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试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题试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题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4fae94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d.png)
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用三块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在保持各凸透镜跟烛焰距离相等的条件下,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透镜甲成放大、倒立、实像;透镜乙成缩小、倒立、实像;透镜丙成放大、正立、虚像。
由此可知甲、乙、丙三个透镜的焦距关系为()A.于甲>于乙>于丙B.于丙>f J于乙C.于甲<于乙</丙D.于乙</丙<f甲【答案】B【解析】【详解】在保持各凸透镜跟烛焰距离相等的条件下,说明物距u相等,甲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说明2f田>u>f,所以u>f>u;乙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说明u>2f,所甲甲甲2 乙以f v u;丙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说明4>u;所以,r>、>f。
乙2 丙丙甲乙故选B。
2.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中的甲和乙,则甲匕A.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B.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C.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小镜头对底片的距离D.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答案】D 【解析】【分析】【详解】由图知,小红拍的像比小明拍的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的像越小,此时的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以小红拍摄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即小明离小强同学的距离近,小红离小强同学的距离远;所以选项AB是错误的;有凸透镜成像规律知,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拍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即可,即镜头要往前伸,小明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红的一样大,小明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后缩. 所以选项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要解决此题,除了要知道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和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要知道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3.当物体距凸透镜8厘米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若是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厘米,则在光屏上又成一个清晰像,那么这透镜的焦距f为A. 2厘米<f<4厘米B. 4厘米<f<5厘米C. 5厘米<f<8厘米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物体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2f>u>f,所以,f <8cm< 2f,即4cm<f <8cm——①;由“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可知u=10cm>2f,即f<5cm ---- ②,综上所述,由①②可4cm<f<5cm.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4.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20厘米的光屏上成清晰实像。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答案)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57e39df12d2af90342e638.png)
1.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_______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
生活中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________(凸透镜/凹透镜),这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视/远视)的矫正相似。
【答案】10 同一高度照像机凹透镜近视【解析】(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处即为焦点的位置,由图甲可知,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2)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前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同一高度。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此时的物距为40cm,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点之外,再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像。
生活中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物距变大,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知像成在了光屏的前方,要使像仍成在光屏上,需要一个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凹透镜是用来矫正近视眼的,因此这与近视眼的矫正相似。
故答案为:(1). 10 (2). 同一高度 (3). 照像机 (4). 凹透镜;近视。
2.(7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 5cm(1)实验前应首先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2)如图,光屏应在区域前后移动,才能得到清晰、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成了.(3)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则发现像变得模糊了,这时应适当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4)若实验中将光屏换成平面镜,则从侧面(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倒立的烛焰像,此时蜡烛在平面镜中成像,像与凸透镜大小.【答案】(1)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③;放大;幻灯机;(3)右;(4)不能;相等.【解析】试题分析:(1)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由图知,凸透镜焦距是15cm,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30cm刻度线位置时,物距为50cm﹣30cm=20cm,即蜡烛在1倍和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在2倍焦距之外,幻灯机(投影仪)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3)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由于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比以前会聚得要晚了,像距更大了,因此要得到清晰的像,需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当烛焰距凸透镜40cm时,物距大于2f,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4)平面镜所称成的像是虚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的大小相同,所以此时蜡烛在平面镜中成像,像与蜡烛大小相等.考点:凸透镜成像、平面镜成像3.(10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中考科学实验专题练习-凸透镜成像(含解析)
![中考科学实验专题练习-凸透镜成像(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05745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4.png)
中考科学实验专题练习-凸透镜成像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各组使用相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小华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实验记录如下表(1)请你根据上表信息,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 cm.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将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2)若烛焰,凸透镜,光屏分别放在某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凸透镜位置不变,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远离/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3)将物体放在距镜头14cm处,成像特点遵从上表规律,此时应成的实像.2.小宏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可得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然后调整器材进行实验;(2)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的实像;当蜡烛在标尺30cm处时,光屏应移到标尺cm 处,成像才清晰;当蜡烛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到乙图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移动,此时所成像的大小将变;(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宏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保持光屏位置不变,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应将蜡烛向(选填“左”或“右”)移;(4)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5)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放在离凸透镜5cm处,看到清晰的像是图中的(填序号)。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a)所示,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cm;(2)如图(b)所示,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烛焰像;(3)如图(c)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的实像。
凸透镜成像试题及答案
![凸透镜成像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2143dab14e852459fb5704.png)
凸透镜成像一、选择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
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A.潜望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放大镜2、关于照相机和幻灯机所成像的性质,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照相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B.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C.照相机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D.照相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3、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哪种成像规律制成的:A.u>2f,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B.u<f,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C.2f>u>f,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4、小军的爷爷两眼昏花,但酷爱学习,尊敬长辈的小军用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给爷爷买了一个放大镜.当小军的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他看到的文字是: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1C倒立缩小的实像 ; D.倒立放大的实像.5、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胶卷上形成:A.缩小的倒立实像;B.放大的正立实像;C.缩小的正立实像;D.缩小的倒立虚像.6、如图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空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会()A.仍然平行 B.会聚C.发散 D.无法判断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凡是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物、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B.凡是凸透镜所成的虚像都是物、像都在凸透镜的同侧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是缩小的8、用普通照相机拍照时,要按被照物体距相机镜头的远近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
有一种“傻瓜”相机,只要把想拍摄的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不论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在照片上都比较清晰,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
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06年全国竞赛A.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B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C.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D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9、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物体清晰放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5 cm B.10 cm C.15 cm D.20 cm10、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全面运用人脸识别系统,人们进入场馆距门口0.5―1.2m处时,安装在门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c9329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69.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取决于()。
A. 透镜的直径B. 入射光线的方向C. 透镜的曲率D. 透镜的颜色答案:C解析: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取决于透镜的曲率,曲率越大,焦点位置越近;曲率越小,焦点位置越远。
2. 关于凸透镜焦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焦点位置被称为透镜的负焦距B. 焦点位置是透镜的中心C. 焦点位置被称为透镜的正焦距D. 焦点位置是透镜的表面答案:A解析:焦点位置被称为透镜的负焦距,因为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在透镜的透镜中心的同侧。
3. 凸透镜对于非平行光线的成像,关注的光线是()。
A. 仅仅想光轴靠近的光线B. 其中一束光线能改变方向使其平行于光轴的光线C. 只有经过透镜中心的光线D. 完全垂直于光轴的光线答案:B解析:凸透镜对于非平行光线的成像,是通过将光线聚焦在焦点上实现的,其中一束光线能改变方向使其平行于光轴的光线,其余光线则在透镜后面的位置得到成像。
4.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人眼看到的物体是()。
A. 实物体B. 虚物体C. 光线D. 影子答案:B解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人眼看到的物体是虚物体,即物体的投影形成在透镜后的位置。
5.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实物体与虚物体的区别在于()。
A. 实物体有质量,虚物体没有B. 实物体是存在的,虚物体是虚幻的C. 实物体是透明的,虚物体是不透明的D. 实物体发出光线,虚物体不发出光线答案:B解析:实物体是存在的,虚物体是虚幻的,虚物体是通过光线经过凸透镜成像后形成的投影。
二、填空题1. 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如果经过像方焦点,成像在()方的位置。
答案:虚物方2. 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则焦点位置在()透镜的位置。
答案:凸3. 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物体放在焦点处,成像在()。
答案:无穷远处4.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成像的位置是()。
答案:物距焦距的倒数5. 凸透镜焦距越大,对物距的要求越(),反之亦然。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63e62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1a.png)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应依照课本所做的那样,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调整它们的高度,使三者中心大致在,像如图14那样应将光屏向(选填“上”或“下”)调整;已知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1)想用光屏接收到一个缩小的像,应该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的地方。
(2)如果把蜡烛从离凸透镜30cm的地方移到离凸透镜20cm的地方,像到凸透镜距离,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若把蜡烛放在离透镜10cm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的像,原因是。
【答案】同一水平线上,下(1)30cm以外,(2)变大,变大(3)不能,物距小于焦距,不能得实像,只能得到虚像【解析】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要:“三心等高”,即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直线上。
(1)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可知,想用光屏接收到一个缩小的像,应该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30cm以外的地方。
(2)由物远(相对于焦点来说)像近像变小,反之,物近(相对于焦点来说)像远像变大可知,如果把蜡烛从离凸透镜30㎝的地方移到离凸透镜20cm的地方,像到凸透镜距离变大,像的大小变大。
(3)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可知,若把蜡烛放在离透镜10cm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常州河海大学宋迪颖设计的“醒目药瓶”获国际“红点设计概念奖”,该药瓶的瓶盖为凸透镜.小明手持瓶盖观察药瓶侧面的说明书,调整瓶盖与说明书的距离,看到的情形如图甲、乙、丙所示.关于瓶盖与说明书之间的距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图丙最小,图甲最大B.图甲最小,图丙最大C.图丙最小,图乙最大D.图乙最小,图丙最大【答案】B【解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成像试题及答案
![凸透镜成像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c6080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06.png)
凸透镜成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凸透镜成像时,当物距u大于2倍焦距2f时,像的性质是()。
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倒立、等大的实像D. 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A2. 凸透镜成像时,当物距u等于2倍焦距2f时,像的性质是()。
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倒立、等大的实像D. 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C3. 凸透镜成像时,当物距u小于焦距f时,像的性质是()。
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倒立、等大的实像D. 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D二、填空题1. 凸透镜成像时,当物距u大于2倍焦距2f时,像距v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2f < v < ∞2. 凸透镜成像时,当物距u等于焦距f时,像距v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v = ∞3. 凸透镜成像时,当物距u小于焦距f时,像距v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0 < v < f三、简答题1. 请简述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对应的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答案:当物距u大于2倍焦距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2f < v < ∞;当物距u等于2倍焦距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v = 2f;当物距u小于焦距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距0 < v < f。
2. 凸透镜成像时,为什么物距u大于2倍焦距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当物距u大于2倍焦距2f时,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于一点,形成实像。
由于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向主光轴偏折,使得像相对于物体倒立。
同时,由于折射光线的会聚点位于焦点和主光轴之间,使得像距小于物距,因此成缩小的实像。
四、计算题1.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f=10cm,物体距离透镜30cm,求像距v和像的性质。
答案:物距u=30cm,大于2倍焦距2f=20cm,因此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根据透镜公式1/f = 1/u + 1/v,解得v=15cm。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e9043d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1.png)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8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⑴如图甲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现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____(选填“甲”或“乙”)透镜.⑵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明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如图乙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⑶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怎样沿光具座移动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的像,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上述问题解决后,他们将蜡烛、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丙位置,光屏应在_______(选填“①”、“②”、“③”)区域前后移动,才能得到清晰、完整的像。
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上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_____。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换,发现在光屏上仍能成一清晰的像,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的实像。
⑸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则发现像变得模糊了,这时应适当向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⑹把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2cm刻度线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老师告诉小明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要想看到这个像,观察的方法应是_______________.【答案】⑴乙⑵10.0 ⑶蜡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⑷②完整放大⑸右⑹从光屏一侧透过透镜观察蜡焰【解析】(1)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更偏向主光轴;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光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偏离主光轴。
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光会聚于c点,折射光比原来的入射光偏离主光轴,所以甲透镜是凹透镜;在虚线区域内放乙透镜,光会聚于a 点,折射光比原来的入射光偏向主光轴,所以乙透镜是凸透镜,故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应选乙透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习题(含答案)
![凸透镜成像规律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0f830a90c69ec3d5bb75c4.png)
凸透镜成像习题1.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能用光屏收集到,虚像不能.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实像则相反.C.实像一定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一定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D.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而虚像都是放大的.2.下面哪一个是实像()A.通过汽车上的观后镜看到的像.B.放映电影时银幕上的像.C.平静的水面所映出的明月的像.D.照镜子看到的像.3.如图(10)所示,物体AB置于薄凸透镜前,则AB的像的位置在()A.E点附近.B.G点附近。
C.C点附近.4.发光体从距凸透镜很远的地方向焦点移近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得到像,像距和像的大小的变化是()A.像距变大,像变大.B.像距不变,像变大.C.像距变小,像变小.D.像距变大,像变小.5.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f,要想得到把物体的高放大4倍的实像,则物距u应满足的条件是()A.u>4f.B.2f>u>f.C.u<f。
D.u=4f.6.图(11)所示为凸透镜成像的一种现象,AB代表物体,A‟B…代表物体的像,这种现象可用作()A.放大镜观察物体.B.幻灯机放映画面.C.照相机拍摄照片.D.照相和幻灯放映.7.在物体由远处向凸透镜焦点移近的过程中,像距与像变化的规律是()A.像距逐渐增大,像也逐渐变大.B.像距逐渐减小,像也逐渐变小.C.像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变小.D.像距逐渐减小,像逐渐变大.8.当u>2f时,凸透镜能够成缩小的实像,利用这种现象制成的光学仪器是()A.照相机.B.幻灯机.C.放大镜.D.近视眼镜9.把凸透镜当作放大镜来观察物体,必须把物体放在()A.透镜的焦点以内.B.透镜的2倍焦距处.C.透镜的焦点与2倍焦距之间.D.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10.关于凸透镜成像的正确说法是()A.只能成实像.B.只能成虚像.C.可以成实像或虚像.D.不能成像.11.关于照相机和幻灯机所成像的性质,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照相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B.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C.照相机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D.照相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1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调节镜头的位置,使胶片上得到被照景物的像是()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1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我们发现()A.放大的像都是虚像.B.实像都是缩小的.C.倒立的像都是缩小的.D.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14.放映幻灯时,幻灯片到镜头距离为10厘米,屏幕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若幻灯片距镜头为4厘米时,屏幕上将()A.得到正立、缩小的像.B.得到正立、放大的像.C.得到一个小的光斑.D.不能在屏幕上看到像.15.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哪种成像规律制成的?()A.u>2f,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B.u<f,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C.2f>u>f,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D. u=2f,凸透镜成等大的实像.16.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在屏上生成一实像.如果在屏上所生成的像再大些,并保持清晰.应()A.把凸透镜适当向屏移动,其他不动.B.使屏适当远离透镜,其他不动.C.把凸透镜向烛焰适当移近,并适当减少屏和凸透镜间距离.D.把烛焰向凸透镜适当移近,并适当增大屏与凸透镜间距离.17.一物体从离凸透镜的距离为1倍焦距处,沿着主光轴移到离凸透镜的距离为4倍焦距处,物和像之间的距离变化是()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增大而后减小.D.先减小而后增大.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耳科医生给病人检查时,额前戴的是凸镜.B.平面镜对光线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凸镜对光线的反射不遵循反射定律.C.凸透镜也称发散透镜,凹透镜也称会聚透镜.D.物体经凸透镜可以成虚像,也可以成实像.19.(多选)在凸透镜成像过程中( )A.物距大于1倍焦距时成倒立实像.B.物距大于1倍焦距时成倒立虚像.C.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虚像.D.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倒立虚像.20.(多选)在使用照相机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拍摄远景时,应当将镜头向前伸B.拍摄近景时,应当将镜头向前伸C.阴天拍摄景物时,应当开大光圈D.阴天拍摄景物时,应当缩小光圈21.(多选)照集体像时,发现有人没进入镜头,应先要调节照相机,再( )A.增大物距,使照相机后移B.减小像距,可缩短暗箱长度C.增大进光量,开大光圈D.将快门数字调大22.放投影片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胶片上图像的( )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参考答案:1.A;2.B;3.A;4.A;5.B;6.C;7.A;8.A;9.A;10.C;11.C;12.D;13.D;14.D;15.C;16.D;17.D;18.D;19.AC20.BC 21.AB 22.D。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习题 (含答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习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a51db6b9d528ea80c77924.png)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今年的元月31日晚,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观看到天文奇观“月全食”。
如图所示是小明用照相机拍摄的月全食照片,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亮是光源B.若想拍摄到更大的月亮,应增大凸透镜的焦距C.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工作的D.月食主要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答案】B【解析】【详解】A. 月亮不属于光源,故A选项错误。
B. 若想拍摄更大的月亮,根据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应选焦距更长的镜头,增加像距,同时增大照相机暗箱的长度,故B选项正确。
C.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故C选项错误。
D. 月食天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选项错误。
故选:B.2.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答案】D【解析】【详解】A.观察图片可知,当物距u=16cm时,像距v=16cm,这时物体在二倍焦距上,即:2f=16cm,所以凸透镜焦距是8cm,故A错误;B.因为8cm<10cm<16cm,所以这时f<u<2f,这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C.当u=22cm时,u>2f,这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D.当物体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那么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是正确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了解凸透镜移动过程中像距和像的大小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初三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445af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9.png)
初三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5分)小丽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应首先调节烛焰的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2)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3)在实验(2)的基础上,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4)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56cm刻度线处,小丽从透镜的左侧对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的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制成。
【答案】(1)凸透镜的中心(2)缩小(3)放大(4)正立放大镜【解析】(1)实验前应首先调节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时让像产生在光屏的中央;(2)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为40cm,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3)在实验(2)的基础上,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此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56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为4cm,此时物距小于焦距,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制成放大镜。
【考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2.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 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答案】A【解析】有题意可知,凸透镜的焦距f=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物距u=15cm,f<u<2f,由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会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专项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专项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fbb1b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0.png)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专项练习一、选择题1.徐爷爷用焦距为8厘米的放大镜看书,通过放大镜可以清晰地看到书上正立放大的文字,则书离放大镜的距离可能是()A.5厘米B.8厘米C.12厘米D.20厘米2.用水彩笔在磨砂屯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观察图案在墙上所成的像不可能发生的是( )A.能看到倒立、缩小的像B.能看到倒立、放大的像C.能看到正立、放大的像D.看不到像3.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
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A.增大像距B.增大像的大小C.增大物距D.减小取景范围4.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25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这个像是下图中的()A.B.C.D.5.“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为了保证道路的交通安全,现在许多道路上都会安装有电子眼.如图甲所示是某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电子眼”,图乙为“电子眼”监督路面交通情况时拍下的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缩小的实像B.“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缩小的虚像C.“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放大的虚像D.“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放大的实像6.要把焦距为8 cm的凸透镜当放大镜使用,则被观察的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应A.大于8 cm B.等于8 cmC.小于8 cm D.大于8 cm,小于16 cm7.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平面镜8.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像能用光屏接收,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B.实像可以拍摄,虚像不能拍摄C.实像可以用眼睛看到,虚像不能用眼睛看到D.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也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距离凸透镜40cm处时的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cm B.20cmC.30cm D.40cm10.焦距是12cm的凸透镜,当物体置于镜前28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得到清晰的()A.倒立、缩小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虚像二、填空题11.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2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35020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3.png)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之外时,成的像是()A. 倒立的实像B. 正立的实像C. 倒立的虚像D. 正立的虚像答案:A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位于焦点之外时,凸透镜成像为倒立的实像。
实像可以在光屏上呈现出来,而虚像不能。
2.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时,成的像是()A. 倒立的实像B. 正立的实像C. 正立的虚像D. 倒立的虚像答案:C解析: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时,凸透镜成像为正立的虚像。
这种虚像是放大且正立的,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二、填空题3. 凸透镜成像时,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像为______;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像为______。
答案:倒立的实像,正立的虚像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像为倒立的实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像为正立的虚像。
4.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是______。
答案:物距与像距的乘积等于焦距的平方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公式,物距(u)与像距(v)的乘积等于焦距(f)的平方,即 uv = f^2。
三、计算题5. 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将物体放在距离透镜30cm的地方,求像距和成像性质。
答案:像距为10cm,成像性质为倒立的实像。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公式,物距(u)与像距(v)的乘积等于焦距(f)的平方,即 uv = f^2。
已知焦距 f = 10cm,物距 u = 30cm,代入公式得:uv = f^230cm × v = 10cm^2v = 10cm^2 / 30cmv = 10cm / 3由于物距大于焦距,所以成像为倒立的实像。
6. 一个物体通过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成像,像距为40cm,求物距。
答案:物距为20cm。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公式,物距(u)与像距(v)的乘积等于焦距(f)的平方,即 uv = f^2。
已知焦距 f = 20cm,像距 v = 40cm,代入公式得:uv = f^2u × 40cm = 20cm^2u = 20cm^2 / 40cmu = 20cm / 2u = 10cm由于物距小于焦距,所以成像为正立的虚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测试题及答案
![凸透镜成像规律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18e255f46527d3250ce010.png)
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根据图6所示,可判断出蚂蚁到放大镜的距离()A、小于焦距B、大于焦距,小于两倍焦距C、等于两倍焦距D、大于两倍焦距2、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A、一定是实像B、一定是虚像C、一定是放大的像D、一定是缩小的像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在凸透镜前放一燃着的蜡烛,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
然后将蜡烛远离透镜,调节光屏再次找到一个清晰的像,比较两像A. 像距增大,像增大B. 像距减小,像增大C. 像距减小,像减小D. 像距增大,像减小4、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
则在光屏上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光屏上不会得到像D.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5、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A.10cm <f<20cmB.f>10cmC.f<10cmD.f>20cm6、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 B.10 cm C.16 cm D.20 cm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8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近视镜9、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d8a285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2.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1. 什么是凸透镜?凸透镜是一种光学器件,可以使光线产生聚焦或发散的作用。
凸透镜的两侧都是凸面,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焦到一个焦点上。
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包括以下几点:a) 凸透镜成像的位置:通过凸透镜的光线都会聚焦到一个焦点上,焦点的位置取决于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和折射率。
b) 凸透镜成像的大小:成像物体的大小与距离凸透镜的位置有关系,距离凸透镜越远,成像物体就越小。
c) 凸透镜成像的方向:成像的方向取决于物体的位置和凸透镜的位置,通常遵循朝向凹透镜的方向。
3. 假设一个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焦点上,会发生什么?如果一个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会产生聚焦作用,使得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会聚到一个焦点上。
这样就会产生实际的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4. 如果一个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焦点和光轴之间,会发生什么?如果一个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焦点和光轴之间,凸透镜会产生聚焦作用,使得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会聚到焦点上。
这样就会产生实际的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5. 如果一个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焦点的前面,会发生什么?如果一个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焦点的前面,凸透镜会产生发散作用,使得通过凸透镜的光线发散出去。
这样就会产生虚拟的放大的直立的虚像。
6. 如果一个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焦点的后面,会发生什么?如果一个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焦点的后面,凸透镜会产生发散作用,使得通过凸透镜的光线发散出去。
这样就会产生虚拟的放大的直立的虚像。
7. 一个物体的位置距离凸透镜越远,成像的位置是变大还是变小?为什么?一个物体的位置距离凸透镜越远,成像的位置是变小的。
这是因为物体离得越远,凸透镜所产生的焦距会变小,导致成像的位置变小。
8. 通过凸透镜的光线在成像后,会产生实像还是虚像?大小是正的还是负的?通过凸透镜的光线在成像后,会产生实像。
在凸透镜的成像过程中,实像的大小是正数。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及解析(分层练习)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及解析(分层练习)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78a0176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7.png)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及解析(分层练习)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测量凸透镜焦距时,小明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2)然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烛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3)再将点燃的蜡烛移到10cm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4)在图乙所示的实验基础上,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30cm处,适当移动光屏直到再次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所成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10.0;(2)同一高度;(3)照相机;(4)变大。
【详解】(1)由图甲中,平行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当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焦距f=60.0cm-50.0cm=10.0cm(2)蜡烛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3)凸透镜焦距为10.0cm,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物距u=50.0cm-10.0cm=40.0cm此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4)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30cm处,物距u=50.0cm-30.0cm=20.0cm此时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成的像将变大。
2.用F为焦点,探究焦距为f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实验中;(1)发光物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光屏未画出,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在图中(填数字序号)区域,像的箭头方向是竖直向的,像的大小比发光物体要;(2)将光屏放在凸透镜右侧,发光物体放在A处,发现无论怎样调整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都无法得到发光物体的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中考复习习题及详细答案
![凸透镜成像规律中考复习习题及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2f81c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4.png)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及详细答案1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时,成倒立缩小的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2倍焦距时,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成的像是立的,大小与物体.2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时不成像;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 .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能成像的光学原理制成的.照相机的调焦装置是用来调节镜头到的距离的,当拍摄近的景物时,镜头要往前冲,离胶片一些.光圈是用来控制进入镜头的多少的;快门是用来控制曝光的.4 .投影仪是根据凸透镜能成像的光学原理制成的.在投影时由于屏幕上的画面太小,同学们看不清楚,需让画面再大些,调节的方法是,向调镜头(填“上”或“下”),同时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要.1大于二倍焦距等于2倍焦距倒相等2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一倍焦距小于一倍焦距3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景物远景物大小4倒立放大的虚像下远一、填充题1.凸镜、凹透镜、凸透镜和平面镜中,能会聚太阳光的是镜。
2 .有一焦距为f的凸透镜,若把烛焰放在离凸透镜2f以外,则在凸透镜的侧成实像,光学装置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
3.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成的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成的像,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成的像。
4.利用凸透镜不仅可以光线,而且能成像,这种由光线会聚而成,能显示在屏上的像叫实像。
二、是非题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判断以下结论是否正确。
1.实验用的凸透镜其焦距必须是已知的。
()2.光具座上器材的排列次序是烛焰、凸透镜和光屏。
()3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物距,用u表示。
()4.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像距,用v表示。
()5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6.虚像不可能成在光屏上。
()7.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8.实验前要调整蜡烛、光屏和凸透镜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三、选择题1.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一定成实像B.凸透镜一定成虚像C.凸透镜一定能成像D.凸透镜能成虚像2.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物体离开凸透镜的距离为15厘米,那么所成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像D.正立放大的像凸透镜成像及应用A组答案:一、1.凸透2.另一;缩小倒立;照相机3.直线传播;反射;折射4.折射;实际二、1.也d3.x4.x5.d6.d7.d8.N三、1.D2.B一、选择题: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2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ca513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74.png)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一、填空题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2〕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3〕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4〕是成像的分界点;〔5〕2f是成像的分界点;〔6〕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一个焦距为10的凸透镜,当蜡烛距它15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将蜡烛向透镜移近7后,在光屏〔填“能〞或“不能〞〕成像。
3、小青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如下图的a、b、c三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在点时,在凸透镜右侧光屏上成的像最大,像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4、某物体通过一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为15;当物体移至该透镜前20处时,可以用光屏承接到的像为立、〔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5、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等间隔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放大的像,由此推断:甲透镜的焦距乙透镜的焦距〔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6、如下图,在“探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试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楚的像。
假如去掉光屏,眼睛在A 处〔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缘由是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物距为20时,挪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物距为25时,挪动光屏,可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
当物距为5时,成像状况是,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8、在视察凸透镜成像的试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楚、缩小的像,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楚的像,光屏应向〔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挪动,假设要视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烛焰到透镜的间隔应透镜的焦距。
9、透镜的主轴上放着一根粗细匀称的木棒,A端在1倍焦距及2倍焦距之间,B端在2倍焦距之外,则木棒成的像。
凸透镜成像习题含答案
![凸透镜成像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94223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4.png)
凸透镜成像一、单选题1 .小亮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与烛焰等 大的像(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放大的实 像,他必须()A,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也远离透镜B,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靠近透镜C,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也靠近透镜D,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远离透镜2 .焦距为f 1的凸透镜与焦距为{的凹透镜的主光轴重合,光心间为15cm 。
平行于主光 轴的一束平行光通过两透镜后得到一束宽度为d 的平行光束,如图(a )所示;若将两透镜位置互换,将得到一束宽度为4d 的平行光束,如图(b )所示。
则()8. fj15cm,f 2=15cmD. fj45cm,f 2=30cm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若有一支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 处,以速度v 在燃烧, 则蜡烛所成像的缩短速度是:( )A.大于vB.等于vC.小于vD.无法确定4 .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此时光屏上已经得到倒像,此时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将蜡烛逐渐向左移动,我们将在光屏上看到A.蜡烛的像变大了B.蜡烛的像不变C.蜡烛的像变小了D.只有光斑,一片模糊 5 .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F f 0 fA.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C.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投影仪A. C. 3. fj30cm,f 2=15cm fj30cm,f 2=20cm ( )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6.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6cm,若此时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则所用的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4cmB. 8cmC. 12cmD. 18cm7.在焦距是20cm的凸透镜正前方100cm处,一个物体以10cm/s的速度沿透镜主光轴靠近透镜,当物体运动到第6s时,此时物体所成像为()A.倒立、放大实像B.倒立、缩小实像C.正立、放大虚像D.倒立、等大实像8.用“傻瓜”照相机照集体照时,从取景框内发现有部分人超过取景框范围,为了照出满意的照片,应该()A.照相机略向左转B.照相机略向右转C.照相机离人群稍远一点D.照相机离人群稍近一点9.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口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则凸透镜的焦距为()A. 60厘米B. 40厘米C. 20厘米D. 10厘米10.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物体放在距凸透镜60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20cmB. 30cmC. 60cmD. 80cm二、选择题11. (3分)如图,a, b, c, 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亡d !uA.摄像机是根据物体放在a点时成像情况制成的B.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b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同C.投影仪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成像情况制成的D.正常使用放大镜与物体放在d点时成像情况相同12.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A.是凸透镜,焦距为20cmB.是凸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C.是凹透镜,焦距为20cmD.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三、计算题13.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如图所示),奔向38万千米外的月球;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成功分离,“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实现了中国人嫦娥奔月的梦想.上就I⑴玉兔抵月除留下深深的“足迹”,也在阳光中留下美丽的“倩影”,(如图所示),“倩影”形成是由于的结果;(2)“嫦娥登月”让人联想到“小猴捞月”的故事,如果井水深10米,则“井中月”距离水面______________ ;⑶据介绍,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后,将进行两器互相拍照“留影”等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然后再将信息传回地球.这里的“留影”是指成立、缩小的像.不能利用声波传回信息的原因是 ;若用光传递,从月球上发射到地球收到需要约 s(保留2位小数);(4)接下来的3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里,玉兔月球车要在月球高达300摄氏度的温差等恶劣的环境下探测,请展开想象,说句和玉兔相关的话 (可以是赞叹、感慨或是担忧):.14.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岐江夜游,全长约6千米,游完全程需40分钟,途径两条休闲带、五个广场、十个主题公园、四十九个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卷人得分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
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以制成(A .潜望镜B.照相机 C .幻灯机 D .放大镜2、关于照相机和幻灯机所成像的性质,下列哪种说确:A .照相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B.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C .照相机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D.照相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3、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哪种成像规律制成的:A .u>2f ,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B.u < f ,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C .2f >u>f,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成像3 所示的位置时,恰)Word 资料4、小军的爷爷两眼昏花,但酷爱学习,尊敬长辈的小军用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给爷爷买了一个放大镜.当小军的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他看到的文字是:A 正立放大的虚像;B 正立放大的实像C 倒立缩小的实像;D .倒立放大的实像5 、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胶卷上形成:A. 缩小的倒立实像;B.放大的正立实像;C. 缩小的正立实像;D. 缩小的倒立虚像.6、如图所示,一玻璃砖有一凸形空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会()A .仍然平行B.会聚C .发散D .无法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凡是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物、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B.凡是凸透镜所成的虚像都是物、像都在凸透镜的同侧C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是缩小的8、用普通照相机拍照时,要按被照物体距相机镜头的远近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
有一种“傻瓜” 相机,只要把想拍摄的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不论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在照片上都比较清晰,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
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06 年全国竞赛A. 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B 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C. 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D 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9、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15cm 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物体清晰放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5 cm B.10 cm C.15 cm D.20 cm10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将全面运用人脸识别系统,人们进入场馆距门口0.5―1.2m 处时,安装在门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
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A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5m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C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5mD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1m11 、关于照相机的使用,下列说确的是( A.拍摄远景时,应将镜头向前伸 C.晴天拍摄景物时,应开大光圈)B.拍摄近景时,应将镜头向前伸D. 阴天拍摄景物时,应缩短曝光时间12 、用手拿凸透镜远离书本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不可能观察到的像是A .正立、放大的像; B.正立、缩小的像C 倒立、放大的像D.倒立、缩小的像评卷人得分、实验,探究题Word 资料13 、如图所示,小王做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 1)他将凸透镜正对太,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 10cm 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cm 。
(2)他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米尺旁。
点燃蜡烛后,他还应调整火焰中心、凸透镜 中心和光屏中心在 ________ ______ 。
(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 16cm 处时(如图),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 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 填光学仪器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 4)实验中,当小王用白纸遮掉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是()A .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B .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A .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14、我们都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图为该实验的装置图 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__________ cm【评估实验的方案】 方案甲: 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倍焦距 f 和二倍焦距 2f 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 观 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分析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方案乙:除甲中的做法外,还应该把蜡烛放在大于2f 的某一位置,大于 f 小于 2f 的某一位置,观察并记录对应的成像情况,才能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C .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 5 )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 的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D .成像情况像不受任何影响___ ___ (上/下)移动。
由于影响到了实验()将凸透镜正对太,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 10cm 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B .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C .将凸透镜和光屏向下移一些 D .以上均可方案丙:把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移近,通过不断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包括观察所成像随蜡烛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尤其是在 f 和2f 处所成像的情况,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方案丁:与丙不同的是,将蜡烛从靠近凸透镜的位置逐渐远离,其它步骤相同。
以上四种方案中,哪些是科学合理的:______________ (甲/乙/丙/丁)【解决实验中问题】⑴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18 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_ (上/ 下)调节。
⑵小丽同学做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调节光屏的位置,都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请你写出两种可能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如图,为某透镜成像的一种情况,其中AB是物体,MN 是AB 的像,试在图上的适当位置画上合适的透镜,并大致标出其焦点的位置.16 、如图所示,OO/ 是凸透镜的主光轴,A/B/是蜡烛AB 通过凸透镜成的像,试在图中画出光线AC 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用作图的方法找出右侧焦点的位置。
Word 资料17 、小明同学用焦距为10 ㎝的放大镜去察看地图,地图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__________ 10cm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而当摄影师给全班同学照完集体像后,又接着给一个同学照半身像时,就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照相机镜头和这个同学的距离并同时_____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1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 用或很远的灯光测定凸透镜的焦距,这里要用或很远的灯光的目的是.测得凸透镜到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2) 凸透镜、蜡烛、光屏放的顺序是、、.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上.(3) 将蜡烛放在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得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应当是、的像.(4) 将蜡烛移到 2 倍焦距处,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得在屏上成一个等大清晰的像,这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 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大于1倍焦距而小于 2 倍焦距时,适当移动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这时光屏上得到一个、的像.(6)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得到的实像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它是立的,而得到虚像时,蜡烛与像是在同一侧,这个像是立的.19 、通过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焦点是成的分界点,两倍焦距处是成像的分界点.20 、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将物体放在距透镜40cm 处,可以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___________ 、______ 的实像,________ 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做成的。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C4、A解析:使用放大镜时,物体在透镜的焦点之,此时所成的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5、A6、C7、DWord 资料8、B9 、 B10、B11、B12、B解析:当书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书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书与凸透镜的距离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书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不可能成正立缩小的像.、实验, 探究题13、(1)10 (2)同一高度(3)放大投影仪(4)C (5)上 C 14、10 ;丙和丁;⑴上;⑵①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②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 倍焦距(或光具座不够长,像成在光具座以外)三、作图题15、略16 、如右图示,正确画出CA3 分;正确找出 F 点 3 分。
四、填空题17 、小于减小增大18 、略19 、虚像与实像放大像与缩小像20 、倒立;缩小;照相Word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