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知识点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1、普利斯特利实验得出的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2、探究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步骤:暗处理、把插有天竺葵的两个小烧杯分别放入装有清水和25%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去,编号A、B 组,放在日光下、酒精脱色、漂洗叶片、滴加碘液、清洗叶片、观察叶片颜色。
3、光合作用表达式:原料:二氧化碳、水,条件:光,场所:叶绿体,产物有机物和氧气4、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1)合理密植,让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2)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给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贮存在钢瓶中的二氧化碳,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这种方法称为气肥法,二氧化碳被称为“空中肥料”。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1、卧室里摆放多盆绿色植物是不科学的原因是:有光照时,绿色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以更新居室的空气。
在黑暗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仍在进行,会消耗居室内的氧气,将二氧化碳排放到居室中,影响居室内的空气质量。
2、呼吸作用(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其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呼吸作用的表达式4、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量散发出去。
5、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①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②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6、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教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教学设计
练习反馈并
总结
板书设计:
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一.光合作用
原料:水、二氧化碳产物:氧气、有机物
光合作用
条件:光场所:叶绿体
反应式:
二.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
教学反思: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节内容应该是两个课时完成,为了本人的需要,对标题进行了修改,修改为《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只需一个课时完成。
本节课始终紧紧围绕“光合作用”这条主线展开教学,首先通过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再对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科学家们的经典实验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实现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然后进一步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光合作用释放了氧气。
尤其是演示实验装置的改进增加了课堂活跃的气氛,也启迪学生在科学研究中要不断创新。
接着,归纳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以及表达式,提高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最后,理论知识结合生产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具有很强的思维挑战性,可以很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概念;2.掌握光合作用对环境的影响;3.能够简单描述光合作用的过程;4.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条件二、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2.光合作用对环境的影响;3.观察和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条件。
三、教学难点1.如何进行实验观察和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条件;2.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方法1.讲授2.实验教学3.课堂讨论五、教学流程5.1. 热身活动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
问题如下:光合作用是什么?对环境有什么影响?5.2.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讲授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以及光合作用对环境的影响。
5.3. 实验教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条件。
具体步骤如下:1.实验材料:水蕨、盆、酸水玻璃片、草莓苗。
2.实验步骤:1.准备草莓苗和水蕨,将它们分别浸在盆里。
2.在草莓苗和水蕨的顶端用修长的酸水玻璃片夹住一片叶片,让叶片的中间部位直接暴露在外面,使阳光能够射入叶片中,将其放在太阳下。
3.过一段时间,观察叶片和水蕨对氧气的释放情况。
5.4. 知识深化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对上面的实验进行讨论,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5.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化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六、课后作业综合课上所学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什么是光合作用?能否简单描述光合作用的过程?2.光合作用对环境有什么影响?3.你认为实验有什么不足之处?如何进一步完善实验条件?七、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掌握光合作用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能够进行实验观察和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条件。
在教学中,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完善实验方案,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1.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木桶里,每天用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不到100克。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柳树增重的80多千克,主要是因为吸收的全部的水大部分转变成了有机物B.柳树增加的质量,除了吸收的水,还有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C.柳树生长过程中消耗的有机物是通过自身的光合作用制造的D.柳树叶的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运来的
植物能够 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二
点燃的蜡烛和植物同时放到密闭的玻璃罩内
蜡烛 , 植物
三
植物和小白鼠同时放到密闭的玻璃罩内
小白鼠 ,植物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普利斯特利实验
正常燃烧
正常的活着
熄灭死亡
正常的活着
实验结果显示,甲、乙装置经过 、光下照射, ,滴加碘液后发现,甲装置中叶片 ,乙装置中叶片 。实验结果显示,甲装置中的植物叶片里 淀粉,乙装置中的植物叶片里 淀粉,说明 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学习目标:1.能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及产物。(重点、难点)2.能运用光合作用原理解释农业生产现象。(重点)
实验步骤
实验处理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一
点燃的蜡烛和小白鼠分别放到密闭的玻璃罩内
蜡烛 ,小白鼠
B
C
11.某樱桃种植户为提高大棚樱桃的产量,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合理密植B.适当增加光照时间C.适时松土、施肥D.在大棚内放置大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2.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光合作用实验的解析方法
光合作用实验的解析方法光合作用是一种生物体内的基本代谢过程,它是绿色植物和蓝藻细菌等光合有机生物对光能进行利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通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使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从而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和氧气供应。
为了研究光合作用的机理,科学家们开展了许多实验研究,并发展了一系列解析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光合作用实验解析方法。
1. 氧气释放法:这是最常用的测量光合作用速率的方法之一。
实验中,使用一个水培植物样品,将其光照,然后将样品装入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并通过分析其溶解氧水平的变化来测量光合作用速率。
首先,装入的容器中只含有水,并在光照条件下进行一段时间,以达到平稳的氧气释放速率。
然后,将植物样品加入容器中,并再次记录一段时间内的氧气释放速率。
通过比较两个阶段的氧气释放速率,可以得出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
2. 光谱法:光合作用依赖于色素分子对光的吸收,因此光谱法可以用来研究这些吸收的过程。
实验中,将叶片浸泡在提取液中(如酒精、醚等),使其色素溶解,并用分光光度计逐渐扫描叶片提取液的吸光度。
通过绘制吸光度与波长之间的关系曲线,可以确定吸收光线的最大吸收峰,并进一步确定光合作用色素的光谱特性。
3. CO2吸收法:光合作用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因此测量二氧化碳的吸收可以用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
实验中,将一片叶片或整个植物样品浸泡在吸收二氧化碳的溶液中,然后将溶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测量。
通过定期取样并分析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可以计算出单位时间内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从而得到光合作用的速率。
4. 光合色素荧光法:叶绿素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之一,其荧光可以用来间接测量光合作用速率。
实验中,使用荧光仪测量样品叶片或全植物的荧光发射。
在暗处预激发绿蛋白,并在光照条件下测量其发射光强度的变化。
通过分析荧光信号的参数,例如叶绿素最大荧光量(Fm)和最小荧光量(F0),可以计算出光合作用的效率。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实质和过程。
2.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掌握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实质。
难点: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观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2)提问: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是如何利用光能的?(3)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
2.理论讲解(1)讲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2)讲解光合作用的实质:能量转化,即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暗反应。
3.实验观察(1)实验一:观察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①准备材料:绿色叶片、清水、二氧化碳溶液、小烧杯。
②操作步骤:将绿色叶片放入小烧杯中,加入清水和二氧化碳溶液,置于阳光下照射。
③观察现象:叶片逐渐变为绿色,说明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
(2)实验二:观察光合作用释放氧气①准备材料:绿色叶片、清水、澄清石灰水、小烧杯。
②操作步骤:将绿色叶片放入小烧杯中,加入清水,置于阳光下照射。
在叶片附近放入澄清石灰水。
③观察现象: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说明光合作用释放了氧气。
4.分析讨论(1)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结论。
(2)讨论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意义。
(2)强调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
(3)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课后作业1.简述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和过程。
2.分析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意义。
3.查阅资料,了解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观察,使学生掌握了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和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 A.清晨的草地
B.下午的草地
• C.清晨的树林
D.下午的树林
谢谢观赏
小白鼠会继续活下去吗?你能解 释原因吗?在无光条件下会怎样?
(会;因为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会死亡)
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
1、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指 出: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如果是你今天做的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 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吸收了二氧化碳,产生了氧气。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小知识:
——氧气的性质:无色、无味, 常温下呈气体状态,难溶于 水,不能燃烧但能助燃(能 使带火星的木条或卫生香复 燃)
——小动物离开了氧气就会窒息 而死
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
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燃烧的蜡烛和活的小白 鼠将会怎么样?(熄灭;死亡)
燃烧的蜡烛又会怎样? 为什么会这样?(没有死亡)
作用微弱,所以种植的瓜果味道特别甜( √ )
• 9 、 A、B、C、D四位同学到张爷爷家作客,爷爷兴致勃勃 地告诉他们,今年又是大丰收。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萝卜、藕最大的重约5 千克,冬瓜最重的二十几千克,四位同学就此发表了各自 的意见,请你判断出正确的结论( B )
• A.萝卜、冬瓜的原材料主要应是二氧化碳和水,而藕则是 水和无机盐
• 实验结果: 甲装置的叶片变蓝了 ;
•
乙装置的叶片没有变蓝 。
•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探究实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金鱼藻阳光下照射
条,现 复使象 燃带:
火产 星生 的气 木体
结论:
光合作用产生了 氧气 (O2 )
探究实验:光合作用的实质 二氧化碳+水 光能有机物+氧气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B
装置连接
A
氢氧 化钠
清水
叶片变蓝
叶片为黄白色
结论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 需的原料。
水也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光合作用
光能
叶绿体
化学能
(储存在有机物)
有机物:如淀粉
二氧化碳
水
氧气 ? .flv
化学能
光能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实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 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 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 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 的过程。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
光能
叶绿体化学能
(储存在有机物)
有机物:如淀粉
二氧化碳
氧气
普利斯特利实验I:\.flv
讨论讨论: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可 以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 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排出的二氧化 碳被绿色植物吸收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氧化碳真的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进行探究.flv
二氧化碳+水
光能
叶绿体
有机物+氧气
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产物: 有机物和氧气 光合作用的 能量变化: 光能 化学能 条件: 叶绿体和光 动力: 叶绿体和光 场所: 细胞中的叶绿体
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 提高产量的方法: 1、合理密植 2、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3、增加光照强度(技能训练) 4、合理灌溉
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故一段时间后只要植物 进行了光合作用就会增加重量。) • 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参与生物 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不断消耗大气 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氧气,这样就维持 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 平衡。
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的实验
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的实验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最终产生氧气和葡萄糖。
为了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1.水生植物(如水葱、鞭毛藻等)2.高度经过净化的水3.2个透明水槽或玻璃容器4.光源(如日光灯)5.温度计和光强计实验步骤:1.将两个透明水槽或玻璃容器中装满水。
2.在其中一个水槽中放入适量的水生植物。
另一个水槽作为对照组,不放入植物。
3.确保两个水槽中的水温相同,并记录下来。
4.将两个水槽放置在光源下,确保光照强度相同,并记录下来。
同时,打开光强计进行光强测量。
5.让两个水槽在光照下保持一段时间(如30分钟),期间要保持水温和光强不变。
6.在实验开始之前和实验结束后,测量并记录两个水槽中的溶氧量。
7.实验结束后,观察水槽中是否有氧气气泡的产生。
数据处理及分析:1.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溶氧量变化。
如果实验组中的水槽溶氧量显著增加,而对照组的溶氧量没有明显变化,可以推断植物在光照下进行了光合作用,并产生了氧气。
2.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水温和光照强度。
如果光照强度和水温保持一致,而实验组的溶氧量显著增加,说明溶氧量的增加是由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实验原理:植物的光合作用是通过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在光照条件下,光能被植物的叶绿素吸收,并传递给叶绿素分子中的电子,使其兴奋。
兴奋的电子被传递到电子接受者,形成高能电子。
通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高能电子最终被用于将水分子分解成氧气和氢离子。
产生的氧气释放到外界,而氢离子则参与葡萄糖的合成。
实验结果可能:如果实验组中的水槽溶氧量显著增加,而对照组的溶氧量没有明显变化,并且在实验开始后观察到水槽中产生了氧气气泡,就可以得出结论:植物在光照下进行了光合作用,并产生了氧气。
实验注意事项:1.所使用的水应当是经过净化处理的,以确保水中没有异物影响实验结果。
2.实验之前要确保两个水槽中的水温和光照强度相同,以排除这些因素对溶氧量的影响。
初中生物_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一、教材分析:《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初中生物六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在上一章学生们学习了“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光”之后,对光合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本章安排了《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就完整的体现了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本课时中的内容之间相互联系,前后连续性强,每个实验在解决某个问题的同时,又发现和提出新问题,为整个光合作用提出新课题。
因此,这些内容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参与意识很强,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就学习了第四章《有机物的制造者》,对光合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
经过前一课时的实验学习、探究,学生已经对实验过程、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比较熟悉。
学生愿意也渴望重复科学家们曾经走过的探索之路。
他们有设计实验的能力,也有自主分析的基础,满足学生的这一愿望,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加。
在问题和教学设计上,要注重学生实际,以学生为主体,探究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对于生物科学的兴趣。
应该注意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体意识。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法探究“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2、掌握光合作用的实质。
【能力目标】通过对绿叶制造淀粉等有机物必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的实验探究,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和操作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对试验现象的分析讨论能力; 认识绿色植物园的光合作用对于整个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难点: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五、教学方法:1、教法:引导教学法为主,讨论及归纳总结法为辅。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和一些微生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它是地球上维持生物圈平衡的重要反应之一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
叶绿体含有一种叫做叶绿素的色素,这种色素可以吸收太阳光的光能。
当光能被吸收后,叶绿素会将其转化为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分子中,这些分子被称为三磷酸腺苷(ATP)和磷酸二酯类化合物(NADPH)。
这些能量转化的过程被称为光反应。
在光反应之后,光合作用还包括一个称为暗反应的过程。
在暗反应中,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植物使用光合作用捕获的能量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最著名的产物是葡萄糖。
暗反应中的关键步骤是卡尔文循环,它是一种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由于在暗反应中,二氧化碳被还原成了有机物质。
这个过程消耗了水和产生了氧气。
水的分解产生了电子、质子和氧气。
电子被NADP+还原成为NADPH,质子则通过ATP合成酶复合物驱动ATP合成。
最后,氧气通过叶绿素和其他类似的光合色素释放到大气中。
光合作用不仅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也对整个地球的气候和大气成分产生重要影响。
光合作用通过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从而降低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减缓了全球变暖的速度。
同时,光合作用还释放出大量的氧气,维持了地球上大气中氧气含量的稳定。
总之,光合作用是植物和一些微生物依靠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降低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同时维持了地球上大气氧气含量的稳定。
光合作用对地球生物圈的平衡和气候的稳定至关重要。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反思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反思在本次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中,我选择了使用试验活动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通过利用水生植物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观察和记录数据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实验的思维方式。
首先,我引导学生回顾了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我向学生解释了光合作用的含义,即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可用能量的过程,并释放出氧气。
我结合多媒体资料向学生展示了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所发生的反应和产物。
接下来,我将实验的目的和步骤告诉了学生。
学生将二氧化碳水合液注入装有水生植物的试管中,并覆盖塑料薄膜,以观察水生植物在有光照的条件下是否会释放出氧气。
在进行实验时,我特别强调了实验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如小心处理化学物品和仪器的使用等。
在实验过程中,我与学生们进行了实时的互动和讨论。
我通过提问学生们如何进行观察和记录数据的方式,引导他们思考和主动参与到实验中。
我鼓励学生们记录实验前后的变化现象,并使用科学术语来描述他们的观察结果。
这样的做法使得学生们能够真正地体验到科学实验的乐趣和挑战,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记录数据的能力。
在实验结果分析环节,我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实验结果并解释其原因。
通过学生们的参与,我们发现水生植物在有光的情况下释放了大量的氧气,并且二氧化碳水合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明显下降。
通过这一实验,学生们理解到了光合作用的真正含义和重要性,并认识到了光合作用对维持地球上生命平衡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反思中,我认为这一次的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通过这个实验活动,学生们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实验思维方式。
然而,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实验的目的和步骤并不是完全理解。
他们只是按照我的指示进行操作,而没有真正理解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清晰地讲解实验的目的和步骤,并在讲解之后再进行实验,确保学生们对实验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光合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
实验结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有机物外,还有氧气。
水草进行光合作用,叶 片产生许多气泡。
光合作用需要水
光光能能 二氧化碳 + 水 叶叶绿绿体体
有机物 + 氧气
(储存着能量)
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
光光能能 二氧化碳 + 水 叶叶绿绿体体
有机物 + 氧气
(储存着能量)
光合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
释? •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什么? • 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有怎样的应用?
图A 土壤(烘干)100公斤幼树2.5公斤 图B 只浇雨水(几乎不含任何养料)
图C 5年后树长大了
图D 土壤烘干后称重,只比原来减轻 了0.1公斤,树增加了80多公斤
海尔蒙特忽略了什么因素的作用?
• 答:17世纪后,由于显微镜的发现,人们发现了 植物叶片上的气孔,因而认为,正是通过这些气 孔,植物与外界进行了气体交换。后来的科学研 究证实,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 从外界吸收了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1、1773年普利斯特利实验
一段时间后
一段时间后
普利斯特利的结论:
光合作用在光下产生有机物
光光能能 二氧化碳 + 水 叶叶绿绿体体
有机物 + 氧气
(储存着能量)
给大田、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二氧化碳,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的方法, 被称为气肥法,二氧化碳被称为“空中肥料”。
1、直接喷施贮存在钢瓶 中的 二氧化碳 2、点蜂窝煤炉。
作物套作——间种
间套复种是充分利用植物生长季节,推广套种减少农田光能的损失,增加农田的复种指 数,农田套种作物的生长盛期在春、夏、秋,复种指数可达200%以上使整个生长季节田 间的光合效率都处于较旺盛的状态;间套作高矮作物并存,无论时间和空间上都能变为 连续利用光能,同时加大了总体光合面积。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精品教案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精品教案教案名称: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简介:该教案适用于高中生物课堂,主要介绍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光合作用对环境的积极影响,引导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在维持生物生存中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过程;2.了解光合作用对环境的积极影响;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光合作用的定义和过程(1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光合作用的定义,即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2.教师详细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重点强调光反应是在光合作用中吸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暗反应是在光合作用中将化学能转化为有机物质。
二、光合作用对环境的积极影响(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对环境的积极影响,如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平衡等。
2.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源或自行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光合作用在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三、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30分钟)1.学生根据光合作用的定义和过程,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讨论实验结果。
3.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科学写作能力。
四、展示和总结(10分钟)1.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展示和讨论,分享实验过程和结果,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和认识。
2.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光合作用在生物世界中的重要性和积极影响。
教学评价方式:1.学生实验报告的评分,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和数据分析;2.学生课堂讨论和展示的参与程度和质量。
教学延伸:1.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实验研究,探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影响,如光强度、温度等;2.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在不同生物种类中的差异,并进行比较分析。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为什么放入植物后,蜡烛可以继续燃烧,小鼠可以继续存活?
P112普里斯特利实验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和小 鼠呼吸而变浑浊的空气
注:除水以 外,二氧化 碳也是绿色 植物光合作 用的原料。
科学实验表明:
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都会排出二氧化碳,消耗氧气, 而植物的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消耗二氧化碳。
观看视频: 《普利斯特利实验》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P122)
1提出问题: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吗?
2作出假设: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
3制定计划: 如何保证实验中只有二氧化碳一个变量,你该如何设计 对照实验?
4实施计划:
注意:氢氧化钠溶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液可以吸收二氧化 碳,但其有腐蚀性,
物质转变: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物) →有机物 能量转化:光能 →化学能
一起来填空:
光合作用的公式: 光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1.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叶绿体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二氧化碳,水 3.光合作用的动力是 太阳光(光能) 4.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有机物,氧气
5.光合作用的物质转变是 无机物 6.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变是 机光物能
无二氧化碳
甲
乙
步骤2:将植株置于阳光下照射3-4小时。
甲
清洗后滴上碘液测试。
步骤3:甲、乙各取一张叶片置于酒精中隔
水加热,脱去叶绿素,然后用清水冲洗。
乙
小结: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实验步骤:
1暗处理 2设计对照实验 3光照 溶解叶绿素 5漂洗 6滴加碘液
4 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课件 3.5.1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例3 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以下属于利用该原理增产的
措施是 ( )
A.合理灌溉
B.深耕松土
C.正其行,通其风 D.增大昼夜温差
解析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正其行,通其风”目的就是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答案 C
题型 区分光合作用吸收和放出的气体 例 (2015江苏盐城中考)绿色植物被称为巨大的“空气净化器”,是由于它能 () A.吸收氧气产生有机物 B.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C.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有机物 D.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把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 蜡烛没有熄灭 同时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
把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同时 小白鼠正常地活着 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
原因分析 缺氧 缺氧 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2)实验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3)后来的科学实验证明 ①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 释放氧气,消耗二氧化碳。 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不仅有水,还有二氧化碳。
初中同步(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知识点一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1)实验过程分析
图3-5-1-1
处理
现象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到密闭的 蜡烛不久熄灭 玻璃罩里
把一只小白鼠放到密闭的玻璃 小白鼠很快死亡 罩里
例 (2020山西运城芮城期末)在密闭透明的玻璃罩内放入一只小白鼠和一盆绿色 植物,将这样的两套装置分别放在阳光下和黑暗处,阳光下的小白鼠能正常生活更 长的时间的原因是 ( ) A.小白鼠不需要氧气 B.玻璃罩内原有的氧气,足够小白鼠呼吸所需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小白鼠提供氧气 D.绿色植物不需要氧气
第五章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提示:氧气有助 燃的作用!
2.实验装置中快熄灭的
卫生香伸进管口后是否复燃?
1 2
快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产生的气体,又燃烧起
来,说明释放的气体是氧气。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 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 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能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
叶绿体
(储存着能量)
探究主题 三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请同学们自学相关内容,举例说明光合 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可以让作物的 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茁 壮成长。 种植过稀:因作物没有充
分利用单位面积上的光照
而造成浪费;
种植过密:因植株叶片互
相遮挡而影响植物的光合 合理密植 作用。
光 条 件 合 原 料 作 用 二氧化碳和水 光
场
所
产物Βιβλιοθήκη 叶绿体有机物和氧气
3、右图是某农场温室大棚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仪器,大棚中安 装这种仪器的目的是什么?原理是什么?
目的是:提高作物产量。 原理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增产。
4、为证实“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某同学制订了下 列实验方案: ①用一适当大小的玻璃罩罩住一株生长正常的盆栽绿色植物和一杯氢氧化钠 溶液,密封不漏气。 ②将上述植物及装置放在暗室中饥饿,消耗掉叶片内贮藏的有机物。暗室内 装有红色安全灯。 ③饥饿一定时间后,自暗室中取出,照光若干小时,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④取一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绿素溶于酒精中。 ⑤将已脱绿的叶片取出,平铺在一个培养皿内,滴几滴碘液,检测有无葡萄 糖的特异颜色反应出现。 该实验方案有几项明显错误,请指出错误并改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验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验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一.教学目标通过此实验,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二.课时安排:1——2课时三.教学准备一些验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装置、材料、录像、课件等。
四.活动指导1.教师事先向学生讲清楚教材中的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装置、原理和实验过程。
2.教师可用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经典实验开拓学生思路,引导他们思考。
教师还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学校、市区图书馆的参考资料,以及告诉学生上百度、Google等网站去搜索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有的网址可直接告诉学生)。
3.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探讨如何用不同的方法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如果教学需要,教师可先与某些学生在课下做一下探讨)。
这不同的方法也包括实验材料的不同(如可用卫生香代替火柴,用0.1%的碳酸氢钠溶液代替清水)、实验装置的不同等(如用酒瓶、排水管代替书上验证释放氧气的装置)。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配合录像、课件、学生或教师的'演示实验。
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讲,这个实验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多鼓励学生。
对于学生的一点点创新,都应给予鼓励。
五.评析光合作用在教材中无疑是重点和难点,这个实验做得好可以帮
助学生牢固掌握这部分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但由于这个实验较难,教师要注意在课前给予学生较多的引导和帮助,并请他们在课前做好相应的准备。
六.备注1.现在录像器材便宜,摄像技术简单,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制作适合自己的录像带(统一配置的录像带有时不一定能满足自己的教学需要)。
教师在播放录像时,要注意暂停键等功能键的使用。
因为一气儿将录像放完效果可能不好,很多时候,边放边结合录像讲解效果比较好。
2.教师可自己或请专业人员制作能满足自己教学需要的课件,也可从百度等搜索网站寻找一些光合作用方面的课件做参考。
3. 通过搜索网站可得到很多有用的东西。
如:有的学生如果想利用仪器检测空气中二氧化碳、氧气的浓度变化的话,可告诉学生直接用“空气中二氧化碳检测仪”、“空气中氧气浓度检测仪”等字样在百度等搜索网站上搜索即可,但同时要提醒学生文明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