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器质性精神障碍.ppt
合集下载
精神病学器质性精神障碍PPT课件
– 进行性加重的智能减退及个性衰退; – 由此导致工作、社交、生活能力下降到丧失。 – 智力测验。
2018/8/20
22
鉴别诊断
• 与老年人良性记忆减退相区别 • 与抑郁症鉴别:抑郁症典型的抑郁心境, 兴趣缺乏,对生活和工作丧失信心,全身 疲乏或不适,睡眠障碍,体重减轻,食欲 及生理欲望都下降,思维迟缓,言语减少, 对周围事情不闻不问导致判断能力下降, 似假性痴呆,负性情绪为核心症状,经抗 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状消失,智能记忆正常。
2018/8/20 13
临床表现
• 严重记忆障碍,特别是近记忆障碍,学习新事物很困 难,记不住新近发生的事情。
记忆力明显受损,远记忆力也受损,瞬间记忆 力尚可; 对记忆减退有自知力,因此出现虚构以填补 (Condabulation); 定向障碍; 意识清楚,无其它认知缺损
2018/8/20 14
2018/8/20
19
2.临床表现
• 痴呆起病缓慢,隐匿,最早的症状常为近记忆减退;逐 渐远记忆也受损,思维缓慢,贫乏,抽象思维丧失,理 解力和判断力下降,计算困难,时间、人物、地点定向 出现障碍。
发生人格改变:兴趣减少,主动性差,社会性退 缩;冲动、幼稚,焦虑、易激惹、抑郁和情绪不 稳;情感淡漠,出现“灾难反应”、大哭或愤怒; 坐立不安,漫游,尖叫,冲动也可出现幻觉妄想。 出现社会功能受损,生活不能自理,穿衣,洗澡, 进食,大小便需他人协助。
定 义
•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是指由于脑以外 的躯体疾病,如躯体感染、内脏器官疾 病、内分泌障碍、营养代谢疾病等,引 起功能紊乱而产生的精神障碍。★
2018/8/20
43
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
• • • • 能量代谢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缺氧。 毒性物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躯体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造 成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 • 神经生化改变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 躯体对各种外源有害因素发生应激反应可影响 脑功能。
2018/8/20
22
鉴别诊断
• 与老年人良性记忆减退相区别 • 与抑郁症鉴别:抑郁症典型的抑郁心境, 兴趣缺乏,对生活和工作丧失信心,全身 疲乏或不适,睡眠障碍,体重减轻,食欲 及生理欲望都下降,思维迟缓,言语减少, 对周围事情不闻不问导致判断能力下降, 似假性痴呆,负性情绪为核心症状,经抗 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状消失,智能记忆正常。
2018/8/20 13
临床表现
• 严重记忆障碍,特别是近记忆障碍,学习新事物很困 难,记不住新近发生的事情。
记忆力明显受损,远记忆力也受损,瞬间记忆 力尚可; 对记忆减退有自知力,因此出现虚构以填补 (Condabulation); 定向障碍; 意识清楚,无其它认知缺损
2018/8/20 14
2018/8/20
19
2.临床表现
• 痴呆起病缓慢,隐匿,最早的症状常为近记忆减退;逐 渐远记忆也受损,思维缓慢,贫乏,抽象思维丧失,理 解力和判断力下降,计算困难,时间、人物、地点定向 出现障碍。
发生人格改变:兴趣减少,主动性差,社会性退 缩;冲动、幼稚,焦虑、易激惹、抑郁和情绪不 稳;情感淡漠,出现“灾难反应”、大哭或愤怒; 坐立不安,漫游,尖叫,冲动也可出现幻觉妄想。 出现社会功能受损,生活不能自理,穿衣,洗澡, 进食,大小便需他人协助。
定 义
•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是指由于脑以外 的躯体疾病,如躯体感染、内脏器官疾 病、内分泌障碍、营养代谢疾病等,引 起功能紊乱而产生的精神障碍。★
2018/8/20
43
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
• • • • 能量代谢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缺氧。 毒性物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躯体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造 成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 • 神经生化改变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 躯体对各种外源有害因素发生应激反应可影响 脑功能。
【器质性精神障碍】医学课件 ppt 115页
常见临床综合征—痴呆
治疗与护理
∗ 10%~15%的痴呆病因可医(如甲状腺功能减退、 10%~15%的痴呆病因可医 如甲状腺功能减退、 的痴呆病因可医( 维生素B 缺乏等)。 维生素B12缺乏等)。 ∗ 处理伴发的精神症状 ∗ 试用一些促脑代谢药物 ∗ 不可逆的患者加强康复训练,减缓衰退 不可逆的患者加强康复训练,
情绪焦虑、抑郁、愤怒 情绪焦虑、抑郁、
持续时间数小时~数日。 持续时间数小时~数日。意识清醒后可部分 或全部遗忘。 或全部遗忘。
常见临床综合征—谵妄
临床表现
活跃型 兴奋、激越、冲动、逃跑、破坏、 兴奋、激越、冲动、逃跑、破坏、 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活动减少,警觉性降低、 安静型 活动减少,警觉性降低、思维不连 数问不答等。 贯、数问不答等。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分类
脑变性疾病 脑血管病 颅内感染 颅脑外伤 颅内肿瘤 癫痫性精神障碍 其他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共同临床特点 有引起精神障碍的脑部疾病、 有引起精神障碍的脑部疾病、脑损伤或脑 功能不全的证据; 功能不全的证据; 脑病变和精神症状发作有时间上的关系; 脑病变和精神症状发作有时间上的关系; 精神障碍可因原发性脑部疾病的变化而发 生相应的变化。 生相应的变化。 精神症状不是由其他病因引起( 精神症状不是由其他病因引起(如明显的 家族遗传史或应激等诱发因素)。 家族遗传史或应激等诱发因素)。
常见临床综合征—谵妄
例:某退休会计,半夜起床,狂呼:天亮 某退休会计,半夜起床,狂呼: 不识妻儿为何人,称保姆为去世的母亲。 了!不识妻儿为何人,称保姆为去世的母亲。 患者惊恐异常,狂奔出屋,被民警收容, 患者惊恐异常,狂奔出屋,被民警收容,家 人去认领,患者双手作一些不解其意的动作, 人去认领,患者双手作一些不解其意的动作, 忽而大笑,忽而大哭。 送到医院, 忽而大笑,忽而大哭。 送到医院,发现意识 模糊,白细胞升高, 片证实为肺炎。住院1 模糊,白细胞升高,X片证实为肺炎。住院1 周痊愈出院。 周痊愈出院。
器质性精神病PPT课件
似睡非睡——松弛 0.5——2H
精神振奋
2——4H
3——6H重复才能感到形成重复状态
耐受性 即不断加量才能起到应有的效应 如吗啡常用量10mg 2g/2.5h
度冷丁 100mg 4g/ 缩瞳和便秘无耐受。 戒断后耐受性消失,易用原剂量而死
戒断综合征的出现意味着身体依赖:
末次时间为4——6h或6——8h或 8——12h后
海洛因的依赖
华西医科大学心理卫生研究所
黄明生
概述:
海洛因是我国危害性最大的一种毒品
1997年对外公布吸食海洛因人数54万
波及31省,直辖市,1920市县
经济损失达2000亿左右
滥用方式
烫吸,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追龙,鼻吸
粗制海洛因称为“黄皮”或“青皮”
体验
一注入——快感——全身约一分钟
递质改变: 1.Ach神经元变性 拮抗剂(Scopolamine和阿托品)--认知损
害
Physostigmine和Arecoline—认知增强 2.NE和 5-HT减少,与抑郁有关 3.DA轻度减少
遗传:
AD患者的一级亲属AD的患病率是正常人群的 三倍
Down’s综合征家属早发AD机率高 β –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 14号有连锁 APOE4/4人群较对照高10% 铝在AD发病中的作用不清 肾透析病人血 tau增加 促进tau蛋白异常磷酸化,淀粉样蛋白形成
腹泻,哈欠,轻度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发热,失眠 3.不是由于其他躯体和精神疾病所致。
促瘾试验 纳洛酮0.4mg 20—30m,无反应可再 注射一次,一小时内观察反应:
A.起鸡皮疙瘩 B.出汗 C.瞳孔扩大
TLC 薄层色谱分析法 灵敏度,超过300ng/l均可达阳性
器质性精神障碍诊治ppt课件
-
6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
(一).病因
1、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2、颅内感染(病毒性脑炎在精神科比较多见) 3、癫痫(原发性、继发性、隐原性) 4、脑变性病和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 5、颅脑创伤(头部外伤不能称为颅脑创伤) 6、颅内肿瘤(原发性肿瘤和颅内转移癌) 7、重要内脏器官(心、肺、肝、肾)功能衰竭 8、其他严重躯体疾病(内分泌和营养代谢疾病,严重的
内脏疾病:肝性脑病、肺性脑病、尿毒症性脑病、透 析性脑病、心力衰竭等
代谢障碍及营养缺乏:VitB1缺乏、烟酸缺乏、营养不 良、水及电解质失衡、血糖过高或过低等
感染性疾病伴发热:如败血症、肺炎等 过敏性疾病 物理因素致病:电击、日射病、冻伤
-
15
谵妄
谵妄的易感因素 – 年龄:老年期及婴幼儿期。 – 酒瘾、药瘾或长期使用具有精神活性作用的药物者。 – 脑部原有器质性疾病或损伤者。 – 患有慢性心、肺、肝、肾、及内分泌疾病者。 – 外科手术恢复期。
痴呆
缓慢 一天内无任何变化
数月或数年 清楚 一般正常 相对少受影响 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 远、近记忆均受损 贫乏,妄想相对较系统 幻觉,较少恐怖性质 用词单调或找词困难 影响相对小,时睡时醒 少见 随意性、目的性行为动作较
明确,只是灵活性较差
-
29
意识障碍与急性躁狂状态的鉴别
急性躁狂主要表现特征为较协调的“三高 症状”,较少紊乱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无定向 障碍。若合并躯体疾病时,与躯体疾病呈反平 行关系。
谵妄的诱发因素 – 心理上的恐惧、紧张、及严重焦虑。 – 疲劳、睡眠不足。 – 外界刺激过多或过少。 – 环境过于恐怖、陌生或单调。
-
16
谵妄
常见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PPT课件
3、 AD的分子遗传学
• AD发病与遗传有关,有家族史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
的3倍。有3种早发型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致病
基因。
-
4
【临床表现】
• 起病隐匿,为持续性、进行性,无缓解,由发病至死 亡平均约8~10年,但也有些患者病程可持续15年 或以上。
• 分类:认知功能和非认知性精神症状
• 非认知性精神症状:早期往往有人格改变,病 情进展可以出现情绪不稳、片段的幻觉、妄想 ,睡眠障碍、行为紊乱等。
-
17
• 认知功能:首先为记忆障碍、随后智能衰退。 有的早期为情感障碍,随后出现痴呆。有的出 现意识模糊或谵妄状态,- 有轻、中、重三度 5
(一)轻度
• 近记忆障碍常为首发症状,学习新知识困难, 看书读报后不能回忆其中的内容。
• 常有时间定向障碍,患者记不清具体的年月日 。
• 计算能力减退,很难完成简单的计算,如1减7、 再减7的连续运算。
日常关照尤为重要
-
11
血管性痴呆
•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由脑血 管病变导致的痴呆。过去曾称为.多发性梗塞型 痴呆,近年来病理形态学研究发现,除了多发性 脑梗塞性病变外还有其他脑血管病变,故现已改 称为血管性痴呆。
• VD发病率与年龄有关,男性多于女性。导致VD 的危险因素尚不清楚,但通常认为与卒中的危险 因素类似,如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房颤、糖 尿病、高血脂、吸烟、高龄、既往卒中史
• 失用表现为不能正确地以手势表达,无法做出 连续的动作,如刷牙动作
• 患者的精神和行为障碍也比较突出,情绪波动 不稳
-
7
(三)重度
• 不知道自己的姓名和年龄,不认识亲人。
器质性精神障碍PPT课件
硬化、正常压力脑积水
外伤
中毒性:酒精、重金属
维生素不足:维生素B12、
感染:脑炎、神经梅毒
颅内占位性病变:肿瘤、硬
叶酸
缺氧:CO中毒、贫血
膜下血肿
临床表现
记忆力减退 智能障碍:理解能力受损, 情绪不稳定 控制能力下降
分析、判断能力减退、概括
能力丧失 人格改变:人格特点、行为 模式、人际关系出现显著而 持久的改变
4、脑变性病和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
5、颅脑创伤 6、颅内肿瘤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 病毒性脑炎 癫痫性精神障碍 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
临床表现
急性脑病综合征——谵妄(delirium)
多疑,固执己见,不顾
现实
言语赘述或粘滞 目的性活动能力降低
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BPSD
行为症状:躯体的攻击行为(踢、打、咬、自伤或伤及他 人);言语的攻击(尖叫、污秽语言);徘徊(尤其在夜
间);性放纵;反复提问;尾随等
动
谵妄(delirium)
狭义概念:指以意识障碍、显著的兴奋躁动与感 知觉障碍为三联特征的一组器质性精神症状 广义概念:急性脑病综合征的同义语,实际上是 全部急性脑病综合征的总称,病人必有意识障碍, 但兴奋躁动与感知觉障碍则可有可无。现多采用 广义的概念
谵妄的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发展迅速 意识和注意损害 认知功能的全面紊乱 精神运动紊乱 情绪紊乱 不自主运动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24小时内病情波动
精神病学器质性精神障碍PPT课件
精神病学-器质性精神障碍
目
CONTENCT
录
• 引言 • 症状与表现 • 诊断与评估 • 治疗与康复 • 预防与护理
01
引言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由于脑部疾病或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 导致患者出现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异常。
分类
器质性精神障碍可以分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 障碍两大类,其中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是由于脑部疾病引起的精神 障碍,如阿尔茨海默病、脑血管病等;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则 是由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如肝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心理治疗在器质性精神障碍的 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 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提高应 对能力。
心理治疗在器质性精神障碍的 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 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提高应 对能力。
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器质性精神障碍治疗的重要环节,可 以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康复训练需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 训练效果的最大化。
详细描述
意识障碍表现为患者意识清晰度降低 ,反应迟钝,对周围环境刺激反应减 弱。严重时可能出现昏睡、昏迷等症 状,甚至导致死亡。
行为障碍
总结词
行为障碍表现为行为异常、不自主运动等。
详细描述
行为障碍表现为患者的行为与平时明显不同,出现异常动作、行为怪异等情况。 不自主运动也是常见的症状,如肢体不自主抖动、抽搐等。
康复训练的内容包括职业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 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康复训练需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以全 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05
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目
CONTENCT
录
• 引言 • 症状与表现 • 诊断与评估 • 治疗与康复 • 预防与护理
01
引言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由于脑部疾病或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 导致患者出现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异常。
分类
器质性精神障碍可以分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 障碍两大类,其中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是由于脑部疾病引起的精神 障碍,如阿尔茨海默病、脑血管病等;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则 是由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如肝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心理治疗在器质性精神障碍的 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 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提高应 对能力。
心理治疗在器质性精神障碍的 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 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提高应 对能力。
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器质性精神障碍治疗的重要环节,可 以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康复训练需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 训练效果的最大化。
详细描述
意识障碍表现为患者意识清晰度降低 ,反应迟钝,对周围环境刺激反应减 弱。严重时可能出现昏睡、昏迷等症 状,甚至导致死亡。
行为障碍
总结词
行为障碍表现为行为异常、不自主运动等。
详细描述
行为障碍表现为患者的行为与平时明显不同,出现异常动作、行为怪异等情况。 不自主运动也是常见的症状,如肢体不自主抖动、抽搐等。
康复训练的内容包括职业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 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康复训练需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以全 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05
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PPT课件
脑器质性精神 障碍PPT课件
汇报人:XXX
01
定义与分类
目
02
病因与病理
录
03
临床表现与诊断
04
治疗与康复
05
预防与护理
01 定义与分类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定义
脑器质性精神障 碍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是 指由于脑部疾病或损 伤引起的精神障碍, 例如阿尔茨海默病、 脑血管病等。
定义与分类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 定义包括症状、病因 和病理生理机制等方 面的描述,分类则根 据不同的病因和临床 表现进行划分。
选择合适的药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
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 01
副作用管理
密切关注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及时采
取措施减轻不良反应。
03
长期治疗
药物治疗需要长期进行,并定期进行
评估和调整药物剂量。 02
非药物治疗
物理疗法
如经颅磁刺激、深部脑刺激等,可用于改善精 神障碍症状。
心理疗法
如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通过调整思维 模式和行为习惯,改善精神障碍症状。
03
情绪障碍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可 能出现情绪障碍,表现为 情感淡漠、抑郁等。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01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 结合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得出诊 断。
02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疾病等 进行鉴别,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评 估。
04 治疗与康复
药物治疗
康复与心理干预
康复训练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需要接受康复训练, 包括认知、语言和肢体方面的训练,以恢复
其生活自理能力。
心理干预
汇报人:XXX
01
定义与分类
目
02
病因与病理
录
03
临床表现与诊断
04
治疗与康复
05
预防与护理
01 定义与分类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定义
脑器质性精神障 碍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是 指由于脑部疾病或损 伤引起的精神障碍, 例如阿尔茨海默病、 脑血管病等。
定义与分类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 定义包括症状、病因 和病理生理机制等方 面的描述,分类则根 据不同的病因和临床 表现进行划分。
选择合适的药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
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 01
副作用管理
密切关注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及时采
取措施减轻不良反应。
03
长期治疗
药物治疗需要长期进行,并定期进行
评估和调整药物剂量。 02
非药物治疗
物理疗法
如经颅磁刺激、深部脑刺激等,可用于改善精 神障碍症状。
心理疗法
如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通过调整思维 模式和行为习惯,改善精神障碍症状。
03
情绪障碍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可 能出现情绪障碍,表现为 情感淡漠、抑郁等。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01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 结合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得出诊 断。
02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疾病等 进行鉴别,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评 估。
04 治疗与康复
药物治疗
康复与心理干预
康复训练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需要接受康复训练, 包括认知、语言和肢体方面的训练,以恢复
其生活自理能力。
心理干预
器质性精神障碍学习课件PPT
( 1 )遗忘综合征又称柯萨夫综合征,其特点是 病人在意识清晰情况下出现识记忆能力障碍, 近事记忆丧失,定向力障碍,虚构、错构,顺 行性或逆行性遗忘。 ( 2 )人格改变:患者表现为不讲礼貌,不注意 个人卫生,对工作不负责任,同情心减退。情 绪不稳定,易激惹动怒或不可控制的哭笑或过 分热情,欣快感。敏感多疑、强迫行为。 情绪高涨与情绪欣快鉴别要点,见表1
4、枕叶:可引起复杂的视觉认知功能障碍 及原始性幻觉。 5、胼胝体:情感障碍(前部)、智能缺损 (后部)、情感淡漠、人格改变。 6、间脑:可引起嗜睡和睡眠过度,贪食、 内分泌障碍及进行性智力衰退。
四、诊断及治疗原则 1、诊断原则 (1)详细收集病史,全面的精神检查(意 识状态、智能状态)和躯体检查,常规 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 (2)明确疾病的性质是属于功能性或脑器 质性。 (3)进行鉴别诊断。
临床意义
(3)痴呆综合征:表现为全面性智能衰退 (包括记忆、思维、理解、计算等能力 减退和人格改变,而不伴有意识障碍。
引起痴呆的病因
中枢神经系统 变性性疾病 颅内疾病 代谢障碍和内 分泌障碍 血管性疾病 Alzheimer`s、Pick病、CDJ病、帕 金森病、路易体痴呆 脑占位性病变 感染和创伤 内分泌障碍、肝衰竭、肺衰竭、肾 衰竭等 肝豆状核变性 血管性痴呆
引起谵妄的易感因素:老年人、儿童、 有颅脑损伤史和酒精依赖史 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 昼轻夜重 记忆障碍 感知障碍 感觉过敏、错觉和幻觉 情绪波动 焦虑、抑郁和愤怒 冲动行为
诊断: 急性起病 临床表现 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 治疗: 病因治疗 对症治疗 支持治疗
3、慢性脑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遗忘综合 征、明显的人格改变和痴呆综合征伴抑 郁状态、类躁狂状态、类精神分裂症状 态。主要由慢性器质性疾病引起,也可 由急性脑病综合征迁延而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抑郁症患者在记忆力缺陷方面,呈现近远 期的记忆力均下降;而痴呆患者常呈近期 记忆力比远期记忆力差
抑郁症患者的精神状况很少出现“落日综 合征”的情形;而痴呆症则常出现
抑郁症患者的精神状态检查可表现良好的 构图描绘能力;痴呆患者可见到慢性进行 性的智能衰退现象
诊断:
✓ 病史 ✓ 躯体检查 ✓ 临床表现 ✓ 智能检查 ✓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 ✓ 理化检查
主要原因:下丘脑后部和近中线结构大脑损伤; 酒中毒(B1维生素缺乏---间脑、颞叶结构损害)
表现:严重的记忆障碍,近事记忆丧失、定向 障碍、虚构。
治疗:病因治疗+康复训练
人格改变:
对个人卫生和周围事件关心度显著变化 行为变化:偷窃、攻击、性放纵等 情绪波动:多疑、幼稚、欣快、烦躁等 治疗针对病因
病因:人血白蛋白水平下降是许多慢性疾病 发生谵妄的重要致病因素,其他有药源性、 脑组织的非特异性改变如充血、水肿等
感染: 戒断症状 急性代谢障碍 外伤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营养缺乏 中毒、缺氧
具体表现:
➢ 意识障碍:恍惚、迟钝、谈话离题等 ➢ 知觉障碍:错视、幻视常见,定向障碍 ➢ 思维障碍:凌乱、片断妄想等 ➢ 记忆障碍:保存困难,对病中大多不能回忆 ➢ 情绪障碍:不稳定、焦虑、抑郁等 ➢ 精神运动障碍:不协调性兴奋,无目的动作 ➢ 不自主运动:震颤、扑翼样运动 ➢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常见多汗、皮肤红、脉快 ➢ 睡眠节律紊乱:白天嗜睡、夜晚失眠
与抑郁症的假性痴呆相鉴别
抑郁症常是急性发作;而痴呆为缓慢发作 抑郁症患者常有精神疾患的病史 抑郁症患者情绪压抑发生在前,而痴呆则以记忆力
和智能的减低先出现;抑郁症患者有显著的情绪变 化,而痴呆患者的情绪变化不显著 抑郁症患者会抱怨自己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 自贬或暴露自己认知的缺陷;而痴呆患者则倾向于 隐藏自己认知的缺陷,很少抱怨认知障碍
如果原发病重,脑部发生不可逆的病变,长 时间兴奋躁动,不饮食引起躯体功能衰竭, 可以死亡告终。
临床综合征--痴呆
痴呆是指较严重的、持续的认知障碍。
在脑部广泛性病变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常 见的脑部慢性综合征。通常为慢性,进行 性,不可逆的智能减退与人格衰退;记忆 力,思考能力,理解,判断,计算及至言 语能力都受到损害,并由此严重影响患者 的职业或社会功能,患者无意识障碍。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一)阿尔坎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原因未明的原发性脑变性疾病。 起病于老年或老年前期。 以痴呆为主要表现。 发达国家患病率4%--6%。 病理改变:大脑弥漫性萎缩和神经细胞变性
为主;特征性改变---老年斑和神经元纤维 缠结。
流行病学:
界常做出错误的判断,极易出现妄想 ➢ 行为变笨,不守规矩,控制力下降
晚期表现:智能,人格衰退严重
➢ 记忆力极差:不记得吃过饭;不知归家 ➢ 个人生活料理能力丧失 ➢ 言语理解与表达严重受损 ➢ 行为刻板或某些职业性刻板动作 ➢ 最后发展至大小便失禁,肢体瘫痪,终日
缠绵床褥,最终可死于感染,内脏性疾病 或衰竭
(二)临床综合征—谵妄
三联征:意识障碍、兴奋躁动、感知觉障碍
症状特点:谵妄起病大多急性,少数有1—2天 的前驱期。表现为怠倦,焦虑,恐惧,失眠多 梦等。谵妄期患者可有以下多种表现,其特点 之一是一天之内症状呈波动性,表现为昼轻夜 重或“落日效应”,以黄昏时病情为剧。此为 鉴别器质性与非器质一)基本概念
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由于脑部疾病或躯体疾 病引起的精神障碍。
器质性与功能性的区分:相对的、有条件的、 暂时的。
(一)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
不同病因可引起相同的精神症状;相同的病 因可引起不同的症状。
临床表现大体上有以下几类临床综合征:意 识障碍,痴呆,遗忘,精神病性症状,情感 障碍,神经症样症状,人格改变,依赖综合 征与戒断综合征等。
诊断:
✓ 急性起病、意识障碍、定向障碍、波动性认 知功能全面紊乱。
✓ 脑部及躯体病史、体查、理化检查等明确病 因。
治疗:
➢ 病因治疗:减轻脑组织损害 ➢ 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 与足
够的维生素; ➢ 对症治疗:严重谵妄,可给予抗精神病药等治疗。
预后:
一般良好,病程短暂,多持续数小时,数天 缓解,极少数超过1个月。常随原发病好转 而恢复。
病因:最常见脑组织变性;其次脑动脉硬
化引起多发性梗死
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AZ、额-颞痴呆等 其他疾病:脑血管病变、占位病变、感染等 代谢障碍和内分泌障碍:甲低、肝衰等 中毒、缺氧:酒精、CO等。
9月21日是“世界老年痴呆日”,在这一 天,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将组织一 系列活动,以示重视。今年“世界老年痴呆 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关爱老年人、防治 痴呆病”。也许很多人都会觉得,痴呆离自 己太遥远,等七老八十再想吧。但你知道 吗——老龄化趋势让老年性痴呆患者数量增 多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人变 得年轻而又充满了活力。但是请不要忘记: 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进入老龄社会。同时 伴随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老年痴呆症 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
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 ➢ 最早是近记忆力的下降 ➢ 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能力下降 ➢ 可伴有焦虑,苦恼,易激惹等情绪反应 ➢ 个性变化:多疑、固执、不拘小节等
中期表现
➢ 近记忆力明显下降,远记忆也受损 ➢ 理解,判断,定向力均受损,思维失去
条理性,明晰性 ➢ 由于智能与个性缺损相当严重,患者对外
治疗原则
尽早发现可逆性痴呆,病因治疗,使其在造成 脑部不可逆损害之前给予充分治疗
注意对伴发的精神症状给予对症处理 对不可逆的痴呆,加强康复训练,护理,减轻
或延缓其功能残缺 药物治疗可给予促脑代谢药,血管扩张药,神
经肽类等,但效果不肯定
临床综合征—遗忘
又称柯萨可夫综合征:由脑器质性病变所致选 择性或局灶性认知功能障碍,近事记忆障碍为 主,无意识障碍,智能相对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