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评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点访谈》节目案例分析
《焦点访谈》一档开播于1994年,经历了17载风雨历程的专题类新闻节目,至今依然活在电视银屏;《焦点访谈》一档播出在《新闻联播》后黄金时间的栏目,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焦点访谈》一档每天十三分钟的固定栏目,早成为中国人民家喻户晓的电视大餐。
本次作业,我将以《焦点访谈》这一经典新闻节目作为案例围绕选题、采访、嘉宾、编排与播出、报道形式等方面来掌握电视新闻节目策划的要素、程序及方法。
选题
《焦点访谈》的选题,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领导重视”和“群众关心”是分别着眼于选题的典型性,体现着不同社会群体的公共利益和价值观。
而“普遍存在”则是衡量某些社会事件和社会现象所涉及的群体是否在社会中战友足够的量的比,报道这些事件或现象是否能在全社会的引起足够广泛的反响与共鸣。
《焦点访谈》的节目一般贴近百姓生活,选题来源于百姓的电话。
数据显示《焦点访谈》80%的新闻线索均来自与群众的来信、电话、短信和电子邮件,每天的信息量能达到2300条。
其制片人表示,观察选题,首先先看背后的意义,而不是觉得某一事件。
我认为新闻的选择要有代表性,贴近性,有调查的空间,给观众留下思考的空间,同时不能逃避问题。
《焦点访谈》开播伊始,初步的定位可以概括成四句话: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
明确了选题的范围和报道形式
在选题上遵循三个原则:“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
1、选择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
2、选择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时间
3、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事件
4、选择社会热点和矛盾焦点事件
采访和编排
《焦点访谈》通过牢牢地抓现场,抓细节,对关键过程使用长镜头拍摄,以保证事件过程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特殊情况则使用非正常拍摄——暗访偷拍
事实的关键内容重视同期声的采集,尽量用完整的编排段落,避免断章取义。
用环境声保持事件的原生态,让观众完整的了解事件的真实现场。
注意兼听则明,听取附近群众的声音,避免偏听偏信
播出
1、在进行舆论监督的同时,《焦点访谈》突出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紧扣时事,即使配合中央政府中心工作,即使采制节目。
《焦点访谈》以最迅速、最直接的方式,报道最新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热点新闻事件,人民群众通过《焦点访谈》播出的节目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及时进行监督;党和政府也用同样的方式及时了解公众的意愿和要求。
《焦点访谈》针对一些重大新闻事件、时效性极强的节目,尤其是舆论监督类报道,往往采用现场报道,采访、写稿、录音工作尽量在采访的同时完成,以便缩短后期编辑时间,以确保第一时间将节目播出来
2、坚持用“用事实说话”解说常采用叙述性语言,避免主观色彩强烈的用词和语气,在掌握了大量确凿证据的基础上,主持人展开评论和观点阐发,从而保证了节目的权威性与公开性
《焦点访谈》从1994年4月1日开播至今,创造了中国新闻界舆论监督方面的一个“奇迹”。
它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的将栏目定位在舆论监督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何监督,怎样监督,这个度如何把握,这对于初创者来说是没有现成的路可走的,更没有范例可寻。
《焦点访谈》第一任责任人孙玉胜曾在内刊中写道:“根据栏目定位,'焦点'节目不可能回避问题,而同时又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
所以我们在新闻部全体工作人员中灌输一种指导思想,即不要以在野党、反对派,甚至持不同政见者的角度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题目。
在这里,不允许渲染个人好恶,一切报道要有利于团结、稳定、鼓劲。
”《焦点访谈》推出的许多节目,更是大家关注的国内外焦点问题,而且一开始就打出了“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的口号,对一些腐败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将舆论监督的字眼写在了亿万中国电视观众的面前,而不再是写在新闻教科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