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评析

合集下载

解析《焦点访谈》

解析《焦点访谈》

二、 舆论监督与国家法制建设的问题
《焦点访谈负面效应分析》的文章中谈到:一是 焦点访谈“有破坏司法程序和组织程序之嫌。凡事经焦点访谈一报, 即予雷厉风行查处,百姓无不拍手称快”。二是“可能造就了一个 以它为代表的新的特权阶层……部分替代了法律和共产党组织程序 所应起到的作用”。三是“以其包青天的面目,对法治精神本来就 很薄弱的底层民众的误导”。我们觉得,作者上面谈到的三点概括 为一点就是《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有可能破坏国家的法制化建设、 有可能不利于人们法制化观念的建立。
二、舆论导向与新闻接近性并重
《焦点访谈》作为强势媒体中颇具影响力的深度报道,必然会引起 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因此在节目的选材和报道角度上,都注重导 向性与接近性的良好结合。
节目自身的选材原则是“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就是 抓领导和群众关注的结合点,抓党和政府正着手解决的以及群众强 烈要求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每期节目都抓住时下群众最为关注的事 件进行述评。同时,这些全都是党和政府目前尤其重视的问题。如 《“台独”没有和平 分裂没有稳定》对当时紧张的台海局势进行剖 析;《集结号》在《集结号》贺岁电影上映不久之际反映国产影片 新探索问题。这些都是节目在选材上导向性与接近性并重的例子。
当然,也不是如那位网友所说,《焦点访谈》的作 用不是“拔钉子”,而是碰钉子。作为中央级媒体的节 目,其所报道、批露的应该是具有全国范围内普遍意义 的问题,对于乡镇、乡村、地方问题的揭露由各个地方 电视台自己的监督类节目报道就可以了。而且我们的舆 论监督不应该讨论打“苍蝇”、打“老虎”的问题,只 要符合下面“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我们就有必要将舆 论监督的功能发挥出来:第一,有利于并促进社会的进 步与团结为目的,而不能打着“舆论监督”的幌子,搞 乱社会、搞乱人心;第二,有利于代表人民的意愿和大 多数人的要求,反映真实的情况并形成正确的舆论,而 不是利用虚伪的报道和虚伪的舆论,来混淆是非、蒙骗 视听;第三,有利于提供事实、平等讨论,而不是干预 甚至代替司法部门或其他部门的作用。

分析《焦点访谈》“费尽心思为罚款”这期节目是否是记者述评的水平?

分析《焦点访谈》“费尽心思为罚款”这期节目是否是记者述评的水平?

分析《焦点访谈》“费尽心思为罚款”这期节目是否是记者述评的水平?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杨逸楚“实时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作为一名比《焦点访谈》这档节目年龄更小的传媒学生,说实话,在正式了解这档电视评论类节目之前,我对这档节目的全部印象仅有这四句朗朗上口的开头语。

在深入走进这档节目后,对于“费尽心思为罚款”这期节目是否为记者述评,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接下来我将结合节目内容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焦点访谈》概述及分析在着手分析这期节目前,我先将关注点放在了《焦点访谈》这档节目上。

1994年4月1日,《焦点访谈》正式走进观众的视野,在那之后,每晚收看《焦点访谈》逐渐在社会中成为一种普遍的电视文化现象 , 在电视界新闻评论栏目中,,它更是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开创了自己的新思路,但这并不是观众接触到的第一档电视新闻评论型节目,其实从1993年到1996年,央视在其创作的第一个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又创办了三档电视新闻评论型栏目,原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称这为“加强新闻评论的三大步”,其中《焦点访谈3》作为最为经典的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受到了大众的认可与瞩目,此后许多地方电视台都纷纷克隆出诸如“纵横”“观察”“思考”“热点”“透视”“关注”等类似栏目,从而形成一种新闻评论模式。

正如我们对《焦点访谈》那四句熟悉的开头语一样,这档节目的模式特点也蕴含于其中。

1、评论主要依托于准们的深度电视采访报道新闻评论其实最初是被报纸、广播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新闻体裁,但电视新闻评论增加了图像为主的立体效果,而《焦点访谈》在其充分图像画的信息传递中克服了电视媒介的浅表性,依托新闻报道节目中的消息,记者深入社会,追踪调查,充分利用新闻资源,用事实说话,并且在此基础上记者同时负担评论这的职责,在调查过程中不断对事件加以评述,评论基于调查采访并渗透在采访中,最后主持人再进行专门的评论,进而形成一种电视新闻评述方式。

透过《焦点访谈》分析舆论监督

透过《焦点访谈》分析舆论监督

透过《焦点访谈》分析舆论监督《焦点访谈》1994年4月1日19点38分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中首次播出,这个只有13分钟的栏目,在广大电视观众的深情注视下,走过了整整18年的风雨路。

从《焦点访谈》诞生之日起,广大的人民群众便敞开她宽广的胸怀,给予了这棵幼苗以精心的呵护和坚定的支持。

1997年12月29日,李鹏总理题词:焦点访谈,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

1998年10月7日,朱镕基总理在本上写下了: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

温总理似乎看到了今后舆论监督的困难,并对监督比例做了分析。

栏目曾获三任总理来视察、座谈、题词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在公众领域,“有问题找焦青天”已经成为民间的流行话语。

朱总理的舆论监督,党和政府对舆论监督的高度重视,人民群众长期寄予的极大的希望与企盼,赋予了《焦点访谈》舆论监督的特殊使命和责任。

是我过新闻媒介践行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构建舆论监督揭露社会问题并积极组织新闻批评报道的典范,栏目定位于“实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以揭示原因、背景和影响为主,其次是追中时间演变过程和未来预测。

节目最突出的特色是:“用事实说话”来构建内容的逻辑结构,强化事实论证和细节描写。

通常是观点先行,然后是事实为观点立论。

“深度在事实之中”是节目制作的宗旨,除其选题都是鲜活事实之外,调查论证过程全由事实说话——画面、同期声、字幕是最有力的论据。

而且新闻部主任孙玉胜注解《焦点访谈》说:《焦点访谈》绝不空谈,绝不流于空谈。

“舆论监督”作为党的正式文件确认的一个概念,首次出现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中。

之后,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政治报告中均重复出现。

十三大政治报告指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强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各样不正之风作斗争。

”十六大报告指出:“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制度。

浅析: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对中国民生的影响 提纲

浅析: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对中国民生的影响 提纲

浅析: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对中国民生的影响摘要近几年,民生问题引起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民生新闻电视节目有了迅猛的发展,相应的引起人民群众广泛的关注。

本文论述了国内民生新闻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揭露了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对中国民生“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影响,最后呼吁电视节目肩负起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给人民群众以积极的引导。

关键词:民生;电视节目;舆论监督AbastractIn recent years, people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livelihood problems.As a result,television program of the people livelihood news has made rapid development, causing people's extensive concer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domestic news television program, revealed the existing problems.Analysis the impact of CCTV "Focus Interview" on all aspects of people's livelihood .In the last,we call on TV programs to take responsibility to society and people, give full play to the supervisory role of public opinion and to actively guide the masses.Keywords: People's livelihood; TV program; supervision of public绪论最近几年,我国越来越关注民生问题。

焦点访谈安全生产

焦点访谈安全生产

焦点访谈安全生产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安全生产始终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话题。

《焦点访谈》作为一档深受观众喜爱的新闻评论类节目,本期特别关注了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安全生产。

通过深入报道与分析,我们旨在揭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安全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安全生产,不仅是一项政策要求,更是企业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化工行业的重大安全事故,还是建筑工地的日常安全隐患,都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这些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带走了宝贵的生命,留下了无法弥补的创伤。

节目中,我们采访了多位安全生产领域的专家和一线工作人员。

他们分享了自己对安全生产的理解和实践经验,强调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专家们指出,要想从根本上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必须从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做起,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够了解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

除了人员素质的提升,技术的进步也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和智能化设备被应用到安全生产中。

例如,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生产现场的安全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

在法律法规方面,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安全生产法规,对于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节目中,我们也对这些法规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帮助企业和公众更好地理解和遵守这些规范。

节目还展示了一些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优秀案例。

这些企业通过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实施严格的安全生产标准,不仅有效地保障了生产的安全,也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节目的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安全生产,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构建一个安全、和谐的生产环境而努力。

安全生产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和努力。

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将安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才能真正地守护好这份生命之盾,确保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2024年观看焦点访谈心得体会范文(2篇)

2024年观看焦点访谈心得体会范文(2篇)

2024年观看焦点访谈心得体会范文观看焦点访谈节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个时代,信息爆炸、新闻多元化的情况下,焦点访谈作为一档深度报道类节目,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

以下是我对观看焦点访谈节目的心得体会。

首先,焦点访谈节目的独特定位使其能够深入报道重大社会问题。

焦点访谈节目注重深度报道,挖掘问题的核心和根源,努力呈现给观众更加全面和立体的画面。

在报道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财经问题等重大社会问题时,焦点访谈通过采访调查、实地采访等方式,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影响,让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其次,焦点访谈节目强调对事件的深入解读和分析。

在报道当中,节目不仅会呈现问题的现象和事实,还会去寻找问题背后的原因和动因。

通过专家学者的解读和分析,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也能对事件中涉及的各个方面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例如,在报道一个灾难事故时,焦点访谈节目会对该事故的原因、监管体系等进行分析,使观众能够对事故背后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第三,焦点访谈节目关注个人命运和社会问题的人文关怀。

在报道问题时,焦点访谈节目往往会深入采访相关当事人,展现他们的真实遭遇和困境。

通过个人的故事,观众可以看到问题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从而增加对问题的共情和认同感。

这种人文关怀的表达使观众不仅能够理解问题的重要性,也能够关注到问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从而在社会问题上更加积极地采取行动。

最后,焦点访谈节目体现了独立的媒体精神。

在报道当中,焦点访谈节目不仅会报道一些热点问题,也会报道一些敏感和权威度较高的话题。

在报道这些话题时,焦点访谈节目会坚持独立观点和报道原则,不受任何政治或商业势力的影响。

这种独立的媒体精神保证了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使观众能够得到可信的信息和观点。

总的来说,观看焦点访谈节目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媒体的价值和作用。

作为深度报道类节目,焦点访谈通过深入报道、解读和人文关怀,传递给观众更加真实、全面和立体的信息。

《焦点访谈》新闻评论语言解析

《焦点访谈》新闻评论语言解析

《焦点访谈》新闻评论语言解析杨月蓉新闻界2007·2《焦点访谈》的记者们用镜头真实、直接、深入、生动地反映现实生活, 记录了一个个真实的场面。

除了用深入的采访、真实的画面表现内容, 《焦点访谈》的评论语言对深化主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焦点访谈》的评论没有长篇大论, 在看似平常的三言两语中, 蕴含着主持人鲜明的倾向和态度, 并给观众以强烈的感染。

一、语言冷静,是《焦点访谈》评论语言的一个主要特色。

语言冷静,一方面是指主持人的语调平静、凝重, 节奏张驰有度, 清晰、自然、朴实。

另一方面是指《焦点》的评论表意内敛、含蓄, 往往不是直接批评或赞扬,但却鲜明地表现出自己的态度。

新闻评论可以帮助读者或听众拓宽视野, 加深对事物的理性认识。

其实电视新闻纪实性作品在选择题材、纪录事实时, 往往已经自然流露出自己的价值取向了, 评论性语言,则是使这种价值取向明确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只是这种评论, 既要表明新闻制作人的态度, 也不违背其职业要求。

《焦点访谈》以敢于进行舆论监督而为人所称道, 其内容很多是揭露社会中的丑恶现象, 人们在观看时,也希望能听到主持人的批评和鞭挞。

《焦点访谈》的评论并没有简单满足观众的这种心理需求。

有所批评, 但尺度把握得很好, 在表述事实、给予评论时始终保持冷静的态度。

二、新闻评论, 免不了要表达自己对事件的看法, 表明自己的态度。

在正与恶, 善与丑的比较中有所偏向是自然的, 也是合理的, 但是必须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

无论是新闻制片人还是新闻的受众, 都有自己看待事物的价值取向, 电视新闻面对的是广大受众, 他们不同的世界观和文化背景决定了他们对同一事件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在新闻制作者与受众的价值取向两者碰撞时, 可能会对某些事物产生共鸣, 但也可能会对某些事物的评判产生分歧, 甚至有截然相反的看法。

新闻背后的真相不一定都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清楚地揭示出来,新闻事件发展的最终结果也有可能和新闻制作者事先想法有出入。

收看《焦点访》谈体会心得

收看《焦点访》谈体会心得

收看《焦点访》谈体会心得收看《焦点访》谈体会心得一:焦点访谈视频综艺节目播出至今,遭受了上到党和政府领导人员、下到一般普通百姓的普遍关心和高度重视。

每日有上千余名观众们给这一频道通电话、寄信、传真和电子邮箱,体现她们的收视率建议,给予很多的报导案件线索。

焦点访谈视频综艺节目播出至今,遭受了党和政府领导人员及其普通百姓们的普遍关心和高度重视。

是央视电视剧收视率最大的频道之一。

《焦点访谈》选用虚拟演播室主持人和现场采访紧密结合的构造方法,使报导有着落、评价有根据,述与评互相支持、相辅相成。

《焦点访谈》的舆论导向综艺节目很多年来为大家所关心和钟爱,挑选“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关注、普遍现象”的论文选题,坚持不懈“用事实说话”的战略方针,体现和促进解决了很多社会进步与发展趋势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很多《焦点访谈》的报导变成相关层面工作中的重要依据和参照。

从《焦点访谈》的频道精准定位看来它所要作到的便是“时事热点跟踪报道、新闻背景剖析、时事热点透視、大家话题讨论评述”这四句大家每日都是会见到的广告标语。

《焦点访谈》第一任责任者孙玉胜曾以内刊中写到:“依据频道精准定位,'聚焦点'综艺节目不太可能逃避难题,而另外又要坚持不懈正脸报导为主导。

因此我们在采编部全体人员工作员中传递一种指导方针,即不必以在野党、反对党,乃至持不一样政见者的角度看社会发展,分析问题,挑选题型。

在这儿,不允许3D渲染本人喜恶,一切报导要有益于团结一致、平稳、鼓励。

”从《焦点访谈》的论文选题标准看来便是展现了老总所规定的“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关注,普遍现象”。

“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关注”是各自紧紧围绕社会发展的管理方法管理层和一般个人行为层说的,他们体现出了不一样社会意识形态在某一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上的建议的交汇处,反映着不一样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整体利益和价值观念。

除此之外,从大的宏观经济视角看来,国债券的发售与运行也从实质上体现出中国的经济方式向销售市场转型发展的趋于和幅度。

《焦点访谈》研究报告

《焦点访谈》研究报告

《焦点访谈》研究报告一、《焦点访谈》概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作为电视媒介的声音和旗帜,不仅报道新闻和传播信息,而且能够引导社会舆论,进行舆论监督,在中国当前社会不言而喻地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焦点访谈》栏目自1994年创办与开播以来,带动各省、市电视台纷纷创办此类节目,使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进入了创办和发展的高峰期,并且开创了我国电视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新局面。

i二、《焦点访谈》4、5月节目内容分析根据选题的重点,整理出如下图表。

部分选题可能出现交叉的情况,只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类别进行统计。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统计期间,《焦点访谈》以其它题材报道为主,占总数的38%;其次是舆论监督类题材报道,占24%;第三是重大主题和重大活动报道,占17%;最后是突发事件报道,占16%。

四类题材分布略有侧重。

其中,对比重最大的其他题材报道进行特别分析,发现弘扬时代正气和社会主旋律的典型报道最多,占20%;其次是鞭笞社会上的假、丑、恶现象,倡导真、善、美品德的报道,占10%;再次是辟谣科普警示类报道,占8%;最后是国家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或取得的成绩进行主题性报道,占5%。

(一)突发事件报道突发事件往往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也是媒体竞争的着力点。

突发事件包括:1、突发意外事件和事故;2、重大刑事案件;3、突发群体性事件;4、军事行动和突发事件;5、涉外突发事件。

统计阶段,突发事件报道主要有国内的“生死86小时”“暴雨袭救援急”,国际的“救援‘岁月’号”“不言放弃的搜寻”,并且大多以连续性报道为主。

(二)重大主题和重大活动报道重大主题和重大活动报道主要包括了国家重大节日、重要会议、国家主席的讲话、视察、外交和专项整治活动等。

如:打击跨境牛肉走私、一次“红脸出汗”的民主生活会、亚信:为亚洲谋安全等。

(三)舆论监督类题材报道舆论监督类题材报道针对社会上某些组织或个人的违法、违纪、违背民意的不良现象及行为,通过报道进行曝光和揭露,抨击时弊、抑恶扬善,以达到对其进行制约的目的。

焦点访谈 栏目特点评析

焦点访谈 栏目特点评析

今年3月28日《焦点访谈》曝光福建省福鼎市 部分地区违规占用农民土地办工厂,为应付上级 检查在地上插无根树,检查过后将树拔掉。
焦点访谈 曝光无根树
从报道原则上来看
正面报道的分寸把握突出地表现在角度的选择上 ,也就是聚焦在哪里。聚焦不准,正面报道也会有负 面效应。
在负面报道方面,“硬焦点、软着陆”是《焦点 访谈》一贯坚持的策略,也就是不管批评什么,批评 谁,有一点是必须明确的,就是“不能把矛头指向党 和政府,不能以偏盖全,影射攻击,挑动矛盾,渲染 情绪”。作这类节目时要把握住分寸,出发点应是积 极的、善意的,批评性报道要争取起到正面效应。
从栏目定位看
“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 众话题评说” 。
《焦点访谈》第一任责任人孙玉胜曾在内刊中写道: “根据栏目定位,'焦点'节目不可能回避问题,而同时 又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所以我们在新闻部全体工作 人员中灌输一种指导思想,即不要以在野党、反对派 ,甚至持不同政见者的角度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 择题目。在这里,不允许渲染个人好恶,一切报道要 有利于团结、稳定、鼓劲。”
水均益学外语出 身,作过多年的 新华社记者,有 报道国际问题的 优势;
敬一丹做过多年播音工作, 有丰富的电视采编经验,女 性角色使得她在主持时有一 种有别于其他主持人的从容 、冷静、大气和自如,对观 众的亲和力强;
张泉灵“主持人的 风格不能伪装,电 视荧屏展现了我的 本色”。
作为一个电视栏目,《焦点访谈》曾得 到共和国三任总理的题辞和赠言:
1997年12月29日,李鹏总理视察中 央电视台时题辞为:焦点访谈,表扬先进 ,批评落后,伸张正义。
1998年10月7日,朱镕基总理专程来 到中央电视台,与《焦点访谈》的编辑记 者座谈,并郑重赠言:舆论监督,群众喉 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

焦点访谈评析

焦点访谈评析

焦点访谈评析《焦点访谈》节目案例分析《焦点访谈》一档开播于1994年,经历了17载风雨历程的专题类新闻节目,至今依然活在电视银屏;《焦点访谈》一档播出在《新闻联播》后黄金时间的栏目,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焦点访谈》一档每天十三分钟的固定栏目,早成为中国人民家喻户晓的电视大餐。

本次作业,我将以《焦点访谈》这一经典新闻节目作为案例围绕选题、采访、嘉宾、编排与播出、报道形式等方面来掌握电视新闻节目策划的要素、程序及方法。

选题《焦点访谈》的选题,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领导重视”和“群众关心”是分别着眼于选题的典型性,体现着不同社会群体的公共利益和价值观。

而“普遍存在”则是衡量某些社会事件和社会现象所涉及的群体是否在社会中战友足够的量的比,报道这些事件或现象是否能在全社会的引起足够广泛的反响与共鸣。

《焦点访谈》的节目一般贴近百姓生活,选题来源于百姓的电话。

数据显示《焦点访谈》80%的新闻线索均来自与群众的来信、电话、短信和电子邮件,每天的信息量能达到2300条。

其制片人表示,观察选题,首先先看背后的意义,而不是觉得某一事件。

我认为新闻的选择要有代表性,贴近性,有调查的空间,给观众留下思考的空间,同时不能逃避问题。

《焦点访谈》开播伊始,初步的定位可以概括成四句话: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

明确了选题的范围和报道形式在选题上遵循三个原则:“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1、选择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2、选择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时间3、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事件4、选择社会热点和矛盾焦点事件采访和编排《焦点访谈》通过牢牢地抓现场,抓细节,对关键过程使用长镜头拍摄,以保证事件过程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特殊情况则使用非正常拍摄——暗访偷拍事实的关键内容重视同期声的采集,尽量用完整的编排段落,避免断章取义。

用环境声保持事件的原生态,让观众完整的了解事件的真实现场。

注意兼听则明,听取附近群众的声音,避免偏听偏信播出1、在进行舆论监督的同时,《焦点访谈》突出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观看《焦点访》谈心得体会(通用16篇)

观看《焦点访》谈心得体会(通用16篇)

观看《焦点访》谈心得体会(通用16篇)观看《焦点访》谈篇1一年又一年,在昨夜的欢声笑语和喜庆团圆中,我们迎来了猪年。

可是,这个新年却不同以往。

南方百年不遇的大雪灾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基层干部,万众一心,共渡难关。

今天的《焦点访谈》的主题是“留下来过年”,关注的就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百姓是如何过年的。

今年由于雪灾的影响,很多人被-迫滞留在他乡过年;也有人因为春运过于紧张而留在工作当地过年。

这不,青岛市崂山区的宋玉珍老人就在准备年夜饭,他家要招待一个特殊的客人。

这个客人从南方来,今年要在他家过年。

广州市的厨师招佳业正在率领大家准备年夜饭。

这些饭菜要送到广州一所中学的食堂,招待外来务工人员。

广州市在这里举行了一个千人宴,使外乡人感觉了家的温暖。

在广州的一个街道服务中心,有很多人正在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这里的负责人告诉我们,这里除了会举行文艺演出、娱乐活动外,还开放了图书馆、网络等资源,使这个年过得多姿多彩。

一些企业也不甘落后,他们动员起生产线上的工人,组织起了自己的春节联欢晚会。

精彩的演出不仅给了人们视觉的享受,还温暖了人心。

此外,在一所大学内,学校也组织起外地的学生共渡新春佳节。

社会各界的关爱使外来务工人员有了一颗感恩的心。

他们在社区自发组织了一支巡逻队,要到火车站维持秩序。

“大雪无情人有情”。

春晚的赈灾环节感动了许多人。

而自打雪灾爆发以来,全国上下众志成城,齐头并进,表现出中华儿女的团结。

一场巨大的雪灾难被温暖的人心融化。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纷纷来到抗灾第一线,组织大家工作。

慈善组织、团体、明星们纷纷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

我为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而自豪!跨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

而我们56个民族13亿中华儿女的情谊始终不变。

只要这种社会风尚还在,中华民族就永远不会被任何灾难击倒,永远,永远。

《焦点访谈》观后感在看完今天的焦点访谈<热血化坚冰>后,深深的感动了,时代是需要英雄的,一些平凡的人,做着不平凡的事,他们勇敢,坚强,默默奉献,在祖国最困难的时候,哪怕付出生命,也在最危险,最需要的地方,挺身而出……罗海文、罗长明、周景华其实他们是英雄,还有那些仍然在抢险第一线的人民们。

工作人员观看焦点访谈心得体会

工作人员观看焦点访谈心得体会

工作人员观看焦点访谈心得体会观看焦点访谈节目后,我深感其内容丰富、观点独到,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探索具有很高的价值。

以下是我对于几期焦点访谈节目的心得体会。

第一期节目是关于“年轻人就业压力”的讨论。

在这个题材下,节目主要是从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职业规划、心理压力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通过访问不同年龄层次的大学生代表,了解到了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的困惑和迷茫,以及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的思考。

在节目中,还有一位专家对于年轻人职业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引发了我很深的思考。

从节目中,我认识到了年轻人就业问题的复杂性和现实的残酷性,也意识到了在这个问题上政府、教育机构以及社会各界需要更多的参与和努力。

第二期节目是关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留守儿童”的讨论。

节目中通过采访一位农村留守儿童和她的爷爷,揭示了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孤独、缺乏关爱和教育资源的问题。

节目同时也访问了社工机构的工作人员,探讨他们的工作和关注的重点。

我深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紧迫性和复杂性,他们生活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现实中,面临诸多困境。

这个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保护。

第三期节目是关于“城市垃圾分类”的讨论。

这个问题在当下的城市化进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从节目中了解到,城市垃圾分类是一个综合性很强、民众参与度很高的工作。

通过专家的讲解,我们了解到垃圾分类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和资源的回收利用有着巨大的意义。

在节目中,也采访了一位垃圾分类的志愿者,她分享了自己参与垃圾分类的经历和感受,让我深感垃圾分类要从每个人身边做起,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第四期节目是关于“网络暴力”的讨论。

这个问题在互联网时代尤为突出。

通过节目中的故事和访问,我们了解到网络暴力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伤害和破坏。

在节目中,出现了一个家庭因为网络暴力导致破裂的案例,这让我深感网络暴力对于社会和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

节目中也出现了专家学者的观点和建议,引发了我对于网络暴力的思考和警示。

观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心得体会

观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心得体会

观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心得体会我最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档节目主要通过采访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社会活动家等,并深入探讨一些热点问题。

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我有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焦点访谈节目触及的话题广泛且深入。

节目涉及的问题有国内外政治经济热点、社会民生难题、科技创新等方面,涵盖了当代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采访嘉宾和节目主持人都在现场提出了一些关键问题,通过深入交流,了解各界人士对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同时,节目也会展示一些跌宕起伏的事例和真实的案例,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问题的实质和背后的故事。

其次,焦点访谈节目的专业性和立场中立性令人钦佩。

节目采访的嘉宾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在接受采访时会以专业的角度解读问题,给出恰当的建议和解决思路。

节目主持人也会对嘉宾提出的观点进行引导和深入追问,确保问题的讨论更加全面和客观。

这种专业性和立场中立性使得焦点访谈节目的观点更加有价值和可信。

最后,焦点访谈节目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通过观看这档节目,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对问题有深入了解,才能给出正确的解答和建议。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问题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一个问题往往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和利益。

因此,在面对问题时,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多方面的思考和考虑,才能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观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认识世界的途径。

通过这档节目,我对当代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通过嘉宾的经验与见解,也得到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我相信,继续观看焦点访谈节目,将有助于我的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还有很多其他方面,我观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的体会和感受。

首先,这档节目的报道内容十分深入犀利。

无论是国内政治经济热点还是国际事务,节目都会找到焦点,并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和深入的访谈,对问题进行全面、立体的分析。

这让我感受到了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级媒体的权威性和严谨性。

焦点访谈栏目分析

焦点访谈栏目分析

焦点访谈栏目分析一、栏目简介:《焦点访谈》于1994年4月1日由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创办。

自开播以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界观众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它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见长,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多次获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项。

栏目平均每天收到数千条来自观众通过电话、信件、传真、电子邮件、QQ 等方式提供的收视意见和报道线索。

二、栏目的定位:《焦点访谈》所要作到的就是“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这四句我们每天都会看到的广告宣传语。

《焦点访谈》第一任责任人孙玉胜曾在内刊中写道:“根据栏目定位,‘焦点'节目不可能回避问题,而同时又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

所以我们在新闻部全体工作人员中灌输一种指导思想,即不要以在野党、反对派,甚至持不同政见者的角度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题目。

在这里,不允许渲染个人好恶,一切报道要有利于团结、稳定、鼓劲。

”三、选题设计:《焦点访谈》的选题遵循三个原则,即“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

“领导重视”和“群众关心”是分别着眼于社会的管理决策层和普通行为层说的,它们反映出了不同社会群体在某个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上的意见的交汇,体现着不同的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和价值观。

此外,从大的宏观角度来看,国债的发行与运作也从本质上反映出中国的经济模式向市场转型的趋向和力度。

综观《焦点访谈》多年来的选题视角,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概括:选题视角应以事实为基础、选题视角应以政策为依据、选题视角应以独到为目标。

例:按照一定的原则选取2004年至2006年《焦点访谈》播出的90期节目作为样本,并将节目的选题从主题和内容上进行分类,如下:A监督地方政府或者相关职能部门的“越位、失位、错位”等问题B弘扬时代正气和时代主旋律的典型报道C鞭笞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假、丑、恶现象D对国家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或取得的成绩进行主题性报道E经验性报道F重大国际问题G突发性事件四、栏目的风格:《焦点访谈》栏目的总体风格是庄重、严肃型的,它深入报道政治、社会、经济生活中重大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展现典型事件、现象的发展情况,进行深度分析,并且请权威人士具体评论指导。

2024年观看焦点访谈心得体会范文(2篇)

2024年观看焦点访谈心得体会范文(2篇)

2024年观看焦点访谈心得体会范文【引言】焦点访谈作为一档深度报道的节目,始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巧的主题呈现给观众,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在2024年,我有幸观看了焦点访谈,并聆听了其中的一些感人故事和社会议题的探讨。

通过观看焦点访谈,我深切感受到了媒体的责任与力量,也对社会问题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观看心得和体会,分享一些关键的访谈内容和对社会的思考。

【内容一:宣传文化的力量】在焦点访谈中,有一期特别吸引我注意的主题是关于宣传文化的力量。

这期节目深入探讨了宣传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不同领域的宣传活动,他们展现了从文化传承到民族自信的变革,无不彰显了文化艺术的力量和魅力。

通过这期节目,我深深感受到宣传文化对社会发展和民族精神的影响,也引发了我对文化艺术的关注和思考。

【内容二:关注社会边缘群体】焦点访谈还关注了社会边缘群体的生活现状和困境。

他们以生动的案例和真实的故事,呈现了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农民工的权益保障等议题。

这让我更加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认识到富裕与贫困之间的巨大差距。

同时,我也深感到了媒体的责任,希望焦点访谈能够持续关注这些问题并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内容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焦点访谈的一期主题中,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讨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通过访谈,我了解到全球气候变化的现状和严峻挑战。

与此同时,焦点访谈还积极展示了国内外环保者和企业家的探索和努力,呼吁公众共同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这让我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也激发了我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

【内容四:医疗卫生与健康】焦点访谈还关注了医疗卫生领域的现状和问题。

他们深入探讨了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之间的差异,以及基层医疗服务的发展问题。

通过观看这些节目,我更加关注了健康问题,对于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

同时,我也认识到医疗卫生领域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希望通过多方合力,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和提高公立医院的治疗质量。

电视栏目评论例文_焦点访谈

电视栏目评论例文_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栏目评论《焦点访谈》内容与题材的评论《焦点访谈》的内容是当前的热点、焦点话题,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新闻事件,如国家大政方针,或者是事关民生的社会问题,从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着眼选题。

《焦点访谈》有20%一30%的收视率,吸引全国2—3亿观众的眼球,话题的关注度是重要原因,观众对栏目已经有心理期待。

《焦点访谈》的选题:采访克林顿,山西309国道乱设卡、乱罚款、乱收费问题,粮食丰收农民犯愁,安徽芜湖峨岭粮站假大空当面骗总理等等,每一个问题都是大众关心、热切期待的社会重大问题。

《焦点访谈》通常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正面的宣传报道,另一类批评报道,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曝光”。

正面报道大多是宣传国家政令,传达改革新举措,但在报道切入角度上都是从平民视角出发,不是单方面说教、灌输政令,比如一期关于大学收费改革的栏目,作者着重的是收费政策的出台背景,以国内外教育经费投入比较,从长远观点出发阐述收费制度的合理性、必要性;在批评报道中,记者没有把自己当做法官,没有去担当审判长的角色,只是客观展示新闻事件过程,真实记录采访对象的言谈举止,隐藏起个人的爱憎。

《焦点访谈》的类型评论作为新闻评论类栏目,思想性是栏目的题中之意,新闻评论是基于新闻事实基础上而引发的议论、评价,必须以事实为准绳,把叙述和评论相结合,以理服人。

现在《焦点访谈》的口号是“用事实说话”。

在节目的片头,在快节奏又有震撼力的音乐背景下,闪出“用事实说话”的主题词,而黑白的颜色对比也暗含着是非分明、公正无私的寓意,展示出一种勇往直前的气势。

以事实为依据,分析新闻来龙去脉;以理论为准绳,评论人间是非曲直等等,这些观念,都融合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部训里面,“加入新闻评论部是我们自愿的选择,我们愿意为中央电视台的荣誉和尊严尽责,在这里,我们崇尚求实、公平、平等、前卫”,让观众自己判断。

《焦点访谈》的拍摄风格评论纪实风格是《焦点访谈》的另一特点。

新闻评论必须基于事实,《焦点访谈》的纪实风格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具有感染力的细节,无论是采访贪赃枉法之徒,还是为非作歹之辈,记者总能以睿智的提问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让他们的罪行暴露于天下。

2024年观看焦点访谈心得体会(3篇)

2024年观看焦点访谈心得体会(3篇)

2024年观看焦点访谈心得体会观看焦点访谈,我被深深地震撼和启发。

这档节目用深入的话题和思考,引发观众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在整个观看的过程中,我不仅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和知识,还得到了一种思考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启示。

以下是我观看焦点访谈的心得体会。

首先是关于新闻价值的思考。

焦点访谈将镜头对准了社会的痛点和难题,以真实和客观的视角展示给观众。

这些问题可能是我们平时忽略的,但却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焦点访谈通过深度调查和报道,揭示了问题的本质和背后的原因。

这种关注社会问题的报道,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媒体工作者的责任,以及新闻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是关于思考的方法和能力。

焦点访谈不只是呈现问题,更重要的是引导观众思考问题。

他们通过对专家的采访和讨论,解析问题的多方面因素,并帮助观众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观念。

通过这个过程,我学会了如何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如何辨别信息的真假和可信度。

这种思考方式和能力在今天信息爆炸的时代尤为重要,它能使我们更加理性地面对社会问题,更好地判断和决策。

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是焦点访谈的主持人。

他们既是信息的搜集者和传播者,同时也是观点的引导者。

他们能够提出深入的问题,引导嘉宾的回答,并从中抽丝剥茧,挖掘问题的深层次问题。

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和态度,传递给观众对问题的思考和思考的启示。

这是一个挑战和技巧并存的过程,我深深地被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智慧所折服。

通过观看焦点访谈,我进一步认识到媒体的力量和影响。

媒体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引导和建构社会观念的力量。

焦点访谈凭借其深度、权威和独立的报道风格,影响着社会的思潮和意识形态。

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媒体从业者,我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以正确、客观和负责任的态度对待新闻报道。

同时,我也认识到每个观众都要有独立思考和辨别真相的能力,并主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决策。

最后,观看焦点访谈给了我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和信心。

尽管我们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和困难可能很多,但通过深度调查和报告,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和改善。

浅析《焦点访谈》的特点

浅析《焦点访谈》的特点

浅析《焦点访谈》的特点有这样一个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曾获得中国三届总理的题词,它就是《焦点访谈》。

从1994年起的新闻评论节目,以新闻述评为主,表现出现场客观描述、采访和评论密切结合、声像融合为一,具有一定的深度性与思辨性,涉及内容多为关注度高的社会热点问题或现象,主要走的是曝光批评式的舆论监督路子,《焦点访谈》就是这一时期最典型的代表。

首先,多“说”与简“评”的结合已经成为节目的标志性特点。

《焦点访谈》栏目初期的定位是“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

”后来又把这四句浓缩为一句话“用事实说话”。

从节目属性上看,《焦点访谈》属于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从事件的展开到发展,再到最后的结论,将观点蕴藏于巧妙的结构安排之中、恰当的内容选择之上,而用事实去论证的过程,得益于多种符号的结合,这里主要指声音和画面的配合,即不仅有事实的展现过程中被采访者语言的直接表述,还有善于通过微小的细节和无声的动作去表现这一事实结论的画面。

例如一期揭露执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徇私枉法的节目,当记者采访当事人时,虽然他表面看上去淡定自若,但当镜头拍摄他的手时,观众就看到他的手在不停地颤抖。

这种通过镜头抓住细节的方法,可以通过直观的画面明白其中的含义。

当然“用事实说话”难免会有“说”多“评”少的问题。

胡黎明在《“焦点现象”研究》中就有相关事实记录,1995年,当《焦点访谈》第一次参加中国电视新闻奖评选时就遭到不少专家的质疑,认为电视评论应是观点性言论,所以《焦点访谈》不是评论节目,但最后持另一种看法的专家意见占了上风,他们认为电视评论应有电视的特点,而《焦点访谈》就是通过这种特点表现的。

电视评论不是不叙事,而是在引用事实的同时做到有情节、有细节,这些都要服务于说理的需要,以是否有利于证明和说服论点为转移。

这样就要很好的衡量“说”与“评”之间的度,做到很好地将“说”中形象的画面语言与“ 评”中抽象的分析论述性语言相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点访谈》节目案例分析
《焦点访谈》一档开播于1994年,经历了17载风雨历程的专题类新闻节目,至今依然活在电视银屏;《焦点访谈》一档播出在《新闻联播》后黄金时间的栏目,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焦点访谈》一档每天十三分钟的固定栏目,早成为中国人民家喻户晓的电视大餐。

本次作业,我将以《焦点访谈》这一经典新闻节目作为案例围绕选题、采访、嘉宾、编排与播出、报道形式等方面来掌握电视新闻节目策划的要素、程序及方法。

选题
《焦点访谈》的选题,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领导重视”和“群众关心”是分别着眼于选题的典型性,体现着不同社会群体的公共利益和价值观。

而“普遍存在”则是衡量某些社会事件和社会现象所涉及的群体是否在社会中战友足够的量的比,报道这些事件或现象是否能在全社会的引起足够广泛的反响与共鸣。

《焦点访谈》的节目一般贴近百姓生活,选题来源于百姓的电话。

数据显示《焦点访谈》80%的新闻线索均来自与群众的来信、电话、短信和电子邮件,每天的信息量能达到2300条。

其制片人表示,观察选题,首先先看背后的意义,而不是觉得某一事件。

我认为新闻的选择要有代表性,贴近性,有调查的空间,给观众留下思考的空间,同时不能逃避问题。

《焦点访谈》开播伊始,初步的定位可以概括成四句话: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

明确了选题的范围和报道形式
在选题上遵循三个原则:“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
1、选择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
2、选择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时间
3、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事件
4、选择社会热点和矛盾焦点事件
采访和编排
《焦点访谈》通过牢牢地抓现场,抓细节,对关键过程使用长镜头拍摄,以保证事件过程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特殊情况则使用非正常拍摄——暗访偷拍
事实的关键内容重视同期声的采集,尽量用完整的编排段落,避免断章取义。

用环境声保持事件的原生态,让观众完整的了解事件的真实现场。

注意兼听则明,听取附近群众的声音,避免偏听偏信
播出
1、在进行舆论监督的同时,《焦点访谈》突出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紧扣时事,即使配合中央政府中心工作,即使采制节目。

《焦点访谈》以最迅速、最直接的方式,报道最新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热点新闻事件,人民群众通过《焦点访谈》播出的节目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及时进行监督;党和政府也用同样的方式及时了解公众的意愿和要求。

《焦点访谈》针对一些重大新闻事件、时效性极强的节目,尤其是舆论监督类报道,往往采用现场报道,采访、写稿、录音工作尽量在采访的同时完成,以便缩短后期编辑时间,以确保第一时间将节目播出来
2、坚持用“用事实说话”解说常采用叙述性语言,避免主观色彩强烈的用词和语气,在掌握了大量确凿证据的基础上,主持人展开评论和观点阐发,从而保证了节目的权威性与公开性
《焦点访谈》从1994年4月1日开播至今,创造了中国新闻界舆论监督方面的一个“奇迹”。

它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的将栏目定位在舆论监督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何监督,怎样监督,这个度如何把握,这对于初创者来说是没有现成的路可走的,更没有范例可寻。

《焦点访谈》第一任责任人孙玉胜曾在内刊中写道:“根据栏目定位,'焦点'节目不可能回避问题,而同时又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

所以我们在新闻部全体工作人员中灌输一种指导思想,即不要以在野党、反对派,甚至持不同政见者的角度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题目。

在这里,不允许渲染个人好恶,一切报道要有利于团结、稳定、鼓劲。

”《焦点访谈》推出的许多节目,更是大家关注的国内外焦点问题,而且一开始就打出了“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的口号,对一些腐败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将舆论监督的字眼写在了亿万中国电视观众的面前,而不再是写在新闻教科书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