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规范最新版
国标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最新版
![国标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711156d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0.png)
国标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最新版国标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最新版是GB 50096-2013《居住建筑设计规范》,于2013年5月1日实施。
以下是该规范的主要内容:1. 基本要求:规范了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性能要求,包括安全性、健康性、适用性、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
2. 建筑布局:明确了住宅建筑的布局原则和要求,包括建筑尺度、进深、布局形式等,确保住宅建筑的功能性和适用性。
3. 结构设计:规定了住宅建筑的结构设计要求,包括地基基础设计、建筑结构形式、抗震设防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建筑的结构安全性。
4. 火灾防护设计:明确了住宅建筑的火灾防护设计要求,包括疏散通道、防火分区、灭火设施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建筑的火灾安全性。
5. 空气质量和采光设计:规定了住宅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和采光设计要求,包括户内空气质量、通风、采光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住宅建筑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6. 噪声与振动控制设计:明确了住宅建筑的噪声和振动控制设计要求,包括隔声、吸声、减振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住宅建筑的安静舒适。
7. 热环境设计:规定了住宅建筑的热环境设计要求,包括保温、通风、供暖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住宅建筑的热舒适性。
8. 给排水与供电设计:明确了住宅建筑的给排水与供电设计要求,包括排水系统、供水系统、电气系统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住宅建筑的正常运行。
9. 室内装修与设备:规定了住宅建筑的室内装修和设备要求,包括墙面、地板、吊顶、门窗、卫浴设备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住宅建筑的美观舒适。
10. 特殊要求: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住宅建筑,如高层住宅、别墅等,进行了专门的要求和规定,以确保这些特殊住宅建筑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国标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最新版GB 50096-2013《居住建筑设计规范》的出台,有助于规范住宅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安全。
这一规范内容细致全面,对于建筑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为住宅建筑设计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住宅设计规范最新版
![住宅设计规范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93791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a.png)
住宅设计规范最新版住宅设计规范是指对住宅建设和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和规定的文件。
它是为了确保住宅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功能性而制定的。
住宅设计规范的最新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住宅的布局规范。
住宅的布局应合理,保证各个功能区域的流畅连接,并便于居住者的日常生活。
主卧室和次卧室的位置应合理,保证隐私和舒适度。
卫生间的位置和数量也需要根据住户的需求进行规划。
其次是住宅的朝向和采光规范。
住宅的朝向应尽量选择南北朝向,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和温度。
窗户的尺寸和位置应能够保证充足的采光和通风,同时又能有效防止太阳直射和噪音的侵入。
第三是住宅的建筑结构规范。
住宅的结构应能够承受正常的荷载和风险,确保房屋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房屋的耐久性和环保性。
第四是住宅的消防安全规范。
住宅应配置适当的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烟雾报警器和紧急疏散通道等,以提供安全的逃生通道和应急处理措施。
同时,住宅的电路和用火设施也需要符合安全规范,以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第五是住宅的环保规范。
住宅应符合环保要求,包括节能、节水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等方面。
设备和用品的选择应尽量选择低能耗、高效和环保的产品,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最后是住宅的功能规范。
住宅的功能应满足居住者的基本需求和生活习惯,包括居住空间的大小和布局、厨房和卫生间的设备和功能等。
此外,住宅还应考虑到特殊群体的需求,如老人、儿童和残障人士等。
综上所述,住宅设计规范的最新版主要包括住宅的布局规范、朝向和采光规范、建筑结构规范、消防安全规范、环保规范和功能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它的出台旨在保证住宅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功能性,为人们提供一个优质的居住环境。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标准最新版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标准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4d6c00fc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b.png)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标准最新版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标准最新版是为了确保民用建筑物的安全、舒适和环保而制定的标准。
最新版的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标准包括以下内容:
1. 建筑物结构:规定了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施工和验收要求,以确保建筑物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抵抗自然灾害和外力的影响。
2. 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规定了建筑物的空间使用方式和功能划分,包括居住区、工作区、公共区等,以确保建筑物能够满足不同需求和使用要求。
3. 室内环境:规定了建筑物室内环境的质量要求,包括气温、湿度、通风、照明等,以确保建筑物内部的舒适度和健康性。
4. 人员流动和安全:规定了人员流动和安全方面的要求,包括通道、楼梯、电梯、紧急疏散通道等,以确保人员在建筑物内部的安全流动和疏散。
5. 消防安全:规定了建筑物的消防安全要求,包括消防设施的设置、消防通道的保留、灭火器的配备等,以确保建筑物具备防火防灾的能力。
6. 建筑设备:规定了建筑物的设备和设施的要求,包括供水、供电、供暖、供气等,以确保建筑物内部设备正常运行并满足使用要求。
7. 环保和节能:规定了建筑物环保和节能的要求,包括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能源消耗的限制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8. 建筑维护和管理:规定了建筑物的维护和管理要求,包括定期检查、维修、保养等,以确保建筑物的长期可持续使用。
最新版的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标准是基于现有技术和经验制定的,旨在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住宿、工作和生活环境。
住宅建筑规范最新版
![住宅建筑规范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824c512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4.png)
住宅建筑规范最新版住宅建筑规范是指在建设住宅建筑时,必须遵守的建筑规范和标准。
这些规范和标准旨在确保住宅的安全、舒适和环境友好。
最新版的住宅建筑规范包括以下内容:1. 建筑结构:规定了住宅建筑的结构设计要求,包括基础、墙体、楼板、屋顶等部分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空间布局:规定了住宅建筑的功能划分和使用要求,包括起居室、卧室、厨房、卫生间等空间的面积和布局。
3. 建筑材料:规定了住宅建筑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的质量标准和安全性要求,包括砖、混凝土、钢材、玻璃等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4. 防火安全:规定了住宅建筑的防火设计和设备要求,包括防火分区、防火门窗、防火漆等措施的使用。
5. 水电工程:规定了住宅建筑的给排水和电气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求,包括水管、电线、插座等设备的位置和安装规范。
6. 采光与通风:规定了住宅建筑的采光和通风要求,包括窗户的位置和尺寸、通风设备的设置等。
7. 环保设计:规定了住宅建筑的环保设计要求,包括节能、减排、绿色建筑等方面的要求。
8. 设备设施:规定了住宅建筑的设备设施要求,包括电梯、消防设备、供暖设备、供水设备等的安装和使用规范。
9. 安全设施:规定了住宅建筑的安全设施要求,包括防盗门窗、防摔护栏、消防器材等的设置和使用规范。
10. 建筑施工:规定了住宅建筑的施工要求,包括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安全保证等方面的规范。
这些规范的制定旨在保障住宅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提高人们的居住品质。
住宅建筑规范的最新版不仅要求建筑业者严格遵守,也对监管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强对住宅建筑质量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规范的实施。
同时,也要加强公众对住宅建筑规范的知识普及,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只有建立一个更加规范、安全和环保的住宅建筑市场,才能满足人们对于美好家园的向往和追求。
住宅建筑规范最新版
![住宅建筑规范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0f7b624afe04a1b071ded7.png)
住宅建筑规范1 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住宅的基本功能和性能要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镇住宅的建设、使用和维护。
1.0.3 住宅建设应因地制宜、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到适用、经济、美观,符合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要求。
1.0.4 本规范的规定为对住宅的基本要求。
当与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抵触时,应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5 住宅的建设、使用和维护,尚应符合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住宅建筑residential building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含与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中的住宅部分),简称住宅。
2.0.2 老年人住宅house for the aged供以老年人为核心的家庭居住使用的专用住宅。
老年人住宅以套为单位,普通住宅楼栋中可设置若干套老年人住宅。
2.0.3 住宅单元residential building unit由多套住宅组成的建筑部分,该部分内的住户可通过共用楼梯和安全出口进行疏散。
2.0.4 套dwelling space由使用面积、居住空间组成的基本住宅单位。
2.0.5 无障碍通路barrier-free passage住宅外部的道路、绿地与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内的适合老年人、体弱者、残疾人、轮椅及童车等通行的交通设施。
2.0.6 绿地green space居住用地内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等各种形式绿地的总称,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包括其他屋顶、晒台的绿地及垂直绿化。
2.0.7 公共绿地public green space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
2.0.8 绿地率greening rate居住用地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国标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最新版
![国标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88d1986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d7.png)
国标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最新版国标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最新版是我国建筑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建筑领域的规范化水平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本文将从规范的内容、标准的制定背景以及对建筑行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规范的内容国标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最新版涉及的范围广泛,其中包括了建筑的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力求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可持续发展。
规范中详细规定了建筑物的基本要求,比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防火安全、节能减排等方面。
同时,它还对建筑物的功能分区、空间布局、门窗、地面材料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保证建筑物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二、标准的制定背景国标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最新版的出台是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迫切需要的产物。
随着人们对于建筑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对于建筑工艺和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制定国标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最新版的目的是为了完善我国的建筑行业标准体系,提高建筑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对建筑行业的影响国标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最新版的发布将对我国建筑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为建筑从业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和指导,使他们在设计、施工等环节中能够更好地把握规范要求,确保建筑质量。
其次,规范的实施促进了建筑行业的科学发展,提高了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此外,规范还为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方向,推动了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综上所述,国标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最新版的发布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将有助于提高建筑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期待着规范的全面实施,相信它将为我们创造更加安全、舒适和美观的建筑环境。
住宅建筑规范最新版
![住宅建筑规范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037e275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d9.png)
住宅建筑规范最新版住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住宅建筑规范起着保障人们生活安全和居住舒适的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住宅建筑规范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环境。
第一部分:住宅建筑安全规范住宅建筑安全规范是确保居住者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
其中包括对建筑结构、电气系统、消防设施等方面的要求。
最新版的住宅建筑规范在这些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更新和补充。
首先,在建筑结构方面,最新版的规范要求增加了抗震能力的设计要求。
由于地震灾害的频繁发生,住宅的抗震能力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规范规定了各种地域和地质条件下的抗震要求,从而保障居住者在地震中的安全。
其次,在电气系统方面,最新版的规范强调了电气安全和功率利用的合理性。
对于新建住宅来说,规范要求使用高性能、低能耗的电器设备,同时规定了合理的配电方案,以充分利用电能,并确保电气设施的安全运行。
第二部分:住宅建筑舒适度规范除了安全性,住宅建筑的舒适度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最新版的住宅建筑规范在舒适度方面进行了多项改进和更新。
首先,在室内环境方面,规范要求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和采光条件。
通过增加通风和净化设备,并采用更科学的照明设计,使得室内空气更为清新,室内光线更加明亮,为居住者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其次,在声音隔绝方面,规范也加强了对住宅建筑隔音性能的要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生活环境常常受到噪音的干扰,规范要求住宅建筑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噪音传递和干扰,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第三部分:住宅建筑节能规范住宅建筑的节能性能关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最新版的住宅建筑规范在节能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更新和补充。
首先,在建筑材料和结构方面,规范鼓励使用节能材料和技术,例如采用外墙保温材料,同时增加建筑的隔热隔音性能,减少能源的消耗。
其次,在设备和系统方面,规范要求住宅建筑使用高效的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以及节能照明设备。
最新版建筑规范及标准
![最新版建筑规范及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542949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2.png)
最新版建筑规范及标准建筑规范和标准是确保建筑物安全、可靠、经济和环境友好的重要依据。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需求的不断变化,建筑规范和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以下是最新版建筑规范及标准的概述:1. 结构安全最新版建筑规范强调了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包括抗震设计、抗风设计、抗火设计等。
规范要求建筑物必须能够承受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考验,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2. 材料使用建筑规范对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鼓励使用环保、节能、可回收的材料。
同时,对建筑材料的耐久性、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3. 节能与环保节能和环保是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方面。
最新版规范要求建筑设计必须考虑能源效率,采用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规范还对建筑物的室内空气质量、噪音控制和光污染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4. 无障碍设计为了满足残疾人和其他有特殊需求的人群,最新版建筑规范要求建筑物必须提供无障碍设施,包括无障碍通道、电梯、卫生间等,确保所有人都能方便地使用建筑物。
5. 智能化系统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建筑规范也对智能建筑提出了要求。
规范鼓励在建筑设计中集成智能系统,如智能照明、智能安防、智能能源管理等,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6. 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是建筑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范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施工机械的安全使用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7. 维护与修复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和修复也是规范关注的重点。
规范要求建筑物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后期的维护和修复,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8. 法规与标准更新建筑规范和标准是动态发展的,随着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理念的出现,规范和标准也会不断更新。
建筑从业者需要及时关注和学习最新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合规性。
结尾最新版建筑规范及标准是建筑设计和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它们不仅关乎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也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从业者和相关利益方应严格遵守这些规范和标准,共同努力,创造更加安全、舒适、环保的建筑环境。
最新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最新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3114f3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3a.png)
最新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最新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0.1高层建筑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进行分类。
并应符合表3.0.1的规定。
3.0.2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分为一、二两级,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3.0.2的规定。
各类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可按附录A确定。
3.0.3 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节点缝隙或金属承重构件节点的外露部位,必须加设防火保护层,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本规范表3.0.2相应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3.0.4 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裙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3.0.5 二级耐火等级的高层建筑中,面积不超过100㎡的房间隔墙,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0h的难燃烧体或耐火极限不低于0.30h的不燃烧体。
3.0.6 二级耐火等级高层建筑的裙房,当屋顶不上人时,屋顶的承重构件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0h的不燃烧体。
3.0.7 高层建筑内存放可燃物的平均重量超过200kg/㎡的房间,当不设自动灭火系统时,其柱、梁、楼板和墙的耐火极限应按本规范第3.0.2条的规定提高0.50h。
3.0.8建筑幕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3.0.8.1窗槛墙、窗间墙的填充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当外墙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时,其墙内填充材料可采用难燃烧材料。
3.0.8.2无窗槛墙或窗槛墙高度小于0.80m的'建筑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高度不低于0.80m的不燃烧体裙墙或防火玻璃裙墙。
3.0.8.3建筑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3.0.9 高层建筑的室内装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建筑构造防火和防烟5.1.1 高层建筑内应采用防火墙等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超过表5.1.1的规定。
《居住建筑设计规范2023版》:新规则的实施
![《居住建筑设计规范2023版》:新规则的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39ab262f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c.png)
《居住建筑设计规范2023版》:新规则的实施1. 引言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居住建筑设计水平,我国在2023年对《居住建筑设计规范》进行了最新修订。
本规范对住宅建筑的设计、施工、验收、使用和维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住宅建筑的安全、舒适、经济、美观和环保。
以下是本次修订后新规则的实施要点。
2. 术语和定义新规范中对部分术语和定义进行了更新,主要包括:- 住宅建筑:指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 居住区:指由住宅建筑、公共服务设施、绿化景观、道路广场等构成的相对独立的生活区域。
- 套内面积:指一套住宅建筑内建筑面积,包括卧室、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等使用空间以及壁挂式空调等设备占用空间。
3. 设计原则新规范明确了居住建筑设计的四个原则:1. 安全性:确保住宅建筑在地震、风灾、火灾等灾害情况下,能够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 舒适性:提高住宅建筑的室内外环境质量,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和审美要求。
3. 经济性:合理利用资源,控制建设成本,提高住宅建筑的性价比。
4. 环保性:注重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方面,降低住宅建筑对环境的负担。
4. 建筑设计要求新规范对住宅建筑的布局、空间、造型、结构、设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1. 布局:住宅建筑应合理布置,保证居住区内交通、景观、公共服务设施的便利性。
2. 空间:室内空间应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需求,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3. 造型:住宅建筑外观应简洁大方,体现地域特色和时代感。
4. 结构:结构设计应符合抗震、防火等要求,提高住宅建筑的耐久性。
5. 设施:住宅建筑应配备完善的给水、排水、供电、供暖、通信等设施。
5. 施工与验收新规范对住宅建筑的施工和验收环节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1. 施工: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 验收:住宅建筑竣工后,应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6. 使用和维护新规范对住宅建筑的使用和维护提出了以下要求:1. 居民:居民应合理使用住宅建筑,不得擅自改动结构和设施。
建筑设计规范最新版
![建筑设计规范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8bc0681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1.png)
建筑设计规范最新版建筑设计规范最新版(1000字)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舒适和持久性,建筑设计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建筑设计规范的最新版:一、设计方法:1. 结构设计应采用有限元分析和计算机模拟等现代技术,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 选址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环境污染和交通情况等因素,以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适应性。
3. 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应满足消防安全的要求,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二、建筑物布局和功能:1. 建筑物应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布局,确保合理的空间分配和利用。
2. 不同功能的房间应根据功能需求进行合理的划分和布置,以提供舒适和便利的使用体验。
3. 公共区域和私人区域应有明确的界限和安全防范措施,以保护私人生活和财产安全。
三、建筑物材料和设备:1. 建筑材料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保证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2. 建筑设备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安装和使用,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3. 可再生能源和节能设备应在建筑物设计和使用中得到充分的考虑和应用,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四、建筑物安全和灾害防范:1. 建筑物应符合消防安全规范,包括消防通道、消防设备和疏散路线等。
同时,应定期进行消防检查和维护。
2. 建筑物应具有抗震、抗风、抗洪和抗火等功能,以确保建筑物在灾害发生时能够提供有效的保护和逃生通道。
3. 建筑物应具有合理的防盗和防爆措施,包括安全门窗、安全摄像头和警报系统等。
五、建筑物可持续发展:1. 建筑物应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包括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节约能源和减少碳排放等。
2. 建筑物应具有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包括建筑材料的可回收性、室内空气质量的保证和景观绿化的设计等。
3. 建筑物应充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以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依赖。
总结:建筑设计规范的最新版着重强调了结构安全、舒适性、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规范不仅可以保障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舒适性,也可以推动建筑行业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最新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最新版
![最新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1f4efd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4.png)
最新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最新版最新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最新版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 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建筑设计应考虑建筑安全、节能环保、舒适度、功能性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
建筑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要合理,符合人性化原则。
2. 建筑结构:建筑结构要满足抗震、抗风、防火、耐久等基本要求。
要按照设计荷载进行结构设计,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和材料,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消防安全:建筑要满足消防安全的要求,包括消防通道、疏散设施、火灾报警系统、灭火设备等。
建筑物的防火分区、防火墙和防火门要按照规定进行设置。
4. 电气设施:建筑的电气设计和安装要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确保电气设施的安全可靠。
电线电缆和电气设备的敷设和连接要符合规范要求。
5. 供水排水:建筑的供水和排水系统要满足卫生、安全、经济和环保的要求。
供水管道和设备的材料要符合卫生标准,排水系统要合理设计,确保通畅和排污效果。
6. 采光和通风:建筑的采光和通风要满足舒适度和节能的要求。
建筑的开窗面积和位置要合理,室内空气质量要达到相应标准,且建筑要考虑良好的隔声和隔热效果。
7. 环境保护:建筑要进行垃圾分类和处理,建立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
建筑要合理设置绿化和景观,降低非建筑物质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和废弃物的产生。
8. 无障碍设施:建筑要考虑到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需求,设置无障碍设施,确保他们能够方便、安全地使用建筑。
最新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最新版在保证建筑安全和功能性的基础上,注重节能环保和人性化设计,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导和规范。
这些规范旨在提高建筑物质量和居住环境的适应性,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舒适和便捷的居住和工作空间。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最新版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a87222b8b8f67c1cfad6b8ec.png)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最新版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基本规定设计要点一总平面俢详设计涉及到的规范现行国家、行业和地方工程建设标准1《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图解3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J804《民用建筑工程总平面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4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5《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7《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8《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9《天津市住宅设计标准》DB29-22-201310《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11《天津市无障碍设计标准》DB29-196-2017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1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14《天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9年1月13日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发布)15《天津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DB/T29-7-2014J11250-201416《天津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库)标准》DE/T29-6-2010J10484-201017《天津市机动车机械式停车规划设计导则》二○一五年二月十日签发二总平面设计要点住宅总平面设计可先从总平面的布置入手,住宅小区规划总平面布置要点如下:1建筑基地内需要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建筑基地内依椐城市规划与建设单位要求,需要保留的古迹、地貌、古树等。
2建筑基地的测量坐标网、坐标值;建筑物正负零处的标高值(绝对标高)、建筑物周边场地标高。
总图应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
根据场地形状或布局,可向左或右偏转,但不宜超过45°。
建筑坐标网与测量坐标网的画法,建筑物、构筑物坐标值与标高的标注方法,详见《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中2.4.2~2.4.6条,2.5.1~2.5.4条规定。
《新国标居住建筑设计规范2023版》的全面阐述
![《新国标居住建筑设计规范2023版》的全面阐述](https://img.taocdn.com/s3/m/2047935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5.png)
《新国标居住建筑设计规范2023版》的
全面阐述
新国标居住建筑设计规范2023版的全面阐述
介绍
本文档旨在全面阐述新国标居住建筑设计规范2023版的内容和重要指导原则。
规范概述
新国标居住建筑设计规范2023版是我国在居住建筑设计领域的最新指导规范。
它的发布旨在提高居住建筑的设计质量,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主要内容
1. 设计原则:新国标居住建筑设计规范2023版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注重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和舒适感。
2. 建筑布局:规范对居住建筑的布局提出了要求,包括合理的功能划分、通风采光要求和公共空间的设置等。
3. 结构设计:规范对居住建筑的结构设计提出了要求,包括抗震设计、承重墙的设置和梁柱的布置等。
4. 电气与给排水设计:规范对居住建筑的电气与给排水设计提出了要求,包括电路布置、用水用电量的合理计算和给排水管道的设计等。
5. 绿色建筑:规范鼓励居住建筑的绿色设计,包括节能措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环保材料的选择等。
重要意义
新国标居住建筑设计规范2023版的发布对于我国的居住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 提高居住建筑的设计质量,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
- 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 推动绿色建筑理念的普及和应用。
- 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结论
新国标居住建筑设计规范2023版是我国居住建筑设计领域的重要指导规范,它的发布对提高居住建筑的设计质量、保障人民的
生命安全和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充分理解并遵守这一规范,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最新版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86121d53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e.png)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最新版住宅建筑设计规范是指在住宅建设过程中,为了确保建筑安全、舒适和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制定的一系列规范性要求。
以下是住宅建筑设计规范最新版的内容:一、总则1. 建筑设计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建筑行业相关规范的要求。
2. 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结构、空间布局、装修材料和设备设施等要素的协调性。
3. 设计应依据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质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建筑形式和结构类型。
二、功能布局1. 设计应根据使用人数、年龄结构、职业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房间数量和大小。
2. 设计应满足住宅对厨房、卫生间、储藏空间等功能的需求。
3. 设计应合理设置阳台、露台、庭院等户外休闲空间。
三、空间布局1. 设计应合理分隔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确保居住者的生活秩序和私密性。
2. 设计应合理设置通风、采光和使用面积等要求,确保居住舒适度。
3. 设计应充分考虑楼梯、电梯、走廊等公共通道的设计和布置。
四、结构设计1. 设计应根据建筑高度、地质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
2. 设计应合理设置墙体、楼板、梁柱等结构构件的尺寸和布置。
3. 设计应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五、建筑保温1. 设计应根据气候条件和能源消耗等要求,合理选用保温材料。
2. 设计应合理设置外墙保温层、屋面保温层等防护措施。
3. 设计应确保建筑的热阻和隔热性能。
六、建筑安装1. 设计应合理设置供水、供电、供暖等系统,并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2. 设计应设置消防设施和紧急疏散通道,确保居住者的安全。
3. 设计应合理设置门窗、防盗门、安全防护网等设备。
七、室内环境1. 设计应合理设置室内采光和通风设施,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2. 设计应合理设置室内空调、供暖等设备,确保室内舒适度。
3. 设计应考虑室内装修材料的环保性,并采取相应的防水、防潮等措施。
八、景观设计1. 设计应合理布置绿化带、停车场、儿童游乐区等公共景观设施。
2. 设计应合理设置围墙、栏杆等边界设施,确保居住者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住宅建筑规范202新版
![住宅建筑规范202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79cf6b260b4e767f5acfceb6.png)
1 总则1.0.1 城市住宅建设量大面广,关系到广大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住宅建设要求投入大量资金、土地和建材等资源,如何根据我国国情合理地使用权有限的资金和资源,以满足广大人民对住房的要求,保障居民最低限度的居住条件,提高城市住宅功能质量,使住宅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等基本要求,是制定本规范的目的。
原《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96 86是国家计委于1986年颁布实施的,执行已有12年。
原规范是在1983年国务院颁布的住宅建设标准基础上制定的,在改善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提高住宅设计质量方面无疑起了重大作用。
但是,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原规范一些条文已不适应当前对城市住宅提高质量的要求,国家制定了新的城市住宅建设标准,与此相适应,本规范也应修订,个性不适用的条文,补充新的内容。
同时,为加强立法,使本规范具有强制性法规的性质,增加了监督、执行规范的保证措施,扩充了各专业的内容,使其成为综合性的设计法规,规定了设计中基本的低限要求,并具有一定的技术管理内容,实施后必将进一步保证住宅设计质量,促进城市住宅建设健康发展。
1.0.2 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和住宅商品化,城市住宅已不再是单一标准的集合式住宅模式,目前除了大量的中、低档标准的城市普通住宅外,尚有标准较高的住宅,其形式有独立式住宅、并联式住宅等等,按层数分也有从低层到高层不同类型。
不同类型的城市住宅,基本功能及安全、卫生要求是一样的,故本规范应适用于全国城市新建、扩建的各种类型的住宅设计。
1.0.3 住宅层数的划分与原规范规定基本一致,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修订后,高层建筑已突破100m的限制,故本规范不再作高层住宅上限为三十层的限制。
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垂直交通和防火要求的不同。
一至三层的低层住宅住户一般自用楼梯,四至六层住宅住户共用楼梯,七层以上应设电梯,GB50045规定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要求设消防电梯和防火设施,但又规定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才设消防电梯,故这类住宅十一层以下可像中高层住宅一样设一般的电梯,但其防火设计仍须符合GB50045的要求。
国家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国家住宅建筑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39f513533d4b14e852468fb.png)
1、商品房的楼层空间高度标准国家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第六节层高和净高第2.6.1条住宅层高不应高于2.80m。
第2.6.2条卧室、起居室的净高不应低于2.40m,其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m。
第2.6.3条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时,其一半面积的净高不应低于2.10m,其余部分最低处高度不宜低于1.5m。
第2.6.4条厨房的净高不应低于2.20m,卫生间、厕所、贮藏室的净高不应低于2m。
第2.6.5条卫生间、厕所内采用蹲式大便器时,其蹲位处地面距上部存水弯的净高不应低于1.90m。
以上谈到的层高的国家标准只是层高的最低标准,如果购房合同中买卖双方对层高另有约定(该约定必须高于国家标准,否则无效),则开发商交房时应当达到约定的标准2、国家商品房交房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5年11月30日住宅应满足下列条件,方可交付用户使用: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工程竣工验收,确认合格;取得当地规划、消防、人防等有关部门的认可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在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小区道路畅通,已具备接通水、电、燃气、暖气的条件。
弱势群体的权利:十种情况下可依法拒绝收房根据《住宅建筑规范》、《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等相关法规,消费者遇到下列情况之一可不收楼:1、不具备“小区道路畅通,已接通水、电、燃气、暖气的条件的”:依据:《住宅建筑规范》第11.0.1-2条2、未取得《竣工验收备案表》的:依据:《住宅建筑规范》第11.0.1-1条3、不提供《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记录》的:依据:《济南市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4、开发商无故比原合同约定延迟交楼,经购房人催告后超过三个月交房的:依据:司法解释第十五条5、开发商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改变房屋结构及合同中约定的配套环境的:依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6、开发商经批准改变商品房规划设计未经买家认可的:依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7、不能提供有资质的测绘部门房屋面积实测数据的:依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8、合同没有约定,且房屋实际交付面积比原合同规定误差比绝对值超过3%(不含3%)的,可拒绝收房,并解除购房合同:依据:司法解释第十四条9、经符合资质的质量检测机构核验,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确实不合格的:依据:司法解释第十二条10、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的:依据:司法解释第十三条3、《商品房买卖合同》逾期履行违约金标准一般原则:按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为标准来计算违约金;合同没有约定的,按逾期履行的天数依逾期贷款利息标准来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宅建筑规范1 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住宅的基本功能和性能要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镇住宅的建设、使用和维护。
1.0.3 住宅建设应因地制宜、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到适用、经济、美观,符合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要求。
1.0.4 本规范的规定为对住宅的基本要求。
当与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抵触时,应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5 住宅的建设、使用和维护,尚应符合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住宅建筑residential building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含与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中的住宅部分),简称住宅。
2.0.2 老年人住宅house for the aged供以老年人为核心的家庭居住使用的专用住宅。
老年人住宅以套为单位,普通住宅楼栋中可设置若干套老年人住宅。
2.0.3 住宅单元residential building unit由多套住宅组成的建筑部分,该部分内的住户可通过共用楼梯和安全出口进行疏散。
2.0.4 套dwelling space由使用面积、居住空间组成的基本住宅单位。
2.0.5 无障碍通路barrier-free passage住宅外部的道路、绿地与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内的适合老年人、体弱者、残疾人、轮椅及童车等通行的交通设施。
2.0.6 绿地green space居住用地内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等各种形式绿地的总称,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包括其他屋顶、晒台的绿地及垂直绿化。
2.0.7 公共绿地public green space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
2.0.8 绿地率greening rate居住用地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2.0.9 入口平台entrance platform在台阶或坡道与建筑人口之间的水平地面。
2.0.10 无障碍住房barrier-free residence在住宅建筑中,设有乘轮椅者可进入和使用的住宅套房。
2.0.11 轮椅坡道ramp for wheelchair坡度、宽度及地面、扶手、高度等方面符合乘轮椅者通行要求的坡道。
2.0.12 地下室basement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者。
2.0.13 半地下室semi-basement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者。
2.0.14 设计使用年限design working life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
2.0.15 作用action引起结构或结构构件产生内力和变形效应的原因。
2.0.16 非结构构件non-structural element连接于建筑结构的建筑构件、机电部件及其系统。
3 基本规定3.1 住宅基本要求3.1.1 住宅建设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
3.1.2 住宅选址时应考虑噪声、有害物质、电磁辐射和工程地质灾害、水文地质灾害等的不利影响。
3.1.3 住宅应具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
3.1.4 住宅应按套型设计,套内空间和设施应能满足安全、舒适、卫生等生活起居的基本要求。
3.1.5 住宅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必须具有足够的可靠性。
3.1.6 住宅应具有防火安全性能。
3.1.7 住宅应具备在紧急事态时人员从建筑中安全撤出的功能。
3.1.8 住宅应满足人体健康所需的通风、日照、自然采光和隔声要求。
3.1.9 住宅建设的选材应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3.1.10 住宅必须进行节能设计,且住宅及其室内设备应能有效利用能源和水资源。
3.1.11 住宅建设应符合无障碍设计原则。
3.1.12 住宅应采取防止外窗玻璃、外墙装饰及其他附属设施等坠落或坠落伤人的措施。
3.2 许可原则3.2.1 住宅建设必须采用质量合格并符合要求的材料与设备。
3.2.2 当住宅建设采用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时,必须经相关程序核准。
3.2.3 未经技术鉴定和设计认可,不得拆改结构构件和进行加层改造。
3.3 既有住宅3.3.1 既有住宅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或遭遇重大灾害后,需要继续使用时,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鉴定,并根据鉴定结论进行处理。
3.3.2 既有住宅进行改造、改建时,应综合考虑节能、防火、抗震的要求。
4 外部环境4.1 相邻关系4.1.1 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
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表4.1.1的规定;对于特定情况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 老年人住宅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h的标准;2 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h的标准。
4.1.3 住宅周边设置的各类管线不应影响住宅的安全,并应防止管线腐蚀、沉陷、振动及受重压。
4.2 公共服务设施4.2.1 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公建)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9类设施。
4.2.2 配套公建的项目与规模,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并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期交付。
4.3 道路交通4.3.1 每个住宅单元至少应有一个出入口可以通达机动车。
4.3.2 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双车道道路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6m;宅前路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2.5m;2 当尽端式道路的长度大于120m时,应在尽端设置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3 当主要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4 在抗震设防地区,道路交通应考虑减灾、救灾的要求。
4.3.3 无障碍通路应贯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坡道的坡度应符合表4.3.3的规定。
2 人行道在交叉路口、街坊路口、广场入口处应设缘石坡道,其坡面应平整,且不应光滑。
坡度应小于1:20,坡宽应大于1.2m。
3 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5m。
4.3.4 居住用地内应配套设置居民自行车、汽车的停车场地或停车库。
4.4 室外环境4.4.1 新区的绿地率不应低于30%。
4.4.2 公共绿地总指标不应少于1m2/人。
4.4.3 人工景观水体的补充水严禁使用自来水。
无护栏水体的近岸2m范围内及园桥、汀步附近2m范围内,水深不应大于0.5m。
4.4.4 受噪声影响的住宅周边应采取防噪措施。
4.5 竖向4.5.1 地面水的排水系统,应根据地形特点设计,地面排水坡度不应小于0.2%。
4.5.2 住宅用地的防护工程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台阶式用地的台阶之间应用护坡或挡土墙连接,相邻台地间高差大于1.5m时,应在挡土墙或坡比值大于0.5的护坡顶面加设安全防护设施;2 土质护坡的坡比值不应大于0.5;3 高度大于2m的挡土墙和护坡的上缘与住宅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其下缘与住宅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
5 建筑5.1 套内空间5.1.1 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空间。
5.1.2 厨房应设置炉灶、洗涤池、案台、排油烟机等设施或预留位置。
5.1.3 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厨房、餐厅的上层。
卫生间地面和局部墙面应有防水构造。
5.1.4 卫生间应设置便器、洗浴器、洗面器等设施或预留位置;布置便器的卫生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在厨房内。
5.1.5 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净高低于0.90m时,应有防护设施。
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5m,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10m。
阳台栏杆应有防护措施。
防护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O.11m。
5.1.6 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0m,局部净高的面积不应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1/3。
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起居室(厅)时,其1/2使用面积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10m。
5.1.7 阳台地面构造应有排水措施。
5.2 公共部分5.2.1 走廊和公共部位通道的净宽不应小于1.2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OOm。
5.2.2 外廊、内天井及上人屋面等临空处栏杆净高,六层及六层以下不应低于1.05m;七层及七层以上不应低于1.10m。
栏杆应防止攀登,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m。
5.2.3 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
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OOm。
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
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
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
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m。
楼梯井净宽大于O.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5.2.4 住宅与附建公共用房的出入口应分开布置。
住宅的公共出入口位于阳台、外廊及开敞楼梯平台的下部时,应采取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安全措施。
5.2.5 七层以及七层以上的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
5.2.6 住宅建筑中设有管理人员室时,应设管理人员使用的卫生间。
5.3 无障碍要求5.3.1 七层及七层以上的住宅,应对下列部位进行无障碍设计:1 建筑入口;2 入口平台;3 候梯厅;4 公共走道;5 无障碍住房。
5.3.2 建筑入口及入口平台的无障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建筑入口设台阶时,应设轮椅坡道和扶手;2 坡道的坡度应符合表5.3.2的规定;3 供轮椅通行的门净宽不应小于0.80m;4 供轮椅通行的推拉门和平开门,在门把手一侧的墙面,应留有不小于0.50m的墙面宽度;5 供轮椅通行的门扇,应安装视线观察玻璃、横执把手和关门拉手,在门扇的下方应安装高O.35m的护门板;6 门槛高度及门内外地面高差不应大于15mm,并应以斜坡过渡。
5.3.3 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建筑入口平台宽度不应小于2.OOm。
5.3.4 供轮椅通行的走道和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20m。
5.4 地下室5.4.1 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厅)、厨房不应布置在地下室。
当布置在半地下室时,必须采取采光、通风、日照、防潮、排水及安全防护措施。
5.4.2 住宅地下机动车库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库内坡道严禁将宽的单车道兼作双车道。
2 库内不应设置修理车位,并不应设置使用或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房间。
3 库内车道净高不应低于2.20m。
车位净高不应低于2.OOm。
4 库内直通住宅单元的楼(电)梯间应设门,严禁利用楼(电)梯间进行自然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