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
血液中的血浆成分及其功能概述
血液中的血浆成分及其功能概述血液是我们身体中至关重要的液体之一,它通过供应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将废物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来维持我们的生命活动。
而血液由血浆和细胞成分组成,其中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占据整个血液体积的55%左右。
血浆主要由水、蛋白质和其他溶质组成,起着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本文将对血浆的成分以及它们的功能进行概述。
1. 水分血浆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水,约占血浆总体积的90%以上。
水在维持血液的流动性和稀释血液中其他成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血浆中的水分也参与体温调节,通过蒸发和传导的方式来维持我们的体温平衡。
2. 蛋白质血浆中含有多种蛋白质,主要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这些蛋白质在血浆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首先,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它负责维持血浆的渗透压和血液的容量稳定性。
其次,球蛋白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识别和抵御外来的病原体。
最后,纤维蛋白原是血液凝固过程中的关键物质,它能够形成血栓来阻止出血。
3. 营养物质血浆中还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脂类等。
这些营养物质是身体细胞正常功能所需的重要物质,它们被运送到身体各部分,为细胞提供能量和构建细胞结构的原料。
4. 激素血浆中还存在多种激素,如胰岛素、甲状腺素和垂体激素等。
激素是身体内分泌系统的重要调节因子,它们通过被合成和释放到血液中,进入靶细胞后发挥作用,控制和调节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和平衡。
5. 溶质除了蛋白质、营养物质和激素外,血浆中还含有多种溶质,如无机盐、气体等。
他们的存在和平衡维持了正常的血浆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确保血液能够有效地传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个部位。
总结起来,血浆中的成分及其功能是多样且相关的。
水分维持了血液的稀释度和流动性,蛋白质发挥着渗透压调节、抗体和凝血等重要功能,营养物质为细胞提供能量和构建材料,激素控制和调节身体各个系统的平衡,而溶质维持了血浆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这些成分紧密协作,共同维持了我们身体的正常功能和生命活动。
丹寨县第一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4.9.1血液教案2新版北师大版5
第1节血液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解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理解输血和血型的知识。
(3)识记人体内的血量。
2.过程与方法:(1)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
(2)初步学会看血常规化验单,了解血常规化验数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成年以后无偿献血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血液的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2、义务献血的教育和骨髓捐献的教育。
三、教学难点: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的问题的能力;模拟血型鉴定。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导入新课]也许同学们感觉不到,在你的身体里有一条条繁忙的运输线,它们将来自消化道的营养物质、来自肺部的氧气,迅速运往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同时将细胞生活中产生的废物及时运走。
这些运输线就是遍布全身的大大小小的血管,血管里流动着血液。
血液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对血液是那么熟悉,因为我们几乎都经历过流血和验血,经常从报纸、电视等渠道获得许多有关血液方面的信息。
今天开始我们就一同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合作交流,拓展延伸]分析演示实验血液的组成对于血液我们都很熟悉,但是如果说血液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如果不看课本的话,肯定没有几位能说全面,这不要紧,因为我们都不是医生。
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观察课本27页的活动并去阅读28页至课本31页血液的组成和功能部分。
(学生阅读、思考、教师简述实验的做法:将一定量的新鲜鸡血放入装有抗凝剂-------柠檬酸钠的试管内,用离心机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
)观察要点(1)量简中的血液有几种颜色?(2)根据量简内血液的颜色,可以将血液分为几部分,各部分占体积的比例约为多少?(学生阅读完成后,可根据观察要点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完成后教师进行小结)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出:通过实验可以看到,试管中的血液分为两部分:上面部分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这就是血浆,血浆占血液容积的55%左右。
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血液系统由血液及造血器官组成。
一、造血器官造血器官包括骨髓、脾、淋巴结及分散在全身各处的淋巴组织和单核一巨噬细胞组织。
在胚胎9〜IOd,中胚层开始出现造血位点,以后逐渐发育为卵黄囊中的血岛,胚胎期24周前肝、脾为主要造血器官。
出生后4周,骨髓成为主要造血器官,而肝、脾造血功能停止,仅当应激情况下部分可再恢复造血功能。
5~7岁以前全身骨髓的造血功能都很活跃,以后四肢长骨中造血组织逐渐减少,但当身体需要造血功能代偿活跃时(如出血或溶血等),长骨中仍可出现造血组织。
二、血液组成及血细胞的生成血液又称外周血,主要由血浆和悬浮其中的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组成。
血细胞约占血液容积的45%,余下55%为血浆(一种淡黄色的透明液体)。
血浆成分复杂,含有多种蛋白质、凝血及抗凝血因子、补体、抗体、酶、电解质、各种激素及营养物质等。
血细胞来源于骨髓内生成的造血干细胞(HSC),可分化为多能祖细胞及淋巴系祖细胞。
多能祖细胞又称集落形成单位(CFU),进一步发育分化为原粒细胞、原单核细胞、原红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系祖细胞在骨髓内分化为T、B淋巴细胞。
骨髓造血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所产生的细胞因子,可调节HSC的增殖与分化,而且提供其营养和黏附的场所。
单核一巨噬细胞来源于骨髓粒、单系祖细胞,在血中为单核细胞,游走至组织即成为巨噬细胞,又称组织细胞。
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包括骨髓内原、幼单核细胞,血液单核细胞,淋巴结、脾和结缔组织中固定、游走的巨噬细胞,肺泡巨噬细胞,肝的KUPffer细胞及神经系统的小神经胶质细胞等。
三、血细胞的生理功能(一)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型,较球型面积更大,以利于气体交换;红细胞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具有结合与输送氧和二氧化碳的功能。
(一)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1)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功能主要是吞噬异物,尤其是细菌,是机体抵御入侵细菌的第一道防线;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抗过敏、抗寄生虫作用;嗜碱性粒细胞能释放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主要与变态反应有关。
简述血液的组成
简述血液的组成血液是人体内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多种生理功能和重要物质,起着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作用。
本文将简要介绍血液的组成,包括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
一、血细胞的组成血细胞是血液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是最常见的血细胞,占据血液的大部分。
它们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负责输送氧气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并将二氧化碳带回肺部排出体外。
红细胞具有扁平的圆盘状,没有细胞核,因此有更大的表面积来吸附和释放氧气。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用于抵御外界病原体和维护身体的免疫平衡。
白细胞分为多种类型,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等。
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如中性粒细胞负责吞噬和消灭细菌和病毒,而淋巴细胞则参与体内的免疫反应。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小细胞片段,起着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当血管受伤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在伤口附近,通过凝结形成血栓,防止过多的出血。
血小板也会释放出多种生长因子,促进受伤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二、血浆的组成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约占血液的55%。
它主要由水、蛋白质、盐类、激素、营养物质和废物等组成。
水是血浆的主要成分,它起到溶解和输送其他物质的作用。
蛋白质是血浆中的重要成分,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
它们参与体内的免疫反应、调节血浆渗透压和运输一些重要物质,如激素和药物。
血浆中还含有多种盐类,如钠、钾和氯等。
这些电解质对于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调节神经和肌肉功能至关重要。
此外,血浆中还含有激素、营养物质和废物等,它们在体内发挥着重要的调节和代谢作用。
总结起来,血液的组成由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起着输送氧气、免疫防御和止血凝血等功能。
血浆主要由水、蛋白质、盐类、激素、营养物质和废物等组成,它们在维持体内稳定和代谢调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血液的组成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的健康与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血液名词解释生理学
血液名词解释生理学摘要:一、血液的概念和组成二、血液的生理功能三、血液的循环和调节四、血液的病理变化和疾病五、临床血液学的应用和发展正文:血液是人体内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
血浆是血液的液态部分,含有大量的水、蛋白质、糖、氨基酸、脂类等物质,起着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的作用。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红细胞主要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白细胞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则有止血和凝血作用。
血液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从体内运出。
此外,血液还参与体温调节、酸碱平衡、免疫防御等重要生理过程。
血液的循环和调节主要通过心脏、血管和神经系统来完成。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通过不断地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推向血管,形成血液循环。
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它们分别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各个组织,将血液从各个组织输送回心脏,以及进行物质交换。
神经系统则通过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节因子,对心脏和血管的收缩和舒张进行调节,以保证血液的循环和调节。
血液的病理变化和疾病主要包括贫血、出血、血栓形成、白血病、淋巴瘤等。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不足,导致运输氧气的能力下降。
出血是指血液从血管内流出,可以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两种类型。
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血管内凝固,可以导致血管阻塞和缺血。
白血病和淋巴瘤则是一类恶性肿瘤,起源于血液和淋巴系统。
临床血液学是研究血液和造血组织的生理、病理基础和临床各个方面的一门学科,包括血液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血站考试试题和答案
血站考试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血液的组成包括()。
A. 血浆和血细胞B. 血浆和血小板C. 红细胞和白细胞D. 血浆和血清答案:A2. 成熟红细胞中不含有()。
A. 血红蛋白B. 线粒体C. 核糖体D. 细胞核答案:D3.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
A. 携带氧气B. 携带二氧化碳C. 参与免疫反应D. 促进血液凝固答案:D4. 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 蛋白质B. 葡萄糖C. 无机盐D. 水答案:D5. 血型分类中,ABO血型系统是根据()进行分类的。
A. 红细胞表面抗原B. 血浆中抗体C. 血浆中抗原D. 红细胞中抗体答案:A6. 输血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 同型输血B. 异型输血C. 大量输血D. 快速输血答案:A7. 血站采集血液时,必须对献血者进行()。
A. 健康检查B. 血型鉴定C. 疾病筛查D. 以上都是答案:D8. 血站储存血液时,必须保证()。
A. 温度适宜B. 无菌操作C. 定期检测D. 以上都是答案:D9. 以下哪项不是血液制品()。
A. 红细胞悬液B. 血浆C. 血小板D. 免疫球蛋白答案:D10. 献血者的年龄范围是()。
A. 18-55周岁B. 18-60周岁C. 18-65周岁D. 18-70周岁答案:A11. 献血量一般为()。
A. 200-300毫升B. 300-400毫升C. 400-500毫升D. 500-600毫升答案:A12. 献血后,献血者的血容量在()内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A. 1-2小时B. 24小时C. 48小时D. 72小时答案:B13. 献血者在献血前应避免()。
A. 饮酒B. 吸烟C. 剧烈运动D. 以上都是答案:D14. 献血后,献血者应()。
A. 立即进行剧烈运动B. 立即洗澡C. 休息并补充水分D. 立即饮酒答案:C15. 以下哪项不是献血的禁忌症()。
A. 近期感染B. 严重贫血C. 怀孕或哺乳期D. 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答案:D16. 献血后,献血者应避免()。
初中生物血液教案
初中生物血液教案一、教学目标1.识别血细胞的种类及其主要功能。
2.通过对红细胞颜色和形状的分析,总结并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3.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体会血液对生命的重要作用,形成珍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血液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难点:形成红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因为意外事故失血过多造成生命垂危的病人,通过及时输血转危为安。
提问:为什么通过输血就能够恢复?(血液对人体非常重要。
)教师追问:为什么血液对于人体这么重要?血液有哪些功能?引入课题——《血液》。
(二)新课教学1.血液的成分教师展示加入抗凝剂的血液分层图片,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在血液分层示意图中,大体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上层透明的部分和下层鲜红的部分。
)教师补充讲解:血液其实就是由这两个部分血细胞和血浆组成。
教师呈现血细胞显微结构示意图,提问:(2)在血细胞的显微结构示意图中,你们找到了几种细胞?(三种不同的细胞)教师总结: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
2.血细胞的功能教师组织学生在观看电子显微镜下的人血涂片,提问:红细胞的形态特点和数量多少。
(红细胞的数量多,整体颜色红、个头小、无细胞核、两面凹的圆饼状。
)教师追问:红细胞特殊的形态特点会与红细胞的功能之间存在特殊的联系吗?小组讨论。
(存在联系。
无细胞核可能是为了预留更多的空间、两面凹陷是为了增加接触面。
)教师总结讲解:红细胞呈红色,富含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含铁,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无细胞核使得红细胞能够有更多的空间搭载氧气。
红细胞就是依靠这些特性,为全身细胞输送氧。
观察白细胞消灭病原体的图片。
提问:白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是怎样的?(体积大、呈圆球状;可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对机体有防御和保护的功能。
)教师出示血小板发挥作用的视频,思考:血小板的形态和功能是怎样的?(血小板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2023年上海市中考生物复习考点解读与真题讲解2 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含讲解
考点02 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一、人类能在怎样的环境中生存外环境:人类所处的自然界主要因子:温度、压力、含氧量、淡水、食物等二、什么是人体的内环境1.概念: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细胞外液)2.组成:血浆组织液三、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内环境的稳定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平衡,在较小的范围内波动。
1.血液循环系统(1)组成:心脏、血管、血液①血液的组成及其功能。
红细胞:运输氧气白细胞:免疫防御(白细胞有多种: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止血凝血②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
(2)作用物质运输和物质交换。
(与其他各个系统产生联系,发挥着调节作用)2.呼吸系统(1)组成: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2)原理:血液流到肺泡毛细血管时,由于浓度的差异,氧气就从肺泡扩散到血液中,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则扩散到肺泡中,再从肺泡排出体外。
(3)作用:呼吸系统的活动可补充细胞代谢消耗的氧气,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维持细胞外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稳定。
注:肺泡是肺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①肺泡数量多,表面积大,有利于气体交换。
②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3.消化系统(1)组成:消化道(消化管):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胃腺、胰、肠腺(2)作用: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可以补充细胞外液中因细胞代谢所消耗的各种营养物质和水分。
注: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的主要场所①小肠很长,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绒毛,增大了表面积,有利于吸收。
②小肠绒毛壁薄,绒毛里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
③小肠内有胆汁、胰液和肠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4.泌尿系统(1)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2)肾脏的结构①肾单位是肾的基本功能单位。
生物七年级下册所有知识点
生物七年级下册所有知识点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类的进化过程: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使用火、大脑发育、产生语言、最后进化成人类。
3. 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类人猿是黑猩猩。
4.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遗迹。
是研究人类起源与进化的最直接有力的证据。
第二节人的生殖1.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内生殖器睾丸:男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附睾:位于睾丸的背面,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外生殖器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阴茎和尿道:排精、排尿(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内生殖器卵巢:女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月经流出,精子进入、胎儿产出的通道外生殖器:即外阴(3)精子、卵细胞和受精精子:雄性生殖细胞,较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卵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受精场所:输卵管2.胚胎的发育和营养:(1)发育:发育场所:初期在输卵管内;随后,在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38周左右。
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内,在子宫内膜种植下来,称为怀孕。
胚泡继续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
怀孕后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
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2)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资和氧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
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因此,胎盘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器官)。
3.“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201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第二单元 血 液
第二节血细胞及其功能
一、红细胞生理
(一)红细胞的数量
成年男性:(4.0-5.5) x10 12/L;血红蛋白浓度为:120-160g/L
成年女性:(3.5-5.0) x10 12/L;血红蛋白浓度为:110-150s/L
白细胞种类百分比主要功能
中性粒细胞50%-70%吞噬、水解细菌及坏死组织和衰老的红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o.5%-5%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速发型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又是酸碱中和)
嗜碱性粒细胞0%—1%参与过敏反应(1型变态)
单核细胞3%-8%吞噬作用和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诱导及调节
E血小板、淋巴细胞、凝血因子Ⅶ
答案:A
寿命短的、不稳定的。
第三节血液凝固和抗凝
一、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
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包括3个基本步骤:①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生成;②凝血酶原的激
活;③纤维蛋白的生成。把大象放进冰箱几步——3步。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
凝血酶原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生成可通过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生成。二者主要区别在于:
ZL生理学;2006-1-038.机体细胞内液与组织液通常具有相同的理化参数是
A.钠离子浓度
B.钾离子浓度
C.甩解质渗透压
D.胶体渗透压
E.总渗透压
5.下列属于等张溶液的是
A.0.85%NaClB.0.85%葡萄糖
C.1.9%尿素D.5%NaCl
E.10%葡萄糖
答案:A
就是生理盐水呀!等张溶液是指不引起红细胞膜变形的溶液,这个概念是从生理角度考虑的。在等张溶液中如0.9%氯化钠溶液既是等渗溶液又是等张溶液,红细胞即不会发生体积变化更不会发生溶血。红细胞膜对于此种溶液,可视为理想的半透膜。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血液是人体内循环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负责运输氧气、营养物质以及各种代谢产物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
了解血液的组成与功能对于理解人体的生理过程以及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血液的组成血液主要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
血浆是血液中液态的部分,约占总体积的55%。
它主要由水、蛋白质、电解质和其他溶解物质组成。
血浆中的蛋白质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其功能包括维持血液的渗透压、免疫防御以及凝血等。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它们富含血红蛋白,负责将氧气从肺部运送到全身组织。
白细胞则是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它们能够识别和杀灭入侵的病原体。
血小板则参与了血液的凝血过程,确保伤口能够迅速修复。
二、血液的功能1.运输氧气和养分:血液通过红细胞携带氧气,并将氧气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同时,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也随着血流分配到身体各处,满足细胞的需求。
2.移除代谢产物:血液通过循环系统将新陈代谢产物、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送到肺部和肾脏,然后通过呼吸和排尿排出体外,维持体内稳定的化学环境。
3.维护温度平衡:血液通过调节体内的热量分布,帮助维持体温的平衡。
在寒冷环境中,血液会将热量输送到核心器官以保持温暖;而在炎热环境中,血液则会通过皮肤散热,帮助身体降温。
4.免疫防御: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它们能够识别并杀灭入侵的病原体,维护身体的健康。
当机体受到感染或受伤时,白细胞会增加数量并释放细胞因子,引发免疫反应。
5.凝血功能:血小板和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合作,确保伤口能够迅速形成血栓,防止大量的出血。
综上所述,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是密不可分的。
血液中的各个成分在不同的情况下能够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行。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的深入了解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进一步研究与开发相关疾病的治疗手段提供了基础。
血液系统解剖与生理学
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对造血过程进行调控,如促 红细胞生成素(EPO)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等。
04
血液循环与血管系统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呈倒置 的圆锥形,大小约与本人拳头相
等。
心脏的内部结构
心脏内部被心间隔分为左右两半 ,每半又被房室口分为心房和心
室。
心脏的功能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动力器官,通 过心肌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 在血管中循环流动,为全身各组
织器官提供充足的血流量。
血管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血管的组成
血管系统由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它们分别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 身各部位、将血液从全身各部位输送回心脏以及进行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 换。
100%
体液调节
激素等体液因素可影响造血过程 和血液循环,如肾上腺素可促进 红细胞生成。
80%
自身调节
血液系统具有自身调节能力,如 当机体失血时,骨髓会加速造血 以补充丢失的血液。
02
血液的组成与性质
血液的组成成分
血细胞
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是血液的主要有形成分。
血浆
由水、蛋白质、电解质、营养物 质和代谢废物等组成,是血液的 液态部分。
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 疾病,表现为发热、贫 血、出血、肝脾淋巴结
肿大等。
淋巴瘤
淋巴组织恶性增生性疾 病,表现为无痛性淋巴 结肿大、肝脾肿大、发
热等。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 异常,导致出血倾向, 表现为皮肤瘀点、紫癜
、鼻出血等。
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包括血常规检查、骨髓穿刺活检、免 疫学检查等,用于明确疾病的类型和 严重程度。
生理学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二)
生理学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二)引言:在生理学中,血液是机体内最重要的液体之一,其基本组成和血量对于机体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5个大点出发,分别介绍生理学中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
一、红细胞的组成与功能1. 红细胞的结构与形态特征2. 红细胞的生物化学成分3.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及其重要性4. 红细胞生成与衰亡机制5. 相关疾病与红细胞的关系二、白细胞的组成与功能1. 白细胞种类及其鉴别特征2. 白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组成3.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及其作用机制4. 白细胞生成和调节机制5. 白细胞在疾病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三、血小板的组成与功能1. 血小板的结构和形态特征2. 血小板的生物化学成分3.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及其作用机制4. 血小板生成和调节机制5. 血小板相关疾病及其治疗方法四、血浆的组成与功能1. 血浆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2. 血浆蛋白的分类和功能3. 血浆中其他非蛋白质物质的作用4. 血浆在免疫和凝血系统中的作用5. 血浆和负荷物质的交换和调节机制五、血量的调节与控制1. 血容量及其与血液循环的关系2. 血量的调节机制和控制因子3. 血量的控制及其对机体的重要性4. 血容量异常的生理学效应5. 血容量异常的病理生理学效应总结:生理学中的血液是机体内最重要的液体之一,其基本组成和血量对于机体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而血浆则包含了多种重要成分。
血液的组成和血量受到多种调节和控制因子的影响,保持血液的正常循环对于维持机体的稳态至关重要。
对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与血液相关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血液是循环系统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负责运输氧气和养分到全身的细胞,同时清除它们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
血液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和各种蛋白质等,每一种成分都承担着各自重要的功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一、红细胞红细胞是血液中最多的细胞成分,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并将二氧化碳从组织带回到肺部。
红细胞内含有一种叫做血红蛋白的蛋白质,它能够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然后运输到全身各处。
红细胞的形状特殊,呈现出凹陷的圆盘状,这有助于它们更好地穿过毛细血管,并增加氧气的承载量。
二、白细胞白细胞是血液中的另一个重要成分,它们是身体的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主要负责保护身体免受外界病原体的侵害。
白细胞根据其形态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几种类型。
它们能够主动地寻找并摧毁病原体,保护身体免受感染。
三、血小板血小板是另一种重要的血液成分,它们是血液凝固的关键因素。
当血管受伤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到受伤部位,并释放一种叫做血小板因子的物质,促进血栓的形成,阻止出血。
血小板因子还能刺激血管收缩,加速伤口愈合,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
四、血浆血浆是血液中占比最大的部分,它主要由水分和各种溶解在其中的营养物质、气体、激素、蛋白质等组成。
血浆在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还起着调节体温、维持细胞内外平衡、维持血容量和pH值等重要作用。
五、蛋白质血浆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其中包括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等。
它们各自承担着重要的功能,如白蛋白能够维持血浆的渗透压,球蛋白能够运输铁离子和脂质,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则参与血液凝固的过程。
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非常复杂且精密,各种成分相互配合,共同维持着身体的正常功能。
通过正常的血液循环,营养物质能够被输送到各个细胞,废物能够被清除,外部感染能够被阻止,伤口能够愈合。
抽血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 掌握抽血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血液是人体内重要的液体组织,主要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质、电解质等。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分别负责运输氧气、免疫和凝血等功能。
通过抽血实验,可以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三、实验材料1. 实验者:志愿者(年龄、性别不限)。
2. 仪器:采血针、采血管、消毒棉签、碘伏、酒精棉球、一次性手套、采血架、止血带等。
3. 药品:抗凝剂(EDTA-K2、肝素钠等)。
4. 其他:记录表、剪刀、胶带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实验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2)实验者取坐位,手臂平放在桌面上。
(3)实验者洗手,并戴好一次性手套。
(4)实验者用碘伏消毒采血部位,待酒精挥发。
2. 采血操作(1)实验者用止血带扎紧采血部位上方,使血液充盈静脉。
(2)实验者用酒精棉球消毒采血部位,待酒精挥发。
(3)实验者持采血针对准静脉,迅速刺入皮肤。
(4)血液流入采血管,当采血管内血液达到一定量后,拔出采血针。
(5)用消毒棉签按压采血部位,直至出血停止。
(6)将采血管密封,标记姓名、日期等信息。
3. 标本处理(1)将采集的血液标本送至检验科。
(2)根据检验项目,将血液标本进行相应处理。
五、实验结果1. 血液外观:血液呈红色,半透明状,含有一定量的血细胞。
2. 血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
3. 生化指标: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
4. 其他指标:血型、凝血功能等。
六、实验讨论1. 抽血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2. 采血部位选择应准确,避免损伤血管。
3. 采血量应根据检验项目确定,避免过量或不足。
4. 采血后,应妥善处理血液标本,防止污染。
5.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实验者安全,避免意外伤害。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抽血实验,我们了解了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掌握了抽血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动物生理学-血液
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
有机体细胞质的渗透压与血浆的渗透
压相等,渗透压与细胞质和血浆的渗透压 相等的溶液,叫做等渗溶液。154 mmol/L (0.9%)的NaCl溶液和278 mmol/L(5%) 的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大致 相等,故把0.9%的NaCl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或称为生理盐水。低ຫໍສະໝຸດ 溶液高渗溶液等渗溶液
哺乳动物等渗溶液: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
5%的葡萄糖溶液
两栖动物等渗溶液:0.67%的NaCl溶液
(四)酸碱性
哺乳动物血液的pH值约为7.35~7.45,呈弱 碱性。各种畜禽的血浆平均pH 值种间差别较小, 如马为7.40、牛为7.50、绵羊为7.49、猪为7.47、 犬为7.40、猫为7.50、鸡为7.54。静脉血内含碳 酸较多,因而pH值比动脉血的稍低,但变化幅度 一般不会超过平均pH值的±0.05。
一、 血液的组成 二、 血量 三、 血液的理化特性
血液由液体成分的血浆和悬浮其中的有 形成分—血细胞所组成。血液的组成及主 要成分所占百分比如下:
血 细胞
血量(blood volume):动物体内的血液总量,是 血浆量和血细胞量的总和。
循环血量:在安静状态下,大部分血液在心 血管内循环流动,这部分血液量叫… 储备血量:血液另有一部分血液则滞留在肝、 肺、脾、皮下静脉丛和皮肤等处,这些流动 缓慢,红细胞比容较高的血液量叫…或贮血 量。因此,把肝等器官称为贮血库。
一名健康的公民一生可以献多少血?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规定,献 血年龄为18-55周岁,两次献血间隔为六个月以 上,每次献血量为200-400毫升。如果一名符合 献血标准的健康人按每六个月献血一次,每次献 血400毫升计算,那么,一个人一生可献血74次, 累计献血量3万毫升。
血液的组成及功能
白细胞、血小板
白细胞(安全卫士)
• 白细胞俗称白血球,是人体血液中非常重要的一 类血细胞。
• 白细胞在人体中担负许多重任,它具有吞噬异物 并产生抗体的作用,机体伤病的损伤治愈能力, 抗御病原体入侵的能力,对疾病的免疫抵抗力等。
血小板(维修员)
• 一般情况下血小板呈双凸盘状,受到刺激 后会伸出足突,不规则状,常成群分布在 红细胞之间。血板没有细胞核,细胞质 呈淡蓝色,并含有黄色的颗粒。
•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呈两面中央凹的圆饼状,中央较薄。 • 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因而使血液呈红色。血红蛋白中有铁元素,
所以贫血的人宜多吃铁含量丰富的食物和蛋白质,来补血(例如:动 物性食物中的猪肝、鱼;植物性食物中的大豆;新鲜蔬菜中的菲菜、 荠菜;果类中桃子、香蕉、核桃、红枣含铁量也较多)。 • 红细胞是身体的搬运工:血红蛋白能和空气中的氧气结合(鲜红色), 因此红细胞能通过血红蛋白将氧运送给组织,而组织中新陈代谢产生 的一部分二氧化碳也通过红细胞(暗红色)运到肺部,将二氧化碳排 出体外。
• 保持家庭环境清洁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室内经常打扫、 通风、消毒;使用个人洗漱用品、杯具、餐具,并且经常 用医用酒精消毒;预防疫情期间,尽量不吃生擒猛兽、海 产品等。
课外小知识
如果出血怎么办?
① 外伤:追逐玩耍打闹,不小心跌倒扭伤导致出血——用 清洁柔软的纱布用力压迫伤口止血;
② 蚊虫动物叮咬致伤:立即用干净的清水冲洗伤口,消毒 并注射疫苗;
身体里面流动的 组织
主讲人:申曼
血浆
• 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 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 血浆的组成及其复杂,包括蛋白质、脂类、无机 盐、糖、氨基酸、代谢废物以及大量的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纤维蛋白 血细胞
血块
没有纤维蛋白原的血浆—— 血清
血液、血浆、血清的区别
颜色 成分
血液 • 红色
• 血浆+血细胞
血浆 血清
• 淡黄色半透明 • 不含血细胞
• 含纤维蛋白原 • 不含血细胞
• 黄色透明 • 不含纤维蛋白原
血细胞 结构 形态 数 量 功能 异 常
名称
红细胞 白细胞
无细 圆饼状 男子: 5.0×1012个/L
4.异常:高于正常值—炎症。
(3)血小板(Hb)
1、形态结构: 不规则,没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和白细 胞都要小。
2、正常值:(1~3)×1011个/L
3、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 4、异常:血栓或流血不止。
止血与血小板的作用
血小板中的纤维蛋白原呈网状凝结血细胞
血液凝固和血浆的关系
血浆中 的纤维 蛋白原
物质运输由哪个系统完成? 循环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有什么组成? 心脏和血管
我们人体这条运输线
是什么?里面流动着什么 呢?
这些运
输线就
是遍布
血
全身的
管
大大小
小的血
管,血
血
管里流
液
动的是
血液。
观察血液的分层
血浆 —55%
白细胞 血小板
血 细
红细胞 胞
45%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
血 液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思考:人体血液为什么是深红色的?
1.血浆的主要成分 2.血浆的主要功能
水(约占91%~92%) 蛋白质(约占7%) 葡萄糖(约占0.1%) 无机盐(约占0.9%) 代谢废物(少量)
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 和废物。
1 红细胞 2 白细胞 3 血小板
识别血细胞 思考:三种血细胞体积大小的关系?
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1)红细胞(RBC)
1.数量(正常值):
男子:5.0 ×1012个/L 女子: 4.2×1012个/L 2.形态结构特点: 没有细胞核,呈两面中央 凹的圆饼状。
3.寿命与更新:
寿命约为120天,由红骨髓再生
• 4.功能: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当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时,血液中氧含量 丰富,呈鲜红色,这种血叫动脉血。
☆当血红蛋白与氧分离时,血液中氧含 量少,呈暗红色,这种血叫静脉血。
验证实验
5.异常: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是血)白细胞(WBC)
1.形态结构: 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比红细胞少。
2.正常值:(4~10)×109个/L 3.功能: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保护作用。
胞核
女子: 4.2×1012个/L
有细 胞核 —
(4~10) ×109个/L
运输 氧和 二氧 化碳
贫血
防御
保 护 炎症
血小板
无细 胞核 无规则
(1~3) ×1011个/L
止血 凝 血 血栓或
出血不止
血液的功能: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 质和废物,防御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