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 新语
群书治要(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列子治要 墨子治要
文子治要 曾子治要
吴子治要 商君子治要
尸子治要 申子治要
慎子治要
孟子治要
尹文子治要
庄子治要 尉缭子治要
孙卿子治要 吕氏春秋治要
三略治要
韩子治要
新语治要
1
贾子治要
2
淮南子治要
3
盐铁论治要
4
新序治要
5
说苑治要
01
桓子新论治 要
02
潜夫论治要
03
崔寔政论治 要
04
昌言治要
05
群书治要(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国学
谏官
蒋子万机
政术
坎卦
魏徵
新论
经典
唐太宗
宗旨 卦
蹇卦
中华
政论
革卦
时务
咸卦
政要
Hale Waihona Puke 睽卦内容摘要内容摘要
《群书治要》是我国古代治政书籍的选辑,是唐初著名谏官魏徵及虞世南、褚遂良等受命于唐太宗李世民, 以辑录前人著述做谏书,为唐太宗“偃武修文”“治国安邦”,创建贞观之治提供警示的匡政巨著。它取材于六 经、四史、诸子百家,上始五帝,下迄晋年,以“务乎政术,存乎劝戒”为宗旨,着于“博而要”的原则,从上 万部、近九万卷古籍中精选而成,计六十五部约五十余万言,可说字字珠玑,集思想之万象。
申鉴治要
06
中论治要
1
典论治要
2
刘廙政论治要
3
蒋子万机论治 要
【古代文学素材专题】“博学专精”的写作素材
【古代⽂学素材专题】“博学专精”的写作素材●多闻以为富。
《孔⼦家语·儒⾏》见闻⼴博可以丰富⾃⼰的学识。
●海以合流为⼤,君⼦以博识为弘。
《三国志·蜀书·秦宓传》博识:学识丰富。
弘:光⼤。
海因汇集百川⽽浩阔,君⼦因博取诸家⽽有所发扬。
●学者,贵能博闻也。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家训·勉学》学习崇尚⼴听博闻。
●明六经之旨,涉百家之书。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家训·勉学》六经:六部儒家经典(诗、书、易、礼、乐、春秋)。
求学者要明⽩六经的要旨,历览百家的典籍。
●能多种⾕,谓之上农;能博学问,谓之上儒。
汉·王充《论衡·别通》儒:学者。
好的农民多产粮⾷,好的学者学问渊博。
●博通众流百家之⾔。
《后汉书·王充传》学术上要博通各流派之所长。
●⼈⾔百家之⾔,犹海怀百川之流也。
汉·王充《论衡·别通篇》含:包容。
要注意吸取各家之长。
●腹中贮书⼀万卷。
唐·李颀《送陈章甫》形容博览群书。
●时⽆远近,事⽆世巨细,以成博识。
唐·刘知⼏《史通·杂说中》时间不分远近,事情不分⼤⼩,都要通晓,以便成为学识渊博有⼈。
●兼总众说,巨细不遗。
宋·朱熹《朱⼦全书·诗·纲领》包括各家各派的学说,⼤⼩⽆漏。
●坐集千古之智。
明·⽅以智《通雅·考古通论》要⼴为收集久远古代的智慧(指著作)。
●强学博览,⾜以通古今。
宋·欧阳修《赐翰林学⼠吴奎乞知青州不允诏》强学:努⼒学习。
博览:⼴泛阅读。
努⼒学习,博览群书,就能够通晓古今事理。
●多识由博学。
宋·欧阳修《和圣俞唐书局后丛莽中得芸⾹⼀本之作⽤其韵》见识多是因为学得多。
●不局于⼀家,必并收并览。
宋·郭熙、郭思《林泉⾼致·⼭⽔训》学习应不限于⼀家,⽽必须各家典籍都读,以便兼取众长。
群书治要--古圣精句百言
群书治要-------古圣精句百言(整理未完,敬请指正)《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初年(公元627 年)下令编辑的一部资政巨著。
古圣先贤之文化教育,能为全世界带来永恒之安定和平。
断疑启信,圣贤传统文化,诚敬、力行。
老祖宗留传治国智慧、理念、方法、经验与成效,是历经千万年累积的宝藏结晶。
《群书治要》至珍至贵!能深解落实,天下太平,个人幸福,自然可得;和谐社会、大同之治的世界指日可待。
祝您在古圣先贤智慧的引领下,身心和谐、家庭和乐、事业和顺;希望《治要》帮助社会化解一切冲突,带向安定、幸福、美满、和平。
让我们同心携手,创造和谐世界!01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0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卷一周易)0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也。
(周易)04圣人之用兵也,将以利物,不以害物也;将以救亡,非以危存也。
好战者亡,忘战者危。
(政要论)05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恬谈为上,胜而不美。
而美之者,是乐杀人也。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上左,凶事上右。
偏将军处左,上将军处右,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战胜则以丧礼处之。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06十万之师出,费日千金。
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胜,善之善者也(尉缭子)07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卷七礼记)08子曰:人而无远虑,必有近忧。
(卷九.论语)09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
是故君子,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卷三十四老子)11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卷二尚书)12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卷一周易)13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群书治要经典名句100句
群书治要经典名句不能治一人之诬,必召千万人之讼。
察万物之自然,尽群书乃快乐。
充栋汗牛谓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
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
语出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
《商君书、更法》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
《商君书·更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读书而不临证,不可以为医;临证而不读书,亦不可以为医。
(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李冠仙仿寓意序》)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
《商君书·壹言》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
苏辙——《上皇帝书》法立于上,教弘于下。
《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
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
是以大雅君子恶速成。
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
《后汉书》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共患易,共利难。
患者人之所同畏也,利者人之所同欲也。
同其畏心,其势必合;同其欲心,其势必争。
古之所谓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民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然而其任可得而称也。
——《南齐书·序》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
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
——朱和羹《临池心解》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搢笏干戚,不适有方铁铦;登降周旋,不逮日中奏百;狸首射侯,不当强弩趋发;干城距冲,不若堙穴伏櫜。
古人亟于德,中世逐于智,当今争于力。
举大事者,不忌小怨。
——《后汉书》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郑玄良医之门多病人。
北大古典文献学历年名词解释
北大古典文献学历年名词解释北大中文1989古文献专业试题1.三通、九通 2.十驾斋养新录3.考信录 4.考据、义理5.别录、七略 6.影宋、覆宋7.史记三家注8.释事忘义9.不校校之10.审辞气北大中文1989古文献专业基础试题1.七略 2.右文3.四部 4.小令5.錯簡 6.監本7.平水韵 8.四六文9.四書五經 10.一條鞭法北大中文1991古文献专业试题1.解老喻老(4分) 2.以意逆志(2分)3.望文生訓(2分) 4.釋事忘義(3分)5.不校校之(3分) 6.版式(3分)7.讀若、讀曰、當為(6分)8.四部正訛(2分)9.讖緯(3分)10.尚書古文疏證(2分)北大中文1991古文献专业基础试题1.春秋外傳(2分) 2.以訓詁代本字(2分) 3.史注二體(4分) 4.疏不破注(3分)5.二重證據法(3分) 6.互著,別裁(4分)7.覆宋、影宋(4分)8.玄學(3分)9.廣雅疏證(2分)10.七緯(3分)北大中文1992古文献专业基础试题1.錯簡 2.底本3.租庸調 4.三家詩5.黨錮之禍 6.九流十家7.六朝 8.四書9.黃巾起義 10.樂府古詩北大中文1993古文献专业试题1、伏生2、司马迁3、刘歆4、梅颐(赜)5、孔颖达6、朱熹7、阮元 8、张元济北大中文1996古文献专业试题1.春秋内外傳 2.周官(2分)3.先鄭后鄭4.底本之是非,立說之是非(4分)5.詩本義6.玄學(3分)7.剩文、奪文 8.一聲之轉(3分)9.疏不破注 10.影宋本(3分)北大中文1996古文献专业基础试题簡答下列著作的著者或編者,成書的朝代(10分)1.楚辭章句 2.文選3.經典釋文 4.一切經音義5.史通6.通典7.唐詩三百首 8.古文觀止9.讀書雜誌簡明解釋下列詞語的内容要點,不作評論1.律賦 2.八股文3.十家九流 4.三教九流5.六藝6.四書7.郡國 8.花甲9.五行相生 10安史之亂北大中文2002古文献专业试题1.离经释意2.影宋覆宋3.一声之转4.石渠奏议5.互训递训6.桐城派7.汲古阁 8.五德终始9.三豕涉河 10.三体石经写出著作的著者及其年代1.周易正义2.书集传3.诗集传4.诗三家义疏5.春秋左传诂6.尔雅义疏7七经小传 8. 潜夫论9.酉阳杂俎 10.杜诗详注北大中文2002古文献专业基础试题1.祓禊2.四库全书3.次韵4.三家分晋5.郭店楚简6.三舍法7.庙号 8.祠禄9.安史之乱 10.三省六部写出下列人物的著作王应麟王引之钱大昕刘向洪迈刘知几司马光王夫之阮元北大中文2003古文献专业试题1.理校2.大题小题3.刊成不统4.中秘书5.疏不破注6.始一终亥7.轻唇音 8.顾广圻9.十驾斋养心录10.元典章校勘释例北大中文2003古文献专业基础试题1.博士弟子2.三统历3.安史之乱4.门阀士族5.九流十家6.四库全书7.居延汉简 8.三辅9.五行 10.类书北大中文2004古文献专业试题1.鱼尾 2、七志3、七录4、汲古阁5、殿本6、不校校之7、汲冢书 8、史志目录9、一声之转 10、蝴蝶装11、六艺 12、天一阁13、七略写出下列古籍著述者1.十三经注疏2.文选六臣注3.史记三家注北大中文2004古文献专业基础试题1、传记博士2、三公九卿3、古文运动4、五声八音5、宛述6、七科谪7、祆教 8、三正9、正始石经 10、叶音11、敦煌遗书 12、孤平拗救13、五服写出下列著作作者、朝代,有注疏的也要写出(26分)1、《樊川诗集注》 2、《孟子正义》3、《楚辞集注》4、《申鉴》5、《华阳国志》6、《天下郡国利病书》7、《古文四声韵》 8、《六书音韵表》9、《新论》 10、《广宏明集》11、《册府元龟》 12、《洛阳伽蓝记》13、《剑南诗稿》北大中文2005古文献专业试题1.刘向2.九品官人制3.二重证据法4.续修四库5.日知录6.永乐大典7.百衲本 8.丛书北大中文2005古文献专业基础试题一、写出著作的著者及其年代1.白虎通义2.后汉书3.直斋书录解题4.诗古微5.唐音癸籖6.广雅疏证7.九家集注杜诗 8.建炎以来系年要录9.夷坚志 10.唐诗别裁集11.古文辞类篡 12.乐府诗集13.玉海 14.说苑二、名词解释1.九品中正2.党锢之祸3.科制4.墨辨5.秘阁6.古本竹书纪年7.宋明理学 8.改土归流9.九流十家 10.四书五经北大中文2006古文献专业基础试题一、寫出下列古籍的編著者及其時代1.春秋繁露2.山帶閣注楚辭3.水經注4.獨斷5.詩序辯說6.河岳英靈集7.桯史 8.抱樸子9.三朝北盟會編 10一切經音義11顏氏家訓 12容齋隨筆13詩本義 14唐音癸籤15郡齋讀書志二、名詞解釋1.《七略》2.讖緯3.類書4.會要5.《曲禮》6.十三經7.租庸調 8.涵芬樓9.三省六部 10.天干地支寫出下列古籍的編著者及其時代1.经韵楼丛书2. 粤雅堂丛书3.文选楼丛书4.雅雨堂丛书北大中文2007古文献专业试题1.校雠學2.轉注3. 叶音說4.右文說5.影宋覆宋6..乾嘉考據學7.二重證據法8.郭店楚簡北大中文2007古文献专业基础试题名词解释1.谥号2.经折装3.平水韵4.玄武门之变5.元祐党争6.台谏写出朝代作者1.广弘眀集2.十七史商榷3.香草校书4.十六国春秋5.韩诗外传 6 .杜诗详注7.万首唐人绝句 8.诗人玉屑9.经义述闻北大中文2009古文献专业基础试题1、名词解释1.居延汉简2.辨伪学3.征辟4.平水韵5.理校6.藩刻本7.《七略》 8.三体石经9.《经典释文》,2、写时代及作者1.《玉海》2.《国史经籍志》3.《史略》4.《集古录》5.《尚书古文疏证》6.《辍耕录》7.《紫微诗话》 8.《少室山房笔丛》北大中文2009古文献专业试题一、名词解释1.《周髀算经》2.天一阁3.十通4.他校5.《春秋左传旧注疏证》6.义训7.银雀山汉简 8.旋风装9.《史记》三家注 10避讳二、时代及作者1.《带经堂诗话》2.《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3.《五代会典》 4.《辍耕录》5.《玉函山房辑佚书》 6.《史略》7.《楚辞通故》 8.《孟子章句》9.《桓子新论》 10.《玉海》11.《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北大中文2010古文献专业基础试题一、名词解释1.丛书2.金石学3.百衲本4.六艺5.六义6.乙转7.如字 8.《困学纪闻》9.《中经新簿》 10.宫内厅书陵部二、写著作时代及作者1.《读书敏求记》2.《诗本义》3.《风俗通义》4.《孟子章句》5.《逸雅》6.《酉阳杂俎》7.《龙龛手鉴》 8.《学林》9.《毛诗古音考》 10.《义门读书记》北大中文2010古文献专业试题一、名词解释1.科斗文2.皕宋楼3.覆刻本4.阙文5.千顷堂书目6.正始石经7.类书 8.校雠通义9.谶纬 10.汲冢书二、写著作时代及作者1.流沙坠简2.说文答问3.周礼汉读考4.匡谬正俗5.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6.春秋左传诂7.论语义疏 8.小学绀珠9.滹南遗老集 10.楚辞章句北大中文2011古文献专业试题一、名词解释(50分)1.以意逆志2.等韵3.递修本4.辟雍5.彖传6.古逸丛书7.乾嘉学派 8.孔壁书9.宋监本 10.义疏二、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年代1.《古今书录》2.《十七史商榷》3.《五经异义》4.《挥麈录》5.《集古录》6.《三代吉金文存》7.《藏园群书经眼录》 7.《清朝续文献通考》8.《春秋左氏经传集解》。
古代文艺领域写作素材
古代文艺领域写作素材纳谏·用谋●当局称迷,旁观必审。
《旧唐书·元行冲传》下棋的人容易糊涂,看棋的人看得清楚。
比喻当事者往往因考虑得失而认识不清,不如局外人看得全面、客观。
●当局者之十,不足以当旁观者之五。
明·吕坤《呻吟语·应事》十个当事者不如五个旁观者看得清楚。
●局外之言,往往多中。
清·申涵光《荆园小语》局外之言: 当事人以外的话。
中(zhòng):应验,中肯。
●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傍观冷眼人。
《脂砚斋评红楼梦》第2回要想知道目前兴衰的征兆,一定要问旁观以冷静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的人。
●自家有过,人说要听;当局者迷,旁观者醒。
清·陈宏谋《养正遗规》卷下自家:自己。
过:过失。
●从善如流,宜哉!《左传·成公八年》从善:听从善言。
如流:如流水一样畅通无碍。
宜:合适,应当。
●尊贤任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
汉·王符《潜夫论·思贤》尊重贤明,使用能人,想信忠义之士,接受忠义之谏,因此国家安定。
●从谏如流。
汉·班彪《王命论》君王能随时听取别人的规劝。
汉代王符《潜夫论·明暗》: 从谏如顺流。
●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绳:墨绳,木工打直线用的工具。
木料通过墨绳,就能取直;人能接受别人规劝,就会变成道德高尚的人。
唐·吴兢《贞观政要·求谏》: 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纳谏昌,拒谏亡。
宋·胡宿《论诘责言官事涉后宫之亲》纳谏:君王听取下的规劝。
拒谏:拒不听取下面的规劝。
●土负水者平,木负绳者正,君受谏者圣。
汉·刘向《说苑·正谏》负:背倚,背靠着。
绳:墨绳。
●人之将疾者,必不甘鱼肉之味;身之将败者,必不纳忠谏之言。
北朝·北齐·刘昼《刘子·贵言》疾:患病。
不甘:不喜欢。
●多见者博,多闻者知,距谏者塞,专己者孤。
《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
《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群书治要》序《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公元五九九年——六四九年)于贞观初年下仙编辑。
太宗十六岁随父从军,起义宁定动乱的社会,戎马倥偬十余年。
二十七岁即帝位后,偃武修文,特冸留心于治宁之道,休生养民。
太宗英武善辩,遗憾早年从军,读书不多。
鉴于前隋灭亡之失,深知创业不易,孚成维艰,在位期间,鼓励群臣进谏,批评其决策过失。
仙谏官魏征及虞世南等,整理历付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宁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
上始五帝,下迄晋付,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五种,共五十余万言。
书成,如魏征于序文中所说,实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治世宝典。
太宗喜其广博而切要,日日手不释卷。
曰:「使我稽古临事不惑者,卿等力也」。
由是而知,贞观之治的太宁盛况,此书贡献大矣!诚为从政者必读之宝典。
然因当时中国雕版印刷尚未发明,此书至宋初已失传,《宋史》亦不见记载。
所幸者,日本金泽文库藏有镰仓时付(一一九二——一三三○年)日本僧人手写《群书治要》的全帙。
并于清乾隆六十年,由日人送回中国本土。
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和台湾分冸以此版为底本影印出版。
二○一○年岁末,净空幸得此书,反复翻阅,欢喜无量,深刻体会古圣先贤之文化教育,的能为全世界带来永恒之孜定和宁。
最极关键者,即国人本身,必顸真正认识传统文化,断疑启信。
圣贤传统文化实为一切众生自性流露,超越时空,亘古弥新。
学习关键,端在「诚敬」二字。
《曲礼》曰:「毋不敬。
」前清康熙曰「临民以主敬为本」。
「诚与敬,千古相传之学,不越乎此。
」程子曰:「敬胜百邪。
」说明修身进德、冺世济民、唯「诚敬」二字,方能圆三成。
若对古圣先王之教育毫无诚敬,纵遍览群籍,亦难获实益。
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也。
过去孙中山先生于三民主义讲演中(民族主义第四讲)曾云,「欧洲的科学发达、物賥文明的进步,不过是近来二百多年的事。
《群书治要》中的得人之道
《群书治要》中的得人之道为政之要,在于得人哀公问政。
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于得人。
”——《孔子家语》(“得人”对于治理国家、管理企业都至关重要。
)“夫圣人者,不是而出者也,贤能之士,何世无之。
欲王则王佐至,欲霸则霸臣出,欲富国强兵,则富国强兵之人往。
求无不得,唱无不和,是以天下之不乏贤也,顾求与不求耳,何忧天下之无人乎!” 。
——《傅子》(有能力的人每个时代都有。
舜、周文王、周公、齐桓公等都能获得贤者。
只是看领导者求不求贤者而已。
齐宣王与淳于髡的对话,齐宣王独少一爱:贤才)“凡亡国之君,其朝未尝无致治之臣也,其府未尝无先王之书也,然而不免乎亡者,何也?其贤不用,其法不行也。
苟书法而不行其事,爵贤而不用其道,则法无异于路说,而贤无异于木主也。
”——《中论》(天下并不是缺少贤臣,事实是即使有了贤臣,也得不到重用,甚至统治者根本没有想方设法地去求取贤才。
)(一) 得人之道1. 1) 以善感人高薪所求,未必贤才“夫善道存乎心,无远而不至也。
恶行著乎己,无近而不去也。
周公躬行礼义,郊祀后稷,越裳奉贡而至,麟凤白雉草泽而应。
殷纣无道,微子弃骨肉而亡。
行善者则百姓悦,行恶者则子孙怨,是以明者可以致远,否者以失近。
”——《新语》(能否感召到人才,关键在于领导者自身的修为。
如果君主有公心,并且有善、有德,结果就会感召很远地方的人都来投奔、学习)“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大学》(领导者若是一个有德行的人,那么他所感召的人才,都是德才兼备的人,这些有德行的人,汇聚到一起,众志成城才能将资源最大化利用。
高薪不一定能聘请到贤才。
聘请人才关键在于考察人才的德行修养,一味的进行金钱诱惑最终会得不偿失,因为钱财来的人也很可能因为钱财走。
)2)求得贤士,须修己德“有清白之志者,不可以爵禄得;有守节之志者,不可以威刑胁。
故明君求臣,必视其所以为人者而致焉。
群书治要心得
《群书治要心得》第四章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群书治要》的仁义思想“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
在“道”和“德”没有了之后,“仁”“义”开始显现出来。
在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王的时代,“德”也没有了,就用“仁”,夏商周三代是以“仁”治天下。
“失仁而后义”,而到了东周时期,春秋战国的时代,“仁”没有了,则是以“义”来治理天下。
在没有了“仁”之后,“义”显现出来。
我们看到,在春秋战国时代,涌现出很多的“义”士。
“仁”“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在儒家五常中是极为重要的,是修身、齐家、治国之本。
一、仁者爱人,义者循理什么是仁和义?在《群书治要·周易》上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也就是说仁义是做人之本,“不仁不义”的人,就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的人。
而古圣先王的教化,其核心也在“仁义”二字,如《群书治要·列子》上说:“圣人之教,非仁则义”,说明圣人教化天下,不是仁,就是义。
仁义是什么意思?在《群书治要·荀子》中讲到:“仁者爱人,义者循理。
”“仁”的意思是爱人,想到自己,就想到别人。
“义”的意思是循理,做事要符合道理和规律。
圣人用仁和义来阐明人道,所教导人们的无非是行仁义而已。
在《群书治要·孟子》中,开篇即说道:孟子见于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曰仁义而已矣。
”孟子拜见梁惠王。
惠王说:“您不远千里而来,将会把利益带给我的国家吧?”孟子答道:“大王!为何一定要谈利益呢?只要讲求仁义就足够了。
”我们读圣人的经典,往往未能明了经典的深意,孟子教我们讲仁义,并不是说讲仁义就没有利益,相反,讲仁义必定会有大利。
这个大利,我们看周朝,周文王、周武王,他们以仁义立国,开创了周朝八百年的基业。
所以,《大学》上说:“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
实际上,有仁义必定会有大利。
只讲利而不讲仁义,反而会失去利益。
在《群书治要·新语》中,陆贾讲到,“治以道德为上,行以仁义为本”,说明治理国家要以道德为上策,处理事情要以仁义为根本。
群书治要著名名句
群书治要著名名句1. 不曲道以媚时,不诡言以徼名。
唐·魏征《群书治要·政论》译:不做歪门邪道的事来讨好他人,不以欺骗他人的手段求取功名。
2. 名不可以虚伪取也,不可以比周争也。
唐·魏征《群书治要·体论》译:功名不能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谋取,更不应结党谋私去争夺。
3. 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
语出唐朝魏徵《群书治要·贾子》译:你喜爱别人,别人也会喜爱你,你为别人的幸福做出努力,别人也会为你的幸福创造条件。
4. 君子宽贤容众以为道,小人缴讦怀诈以为智。
语出唐朝魏徵《群书治要·体论》译:君子宽容善良对人,并以此为道义;小人心怀奸诈,攻击别人,还觉得很聪明。
5. 不排毁以取进,不刻人以自入。
唐朝魏徵《群书治要·休论》译:不为了自己求得进取而去毁谤排斥他人,不为了自己获得高位而去谄害打击他人。
6. 目不淫于炫燿之色,耳不乱于阿谀之词。
唐朝魏徵《群书治要·新语》译:君子应当坚守自身的节操,不被周围的色彩所诱惑,也不因为阿谀逢迎之词迷失自我。
7. 不以小故妨大美。
唐朝魏徵《群书治要·体论》译:与人相处,不因为对方一个小小的缺点就否定其自身的长处。
8. 不为苟得以偷安,不为苟免而无耻。
唐朝魏徵《群书治要·体论》译:不做违背道义得到东西而偷安的事,不做失去操守而免除祸患的无耻之徒。
9. 君子下学而无常师,小人耻学而羞不能。
唐·魏征《群书治要·体论》译:品德高尚的人能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并没有固定的老师;而品德低下的人看不起不如自己的人,不愿意向别人请教。
10. 用人之言,若自己出。
唐朝魏徵《群书治要·尚书》译:接受别人所提出的意见,就像是接受了自己的意见一样。
《群书治要心得》第四章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群书治要》的仁义思想
《群书治要心得》第四章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群书治要》的仁义思想“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
在“道”和“德”没有了之后,“仁”“义”开始显现出来。
在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王的时代,“德”也没有了,就用“仁”,夏商周三代是以“仁”治天下。
“失仁而后义”,而到了东周时期,春秋战国的时代,“仁”没有了,则是以“义”来治理天下。
在没有了“仁”之后,“义”显现出来。
我们看到,在春秋战国时代,涌现出很多的“义”士。
“仁”“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在儒家五常中是极为重要的,是修身、齐家、治国之本。
一、仁者爱人,义者循理什么是仁和义?在《群书治要·周易》上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也就是说仁义是做人之本,“不仁不义”的人,就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的人。
而古圣先王的教化,其核心也在“仁义”二字,如《群书治要·列子》上说:“圣人之教,非仁则义”,说明圣人教化天下,不是仁,就是义。
仁义是什么意思?在《群书治要·荀子》中讲到:“仁者爱人,义者循理。
”“仁”的意思是爱人,想到自己,就想到别人。
“义”的意思是循理,做事要符合道理和规律。
圣人用仁和义来阐明人道,所教导人们的无非是行仁义而已。
在《群书治要·孟子》中,开篇即说道:孟子见于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曰仁义而已矣。
”孟子拜见梁惠王。
惠王说:“您不远千里而来,将会把利益带给我的国家吧?”孟子答道:“大王!为何一定要谈利益呢?只要讲求仁义就足够了。
”我们读圣人的经典,往往未能明了经典的深意,孟子教我们讲仁义,并不是说讲仁义就没有利益,相反,讲仁义必定会有大利。
这个大利,我们看周朝,周文王、周武王,他们以仁义立国,开创了周朝八百年的基业。
所以,《大学》上说:“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
实际上,有仁义必定会有大利。
只讲利而不讲仁义,反而会失去利益。
在《群书治要·新语》中,陆贾讲到,“治以道德为上,行以仁义为本”,说明治理国家要以道德为上策,处理事情要以仁义为根本。
群书治要全文及译文
《群书治要》【原文】窃惟载籍之兴。
其来尚矣。
左史右史记事记言。
皆所以昭德塞违。
劝善惩恶。
故作而可纪。
薰风扬乎百代。
动而不法。
炯戒垂乎千祀。
是以历观前圣。
抚运膺期。
莫不懔乎御朽。
自强不息。
朝乾夕惕。
意在兹乎。
【译文】为臣以为圣贤典籍的兴盛,已经由来已久了。
左右史官记录历史事件和言论,都是为了彰明美德,杜绝错误,劝人为善,惩罚罪恶。
因此,凡是有嘉言懿德的都会被载入典籍,其影响如同和煦的春风传扬千秋万代。
相反,如果有言行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的,也会被记录下来,用以警戒后代子孙。
所以纵观历代古圣先王,凡是顺乎天意,承受期运、成为帝王的,登上帝位后无一不是小心谨慎,畏惧得如同用腐朽的繮绳驾驭烈马一般。
(他们)每天都努力向上,永不停息,终日勤奋谨慎,不敢懈怠。
大概原因就在于此吧!【原文】近古皇王。
时有撰述。
并皆包括天地。
牢笼群有。
竞采浮艳之词。
争驰迂诞之说。
骋末学之博闻。
饰雕虫之小伎。
流宕忘反。
殊途同致。
虽辩周万物。
愈失司契之源。
术总百端。
弥乖得一之旨。
【译文】近古的帝王,时常会有自己的撰述。
其内容涵盖天地,包罗万物,竞相采用华而不实的词藻,争着传播荒诞怪异的学说,传播肤浅无本之学来炫耀自己见多识广,以此来遮掩自己微不足道的见解和学识,对此竟然极其热衷,以至于流连忘返。
虽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文章实质却是一样。
论述越是面面俱到,越是失去了文以载道的根本。
方法越是复杂多样,越发违背了万法归一的宗旨。
【原文】皇上以天纵之多才。
运生知之睿思。
性与道合。
动妙几神。
玄德潜通。
化前王之所未化。
损己利物。
行列圣之所不能行。
翰海龙庭之野。
并为郡国。
扶桑若木之域。
咸袭缨冕。
天地成平。
外内褆福。
犹且为而不恃。
虽休勿休。
俯协尧舜。
式遵稽古。
不察貌乎止水。
将取鉴乎哲人。
以为六籍纷纶。
百家踳驳。
穷理尽性。
则劳而少功。
周览泛观。
则博而寡要。
故爰命臣等。
采摭群书。
翦截淫放。
光昭训典。
【译文】圣上您生来富有才智,有着生而知之的圣明智慧,本性和天道相通,行为和神明接近。
修身齐家治国方略之宝典《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敬慎篇】
修身齐家治国方略之宝典《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敬慎篇】导读《群书治要》一书,是中国古圣先王修齐治宁之智慧、方法、经验、效果的集大成之作,是历经千万年考验所累积的文化宝藏。
这部宝典既能助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也必能为当今各个阶层的领导者提供可贵借鉴。
而对于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群书治要》也是修身、治家、处事的智慧源泉。
目录第一章、君道一、修身甲、戒贪乙、勤俭丙、惩忿丁、迁善戊、改过二、敦亲三、反身四、尊贤六、杜谗邪七、审断第二章、臣术一、立节二、尽忠三、劝谏四、举贤第三章、贵德一、尚道二、孝悌三、仁义四、诚信五、正己六、度量七、谦虚八、谨慎九、交友十、学问十一、有恒第四章、为政一、务本二、知人三、夫使四、至公五、教化六、礼乐七、爱民八、民生九、法古十一、赏罚十二、法律十三、慎武十四、将兵第五章、敬慎一、微渐二、风俗三、治乱四、鉴戒五、应事六、慎始终七、养生第六章、明辨一、邪正二、人情三、才德四、朋党五、辨物六、因果第五章敬慎一、微渐282.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卷一周易)【白话】积累善行的人家,必然给后世子孙带来福泽;积累恶行的人家,必然给后世子孙带来祸殃。
283.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也。
(卷一周易)【白话】善行不积累,就不足以树立名声;恶行不积累,也不足以自灭其身。
小人做事,完全以冺害关系为出发点,以为做出小小的善事不会得到什么好处,便索性不去做,以为做些小的恶事无伤大体,便不改过,所以日积月累,恶行积累到不可掩盖的程度,罪责大到无法解脱的地步。
284. 夫十围之木,始生而如櫱,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拔,据其未生,先其未形也。
磨砻砥砺,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
(卷十七汉书五)【白话】十围粗的树,是从小小的嫩芽长起来的,当时用脚一碰就会折断,用手一提就可以拔出来,因为它还没有生长,没有成形。
《群书治要》“德治为主,法治为辅”的国家治政理念-政治思想史论文-政治论文
《群书治要》“德治为主,法治为辅”的国家治政理念-政治思想史论文-政治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在国家治理理念中,德治和法治始终是两大主流思想。
德治强调道德的教化,认为国家可以通过推行道德教育,使人的道德素养提升,耻于作恶,家国天下自然太平。
法治主张依法治国,认为人都有自利性,在这种人性认知状况下,道德显得苍白而空洞,只有立法、执法、守法,使得人人不敢作恶,才能达到国家治理的目标。
作为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足以贻厥孙谋的资政大观《群书治要》,该书在总结历朝盛衰兴亡的经验和教训的前提下,明确表达了德治为主,法治为辅的国家治政理念。
一、以古推今,治国大律,重德必治,独法必亡魏征等人编纂的《群书治要体论》,阐述了从春秋到西汉的治国思想的转变过程:春秋之时,王道浸坏,教化不行。
子产相郑而铸刑书,偷薄之政,自此始矣。
逮至战国,韩任申子、秦用商鞅,连相坐之法,造参夷之诛。
至于始皇兼吞六国,遂灭礼义之官,专任刑罚,而邪并生,天下叛之。
高祖约法三章,而天下大悦。
及孝文即位,躬修玄默,议论务在宽厚,天下化之,有刑厝之风。
至于孝武,征发烦数,百姓虚耗,穷民犯法,酷吏击断,宄不胜。
于是张汤赵禹之属,条定法令,转相比况,禁固积密,文书盈于机格,典者不能遍睹,吏因缘为市,议者咸怨伤之。
春秋之时,古往仁义治天下的王道,逐步得到毁坏,道德教化不能实行,子产做郑国的宰相时,将法律条文陶铸在了鼎上,由此苟且浮薄的霸道产生。
到了战国,韩国用申不害,秦国用商鞅,大兴连坐之法,建立灭九族的株连制度。
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后,焚书坑儒,毁坏仁义道德之言,专门任用刑罚,但是天下并不大治,反而邪丛生,仅存二代,秦就灭国。
汉取而代之,高祖放弃严刑峻法,仅约法三章,休养生息,天下大悦。
孝文帝即位之后,亲自倡导落实清净仁爱的为政理念,谈论政务时,必求仁慈宽厚,天下化恶为善,国家大治,刑罚多废弃不用。
到了孝武帝时,兴兵黩武,劳民伤财,百姓虚弱,贫民若违反法律,酷吏便施以重刑。
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2)-第2章
第2章马之不敢肆足者,衔辔束之也;民之不敢肆意者,法制束之也。
王子不在法律之上,而法律却在王子之上。
--小普林尼无疑之法,无害之功,天下无有也。
--《韩非子-八说》无捶策之威,衔橛之备,虽造父不能以服马;无规矩之法,绳墨之端,虽王尔不能以成方圆;无威严之势,赏罚之法,虽尧舜不能以为治。
--《韩非子-奸劫弑臣》无衔勒而用捶策,马必伤,车必败;无德法而用刑辟,民必流,国必亡。
--《孔子家语-执辔》以杀去杀,虽杀可也。
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
--《商子-画策》以法毒天下者,未有不反中其身。
--[宋]《苏东坡集-始皇扶苏》以法诛罪,则民就死而不怨;以法量功,则民受赏而无德也。
--《管子-明法解》以规矩为方圆则成,以尺寸量长短则得,以法教治民则安。
--《管子-形势解》夫命令者,人主所以取信于下也。
--《宋史》卷二九五《尹洙列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老子》第七三章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明]张居正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墨子-法仪》车之不前也,马不力也,不策马而策车何益?法之不行也,人不力也,不议人而议法何益。
--[明]张居正《辛未会试程策》中者立法之本,信者行法之要。
--[明]薛瑄《读书录》卷二毋杀不辜,毋释罪人,则民不惑。
--[汉]刘向《说苑-政理》心能御手,手能御笔,则法在其中矣。
--《宋史》卷四八○《吴越钱氏世家》五寸之矩,尽天下之方。
--《荀子-不苟篇》为政必立善法,俾可以垂久而传远。
--[宋]程颐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济也。
民不可逞,度不可改。
--《左传》为国之要在用法,刻则人残,宽则失有罪。
--《新唐书》卷一一二《王义方列传》为威不强还自亡,立法不明还自伤。
--[唐]魏征《群书治要-新语》令已布而赏不从,则是使民不劝勉,不行制,不死节。
--《管子-法法》令不行,禁不止,小人纵恣,善良吞泣。
--[清]梁章钜《退庵随笔》令在必行,不当徒为文具。
群书治要 新语
夫欲富国强威。辟地服远者。必得之于民。欲建功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垂名列流荣华者。必取之于身。故据千乘之众。持百姓之命。苞山泽之饶。主士众之力。而功不存乎身。名不显于世者。统理之非也。
夫法令所以诛暴也。故曾闵之孝。夷齐之廉。此宁畏法教而为之者哉。故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何者。化使其然也。故近河之地湿。而近山之木长看。以类相及也。高山出云。丘阜生气。四渎东流。百川无西行者。小者象大。而少从多也。
夫南面之君。乃百姓之所取法则者也。举措动作。不可以失法度。故上之化下。由风之靡草也。王者尚武于朝。则农夫缮甲兵于田。故君子之御下也。民奢。应之以俭。骄淫者。统之以理。未有上仁而下贼。让行而争路者也。故孔子曰。移风易俗。岂家令人视之哉。亦取之于身而已矣。
君明于德。可以及于远。臣笃于义。可以至于大。何以言之。昔汤以七十里之封。升帝王之位。周公自立三公之官。比德于五帝三王。斯乃口出善言。身行善道之所致也。故安危之效。吉凶之符。壹出于身。存亡之道。成败之事。一起于善行。尧舜不易日月而兴。桀纣不易星辰而亡。天道不改。而人道易也。
夫持天地之政。操四海之纲。屈申不可以失法。动作不可以离度。谬误出口。则乱及万里之外。何况刑无罪于狱。而诛无辜于市哉。故世衰道失。非天之所为也。乃君国者有以取之。恶政生恶气。恶气生灾异。螟虫之类。随气而生。虹蛻之属。因政而见。治道失于下。则天文变于上。恶政流于民。则螟虫生于野。
众口毁誉。浮石沉木。群邪相抑。以直为曲。以白为黑。曲直之异形。白黑之殊色。天下之易见也。然而目缪心惑者。众邪误之。
陆贾新语注释附录三 书录
陆贾新语注释附录三书录附录三书录王充论衡超奇篇若夫陆贾、董仲舒,论说世事,由意而出,不假取于外,然而浅露易见,观读之者,犹曰传记。
陆贾消吕氏之谋,与新语同一意。
又书解篇高祖既得天下,马上之计未败;陆贾造新语,高祖粗纳采。
吕氏横逆,刘氏将倾,非陆贾之策,帝室不宁。
盖材知无不能,在所遭遇:遇乱则知有功,有起则以其材著书者也。
汉世文章之徒,陆贾、司马迁、刘子政、杨子云,其材能若奇,其称不由人。
又案书篇新语陆贾所造,盖董仲舒相被服焉;皆言君臣政治得失。
言可采行,事美足观,鸿知所言,参贰经传,虽古圣之言,不能过增。
陆贾之言,未见遗阙;而仲舒之言雩祭可以应天,土龙可以致雨,颇难晓也。
又对作篇高祖不辨得天下马上之计未转,则陆贾之语不奏。
班固答宾戏陆子优繇,新语以兴。
(汉书叙传上)案:郑氏注曰:“优繇,不仕也。
”文选四五载此文,“繇”作“游”。
又汉书高帝纪下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
孔融上书荐谢该臣闻:高祖创业……陆贾、叔孙通进说诗、书。
(后汉书儒林下谢该传)陆喜自序刘向省新语而作新序,桓谭咏新序而作新论。
(晋书陆喜传)刘勰文心雕龙诸子篇若夫陆贾新语,贾谊新书,扬雄法言,刘向说苑,王符潜夫,崔寔政论,仲长昌言,杜夷幽求,或叙经典,或明政术,虽标论名,归乎诸子。
何者?博明万事为子,适辨一理为论,彼皆蔓延杂说,故入诸子之流。
案:“新语”原作“典语”,今据王惟俭训故本校改。
孙诒让札迻曰:“案'典’当作'新’,新语十二篇,今书具存,史记贾本传及正义引七录并同,皆不云'典语’。
隋书经籍志儒家云:'梁有典语,十卷,吴中夏督陆景撰。
’(亦见马总意林)与陆贾书别。
彦和盖偶误记也。
”又才略篇汉室陆贾,首发奇采,赋孟春而选典诰,其辩之富矣。
器案:“选典诰”当作“进新语”,诸子篇之“陆贾新语”,本亦误作“陆贾典语”,不知何以竟一误再误也。
黄震黄氏日钞卷五十六新语十二篇,汉太中大夫陆贾所撰。
群书治要360
群书治要360壹、君道一、修身甲、戒貪1. 自成康以来,几且千岁,欲为治者甚众,然而太平不复兴者,何也?以其舍法度,而任私意,奢侈行而仁义废也。
(卷十九汉书七)【译】自成康盛世以来,将近千年,想使天下大治的人很多,然而太平盛世不复再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领导者舍弃法令制度,放纵自己的私欲,奢侈风行而荒废了仁义。
2. 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
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
是以大雅君子恶速成。
(卷二十六魏志下)【译】大凡事物成长得快则衰亡也快,缓慢适时地成就才会有好的结果。
早晨开花的植物,到了傍晚就会凋落;茂盛的松柏,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会枯萎。
所以,道德很高尚的君子不求很快得到成效。
3. 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有专之,其害多矣。
(卷十一史记上)【译】货利本身,是万物所生产出来的,是天地所孕育出来的,如果有人要想独占,会导致很多祸害。
4.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卷三十四老子)【译】贪恋色彩的绮丽,使人眼目如盲,不能看清事物真相;追求音声的娱乐,使人耳朵如聋,不能听到声音的真义;讲究美食的享受,使人口舌失去辨味能力,不能尝到食物的真味;沉迷骑马打猎的快意,使人心神狂妄暴躁,不能回归平和清宁;羡爱稀有难得的物品,使人贪心增长,行为举止偏差。
5. 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雕墙。
有一于此,未或弗亡。
(卷二尚书)【译】皇祖大禹有这样的话:在内迷恋女色,在外迷恋游猎,纵情饮酒毫不节制,贪嗜歌舞不知满足,住着高大的房子,墙上还雕饰彩色图案。
以上几项只要沾有一项,就没有不亡国的。
6. 故乱国之主,务于广地,而不务于仁义,务于高位,而不务于道德,是舍其所以存,而造其所以亡也。
(卷三十五文子)【译】所以使国家动乱导致衰败的国君,只顾致力于扩大地盘,而不致力于推行仁义;只顾致力于占居高位,而不致力于推行道德。
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放弃了使国家长存的条件,而造成了走向灭亡的后果。
王利器《新语校注》读后
作者: 李鼎芳
出版物刊名: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19-123页
主题词: 《新语》;《群书治要》;刘邦;《校注》;陆贾;刘向;魏徵;根本原因;校录;《汉书》
摘要: <正> 陆贾是汉初重要政论家之一,他的著作《新语》对于刘邦统一后治理新建的汉朝有重要关系,使刘邦懂得“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之”的道理,也使他明白“秦之所以亡和汉之所以兴”的根本原因所在。
《新语》一书,自从刘向校录以后,一直传下来,唐魏徵等编辑《群书治要》、马总著录《意林》都收有《新语》的部分篇章。
颜师固注《汉书》时还说“其书今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夫居高者。
自处不可以不安。
履危者。
任杖不可以不固。
自处不安则坠。
任杖不固则仆。
是以圣人居高处上。
则以仁义为巢。
乘危履倾。
则以圣贤为杖。
故高丽不坠。
危而不仆。
昔者尧以仁义为巢。
舜以稷契为杖。
故高而益安。
动而益固。
处晏安之台。
承克让之涂。
德配天地。
光被八极。
功垂于无穷。
名传于不朽。
盖自处得其巢。
任杖得其人也。
秦以刑罚为巢。
故有覆巢破卵之患。
以李斯赵高为杖。
故有顿仆跌伤之祸。
何者。
所任者非也。
故杖圣者帝。
杖贤者王。
杖仁者霸。
杖智者强。
杖谗者灭。
杖贼者亡。
诗。
云。
谗人罔极。
交乱四国。
众邪合心。
以倾一君。
国危民失。
不亦宜乎。
道莫大于无为。
行莫大于谨敬。
何以言之。
昔舜治天下也。
弹五弦之琴。
歌南风之诗。
寂若无治国之意。
漠若无忧天下之心。
然而天下大治。
故无为者。
乃有为者也。
秦始皇设刑法。
为车裂之诛。
筑长城以备胡越。
蒙恬讨乱于外。
李斯治法于内。
事愈烦。
下愈乱。
法愈众。
奸愈纵。
秦非不欲治也。
然失之者。
举措大众。
刑罚大极故也。
君子尚宽舒以褒其身。
行身中和。
以致疏远。
民畏其威而从其化。
怀其德而归其境。
美其治而不敢违其政。
民不罚而畏。
不赏而劝。
渐渍于道德。
而被中和之所致也。
夫法令所以诛暴也。
故曾闵之孝。
夷齐之廉。
此宁畏法教而为之者哉。
故尧舜之民。
可比屋而封。
桀纣之民。
可比屋而诛。
何者。
化使其然也。
故近河之地湿。
而近山之木长看。
以类相及也。
高山出云。
丘阜生气。
四渎东流。
百川无西行者。
小者象大。
而少从多也。
夫南面之君。
乃百姓之所取法则者也。
举措动作。
不可以失法度。
故上之化下。
由风之靡草也。
王者尚武于朝。
则农夫缮甲兵于田。
故君子之御下也。
民奢。
应之以俭。
骄淫者。
统之以理。
未有上仁而下贼。
让行而争路者也。
故孔子曰。
移风易俗。
岂家令人视之哉。
亦取之于身而已矣。
众口毁誉。
浮石沉木。
群邪相抑。
以直为曲。
以白为黑。
曲直之异形。
白黑之殊色。
天下之易见也。
然而目缪心惑者。
众邪误之。
秦二世之时。
赵高驾鹿而从行。
王曰。
丞相何为驾鹿。
高曰。
马也。
于是乃问群臣。
群臣半言马。
半言鹿。
当此时。
秦王不敢信其直目。
而从邪臣之言。
鹿与马之异形。
乃众人之所知也。
然不能别其是非。
况于暗昧之事乎。
人有与曾子同姓名者杀人。
有人告曾子母曰。
参乃杀人。
母方织如故。
有顷人复告之。
若是者三。
曾子母投杼逾垣而去。
夫流言之若至三众人之所是非。
虽贤智不敢自毕。
况凡人乎。
美者。
以通为贵。
才良者。
以显为大。
梗梓豫章。
天下之名木也。
生深山之中。
谿谷之旁。
立则为众木之珍。
仆则为世用。
因江河之道。
而达于京师。
因斧斤之功。
得舒其文色。
上则备帝王御物。
下则赐公卿。
庶贱而得以备器械。
及其戾于山陵之阻。
隔于九派之间。
仆于块磉之津。
顿于窈窕之谿广者无舟车之道。
狭者无徒步之蹊。
知者所不见。
见者所不知。
当斯之时。
尚不如道傍之枯杨。
生于大都之广地。
近于大匠之名工。
材器制断。
规矩度量。
贤者补朽。
短者接长。
大者治樽。
小者治觞。
彼则枯槁而远弃。
此则为宗庙之瑚琏者。
通与不通也。
人亦犹此。
夫穷泽之民。
据犁接耜之士。
或怀不羁之能。
有禹皋陶之美。
然身不容于世。
无绍介通之者也。
公卿之子弟。
贵戚之党友。
虽无过人之能。
然身在尊重之处。
辅之者强。
而饰之众也。
夫欲富国强威。
辟地服远者。
必得之于民。
欲建功兴誉。
垂名列流荣华者。
必取之于身。
故据千乘之众。
持百姓之命。
苞山泽之饶。
主士众之力。
而功不存乎身。
名不显于世者。
统理之非也。
天地之性。
万物之类。
怀德者众归之。
恃刑者民畏之。
归之则充其侧。
畏之则去其城。
故设刑者不厌轻。
为德者不厌重。
行罚不患薄。
布赏不患厚。
所以亲近而致远也。
夫刑重者则心烦。
事众者则身劳。
心烦者。
则刑罚纵横而无所立。
身劳者。
则百端回邪而无所就。
是以君子之为治也。
混然无事。
寂然无声。
官府若无人。
亭落若无吏。
邮无夜行之卒。
乡无夜召之征。
犬不夜吠。
鸡不夜鸣。
耆老甘味于堂。
丁男耕耘于野。
在朝忠于君。
在家孝于亲。
于是虽不言而信诚。
不怒而威行。
岂待坚甲利兵。
深牢刻令。
朝夕切切而后行哉。
昔者晋厉齐庄楚灵宋襄。
乘大国之权。
杖众民之威。
军师横出。
凌铄诸侯。
外骄敌国。
内刻百姓。
邻国之仇结于外。
群臣之怨积于内。
而欲建金石之统。
继不绝之世。
岂不难哉。
故宋襄死于泓之战。
三君杀于臣之手。
皆轻师尚威。
以致于斯。
故春秋重而书之。
嗟叹而伤之。
三君强其威而失其国。
急其刑而自贼。
斯乃去事之戒。
来事之师也。
鲁庄公一年之中。
以三时兴筑作之役。
规虞山林草泽之利。
与民争田渔薪采之饶。
刻桷丹楹。
眩曜靡丽。
收民十二之税。
不足以供邪曲之欲。
缮不足好。
以快妇人之目。
财尽于骄淫。
力疲于不急。
上困于用。
下饥于食。
于是为齐卫陈宋所伐。
贤臣出。
邪臣乱。
子般杀。
鲁国危也。
故为威不强。
还自亡。
立法不明。
还自伤。
庄公之谓也。
治以道德为上。
行以仁义为本。
故尊于位而无德者绌。
富于财而无义者刑。
贱而好道者尊。
贫而有义者荣。
夫酒池可以运舟。
糟丘可以远望。
岂贫于财哉。
统四海之权。
主九州之众。
岂弱于武力哉。
然功不能自存。
而威不能自守。
非贫弱也。
乃道德不存乎身。
仁义不加于下也。
故察于利而惽于道者。
众之所谋也。
果于力而寡于义者。
兵之所图也。
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
敏于行而慎于言。
所广功德也。
故曰。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夫怀璧玉。
要环佩。
服名宝。
藏珍怪。
玉斗酌酒。
金墨刻镂。
所以夸小人之目者也。
高台百仞。
金城文画。
所以疲百姓之力者也。
故圣人卑宫室而高道德。
恶衣服而勤仁义。
不损其行以好其容。
不亏其德以饰其身。
国不兴不事之功。
家不藏不用之器。
所以稀力役而省贡献也。
璧玉珠玑不御于上。
则玩好之物弃于下。
碉琢刻画之类不纳于君。
则淫伎曲巧绝于下。
夫释农桑之事。
入山海。
采珠玑。
捕豹翠。
消筋力。
散布帛。
以极耳目之好。
快淫侈之心。
岂不谬哉。
君明于德。
可以及于远。
臣笃于义。
可以至于大。
何以言之。
昔汤以七十里之封。
升帝王之位。
周公自立三公之官。
比德于五帝三王。
斯乃口出善言。
身行善道之所致也。
故安危之效。
吉凶之符。
壹出于身。
存亡之道。
成败之事。
一起于善行。
尧舜不易日月而兴。
桀纣不易星辰而亡。
天道不改。
而人道易也。
夫持天地之政。
操四海之纲。
屈申不可以失法。
动作不可以离度。
谬误出口。
则乱及万里之外。
何况刑无罪于狱。
而诛无辜于市哉。
故世衰道失。
非天之所为也。
乃君国者有以取之。
恶政生恶气。
恶气生灾异。
螟虫之类。
随气而生。
虹蛻之属。
因政而见。
治道失于下。
则天文变于上。
恶政流于民。
则螟虫生于野。
夫善道存乎心。
无远而不至也。
恶行著乎己。
无近而不去也。
周公躬行礼义。
郊祀后稷。
越裳奉贡而至。
麟凤白雉。
草泽而应。
殷纣无道。
微子弃骨肉而亡。
行善者则百姓悦。
行恶者则子孙怨。
是以明者可以致远。
否者以失近。
夫长于变者不可穷以诈。
通于道者不可惊以怪。
审于辞者不可惑以言。
远于义者不可动以利。
是以君子博思而广听。
进退顺法。
动作合度。
闻见欲众。
而采择欲谨。
学问欲博。
而行己欲敦。
见邪而知其直。
见华而知其实。
目不淫于炫耀之色。
耳不乱于阿谀之辞。
虽利之以齐鲁之富。
而志不移。
谈之以王乔赤松之寿。
而行不易。
然后能壹其道而定其操。
致其事而立其功也。
凡人则不然。
目放于富贵之荣。
耳乱于不死之道。
故多弃其所长。
而求其所短。
不得其所无。
而失其所有。
是以吴王夫差知艾陵之可以取胜。
而不知榜李之可以破亡也。
故事或见可利而丧万机。
取壹福而致百祸。
圣人因变而立功。
由异而致太平。
尧舜承蚩尤之失。
而思钦明之道。
君子见恶于外。
则知变于内矣。
今之为君者则不然。
治不以五帝之术。
则曰今之世不可以道治也。
为臣者不师稷契。
则曰今之民不可以仁义正也。
为子者不执曾闵之质朝夕不休。
而曰家人不和也。
学者不操回赐之精昼夜不懈。
而曰世所不行也。
自人君至于庶人。
未有不法圣道而师贤者也。
易。
曰。
丰具屋。
邵丹。
—阒其无人。
无人者。
非无人也。
言无圣贤以治之也。
故仁者在位。
而仁人来。
义者在朝。
而义士至。
是以墨子之门多勇士。
仲尼之门多道德。
文王之朝多贤良。
秦王之庭多不祥。
故善者必有所主而至。
恶者必有所因而来。
夫善恶不空作。
祸福不滥生。
唯心之所向。
志之所行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