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三化学酸碱的化学性质以及测试题
初三化学酸碱与盐的性质练习题及答案20题

初三化学酸碱与盐的性质练习题及答案20题一、题目:初三化学酸碱与盐的性质练习题及答案20题化学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而酸碱与盐的性质也是化学中的基础知识。
为了帮助初三学生巩固这方面的知识,以下是一些酸碱与盐的性质的练习题及其答案,供同学们参考。
1. 氢氧化钠(NaOH)是一种强碱,它的水溶液会呈现什么样的性质?答案: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具有腐蚀性,并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 以下物质中哪个是强酸?硝酸(HNO3)、乙酸(CH3COOH)、甲酸(HCOOH)答案:硝酸(HNO3)是强酸。
3. NaCl是什么化合物?答案:NaCl是氯化钠,即食盐。
4. 铝和硝酸反应产生了什么物质?答案:铝和硝酸反应产生氮氧化物和水。
5. 碳酸氢钠(NaHCO3)有什么常见的应用?答案:碳酸氢钠常用于烘焙中作为发酵剂。
6. 强酸与强碱反应的产物是什么?答案:强酸与强碱反应产生水和相应的盐。
7. 酸性溶液的pH值是多少?答案: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7。
8. 我们如何测试一种溶液是否是酸性的?答案:可以使用pH试纸或者pH计来测试溶液的酸碱性。
9. 氨水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溶液?答案:氨水是碱性溶液。
10. 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混合后会产生什么变化?答案: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混合后会产生盐和水。
11. 什么是酸的共性?答案:酸的共性是指具有酸性的物质都具有酸的共同特征。
12. NaOH的水溶液具有什么样的导电性?答案:NaOH的水溶液具有很好的导电性。
13. 个别普通物质能有两个以上的品质?答案:是的,个别普通物质可以有两个以上的品质,比如水既可以是酸也可以是碱。
14. 强酸和强碱的气味是什么样的?答案:强酸和强碱具有刺激性气味。
15. 酸与金属反应会产生什么产物?答案:酸与金属反应会产生盐和氢气。
16. 盐的化学式中哪个离子来自酸?答案:盐的化学式中的阳离子来自碱,阴离子来自酸。
17. 碱的共性是什么?答案:碱的共性是指具有碱性的物质都具有碱的共同特征。
初三化学溶液的酸碱性试题

初三化学溶液的酸碱性试题1.下列日常所见的溶液中呈酸性的是()A.肥皂水B.石灰水C.雪碧D.蔗糖水【答案】C【解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A、肥皂水的pH大于7,显碱性;B、石灰水的pH大于7,显碱性;C、雪碧饮料中含有碳酸,pH小于7,显酸性;D、蔗糖水的pH等于7,显中性。
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里生长B.当空气受硫或氮的氧化物污染时,可能会形成酸雨C.测定人体内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的健康情况D.苹果汁的pH一般在11~13之间【答案】D【解析】物质酸碱度与酸碱性的关系是:pH>7,溶液为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7,溶液为中性;pH<7,溶液为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
A、一般作物在5.5<pH<8.5的土壤上,都能生长良好,过酸、过碱才对其生长不利,也才有改良的必要,5.5<pH<8.5的土壤被称为中性或接近中性,说法正确;B、硫或氮的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作用形成酸,如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在空中与雨水作用可形成硫酸,使雨水pH<5.6,被称为酸雨,说法正确;C、人体自身存在着三大平衡系统,即体温平衡、营养平衡和酸碱平衡,其中酸碱平衡是指人体体液的酸碱度维持在PH值7.35~7.45之间,也就是说健康的內环境是呈弱碱性的,说法正确;D、pH在11~13之间的称为碱性,根据生活经验可知,苹果汁为酸性,其pH应小于7,说法错误。
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点评:要理解和熟记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所得来判断。
初三化学酸碱反应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酸碱反应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有关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B.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质量都增加C.酸雨的pH小于7,pH小于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D.NaOH具有碱性,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答案】C【解析】A、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但不一定含有氧元素,如:盐酸,错误,B、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质量不一定都增加,如:2AgNO3+Cu==Cu(NO3)2+2Ag等,错误,C、酸雨的pH小于7,pH小于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如正常雨水中由于溶有了二氧化碳也显酸性,正确,D、NaOH具有碱性,但同时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不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症,错误,故选C【考点】酸的组成,NaOH的化学性质,PH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将碳和氧化铜混合在高温下反应B.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C.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D.分别向等质量的铝和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答案】D【解析】解答图像题,抓住“三点一走势”,即反应开始的一点,反应结束的一点,以及过量的点,以及对应量的变化趋势,A、将碳和氧化铜混合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单质铜,铜的质量应小于氧化铁,故固体质量应是不断减少,错误,B、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刚开始反应氧气的质量应为0,故起始点应从原点开始,错误,C、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反应是二氧化碳,即起始点应从原点开始,错误,D、分别向等质量的铝和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由于横坐标表示的量是稀盐酸的质量,故刚开始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由于相同质量的氯化氢消耗铁的质量更多,故铁先反应完,正确,故选D【考点】图像题的解答3.为了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需要选用适当的试剂,其中正确的是()A.C(Zn)﹣稀硫酸B.CaCl2溶液(HCl)﹣Ba(OH)2溶液C.CO2(CO)﹣澄清的石灰水D.NaOH溶液[Ca(OH)2]﹣K2CO3溶液【答案】A【解析】 A、Zn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碳不与稀硫酸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HCl能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钡,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O2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CO不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a(OH)2能与K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A【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4. pH是水质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列水样酸性最强的是A.pH=1.3的工业废水B.pH=4.5的雨水C.pH=7.0的蒸馏水D.pH=7.3的矿泉水【答案】A【解析】pH<7,溶液显酸性,pH越少,溶液酸性越强。
初三化学酸碱反应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酸碱反应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酸性溶液的pH值一般为:A. 小于7B. 等于7C. 大于7D. 无法确定2.以下哪种物质是一种酸:A. 酒精B. 糖C. 盐D. 柠檬汁3.下面哪个是一种强碱:A. 白醋B. 酒精C. 纯净水D. 氢氧化钠4.以下哪个物质不会产生氢气:A. 锌粉和盐酸B. 铁粉和稀硫酸C. 铝箔和硝酸D. 铜箔和盐酸5. 下列反应中,哪个是酸与碱中和反应:A. 美元纸币遇酸变色B. 洗衣粉溶于水产生碱性溶液C. 西红柿遇酸呈红色D. 氢氧化铝溶于硫酸产生盐和水二、填空题1. 当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时,产生气体为 ________。
2. 金属与酸反应会生成 ________ 和 ________ 。
3. 酸和碱反应会生成 ________ 和水。
4. 需要用酚酞指示剂进行酸碱滴定反应的pH值范围是 ________。
5. 甲酸和氯化钠反应生成 ________ 和 ________ 。
三、解答题1. 钠和水反应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请写出该化学方程式,并说明该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还是金属和酸反应。
【解答】化学方程式:2Na + 2H2O → 2NaOH + H2该反应属于金属和水反应。
2. 请说明以下现象发生的原因:将金属锌带入稀盐酸中,产生氢气。
【解答】金属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Zn + 2HCl → ZnCl2 + H2金属锌能够与酸发生反应,释放出氢气的原因是金属锌在化学活性上较盐酸更强,所以能够代替氢离子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 请列举两个酸的常见性质。
【解答】酸的常见性质包括:1. 酸味:酸通常味酸,如柠檬汁、醋等。
2. 进行金属和酸反应:酸和金属反应会产生氢气。
3. 进行酸碱反应:酸和碱反应会生成盐和水。
四、综合题某实验室里有两种溶液A和溶液B,你需要通过以下实验来判断它们是酸性溶液还是碱性溶液:1. 通过红、蓝、黄三种指示剂测试溶液A和溶液B的颜色变化情况。
九年级化学《酸和碱》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练习一、选择题1.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本质的原因是( )A.酸都含有酸根 B.酸都能与指示剂作用C.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H+ D.酸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浓盐酸的挥发性 B.浓硫酸的腐蚀性C.浓硫酸的吸水性D.碳酸的不稳定性3.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白色固体,易潮解B.有强腐蚀性,俗称苛性钠C.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D.它能与CO发生化学反应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石灰浆抹墙后,墙壁发硬 B.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为红色C.用苛性钠干燥O2、N2等 D.用生石灰制熟石灰5.当碱液溅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 )A.醋酸B.稀盐酸C.硼酸D.3%~5%的NaHCO3溶液6.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 )A.变红色 B.变蓝色C.变无色D.不变色7.盐酸或稀硫酸常用作金属表面的清洁剂是利用了它们化学性质中的( ) A.能与碱反应 B.能与金属反应C.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D.能与紫色石蕊试液反应8.下列几种溶液敞口置于空气中,溶质成分不变,但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且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A.浓硫酸B.浓盐酸C.浓硝酸D.石灰水二、填空和简答题9.纯净的盐酸是______________颜色的液体,有______________气味。
工业品浓盐酸常因含有杂质而带______________色,浓盐酸在空气里会生成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______________气体跟空气里的______________接触,形成盐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10.指示剂是能跟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溶液作用而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常用的指示剂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_________,在自然界中有些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也可以指示酸碱。
九年级化学(下)《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实验中考真题含答案

【解析】
(1)氢氧化钠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若把酚酞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色。
(2)反应②是氢氧化钠与酸的反应,若酸是盐酸,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图可知,随着酸的加入,溶液的温度是先升高后降低,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实验一说明NaOH溶液没有变质B.实验二H)2D.实验三说明NaOH溶液部分变质
【答案】D
【解析】
实验一说明溶液呈碱性;实验二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溶质中含有碳酸钠;实验三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为氯化钡和碳酸钠生成的碳酸钡沉淀,且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已将溶液中的碳酸钠完全反应,过滤沉淀后,向滤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钠,故氢氧化钠溶液已部分变质。
(4)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虽然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7.(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为认识酸和碱的性质,某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20℃时,配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
①用图中仪器完成实验,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填名称),玻璃棒在配制实验中的作用是___。
B.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
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蓝色沉淀
D.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铁锈,溶液变为黄色
【答案】A
【解析】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和石灰水中溶质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2022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练习题--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测试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1.(2021湖北咸宁模拟)下列四种物质中,在一定情况下能与其他三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二氧化碳B.氢氧化钠C.硫酸铜D.盐酸答案B二氧化碳不能和硫酸铜、盐酸反应,A不正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B正确;硫酸铜不能与二氧化碳、盐酸反应,C不正确;盐酸不能与二氧化碳、硫酸铜反应,D不正确。
2.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进行情况的是()A.氢氧化铜和稀盐酸B.氧化铁和稀硫酸C.烧碱溶液和盐酸D.铁和稀盐酸答案C氢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会观察到氢氧化铜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有明显现象;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会观察到氧化铁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有明显现象;烧碱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进行的情况;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明显现象。
3.(2021海南海口美兰模拟)稀盐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下列实验中,不宜使用稀盐酸的是()A.鉴别假黄金(铜锌合金)B.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C.除去熟石灰中的碳酸钙D.除去铁丝上的铁锈答案C A项,铜锌合金中的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B项,稀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与稀盐酸不反应;C项,稀盐酸能与原物质熟石灰反应,不能用稀盐酸除去熟石灰中的碳酸钙;D项,可用稀盐酸除去铁丝上的铁锈。
4.(2021湖北鄂州中考)向盛有一定量固体的烧杯中加入某溶液,固体质量变化与图像相符的是()A.MnO2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Cu-Zn合金中加入稀硫酸C.CuO中加入稀盐酸D.Mg(OH)2中加入稀盐酸答案B A项,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固体质量不变,与图像不符;B项,稀硫酸不能和铜反应,能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减小,锌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与图像相符;C项,稀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最终固体质量变成0,与图像不符;D项,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最终固体质量变成0,与图像不符。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试题答案及解析1.(6分)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氢氧化钠俗称__________。
(2)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固定装置省略)进行NaOH与CO2气体反应的实验。
若A与C连接,将分液漏斗中部分NaOH溶液注入烧瓶中,然后关闭活塞并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 Na2CO3+H2O+CO2=2NaHCO3; NaHCO3+NaOH=Na2CO3+H2O将(2)中实验后烧瓶内的溶液在低温下蒸干得到白色固体X,则X的组成可能有四种情况,分别是:Ⅰ.NaOH,Na2CO3;Ⅱ.____________;Ⅲ.______________;Ⅳ.NaHCO3(4)根据以上信息,请设计一种以100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和CO2气体为原料获得Na2CO3溶液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烧碱火碱等;(2)B导管底部有气泡冒出;2NaOH + CO2 ="===" Na2CO3+ H2O;(3)Ⅱ.Na2CO3、Ⅲ .Na2CO3、NaHCO3;(4)①取50 mL NaOH溶液通入过量的CO2气体,至CO2不再溶解;②小心煮沸溶液1~2分钟,排出溶液中溶解的CO2气体;③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50 mL)NaOH溶液,使溶液充分混合即得纯的碳酸钠。
【解析】(1)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等;(2)利用图18所示装置(固定装置省略)进行NaOH与CO2气体反应的实验。
若A与C连接,将分液漏斗中部分NaOH溶液注入烧瓶中,然后关闭活塞并打开止水夹,由于装置内的压强减小,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B导管底部有气泡冒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 + CO2="===" Na2CO3+ H2O;(3)已知:Na2CO3+H2O+CO2=2NaHCO3; NaHCO3+NaOH=Na2CO3+H2O将(2)中实验后烧瓶内的溶液在低温下蒸干得到白色固体X,则X的组成可能有四种情况,分别是:Ⅰ.NaOH,Na2CO3Ⅱ. .Na2CO3;Ⅲ. Na2CO3、NaHCO3;;Ⅳ.NaHCO3;(4)根据以上信息,请设计一种以100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和CO2气体为原料获得Na2CO3溶液的方法①取50 mLNaOH溶液通入过量的CO2气体,至CO2不再溶解;②小心煮沸溶液1~2分钟,排出溶液中溶解的CO2气体;③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50 mL)NaOH溶液,使溶液充分混合即得纯的碳酸钠。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检测(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13394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打开盛有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都能看到白雾B.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现象C.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2.(0分)[ID:133923]推理是化学常用学习中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酸碱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碱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3.(0分)[ID:13390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过程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铝和锌与盐酸反应都生成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C.含碳元素的可燃物充分燃烧都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可燃物中一定含碳元素D.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4.(0分)[ID:13389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过程的是A.高温煅烧石灰石B.向Cu(NO3)2、AgNO3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C.一定温度下,向饱和蔗糖溶液中不断加入蔗糖固体D.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5.(0分)[ID:133892]下列图①-④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A.在恒温的条件下,将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适量水分B.向露置在空气中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被中加入稀盐酸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D.相同质量的且过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6.(0分)[ID:133887]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纳总结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关于实验及数据:①用pH试纸测得雨水的pH值为5.6 ②电解水得到H2和O2的体积比约为2:1B.关于化学用语:①O2:表示2个氧原子②Mg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C.关于性质和用途:①氦气密度小且稳定,可填充探空气球②氧气可燃,可用于气割气焊D.关于安全常识:①冬天用煤炉取暖要保证室内通风②点燃氢气前要验纯7.(0分)[ID:133878]下列四个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A.向 pH=4 的盐酸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B.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C.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D.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8.(0分)[ID:133877]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完整版)初三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

酸-碱-盐一、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 2SO 4)、盐酸(HCl )、硝酸(HNO 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 3·H 2O )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二、酸1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酸 → 盐 + 氢气 (3)碱性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4)碱 + 酸 → 盐 + 水(5)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3、三种酸根的检验三、碱1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酸性氧化物+碱→盐+水(3)酸+碱→盐+水(4)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如Cu(OH)2 ΔCuO +H2O2Fe(OH)3 ΔFe2O3+3H2O②常见沉淀:AgCl↓ BaSO4↓BaCO3↓ CaCO3↓ Cu(OH)2↓ F e(OH)3↓ Mg(OH)2↓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五、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四、中和反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2、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0 7 14(2)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习题练习1.下列物质不能跟稀盐酸反应的是A. 氢氧化钠B. 氧化铜C. 镁条D. 二氧化碳1.今有失去标签的盐酸和硫酸,若要把稀硫酸鉴别出来,最好选用A. 石蕊试液B. 酚酞试液C. 硝酸银溶液D. 氯化钡溶液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选用的酸最好是A. 稀硫酸B. 稀盐酸C. 稀硝酸D. 浓硫酸3.盐酸可用于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这是因为盐酸A. 具有吸水性B. 能跟碱反应C. 能跟金属反应D. 能跟金属氧化物反应4.等质量的下列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A. 铁B. 锌C. 铝D. 镁5.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既不生成沉淀,又无气体放出,且溶液显无色的是A. Na2CO3B. AgNO3C. MgOD. Cu(OH)26.人体胃液里的胃酸,是胃壁细胞分泌出来的物质,可以帮助消化,胃酸的主要成分是A. 碳酸B. 硫酸C. 硝酸D.盐酸7.要完成下列变化,能通过稀硫酸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 Cu→CuSO4B. Al2O3→Al2(SO4)3C. Fe2O3→FeSO4D. Fe→Fe2(SO4)38.能除去HNO3中少量的盐酸的试剂是A. NaOHB. AgClC. ZnD. AgNO39.只有一种试剂可直接将NaCl、Na2CO3、AgNO3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是A. 稀硝酸B. 稀盐酸C. 酚酞试液D. 蒸馏水10.下列物质与硫酸反应能形成蓝色溶液的是A. FeB. ZnC. Cu(OH)2D. NaOH11.下列固体物质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固体物质不能消失的是A. 氧化铜B. 氢氧化铜C. 硫酸钡D. 碳酸钠12.下列各组溶液中,可用稀硫酸加以区别的是A. Na2SO4、BaCl2、KNO3B. NaOH、Ba(OH)2、K2CO3C. NaNO3、Ba(OH)2、NaClD. NaOH、NaNO3、BaCl213.将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们的共同变化是A. 颜色发生变化B. 发生化学变化C. 质量减少D. 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14.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A.盛放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B.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黑色物质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留下的红褐色固体15.下列各组物质中,加入适量盐酸后过滤,不能将混有的杂质除净的是A.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B.Na2SO4中混有少量的CaCO3C.NaCl中混有少量的Na2CO3D.炭粉中混有少量的镁粉16.用稀盐酸和酚酞试液在白纸上画图,晾干后的白纸上无痕迹。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测试卷及解析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测试卷及解析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
下列对物质的分类中正确的是A.碳酸钙和葡萄糖均含有碳元素,都是有机物B.双氧水和氧气中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C.氧化铜和高锰酸钾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都是化合物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于水后均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都是碱2.“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如图是金属钠投入水中所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钠原子在该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D.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因为溶液中存在OH-3.如图所示是A、B、C和Fe四种金属在盐酸中反应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C一定是铜B.金属A不能制取氢气C.铁能从B的盐溶液中置换出BD.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B>Fe>C4.在天平两边各放一个盛有相同质量分数、等体积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把天平调到平衡,在左边烧杯中加入6.5g锌粒,为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右边的烧杯中应放入铝粉的质量为( )A.5.4g B.5.68g C.6.5g D.7.09g5.将一根铁棒放在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
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
其中“”“”“”表示不同离子。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铁离子B.“”表示铜离子C.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D.反应后铁棒质量减小6.金属X的活动性比较强,它的氧化物为X2O3,其对应碱为其对应碱为X(OH)3.X(OH)3难溶于水,而XCl3可溶于水.下列各组中的物质难以直接反应而制得XCl3的是( )A.X+HCl B.X2O3+HClC.X(OH)3+HCl D.X(OH)3+MgCl27.室温下,向 a克 Mg粉和 Ag粉的混合物中加入 Cu(NO3)2溶液,经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则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没有单质镁B.滤液中一定没有 Cu2+C.滤渣质量一定小于 a D.滤液中一定含有 Ag+8.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完整版)初三化学酸碱的化学性质以及测试题

酸和碱的性质例题分析】例1、如图所示,分别向试管内加入下列物质之一,能使U 形管右侧液面显著升高的是()A.浓盐酸B.浓硫酸C.食盐D.石灰石例2、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不显色,向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则(A.一定显红色B.可能仍为紫色,也可能显红色C.可能显蓝色D .一定显无色例3、有些食物近似pH 值如下, 葡萄 3.5~ 4.5, 苹果 2.9~3.3, 牛奶 6.3~ 6.6, 鸡蛋清7.6~8.0. 当人体胃酸过多时, 适合食用的食物是()A. 葡萄B. 苹果C. 牛奶D. 鸡蛋清例4、敞口放在空气中,下列物质因变质而使质量增加的是()A、NaOH 溶液B、浓硫酸C、浓盐酸D、食盐水分析:本题考查:浓硫酸和浓盐酸的吸水性和挥发性,浓硫酸因吸水质量增加,但没有变质仍为硫酸,浓盐酸挥发出HCl 气体,溶液质量减小,仍为盐酸;食盐水质量和性质不变;NaOH 容易吸收空气中CO 2 生成Na 2CO 3而变质。
答案:A例5、有人设计了两种用铜屑制硫酸铜的方案:浓硫酸和铜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Cu+2H2SO4(浓)CuSO4+2H2O+SO2↑①Cu CuSO4②Cu CuO CuSO4这两种方案中较好,该方案较好的理由是。
分析: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通过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价可以很好地培养我们的综合能力。
实验设计应遵循目的明确、科学合理、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包括环保)、节约快捷、效果显著等原则。
本题就是一道关于方案优劣的评价型实验题。
从反应原理可知,方案① 中产生SO2,对环境造成污染;从消耗的原料来看,制备一定量的硫酸铜,方案①中消耗的硫酸量是方案②的两倍。
答案:②;无污染,节约硫酸。
例6、向含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M 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N 的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分析:NaOH 溶液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Cu(OH) 2 蓝色沉淀,而Cu(OH) 2 又能与盐酸反应而溶解。
初三酸碱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酸碱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氢氧化钠B. 碳酸钠C. 硫酸D. 氯化钠答案:C2. 酸碱指示剂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的颜色是:A. 红色B. 蓝色C. 紫色D. 绿色答案:A3.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A. 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B. 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离子结合C. 酸中的氢氧根离子与碱中的氢离子结合D. 酸中的氢氧根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答案:A4. 以下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5. 以下物质中,属于盐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答案:C6. 酸碱指示剂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呈现的颜色是:A. 红色B. 蓝色C. 紫色D. 无色答案:D7. 以下物质中,属于强酸的是:A. 醋酸B. 碳酸C. 硫酸D. 氢氧化钠答案:C8. 以下物质中,属于强碱的是:A. 氢氧化钠B. 氨水C. 氢氧化钙D. 氢氧化镁答案:A9. 以下物质中,属于弱酸的是:B. 醋酸C. 碳酸D. 氢氧化钠答案:B10. 以下物质中,属于弱碱的是:A. 氢氧化钠B. 氨水C. 碳酸氢钠D. 氢氧化镁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______ → ______ +______。
答案:酸 + 碱→ 盐 + 水2. 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呈现______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现______色。
答案:红;蓝3. 酚酞试液在酸性溶液中呈现______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现______色。
答案:无色;红4. 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的盐是______性盐,强酸和弱碱反应生成的盐是______性盐。
答案:中;酸5. 弱酸和强碱反应生成的盐是______性盐,弱酸和弱碱反应生成的盐是______性盐。
答案:碱;中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2020中考化学《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专项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初中化学里,我们学习过以下常见的碱、酸、盐:NaOH、Ca(OH)2、HCl、H2SO4、Na2CO3,请你整理归纳,这五种物质两两相互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共()A.4 组B.5 组C.6 组D.7 组2.对反应X+3NaOH=3Y+Fe(OH)3↓的分析,错误的是A.Y中一定含有Na元素B.X可以是单质C.Y可能是NaCl D.X可能是FeCl33.分离、提纯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A B.B C.C D.D4.针对目前备受关注的“疫苗事件”,小照查阅资料认识了一种生产流感疫苗的原料——莽草酸(C7H10O5),它具有酸的通性,下列关于莽草酸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使无色酚酞变红B.加入金属铜后产生气泡C.能与氧化铜反应产成蓝色溶液D.加入碳酸钾后没有明显现象5.归纳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
下面是小明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其中都正确的选项是A.A B.B C.C D.D6.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不可用的试剂是()A.稀盐酸B.酚酞试液C.氯化钡溶液D.氢氧化钙溶液7.在四只分别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滴有石蕊溶液,现往这四只烧杯中不断加入下列物质直至过量,其中能使溶液最后呈紫色的物质是( )A.CaCO3 B.CaO C.NaOH D.Na2SO48.下列设计方案合理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证明金属活动性Mg>Ag:Mg+2AgCl2MgCl2+AgB.用硝酸钡区别氢氧化钠和硫酸钾:K2SO4+Ba(NO3)2BaSO4↓+KNO3C.用稀硫酸除去炭粉中的少量氧化铜:CuO+H2SO4CuSO4+H2OD.用氢氧化钙治疗胃酸过多症:Ca(OH)2+2HCl CaCl2+2H2O9.向一定质量 AgNO3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Zn,溶液质量与加入 Zn 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B.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C.若取b~c段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D.取d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10.下列各组稀溶液,仅用组内物质及其反应产物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Na2CO3 HCl K2SO4 BaCl2B.NaCl AgNO3 CaCl2 HNO3 C.CuSO4 NaCl KNO3 BaCl2D.KCl H2SO4 NaOH Ba(NO3)211.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12.称取一定量的碳酸钙,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向其中加入1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初三酸碱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酸碱测试题及答案【测试题】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酸?A. 氢氧化钠B. 硫酸C. 碳酸钠D. 硝酸钾2. 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显示什么颜色?A. 红色B. 蓝色C. 绿色D. 紫色3. 以下哪种物质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A. 碳酸钠B. 硫酸C. 硝酸钾D. 氢氧化钠4.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碱?A. 硫酸B. 氢氧化钠C. 碳酸钠D. 硝酸钾5. 酸碱中和反应的产物是什么?A. 酸和碱B. 盐和水C. 氢气和氧气D. 二氧化碳和水二、填空题6. 酸碱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通常显示________颜色。
7. 根据酸碱性质,________(填“酸”或“碱”)不能与酸发生反应。
8.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与________的结合。
三、简答题9. 解释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并举例说明。
10. 描述如何使用酸碱指示剂进行酸碱测试。
【答案】一、选择题1. B2. A3. D4. B5. B二、填空题6. 碱性溶液中通常显示蓝色。
7. 碱不能与酸发生反应。
8.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结合。
三、简答题9.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例如,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H2SO4 + 2NaOH →Na2SO4 + 2H2O。
10. 使用酸碱指示剂进行酸碱测试时,首先取少量待测溶液置于试管中,然后滴加几滴指示剂。
根据指示剂在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例如,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为无色,在碱性溶液中为粉红色。
【结束语】通过本测试题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加深对酸碱性质的理解和掌握,为进一步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希望大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现,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化学性质综合测试题-中考复习(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化学性质综合测试题-中考复习【一】1.我国大部分地区深受酸雨的危害,煤燃烧产生的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SO2与水结合生成弱酸性亚硫酸(H2SO3)。
已知:H2SO3易分解生成水和SO2,也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或稀硝酸反应生成H2SO4;H2SO3和SO2都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
(1)酸雨是pH小于______的降雨。
(2)常用脱硫方法减少废气中的SO2,以生石灰(CaO)为脱硫剂,高温下与废气中的SO2与O2化合生成CaSO4,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亚硫酸盐与HCl或H2SO4反应制备SO2,Na2S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鸿同学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酸雨(pH约为3)中加入足量的KOH,并就反应后混合溶液的中盐成分进行如何探究:【提出猜想】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盐的成份是什么?【进行猜想】猜想1:只有K2SO3猜想2:___________ 猜想3:既有K2SO4,也有K2SO3【实验探究】限选试剂: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氯化钡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紫色石蕊溶液步骤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1 各取2mL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A、B两只试管2 向A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随即滴入几滴红色品红溶液证明含有K2SO33 向B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有白色沉淀,后有气体产生,沉淀部分溶解,证明含有K2SO4,则猜想3成立2.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人们找到物质变化的证据,下列四组研究化学反应快慢的对比实验中,各组所用溶液浓度相同且适宜、所用固体表面积相同,其中现象最不明显的一组是()A.B.C .D .3.甲 乙(l )甲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初三化学酸和碱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酸和碱练习题及答案1. 酸碱的定义酸是指能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碱是指能产生氢氧离子(OH-)的物质。
2. 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根据溶液的酸碱性质改变颜色的物质。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苏木精、酚酞、溴腈酚等。
3. pH的概念pH是指用于标识溶液酸碱性质强弱的指标,其数值范围从0到14。
pH值低于7的溶液被定义为酸性溶液,pH值高于7的溶液被定义为碱性溶液,pH值等于7的溶液被定义为中性溶液。
4. 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的性质酸性溶液具有以下性质:- 味道酸酸的;- 能够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 能够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能够腐蚀金属和石灰石。
碱性溶液具有以下性质:- 味道苦涩;- 能够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能够中和酸性溶液;- 腐蚀皮肤。
5. 酸碱反应的例子-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酸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和盐,例如盐酸与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2HCl + Zn → ZnCl2 + H2- 酸与碳酸盐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例如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H2SO4 + Na2CO3 → Na2SO4 + H2O + CO2- 碱与铜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盐酸,例如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盐酸:2NaOH + CuSO4 → Cu(OH)2 + 2HCl6.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在适当的条件下,酸和碱的化学反应使溶液的酸碱性质降低至中性。
中和反应的特点是生成盐和水。
示例反应方程式如下:HCl + NaOH → NaCl + H2O7. 判断酸碱强弱的方法在实验室中,常用pH试纸或酸碱指示剂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pH试纸是一种能够根据颜色变化来判断溶液酸碱性质的试纸,不同颜色的试纸对应不同pH值的范围。
8. 常见的酸和碱常见的酸包括盐酸、硫酸、稀硝酸等;常见的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铝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和碱的性质
【例题分析】
例1、如图所示,分别向试管内加入下列物质之一,能使U形管右侧液面显著升高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食盐
D.石灰石
例2、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不显色,向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则()A.一定显红色
B.可能仍为紫色,也可能显红色
C.可能显蓝色
D.一定显无色
例3、有些食物近似pH值如下, 葡萄3.5~4.5, 苹果2.9~3.3, 牛奶6.3~6.6, 鸡蛋清7.6~
8.0. 当人体胃酸过多时, 适合食用的食物是()
A. 葡萄
B. 苹果
C. 牛奶
D. 鸡蛋清
例4、敞口放在空气中,下列物质因变质而使质量增加的是()
A、NaOH溶液
B、浓硫酸
C、浓盐酸
D、食盐水
分析:本题考查:浓硫酸和浓盐酸的吸水性和挥发性,浓硫酸因吸水质量增加,但没有变质仍为硫酸,浓盐酸挥发出HCl气体,溶液质量减小,仍为盐酸;食盐水质量和性质不变;NaOH 容易吸收空气中CO2生成Na2CO3而变质。
答案:A
例5、有人设计了两种用铜屑制硫酸铜的方案:
浓硫酸和铜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Cu+2H2SO4(浓)CuSO4+2H2O+SO2↑
①Cu CuSO4
②Cu CuO CuSO4
这两种方案中较好,该方案较好的理由是。
分析: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通过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价可以很好地培养我
们的综合能力。
实验设计应遵循目的明确、科学合理、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包括环保)、节约快捷、效果显著等原则。
本题就是一道关于方案优劣的评价型实验题。
从反应原理可知,方案①中产生SO2,对环境造成污染;从消耗的原料来看,制备一定量的硫酸铜,方案①中消耗的硫酸量是方案②的两倍。
答案:②;无污染,节约硫酸。
例6、向含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M与加入NaOH 溶液的质量N的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分析: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Cu(OH)2蓝色沉淀,而Cu(OH)2又能与盐酸反应而溶解。
因此只要有盐酸存在,Cu(OH)2沉淀就不能出现。
可以设想NaOH 优先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把其中的盐酸反应完后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Cu(OH)2沉淀。
当把氯化铜反应完后,Cu(OH)2沉淀质量不再增加达到最大值。
答案:B
例7、已知+3价铁盐能与铁单质在溶液中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亚铁盐。
现往生锈的铁屑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开始时观察到的现象是,过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停止后铁屑有剩余,最终得到色的溶液。
写出整个试验过程中所发生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这些铁锈全都附着在铁屑的表面。
将足量的盐酸加入生锈的铁屑中,首先是铁锈(Fe2O3)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FeCl3和水,从而使溶液呈黄色。
当铁锈反应完毕后,内部的铁便暴露在盐酸中,于是铁便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氢气。
由题目提供的信息“+3价铁盐能与铁单质在溶液中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亚铁盐”,可知还会有FeCl3与Fe化合生成FeCl2的反应。
由于铁屑有剩余,故所有的FeCl3和盐酸最终都会转化成FeCl2,溶液也就由黄色逐渐变成浅绿色了。
答案: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变为黄色;有气泡产生;浅绿;
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Fe+2FeCl3=3FeCl2
归纳:常见有颜色的溶液:FeCl3溶液呈黄色(FeCl3溶液较稀时呈黄色、较浓时呈棕黄色),FeCl2溶液呈浅绿色(FeSO4溶液亦呈浅绿色,实际是Fe2+的颜色),CuSO4[或CuCl2、Cu(NO3)2]溶液呈蓝色,KMnO4溶液呈紫色。
【巩固提高】
1、失去标签的三瓶无色液体,分别是稀H2SO4、食盐水、NaOH溶液,能把它们区别开的试剂是()
A.酚酞试液B.石蕊试液C.澄清石灰水D.BaCl2溶液。
2、如图所示的锥形瓶内充满气体X,胶头滴管内盛有液体Y。
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Y进入瓶中,振荡,一会儿可见套在玻璃管下端的小气球a鼓起。
气体X和液体Y可能是()
A.X是CO2,Y是KOH溶液
B.X是O2,Y是稀硫酸
C.X是HCl,Y是AgNO3溶液
D.X是CO,Y是石灰水
3、一定量的空气依次通过足量石灰水及浓硫酸,分别被除去的是()
A.氮气和氧气
B.氮气、氧气和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D.二氧化碳和氮气
4、苯甲酸(C6H5COOH)是常见的食品防腐剂,某同学准备进行实验验证苯甲酸具有酸的某一通性,他选择了下列物质,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铜
B.大理石
C.铁钉
D.紫色石蕊试液
5、下列固体与盐酸反应后能生成一种溶液,此溶液又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一种沉淀的是()
A.Fe2O3 B.KCl C.CaO D.BaCO3
6、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透明、密闭)。
在阳光下数天后植物生长最茂盛的是()
7、下列物质放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生了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A.稀盐酸B.CuSO4溶液C.Na2CO3溶液D.NaCl溶液
8、向Ca(OH)2溶液(澄清石灰水)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出现红色,放置一段时间后,红色消失原因是( )
A.Ca(OH)2与O2反应了B.Ca(OH)2挥发了C.酚酞失效了D.空气中的CO2与Ca(OH)2反应了
9、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可以使气球膨胀或缩小。
装置说明:
一个容积较大的广口瓶,瓶塞上装有分液漏斗A、B和玻璃导管,控制漏斗上的活塞开关可以随时滴加溶液,导管伸入瓶内的部分与一个小气球紧密连接,导管中另一端与空气相通。
(1)装置的气密性是本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
关闭A、B的活塞,将广口瓶浸没在冰水中(室内温度为25℃),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会出现什么现象?
(2)让瓶内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先向广口瓶中滴加A中的溶液,振荡广口瓶,气球膨胀;再向广口瓶中滴加B中的溶液,振荡广口瓶,气球又缩小,如此重复操作,气球可以反复膨胀和缩小。
则:分液漏斗A中可能是溶液;分液漏斗B中可能是溶液。
写出上述有关反应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10、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的CO2气体通入到石灰水中没有看到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
11、某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盐酸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现有气泡产生,经查验没有拿错药品,只是在瓶口发现白色粉末状物质,他确定氢氧化钠溶液变质。
请回答:①变质原因是;②如何验证是否变质;③怎样除去其中的杂
质。
(分别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12、简述保存下列物质的方法,说明理由:
(1)氢氧化钠固体。
(2)浓硫酸。
(3)浓盐酸。
13、明朝诗人于谦在《石灰吟》中写道:“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参考答案】
1、B
2、AC
3、C
4、A
5、A
6、A
7、A
8、D
9、(1)气球膨胀;(2)氢氧化钠;稀盐酸;CO2+2NaOH=Na2CO3+H2O
或Na2CO3+2HCl=2NaCl+H2O+CO2↑
10、制得的CO2气体中混有了浓盐酸挥发的HCl气体,HCl气体溶于水成为盐酸,盐酸与石灰水中Ca(OH)2发生了中和反应。
CO2不能与生成物CaCl2反应。
由于溶液中没有Ca(OH)2,因此不能得到沉淀。
11、①2NaOH+CO2=Na2CO3+H2O②Na2CO3+2HCl=2NaCl+H2O+CO2↑
③Na2CO3+Ca(OH)2=CaCO3↓+2NaOH
12、(1)用试剂瓶密封保存,因为NaOH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潮解,并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
(2)用细口瓶密封保存,因为浓H2SO4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3)用细口瓶密封保存,因为浓盐酸易挥发出HCl气体。
13、①CaCO3CaO+CO2↑②CaO+H2O=Ca(OH)2③Ca(OH)2+CO2=CaCO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