斑立净;无斑;治疗斑秃;逐层减退多种色斑;妊娠纹;12、毛发新生;毛发再生;生黑发;止脱;生发止脱;脂溢性脱发;病变性脱发;毛囊激活;13、酒糟鼻;伤口愈合清除毒素;14、缓解痉挛抽搐;减轻或缓解疾病症状;处方;药方;经××例临床观察具有明显效果;15、丘疹;脓疱;手癣;甲癣;体癣;头癣;股癣;脚癣;脚气;鹅掌癣;花斑癣;牛皮癣;传染性湿疹;16、伤风感冒;经痛;肌痛;头痛;腹痛;便秘;哮喘;支气管炎;消化不良;。
广告法全文 (2)
广告法全文第一条 [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规范广告活动,保护广告受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广告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法。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广告活动。
第二条 [定义]广告是为了向公众传播信息、宣传观点、促进经济交易、推动社会进步的商业行为,包括通过电视、报纸、杂志、广播、互联网、传统媒体以及其他媒体进行的商业宣传。
禁止虚假广告是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误导消费者或其他受众的广告。
第三条 [广告的法律地位]广告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消费者福利具有积极作用。
广告的发布、传播和审查应当遵守法律法规。
广告发布者、传播者、经营者应当依法履行广告审查、备案、监管等职责。
第四条 [广告的基本原则]广告的制作、发布和传播应当遵守以下基本原则:1.真实性原则:广告应当真实反映相关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不得进行虚假宣传。
2.公正性原则:广告不得损害其他商业主体合法权益,不得侵犯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序良俗。
3.合规性原则:广告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
第五条 [广告审查制度]广告审查负责机关依照法定职责对广告进行审查。
广告发布者、传播者、经营者应当依法向广告审查负责机关申请广告审查。
发布者在广告发布前应当自行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确保广告内容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广告审查负责机关应当及时、公正地进行审查,并向申请人作出审查决定。
第六条 [禁止虚假广告]禁止发布虚假广告。
广告发布者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虚构事实、误导消费者。
消费者或其他受众可以向广告审查负责机关举报虚假广告。
广告审查负责机关应当及时受理举报,并依法处理。
第七条 [广告中的比较]广告可以进行合法比较,但不得虚构事实、进行贬低、误导和不正当竞争。
比较广告应当有充分的比较依据,并符合公平竞争原则。
第八条 [特定对象和特定商品的广告]针对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定对象,以及烟草、医疗广告等特定商品的广告,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015年最新广告法解读
2015年最新广告法解读【看点1:药品广告需显著标明不良反应】药品广告的内容不得与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说明书不一致,并应当显著标明禁忌、不良反应。
【一句话解读】为保证用药安全,保护患者权益,有必要对药品广告进一步严格规范。
【看点2:保健食品非药品广告不得涉及疾病防治】保健食品广告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不得声称或者暗示广告商品为保障健康所必需,并应当显著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一句话解读】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一样,并不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且实践中保健食品广告违法情况较为严重,三审稿为此将保健食品广告准则单列一条,作出了更有针对性的严格规范。
【看点3:养生栏目禁发药品、保健食品广告】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音像出版单位、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
【一句话解读】一些媒体以健康讲座、养生节目等形式变相发布药品、保健食品广告,致使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的事件时有发生,法律设专门条款将有效防止无良商家“忽悠”消费者。
【看点4:母乳代用品广告不能“登”上公共场所】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公共场所发布声称全部或者部分替代母乳的婴儿乳制品、饮料和其他食品广告。
【一句话解读】母乳是婴儿成长最自然、安全、完整的天然食物,母乳喂养应该鼓励和促进。
【看点5:大众媒介、公共场所禁发烟草广告】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公共场所发布烟草广告。
烟草制品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发布的迁址、更名、招聘等启事中,不得含有烟草制品名称、商标、包装、装潢以及类似内容。
烟草制品生产者或者销售者不得利用其他商品或者服务的广告、公益广告,宣传烟草制品名称、商标、包装、装潢以及类似内容。
【一句话解读】想通过其他商品的广告或公益广告等变相发布烟草广告?这种行为也行不通了。
【看点6:代言过虚假广告者或将有三年“禁期”】对在虚假广告中作推荐、证明受到行政处罚未满三年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得利用其作为广告代言人。
广告伦理与法规 (4)[3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所规定的广告审查机关是 现在负责特殊商品行政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而不是 新设一个单独的广告审查机关。
二、广告审查的法律依据
广告审查机关在对特殊商品广告进行审查时,应当依据 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中关于特殊商品广告管理的规定进 行。这些法律、法规有1995年国家工商总局与国务院 有关部门联合制定的《药品广告审查办法》、《医疗器 械广告审查办法》、《农药广告审查办法》、《兽药广 告审查办法》;经与上述部门协商,国家工商总局制定 的《药品广告审查标准》、《兽药广告审查标准》、 《医疗器械广告审查标准》、《农药广告审查标准》; 1997年6月,国家工商总局、卫生部联合发出《关于进 一步加强药品广告审查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作为 对《药品广告审查办法》和《药品广告审查标准》的补 充规定。上述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与《中华人民共 和国广告法》、《药品管理法》等共同构成了对四种商 品广告进行审查的法规体系。
三、发布特殊商品广告的要求
广告主发布特殊商品广告,无论是利用自有媒介自行 发布,还是委托广告经营者、经由广告发布者发布都 必须在广告发布前进行审查,未经审查,不得发布。
对特殊商品的广告在发布前由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查 是广告行政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广告法》立法过程中对我国现行广告审查制 度的一项重要变革。
本章概要
一、行政性审查 二、行政性审查程序 三、不得伪造、变造或者转让广告审查决定文件 四、广告经营者、发布者自审 五、广告监督管理职责
第一节 行政性审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广告审查的 范围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直接规定 的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农药、兽药和保健食 品广告。
新广告法(2015年修订)的十大亮点
新《广告法》(2015年修订)的十大亮点2015年4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通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修订草案)》经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自9月1日起正式施行。
此次《广告法》修改是在现行法的基础上,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一是加大对虚假广告的打击力度。
这次修法,总结了实践经验,以定义加列举的形式对虚假广告的具体情形进行了界定,同时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加大惩处力度。
二是针对实践中比较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作出规范。
针对保健食品广告中的突出问题,增加关于保健食品准则的规定,保健食品禁止代言,禁止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针对实践中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变相发布广告的问题,明确要求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广告”,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并加重了变相发布广告的法律责任;针对当前突出的问题,增加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音像出版单位、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药品、医疗器械、医疗、保健食品广告,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针对实践中垃圾信息泛滥的情形,增加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住宅、交通工具发送广告,也不得以电子信息方式向其发送广告,并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是强化公众参与,加强社会监督。
发挥社会公众在查处违法广告中的作用,明确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权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投诉、举报违反本法的行为。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开受理投诉、举报的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接到投诉、举报的部门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并告知投诉、举报人。
同时,发挥社会监督的力量,规定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对发布虚假广告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进行社会监督。
修订后的新《广告法》主要有十大亮点:一是充实和细化广告内容准则。
修订完善或新增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医疗器械、教育培训、招商投资、房地产、农作物种子等广告的准则。
新广告法违禁词汇总(2015)
新广告法违禁词汇总(2015年9月1起)严禁使用极限用语1、严禁使用国家级、世界级、最高级、第一、唯一、首个、首选、顶级、国家级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独家、首家、最新、最先进、第一品牌、金牌、名牌、优秀、顶级、独家、全网销量第一、全球首发、全国首家、全网首发、世界领先、顶级工艺、王牌、销量冠军、第一(NO1\Top1)、极致、永久、王牌、掌门人、领袖品牌、独一无二、绝无仅有、史无前例、万能等。
2、严禁使用最高、最低、最、最具、最便宜、最新、最先进、最大程度、最新技术、最先进科学、最佳、最大、最好、最大、最新科学、最新技术、最先进加工工艺、最时尚、最受欢迎、最先、等含义相同或近似的绝对化用语。
3、严禁使用绝对值、绝对、大牌、精确、超赚、领导品牌、领先上市、巨星、著名、奢侈、世界全国X大品牌之一等无法考证的词语。
4、严禁使用100%、国际品质、高档、正品、国家级、世界级、最高级最佳等虚假或无法判断真伪的夸张性表述词语。
违禁时限用语限时须有具体时限,所有团购须标明具体活动日期,严禁使用随时结束、仅此一次、随时涨价、马上降价、最后一波等无法确定时限的词语。
违禁权威性词语1、严禁使用国家XXX领导人推荐、国家XX机关推荐、国家XX机关专供、特供等借国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名称进行宣传的用语、2、严禁使用质量免检、无需国家质量检测、免抽检等宣称质量无需检测的用语3、严禁使用人民币图样(央行批准的除外)4、严禁使用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特供、专供等词语(唯品会专供除外)。
严禁使用点击XX词语严禁使用疑似欺骗消费者的词语,例如“恭喜获奖”“全民免单”“点击有惊喜”“点击获取”“点击试穿”“领取奖品”“非转基因更安全”等文案元素。
严禁使用刺激消费词语严禁使用激发消费者抢购心理词语,如“秒杀”“抢爆”“再不抢就没了”“不会再便宜了”“错过就没机会了”“万人疯抢”“抢疯了”等词语。
疑似医疗用语(普通商品,不含特殊用途化妆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1、全面调整人体内分泌平衡;增强或提高免疫力;助眠;失眠;滋阴补阳;壮阳;2、消炎;可促进新陈代谢;减少红血丝;产生优化细胞结构;修复受损肌肤;治愈(治愈系除外);抗炎;活血;解毒;抗敏;脱敏;3、减肥;清热解毒;清热袪湿;治疗;除菌;杀菌;抗菌;灭菌;防菌;消毒;排毒4、防敏;柔敏;舒敏;缓敏;脱敏;褪敏;改善敏感肌肤;改善过敏现象;降低肌肤敏感度;5、镇定;镇静;理气;行气;活血;生肌肉;补血;安神;养脑;益气;通脉;6、胃胀蠕动;利尿;驱寒解毒;调节内分泌;延缓更年期;补肾;祛风;生发;7、防癌;抗癌;8、祛疤;降血压;防治高血压;治疗;9、改善内分泌;平衡荷尔蒙;防止卵巢及子宫的功能紊乱;去除体内毒素;吸附铅汞;10、除湿;润燥;治疗腋臭;治疗体臭;治疗阴臭;11、美容治疗;消除斑点;斑立净;无斑;治疗斑秃;逐层减退多种色斑;妊娠纹;12、毛发新生;毛发再生;生黑发;止脱;生发止脱;脂溢性脱发;病变性脱发;毛囊激活;13、酒糟鼻;伤口愈合清除毒素;14、缓解痉挛抽搐;减轻或缓解疾病症状;处方;药方;经××例临床观察具有明显效果;15、丘疹;脓疱;手癣;甲癣;体癣;头癣;股癣;脚癣;脚气;鹅掌癣;花斑癣;牛皮癣;传染性湿疹;16、伤风感冒;经痛;肌痛;头痛;腹痛;便秘;哮喘;支气管炎;消化不良;17、刀伤;烧伤;烫伤;疮痈;毛囊炎;皮肤感染;皮肤面部痉挛等疾病名称或症状;18、细菌、真菌、念珠菌、糠秕孢子菌、厌氧菌、牙孢菌、痤疮、毛囊寄生虫等微生物名称;19、雌性激素、雄性激素、荷尔蒙、抗生素、激素;20、药物;中草药;中枢神经;21、细胞再生;细胞增殖和分化;免疫力;患处;疤痕;关节痛;冻疮;冻伤;22、皮肤细胞间的氧气交换;红肿;淋巴液;毛细血管;淋巴毒等。
2015年8月新广告法解读
其他
禁止虚假噱头,不能误导消费者:
禁止“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词:
满大街的某某区域销量最高(销冠)、最具性价比等这些广告
语,大家都不陌生,那么问题来了:谁给你的权利评出来的?
数据要有出处,不能胡编乱造:
开发商利用“开盘劲销**亿,开盘半小时售罄”等没有出处, 油爆爆的数据渲染热销抢购气氛,让人不免生疑? 广告使用数据、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引证内 容的,应当真实、准确,并表明出处。引证内容有适用范围和 有效期限的,应当明确表示。
4
对规划或者建设中的交通、商业、文化教 育设施以及其他市政条件作误导宣传:
在规划中,哪怕是在建设中的周边配套都有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 不能最终实现,房地产开发商对其没有可控性。 开发商对其能够控制的、自主开发的内容可以进行广告宣传。
违法案例
买***读***小学,买***送户口,这样用市政条件作为误导的广告也 会被认定为违法。
违法案例
投资回报率不能承诺。
2
以项目到达具体某一参照物的所需时间表 示项目位置:
“例如‘距离大市口5分钟路程’这样的表述就是违法的。”以时
间代替路程的表述本身就是不准确的,因为时间的多少会因出行 方式的不同而不同。 比较准确的表达应该是“距离某地距离多少公里”
违法案例
不能以时间距离说明某地的位置。
THANKS
新广告法解读
——对地产广告的影响
2015.8
新《广告法》将于今年9月1号起实施,“在这 次新修订的《广告法》中,关于房地产广告的最
大变化体现在第二十六条,规定了房地产广告中
不得含有的4项内容:
1
升值或投资回报的承诺:
房地产广告不得含有升值或者投资回报承诺的内容。举例说, “买房150%的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报每年7%增长”,这样的 表述如果9月1日后出现在房地产广告中就会被认定是违法广告。 房地产广告可以宣传宜投资,但不能给购房者投资回报的承诺, “说白了,就是不能用数字来固化投资回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英对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英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英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Advertising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第一章总则CHAPTER ONE GENERAL PROVISIONS第一条为了规范广告现活动,促进广告业的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发挥广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制定本法。
Article 1 The law is formulated to normalize the advertising business, promote sound development of advertising,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onsumers, safeguar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order and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sitive role of advertising in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第二条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广告活动,应当遵守本法。
Article 2 Advertisers, advertising agents and advertisement publishers shall abide by this law in engaging in advertising business within the terri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本法所称广告,是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务的商业广告。
The term "advertisement" used in this law refers to commercial ads that publicize,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nd through certain media or forms, some kind of commodities or services at the expense of the suppliers of the commodities or services.本法所称广告主,是指为推销商品或者提供服务,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
2015新广告法极限用语违禁词一览表
2015新⼴告法极限⽤语违禁词⼀览表2015新⼴告法极限⽤语违禁词⼀览表2015年09⽉28⽇来源:北京本地宝综合报道【导语】:新⼴告法只是明确不能使⽤“国家级、最⾼级、最佳等⽤语”,但这其中的“等”并没有做明确解释,换句话说,这个说明具有很⼤的解释范围空间。
9⽉1⽇起新⼴告法全⾯实施,按照新法规,⼴告中不得“使⽤国家级、最⾼级、最佳等⽤语”,部分⼿机⼚商有可能在这⼀轮新法规推⾏过程中倒下。
因此,这项法规也被另类的解读为“将⼿机⾏业的撕逼扼杀在摇篮⾥”。
什么样的⾏为会被罚? 新⼴告法只是明确不能使⽤“国家级、最⾼级、最佳等⽤语”,但这其中的“等”并没有做明确的解释,换句话说,这个说明具有很⼤的解释范围间。
我们查阅了⼀下相关的资料,1997年8⽉8⽇的《国家⼯商⾏政管理局关于“极品”两字在⼴告语中是否属于“最⾼级”、“最佳”等⽤语问题的答复》这份资料中,将极品依次归类为绝对化⽤语范畴,于是在坊间就传出了这样⼀份绝对化⽤语表单: “国家级、世界级、最⾼级、最佳、最⼤、唯⼀、⾸个、⾸选、最好、精确、顶级、最⾼、最低、最、最具、最便宜、最新、最先进、最新技术、最先进科学、国际级产品、填补国内空⽩、绝对、独家、⾸家、最先进、第⼀品牌、⾦牌、名牌、优秀、最先、顶级、独家、全⽹销量第⼀、全球⾸发、全⽹⾸发、世界领先、顶级⼯艺、最新科学、最新技术、最先进加⼯⼯艺、最时尚、极品、顶级、顶尖、终极、最受欢迎、王牌、销量冠军、第⼀(No.1、Top1)、极致、永久、王牌、掌门⼈、领袖品牌、独⼀⽆⼆、独家、绝⽆仅有、前⽆古⼈、史⽆前例、万能”。
⼤致整理了⼀下,带有“最、⼀、级/极、⾸/家/国”等前缀或者后缀的词汇,都有可能被解释为绝对化⽤语,进⽽撞在新《⼴告法》的枪⼝上,注意是有可能,⽽不是⼀定。
(插播⼀条科普⼴告) 极限⽤语包括但不限于商品列表页、商品的标题,副标题,主图以及详情页,商品包装等,触犯新⼴告法底线,单独的罚款⽅⾯,20万起步,最⾼100万元(详见新⼴告法57条)。
最新广告法全文
最新广告法全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广告活动,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广告是指以文字、声音、图形、数字等方式,由广告主向消费者发布,企图影响消费者行为,从而获取商业利益的宣传性活动。
第三条本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表的全部广告,但不适用于政府的宣传活动和社会公益广告。
第二章广告主
第四条广告主是指发布广告,对广告行为负有法律责任的主体。
第五条广告主应当依法登记,按照本法规定发布广告,确保广告内容真实、准确,不得违反公序良俗或者损害消费者利益。
第三章广告代理
第六条广告代理是指受广告主委托,为其发布广告的主体。
第七条广告代理应当依法登记,严格遵守本法规定,保证广告内容真实、准确,不得违反公序良俗或者损害消
费者利益;委托的具体内容应当明确,广告代理不得违背委托内容发布广告。
第四章广告发布
第八条广告主及其代理在发布广告时,应当遵守本法规定,如实披露广告内容,注明广告主及其代理的联系方式,不得违反公序良俗或者损害消费者利益。
第九条为满足消费者的特殊需要,广告主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如实披露广告内容,清楚标明产品及其服务的特殊条件,不得使消费者做出错误的购买决定。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十条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广告活动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并依法对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作出处罚。
第六章附则
第十一条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广告法自由裁量权标准细化详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15年)(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第五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
医疗机构有前款规定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除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吊销诊疗科目或者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代理、发布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由有关部门暂停广告发布业务、吊销营业执照、吊销广告发布登记证件。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有本条第一款、第三款规定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发布普通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首次发布的,处广告费三至四倍的罚款;一年内第二次发布的,处广告费五倍的罚款;两年内第三次发布的,处广告费五至八倍的罚款,广告费用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处广告费八至十倍的罚款。
(二)发布特殊商品或者服务(医疗、药品、医疗器械、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美容、农药、兽药、饮料和饮料添加剂、烟草、酒类、教育、培训、房地产、农作物种子、林木种子、草种子、种畜禽、水产种苗和种养殖、招商投资理财等,下同)的虚假广告,首次发布的,广告费用低于一万元的,处广告费三倍的罚款,广告费用超过一万元低于三万元的,处广告费四倍的罚款,广告费用超过三万元低于五万元的,处广告费五倍的罚款,一年内第二次发布的,处广告费五倍的罚款。
2015年医疗行业新广告法名词代替大全
2015年医疗行业新广告法名词代替大全<新广告法>医疗修饰词替换大全新广告法于2015年9月1日启动,众家医院纷纷在八月底大加班,这可是苦了不少文案、美工。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下面将一些违规的修饰词替换与大家分享。
替换词说明国家级、世界级、最高级、顶级、顶尖——高级第一、唯一、首个——先进首选——优选首家、独家——全力精确——准确填补国内空白——空白(直接删除)金牌、名牌——品牌优秀——先进世界领先——遥遥领先终极——先进王牌、销量冠军、第一(NO.1\T op1)——领先极致——空白(直接删掉)永久——长久领袖品牌、领导品牌——专业品牌独一无二、独家、绝无仅有、前无古人——少有最——较万能——全能治愈率、有效率——见效率零、0——低复发——反复痊愈、治愈、根除、根治——治好100% 百分百——高决对、彻底——有效顶级、顶尖、泰斗、金标、金牌——先进国家示范、全国领先、行业顶尖、行业领先、领衔、问鼎、开创之举——空白(直接删掉)完全、极佳——有效无痕、无创、不留疤、不留痕——空白(直接删掉)无痛——微痛无副作用——低风险永不反弹、永久、立竿见影、承诺——空白(直接删掉)确保、有保障、保证、可靠——空白(直接删掉)长久、长效、特效——有效一次——快速全解决、全方位、全面——空白(直接删掉)效果明显、效果显著——高效完美——好精确、准确、精准——有效认可——承认无死角——空白(直接删掉)尖端——高端全面改善——高效不反复——低反复当天见效、立马见效、马上起效——空白(直接删掉)第一人、首席——负责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全文于2015年4月24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公布,自2015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广告活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广告业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商业广告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广告主,是指为推销商品或者服务,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本法所称广告经营者,是指接受委托提供广告设计、制作、代理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本法所称广告发布者,是指为广告主或者广告主委托的广告经营者发布广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本法所称广告代言人,是指广告主以外的,在广告中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三条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以健康的表现形式表达广告内容,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
第四条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第五条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从事广告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诚实信用,公平竞争。
第六条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广告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广告管理相关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广告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广告管理相关工作。
第七条广告行业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的规定,制定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发展,引导会员依法从事广告活动,推动广告行业诚信建设。
第二章广告内容准则第八条广告中对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允诺等或者对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允诺等有表示的,应当准确、清楚、明白。
广告中表明推销的商品或者服务附带赠送的,应当明示所附带赠送商品或者服务的品种、规格、数量、期限和方式。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广告中应当明示的内容,应当显著、清晰表示。
第九条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一)使用或者变相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歌、国徽,军旗、军歌、军徽;(二)使用或者变相使用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或者形象;(三)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四)损害国家的尊严或者利益,泄露国家秘密;(五)妨碍社会安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六)危害人身、财产安全,泄露个人隐私;(七)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八)含有淫秽、色情、赌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内容;(九)含有民族、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内容;(十)妨碍环境、自然资源或者文化遗产保护;(十一)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情形。
第十条广告不得损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身心健康。
第十一条广告内容涉及的事项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与许可的内容相符合。
广告使用数据、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引证内容的,应当真实、准确,并表明出处。
引证内容有适用范围和有效期限的,应当明确表示。
第十二条广告中涉及专利产品或者专利方法的,应当标明专利号和专利种类。
未取得专利权的,不得在广告中谎称取得专利权。
禁止使用未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和已经终止、撤销、无效的专利作广告。
第十三条广告不得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
第十四条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能够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
大众传播媒介不得以新闻报道形式变相发布广告。
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广告”,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不得使消费者产生误解。
广播电台、电视台发布广告,应当遵守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时长、方式的规定,并应当对广告时长作出明显提示。
第十五条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以及戒毒治疗的药品、医疗器械和治疗方法,不得作广告。
前款规定以外的处方药,只能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共同指定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上作广告。
第十六条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二)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三)与其他药品、医疗器械的功效和安全性或者其他医疗机构比较;(四)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药品广告的内容不得与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说明书不一致,并应当显著标明禁忌、不良反应。
处方药广告应当显著标明“本广告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非处方药广告应当显著标明“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推荐给个人自用的医疗器械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明文件中有禁忌内容、注意事项的,广告中应当显著标明“禁忌内容或者注意事项详见说明书”。
第十七条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
第十八条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二)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三)声称或者暗示广告商品为保障健康所必需;(四)与药品、其他保健食品进行比较;(五)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保健食品广告应当显著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第十九条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音像出版单位、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
第二十条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公共场所发布声称全部或者部分替代母乳的婴儿乳制品、饮料和其他食品广告。
第二十一条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二)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技术推广机构、行业协会或者专业人士、用户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三)说明有效率;(四)违反安全使用规程的文字、语言或者画面;(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第二十二条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户外发布烟草广告。
禁止向未成年人发送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
禁止利用其他商品或者服务的广告、公益广告,宣传烟草制品名称、商标、包装、装潢以及类似内容。
烟草制品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发布的迁址、更名、招聘等启事中,不得含有烟草制品名称、商标、包装、装潢以及类似内容。
第二十三条酒类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诱导、怂恿饮酒或者宣传无节制饮酒;(二)出现饮酒的动作;(三)表现驾驶车、船、飞机等活动;(四)明示或者暗示饮酒有消除紧张和焦虑、增加体力等功效。
第二十四条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二)明示或者暗示有相关考试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考试命题人员参与教育、培训;(三)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
第二十五条招商等有投资回报预期的商品或者服务广告,应当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责任承担有合理提示或者警示,并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对未来效果、收益或者与其相关的情况作出保证性承诺,明示或者暗示保本、无风险或者保收益等,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二)利用学术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
第二十六条房地产广告,房源信息应当真实,面积应当表明为建筑面积或者套内建筑面积,并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升值或者投资回报的承诺;(二)以项目到达某一具体参照物的所需时间表示项目位置;(三)违反国家有关价格管理的规定;(四)对规划或者建设中的交通、商业、文化教育设施以及其他市政条件作误导宣传。
第二十七条农作物种子、林木种子、草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和种养殖广告关于品种名称、生产性能、生长量或者产量、品质、抗性、特殊使用价值、经济价值、适宜种植或者养殖的范围和条件等方面的表述应当真实、清楚、明白,并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作科学上无法验证的断言;(二)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三)对经济效益进行分析、预测或者作保证性承诺;(四)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技术推广机构、行业协会或者专业人士、用户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
第二十八条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
广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虚假广告:(一)商品或者服务不存在的;(二)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或者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以及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三)使用虚构、伪造或者无法验证的科研成果、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信息作证明材料的;(四)虚构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效果的;(五)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其他情形。
第三章广告行为规范第二十九条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出版单位从事广告发布业务的,应当设有专门从事广告业务的机构,配备必要的人员,具有与发布广告相适应的场所、设备,并向县级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广告发布登记。
第三十条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之间在广告活动中应当依法订立书面合同。
第三十一条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得在广告活动中进行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
第三十二条广告主委托设计、制作、发布广告,应当委托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
第三十三条广告主或者广告经营者在广告中使用他人名义或者形象的,应当事先取得其书面同意;使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名义或者形象的,应当事先取得其监护人的书面同意。
第三十四条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广告业务的承接登记、审核、档案管理制度。
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依据法律、行政法规查验有关证明文件,核对广告内容。
对内容不符或者证明文件不全的广告,广告经营者不得提供设计、制作、代理服务,广告发布者不得发布。
第三十五条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应当公布其收费标准和收费办法。
第三十六条广告发布者向广告主、广告经营者提供的覆盖率、收视率、点击率、发行量等资料应当真实。
第三十七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生产、销售的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以及禁止发布广告的商品或者服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
第三十八条广告代言人在广告中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应当依据事实,符合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并不得为其未使用过的商品或者未接受过的服务作推荐、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