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意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意识

徐州市第八中学张家群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提倡探究性学习,这需要以“问题”来支撑。而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往往停留在认知和判断的层面上,缺乏问题意识。探究性学习的问题要抓住学生认知或情感发展上的矛盾,适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最近发展区”,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问题探究认知思维发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教学的互动性,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文本)互动。而这种互动要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来实现。那么,语文课堂教学究竟要有怎样的问题意识呢?即拿什么样的问题来探究呢?先请看两个语文课堂教学的场景。

场景一:问答式。一位老师在教《刘胡兰》一文时,与学生进行了这么一段问答。师问:这篇文章是写谁的?生答:是写刘胡兰的。师问:你怎么知道?生答:题目就是刘胡兰。师问: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生答:1947年1月4日。师问;你怎么知道?生答:课文第一句就是这样写的。师问:这个云周西村在什么地方?有学生答是在陕北,有学生答是在延安。师说:云周西村在革命根据地。课文中有敌人对刘胡兰说的这么一句话:“你说出一个共产党员给你一百元钱。”师问:谁知道那时发什么钱?有学生答是发银元,有学生答是发铜板,而另有一位学生则说:那时候的钱是有窟窿的。教师最后作总结说:反正那时候的钱比现在的钱值钱。

场景二:讨论式。一位老师在教《端午的鸭蛋》一文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让学生分组讨论(四人一组,前后位合作),然后请各组代表回答。有学生说吃鸡蛋吃粽子,有学生说扎手脖,有个学生则说还有赛龙

舟,话音刚落就有个学生起来反驳说:我们这个地方没有赛龙舟。老师总结说:反正有地方有,总之,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很多。

纵观以上两节课的问题,可以发现,虽然问的形式不尽相同,可是问题的本质层次是相同的,都是在考查学生的记忆,为问而问,毫无探究的价值和意识。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最普遍的现象就是: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现在的“满堂问”。问来问去,平面滑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什么都是对的。这种倾向发展到极端,一切由学生说了算。诸如:潘金莲的反封建意识,玛蒂尔德的勤劳守信等等,不一而足。事实上是,一千个学生说了都算,这就完全放弃了教师的职责。那么,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应具有怎样的问题意识呢?什么样的问题才值得去探究呢?笔者认为:它至少应符合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问题的提出,要抓住学生认知或情感发展上的矛盾。

问题,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然而,在语文课堂中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有如此的功效。如果只是在记忆和是非的层面上设问,学生只是简单的一问一答。那么,问题再多,也不能起到开启学生心智的作用,更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情感的升华。只有抓住了学生认知与情感发展上的矛盾,并就此设计问题情境,才能使学生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尘封的情愫,从而极大地调动探究的热情。教师要善于巧用教材,激活课堂,让学生的思维之“河”掀起“波澜”,在矛盾的冲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求得真知与真情的深层感悟。例如:在学习《祝福》一文时,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祥林嫂到底有没有抗争精神?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的意见分歧可能很大。肯定的理由可能有:(1)第一次丧夫后,婆婆逼她改嫁,她逃婚来到鲁镇。(2)被逼再嫁时,她坚决不从,撞破了头。(3)当鲁镇的男人和女人们已经听惯了她的故事,不再感兴趣的时候,她“单是一瞥他们,并不回答一句话”。(4)她用自己的辛苦钱去捐门槛,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5)她怀疑灵魂的有无。否定的理由可能有:(1)再嫁前逃婚和再嫁时的反抗都只是为了守节。(2)捐门槛的前提是认为自己有罪。(3)怀疑灵魂的有无,是由于害怕到地狱里受到处罚,希望在地狱中见到自己的儿子。(4)无论是在婆家还是在鲁家,她都是逆来顺受,毫无抗争。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可得出这样的结论:祥林嫂是具有抗争精神或者说是有抗争意识的,当然有人说她具有反抗封建思想和封建秩序的斗争精神,也是拔高了人物的境界。祥林嫂抗争的对象只是

自己的命运,而不是那个社会,她的抗争行为完全是自发的,具有浓厚的封建宗法色彩,她不仅没有也不可能认识到封建礼教是残害她的刽子手,反而寄希望于它,这就使祥林嫂的悲剧更多了一层悲剧色彩。但从这些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她孱弱的形骸中有着一个不屈的灵魂。经过讨论,学生在探讨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提高了认识,加深了情感体验。

第二:问题的难度,要适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最近发展区”。

语文教学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要关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情感状态,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知识积累、思想认识水平和情感特征来设置探究领域。超出相应的领域则太难,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甚至还会不同程度地挫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若低于相应的领域,则容易流于肤浅,冲淡学生的探究欲望,即使勉强开展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也只能限于低水平的课文阅读与理解,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的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显然,最佳的问题情境应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什么是“最近发展区”呢?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认知的发展有两个水平。第一个水平,是不需任何外力的帮助,自己能达到的高度。第二个水平,则是需要外力的帮助才能达到的高度。通俗的讲就是“跳起来摘桃子”的境界。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二水平就叫做“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指出,教学的最有效的功能就在于推进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只有建立在这一发展区内的教学活动,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项链》一文时,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玛蒂尔德是虚荣还是诚实?认为玛蒂尔德虚荣的理由可能有:(1)为自己吃的穿的粗陋而痛苦哭泣。(2)梦想漂亮衣服、珠宝、被人追求等。(3)为参加一次晚会,见到上层人物,倾其所有做一件新衣,并向朋友借项链。(4)为自己的漂亮而陶醉。认为她诚实的理由可能有:(1)大胆追求幸福生活,表达自己的想法。(2)丢了朋友的项链,主动归还。(3)借别人的债,按时偿还。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既需要学生的生活经验,又需要了解东西方道德价值观念的差异,才能真正理解玛蒂饿尔德的形象意义。这就需要老师的帮助,才能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讨论,学生既对玛蒂尔德的形象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又学了多角度探究问题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