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三章 感知觉

合集下载

感知觉ppt课件

感知觉ppt课件

2
Outline
• 感觉知觉概述
– 什么是感觉/知觉 – 感觉/知觉的种类
• 感觉知觉的规律
– 感觉规律 – 知觉规律
3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 1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 1· 1 什么是感觉和知觉 • 感觉
• 物体的个别属性通过感觉器官作用于人脑引 起的心理活动就是感觉。 • 感觉的日常概念与学科概念
• 刻板印象
– 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
28
第三节
感觉的一般规律
• 3.1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人体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 感受性(感觉能力)--绝对感受性、相对感觉阈限, 用感觉阈限度量。 感觉阈限:绝对阈限、差别阈限 3.1.1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人体刚刚能察觉出最小刺激强度的感 觉能力。E=1/R
• 生理基础
• 分析器 » 感受器(感觉器官) »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6
1·3 感知觉的生存意义
• 开端与基础 • 维持和调节正常的心理活动
– 感觉剥夺(Sensation deprivation)
1954年, Bexton,Heron,Scott, 加拿大一所大学,每天 24 小时躺在有光的小屋的床上。眼 -- 眼罩,散射光, 无图形视觉;手--纸板做的棉手套,限制触觉;头--U 型泡沫橡胶枕头,单调的嗡嗡声限制听觉。 心理障碍: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连续而清晰地思考、 幻觉、神经质、恐怖起来。 ----- 人在日常生活中漫不 经心地接受的刺激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感觉是多么重 要。
9
听觉
• 适宜刺激
– 音高(声波频率引起的心理量16-20000HZ)尖----低 沉 – 音强(振幅0-120分贝)响----弱 >130分贝=》痛觉 160—耳膜穿孔,170—强音致死,声音的保护标准为 90db – 音色: (声波混和特性)不同乐器演奏同一乐曲

大学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大学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感觉剥夺实验
实验持续数日后,人会产生一些幻觉。例如看到大队 老鼠行进的情景,或者听到有音乐传来等等。当实验 进行到第4天时,被测学生出现了双手发抖、不能笔 直走路、应答速度迟缓以及对疼痛敏感等症状。
被测学生参与完实验后,实验者再继续进行追踪调查, 发现被测学生在实验结束后,需要3天以上的时间才 能回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感觉剥夺实验
实验前,大多数被试以为能利用这个机会好好睡一觉, 或者考虑论文、课程计划。但后来他们报告说,对任 何事情都不能进行清晰的思考,哪怕是在很短的时间 内。他们不能集中注意力,思维活动似乎是“跳来跳 去”的。感觉剥夺实验停止后,这种影响仍在持续。
结果,尽管报酬很高,却几乎没有人能在这项感觉剥 夺实验中忍耐三天以上。最初的8个小时好歹还能撑 住,之后,被测学生有的吹起了口哨,有的自言自语, 显得有点烦躁不安。对于那些8小时后结束实验的被 测学生,即使实验结束后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也 会频频出错,精神也集中不起来了。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感知觉的生活 是不可忍受的。
感觉剥夺实验
第一个以人为被试的感觉剥夺实验是由贝克斯顿 (Bexton)、赫伦(Heron)、斯科特(Scott) 于1954年在加拿大的一所大学的实验室进行的。
被试是自愿报名的大学生,每天的报酬是20美元 (当时大学生打工一般每小时可以挣50美分), 所以大学生都极其愿意参加实验。
甜、酸、苦、咸等 味道
嗅觉 肤觉
运动觉
平衡觉
有气味的挥发性物质 鼻腔粘膜的嗅细胞
气味
物体机械的、温度的作 皮肤的和粘膜上的冷点、 冷、温、痛、压、
用或伤害性刺激
温点、痛觉、触觉

肌肉收缩、身体各部分 肌肉、肌腱、韧带、关 身体运动状况

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和知觉知识点。

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和知觉知识点。

第三章感觉和知觉1.感知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应2.感觉的种类(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皮肤觉)(2)内部感觉(饥觉、渴觉、内脏的通觉)(3)本体感觉(动觉、平衡觉)3.知觉的种类(1)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2)社会知觉(个人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注: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觉称为错觉(错觉在生活中的运用:服装、工艺、军事伪装)4.感觉的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①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察觉出最小刺激的感受能力②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所需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察觉出同类刺激量间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注: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是成反比的关系(2)适应现象①明适应:由暗到明(如:从黑暗的电影院出来,刚开始我们会觉得两眼发眩,什么也看不清楚,可经过几秒后,我们的视力又恢复常态)②暗适应:由明到暗(如:刚进电影院,刚开始什么也看不清,过一段时间之后,就能分辨出事物的轮廓)注: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嗅觉的适应现象)所有感觉中,唯有痛觉不能适应(3)感觉的相互作用①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同一感觉之间由于刺激的相互影响而是感受性发生变化(如:吃了糖果之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是酸的)②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之间由于刺激的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如:弱光刺激可以提高听觉感受性;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还有一种特殊表现“联觉”,如:看见红、橙、黄产生暖的感觉)③感觉之间的补偿作用:当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其它感觉会给予补偿(如:聋哑人的视觉特别敏锐,盲人听觉特别好)5.知觉的规律(或称知觉的基本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对外来信息进行选择而作进一步加工的特性(如:“人脸双关图”每个人对一幅图的解读不同,是因为知觉的选择不同)(2)知觉的整体性: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而获得该事物的全面知觉(如:我们听到了汽车的喇叭声,就能在头脑中产生一辆汽车的知觉)(3)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但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如:一面红旗,在白天与晚上明度发生变化,但人们依旧会知觉旗是红色的;第一印象往往会影响人的评价方向)(4)知觉的理解性:人对当前所知觉的对象,总是以个人的过去经验加以认同和解释(例:在知觉斑点图形时,如果有人用语言提示一下、哪怕只讲一个“狗”,人们就很容易理解这是狗的侧影图)6.感觉与知觉的关系(1)知觉过程是从感觉开始的.(2)知觉的产生,必须是以各种形式的感觉的存在为前提,并且与感觉同时进行(3)知觉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

第三章_感知觉

第三章_感知觉

动物的感觉能力一定比人类弱吗?
知觉是感觉的简单相加吗?
● 知觉并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而是
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
(二)感知觉的关系
感觉与知觉的联系
● 都是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 ● 都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 ●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 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 1)内容不同: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 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知觉并非 感觉的简单相加。 2)产生过程和影响因素不同:感觉依赖于 客观事物的物理属性,相同的刺激一般引 起相同的感觉;知觉依赖于刺激的物理特 性和知觉者本身的特点,如:知识经验, 心理状态,个性特征。
●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 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万绿丛中一点红、黑白对比、月朗星稀 先后对比:先吃糖再吃苹果,觉得苹果是酸的
明 度 对 比
颜色对比
(3)感觉的相互作用
● 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会因其他感受器受到 刺激而发生变化.
如:
● 食物的色、香能够高味觉的感受性. ● 摇动的视觉形象会引起平衡觉的破坏. ● 联觉——"温暖的色彩";"尖锐的声音"等。
感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 性,而不是事物整体和全貌。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 的整体(或综合)的反映。
客观事物
个别属性
形状 颜色 大小 滋味 气味 质地
感官



肤觉

嗅觉 味觉
视觉
重量
温度
皮肤
整体属性
知觉
判断下面哪些是知觉?
红色、红花、声音、歌声、火车、柔软、
动物的感觉能力一定比人类弱吗? 知觉是感觉的简单相加吗?

心理学_第三章__感觉与知觉1--深圳教师招考(代转公)+职称认定

心理学_第三章__感觉与知觉1--深圳教师招考(代转公)+职称认定
A.比较信息过程 B.整合信息过程
C.组织信息过程 D.概括信息过程
13.在“万绿丛中一点红”中,绿草更易被归为一组,这是知觉的( B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4.双关图是____________中的现象。( A )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单项选择题
1.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D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2.绝对感觉阈限是指( C )
A.人的一般感觉能力 B.最大可觉察的刺激量
28.颜色的基本特征或表现,称为( A )。
A.色调 B.亮度
C.饱和度 D.中和色
29.人眼的可见光,其波长约为( D )毫微米。
A.500—600 B.0—1000 C.380—1280 D.400—750
二、名词解释
A.知觉选择性 B.知觉整体性
C.知觉恒常性 D.知觉理解性
15.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B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6.看电影时,人们的知觉活动主要是( C )
A.视知觉 B.听知觉 C.视、听知觉 D.视、感知觉
三、简答题
1.简述社会认知过程。P73
社会认知实质上就是研究人们如何根据周围环境中的社会信息进行推理。这一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子过程。一、信息的搜集与选择。这一过程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二、信息的整合过程。这一过程中有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效应。
2.晕轮效应在教育过程中有何不良影响?P76
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

[心理学]第三章_感觉和知觉

[心理学]第三章_感觉和知觉
52
不同感觉的韦伯分数(Schiffman,1982) ◇对于不同的刺激, 韦伯常数不同。例 如感觉重量的变化 与感觉光的强度的 变化不同,其韦伯 常数也不同。 某种感觉的K值越小, 说明该感觉越敏锐。
感觉
视觉(亮度差异辨别) 动觉(重量差异辨别) 痛觉(皮肤灼痛刺激强度差异 辨别) 听觉(声音高低差异辨别) 触觉(皮肤表面对压力大小差 异的辨别)
13
视觉的生理机制
视觉——光刺激于人眼所产生的。 其生理机制:折光机制、感觉机制、传导 机制和中枢机制。

14
15
视觉的基本现象
1、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 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2、明适应: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明 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16
(二)听觉 听觉也具有三种属性,即音高,响度和音 色,是声波频率、振幅和波形物理属性在 听觉中的体现。
形状知觉 大小知觉 深度与距离知觉 方位知觉等
空间知觉测试仪
27
空间知觉

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置的,但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世 界并不是颠倒的呢?
28
影响空间知觉的因素:后天习得
经典实验
十九世纪末,施特拉顿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设计 了一种能将视像倒转180°的眼镜。戴上后,外界的一切 事物都颠倒了。开始,他非常不适应这种情景,视觉和 触觉、动觉之间发生了矛盾,用手触摸物体,在空间行 动都发生了困难。如想拿上面的东西,手却伸向下方; 想拿左面的东西,手却伸向右方;写字时也不能依靠视 觉而只能靠触觉和记忆来写。这种异常的体验,还使人 感到头痛和恶心。但是过8天以后,视觉逐渐与触摸觉、 动觉协调起来,他不再感到外部是一个颠倒的世界了, 能够比较完善地适应新的空间关系,周围的景象看起来 正常了,也能行动自如。但是摘掉眼镜后,又重新经历 了适应空间环境的过程。 实验表明,对客观世界的空间知觉并不是天生就有29 的,而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是将许多感觉器官所得

大学心理学课件第三章感知觉

大学心理学课件第三章感知觉
认知发展
感知觉是认知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感知觉的不 断发展,个体的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也会得到提 升。
心理健康
感知觉的正常发展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也有重要 影响,一些感知觉障碍或异常可能引发心理问题 或情绪障碍。
感知觉的生理机制
感觉器官
人类的感觉器官包括视觉、听觉、 嗅觉、味觉和触觉等,这些器官 负责接收外界信息。
要影响。
04
04 感知觉与心理活动
感知觉与记忆
感知觉在记忆过程中的作用
感知觉是记忆的基础,通过感知觉获取的信息被编码并存储在记 忆中,以便在需要时提取。
感知觉对记忆的影响
感知觉的敏锐度和准确性直接影响记忆的质量和持久性。感知觉信 息越丰富、准确,记忆就越深刻、持久。
记忆对感知觉的影响
记忆中的信息也会影响感知觉,有时我们会根据过去的经验来解释 和感知当前的信息。
时间知觉对于人类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安排时间和管理任务。
运动知觉
01 运动知觉是人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感知,包 括运动方向、速度和加速度等。
02
运动知觉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 种感觉通道来获取信息。
03
运动知觉对于人类适应环境、进行体育运 动和操作技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04
运动知觉的准确性对于人类的工作和运动 技能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深度知觉
01
深度知觉是人对物体远近、前后 关系的感知。
02
深度知觉主要依赖于双眼视觉线 索,如双眼视差、透视线索等。
深度知觉对于人类适应环境、进 行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具有重要 意义。
03
深度知觉的准确性对于驾驶、操 作机器和体育运动等方面也有重
人类主要通过视觉、听觉和 触觉等感觉通道来获取物体 的空间信息。

大一心理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大一心理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大一心理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大一学生在学习心理学的第三单元时,通常会涉及到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会介绍和讨论这些知识点,并试图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们。

知识点一:感知和知觉感知和知觉是大脑如何接收、处理和解释外部信息的过程。

感知是通过我们的感官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等)来捕捉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而知觉则是大脑对这些感官信息的处理和解释。

感知和知觉的过程包括感觉器官接收外部刺激、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大脑对信号进行处理和解释,最终形成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这个过程涉及到许多基本概念和原理,如感觉阈、注意力、知觉机制等。

知识点二:学习和记忆学习和记忆是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

学习是获取新知识、技能和行为的过程,而记忆则是将学到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的能力。

学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条件反射、经典条件作用和认知学习等。

学习的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情境、动机、注意力等。

记忆则可以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和过程进行。

了解学习和记忆的过程对于大一学生很重要,因为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知识点三: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人类情绪体验的核心组成部分。

情绪是一种主观感受,通常伴随着生理和心理反应。

情感则是对情绪的主观评价和态度。

情绪和情感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了解情绪和情感的机制可以帮助大一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并提高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

知识点四: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人格和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两个重要分支。

人格研究个体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而社会心理学则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人格特征和个体差异对个人的行为和适应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揭示了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和互动规律。

了解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对于大一学生来说,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并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和合作能力。

总结:大一心理学的第三单元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医学心理学课件-第三章认知过程

医学心理学课件-第三章认知过程
感觉的种 类
适宜刺激
感受器
视觉

眼睛视网膜的视细胞
听觉

耳朵耳蜗的毛细胞
皮肤感觉 (温、冷、触、痛)
热、压力、伤害性刺激
皮肤的温点、冷点、压点、痛点
味觉
液体
舌头味蕾的味细胞
嗅觉
气体
鼻粘膜的嗅细胞
平衡感觉
身体的位置变化和运动
前庭器官的毛细胞
位置感觉
身体各部分的位置 变化和运动
肌、腱、关节中的神经末梢
知觉(perception):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 。
*
感觉的特性
医学心理学
01
02
03
04
感觉传导过程
感觉的种类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
感觉传导过程: 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感觉的种类
医学心理学
10
记忆的分类
医学心理学
按记忆形式(内容):
形象记忆
逻辑记忆
情绪记忆
运动记忆
按信息存留的时间:
瞬时记忆(感觉性记忆):0.25~1秒
短时记忆(工作记忆): 几秒至1分钟
长时记忆:几分钟至几年,甚至终生
*
记忆的基本过程 识记、保持/遗忘、再现(回忆和再认)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第二节 思维与语言
医学心理学
01
03
02
*
1
2
3
4
5
语言(language) 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正常人赖以进行思维的工具。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它包括语音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

认知心理学第三章_感知觉

认知心理学第三章_感知觉
解释字词优势效应 • Meicher(1973)认为字词优势效应是因为对字词和字母的
编码不同 • 还可从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来说明字词优势效应
二、客是两种方向不同 的信息加工过程,两者相互作用而构成统一的知 觉过程
第三节 模式识别 一、模式识别概述
• 模式:指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集合而 成的某种刺激结构或刺激的组合
• 模式识别:指人把输入刺激(模式)的信息与 长果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匹配,并辨认出该刺激 属于什么范畴的过程
支持模板匹配理论的实验证据:
• 菲利普斯(Phillis,1974)的实验 • Warren(1974)的实验 • Person的实验 • 模板匹配理论比较容易在计算机上加以
实现
模板匹配理论没有明确的问题:
• 对刺激的加工是从局部特征开始的还是 从整体特征开始的?
• 模板的编码形式是怎样的? • 刺激与记忆中的各种模板的比较是同时
• Lindsay & Norman(1977)、 Gibson(1969)的研究
• Neisser(1964)的实验 • Pritchard(1961)的固定网像实验 • 休伯和威塞尔(Hubel & Wiesel,1959,
1963,1968)的神经生理学研究 • Lettvin(1959,1961)的研究证明青蛙的
• 决策:比较之后,对刺激信息模式与哪一种记忆信息编码 最为匹配作出判断,从而了解模式的意义并赋予模式名称
三、模式识别理论
(一)模板匹配理论(Template-matching Theory)
核心思想:在人的长时记忆所编码的信息中,存储着 各式各样的来自个体过去经历的各种外部模式的拷 贝或复本,即模板,它们与外部刺激存在着一一对应 的关系

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电子教案

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电子教案
(一)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
(二)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能够觉察差异的刺激量的最小差别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能够觉察刺激物最小差别量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两者呈反比。
(三) 感觉的相互作用
1. 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受器中的其他刺激影响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的现象称为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有两种形式,为感觉适应和感觉对比。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一种主要手段,它在人的一切实践活动中具有重大的作用。人们通过观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获得对事物具体而鲜明的印象。观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知觉,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主动知觉过程。观察比一般的知觉有更深的理解性,因为思维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观察也被称为思维的知觉。这使得观察具有以下几个特殊的特点:
(1)精确知觉。精确知觉是对事物或现象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清晰的反映。
(2)模糊知觉。事物或现象在人脑中形成的映像不清晰,这时产生的知觉就是模糊知觉。
(3)错觉。错觉是人们观察物体时,由于物体受到形、光、色的干扰,加上人们的生理、心理原因而误认物体所产生的与实际不符的判断。错觉包括物体错觉和对人的错觉。物体错觉主要有以下几种:
② 温度觉。温度觉是指皮肤对冷、温刺激的感觉。温度觉包括冷觉和温觉两种。
③ 痛觉。痛觉是对伤害有机体的刺激所产生的感觉。
2. 内部感觉
(1)动觉。动觉也就是运动觉。它是主体辨别自身姿势和身体某一部位的运动状态的内部感觉。
(2)平衡觉。反映头部位置和身体平衡状态的感觉称为平衡觉。引起平衡觉的适宜刺激是身体运动时速度和方向的变化,以及旋转、震颤等。
三、感觉和知觉的规律在教育中的运用

心理学感知觉

心理学感知觉

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指个体对时间 的流逝和先后顺序的感知 。
个体的时间知觉受到心理 状态、情绪、注意等因素 的影响。
ABCD
时间知觉依赖于多种感官 信息,如视觉(日夜交替 、时钟)、听觉(滴答声 、节拍器)等。
时间知觉对于个体的工作 和生活安排、时间管理等 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指个体对物体或自身运动状态的感知。
听觉
总结词
听觉是通过耳朵接收声波信息,大脑处理后形成听觉感知。
详细描述
听觉感知包括对声音的音调、音量、音色和节奏等的识别。耳朵能够接收声波的 范围非常广泛,大脑通过处理这些信息,使我们能够听到各种声音,如音乐、语 言和环境噪音等。
触觉
总结词
触觉是通过皮肤接触外界刺激,大脑处理后形成触觉感知。
详细描述
心理学感知觉
目录
• 感知觉概述 • 感觉 • 知觉 • 感知觉与心理学的关系
01
CATALOGUE
感知觉概述
感知觉的定义
感知觉
01
个体通过感觉器官接收信息,并在大脑中形成对事物的主观认
识的过程。
感觉
02
个体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并将这些刺激转化为神经冲
动,传递到大脑皮层的过程。
知觉
03
大脑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组织和解释,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
记忆中的信息可以影响我们的感知,而感知到的信息也可以激活记 忆中的相关内容。
感知觉与思维
感知觉是思维的基础
我们的思维过程需要借助感知觉所获取的信息来进行。
感知觉影响思维的方向
感知到的信息可以引导我们的思维方向,影响我们的思考结果。
思维对感知觉的影响
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也会影响我们对感知信息的解释和组织 。

大学心理学课件第三章 感知觉

大学心理学课件第三章 感知觉


听觉(hearing)

听觉是个体对声音刺激的觉察。 (1)听觉适宜刺激的频率 20~20000HZ的声波,人耳最 敏感的声波频率是 1000~4000HZ。 (2)听觉的基本特性 听觉具有音调、音响、声音 的掩蔽三种特性。
音调(音高)
音调是表示声音高低的感觉,主要是由声 波的频率决定的。 频率越大,听到的声音就越高。

感觉适应实例
视觉适应 暗适应: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 高的时间过程。

如我们从阳光照射的室外进入电影院,或在夜 晚由明亮的室内走到室外,开始时觉得一片漆 黑,什么也看不见,经过一段时间,眼睛开始 能看清黑暗中的物体,说明视觉感受性提高了。

明适应:与暗适应相反,指由暗处转入亮 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暗适应 时间较长,而明适应时间很快,很短暂。

二、知觉的种类

(一)物体知觉(P53—P54)
概念:以物质或物质现象为知觉对象的知觉,即 物体知觉。 1、视知觉、听知觉和触摸知觉 视知觉:以视分析器为主,有运动分析器参加的 知觉。 听知觉:以听分析器为主,有运动分析器参加的 知觉。 触摸知觉:是手足和身体皮肤感觉与运动觉协同 活动产生的知觉。

视觉后象表现得最明显。

感觉后象的应用: 感觉后象可以使我们对断续出现的刺激产 生连续的感觉。当然,这种断续刺激的出 现必须达到一定的频率。电影正是运用了 感觉后象的心理学原理。
(三)感觉对比 定义: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官接受不同的刺激 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 器时产生同时对比。
运动觉:

它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 紧张程度,是内部感觉的一种重要形态。

心理学感知觉最新版

心理学感知觉最新版

胃痛等。
.
感受性及其测定
感受性 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 不同的人对剌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 ❖ 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称感觉阈限。 ❖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剌激存在或剌激发生变化所 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 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 ❖ 阈限又分为 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
感知觉
.
(一)感觉:
1. 感觉的一般概念。 2. 感觉的分类。 3. 感受性及其测定。 4. 感觉剥夺实验。 5. 感觉的意义。
.
感觉的一般概念
❖ 一般概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 人脑中产生对这个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过程:
适宜 刺激
传入神经
感受器
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
产生 感觉
.
知觉的分类:
根据知觉时 起主导作用的 分析器为标准
根据知觉 所反映的 事物特性
视听触嗅味 空 时 运





间 知
间 知
动 知
觉觉觉觉觉 觉 觉 觉
.
空间知觉:
❖ 包括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 等特性的知觉。
❖ 大小知觉、形状知觉、距离知觉、方位 定位。
.
时间知觉
❖ 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是一种感知时间长短、快慢、节奏、先 后复杂知觉。
E=1/R
.
人类各种感觉的绝对感觉阈限
❖ 视觉:30英里以外的一烛光 ❖ 听觉:安静环境中20英尺以外的手表滴答声 ❖ 味觉:两加仑水中的一匙白糖 ❖ 嗅觉:弥散于6个房间中的一滴香水 ❖ 触觉:从一厘米距离落到你脸上一个苍蝇的翅膀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感知觉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感知觉

1
听觉感知训练
2
通过听觉刺激的辨别和分类,培养幼
儿对不同声音的敏感性和辨别能力,
提高听觉感知的准确性。
3
嗅觉和味觉感知训练
4
通过让幼儿接触各种气味和味道,培 养幼儿对嗅觉和味觉的感知能力,提
升他们对食物和环境的认知。
视觉感知训练
通过观察、辨别和比较各种视觉刺激, 帮助幼儿提升视觉感知能力,加强对 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感知觉
感知觉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它与神经系统密不可分,对幼儿的 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概述感知觉的定义和作用
感知觉是指幼儿通过感受外界刺激,获得有关事物的信息和经验的过程。它帮助幼儿了解世界、与环境 互动、发展认知能力。
感知觉的神经生理学
感受器的种类与特点
幼儿的感受器包括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嗅觉和味觉。每个感受器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嗅觉和味觉 感知测试
通过让幼儿闻气味 和品尝味道,测试 他们对嗅觉和味觉 的感知和辨别能力。
未来感知觉研究的发展方向
未来的感知觉研究应该关注幼儿感知觉的发展规律和差异,深入探索感知觉的神经机制,以及感知觉训 练对幼儿发展的长期影响。
传送感知信息的神经通路
感知信息通过神经通路传送到大脑。不同感受器的神经通路会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解读。
大脑对感官输入信息的处理方式
大脑接收感官输入信息,并对其进行整合、解码和理解,从而形成幼儿对事物的认知和体验。
幼儿时期感知觉的特点
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过程
幼儿的感知觉能力会随着年 龄的增长逐渐发展和完善, 从最初的基本反应,到能够 更准确地感知和辨别事物。
感知觉测试
视觉感பைடு நூலகம்测试

3第三章 感知觉

3第三章 感知觉

即过去的知识经验主要是以假设、期望或图 式的形式在知觉中起作用的。人在知觉时, 接收感觉输入,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形 成关于当前的刺激是什么(Bruner,1957; 成关于当前的刺激是什么(Bruner,1957; Gregory,1970),或者激活一定的知识 Gregory,1970),或者激活一定的知识 单元而形成对某种客体的期望 (Neisser, (Neisser, 1967)。知觉是在这些假设、期望等的引 1967)。知觉是在这些假设、期望等的引 导和规划下进行的。
关于客体优势效应的实验
Earhard(1980)运用了平面图形依旧发 Earhard(1980)运用了平面图形依旧发 现了客体优势效应。认为图形的三维性不 是产生客体优势效应的必要因素。 Earhard改变注视点的位置发现了不同的结 Earhard改变注视点的位置发现了不同的结 果,因此尝试用总体分析与局部分析的观 点来解释实验的结果。即客体优势效应不 依赖于图形的三维性,而是依赖总体分析 作用。
二、模式识别过程 模式识别的初级阶段——分析 模式识别的初级阶段——分析 模式识别的第二个阶段——比较 模式识别的第二个阶段——比较 模式识别的第三个阶段——决策 模式识别的第三个阶段——决策
三、模式识别理论
模板说 也叫模板匹配理论,是模式识别的最简单的 一种理论假设。 它的核心思想是,在人的长时记忆中存储着 各种各样的来自个体过去经历的各种外部 模式的拷贝或复本,即模板(Template) 模式的拷贝或复本,即模板(Template), 它们与外界刺激模式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 系。模式识别的过程就是刺激信息与脑中 某个或某些模板产生最佳匹配的过程。
当目标线段单独出现时, 当目标线段单独出现时,被试报告其方位的 正确率只有55%;而当目标线段作为封闭、 正确率只有55%;而当目标线段作为封闭、 连通的图形的组成部分时, 连通的图形的组成部分时,报告正确率却高 86%。 达8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感知觉
一、单项选择题
1.()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A.视角 B.视敏度 C视野 D.明适应
2.一个人换了衣服和发型,但是我们仍然能够认出他,这体现了()。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恒常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不变性
3.下列哪项不属于知觉的恒常性表现()。

A.大小的恒常性 B.重量的恒常性 C.形状的恒常性 D.颜色的恒常性
4.“吃过苦的中药后再吃糖,感觉糖特别甜,吃过糖后再吃中药,感觉特别苦”这是()现象。

A.感觉后象 B.感觉适应 C.感觉对比 D.感觉的相互作用
5.晚上当我们从比较暗的室外来到明亮的室内时,视觉的感觉阈限会()。

A.降低 B、提高 C.不变 D.不一定
6.注视打开的电灯几分钟后闭上眼睛,眼前会产生一片黑背景,黑背景中间还有一电灯形状的光亮形状,这是()现象。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后象 D.感觉的相互作用
7.知觉恒常性受各种因素影响,其中()线索有重要作用。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
8.关于错觉的说法正确的是()。

A.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感觉 B.错觉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个人心理的原因
C.错觉不存在个体差异 D.错觉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纠正的
9.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

A.观察 B.想象 C.意志控制 D.记忆
10.在对事物的知觉中有以往经验,只是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作出说明,这一特性是()。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恒常性 D.知觉的整体性
11.一个人从我们的面前越走越远时,我们并没有觉得他越来越小,这是()。

A.知觉选择性 B.知觉理解性 C.知觉整体性 D.知觉恒常性
12.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

A感觉阈限 B.绝对感觉阈限 C.差别感觉阈限 D.相对感觉阈限
13.()的视觉敏感发展到一生中的最高水平。

A.小学生 B.中学生 C.大学生 D.成人
14.人的心理活动能在时间上连续,主要是由于()。

A.记忆的作用 B.思维的作用 C.想象的作用 D.联想的作用
15.人从明处突然进入暗处,人的感觉阈限()。

A.缓慢下降 B.急速下降 C.缓慢上升 D.急速上升
16.“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味觉刺激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感觉适应
17.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变化的现象是()。

A.联觉 B.幻觉 C.感觉对比 D.感觉适应
18.“月明星稀”是感觉的()现象。

A.适应 B.对比 C.后像 D.错觉
19.如果用眼睛注视一朵绿花,约一分钟,然后将视线转向身边的白墙,那么在白墙上将看到一朵红花,这种现象是()。

A.正后像 B.负后像 C.视觉适应 D.感觉对比
20.看两歧图形时,知觉的对象和背景可以发生变化,这说明了知觉的()。

A.理解性 B.恒常性 C.整体性 D.选择性
21.电视、电影、活动性商业广告运用的知觉现象是()。

A.诱发运动 B.动景运动 C.自主运动 D.运动后效
22.看见一面红旗,人们马上能认出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A.感觉 B.视觉 C.色觉 D.知觉
23.漫画家在画人物时仅勾勒数笔,人们就能看出画的是谁,这里反映出的是知觉的()特征。

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24.在多媒体教学中,采用提高刺激物的强度等做法来突出教育内容是利用了知觉的()。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整体性
25.在注视飞速开过的火车之后,会觉得附近的树木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是()。

A.诱发运动 B.动景运动 C.自主运动 D.运动后效
26.在绿草地上的彩色蝴蝶很容易被人发现,这主要体现了知觉的()特征。

A.完整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意义性
27.一切较高级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是()。

A.思维 B.感觉 C.记忆 D.想象
28.看到一个苹果、听到一首乐曲、闻到花的芳香,这些都是()现象。

A.思维 B.感觉 C.知觉 D.想象
29.一个实际身高为180厘米的人,距离观察者分别为3米、5米、15米时,观察者都觉得这个人的大小是不变的。

这是由于知觉具有()。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30.在一定的时间内,人不能感觉到所有的刺激,而仅仅感受能够引起注意的少数刺激,这就是知觉的()。

A.选择性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31.当收音机里播出《唱支山歌给党听》时,无论是男高音独唱还是女高音独唱,抑或是童声独唱,你都能辨认出来。

这是因为人的知觉有()。

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32.在教学中,将分散的笔画组织成字,或将单个的字组织成词,或将词连成适当的句子,都会提高注意()品质。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
33.刚入学的儿童,写字时往往顾此失彼,这是因为注意品质中()不强。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
34.人们用手拿一公斤棉花和一公斤铁时,你会感到铁块重,这是属于()。

A.选择性 B.整体性 C.错觉 D.恒常性
35.穿竖条条图案衣服的人显得苗条,穿横条条图案衣服的人显得胖些,这是()。

A.选择性 B.整体性 C.错觉 D.恒常性
36.在噪音的持续作用下,病人拔牙时不觉得很痛,这是由于()。

A.不同感觉相互作用 B.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C.感觉的适应 D.抑制作用
37.刚入学的儿童写字用铅笔和田字格本,是根据()水平决定的。

A.视觉发展 B.听觉发展 C.肤觉发展D.运动觉发展
38.刚入学的儿童做体操时,对“向左转”、“向右转”的口令反应不够灵敏和准确,学汉字和阿拉伯数字时常“6”、“9”不分,“bd”、“qp”不分。

这是由于低年级儿童的()水平不高。

A.大小知觉 B.形状知觉C.方位知觉 D.距离知觉
38.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反而使听觉比正常人更敏锐,这是()。

A.感觉对比
B.感觉适应
C.联觉
D.感觉补偿
39.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因为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40.下列选项中属于感觉范畴的是()。

A.去一个景点旅游,对该景点感觉良好B.进到一个黑屋子中,感觉一片漆黑
C.老李感觉小张是个有前途的青年 D.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感觉像进了迷宫
二、多项选择题
1.知觉的基本特性有()。

A.选择性 B.理解性 C.集中性 D.整体性 E.恒常性
2.内脏感觉包括()。

A.动觉 B.静觉 C.痛觉 D.机体觉 E.温度觉
3.似动知觉的主要形式有()。

A.自主运动 B.诱发运动 C.动景运动 D.运动后效 E.感觉后效
三、填空
1.感觉阈限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与_________两种。

2.人类对颜色的视觉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特性。

3.人类的听觉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特性。

4.视觉适宜的刺激是波长为_________毫微米,听觉适宜的刺激是频率为_________赫兹的声波。

5.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色使人产生冷的感觉,这种现象是_________。

6.感受性越低,感觉阈限越_________;感受性越高,感觉阈限越_________。

7.对事物的歪曲知觉是_________,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四、判断题
1.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使听觉更加敏锐的现象是感觉的补偿。

2.知觉是多种感觉的简单相加。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

4.人们看到月亮在动,云是静止的,属于知觉现象中的自主运动。

5.错觉不是知觉。

6.人的感受性是可以改变的。

7.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精确。

8.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9.对象与背景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10.人在明适应的过程中,感受性是提高了。

11.感觉仅依赖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依赖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

12.我们看见外界事物的运动是运动觉。

13.微光刺激提高听觉的感受性,强光刺激则降低听觉的感受性,这是感觉的相互作用。

14.人的感觉能力的高低是天赋的,训练是无济于事的。

15.近视眼的人,视敏度比正常人低。

16.觉察刺激之间微弱的差别的能力称为差别感觉阈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