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件第十二章网络计划技术.ppt
合集下载
第十二章网络计划技术-PPT精选
![第十二章网络计划技术-PPT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57892b98a58da0116c1749ed.png)
(1)最早可能开始时间(ES)
ESi-j=max{EFh-i }=max{ESh-i+Dh-i }
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才能开始。
(2)最早可能完成时间(EF):
本工作最早可能完成时间=本工作最早-j+Di-j 计算规则:“顺线累加,逢圈取大”
01 A 1
11
1
13 B
22 59
D4
9 14
F 45
工期 6 14
05
5 10
10 13
C
E
G
5
35
53
时间 0
1
2
3
4
5
图例:
6
工作
ES EF
123456
A
B
C
2.“ 最迟时间”的计算
((1)本工作最迟必须完成时间(LF):
LFi-j=min{LSj-k} ((2)本工作最迟必须开始时间(LS):
13 6
A 4 50 1
B7 9 6
22
4
1 14
59 0
5 90
1
554
D4
9 14 0 F 9 14 0 5
6
工期 14
05 0 C 050
5
5 10 1
10 13 1
E 6 11 0 G 11 14 1
35
53
图例:
ES EF TF
LS LF FF
A 5
B 13
C 2
D 24
H 63
4E 5
(
LSi-j=LFi-j-Di-j
计算规则:“ 逆线累减,逢圈取小”
01 A 45 1
11
1
55
第十二章网络计划技术
![第十二章网络计划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3296872dd88d0d232d46aad.png)
工作
A
紧前工作 ---
B
C
D
--- A、B
B
A
网1
C
络
2
图
B
3
D
A 1
C
3
B2
4
D
19
(三)绘制规则
1.正确反映各工作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逻辑关系――受人 员、工作面、施工顺序等要求的制约
如:绘制逻辑关系图
(1)B、D工作在A工作完成后进行。
A
B
A
B
D
D
(2)A、B均完成后进行C。
A
B
C
45
(2)最早可能完成时间(EF): 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等于工作最早开始
时间加本工作持续时间即
EFij =ESij Dij
最早时间计算规则:
“顺线累加,逢圈取大”
46
01 A 1
11
1
13 B
22 59
D4
9 14
F 45
工期 6 14
05
5 10
10 13
C
E
G
5
35
53时间 01Fra bibliotek23
4
5
图例:
较大项目――可按施工阶段或层段分块绘图,再行拼接 33
例题2
工作 紧前工作
A 1
ABCDE
F G HI
—— A A B C、D C E、F E G、H
B 3D
5E
6
H
I 9
10
2
C4 F
8 G
7
34
例3:
逻辑关系表
工作
AB C
D
紧前工作 --- --- ---
网络计划技术PPT
![网络计划技术PPT](https://img.taocdn.com/s3/m/442f41d12cc58bd63186bd5e.png)
结点最早开始时间计算——顺结点编号顺序计算
i
Early time- ETi
+
ti,j
=
j
ETj ETi+ ti,j =ETj
当进入j结点的箭线有多条时,ETj = max (ETi+ ti,j )。 结点最迟结束时间计算——逆结点编号顺序计算
i
Last time- LTi
=
ti,j
-
j
LTj LTj - ti,j =LTi
用最小。 一般来说,增加投入的资源,能缩短工期。 时间-费用优化解决的就是如何以最小的赶工费用缩短工期到预期目 标。
时间-费用优化
成本斜率——是指压缩工序单位时间的费用增长率 成本斜率 = 赶工成本-正常成本 正常时间-赶工时间
不同工序的成本斜率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考虑缩短工期时, 应首先考虑缩短成本斜率小的工作的工期,从而使得赶工费用最小。
C D
E F G H I J
2 3
5 6 8 15 4 6
2 3
4 4 5 12 3 3
200 300
600 600 1000 1500 800 660
700 850 1360 1770 1000 1260
100 125 120 90 200 200 √ √
成本斜率 =
赶工成本-正常成本 正常时间-赶工时间
1 时间优化
在各种资源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寻求缩短工期的措施。 通常应用于目标工期小于关键线路持续时间的项目。
2
时间-费用优化
在工期的预期目标下,使缩短工期的赶工费用最小。
3
时间-资源优化
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在要求的工期内,使资源达到 充分均衡利用。
时间-费用优化
i
Early time- ETi
+
ti,j
=
j
ETj ETi+ ti,j =ETj
当进入j结点的箭线有多条时,ETj = max (ETi+ ti,j )。 结点最迟结束时间计算——逆结点编号顺序计算
i
Last time- LTi
=
ti,j
-
j
LTj LTj - ti,j =LTi
用最小。 一般来说,增加投入的资源,能缩短工期。 时间-费用优化解决的就是如何以最小的赶工费用缩短工期到预期目 标。
时间-费用优化
成本斜率——是指压缩工序单位时间的费用增长率 成本斜率 = 赶工成本-正常成本 正常时间-赶工时间
不同工序的成本斜率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考虑缩短工期时, 应首先考虑缩短成本斜率小的工作的工期,从而使得赶工费用最小。
C D
E F G H I J
2 3
5 6 8 15 4 6
2 3
4 4 5 12 3 3
200 300
600 600 1000 1500 800 660
700 850 1360 1770 1000 1260
100 125 120 90 200 200 √ √
成本斜率 =
赶工成本-正常成本 正常时间-赶工时间
1 时间优化
在各种资源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寻求缩短工期的措施。 通常应用于目标工期小于关键线路持续时间的项目。
2
时间-费用优化
在工期的预期目标下,使缩短工期的赶工费用最小。
3
时间-资源优化
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在要求的工期内,使资源达到 充分均衡利用。
时间-费用优化
12 第十二章 网络计划技术c
![12 第十二章 网络计划技术c](https://img.taocdn.com/s3/m/36a971284b73f242336c5fd1.png)
A
开始
A
结束
B 用双代号表示
B 用单代号表示
6,单代号网络图中的节点编号,宜从小 到大按活动顺序编制,可间断,但严禁 重复;箭线的箭尾节点编号应小于箭头 节点编号; 7,箭线不宜交叉,当不可避免时,用过 桥法或指向法绘制; 8,在同一网络图中,单代号和双代号的 画法不能混用.
例:
序号 1 2 3 4 5 6 7 工序名称 A B C D E F G 紧前工序 --A --A,C A,C B,D E 作业时间 1 2 5 4 5 5 3
A 1
2
B 2
F 4 5 6
1
D C 5
4 G 5 3
3
E 5
二,双代号网络图的计算
(一)概述
1.计算目的 目的:求出工期; 目的 找出关键线路; 计算出时差. 2.计算条件 条件:线路上每个工序的延续时间都是 条件 确定的(肯定型). 3.计算内容 内容: 内容
5
(6)双代号网络图节点编号顺序由小到大,可不连续, 但严禁重复. (7)交叉箭线及换行的处理:(尽量不交叉)
8 5 9 6 5 9 8 8 6 5 8 9 6 9
a.暗桥法
b.断线法
c.指向法
(8)起点节点有多条外向箭线,终点节点有多条内向箭 线时,可采用母线法绘制.中间节点在不至造成混乱的 前提下也可采用.
(三)双代号网络图绘制的过程
进行工序分析,确定各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绘 制工序逻辑关系表. 按照网络计划逻辑关系的正确表示方法,从没有 紧前工序的工序画起,自左向右逐步把各工序组 合在一起,构成组合逻辑关系图. 按照网络图的绘制规则及工序逻辑关系表检查, 调整组合逻辑关系图,完善成为双代号网络图. 对网络图进行整理,去掉多余的虚工序,并使布 局合理,表达清楚.
开始
A
结束
B 用双代号表示
B 用单代号表示
6,单代号网络图中的节点编号,宜从小 到大按活动顺序编制,可间断,但严禁 重复;箭线的箭尾节点编号应小于箭头 节点编号; 7,箭线不宜交叉,当不可避免时,用过 桥法或指向法绘制; 8,在同一网络图中,单代号和双代号的 画法不能混用.
例:
序号 1 2 3 4 5 6 7 工序名称 A B C D E F G 紧前工序 --A --A,C A,C B,D E 作业时间 1 2 5 4 5 5 3
A 1
2
B 2
F 4 5 6
1
D C 5
4 G 5 3
3
E 5
二,双代号网络图的计算
(一)概述
1.计算目的 目的:求出工期; 目的 找出关键线路; 计算出时差. 2.计算条件 条件:线路上每个工序的延续时间都是 条件 确定的(肯定型). 3.计算内容 内容: 内容
5
(6)双代号网络图节点编号顺序由小到大,可不连续, 但严禁重复. (7)交叉箭线及换行的处理:(尽量不交叉)
8 5 9 6 5 9 8 8 6 5 8 9 6 9
a.暗桥法
b.断线法
c.指向法
(8)起点节点有多条外向箭线,终点节点有多条内向箭 线时,可采用母线法绘制.中间节点在不至造成混乱的 前提下也可采用.
(三)双代号网络图绘制的过程
进行工序分析,确定各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绘 制工序逻辑关系表. 按照网络计划逻辑关系的正确表示方法,从没有 紧前工序的工序画起,自左向右逐步把各工序组 合在一起,构成组合逻辑关系图. 按照网络图的绘制规则及工序逻辑关系表检查, 调整组合逻辑关系图,完善成为双代号网络图. 对网络图进行整理,去掉多余的虚工序,并使布 局合理,表达清楚.
网络计划技术课件ppt
![网络计划技术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63f1e7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c.png)
产中的计划和控制问题。
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网 络计划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 关注和应用,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 的方法体系。
应用领域
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交通、能源 、科研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成为 项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原理
01
02
03
04
工作分解
将项目分解为相互关联的工作 任务,并为每个任务分配时间
优化性:网络计划技术可以优化资源配 置和任务安排,以实现项目成本、时间 和质量的最优。
预见性:通过分析网络图,可以预测项 目整体完成时间和关键路径,有助于提 前发现和解决问题。
特点
明确性:网络图将整个项目分解为清晰 独立的工作任务,每个任务都有明确的 时间和资源约束。
网络计划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网络计划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 代的美国,最初用于解决工业生
资源平衡的概念
资源平衡是对网络计划中的资源进行 合理安排和优化的一种方法,以实现 资源的最优利用和项目的顺利完成。
资源平衡的原则
资源平衡时应遵循合理利用资源、平 衡资源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 源效率等原则。
资源平衡的方法与步骤
资源平衡的方法
常用的资源平衡方法包括线性规划、动态规划、遗传算法等,可根据具体情况 选择合适的方法。
用户界面
Project 的用户界面简洁直观,易于使用,即使对于不熟悉项目管理的人来说,也很容易 上手。
集成性
Microsoft Project 可以与其他 Microsoft Office 应用程序(如 Word、Excel 和 PowerPoint)无缝集成,方便用户在项目文档之间进行数据共享和格式转换。
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网 络计划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 关注和应用,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 的方法体系。
应用领域
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交通、能源 、科研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成为 项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原理
01
02
03
04
工作分解
将项目分解为相互关联的工作 任务,并为每个任务分配时间
优化性:网络计划技术可以优化资源配 置和任务安排,以实现项目成本、时间 和质量的最优。
预见性:通过分析网络图,可以预测项 目整体完成时间和关键路径,有助于提 前发现和解决问题。
特点
明确性:网络图将整个项目分解为清晰 独立的工作任务,每个任务都有明确的 时间和资源约束。
网络计划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网络计划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 代的美国,最初用于解决工业生
资源平衡的概念
资源平衡是对网络计划中的资源进行 合理安排和优化的一种方法,以实现 资源的最优利用和项目的顺利完成。
资源平衡的原则
资源平衡时应遵循合理利用资源、平 衡资源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 源效率等原则。
资源平衡的方法与步骤
资源平衡的方法
常用的资源平衡方法包括线性规划、动态规划、遗传算法等,可根据具体情况 选择合适的方法。
用户界面
Project 的用户界面简洁直观,易于使用,即使对于不熟悉项目管理的人来说,也很容易 上手。
集成性
Microsoft Project 可以与其他 Microsoft Office 应用程序(如 Word、Excel 和 PowerPoint)无缝集成,方便用户在项目文档之间进行数据共享和格式转换。
网络计划技术.ppt
![网络计划技术.ppt](https://img.taocdn.com/s3/m/9dc1f6c0f8c75fbfc67db209.png)
i k
h
h
i
k
×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4 网络计划技术
2、 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规则
8.双代号网络图中,严禁出现没有箭头节点或没 有箭尾节点的箭线。
i j k
i
j
k
×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4 网络计划技术
2、 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规则
9.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编号相同的节 点或工作。
A A 2 D
1
B
C
2
D
2
如下图所示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4 网络计划技术
2. 单代号网络图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4 网络计划技术
二、 网络计划的分类
1. 按网络计划层次分类
2. 按网络计划时间表达方式分类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4 网络计划技术
1. 按网络计划层次分类
根据计划的工程对象不同和使用 范围大小,网络计划可分为局部网 络计划、单位工程网络计划和综合 网络计划。
网络计划技术
一、 网络计划的表达方法
网络计划的表达形式是网络图。所谓网络图 指由箭线和节点组成的、用来表示工作流程的有 向、有序的网状图形。
1. 双代号网络图 2. 单代号网络图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4 网络计划技术
1. 双代号网络图
i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工作名称 持续时间
j
工作名称
k
持续时间
4 网络计划技术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4 网络计划技术
3.断路作用
A1 A2 B1 A3 B2
1
2
4 5
C1
3
7
9
C2
B3 C3
6
8
D1
h
h
i
k
×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4 网络计划技术
2、 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规则
8.双代号网络图中,严禁出现没有箭头节点或没 有箭尾节点的箭线。
i j k
i
j
k
×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4 网络计划技术
2、 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规则
9.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编号相同的节 点或工作。
A A 2 D
1
B
C
2
D
2
如下图所示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4 网络计划技术
2. 单代号网络图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4 网络计划技术
二、 网络计划的分类
1. 按网络计划层次分类
2. 按网络计划时间表达方式分类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4 网络计划技术
1. 按网络计划层次分类
根据计划的工程对象不同和使用 范围大小,网络计划可分为局部网 络计划、单位工程网络计划和综合 网络计划。
网络计划技术
一、 网络计划的表达方法
网络计划的表达形式是网络图。所谓网络图 指由箭线和节点组成的、用来表示工作流程的有 向、有序的网状图形。
1. 双代号网络图 2. 单代号网络图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4 网络计划技术
1. 双代号网络图
i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工作名称 持续时间
j
工作名称
k
持续时间
4 网络计划技术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4 网络计划技术
3.断路作用
A1 A2 B1 A3 B2
1
2
4 5
C1
3
7
9
C2
B3 C3
6
8
D1
建筑施工网络计划技术
![建筑施工网络计划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a817c5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f.png)
有的节点不能重复编号;可采用不连续编号方法,即预留备用号以备 某些工作的增填或改动。
17
12.2.2 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方法
(2)网络图中常用的节点编号的 a)水平编号与间断编号 b)垂直编号与连续编号
18
12.2.2 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方法
4.虚箭线的应用 (1)网络图应力求减少虚箭线 以避免图面繁杂,增加绘制工作量,如 图12-11所示。 (2)网络图中虚箭线的合理使用 合理恰当的使用虚箭线可以正确表达 逻辑关系。
6
12.1.3 网络计划方法的特点
1)明确表示整体工程各部分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和相互依赖关系。 2)在复杂的计划中找出关键工作和关键路线,抓主要矛盾,确保按期 竣工。 3)从若干可行方案中优化出最佳方案。 4)在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采取措施对计划进行有效监控,加强管理。 5)利用计算机对复杂的计划进行计算、调整和优化。 6)难于清晰直观地反映流水作业情况及人力资源的需求量的变化情况。
15
12.2.2 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方法
图12-9 母线法绘图 a)起点节点引出 b)终点节点引入
6)网络图应力求减去不必要的虚箭线。
16
12.2.2 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方法
2.网络图中逻辑关系表示方法 网络图必须正确表达工作之间的逻辑 关系,以简易而正确地阅读和技术处理。 3.网络图的编号
(1)网络图节点编号规则 一项工作箭头节点的编号“j”应大于箭尾节 点“i”,即<,且号码应从小到大,依次编排;一个网络计划中,所
6)检验虚工作个数z。
33
12.3 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 12.3.1 时间参数符号与标注规定 12.3.2 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12.3.3 关键工作及关键线路的确定
17
12.2.2 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方法
(2)网络图中常用的节点编号的 a)水平编号与间断编号 b)垂直编号与连续编号
18
12.2.2 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方法
4.虚箭线的应用 (1)网络图应力求减少虚箭线 以避免图面繁杂,增加绘制工作量,如 图12-11所示。 (2)网络图中虚箭线的合理使用 合理恰当的使用虚箭线可以正确表达 逻辑关系。
6
12.1.3 网络计划方法的特点
1)明确表示整体工程各部分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和相互依赖关系。 2)在复杂的计划中找出关键工作和关键路线,抓主要矛盾,确保按期 竣工。 3)从若干可行方案中优化出最佳方案。 4)在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采取措施对计划进行有效监控,加强管理。 5)利用计算机对复杂的计划进行计算、调整和优化。 6)难于清晰直观地反映流水作业情况及人力资源的需求量的变化情况。
15
12.2.2 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方法
图12-9 母线法绘图 a)起点节点引出 b)终点节点引入
6)网络图应力求减去不必要的虚箭线。
16
12.2.2 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方法
2.网络图中逻辑关系表示方法 网络图必须正确表达工作之间的逻辑 关系,以简易而正确地阅读和技术处理。 3.网络图的编号
(1)网络图节点编号规则 一项工作箭头节点的编号“j”应大于箭尾节 点“i”,即<,且号码应从小到大,依次编排;一个网络计划中,所
6)检验虚工作个数z。
33
12.3 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 12.3.1 时间参数符号与标注规定 12.3.2 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12.3.3 关键工作及关键线路的确定
2019年第12章网络计划技术.ppt
![2019年第12章网络计划技术.ppt](https://img.taocdn.com/s3/m/7445ff75be1e650e52ea9978.png)
12.4 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
12.4.1 概述 1.网络图时间参数计算的目的:
目的在于确定网络图上各项工作和节点的时间参数,为网络 计划的优化、调整和执行提供明确的时间概念。 2.时间参数计算的内容:
工作持续时间、节点时间参数、工作时间参数
3.计算方法:
图上计算法、分析计算法、表上计算法、矩阵计算法、
1.概念:
指网络图中从起点节点开始,沿箭线方向连续通过一系列箭线 与节点,最后到达终点节点的通路。
2.线路时间:
它是指线路所包含的各项工作持续时间的总和。也称为该条线
路的计划工期。 A
2
D
4
H
1
9
3
G 6
C 3
1
6
B
3
2
F 1
3.线路种类:
5
I 7
⑴关键线路: 在网络图中线路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
⑵非关键线路:
持续时间 2 3 5 3 2 4 2 1 3 4
A 2
2
C 5
6
D3
H1
1
4
F
5
4
E2
B 3
3
G 2
J 4
I
7
3
12.3.3 单位(土建)工程网络计划的编制步骤 1.熟悉施工图纸,研究原始资料,分析施工条件; 2.分解施工过程,明确施工顺序,确定工作名称和内容; 3.拟定施工方案,划分施工段; 4.确定工作持续时间; 5.绘制网络图; 6.网络图各项时间参数计算; 7.网络计划的优化; 8.网络计划的修改与调整
B
C
D
E
紧前工作 —
—
A
A、B
B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2新.
网络计划技术概述
❖ 形成与发展时间:20世纪50年代美国杜邦化学公司,于 1956年~1957年研究创立了关键线路法,20世纪60年代 进入日本、前苏联、西欧及中国;
❖ 背景:关系复杂的科学研究工作开展和生产发展的需要; ❖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将该方法概括为统筹法,统筹法
是一种为经济服务的数学方法,得到广泛应用。所谓统 筹,就是通盘考虑,统一规划的意思。网络计划技术于 1965年在我国建筑行业应用,统筹法作为计划管理工具, 用于编制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取得了显著效果。
2、可以进行各种时间参数的计算,能在工作
繁多、错综复杂的计划中找出影响工程进度
的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便于管理人员抓住
主要矛盾,集中精力确保工期,避免盲目抢
工;
最新.
5
3、通过对各项工作机动时间(时差)的计算, 可以更好地运用和调配人员与设备,节约人力、 物力,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在计划执行过程 中,当某一项工作因故提前或拖后时,能从网 络计划中预见到它对其后续工作及总工期的影 响程度,便于采取措施;可利用计算机进行计 划的编制、计算、优化和调整。
最新.
16
B
2
3
2
A
F
1
D4
5
1
6
C
G
E
3
5
4
5
5
有循环回路错误的网络图
最新.
17
4、同一项工作在一个网络图中不能重复表达, 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编号的工作。
砌隔墙 3
砌隔墙 3
4
3 砌隔墙
埋电线管
4
(a)错误
埋电线管 5
(b)正确
埋电线管
4
5
(c)正确
相同编号工作示意图
最新.
18
5、不允许出现无开始节点或无完成节点的 工作。
第十二章 网络计划技术
最新.
1
学习要求
❖ 1、掌握网络图绘制的要求和方法
❖ 2、掌握网络图的计算
❖ 3、了解时标网络图
❖ 难点和重点:网络图的绘制和时间参数的计算
❖
采用网络图的形式来表达各项工作的相
互制约和相互依赖关系,国际上称为网络计划
技术——我国称“统筹法”。
❖ 网络图:单代号(工程中少用)
双代号(常用)可与时标结合
最新.
6
三、网络图的概念和分类
网络图是由箭线和节点按照一定规则组成 的、用来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向有序的网状图 形。
网络图分为双代号网络图和单代号网络图 两种形式,由一条箭线与其前后两个节点来表 示一项工作的网络图称为双代号网络图;而由 一个节点表示一项工作,以箭线表示工作顺序 的网络图称为单代号网络图。
关键线路:网络图中总历时最长的线路为关
键线路,其余线路为非关键线路。
关键工作:关键线路上的各项工作称为关键
工作。
最新.
11
例、已知三个施工过程分别为回填土、铺垫层、浇 砼,施工段分三段,试用流水图表示上述逻辑关系。 即:已知KA=2天 KB=3天 KC=1天
N m 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基础上,根据工程对象所处的环境(时间、空间 及资源供应情况等)所确定的工作展开的顺序。
最1新4 .
网络图的逻辑关系
❖ 支模1 → 扎筋1 → 浇混凝土1 ❖ 支模2 → 扎筋2 → 浇混凝土2
❖
❖ 支模1 → 支模2 ❖ 扎筋1 → 扎筋2 ❖ 浇混凝土1 → 浇混凝土2
工艺关系 组织关系
最1新5 .
最新.
7
第一节 网络图的绘制原则及方法
一、构成要素 1、双代号网络图 (1)箭线:表示工作; (2)节点:工作的衔接 (3)线路
双代号网络图:以箭线 表示工作、以节点表示 工作的开始或结束状态 及工作之间的连接点, 并按工作开展的顺序连 接起来的网状图形。
开始节点
工作(工序)名称
i
持续时间
j
完成节点 节点编号
①
③
A
②
①
③
B
②
①
③
C
②
最1新2 .
例、已知三个施工过程分别为回填土、铺垫层、浇砼, 施工段分三段,试用网络图图表示上述逻辑关系。 即:已知KA=2天 KB=3天 KC=1天
最1新3 .
二、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 1、正确表示其逻辑关系:工艺关系、组织关系。 ❖ (1)工艺顺序:指工艺之间内在的先后顺序。 ❖ (2)组织顺序:指网络计划人员在施工方案的
砌墙
砌墙1
砌墙2
抹灰抹灰(a)来自误(b)正确无开始节点工作示意图
6、在节点之间,严禁出现带双向箭头或无 箭头的连线。
最新.
19
❖ 7、网络图中节点编号自左向右,由小到大,应 确保工作的起点节点的编号小于工作的终点节 点的编号,并且所有的节点的编号不得重复。 编号可采用水平编号法,每行自左向右,然 后自上而下逐行进行编号;也可采用垂直编号 法,由上而下然后自左向右进行编号。编号可 以采用非连续的编号,以便于以后的修改。
二、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一)绘图的基本规则P267-271
1、必须正确表达已定的逻辑关系。不得有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箭杆从同一个节点出发同时指向同一 节点。
2、网络图中,只能有一个起点节点;在不分期完 成任务的网络计划(单目标网络计划)中,应只 有一个终点节点;而其他节点均应是中间节点。
3、网络图中严禁出现循环回路。
最3新.
一、概述
利用网络图的形式表达一项工程中
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及逻辑关系,经过
计算分析,找出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
并按照一定目标使网络计划不断完善,
以选择最优方案;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进
行有效的控制和调整,力求以较小的消
耗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最新.
4
二、特点
1、网络计划优点是把施工过程中的各有关工 作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全面而明确地 反映出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 的关系;
图14-1 双代号最网新.络图的基本形式
8
(一)工作(工序)
❖ 实质:施工过程
❖ 工作关系:如图
❖ 虚工作(虚工序):不占时间,不耗资源
❖
仅在双代号网络图中出现,主要是用于表现
前后两个施工过程的逻辑关系,即解决工序之间
的连续关系。
虚工作
最9新.
(二)节点(事件)
❖ 前后工序的交接点,
A
❖ 只是一个“瞬间”,
B
❖ 不占时间,不耗资源。起始节点 1 C
❖ 对于一个网络图有:
❖ 起始节点、终止节点
D
和中间节点
❖ 对于一个工序只有:
中间节点
3E
2
4 5 6 G 7 终节点
H
节点编号
❖ 开始节点、结束节点
最1新0 .
(三)线路
线路是指从网络图的开始节点到结束节
点沿箭线连续指示方向前进能形成的每一条
完整的通路。
最2新0 .
8、起点节点和终点节点的“母线法”
2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