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辅行决》外感热病辨证的特色

合集下载

外感热病辨治特点辑要

外感热病辨治特点辑要

外感热病辨治特点辑要
外感热病是指由外界邪气侵袭人体所引起的发热、口渴、头痛、咳嗽等症状的疾病。

其辨治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发病急骤:外感热病的患者往往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病,病情迅速恶化。

因此,辨治外感热病需要迅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避免病情恶化。

2. 发热症状明显:外感热病的主要表现是高热症状,体温可达到39℃以上。

此外,患者还常伴有口渴、咳嗽、头痛等症状。

辨治外感热病时应注意降低体温,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

3. 阴阳表里辨证:外感热病的辨证一般包括阴阳表里辨证。

表证主要表现为发热等表现,里证则表现为胸腹不适、大便不通等。

针对不同的证型,治疗方法也各有差异。

4. 推拿疗法:外感热病的治疗中,推拿疗法有一定的辨治特点。

推拿可以通过调节人体气血运行,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改善患者体质。

在推拿治疗中,常常采用按摩、扳动等手法,以改善患者的病情。

总之,辨治外感热病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辨证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及早治疗、合理用药是辨治外感热病的关键。

另外,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预防外感热病的重要措施。

浅谈外感热病辨证论治体系

浅谈外感热病辨证论治体系
①在外感热病致病的外因认识上有了较明显的发展 和提高。《肘后备急方》《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 《外台秘要》等书中对于诸如水中昆虫(沙虱、射工), 有病家畜(病马、猘犬),病人(生注),尸体(死注), 有毒食物(食注)等等,都被视为致病外因,这是一个很 大的进步。 ②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已经突破《黄帝内经》中 “疫 病”范畴。其他急性热病如“伤寒”、“温病”、“时气 病”、“天花”、“麻疹”、“黄疸”、“痢疾”等等均 可以彼此染易或发生流行。


1.寒温之争
①伤寒学派虽承认温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但是认为 它完全可以包涵在伤寒范围之中,并可用六经辨证论治体 系进行治疗,《伤寒论》中的白虎汤、承气汤、黄连阿胶 汤、竹叶石膏汤、麻杏石甘汤、葛根芩连汤等等,都是治 疗温病的方剂。 ②温病学派认识则与伤寒学派完全相反。温病学派认 为伤寒与温病完全不同,在病因方面,伤寒为寒邪,温病 为热邪。在传入途径方面,伤寒由肌表入,为横传,所以 伤寒分六经。温病由口鼻入,为竖传,所以温病分三焦。 在治疗上伤寒用辛温,温病用辛凉,两者完全不同,绝对 不能混称。并且认为伤寒论全部内容是为伤寒而立,不能 治温病。

3.致病特点 伤寒:易伤阳气 温病:易耗阴津 都属急性热病,较之内伤杂病起病急骤, 变化迅速。


4.外感热病感受及传变规律
冬春易发呼吸系统疾病,夏秋易发消化系统疾病。 南方气候温暖多雨,病易兼热杂湿;北方气候寒冷多风, 病易兼寒杂燥。 阳热之邪或阳热与阴浊之邪相杂而以阳热之邪为主所致 者,易伤人体阴液而显火热之象;阴浊之邪或阴浊之邪与 阳热之邪相杂而以阴浊之邪为主所致者,易伤人体阳气而 显寒湿之象。 邪从皮毛而入者,易涉经络、关节;邪从鼻入者,易涉 清窍与肺,并旁及心营;邪从口入者,易涉肠胃与脾,并 旁及肝胆;邪从其他途径而入者,病多迁延缠绵。 无伏邪、旧疾者,为新感病轻,多首先袭表;有伏邪、 旧疾者,为外邪引发而病重,多表里同病或以里证为主。 总之,其基本上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 由实致虚。

疗病祛疾与养生——也谈《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疗病祛疾与养生——也谈《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第7章疗病祛疾与养生——也谈《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第7章疗病祛疾与养生——也谈《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一、《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简介二、《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的养生启示三、常见疾病的中药养生由南朝陶弘景摘录自已经失传的《汤液经法》,《汤液经法》是汉晋时期名医的“教科书”,包括张仲景。

是“经方”的直接来源。

一、《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简介1.古人通过生活实践,总结了疾病的不同表现形式。

古人在没有人体解剖、生理和病理知识的情况下,凭借仔细的观察和聪明才智,创造性地提出了症状的分类方法,并且将不同类别的症状与药物对应起来,完成治疗。

不仅如此,药物的治疗从一味药的单方发展到多味药的复方,这些都是非常伟大的成就。

二、《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的养生启示小青龙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治天行,发热恶寒,汗不出而喘,身疼痛。

”小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治天行热病,大汗出不止,口舌干燥,饮水数升不已,脉洪大者”。

大泻肝汤(枳实、芍药、大黄、黄芩、生姜、甘草),“治头痛目赤,多恚怒,胁下支满而痛,痛连少腹迫急无奈”。

小补心汤(栝蒌、薤白、半夏),“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者”。

小泻心汤(龙胆草、栀子、盐),“治心中卒急痛,胁下支满,气逆攻膺背肩胛间,不可饮食,食之反笃者”。

2.辨证是中医药物养生的基本原则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根本特点之一,也是中医治疗学中最基本,也是最本质的要求。

发烧的例子:a:有的人先是恶寒,然后体温上升,自己感觉发热,但口不干渴,食欲也正常,身上没有汗;b:有的人在发热的时,感觉身上疲乏,食欲不振,觉得恶心,甚至呕吐;c:有的人,在发热的同时,身上总是微微出汗,非常怕风三、常见疾病的中药养生1、感冒的中药调养如果感冒开始的时候,有鼻塞、流清鼻涕,喉咙疼痛不明显,感觉头疼或者身上疼痛,可以用风寒感冒颗粒,如果感觉怕冷(恶寒)或轻微发热,也可以应用。

如果感冒后除鼻塞、流涕外,有比较明显的咽喉疼痛,咳嗽,咳痰颜色偏黄,或者伴有轻微发热,可以用风热感冒颗粒,或者柴银口服液也可以。

志一老师谈辅行诀2

志一老师谈辅行诀2

志一老师谈辅行诀2原文地址:志一老师谈辅行诀二作者:闲云小憩五、病证体系《汤液经法》的病证体系和《伤寒论》的有很大区别,学习《辅行诀》这本书是为我们深入学习《伤寒杂病论》服务或者说做一些必须要有的探讨,对《辅行诀》里所用的病证体系,《辅行诀》的编排本身显示的很清楚:五脏体系和外感病证,和《伤寒杂病论》基本一致。

只是《伤寒杂病论》和《辅行诀》所用的辩证体系差异很大,病证体系大的两方面基本一致,进一步的细化区别很大,总的来说《辅行诀》的病证体系比较简略,伤寒论要复杂的多。

1、五脏病证五脏病证分:五脏虚实,五脏劳损,还包含五脏救治方,误治后所用的药方。

五脏虚实病证是《辅行诀》的基本构架,也是《辅行诀》的副标题脏腑用药法要主要所指。

用病证而不是辨证没有做深入的探究,另一方面整部《辅行诀》讨论的重心是法要,就是简编,所以称为病证体系。

五脏虚实所讨论的和我们中医其他医籍后世所称的五脏辨证类似,只是对五脏的病证分类比较简略,就是分了虚实两类,而虚实是五脏病证中最核心的内容,因为五脏藏精气而不泄,五脏功能状态的好坏就在于藏精气藏的怎么样,藏的好就是脏气平和,就是“服药数剂必使藏气平和”。

藏得不好,就表现为虚实两端,藏精不足就是虚,藏精精气不正就是实,实不是藏得多了,而是精气的结构紊乱了,不正常了,邪气盛则实,正气不足了。

正与邪是相对立的,虚和实与正和邪不完全对应,虚和实不仅指量的变化,虚指量的不足,实强调的是精气不正,也就是精气有些歪了,不正就是邪。

所谓脏实就是脏气不正了,不正就容易郁积,就成实了。

这就是五脏藏精气不正常的两种情形,它含钠他所涉及的问题。

五脏虚实是从五脏藏精气而不泄提出的,五脏藏精气不正常表现为虚和实,所以以五脏虚实作为病证判断的基础也是完备的。

《辅行诀》是为修道人而写,修道之人需要保养五脏精气,要求五脏精气充盈平和,对于学习中医的意义有多大?在临床中直接根据五脏虚实来判定疾病的性质还是不足的,但是五脏虚实确是我们运用其他临床辩证方法的基础,在面对病人时,头脑中一定有五脏虚实的概念的,不能对病人作了判断处理而对病人的五脏虚实状况一无所知。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五行相生相胜汤液经法图为理清《经法图》中五行与五味之配属关系,笔者把图内内圈中已知的“辛、咸、甘、酸、苦”之五味用直线连接起来后,即可知该图是表示五行之生克关系,而且是每一行的前、后、左、右关系为,右者:生我(母),左者:我生(子),前者:克我,后者:我克。

如是,则“用金体”栏之内圈所缺的是“酸”字。

求证:“用火体”栏中“咸”字与“用金体”栏中的“咸”字以直线相连,为火克金,克我之关系,栏中补入的“酸”字与“用木体”栏中的“酸字”用直线相连,为金克木,我克之关系,与其它栏目之五行制克关系相一致,因此,补入的“酸”字正确。

为能清楚地反映斯图之五行生克关系,笔者把图1填入五色绘成彩色《经法图》(图2)如下,完成破解斯图之第一步。

如何填补图内圈外之缺“□”字,第二步必须明白《经法图》之五行配属关系。

《辅行诀》曰: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

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如左: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辅行诀》又曰:陶云:肝德在散。

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陶云:心德在耎。

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陶云:脾德在缓。

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陶云:肺德在收。

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陶云:肾德在坚。

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藏气法时论》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味酸,其类草木,肝色青。

《辅行诀》与《伤寒论》组方及证治规律相关性探讨

《辅行诀》与《伤寒论》组方及证治规律相关性探讨

《辅行诀》与《伤寒论》组方及证治规律相关性探讨目的:以《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下简称《辅行诀》)所载组方法则分析《伤寒论》之组方配伍用药规律;并对比二者证治规律,分析二者辨证体系的异同,以探讨经方组方理论与辨证体系,促进经方的学习与临床运用。

方法:本文采取文献研究的方式,主要论述了三部分内容:一是结合《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等古医藉文献论述、总结《辅行诀》五脏病证诸方及二旦六神方之组方配伍规律;二是以《辅行诀》组方配伍用药规律审视、分析《伤寒论》方,探讨仲景方之组方思想。

三是分析、对比《辅行诀》与《伤寒论》证治规律,探讨二者辨证体系的异同以理解和学习古人对疾病与机体相互作用的反应规律的认识与治疗经验,进而探讨仲景创立六经辨证的目的及六经的实质。

结果:1.五脏病证诸方严格依照“汤液经法图”蕴含的五脏五味补泻法则进行组方且有独特严谨的补泻规律;而二旦六神方以六淫治法为立法基础,运用五味配伍进行组方;二者对药物的选择皆以“诸药之精”的五行五味互含配属关系作为主要依据,结合药性功能主治为辅。

2.《辅行诀》五脏病证诸方的五脏五味补泻法则及其所含独特严谨的补泻规律在以治疗内伤杂病为主的仲景方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而二旦六神汤之组方理论则在治疗以外感病为主的仲景方中得到充分的运用;《伤寒论》方之加减用药规律亦体现了仲景以五脏五味补泻法则作为重要选药参考依据而进行加减用药的思想。

同时,也可看出仲景不失灵活,善根据复杂多变的临床证候进行发挥运用,结合药物药性及功能主治进行选药组方,凸显随证治之的辨证治疗特色,以适应其六经体系之需要。

3.《辅行诀》基于调整人体五脏气化功能,以适应六气变化创立了外感辨证体系—六合辨证体系。

而《伤寒论》则以六经系统概念作为理论支架,在方证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使其系统化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六经辨证体系。

结论:1.《辅行诀》为我们研究经方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参考依据。

而其严谨而独特的五脏五味配伍组方之学,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其临床价值。

对《辅行诀》的看法铁杆中医论坛

对《辅行诀》的看法铁杆中医论坛

对《辅行诀》的看法铁杆中医论坛对《辅行诀》的看法《辅行诀》在敦煌石窟中的发现,无疑是对中医界的一大贡献,其意义就在于完善了《伤寒杂病论》的称谓(有人也这样称曰《伤寒论》的),可以说是学习、研究《伤寒论》一本不可多得参考书。

一、伤寒病虽然是建立在六经辨症论治为纲要的学说,但在基础上仍没有脱离五脏六腑的学说,其中好多病症均是用脏腑学说来阐述的,如膀胱太阳之府,病邪入府,膀胱的气化不行、、、、、胃是阳明之府,胃中燥热大便秘结、、、、、胆是少阳之府,胆热则口苦寒热往来;太阴病脾阳不振,少阴病心肾衰弱,厥阴病肝气冲逆、、、、、无不是建立在脏腑学说上讲述的。

《辅行诀》隐居曰: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

或有夙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例,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

不尔,五精不续,真一难守,不入真景也。

服药祛疾,虽系微事,亦初学之要领也。

诸凡杂病,服药汗吐下后,邪气虽平,精气被夺,致令五脏虚疲,当即据证服补汤数剂以补之。

不然,时日久旷,或变为损证,则生死转侧耳。

由此可见:学《伤寒论》必须熟知脏腑用药,否则难以从根本上掌握《伤寒论》用药的精髓。

《辅行诀》则是将五脏虚实证候、及其用药法要,提供学者辅行、参考的一本著作。

二、《伤寒论》由于著作的年代与今已有几百年,历代医家对其条文理解各有见解,著有《伤寒溯源泉集》、《伤寒论惯珠集》、《伤寒论集成》、《伤寒论疏义》、、、、、、不下几十种,难免有部分内容与原著有出入,让后人学者无所适从。

今有《辅行诀》的出现,有助于研究《伤寒论》,为今后的整理、修订,使其内容编辑得更加合理,恢复原著的面貌。

在《辅行诀》一书中,脏腑用药法要内有《伤寒论》没有的药物,如龙胆草、栗子、桑枝等,张仲景为何不予采用;有些方药在剂量、炮制、煎熬方面也不同,都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三、《伤寒论》对伤寒病的论说条文多,而对杂病的却很少,称《伤寒杂病论》似乎言过其实,现将《辅行诀》结合研究,不仅对证治伤寒病裨益,而且对杂病的证治可以开阔眼界,结合寒邪与病人体质虚实的关系,诊断出具体的病情,制定出更为合理方药。

辅行诀脏腑用药外感天行,经方之药

辅行诀脏腑用药外感天行,经方之药

辅行诀脏腑用药外感天行,经方之药陶隐居云:“依《神农本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之度,四时八节之气,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卷,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药,为服食补益方者百二十者;中品中药,为疗疾祛邪之方,亦百十十首;下品毒药,为杀虫辟邪痈疽等方,亦百二十首。

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

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

检用诸药之要者,可黩契经方之旨焉。

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

”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如左: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经云:“主于补泻者为君,数量同于君而非主故为臣,从于佐监者为佐使。

”陶隐居曰: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

弘景曰:“外感天行,经方之药,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

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写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

山林僻居,仓卒难防外感之疾,日数传变,生死往往在三五日间,岂险之虞也,今亦录而识之。

小阳旦汤:治天行发热,自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者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二两,切),甘草(炙,二两),大枣(十二枚),上方,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服已,即啜热稀饭一器,以助药力,稍令汗出,不可大汗流漓,汗之则病不除也。

若不汗出,可随服之,取瘥止。

日三服,若加饴一升,为正阳旦汤。

小阴旦汤:治天行,身热汗出,头目痛,腹中痛,干呕下利者黄芩(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

外感发热的辩证施护要点

外感发热的辩证施护要点

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的⼀个症状,可以发⽣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

中医认为引起发热的原因—般分为外感与内伤两⼤类。

外感发热主要是四时⽓候不正,感受风、寒、暑、湿、燥、⽕等六种外邪引起的外感热病,发热是邪正相争的表现,往往具有六经传变或卫⽓营⾎传变的规律,其发病特点是较快、较急、变化较多,⽽且与季节时令关系较密切。

因此,护理⼯作应根据这些特点进⾏。

⼀、审因论治,辨清表⾥ 辨证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辨证是施护的前提和依据。

对于外感发热的病⼈,⾸先辨明表热或⾥热是⾮常重要的,因为它们施护中有其根本的不同之处。

表热证为六*或疫毒之邪侵犯⽪⽑肌腠,使卫⽓受遏,肌表得不到正常温煦,邪⽓闭阻,营卫不得宣通所致。

其发病的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疼痛,⽆汗或有汗,⾆苔薄⽩或薄黄,脉浮数等。

⾥热证为外感表邪内传⼈⾥,侵犯脏腑⽽成。

如果阴分先虚为其根本,也可以出现热邪直⼊阳明或内传⼼包的⾥热证。

可有⾝⼤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出,渴喜冷饮,苔黄⽽⼲燥,脉洪⼤等。

进⼀步可出现烦燥不安,神昏谵语或发斑疹,或见衄⾎,便⾎,⼝⼲燥⽽不多饮,⾆红,脉洪⼤或细数。

⼆、发散解表,重在取汗 《素问·阴阳应象⼤沦》云“其在⽪者,汗⽽发之”。

但在发汗的过程中,对汗的观察,护理得当与否,与表证的进退关系甚为密切。

若服解表药后,汗出热退⾝凉,提⽰表邪已解,不必尽剂。

若服药后,汗出不彻,寒热未退,说明表邪未解,药⼒不济,仍需继服,以出微汗热退为度。

护理时应注意: 1.汤药宜热服或温服,以利发散驱邪外出。

2.服药后同时可⿎励病⼈进少量热饮料或热稀粥,并稍加⾐被,以助汗出。

3扦出不能太过,以微汗为宜。

若⼤汗淋漓,易耗⽓伤津,严重的可导致亡阴亡阳之变。

4.汗出后应及时擦⼲换⾐,注意避风保暖。

5.此期不可⽤物理降温法:如冰敷,酒精擦浴或注射退热药(西药),容易导致卫阳不达,腠理闭塞致汗闭不出,使邪遏⽽伏⾥。

三、凉营透热,降温保津 外感热病的极期,此时表证已⽆,转为⾥热,证见⼤热、⼤渴、⼤汗、神昏、谵语、脉洪⼤等,治疗上以寒凉清泄为主,护理上应根据热者凉之的原则,采取积极的降温及保津措施。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方证辨伪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方证辨伪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方证辨伪中医药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之一,其中很多方剂和用药方法已经在现代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中医药的使用过程中,常用到的药物就分为了辅、主、使、使末四种,其中辅药的作用是调和主药,故选用方式很重要。

本文将介绍辅行诀脏腑用药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中药的应用方法。

1. 辅行诀辅行诀指的是根据药性特征,分类选药的方法。

中药辅药的选用要根据主药药性和所需功效,用辅药的药性和功效来协调主药,以达到增强主药疗效的目的。

辅药主要有六个方位:(1)宣通药:以辛、温、散等属性为主,常用的有薄荷、桂枝、甘草、秦艽等。

(2)攻下药:以苦、寒、润属性为主,常用的有大黄、芒硝、金银花、黄芩等。

(3)清热药:以苦、寒、清属性为主,常用的有石膏、葛根、连翘、黄连等。

(4)潜阳药:以苦、温、涩属性为主,常用的有附子、茯苓、丹皮、山楂等。

(5)固脱药:以酸、涩、收属性为主,常用的有五味子、诃子、龙骨、牡蛎等。

(6)攻散药:以辛、苦、温、凉属性为主,常用的有荆芥、陈皮、当归、白芷等。

选定合适的辅药,在运用中药治疗过程中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 脏腑用药法脏腑用药法是根据五脏六腑的不同属性,选用不同的中草药进行治疗。

本方法在中医药的临床应用中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脏腑对于不同的疾病有着不同的影响。

(1)肝脏:肝主疏泄,苦药味入肝。

常用的肝药有逍遥子、柴胡、丹参、枳实等,可以改善肝经不通、肝郁脾虚等病。

(2)心脏:心主神明,苦药味入心。

常用的心药有夏枯草、天麻、丹参、元胡等,可以缓解心悸、哭泣、失眠寐等病。

(3)脾胃:脾主运糟粕,甘药味入脾。

常用的脾药有黄连、参芪、白术、山药等,可以治疗脾虚泄泻、脾虚气滞等病。

(4)肺脏:肺主呼吸,辛药味入肺。

常用的肺药有黄芪、川贝、西洋参、秦艽等,可以治疗肺虚气滞、鼻涕不爽、干咳等病。

(5)肾脏:肾主生殖,咸药味入肾。

常用的肾药有附子、杜仲、补骨脂、人参等,可以治疗肾虚腰酸、月经不调、前列腺增生等病。

辅行决五脏用药法要外感病组方原理初探——二旦、四神小汤方义解析

辅行决五脏用药法要外感病组方原理初探——二旦、四神小汤方义解析
从 而发病 。处方 选药 以 《 素问 ・ 脏 气 法 时 论 》 五 脏 苦 欲 补 泻 为 基 础 ,调 节 五 脏 的 气 化 功 能 ,促 进 五 脏 之 间 的 平 衡 , 从 而 达 到 治
疗 目的 。
关 键 词 :二 旦 ;四 神 ;五 行 互 含 ;辅 行 诀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r r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4 . 0 7 . 0 0 3 文章编号 : 1 6 7 2 _ 2 7 7 9 ( 2 0 1 4 ) 一 0 7 — 0 0 0 6 — 0 2
《 辅行诀 》系统 的外感病辨治体系 。
、 —


比 《 辅行诀 》“ 在、 中药五 味配属 五行上 ,采取 了取象
小阴旦汤是治 天行病 ,身 热 ,汗 出,头 目痛 ,腹 中 痛 ,干呕 ,下利 的方剂 。小 阴旦 汤方 :黄芩 、芍 药 、生 姜各三两 ,炙甘草二 两 ,大枣 十二枚 。韩 鑫冰 、颜 新认 为小阴旦汤 是针对厥 阴风木所制 定的方剂 ,《 素问 ’ ・ 气交 变大论 》云 :“ 岁木太过 ,风气 流行 ,脾土受邪 ……甚则
阳经之标 ,故 “ 头 目痛” ,风袭 阳位也 。“ 腹 中痛 ,干呕 ,
小 阳旦汤是治 天行 病 ,发热 ,汗 自出而恶风 ,鼻 鸣
干呕 ,脉弱 的方剂 ,桂枝 三 两 、芍 药 三 两、生 姜二 两 、
炙甘草二两 、大枣 十二枚 。韩鑫 冰 、颜 新认 为小 阳旦 汤 是针对 阳明燥 金所 制 定 的方剂_ 2 ] ,人 体 感受 凉 燥 之气 , 首先犯表 ,尚未入 脏也 ,卫气 被遏 ,郁而 发热 ,卫 气失 司,腠理不 固,故 “ 汗 自出而恶 风” ;“ 恶风”者 ,恶风 冷之气也 。“ 鼻鸣干呕”者 ,乃凉燥 之气犯 肺经也 ,肺 胃

《辅行诀》的几个基本概念

《辅行诀》的几个基本概念

《辅行诀》的几个基本概念本帖最后由独孤园丁于 2016/12/27 15:53 编辑《辅行诀》的几个基本概念独孤园丁六朝梁时,陶弘景在晚年,集道、儒、释三教合一,作《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简称《辅行诀》,这是一部总结《汤液经法》辨五藏病症组方用药规律之书。

它承袭《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汤液经法》的学术内容,发挥儒、道、释三教合一的哲学思想,在五行五味学说中,引入体用之哲学概念,以体代表阴,用代表阳,同时又增入“化”之概念,达到了与阴阳学说有机之融合,使藏象、经络、诊断与处方完全统一,成为一个完整和成熟的理论体系。

完成了经方组织制度的规范,确立了方、药使用的五行互含体制。

此著作是他一生绝高之文字,为万世不移的处方轨范。

绘制了《汤液经法图》,为伊尹《汤液经》组方规律之千古秘图,破解了圣贤制方之奥秘。

学习《辅行诀》,首先要使用五藏辨证法;其次要明白体、用、化的概念;第三要知道补、泻的真正含义;第四要明药性,即五行五味互含原理;第五,了解经方的制方原理;第六,参悟汤液经法图;第七,了解金石之药;第八,六合辨证法。

另外,书中除了经方,还有一些道家、神仙家等的方子,虽不符合经方的一般原理,然其效如神,自有个中之道。

如四神方,六神方,十二神方等等。

对于此类方药,既言“神方”,就不是我们一般人(修行得道之人除外)可以理解的!如果能正确使用就可以了,万不可妄测神意,按经方原理去理解方意和药性,更不能按现代中医方剂学的原理去解读,曲解神(圣)意,误已误人!《汉书·艺文志》当中讲,医学有四大家:医经家、经方家、神仙家、房中术家。

《伤寒杂病论》是医经家和经方家的东西完美的结合,《辅行诀》中涉猎更为广泛。

一、五藏辨证法依五行理论,五行对应人之五藏,以五藏统治人之身体(身体各部位、经络分属五藏),故五藏辨证法,可辨所有病症。

仲景之前的古中医,没有六经辨证,多用五藏辨证法。

中医传承之发展,先后有了八纲辨证,五藏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等,是针对不同性质的疾病,而使用相应的辨证法门。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心得录---衣之镖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心得录---衣之镖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心得录---衣之镖
本书是作者数十年运用《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方例的验案和学习心得选集,填补了《辅行诀》临床实用研究的空白。

上篇以《辅行诀》五脏辨证用药的特点,类分五门,其外感天行大小六神方、开窍救急五方亦分列于五门之中,各方例验案附以按语,明析辨证立法用药根据。

下篇为医论医话,为作者学习研探经方的心得体会和临证见闻随笔,理事并议,论不空发,兼有案例穿插其间。

书前编有病证索引。

一、肝木门
(一)补肝汤验案
附:大补肝汤治疗眩晕证的体会
(二)泻肝汤验案
(三)救误泻肝汤验案
(四)养生补肝汤验案
(五)青龙汤验案
(六)开肝窍方验案
二、心火门
(一)补心汤验案
(二)泻心汤验案
(三)包络补心汤验案
附:大补心汤治疗胸痹证的体会
(四)包络泻心汤验案
(五)救误泻心汤验案
(六)调神补心汤验案
(七)朱鸟汤验案
(八)开心窍方验案
三、脾土门
(一)补脾汤验案。

辅行诀思路初探(注:有参考价值)(转)

辅行诀思路初探(注:有参考价值)(转)

辅行诀思路初探(注:有参考价值)(转)学习伤寒论的人,都会有一种感觉,就是张仲景的用药非常严谨。

大多数病症的用药都不超过七味,有的甚至只有一味或两味药。

而且有时两个方剂只差一两味药,但却用于治疗不同的病症。

很难想象他的用药是根据临床,通过一味味药慢慢组合试出来的。

合理的解释是,他的用药必然存在某种内在的规律性,他是根据这种规律性来创造使用这些经方的。

不过,在他之后的近两千年中似乎还没有人能够成功破解这种规律,于是就不可能创造出相同或超出张仲景所创(收集)的经方了。

有人曾经试图通过加减法,来试图反推出伤寒论中每一味药的药性,然后再参照神农本草经,希望得出张仲景的用药规律。

也有些人根据伤寒论中每一种证侯所具有的病症特点,及用药的种类,把不同的药来对应不同的病症。

但这些方法对于一些简单的太阳病、阳明病来说,似乎还行的通,但复杂一点的太阳病、阳明病,及其他的几经病,在解释上似乎就略显牵强了。

所以这些方法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起到解释伤寒论的作用,但要用于复原经方的创作规律,以及创作新的经方,就几乎不可能了。

关键的原因是其中可利用的信息量不足。

那么张仲景用药的规律性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所了解的信息中所缺少的部分又是什么呢?在张仲景的时代,没有药物归经理论,药物的升降沉浮也似乎不是考虑的主要问题。

那么只剩下药物的性味了。

但若从药物的性味出发,考虑到酸甘苦辛咸与寒热温凉平的所有二十五种组合,也无法重复出伤寒论的用药规律。

例如,同样一类“苦寒”药,即可泻、又可补,还可平用。

那么,在那个时代,必然还存在某种更细的划分药物的规则,用来指导用药的。

而汤液经法可能就是这样一本书。

虽然汤液经现在已经失传,却可从辅行诀中看出部分端倪。

在辅行诀中,每一种药物除了有各自的酸甘苦辛咸五味之外,又被进一步分为木火土金水的五行属性,这就给我们一个重要的思路,就是五行也可以细分。

我们知道,在阴阳五行的理论中,阴阳是可以无限细分的,所谓,“数之可千,推之可万”。

【中医养生】《辅行诀》疏解系列之四(辨肺藏病证文并方)

【中医养生】《辅行诀》疏解系列之四(辨肺藏病证文并方)

【中医养生】《辅行诀》疏解系列之四(辨肺藏病证文并方)本文為易潼美容美容体验中心顾问独孤园丁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

本文最终解释权归易潼美容体验中心所有。

独孤园丁,易潼美容文化机构顾问,民间中华文化的探索者,於儒、道、释均有涉猎,尤重道家文化,主研古中医。

原文:辨肺藏病证并方解读:“肺藏病证”指包括肺藏和其腑大肠,以及它们所系的经脉手太阴经和手阳明经病变的症状。

原文:肺虚则鼻息不利;实则喘咳,凭胸仰息。

解读:本条源于《内经》。

《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灵枢·本神》云:“肺病者,喘咳逆气……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咽干,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

”此两条经文,与本条文义相同,仅虚证多出“少气”和“不能报息”。

所谓“少气”,应为呼吸之气少,即吸入和呼出之气均减少,如现代所谓之肺活量减少(呼吸浅)。

所谓“不能报息”,是指呼吸迫促的表现。

“息”是指呼吸时,将空气吸入后,有一瞬间的停顿时间,才能有呼气动作,此“一瞬间”即是“息”。

“不能报息”就是不能显示出呼气和吸气之间的一瞬息之停顿,气吸入后马上呼出,表现为呼吸急促的状态。

本条所言“鼻息不利”,即呼吸之气不能顺利通过鼻腔(包括堵塞不通);另一种情况,吸气时自觉鼻腔及咽部过度通畅,有凉的感觉;这两种情况都是“鼻息不利”。

《素问·金匮真言论》云:“西方色白,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灵枢·本神》云:“肺藏气,气舍魄。

”以上所言,一曰藏“精”,一曰藏“气”,故知肺乃藏“精气”。

此“精气”包括两部分,一是吸入之气的精华部分(废而不精者从呼气中排出);二是由脾上传而来的水谷精微之气。

按陶氏以体病为实,用病为虚之通则,因呼吸之用不足所致的鼻息不利为虚证。

故而此条之虚证与一般以鼻塞为实证的概念不同,而是把鼻塞和过于通利都视为虚证。

其实证则是由肺所藏之精气不足,乃由吸入的非精华部分不能排出所致,故肺中清、浊之气混杂,表现为纳入困难的咳喘。

辅行诀实践-伤寒杂病-民间中医网-手机版

辅行诀实践-伤寒杂病-民间中医网-手机版

辅行诀实践-伤寒杂病-民间中医网-手机版本帖最后由益民老人于 2015/7/17 12:26 编辑
《辅行诀》的宗旨是以阴阳五行为指导思想进行辨证论治。

不过就其内容的多寡而言,论阴阳五行应五脏杂病的证治多一些,其学术价值也高些;论阴阳辨证论治外感天行少一些,只是对《伤寒论》的一些方证作了说明,发挥而已,其学术价值不如前者。

因为《伤寒杂病论》论广《伊尹汤液经》已经包括了《伊尹汤液经》的全部方证,而且明言“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仲景参考了这么多古代经典著作,并且长期平脉辨证,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著作成《伤寒则病论》。

所以并非如辅行诀说的“宏景曰: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

”,并没有这么简单的事。

《辅行诀》根据五行应五脏的理论,其五脏用药法要主要针对杂病,其中也用了一些《金匮要略》的方剂,可以参考。

但其理论主要来源于《内经》运气七篇,其五脏应五行,五行分太过不及,其五行生克制化,胜复交变之理皆源于《内经》。

而辅行诀的创新不仅仅是辨五脏的虚实,而且辨五脏的体用。

体是五脏的阴气,用是五脏的阳气。

有肝阴肝阳,有心阴心阳,脾阴脾阳,肺阴肺阳(肺气),肾阴肾阳。

因而治病也有体用补泻之药法,用味是补法,体味是泻法。

而且每一种药味在不同的时空方位里,其体用补泻有互换的功效。

如辛味补肝木,属用补;辛味泻肺金,属体泻。

如味咸补心阴,属用补;咸味泻肺金气逆,属体泻。

其余仿之。

《辅行诀》外感天行病方理论初探

《辅行诀》外感天行病方理论初探

《辅行诀》外感天行病方理论初探吴新明;刘洋;李菲;彭鑫【摘要】<辅行诀>中外感天行病方的组成和主治与<伤寒论>的很多经方相同或者近似,二者共同来源于<汤液经法>的古典经方.外感天行病属于瘟疫类疾病,其方剂命名具有天文术数的背景,但是后来张仲景有意淡化了这些道家的影响.外感天行病方的内部规律是升降阴阳、交并金木和既济水火,是同向对冲而不是五行生克,因而不宜使用<汤液经法>图进行理论解释,本文尝试其内部关系从立体的河图模式进行解读.【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017)007【总页数】2页(P726,728)【关键词】辅行诀;经方;外感天行【作者】吴新明;刘洋;李菲;彭鑫【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2.191 《辅行诀》中的外感天行病方《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系敦煌石窟藏经洞所藏的古代经方文献,原本毁于文革。

现存抄本约有20多种,经有关专家整理版本也有多个。

该文献保存了宋以前的有关经方内容,特别是外感天行病方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本研究选取了张大昌、王雪苔于1976年合校本《辅行诀》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参考了其他版本的有关内容。

《辅行诀》所记载的外感天行病方和张仲景《伤寒论》中的方剂非常类似。

如《辅行诀》中的阳旦汤就是张仲景《伤寒论》中的桂枝汤,而小阴旦汤和《伤寒论》的黄芩汤相似,大阴旦汤和《伤寒论》的小柴胡汤相似。

现将二者对照列表如下。

表1 《辅行诀》外感天行方和《伤寒论》经方对照表外感天行病方名称《伤寒论》经方名称比较备注小阳旦汤桂枝汤相同大阳旦汤黄芪建中汤相似,后者加人参小阴旦汤黄芩汤相似,后者加生姜大阴旦汤小柴胡汤相似,后者加芍药小青龙汤麻黄汤相同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相同小白虎汤白虎汤相同大白虎汤竹叶石膏汤相似,后者去人参加生姜小朱鸟汤黄连阿胶汤相同大朱鸟汤黄连阿胶汤相似,后者加人参、干姜小玄武汤真武汤相似,后者因避讳改名大玄武汤真武汤相似,后者加人参、甘草经过对照比较不难发现,《辅行诀》转载《汤液经法》的经方是很有系统性的,而张仲景所传的古典经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且做了一定修改。

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体会

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体会

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体会
项新华
【期刊名称】《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2(012)011
【摘要】@@ 中医早在我国战国时代的<内经>一书中就有"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论述.其后<难经>一书更具体指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也就是说伤寒有五之"伤寒",是指广义伤寒,它既包括伤寒一类的外感疾病--中风、伤寒;也包括了温病一类的外感疾病--湿温、热病、温病.五种之一的"伤寒"则是狭义的"伤寒",是风寒性质的外感疾病,它与温病虽同属广义"伤寒"范围,但两者性质不同,辨治方法有异.
【总页数】2页(P708-709)
【作者】项新华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善县中医院,嘉善,314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4.2
【相关文献】
1.学习著名中医学家治疗外感热病的体会
2.外感热病辨证论治规律的研究
3.老年人外感热病的治疗体会
4.学《黄帝内经》辨证论治——浅谈“中风”的中医药辨证论治体会
5.小儿外感热病的辨治体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求医问药 》 下半月刊 Se ekMe i l n s h M ein 21 年 第 1 dc A dA kT e dc e 02 a i 0卷 第 5 期
33 3
浅 谈 《 行 决 》外 感 热 病 辨 的 色 辅 证 特
陈 婉 张 佳 许 迎 雪
210) 0 3 2 ( 上海 中医药大 学 【文献标识 码 】B 【 文章编号 】 6 2 2 2 ( 0 2) 5 0 3 — 2 17— 53 2 1 0— 3 30
祛风散 寒 , 阳旦 汤为治风 主方 阴旦 者 , 阴之方 , “ 扶 以柴胡为主 ”扶 阴乃滋 t
陶弘景 ( .5— 3年)字通 明 , 阳秣 陵 ( 公 ̄46 56 , 丹 今江苏江 宁县 人 )其一 。 生经历南朝宋、 梁三个朝代, 齐、 博学多才,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道教思想家、
阴之义, 有祛风、 解热功效 , 阴旦汤兼治风、 热两邪。以青龙者, “ 宣发之方 , 以麻黄为主 , 宣发则有风寒束表之意, 青龙汤为治风、 寒两邪之方。白虎 “ 者, 收重之方 , 以石膏为主”石膏清热泻火 , , 收重之意在暑 、 湿二邪。朱鸟 。 者, 清滋之 方 , 以鸡子 黄为 主 ”清为 泻火 , 为滋 阴 , 、 之邪 伤及 津液 , , 滋 火 燥 朱鸟汤 主之 。玄 武者 , 渗之 方 , “ 温 以附子 为主 附子助 阳补 火 , , 散寒 止痛 ,
温渗 即为 温渗寒 气之 义 , 为治 寒邪 主方 。 陶弘景对 六 淫邪气理 意颇 深 , 为其 所作二 旦六神 汤之根 源 , 并且 秉承 经方主 旨, 沿袭经方配伍并有所加减发挥 , 在治疗外感天行时气病中成就 突出 。 2 六 经 辨证 , 似 伸 景 , 挥 升 华 方 发 陶弘景所著《 辅行 诀脏腑 用药法要 》 伤寒论 》 同《 同源于 早 已失传 的《 汤 液经法》 书 , 弘景在结 合 外感天 行热病 的特点上 刨制 的经方 , 一 陶 是在 仲景 基础上 的 又一 发挥 和升 华 。 】 通 过二旦 六神 汤与仲 景方 剂 比较可知 , 弘景有 对仲景 方剂 的继承 , 陶 也有根据临床特点对其加减进行 的发挥与升华 。 太阳证 : 陶弘 景 中小 阳旦 汤实 质与 张仲景 桂枝 汤一 致 ,治 天行 病 发 “
e i e c p r o .W ie e o e o sa d Tin i g h q ieae 1 h mp r a t r a o f e i e c’ l pe f c o s .n t e W i a d J n p d mi e id h l x g n u n a x n s i id s s st e i o t n e s n o p d mi smut1 l a t r i h e n i

Sag a n e i f rdt nl hns Meii . ag i hn,023 hnh i i r t Taioa C iee dcn S n h C ia2 10 U v syo i eh a
【 b t c 】h e J nSu hr n o ten D nsi hth dm n a ua d s t r a dt esceyw s ub ln。 a eo e A s a tT eWi i o te na dN r r y ate T a a ayn tr ] i se s n h o i a rue t hdb c m r h s a t t
Di us no x gn u sae y do ieet t nc aatr t s f a njn s si E o eo Di s n rme f rni i rcei i o c o n s e s df ao h s c o T Hogig
Ch rwa Zh n #a e t n a g Xu 7 g u  ̄ ' e nx
D n s is a ra o t r fT M T o H n jn o kT a hn s i i a h g nc r l, ne o e o sd s ae r a m n loh d h s w n q e y at e。 sag e td co C 。 a o g i gt o i n a g h q t o e i u e i x g n u ie s st e t et a s a i 0 nu i u o p isg t . hst e i d s us s0 h a o g ig s n r m if rn it o h rc e i iso x g n u i a e n ih s T i h ss i s e nT eT oH n j n y d o e d f e e ta in c a a t rs c fe o e o sd s s . c t e
【 e o s T oH njn E o eo s i a S nrm i eeta in fs h nes h oy K y r 】a og i x g nu s s w d g d e e y do edf rn i o o i ca n l t e r f t x
I 摘要 】 魏晋南北朝 时期 自 灾害频繁, 然 社会动荡不安, 成为疫病的高发期。 而外感 天行时气是疫病多发 的重要 因素。 作为魏晋时期 的医学
大家, 陶弘景重视 天行时气的致病规律, 在外感疾病治疗 中也有 自己的独特 见解。 本文就陶弘景外感 热病辨证特色作了进一步探讨。
【 关键词 】 陶弘景 ; 外感 热病 ; 六经辩 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