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绘画艺术鉴赏
中西方美术作品的鉴赏的比较有什么
中西方美术作品的比较中西方人的宇宙观、世界观、哲学背景和对世界的审美方式不同,导致了传统中西绘画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差异。
中国绘画历来是含道应物、澄怀味像,讲究精神对过程的体味,对生活真谛的追求、对心境意絮的表现。
西方绘画则讲究焦点透视、光影、明暗、色调等,对真、善、美的追求。
这两大传统绘画体系不仅成了世界美术的两大支柱,也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从中西绘画中对空间、时间、表现手法等方面加以比较分析,进一步阐释中西艺术家在对待客观世界的不同认识和哲学思想。
通过比较可使学生加深理解中外绘画作品的艺术特征。
1.时间的比较。
我们说音乐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而从古至今,中西艺术家们也一直在探索着绘画中的时间表现,同时也形成了各自的时间表达方式。
法国立体派画家杜尚在1912年画的《正在下楼梯的裸体女子》,很像一张重叠曝光的照片,画面充满了动作,而没有静止状态中的形象。
画家的目的是通过这种特殊的手段,表现在一段时间内一个裸体女子下楼梯的连贯动作,克服时间对绘画的局限。
中国山水画中,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采用的手卷式构图,在克服时间对绘画的局限上,是非常成功的。
《清明上河图》在结构上有序曲、高潮(虹桥部分)、尾声,形成鲜明的情感节奏,突破时空的局限,在同一时间里展现不同环境。
通过这样的比较,使学生了解在克服时间的局限上,西方艺术家往往强调瞬间的因素,在表现上选择富有暗示性的动作的一瞬间,需要观者的想象;中国艺术家则往往采取横幅手卷形式,表现连续性的故事情节或场面,引发观者的回忆。
2.线条的比较。
对中西绘画中的线条,可以将中国画中的线条提炼出来,与西方绘画素描、速写中的线条加以比较。
总的来说:中国画基本上用线条、墨块组成,中国历代画家们十分重视用笔、用线,因此,中国画也可以是线的艺术。
西方绘画中的线条是依附于形体的,没有上升为一个具有独立价值的审美范畴,就如《罗丹艺术论》中提到:“由于线条的显然的来龙去脉,你们才能够深入空间而获得物体的深度。
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2-3 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 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
19世纪西方绘画 新古典主义 《拿破仑加冕》达维特
19世纪西方绘画 新古典主义 《浴女》安格尔
《莫第西埃夫人》
19世纪西方绘画 浪漫主义 《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罗瓦
19世纪西方绘画 浪漫主义 戈雅 《在阳台上的女人》
19世纪西方绘画 浪漫主义 《梅杜萨之筏》席里柯
19世纪西方 绘画 写实 主义 《加莱 义民》米勒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三个音乐家》局部 壁画公元前1390年 纳赫特之墓(埃及)
被赋予理想化的西方绘画 黄金比例:1:1.618
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 大理石雕塑 高204cm 约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 卢浮宫美术馆(法国)
萨莫德拉克的 胜利女神
二、从神性到人性的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 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
视频解读
《34岁自画像》1640 伦勃朗 布面油彩 伦敦国家美术馆
《夜巡》 伦勃朗 荷兰
阿姆斯特丹 美术馆
《倒牛奶的女仆》 荷兰 维米尔 阿姆斯特丹国立 美术馆
《林荫道》霍贝玛
《埃克河边的磨坊》布面油彩 雷斯达尔(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
《苏珊娜.芙尔曼像》布面油彩 鲁本斯( 弗兰德斯) 1632年 伦敦国家美术馆
《西斯廷天顶画》 《创世纪》壁画 油彩米开朗基罗 意大利 1512年 (梵蒂冈)
《最后的晚餐》意大利 达.芬奇
《草地上的圣母》布面油画 113cm*88cm 1507年 拉斐尔 (意大利)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奥地利)
雅典学院
《维纳斯的诞生》 布面蛋彩油画 172.5cm*278.5cm 波提切利(意大利) 1486年 乌斐兹美术馆
19世纪西方绘画 写实主义 《思想者》罗丹
(完整版)中外绘画艺术鉴赏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绘画
• 中国画
• 传统型: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黄宾虹
《山水册页》;潘天寿《记写雁荡山花》
• 融合性:徐悲鸿《群马图》;蒋兆和《流民图》
李可染《春雨江南》;林风眠《风景》
• 油画
罗中立《父亲》 董希文《开国大典》
•版画
胡一川《到前线去》 李桦<怒吼吧,中国》 古元《减租会》
四 作业
• 难点1: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比较 • 知识概述:同一风景题材的作品,中国叫山水,
西方叫风景画。 • 中国山水画:散点透视,移动视点观察和描绘景
象。随类赋彩,或不作色,三远法(高、平、深)
• 西方风景画:焦点透视(特定角度),注重光源 色的变化,运用焦点透视,在平面上表现真实的 立体感、空间感深度感。
•后印象派:强调自我感受的抒发和形式语言的探究。 梵高的《星月夜》,高更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 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塞尚:《静物》。
•现代主义: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形式。 野兽派:马蒂斯、表现派:蒙克的《呐喊》、立体派: 毕加索、超现实主义:达利的《记忆的永恒》。
二、重难点突破
• 1、反映作者随心所欲,追求画面偶然效果
• 2、将不同角度的形象叠加在一起
• 3、体现出现实主义美术的价值取向
• 4、直观反映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
• A1、2 B 3、4 C 1、3
D 2、4
2007年 39.(1分)文艺夏兴时期的科学、艺术家、思想家对自然现象进行了
深入地现察、摹仿和解释,油画也在这一时期产生并逐渐成熟。从右 面两幅图可以看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作为油画艺术的经典,具 有鲜明的写---实--的特点。相比较,中国宋代画家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则 笔墨简炼、形象传神,具有写__意__的特点。
中外美术鉴赏课件
美术鉴赏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 能力和艺术素养,培养创新思维 和想象力,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 。
美术鉴赏方法与技巧
01
02
03
04
观察法
通过对作品细致入微的观察, 捕捉作品的形式美感和独特之
处。
分析法
运用艺术史、艺术批评等理论 知识,对作品的主题、风格、
技巧等进行分析。
比较法
将不同作品或同一作者的不同 作品进行比较,揭示作品间的
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素养
学习美术基础知识
掌握色彩学、构图学、透视学等基本原理,为鉴赏打下基础。
学习艺术批评理论
了解不同批评流派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分析和评价作品的能力。
学习跨文化交流知识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传统和审美观念,增强跨文化鉴赏能力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20世纪初,中国现代美术开始萌芽,受西方艺术 影响,出现了以徐悲鸿、林风眠等为代表的中西 融合艺术家。
50-70年代美术
以写实主义为主流,强调艺术为政治服务,出现 了如董希文《开国大典》等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 。
80年代以后美术
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中国现代美术呈现多 元化发展趋势,艺术家们开始探索个性化和民族 化表达。
阅读艺术家传记
深入了解艺术家的成长经历、创作理念和风格特点,加深对作品 的理解。
参加实践活动,积累经验
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
近距离接触原作,感受作品的色彩、线条和构图之美。
参加美术展览和拍卖会
了解市场动态和作品价值,培养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参加艺术家工作坊
与艺术家面对面交流,学习创作技巧和艺术理念,提升实践能力。
人物有波洛克、德库宁等。
古今中外美术作品鉴赏论述
古今中外美术作品鉴赏论述美术作品鉴赏是一门涉及艺术、文化、历史等多个领域的学科。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
本文将从古今中外的角度来进行美术作品鉴赏论述。
一、古代美术作品鉴赏在中国,古代的美术作品主要以绘画和雕塑为代表。
其中,绘画以山水、人物、花鸟等为常见主题,手法以工笔、写意、兼工而用等为代表。
对于绘画作品的鉴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关注画面的内容。
我们需要通过画面中的题材、表现手法、情感等来探究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例如,清代画家郎世宁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当时汴京市井百态和明末清初的社会风貌,这幅画无论在历史、艺术、社会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关注画家的技法和风格。
对于古代绘画作品,我们不仅需要关注画面的内容,还需要了解画家的技法和风格。
例如,明代画家文征明擅长写意山水,他的作品以大笔豪放、轻松自然的笔墨风格著称。
而清代画家钱选则以墨色浑厚、构图精妙、线条简练而著名。
最后,关注作品的保存和承传。
古代美术作品的保存和承传也是美术作品鉴赏的重要一环。
例如,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以其浓重的文化底蕴和系统性的传统中华美学为其中最令人注目。
通过壁画可以感受到唐代文化的繁荣和敦煌发展艺术的独特风格,因此它们的保存和传承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近现代美术作品鉴赏近现代美术作品在中国出现的时间相对较短,主要以油画等西方艺术形式为代表。
这些作品一般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风格和强烈的思想倾向。
对于这些作品的鉴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关注作品的意义和思想。
近现代美术作品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倾向密不可分,因此在鉴赏时我们需要把握作品所反映的社会、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内涵。
例如,毛泽东时期的木刻版画以鲜明的现实主义形式,描绘了中国农村生活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农村建设、大跃进等时代特征。
其次,关注作品的技法和表现手法。
近现代美术作品在技法和表现方式方面与古代作品有所不同。
例如,齐白石在山水画方面采用齐白石法,通过清淡、简约的线条和色块,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和致敬。
01_绘画赏析韩熙载夜宴图赏析——内容
新开课:播放一组经典中外绘画作品,请同学们发表一下对这些画作的理解。
导课:绘画常为不同地域的文化艺术认知符号,中西方绘画的审美有着各自“约定俗成”不同的透视方法和角度,以及其自己特定的法则。
例如西方绘画热衷于浓墨重彩,而中国绘画不强调色彩的丰富;西方绘画审美强调比例,强调景物、人物的黄金分割,而中国绘画则是按照画纸或书卷的大小来进行布局创作;西方绘画审美观念看重一笔一划精雕细琢,真实再现事物。
中国绘画则挥笔随性讲究自然道,而西方绘画重在写实中国绘画重在写意等等。
如何看待一幅绘画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
授课过程:一、初识西方绘画作品西方绘画为了表现上帝创世的可信性,追求事物的真实性,在观察事物的方法上,相应发展了焦点透视法。
中国的散点透视法,关注的是人内心的世界,传达心里情感,不追求描绘物象的真实,相应发展了散点透视法。
两种不同的透视法,是中西绘画在很长时间里的最大的区别。
焦点透视法,主要包括三种具体的表现方法:一是几何学透视法,即以固定的、静止的角度观察事物,追求特定时间里的空间真实性;二是光影透视法,根据物体受光的阴暗明阳,烘托物体的立体空间;三是空气透视法,表现物体因空气的浓淡阴晴,色彩的变化,表现远近的距离。
这几种透视法,都是为了描绘物体的立体感,所以又称为“立体透视”。
焦点透视法,要求画家创作时,设想自己站在某个固定的地点上,在特定的时间里,从特定的距离和角度,来观察和描绘视野范围内的事物。
这样可以真实地再现所见到事物。
焦点透视还要求画家,使物象获得固定的光照,让物象在特定的光照下,产生明暗不同的层次和阴影,这不仅能够表现物象的轮廓,还可以在平面上确立物象的空间位置,真实地再现物象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强描绘物象的真实感。
这种固定的观察和空间处理的方法,以及使用光的原理表现物象的真实性,成为西方绘画艺术的主要表现方法。
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是依据几何学的原理发展起来的。
据说当时画家要在两度空间的平面上,描绘所见到的事物是很困难的,为了表现物体的真实感,最早使用的是远近法,后来意大利画家乌切罗和数学家马内堤,创立了透视画法。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英本1202班陈佳玉指导老师李雅娟内容摘要:中西方艺术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断演变的同时,既继承先辈留下来的风格,也加入每个时代赋予的新元素。
中西方绘画艺术犹如两座形貌各异的山峰,虽然同样具有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感染力,但却各成一体。
在全球一体化的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国绘画艺术与西方绘画艺术之间的交流也日渐密切。
交流之中,我们也看到了这两座山峰的不同特点,中西方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既强调感性;而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既强调理性。
这就决定了中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不同。
再则中西方绘画在色彩运用和对色彩的感受上也显然有所不同。
中国传统的绘画是以墨调色,与西方绘画以油色烘染出的立体感、明暗透视等有巨大差异,在厚与薄、深与浅、淡与浓等多组矛盾中求得视觉性效果。
中国古代画论中认为,墨具有五色:焦浓、重、淡、清等;墨色之中又分为六彩:黑、白、干、湿、浓、淡。
中国传统绘画黑白不分,是无阴阳明暗;干湿不备,是无苍翠秀润;浓淡不辨,是无凹凸远近。
中国的绘画艺术以直觉的方式来感觉色彩的万千变化,而西方绘画艺术,整体上则是倾向于光学意义上的,更加富于几何精神和理性的思考。
中国山水注重写意讲求意境,西方则主要注重写实!这篇文章中将中西方艺术中两大体系的主要代表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进行性和各自特色为今后的艺术学习研究创作夯实基础。
各个角度的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共关键词:中国画;山水画;水墨;西方画;风景画;水彩【一】中国山水画一、中国山水画技法简介山水画技法为中国山水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绘画技法表达了画家不同的性格,绘画时的心情及创作背景等。
简明扼要地介绍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有助于激发业余或专业山水画鉴赏者的兴趣以及加深其对绘画作品的理解。
下面将简要地介绍几种山水画的技法。
〔一〕用墨方面1、泼墨法,顾名思义,是指落笔大胆、点画淋漓、水墨浑融、气势磅礴的写意画法。
第10课中西绘画特点比较教学设计-高中美术鲁美版美术鉴赏
中西绘画特点比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出自于山东美术出版社,教材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中西美术的造型特点、审美理想等进行比较分析。
使学生在对比、分析中了解和赏析中西美术各自的特点以及异与同,这是以往美术教材所没有的,具有创新性。
中西绘画各有渊源,自成体系,差异甚巨。
对中西美术作品进行比较欣赏,则侧重不同,它是以一种全新的文化视角,欣赏、审视不同传统形式的美。
通过对比、交流、沟通等方式,更通俗、更平易的了解和认识世界范围内美的形式、形态。
从而更好的挖掘和认识我们民族的传统美术。
首先,比较的出现,说明认识的角度发生了变化。
其次,比较不是以高低优劣为目的。
它通过对大量丰富的美术观念、美术作品的比较,能从中发现中西美术的不同之处,从而更深刻的认识和保护世界范围内的文化遗产,更准确、客观的认识我们民族美术的长处与不足。
课标分析本节是学生学习了中西绘画历史发展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中西绘画特点比较,是对中西绘画全面的进行比较,也是学生探索和综合之前学习内容的一次机会,学生可以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之上提炼自己学习的内容并加深对中西绘画不同特点的了解。
课标分析本课是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鉴赏》中西绘画特点比较,上好这一课显得尤为重要。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中西绘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自己的喜好,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和发现,引导学生主动搜集分析处理相关信息,创设比较的教学情境。
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质疑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教学目的。
在教学中展开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与学生的交互性学习,高中生具有更强烈的求知欲和思辨性,切合高中生思维特点和学科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习主题:中西绘画特点比较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中西绘画在造型手法、空间处理两方面的基本差异。
2.通过作品比较,理解中国传统绘画和中西绘画语言在中国绘画融合的不同。
中西方绘画的差异思考
1、中西方绘画的区别由于各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世界各国的绘画在艺术形式、表现手段、艺术风格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一般认为,从埃及、波斯、印度和中国等东方文明古国发展起来的称为东方绘画;从希腊、罗马绘画发展起来的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绘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绘画体系。
它们在历史上互有影响,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各自的重要贡献。
中国绘画有它自己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魅力,这是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最大差异。
第一,中国画重视空白的运用,有“虚实相生” 的效果。
第二,中国画重视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以形写神”,讲究意境、神韵;散点透视。
西画则凌驾于自然之上,采用的是焦点透视,重写形。
第三,中国画与书法有很深的渊源,即“书画同源”、“书画同法”。
第四,中国画与诗有相通之处,因而推崇“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即“诗情画意”。
而西画则不然。
重形似、重再现、重理性、重时空、重光色效果。
第五,中国画还经常使用印章,是点缀.也增加韵味和美感。
第六,中国绘画描写的是心灵的故乡,西方绘画描写的是生命的家园。
最简单理解,中国画是在“写”、表现精神、偏抽象.;西方绘画是在“仿”、描摹、仿造事物,偏具象。
后期毕加索、凡高等人对中国画的意境都是十分崇拜!不能说谁比谁高,艺术是全人类共同的东西,是无等级的,只是世界观不同,文化差异之必然。
2、中西方绘画的联系无论是中国绘画,还是西方绘画,它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有其共同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他们都是可以直接看到的、有形有色的具体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抒发画家对客观现实的感受的。
它比小说、诗歌显得具体形象更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在取材上更为广泛。
所以,绘画是整个美术以至整个艺术门类中特别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之一。
对世界影响极其深远。
1、中西方绘画的差异取决于中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的感性主义传统和一元论的世界观与西方人的理性主义传统和二元论的世界观是相对立的。
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比较及代表作赏析
contents
目录
• 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比较 • 中国绘画艺术风格代表作赏析 • 西方绘画艺术风格代表作赏析 • 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融合与创新 • 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鉴赏与评价
01
CATALOGUE
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比较
绘画材料与工具的比较
绘画材料
代表作品
《抢夺留西波斯的女儿们》、《阿波罗与达芙妮》
印象派绘画
总结词
注重光影变化和色彩运用,追求自然、清新、轻快的艺术风格。
详细描述
印象派绘画作品以日常生活、风景等题材为主,如莫奈的《睡莲》和塞尚的《苹果与橘子》,通过细腻的光影变化和 色彩运用,展现出自然之美和日常生活之趣。
代表作品
《睡莲》、《苹果与橘子》
表现形式
中国绘画注重画面的整体和谐与意境的营造,强调“留白” ,而西方绘画则更注重画面的完整性和细节的表现,追求真 实再现。
02
CATALOGUE
中国绘画艺术风格代表作赏析
文人画
总结词
文人画以其独特的笔墨技巧和内敛的意境,展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文化 底蕴。
详细描述
文人画强调笔墨的运用,注重意境的营造,多以山水、花鸟、人物等为题材,表 现出文人士大夫的闲适与雅致。其代表作有元代倪瓒的《六君子图》、明代文徵 明的《山水图》等。
具有跨文化特色的新作品。
探索新的媒介材料
尝试使用新的媒介材料进行创作 ,如综合材料、数字绘画等,可 以突破传统绘画的限制,为中西 方绘画艺术风格的融合提供更多
可能性。
中西绘画艺术风格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艺术交流的增多,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将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艺术家们将更加注重个性表达和创作自由。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论文5000字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对清明上河图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进行鉴赏【内容摘要】中西方绘画艺术是两个不同的话语系统,其审美意识、表现手法都有较大差异,其根本原因在于历史、地理、文化背景的差异。
《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绘制的长卷风俗画,是我国人物画的杰出代表。
它的杰出不仅在于画面人物的众多、景象的恢宏以及表现技巧的生动完美等所构成的独特艺术效果,还在于画面内容真实地反映了北宋末年京都汴梁(开封)城市社会各个阶层不同的生活。
这幅已有800多年历史的古画,至今仍是举世瞩目的“国宝”。
而在19世纪80年代初最出色的一幅批判现实主义油画杰作,就是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评论家斯塔索夫评价:“列宾是同果戈理一样的现实主义者,而且也同他一样具有深刻的民族性。
他以勇敢,以我们无可比拟的勇敢一头扎进人民的生活、人民的利益、人民的伤心的现实的最深处……就画的布局和表现而论,列宾是出色的、强有力的艺术家和思想家。
”这也是他的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最初艺术体现。
本文以中西方绘画作为比较研究,包括这两幅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献价值,以及图中的情节画面艺术进行赏析。
通过对二者各方面的分析,探讨了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并分析展望中西绘画的发展趋势。
寻找异同的规律性,这样有助于认识中西方绘画艺术的特点,建立我们自己的审美标准,坚持“和而不同”的正确观点,并努力使其理论落实到艺术实践中。
【关键词】绘画;清明上河图;国宝;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纤夫;农奴制;审美;和而不同一.《清明上河图》的介绍及赏析材料⑴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
此画画卷以全景式构图、严谨而精细的笔法,展现出汴梁汴河沿岸及东南角门里市区清明时节的社会生活风貌。
画面的内容结构大致可分为三个段落:画卷右端起,始为城郊的农村风光,寂静的原野,略显寒意,渐而有村落田畴,嫩柳初绿;有上坟回城的轿马人群,行走于稀疏的树石、潺潺的溪流之间,点出了清明时节的景象。
渐而人物增多,房舍逐渐稠密,河道也渐显宽广,画面的气氛随之热烈。
美术鉴赏第2课丹青流韵的世界——绘画艺术鉴赏教学教案
第2课丹青流韵的世界——绘画艺术鉴赏开始萌芽,中国的绘画史和绘画理论著作也开始创作。
隋唐是绘画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画家,如阎立本、吴道子、李思训和王维等。
人物画在这个时期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步辇图》(图2-1-2)《凌烟阁功臣图》《西域图》《玄宗试马图》《醉学士图》等。
山水画逐渐成熟,花鸟画开始兴起。
这些画作的共同点就是灿烂而恢宏,表达了隋唐昂扬磅礴的社会面貌和时代精神。
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绘画体系形成和发展,是在两宋到清朝晚期。
工笔和写意的技巧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作品的装裱形制主要以卷、轴、册、屏等为主。
两宋时期的画作开始商品化,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画家,如张择端、李成、范宽、米芾父子等。
这一时期的作画题材得到了拓展。
有的表现生活风俗,如《清明上河图》《耕织图》《货郎图》;有的描绘文人韵事,如《西园雅集图》;有的借历史故事表达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如《文姬归汉图》《采薇图》;有的表现节日民俗活动,如《观灯图》《大傩图》《冬日婴戏图》。
明朝唐寅的《秋风纨扇图》、孙克弘的《百花图》和宋旭的《城南高隐图》,写意的技巧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
清代的美术界,出现了“京东八家”“金陵八家”“扬州八怪”和“四僧”等一群优秀的画家。
其中,郑板桥的竹在中国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民国初年,革命先驱陈独秀猛烈抨击摹古风气,号召进行“美术革命”;鲁迅则亲自倡导和扶植了新木刻运动。
民国期间,蔡元培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并成立了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书法研究会”,创办了国立艺术院,奠定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基础。
辛亥革命以后,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许多公立或私立的美术院校。
例如,创立于1918 年的北平美专和创立于1928 年的国立艺术院(后改为国立杭州艺专)。
“五四”新文化运动,给中国的文化艺术以巨大影响。
中西文化的交融与冲突,也成为美术发展的强大动力。
20 世纪20 年代末到30 年代初,一批艺术留学生陆续回国。
中外美术作品鉴赏
中外美术作品鉴赏中外美术作品鉴赏期末总结报告美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精神产品,它有别于听觉艺术的音乐、语言艺术的文学,是具有造型性、可视性、静态性、物质性的一种空间艺术。
美术是人类以精神力量来表现、创造和主宰世界的特殊载体,美术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对于美术和艺术的理解及鉴赏,是文化修养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深信,只有高度的文化建设,才能造就强盛的民族和国家,对于美和艺术的理解,是文化修养的一个重要部分,而“美育”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多接触艺术,人们对于美的鉴赏和理解力,是靠学习才能获得的――是知识所赐。
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中外美术作品鉴赏》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这门课以PPT讲解和视频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我们了解到了美术欣赏的基本知识,对于中西绘画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还欣赏了一些中外极具代表性的优秀美术作品。
下面我将从绘画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对中国和西方的美术艺术进行分析对比。
一、中西绘画艺术绘画,已成为美的象征。
绘画利用线条和色彩,通过平面描绘来展示丰富多彩的生活,它是一种视觉艺术,反映的是瞬间的生活。
中外绘画艺术的特点比较:1、写实性的理性精神与写意性的艺术精神:西方绘画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写实性”即偏重于对客观对象的再现,从对象所处的环境,所受的光线照射,对象的外貌、色彩、比例等诸方面去尽可能酷似地把客观对象描绘出来,画家更多的关注对象的外貌形态,讲究光和色的调和,画的内容反而处于其次。
中国绘画艺术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写意性,中国绘画艺术以具象写意蕴,中国画“画中有诗”、“以形写神”,追求象外之意,如画梅花,象征不畏严寒;画山水,往往是讴歌隐逸的思想。
2、从画的形式方面来看,中国画很少画裸体画,主要在于表现人物的姿态和特点,并不在于讲究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和肌肉外形的变化,中国画中的景物不重视也不着力描绘物体上的光和色彩的变化,不大注重形似,注重的是描绘景物的神韵和性格,注重神似,并且可以不受透视法的约束,突破了空间的约束,中国画善于将画与文学、书法、印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艺术整体。
美术鉴赏论文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洛神赋图与最后的晚餐【内容摘要】美术即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
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
从观赏性艺术来讲,它主要包括绘画和雕塑两大类。
好的美术作品可以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带着人们去欣赏美,去感受美,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可以让人们暂时忘掉烦恼,可以让人们憧憬美好的未来。
中国绘画艺术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的繁荣局面,是经过了一百多年的艰难历程,中西美术的融汇与论争是中国美术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绘画中体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时系统地吸收西方的油画精华,将外来艺术融入中国绘画中,形成独特魅力的中国画艺术风采。
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观念和表现上有着差异和趋同性,通过中西方绘画作品内容、形式的对比,以及中西方艺术观念差别的简单描述,最终认识到中西方在差异和区别之上的共同目标。
【关键词】中西;绘画;艺术;洛神赋图;最后的晚餐;达芬奇;顾恺之【正文】1、洛神赋图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虽然是人物画,但以大量的山水为故事展开的背景。
由于顾恺之本人就是较早地涉及到山水画创作和理论的大家之一,故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洛神赋》图中山水部分的画法是具有那一时代代表性的艺术样式。
图中树木、山石造型稚拙,比例关系较为混乱,确如张彦远为我们在《历代名画记》中所描述的那样:“魏晋已降,名迹在人者,皆见之矣,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石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
映带其地。
列植之状,则伸臂布指。
”从而为我们在理论与实物考据上都提供了早期山水画面貌的特征。
从线色本身来看,《洛神赋》图中线条细劲有力,如张彦远所言:“顾恺之之迹,紧劲连绵,循环超乎,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
”线条的表现力内在含蓄,以表现意态为先。
线条内部勾勒产生的块面以青绿填色,色彩变化较少,只在坡脚岸边施以泥金。
中外绘画作品鉴赏
拉斐尔创作的最有名的圣母像
《大公爵的圣母》、《草地上的圣母》 、 《花园中的圣母》 、 《椅子中的圣母》等
《雅典学院》
拉斐尔最著名的壁画是为梵蒂冈宫绘制的《雅典学院》。这幅巨型壁画把古希腊以来 的50多个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聚于一堂,以此歌颂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赞 美人类的创造力
《圣礼之争》
德拉克洛瓦 的其他作品
抽前冲锋的阿拉伯骑兵
希阿岛的屠杀
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
筛谷的妇女
石工
1849年完成的 《石工》,是库尔贝 的重要代表作。这场 景是库尔贝在途中亲 见的 一幕,石工艰 苦的劳活使他震惊了。 画上那个老工人形象 非常感人。
但丁的舟
德拉克洛瓦
“但丁的舟” 是德拉 克洛瓦的第一幅受到 观众注意的作品,这 幅作品在沙龙中的展 出不仅惊震了巴黎艺 术界,同时也使德拉 克洛瓦成为浪漫主义 运动的中心人物。这 幅画包括了他今后风 格一切特点的萌芽。 由于它确立了某种新的东西,以致引起人们议论纷纷。深 暗的调子——主要的表现因素,取代了明亮的调子,不仅 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情节,而且主要是为了满足色彩上的需 要。“但丁的舟”就像是相互对立的和用色彩表现出来的 亮调子和暗调子的一个和弦。画中的形体塑造效果是由死 人的痉挛而僵硬的裸体构成的。前景那个向仰的死者的脸 部在绘画上很完美,僵死的颜色加了一些红色的变化,而 对比性的笔触则使他的形体失去了浑圆的感觉。
国画的表现手法: 勾、皴、点、 染、浓、淡、干、 湿、阴阳、向背、 虚、实、疏、密、 留白等。
中国画: 在技法上分为工笔画、写 意画 在题材上分为人物画、山 水画、花鸟画
1) 工笔画:工笔画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 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工笔画须画在经过胶矾加 工过的绢或宣纸上。 工笔画一般先要画好稿本, 一幅完整的稿本需要反复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后 复上有胶矾的宣纸或绢,先用狼毫小笔勾勒,然 后随类敷色,层层渲染,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艺 术效果。 2) 写意画:写意画,即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 物。写意画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 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 接地抒发作者的感情。
中西美术作品识读比较案例分析
中西美术作品识读比较案例分析作者:刘宪春来源:《现代艺术》2018年第02期从中西美术作品识读切入,用比较的方法,对顾恺之《洛神赋图》与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的人物作品,倪瓒《渔庄秋霁图》与霍贝玛《林间小道》的风景作品,林风眠《静物》与塞尚《静物苹果篮子》的静物作品进行分析,通过对其文化背景、审美意趣等方面的探索,解读中国画内在的创作动力与外在效果的关系,提供欣赏中国画方法的案例。
在弘扬传统文化,提倡文化自信的当下,多方位识读中国画是时代的要求。
中西文化的不同,必然会导致中西美术作品鉴赏的差异,相对于西方大众文化对中国画鉴赏的困难,中国美术作品在自己的国人面前应该率先揭去神秘的面纱,本文通过撷取几组中西美术作品识读案例进行分析,从比较的角度探索鉴赏中国画的审美路径。
一、人物作品:顾恺之《洛神赋图》与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古代美术发展的过程是美术与实用逐渐分离的过程,也是民族特性审美精神逐步确立的过程,作为不同人类群体文化经验积累的结果,中西绘画也慢慢拉开了距离。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以曹植的文学作品《洛神赋》为脚本加以描绘的,借对梦幻之境中人神相恋,抒发爱情失意感伤,图中主要描绘了凌波微步、欲语还休的洛神形象,顾恺之通过“迁想妙得”把主观情思投注到客观对象上。
同样是女神的塑造,在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中,来自希腊神话的维纳斯作为美和爱的化身以裸体形象在爱琴海中诞生,窈窕柔和的身姿,洋溢着青春生命,是颂扬人性,复兴古典文化的宣言。
跨越1100多年的时空,洛神与维纳斯以中国女性美与西方女性美的典型形象并置在一起,越发显现中西文化不同带来的审美差异。
顾恺之以紧劲连绵、若“春蚕吐丝”的线条塑造人物,波提切利以优雅的装饰平面感与细致的线条见长,一个是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男女爱情受到压抑的悲剧主题,一个是若珍珠在贝壳里升起,对宗教禁欲主义的挑战。
尽管波提切利在他的作品中很少受透视、光影、体积的影响,不能算是以模仿论见长的典型西方古典画家,但相对于顾恺之,还是表现出了不同于中国画的视觉真实,中国人物画以线造型,注重心象真实的特点在作品比较中可见一斑。
鲁美版美术鉴赏《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说课稿
鲁美版美术鉴赏《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说课稿一、引言大家好,我是XXX,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鲁美版美术鉴赏课程的《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说课稿。
本课将通过对中西方美术的比较分析,介绍人物造型的特点和风格差异,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
本课适用于中学高年级的美术课程。
二、课程目标本课将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了解中西方美术对人物造型的不同表现方式;2.掌握人物造型特点的辨析和欣赏方法;3.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水平;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中西方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2.辨析人物造型中的文化差异和艺术风格;3.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呈现一幅中西方人物造型对比的图片,引起学生对中西美术的兴趣。
接着,提问学生对中西方美术是否有所了解,以及是否知道其中的差异。
2. 介绍中西方美术背景(10分钟)在介绍中西方美术背景时,老师向学生简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绘画和雕塑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人物形象的表现特点。
然后,引导学生了解西方美术的起源和发展,特别是在人物造型方面的独特之处。
3. 比较中西方人物造型的特点(20分钟)通过对比中西方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老师详细介绍了中西方人物造型的特点和风格差异。
例如,在人物比例上,西方人物通常更加注重逼真和正规的比例,而中国人物则常常更加注重传统美学中的平衡和谐;在线条和表现形式上,西方人物通常更加注重轮廓线和阴影的处理,中国人物则更多地运用装饰性线条和点彩的表现手法。
4. 分析人物造型中的文化差异(20分钟)在这一部分,老师详细解读中西方人物造型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学生将了解到影响中西方人物造型风格的因素,例如文化背景、艺术理念和社会价值观。
老师强调学生需要用跨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这些差异,不同的审美观可能导致不同的人物造型风格。
中国绘画鉴赏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染力。
审美标准与价值取向
气韵生动
01Biblioteka 中国绘画注重表现对象的生命力和精神气质,追求形神兼备、
气韵生动的审美效果。
骨法用笔
02
强调笔法的力度和美感,追求线条的流畅自然、刚柔相济,以
及墨色的丰富变化。
应物象形
03
要求画家深入观察自然,准确描绘对象的形态和特征,同时注
重提炼和概括,达到以形写神的目的。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绘画审美
近现代山水画
融合西方绘画技法,创新 表现山水的新意境和现代 感。
山水画的技法
包括皴法、点苔、设色等 多种技法,以及如何通过 笔墨的运用表现山水的质 感和气韵。
花鸟画
古代花鸟画
描绘花卉、禽鸟等自然生物,寓 意吉祥、美好等。
近现代花鸟画
注重个性和创新,表现作者对自然 的感悟和审美追求。
花鸟画的技法
包括勾勒、没骨、写意等多种技法 ,以及如何通过色彩和构图的运用 表现花鸟的生动和美感。
其他类型绘画
01
02
03
04
界画
以建筑物为题材的绘画,精细 入微地描绘建筑的结构和细节
。
风俗画
描绘民间风俗和日常生活的绘 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
俗风情。
历史画
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题材的绘 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历
史意义。
其他创新类型绘画
如实验水墨、综合材料等,探 索新的表现方式和审美领域。
05
分析不同艺术家的作品风格,如写实、抽象、意 象等。
创作主题与内涵
探讨艺术家们的创作主题及其所表达的思想内涵 。
交流与传承 东西文化碰撞中的艺术嬗变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01 中西碰撞——孰优孰劣
海派晚期
吴昌硕为代表,形成独 具特色的“雅俗共赏” 品格。
岭南画派
第一个提出中国画 改革的画派
传统创新型 中西融合型
01 中西碰撞——孰优孰劣
传统创新型
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同时,力求 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笔 墨技巧等有所发展的中国画。
< 交流与传承
>
——东西文化碰撞中的艺术嬗变
学习目标
01 中西碰撞——孰优孰劣 02 “西学东渐”——传统绘画的发展
03 中西融合——有益的探索 04 练习、作业与总结
思考:画中的仙鹤有哪些不同?结合时代背景,说一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鸟类画谱(局部) 张为邦清
松鹤延年(局部) 虚谷清
01 中西碰撞——孰优孰劣
有意趣 用笔凝炼 无声胜有声
02 “西学东渐”——传统绘画的发展
思考:赏析以下作品,黄宾虹的《湖滨山居》和潘天寿的《记写雁荡 山花》,他们在笔墨与构图上有哪些独到之处呢?
02 “西学东渐”——传统绘画的发展
湖滨山居 中国画(手卷)纸本设色 黄宾虹
中近景构图。用笔松而透,积笔墨数十层, 虽繁复而严整;墨迹厚而活,积墨、泼墨、 破墨、宿墨并用,笔苍墨润、酣畅淋漓。
02 “西学东渐”——传统绘画的发展
中国绘画的风格是东方绘画体系的最高成就。中国画的用线的表现 力、对空白的安排、用色的理解、对空间的感受等,都凝聚了我们祖 先对艺术本质的深刻领悟。
——潘天寿(现代)
02 “西学东渐纸本设色
潘天寿
追求以骨气、骨力取胜。不论构图、用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绘画艺术鉴赏
自康熙年间,油画首次被法国画家郎世宁带到中国起到如今地球村的时代,对中西方绘画艺术的不同众说纷纭。
对此,林语堂先生又精辟的见解。
他认为:"西洋艺术的精神好像是较为肉体的,较为热情的,更较为充盈于艺术家的自我意识的;而中国艺术的精神则较为清雅,较为谨饬,由教委与自然相调和。
尼采曾说:“中国艺术是爱美之神爱普罗的艺术,而西洋艺术即为暴君但奥尼细阿斯的艺术。
”
画由人为,因此,画的不同,也是人的不同,思想观念的不同。
这又离不开人所处的特定的环境和时代。
马克思认为:对艺术的思潮,流派或艺术家,只有从历史的发展中才能认识它产生的原因,判断它的社会价值,从而便于我们批判的借鉴。
中国画最早用于记事,最早的画师也受雇于皇家,转为绘制皇家贵族的肖像或皇宫大事。
虽然,以后也出现了民间画家,但不可避免了受到先辈们写诗意识的影响。
孰视之,中国画有类似凡.高的画那样抽象。
中国画是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意识形态的造型艺术,就必然有具体表现在人的审美意识在实践的物质活动中,其动机和意图就必借助于既能模拟自然运动规律之道,又适应思维反映规律,现统一而特定的物质外壳的笔墨概念为中介转换因素,以体现其艺术作品。
因此中国画所表现的内容和形式,不外是意识对存在的反映,以审美观念在头脑中被改造了意象。
以笔墨物质运动的时间摹写转化出可视的艺术形象,否则它就不能反映现实。
故“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
”(《历代名画记〉)
中国的花价一般都是能师能画的士大夫,而封建统治者则一直坚
持“焚书坑儒”,激励压制文人思想,因此,他们只能寄情山水。
中国人寄情山水,任何自然的和谐,寄情言情,士大夫情怀多,中国画讲究平和冲淡,天人合一,以及一种禅意,有一种对人心的关怀,很得益于修
身养性。
由此便渐变出中国的写意绘画。
而西方,虽说感慨事业同样为皇权服务,可是,由于文艺复兴等事件,使人们从文学作评中更加了解自由,渴望自由。
画家们不必过于隐藏自己的思想与观念。
因此,画中充盈着艺术家的自我意识。
文学与绘画处于不同人之手,使其二者相互影响,而后者受到的影响更甚。
这便使得,在某种程度上,西方的绘画跟为丰富,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形式上。
西方人的生活中心是宗教,因此,早期的油画几乎全部是关于宗教故事,像《圣母加冕》和《岩间圣母》。
宗教无非人和欲,所以圣母也是丰满的。
中国画中的纤肢柳腰,是不会出现在西方绘画中的。
中西绘画在技术与表现手法上则几乎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孰高孰低无法判断。
中国人长的平面化,因此画也是平面化的;而西方人长的立体化,画也是立体的。
中国人追求简单,因此中国画条清丝晰,一目了然;而西方人则追求立体与详尽,因此有话也色彩鲜艳惨烈,图画复杂。
在色彩上,中西差别很大,与其艺术追求不同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人讲究绘画表达人生的境界,而平和中正是中国人最大的追求之一,文人画尤其不会用鲜艳的颜色。
虽然也大量使用鲜艳丰富色彩的,比如壁画,但是保存不了那么久,年代太久远了;而西画太过于颜色惨烈,用过艳的色彩刺激人的视觉。
相对来讲西方一直讲究具体真实的反映客观环境,卡拉瓦乔对他画苹果上面如实画出虫蛀的洞很是自傲(这并非反映社会生活或者人生境遇,只是如实的描摹现实)。
然而色彩表现是中西绘画的共同属性。
技术上,西方化受到科学的影响,而中国画却没有。
油画对“光与影”把握得非常棒。
西方艺术家东德广的规律,李斯与现代摄影技术中的灯光效果,表现出人的神情,豁亮或暗,而中国人不懂,也不欣赏这种画法,中国画中只有艺术细胞,没有科学的影子。
表现手法上,中国画,画亦是诗,诗亦是画,诗、书、画、印浑然一
体,诗、书、画、印水乳交融,使人感到浓厚的文人雅致。
中国画全凭“一画”为主体的特定的笔墨运动观,在审美意识的情感和联想活动中,以用笔的力学原理贯通笔墨之道的纵横运动于纸绢的适应性,转化出抽象思维的物质观。
为视沉现实有体量特质感的物质运动形式,在情感个性的韵律浑然运行中,按物体结构的形态在空间的扩延性和位置关系,多变性的淋漓附体于艺术形象。
于二度空间中以自律的能量,腾跃出三度空间视觉的意识,传到这审美理想的现实,创造出种种“形神兼备”的艺术形象,是谓“笔墨乾坤”。
由于笔墨简约的概括性,即要求其笔墨概念,就是所谓中国画与其艺术实践的概念。
因它是中国画借以表现生活,而为之造型传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建设的要素,以简约压缩的典型概念形势,成为中国画所研究的特殊对象的特殊本质的联系。
使人们认识它,鉴赏它,审美它,把握它和应用它,反映着中国画精神面貌的特征。
中国画是“人化了的自然”之审美理想的心印,是笔墨概念根与自然发于心源,而又超越自然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线结合的表现方法。
是情质并发的思想感受。
西方绘画则是属于自然科学观法则的条件制约,以镜面反映而毕肖自然的再现。
即“镜子为画家之师;你的图画就像一面大镜子中看到的自然"(《达芬奇轮绘画〉)。
所以中西绘画在大自然面前虽然是一律平等,但在表现于再现的差异上,对画中内容所表述的艺术语言形式美有主客观的侧重区别。
因此在中西绘画之间,只能是在同属造型艺术的视觉表象上,可“艺无国界”,而实分中西之别的相互理解。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绘画形式,并具有普遍的民族性,反映这本民族精神文明的象征。
其影响之大,被国际社会公认为东方绘画艺术的代表,与西方绘画构成表现与再现两个绘画体系而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其笔墨概念的高度科学概括性和独立的自主性,也影响着稀饭绘画“现代派”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