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幅发射机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调幅发射机

调幅发射机

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同组人:课程名称: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实验室:实验时间:实验项目名称: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安装与调试一、实验目的1.了解无线电通信原理2.熟悉调幅广播和超外差接收的方框图3.学会小功率发射机的安装与调试技术二、实验内容与原理:发射机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有用的低频信号对高频载波的调制,将其变为在某一中心频率上具有一定带宽、适合通过天线发射的电磁波。

发射机包括六个部分:晶体振荡器、缓冲级、音频放大器、1496调制级、激励级、功率放大级。

晶体振荡器部分包括利用晶体振荡器产生6MHZ信号,再通过偏置电路改变载波幅度进而输入到相乘器的一端,缓冲级部分利用偏置电路来减小负载电路对前边输入电路的影响,使输入的已调波信号保持稳定,从而起到缓冲作用。

音频放大器部分:利用R13、C9和R12、C8构成正反馈,从而产生音频信号,再通过放大器实现音频信号的放大。

1496调制级部分:1496模拟乘法器是完成两个模拟量(电压或电流)相乘的电子器件。

高频电子线路中的振幅解调,同步检波,混频,倍频,鉴频,鉴相等调制和解调的过程,均可视为两个信号相乘或包含相乘的过程。

激励级部分:通过工作在甲类状态的三极管来改变已调波的幅度进而满足功率放大级的要求,使功率放大级中的三极管工作在丙类状态,进而实现功率放大。

功率放大级部分:利用丙类工作状态实现功率放大。

调制是将要传送的信息装载到某一高频振荡(载频)信号上去的过程。

所以末级高频功率放大级则成为受调放大器。

实验原理图如下:(原理图改动:低频信号发生器中:①改为R11与2管脚相连,R13与R12的交点接3管脚;②R12和C8另一端接地;③4管脚改为接-8V电源)三、实验器材:设备:双踪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可调直流电源元器件:电阻若干,电位器若干,瓷片电容、电解电容若干,双联电容一个、56uH 电感两个,6MHz 晶振一个,二极管IN4148两个,三极管5个,集成电路MC1496、LM358及IC 座,短路子、高频磁环等 软件工具:protel四、实验步骤:1.准备好电路原理图,电路板,电烙铁,清点电路所用元器件。

(课程设计)小功率调幅发射机设计

(课程设计)小功率调幅发射机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系:电子信息工程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题目:小功率调幅发射机设计小功率调幅发射机设计摘要:调幅发射机目前正广泛应用于无线电广播系统中,课题以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为应用背景,通过查阅大量教学文献,并结合专业基础课程教学需要,以原教学内容为基础,完成了小功率调幅发射机从设计、仿真到安装、调试等一系列完整设计工作。

文中系统的设计了振荡器、音频放大器、振幅调制器和谐振功率放大器等系统单元电路,并通过具有射频仿真模块的软件Multisim,试验和仿真优化了系统电路。

文中还简明介绍了调幅技术与调频技术各自的特点,认识了两者在原理与应用上的不同。

关键词:调幅发射机功率放大器 MultisimTitle Design Of Low Power AM TransmitterAbstractAM transmitters are now widely used in radio broadcasting systems, this thesis as the background of electronic circuit,Through access to a large number of teaching literature, combined with teaching needs, based on the original teaching, completed the low-power AM transmitters from the design, simulation to the installation and commissioning of a full range of design work.Oscillator, audio amplifier, power amplifier and resonant amplitude modulator is designed by the system,using software Multisim circuit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system.The thesis also briefly describes each characteristics of AM and FM , know the different both in applications and principle.Keywords:Low-power AM transmitters Power Amplifier Crystal oscillator目次1 绪论 (1)1.1 小功率调幅发射机初步认识 (1)1.2 小功率调幅发射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 小功率相关技术及热点问题分析 (2)1.4 课题的研究任务和内容 (5)2 方案设计与单元电路形式选择 (6)2.1发射机的总体认识 (6)2.2单元电路的认识 (6)3 单元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8)3.1主振级与小信号放大级的设计 (8)3.2 缓冲隔离级的设计 (11)3.3 语音放大级的设计 (12)3.4 幅度调制电路的设计 (13)3.5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16)3,6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调整 (26)3.7天线的相关知识及设计 (27)4 单元电路调试与整机统调 (29)4.1 主振级调试 (29)4.2信号调制级调试 (29)4.3 功率放大级调试 (29)4.4整机统调 (30)4.5主要技术指标测试方法 (31)5 硬件电路调试过程及示波器影像图 (33)5.1 主振级硬件电路以及示波器图像 (33)5.2 音频信号输入级硬件电路以及示波器图像 (33)5.3 振幅调制级硬件电路以及示波器图像 (34)5.4 功率放大级硬件电路以及示波器图像 (35)6 另外一种调幅发射机设计方案 (38)6.1 主振级的选择与仿真波形 (38)6.2 语音放大级选择与仿真波形 (39)6.3 AM调至电路与仿真波形 (39)6.4 整机电路的连接与仿真 (40)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结论 (42)参考文献 (43)致谢 (45)附录 A 调幅技术与调频技术主要特点及区别 (46)附录 B 集成调幅与调频发射机设计 (47)附图 C 高频电路设计基本步骤 (54)附图 D 选择高频元器件的基本设想 (55)附图 1 整机所用元件列表 (56)附图 2 整机电路图 (57)附图3 整机电路PCB图 (58)附图 4 整机电路实体图 (59)1 绪论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猛,产品更新换代步幅更是明显加快,尤其是无线技术创新非常活跃,各类技术加快发展和融合,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向社会各部门各领域的渗透日益广泛深入。

课程设计报告--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小功率调幅发射机设计一、设计题目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

二、设计目的、内容及要求设计目的:《高频电子线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课程设计是其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同时也是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巩固和补充。

其主要目的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查阅有关资料的技能,提高实践技能,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际应用的能力。

(1)加深对高频电子线路理论知识的掌握,使所学的知识系统、深入地贯穿到实践中。

(2)提高同学们自学和独立工作的实际能力,为今后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相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任务及要求: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1)掌握小功率调幅发射机原理;(2)设计出实现调幅功能的电路图;(3)应用multisim软件对所设计电路进行仿真验证。

技术指标:载波频率f0=1MHz~ 10MHz;低频调制信号1KHz正弦信号;调制系数Ma=50%±5%;负载电阻R A=50Ω。

三、工作原理3.1 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认识目前,虽然调频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突飞猛进,其应用范围覆盖了无线通信技术的80%以上,但是由于小功率调幅发射机具有调制解调电路简单、调试容易、信号带宽窄和技术成熟等优点,因此仍然使其能够在中短波通信中广泛得以应用。

课题以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为应用背景,在仿真软件与实验室中完成一个完整的调幅发射机,并实现无线电报功能。

发射机的主要任务是利用低频音频信号对高频载波进行调制,将其变为在适合频率上具有一定的带宽,有利于天线发射的电磁波。

一般来说,简易发射机主要分为低频部分、高频部分、以及电源部分。

高频部分主要包括:主振荡器、缓冲放大级、中间放大级、功放推动级以及末级功放级。

低频部分主要包括:话筒、低频电压放大级、低频功率放大级以及末级低频功率放大级等。

3.2 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工作原理一条调幅发射机的组成框图如下图图1所示,其工作原理是:第一本机振荡产生一个固定频率的中频信号,它的输出送至调制器;话音放大电路放大来自话筒的信号,其输出也送至调制器;调制器输出是已调幅了的中频信号,该信号经中频放大后与第二本振信号混频;第二本振是一频率可变的信号源,一般选第二本振频率fo2是第一本振f1与发射载频foc之和,混频器输出经带通或低通滤波器滤波,是输出载频fc=fo2-fo1;功放级将载频信号的功率放大到所需发射功率。

调幅发射系统课程设计

调幅发射系统课程设计

调幅发射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调幅发射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调幅信号的产生、调制和解调过程。

2. 学生能够描述调幅发射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振荡器、调制器、放大器和发射天线。

3. 学生能够解释调幅信号的主要参数,如幅度、频率和带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调幅发射系统电路,并进行模拟实验。

2. 学生能够使用相关仪器和设备,进行调幅发射系统的调试和性能测试。

3. 学生能够分析调幅发射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无线电知识的热情。

2. 学生能够认识到调幅发射系统在通信领域的应用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与通信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调幅发射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和通信知识,对无线电通信技术有一定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调幅发射系统原理:介绍调幅信号的生成、调制和解调过程,分析调幅信号的特点和参数,使学生理解调幅发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 教材章节:第二章“调幅信号与调制解调技术”2. 调幅发射系统组成:讲解振荡器、调制器、放大器和发射天线等组成部分的功能、原理及相互关系。

- 教材章节:第三章“调幅发射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3. 调幅发射系统电路设计:学习设计简单的调幅发射系统电路,掌握电路元件的选型和连接方法。

- 教材章节:第四章“调幅发射系统电路设计与应用”4. 调幅发射系统性能测试与调试:介绍调幅发射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法,学习使用相关仪器和设备进行调试。

无线调幅发射机课程设计

无线调幅发射机课程设计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无线调幅发射机学号:姓名:专业班级:指导老师:完成日期:摘要高频电子线路系统地介绍了通信系统,特别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最基本电路及他们的功能,给出了定性及定量分析这些电路性能的方法。

这些电路包括了发射机及接收机中的选频放大电路、混频电路、功放电路、振荡电路、调制及解调电路、锁相环电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及频率合成电路。

本课程的基本知识教学目标与能力目标是: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晶体管工作于高频时的工作原理,特性参数及微变等效电路,掌握高频单元电路的线路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分析方法、技术要求及一些典型集成电路的实际应用,并且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足够的实践技能,以及使用先进仿真软件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掌握电子、通讯技术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

高频电子线路是一门理论性、工程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但应该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对于这些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必须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才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在本课程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这些能力的培养:1 .在分析问题的方法上,由常用基本电路入手,讲清基本原理,然后适当综合,再应用到实用电路的分析中去。

2 . 注意与实践课的配合,在理论课中讲清基本原理、典型电路和基本应用电路,在实践课中学习有关电路的测试、调整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器件的参数选择等。

3 .增加必要的例题和实用电路的分析。

例题着重于问题的分析过程和解题方法的介绍,对电路实例的分析则力求由浅入深。

无限调幅发射机由电路原理仿真和主振荡电路的设计与仿真,缓冲放大电路的设计仿真,集电极调幅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目录 摘要 ......................................................................... 1 第一章 选题意义 .............................................................. 3 第二章 总体方案 .............................................................. 4 2.1 无线调幅发射机工作原理 ............................................... 4 2.2 无线调幅发射机方框图和系统仿真 ....................................... 4 第三章 各部分设计与原理分析 .................................................. 8 3.1 主振荡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 8 3.2 缓冲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 10 3.3 集电极调幅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 3 3.4 总电路图 ............................................................ 14 第四章 参数选择 .............................................................. 3 第五章 实验结果 .............................................................. 3 第六章 结论 ............................................第七章 心得体会 ........................................第八章 参考资料 ........................................致谢 ...................................................第一章 选题意义本课程设计是关于一个无线电调幅发射机电路的设计,通过本课程设计,可以巩固已学的高频电子线路理论知识,建立无线电发射机的整机概念,了解发射机整机各单元电路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能够设计出符合设计目标的电路。

无线电调幅发射机的设计与制作.

无线电调幅发射机的设计与制作.

无线电调幅发射机的设计与制作无线电调幅发射机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课题:无线调幅发射机2、设计目的:通过本课题的设计与装配、调试,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能够使学生建立无线电发射机的整机概念,了解发射机整机各单元电路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从而能正确设计、计算发射机的各个单元电路:主振级、激励级、输出级、调制级、输出匹配网络及音频放大器。

初步掌握小型调幅波发射机的调整及测试方法。

3、技术指标与要求:(1)设计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有:等幅波发射机1工作频率f0=1.2 MHz~ 2.6MHz;2输出功率P Omax≥0.25W;3频率稳定度0f f∆≤5×10-4;4负载电阻R A=50Ω;5电源电压Ec=12V。

调幅波发射机1载波频率f0=1.2 MHz~ 2.6MHz;2峰包功率P Omax≥0.25W;3调制系数Ma=50%±5%;4包络失真系数γ≤1%;5负载电阻R A=50Ω;6频率稳定度0f f∆≤5×10—4;7电源电压Ec=12V。

此外,还要适当考虑发射机的效率,输出波形失真以及波段内输出功率的均匀度等;电路结构采用分立元件构建的LC振荡器、缓冲隔离、高频宽放和高频功放等电路实现。

2、要求完成的设计工作主要有:(1)收集资料、消化资料;(2)选择原理电路,分析并计算电路参数;(3)绘制电路原理图一张(用A4图纸);(4)绘制元件明细表一张(用A4图纸);(5)设计印制电路板底图一张;(6)撰写设计报告一份,要求字数在5000字以上。

3、时间安排总时间一周,最后半天(4学时)为答辩时间。

答辩过程分两步完成,前2节课时间分小组进行答辩,并初步推举出优秀设计2~4个;后2节课时间为优秀设计集中答辩时间。

4、注意事项(1)作图必须规范,图幅清洁干净;(2)设计报告内容详细,叙述清楚,计算准确,有根有据,书写工整;(3)设计必须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高频课程设计调幅发射机

高频课程设计调幅发射机

高频课程设计调幅发射机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部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调幅发射机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和应用场景。

具体包括调幅发射机的工作原理、调幅电路的组成、调幅信号的传输和调幅技术的优点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实践,掌握调幅发射机的搭建和调试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通信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调幅发射机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和应用场景。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调幅发射机的工作原理:介绍调幅发射机的工作原理,包括调幅电路的组成、调幅信号的生成和传输等。

2.调幅电路的组成:介绍调幅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放大器、调制器、滤波器等,并解释它们在调幅发射机中的作用。

3.调幅信号的传输:讲解调幅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特点和优点,以及调幅信号在通信中的应用。

4.调幅技术的应用场景:介绍调幅技术在实际通信中的应用场景,如无线电广播、卫星通信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调幅发射机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和应用场景,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实验法:学生进行调幅发射机的搭建和调试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中的调幅技术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调幅技术的应用。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实验经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提供相关章节的学习资料,帮助学生掌握调幅发射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拓展知识。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形象地展示调幅发射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调幅发射与接收课程设计

调幅发射与接收课程设计

调幅发射与接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调幅(AM)发射与接收的基本原理,掌握调幅信号的产生、传输和接收过程。

2. 学生能够描述调幅信号的特点,如幅度调制、频谱分布等。

3. 学生能够解释调幅广播中天线、调制器、解调器等关键部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亲身体验调幅发射与接收过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调幅广播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调幅发射与接收,培养对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习动力。

2.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无线电通信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增强科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理学科选修课程,适用于高中年级。

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课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高中年级学生对物理学科有一定的基础,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实验操作感兴趣。

教学要求: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调幅发射原理- 介绍幅度调制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类。

- 详细讲解调幅信号的产生过程,如载波信号、调制信号及其关系。

2. 调幅信号传输与接收- 分析调幅信号的频谱特点,了解其传输过程中的影响。

- 讲解调幅信号的接收原理,包括天线、放大器、解调器等部分的作用。

3. 调幅广播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介绍调幅广播系统的组成,如发射机、接收机等关键部件。

- 分析调幅广播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4. 实践操作- 设计调幅发射与接收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掌握相关操作技巧。

- 安排实验报告撰写,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科学思维。

小功率调幅发射机课程设计

小功率调幅发射机课程设计

小功率调幅发射机课程设计
今天,我们将谈论一个课程题目:小功率调幅发射机课程的设计。

门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小功率调幅发射机,以及调幅调制的原理和技术。

小功率调幅发射机是一种用于发射信号的设备,可以用于无线电广播、移动通信、无线控制系统,以及电力系统中的通信和遥测信号传输。

功率调幅发射机由一系列组成,包括发射机模块、调制机模块、收发机模块、功率放大器模块、电缆等。

课程的设计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首先,要讲授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原理和结构,深入讲解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各个模块的功能和原理;其次,介绍调幅调制的技术,以及用于调制的信号的特点和分类;第三,探讨常用的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方法;第四,介绍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试验和调试方法;最后,安排课程实验,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测试和调试技术。

同时,课程的设计还应考虑到学生的体会和思维的培养。

例如,可以安排学生分组研讨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分析技术难点,给出解决方案;可以安排学生设计实验,试验不同参数调整,观察信号调制后的不同变化;也可以安排学生完成调制信号传输模拟实验,数字信号调制和传输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上述就是小功率调幅发射机课程的设计方案,最后要说的是,尽管这是一门理论性的课程,但是课程的设计应该结合当今实际的技术发展,为学生提供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做好准备。

调幅发射课程设计

调幅发射课程设计

调幅发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调幅发射的基本概念,掌握调幅信号的产生原理及特性;2. 学生能够描述调幅信号在不同传输介质中的传播特点,了解影响调幅信号质量的因素;3. 学生了解调幅信号的应用领域,如无线电广播、通信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动手搭建简单的调幅发射电路,并对其进行调试;2.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调幅发射相关知识,设计简单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养成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3. 学生通过学习调幅发射技术,认识到无线电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科学领域的基础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初中生,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动手能力,但对调幅发射技术了解较少。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具体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步达成预期学习成果,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调幅发射基本概念:介绍调幅信号的组成、调制原理及解调过程;教材章节:第三章“无线电通信基础”,第1节“调幅与调频”。

2. 调幅信号的产生与特性:分析调幅信号的产生方法、波形特点及带宽要求;教材章节:第三章“无线电通信基础”,第2节“调幅信号的特性”。

3. 调幅信号传播特点:探讨调幅信号在不同传输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分析影响信号质量的因素;教材章节:第三章“无线电通信基础”,第3节“调幅信号的传播”。

4. 调幅发射电路设计与制作:介绍调幅发射电路的原理、元器件选择及电路搭建;教材章节:第四章“无线电发射电路”,第1节“调幅发射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5. 调幅发射实验操作:开展调幅发射实验,指导学生进行电路搭建、调试及性能测试;教材章节:第四章“无线电发射电路”,第2节“调幅发射实验”。

高频课程设计--调幅发射机解析

高频课程设计--调幅发射机解析

说明书目录一.设计总体思路,基本原理和框图 (4)1. 调幅发射机系统设计 (4)(1)点频调幅发射机框图 (5)(2)各部分的作用 (5)二.单元电路设计分析 (6)1.本机振荡 (6)2倍频电路 (7)3缓冲电路 (7)4.调制电路 (9)5.高频功率放大 (12)V提供的直流功率 (12)(1).集电极电源CC(2).集电极输出基波功率 (13)(3).集电极效率ηc (13)(4)、偏置电路 (16)6.匹配网络 (17)四.附录 (19)五.总结与体会 (20)六.参考文献 (22)七.整机原理图 (23)一.设计总体思路,基本原理和框图1. 调幅发射机系统设计通信系统中的发送设备是将信息发送者送来的非电量原始信息(信源)如语音、文字和图像等转变成电信号,再把信号处理成适合于信道传输的信号形式送至信道。

信源信号在通信系统中称为基带信号。

基带信号是频谱在零频附近的宽带信号,这种信号一般具有从零频开始的较宽的频谱,而且在频谱的低端分布较大的能量,所以称为基带信号,这种信号不宜直接在信道中传输。

如果将消息信号对频率较高的载波进行调制,就能使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适合信道的频率范围内进行传输。

例如声音基带信号的频率范围是20Hz~20kHz,这样的基带信号是不能在无线信道上传输的。

即使在某些可以传输直流的有限信道上,为了提高信道的通信容量,基带信号的传输方式也很少采用。

一般是用基带信号去改变某个高频正弦电压(载波)的参数,使载波的振幅、频率或相位随基带信号而变化,这一过程称为调制。

在通信系统中,调制有三个主要作用:1调制的过程就是一个频谱搬移的过程,将原来不适宜传输的基带信号频谱搬移到适宜传输的某一个频段上,然后传输至信道;2调制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实现信道复用,即把多个信号分别安排在不同的频段上同时进行传输,以提高信道容量;3调制可以提高通信系统抗干扰的能力,例如将信号频率搬移,从而离开某一特定干扰频率。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AM调幅发射机解析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AM调幅发射机解析

实验报告班级:电子131 姓名:学号:同组人:课程名称: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实验室:第二实验室实验时间:2016年3月实验项目名称: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安装与调试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安装与调试。

2、熟悉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工作原理,对所学高频电子线路知识加以巩固。

3、熟悉理解实验电路原理。

4、通过整机装配和调试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实践与理论设计相结合,更深刻地理解学习相关知识。

6、通过一套完整的调幅发射系统设计、安装和调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与原理(一)、实验内容1、熟悉实验电路原理2、熟悉并测试电路元件参数3、熟悉印刷板与电路、元件的对应关系4、电路焊接、调试5、测试并记录参数(二)、实验原理1、调幅发射机组成框图如图所示:小功率调幅发射机设计的技术指标:载波频率06f MHz =, 输出功率0200P mW ≥, 负载阻抗75A R =Ω, 输出信号带宽9WB KHz =, 单音调幅系数0.8a m =, 平均调幅系数0.3a m ≥, 发射效率50%η≥, 调制信号的F=1KHz 。

2、实验电路图如图图1 小功率调幅发射机原理图图2 PCB图三、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软件工具:、平台):1.双踪示波器,数字信号源,数字万用表等各一台。

2.电烙铁,镊子,钳子,螺丝刀等工具一套。

3.调幅发射机实验板,套件,焊锡,漆包线等。

5.元器件清单6.8K 1 0.005uF 2 导线\ \16K 2 0.022uF 2 放大器LM358(含2个放大器)10K 10 0.1uF 4 高频磁环\ 2150K 1 电解电容10uF 3可调电容5~30pF 150 1 电感56uH 2电位器1K 1 晶振6MHz 1四、调幅发射机各模块调试4.1 载波振荡器电路采用晶体接成并联型晶体振荡器,其稳定性比LC振荡器高一个数量级,振荡频率等于晶振的固有频率06f M。

小功率调幅发射机课程设计

小功率调幅发射机课程设计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报告成绩:评阅时间:教师签字:目录理论部分 (3)一.设计内容及要求 (3)二.比较和选择系统方案,画出系统框图 (3)三.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 (4)主振器 (4)音频放大级 (6)振幅调制部分和末级功放部分 (7)四.完整的电路图 (8)五.系统需要的元器件清单 (8)六.参考文献 (9)实验部分 (11)一.实验目的 (11)二.实验主要仪器与仪表 (11)三.实验原理 (11)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1)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2)主振器 (12)音频放大级 (13)振幅调制级 (14)附录 (15)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理论部分内容摘要调幅发射机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有用的低频信号对高频载波的调制,将其变为在某一中心频率上具有一定带宽、适合通过天线发射的电磁波。

通常,发射机包括三个部分:高频部分,低频部分和电源部分。

高频部分一般包括主振荡器、倍频器、缓冲隔离级、高频电压放大级、高频频功率放大级。

主振荡器的作用是产生频率稳定的载波。

缓冲级主要是削弱后级对主振器的影响。

低频部分包括话筒、低频电压放大级、低频功率放大级。

调制是将要传送的信息装载到某一高频振荡信号上去的过程。

一.设计内容及要求小功率调幅发射机技术指标:%503.08.0409502001000≥≥=≤=Ω=≥=η发射效率平均调幅系数;单音调幅系数残波辐射输出信号带宽负载阻抗输出功率载波频率a a Z A Z m m dB KH WB R mW P MH f二.比较和选择系统方案,画出系统框图调幅发射机由主振器,缓冲级,高频电压放大器,振幅调制器,高频功率放大器等电路组成。

主振器就是高频振荡器,根据载波频率的高低、频率稳定度来确定电路型式。

高频电子线路所讨论的工作频率是几百千赫到几百兆赫,而课程设计所设计的最高频率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一般选在30兆赫以下。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输出波形比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的输出波形好。

简易调幅发射机设计 `1

简易调幅发射机设计 `1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课程设计题目:简易调幅发射机设计课程: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学生姓名:学号:院系: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起止时间:2011年2 月——2011年3 月课程设计评分:(教务处制)简易调幅发射机的设计1 调幅发射机概述简易调幅发射机主要由高频振荡器、调制器、高频放大器、天线等组成。

高频振荡器是产生高频载波。

调制器是将放大后的音频信号加在高频电磁波上。

高频放大器把调制后的电磁波放大后经天线发射到空中传到各地。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要传送的调制信号从低频率搬移到高频,使它能通过电离层反射进行传输,在远距离接收端我们用适当的解调装置再把原信号不失真的恢复出来,就达到了传输话音低频信号的目的。

例如调幅,我们不可能直接传送话音,我们先用一个转换装置将话音信号转换成振幅平缓变化的电压信号,这就是我们要传输的信号,叫做调制信号,然后将调制信号与一个高频率的信号在一个相乘器里相乘,再经过一个加法电路,就会得到一高频率的信号,它的包络随着调制信号幅度的变化而变化,我们把这个高频信号叫做载波,把已经调制好的信号叫调幅波。

调幅可以在功率放大级实现,这里采用集电极调幅,通过音频变压器把音频调制信号加到集电极回路中去,用音频信号控制集电极电源大小完成调幅功能,改变音频信号大小得到尽可能大的调幅度。

就是说,我们要传输的话音信号已经包含在了调幅波中,换句话,就是我们把调制信号从低频搬移到了高频,以便利用电离层传播。

这样我们通过发射装置将已调信号发射出去,在接收端接收信号。

2 调幅发射机系统设计2.1系统框图调幅发射机的结构框图图1 调幅发射机的结构框图2.2单元电路原理分2.2.1 文氏电桥文氏电桥振荡电路是为了克服RC移相振荡器的缺点,常采用RC串并联电路作为选频反馈网络的正弦振荡电路,它由两级共射电路构成的同相放大器和RC串并联反馈网络组成。

由于φA= 0,这就要求RC串并联反馈网络对某一频率的相移φF=2nπ,才能满足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

调幅发射和接受课程设计

调幅发射和接受课程设计

调幅发射和接受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调幅发射与接收的基本概念,掌握调幅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原理;2. 使学生了解调幅广播的传输特性,掌握影响调幅信号质量的因素;3. 引导学生掌握调幅信号频谱的特点,了解频谱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调幅发射与接收设备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2. 培养学生分析调幅信号质量问题的能力,学会优化调幅发射与接收系统;3.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调幅发射与接收技术的好奇心与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兴趣;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相互支持、共同进步的精神;3. 使学生认识到通信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背景,以实践操作为主线,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调幅发射与接收的基本原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调幅发射基本原理:介绍调幅信号的调制过程,包括幅度调制、载波信号与调制信号的合成,以及调幅信号的频谱特性。

教材章节:第三章“幅度调制”2. 调幅接收原理:讲解调幅信号的解调过程,包括检波、滤波等,使学生了解接收设备的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四章“调幅信号的解调”3. 调幅发射与接收设备:介绍发射与接收设备的基本构成,包括发射机、天线、接收机等组成部分。

教材章节:第五章“调幅发射与接收设备”4. 影响调幅信号质量的因素:分析信号传输过程中可能影响调幅信号质量的各种因素,如噪声、信道特性等。

教材章节:第六章“调幅信号的传输特性”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调幅发射与接收实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巩固理论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实现阻抗匹配,调整末级功放管的工作状态,从而达到有效的集电极调幅,有最佳的功率输出。

由于本机输出载波功率为0.5W,所以,只需一级功率放大器就能达到要求;而其工作在较低的7MHz频率,一般晶体振荡器都能实现,且具有一定的输出电压,而且频率稳定度高,无须进行倍频。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采用丙类集电极调幅方式。

因而,本机由最基本的发射机所应有的三级构成。

(2)功率分配及电源电压的确定
本机输出的最大功率Po,max=(1+ma)2×Po=4×Po=4×0.5W=2W。

设输出变压器的效率
=0.8,则末级功率放大器管最大输出功率为Po,max=2W/0.8=2.5 W,取功率放大器管功率增益为Ap=13dB(20倍),则末级的最大激励功率应为125mW,而振荡器输出功率较小,一般为几十毫瓦即可。

对于小型发射机,电源电压一般为9~15V,所以取标准电源12V。

(3)各级晶体管的选择
一般选取晶体管的原则是BVceo、PCM 、ICM必须满足要求。

末级功率放大器管:工作频率为7 MHz ,最大输出功率为2.5W,且集电极瞬时电压为Vc=Vcmcosct+Vmcost+Vcc , 其最大值为:Vc,max=Vcm+Vm+Vcc= (Vm+Vc)×Vm+Vc
=Vc(1+ma)×(+)
当ma =1时,Vc,max=4×Vcc=4×12=48 V,可选用3DA1B,其参数为:
BVceo≥50V,Pcm=7.5W,Icm=0.75A,f=70MHz≥10f0,Ap=13d B
(4)放大级管子的选择:
集电极瞬时电压为Vc=Vcmcos ct+Vcc,其最大值为Vc,max=Vcm + Vc = Vc(+)当=时,Vc,max=24V。

集电极输出的功率为156.25mW(末级激励功率125mW/),若取Ap=10 dB(10倍),则末级激励功率为156.25mW/10=15.6mW,可选用3DG12B,其参数为Icm=300mA,
fT≥200MHz, BVceo≥45V,P cm=0.7W,
振荡管的选择,要求≥50, fT≥10f0,仍选用3DG12B。

2. 2调幅发射机方框图
图一.调幅发射机方框图
2. 3单元电路设计
2.3.1高频振荡电路
图二.高频振荡电路
电路如上图所示,振荡器是无线电发射的心脏部分高频振荡器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频率稳定的载波,它的频率叫做载频。

由于晶体稳定性好,Q值高,故频率稳定度也高。

因此,主振级(高频振荡器)采用晶体振荡器,满足所需的频率稳定度。

此电路中其工作在较低的7MHZ频率,一般晶体振荡器都能实现,且具有一定的输出电压,而其频率稳定度高,无须进行倍频。

频率输出需要通过C4微调。

C1、C2为回路电容,改变C8可以改变耦合程度,R1、R2为偏置电阻,R3为集电极负载电阻,R4为发射极电阻,C3为旁路电阻,Z1为高频扼流圈,C6、C7为电容退耦电容。

2.3.2隔离放大电路
图三.隔离放大电路
电路如上图所示。

该电路采用自给负偏压方式,通过R4可改变电位器改变负偏压大小。

回路谐振在工作频率,通过改变变压器B1耦合输出。

Z2、Z3为高频扼流圈,C10为旁路电容,C11、C12为回路电容,C16、C17为耦合电容,C14、C15为电源退耦电容。

2.3.3受调放大级电路
图四.受调放大级电路
电路如上图所示。

末级采用串联馈电的方式。

为了有较高的效率,本级利用集电极电流的直流分量在基极偏置电阻上产生所需要的负偏压,使其工作在丙类状态。

输出回路采用变压器耦合式谐振回路,利用电感抽头实现阻抗匹配,调整末级功放的工作状态,从而达到有效的集电极调幅,有最佳的功率输出。

为加强耦合度,可在变压器初次级之间接一个小耦合电容C22,C20和C21为回路电容。

2.3.4话筒和音频放大电路
如下图:音频放大器采用LA4101。

电源由14脚接入,3脚接地,10脚与地之间接退耦电容C20,12脚与地之间接有源滤波退耦电容C21。

信号由9脚输入,经放大后由1脚经数出电容C26送到受调放大级。

6脚到地之间接入C19和Rf组成的负反馈电路,决定放大倍数的大小。

Rf越小,电路增益越高;反之,增益越小。

13、14之间接入自举电容C24 、C22和C23,以防止产生寄生振荡。

图五.话筒和音频放大电路
信号经过话筒、音频放大电路和调制后的波形如下所示:
图六.调制后的波形
2.3.5传输线与天线
这部分的作用是把已调高频信号由传输线送至天线,变成电磁波,辐射到空间去,实现无限电波的发射。

2.4各级电路的计算
2.4.1被调级参数的计算
已知条件:Vcc=12V,f0=7mHZ,Ql=5, P0=0.5W, RL=51,hfe=10,Q0=150,系数
P1=0.15,P2=0.2。

三级管型号3DA1B。

通过计算,可得:
Ic1m=0.104A,Icm=0.238A,Ico=0.06A
PD=Ico×Vcc=0.72W
Pc=PD- Po’=0.098W
c= Po’/PD=86.8%
Ap=10㏒10(Po’/PD)=13dB(20倍)
所以,激励功率Pi=Po’/20=31.25mW
Ibm=Icm/hfe=0.0238A
Ib1m=0.01A
Vbm=2×Pi/Ib1m=6.24V
Vbb=VBZ-Vbm×cosV
Ibo=6mA
R5=|Vbb|/Ibo=310标称值可取R5=390可变电压。

取耦合电容C22=8pf,旁路电容C18=C19=0.033F,高频扼流圈Z4=Z5=100H,从而得到各项功率的计算。

2.4.2放大级的计算
已知条件:Vcc=12V, f0=7mHZ,末级激励功P1=31.25mW系数1=0.2,P2=0.4,管子选
3DG12B,其Ap=10,Cb’c=15pF。

同理,取C12=85.5pF,则L2=6H,用Q表测得其圈数n=12匝,n1=P1×n=2匝,n2=P2×n=5匝.C0=2×Cb’c=30pF,折合到回路上从而算出回路所需电容为80.8pF.若取
C12=68pF,C11=0.25pF, RR=1K,C14=0.047F,C15=100F, Z3=Z2=100H,C10=0.033F.
2.4.3振荡级的计算
已知条件:Vcc=12V,f0=7mHZ,选晶体型号为3DG12B,其放大倍数IcQ=
3mA,VceQ=6V,VeQ=0.2Vcc.
从而通过计算可得:R3=1.2k R4=800,取标称值R4=810,BQ=0.06mA,R2=5.1K,R1=15k,可取R1=10+10的电位器调整偏置。

取C4=0.25pF,C5=20pF,则F=
0.5mA,C4//C5<<C1,C4//C5<<C2,令C1=470pF,则C2=940pF,取标称值C2=1000pF
3.设计结果分析
3.1仿真电路图
根据实际电路图在multisim7软件作图,并进行每一步的的仿真。

(1)高频振荡电路
图七,高频振荡电路
(2)隔离放大电路
图八.隔离放大电路
(3)受调放大级电路
图九. 受调放大级电路(4)话筒和音频放大电路
图十.话筒和音频放大电路
3.2仿真结果
(1)本振波形
图十一.本振波形(2)隔离放大后的波形
图十二.隔离放大后的波形
(3)已调波波形
图十三.已调波波形
3.3设计结果
低频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加载到高频载波上,形成高频的已调波信号,由于期间经过高频功率放大,致使信号可以顺利的发射出去。

4.设计体会
在这次的高频电子线路设计的过程中,在掌握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实际应用中,在实际应用中、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通过不断的翻阅有关资料,才能够顺利的解决这次的课程设计,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不仅对高频电子电路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而且对于multisim7在高频电子电路中的应用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学习,对以后的实际电路的设计和创新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有力的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