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物理11月质量检测考试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上学期物理11月质量检测考试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速直线运动
B .物体刚下落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C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快慢与质量无关
D .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
2.已知物理量λ的单位为“m”、物理量v 的单位为“m/s”、物理量f 的单位为“s -1”,则由这三个物理量组成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v =f
B .v =λf
C .f =v λ
D .λ=vf
3.如图所示,此时表演者静止在弯曲倾斜的竹竿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表演者对竹竿的弹力是由竹竿形变产生的
B .表演者对竹竿的力竖直向下
C .表演者对竹竿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D .表演者对竹竿的力大于竹竿对表演者的力
4.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到驶过第一个100m 距离时,速度增加了10m/s ,汽车驶过第二个100m 时,速度的增加量是
A .4.1m/s
B .8.2m/s
C .10m/s
D .20m/s
5.马拉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前进,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下面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马拉车的力先产生,车拉马的力后产生
B .马能拉动车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C .匀速前进时,马向前拉车的力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加速前进时,马向前拉车的力也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
D .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
6.下列关于速度、速率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速率和加速度均为矢量
B .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C .速率等于位移与经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D .速度变化越慢,加速度越小
7.驾驶手册中指出具有良好刹车性能的汽车以80 km/h 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56 m 的距离内被刹住,在以48 km/h 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24 m 的距离内被刹住,假设这两种速率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相同(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刹车,车速不变),刹车产生的加速度也相同,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约为
A.0.5 s B.0.6 s C.0.7 s D.0.8 s
8.校运会400 m比赛,终点在同一直线上,但不同赛道起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关于该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同学的比赛成绩1分08秒指的是时刻
B.这样做目的是使各选手路程相同,且平均速率最大的同学将会赢得比赛
C.这样做目的是使各选手位移大小相同,且平均速度最大的同学将会赢得比赛
D.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公平的,明显对外侧跑道的同学有利
9.第19届亚洲运动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9月25日在中国杭州举行.杭州是中国第三个取得夏季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图中的“莲花碗”是田径的主赛场,下列关于亚运会田径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研究短跑运动员终点撞线时可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B.在田径比赛中跑步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是一个时间间隔
C.短跑运动员跑100m和200m都是指位移
D.高水平运动员400m比赛的平均速度有可能大于其他运动员200m比赛的平均速度10.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下面关于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C.物体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一定相同
D.物体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11.下列各种情况中,可以把研究对象(加点者)看作质点的是
A.蚂蚁
..在拖动饭粒时,2min爬行的路程
B.研究一列队伍
....过桥的时间问题
C.裁判给参加比赛的艺术体操运动员
.......的比赛打分
D.研究地球
..的昼夜更替
12.物体以20m/s的速度由坡底冲上一足够长的斜坡,当它返回坡底时的速度大小为
16m/s,已知上坡和下坡两个阶段物体均沿同一直线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但上坡和下坡的加速度不同.则物体上坡、下坡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A.4:5 B.5:4 C.2:3 D.3:2
13.下列说法表示同一时刻的是()
A.第 3 s 末和第 4 s 初B.前 5s 内和第 5 s 内
C.第 4 s 末和第 3 s 初D.第 2 s 内和第 2s 末
14.如图所示,在京昆高速公路266km处安装了一台500万像素的固定雷达测速仪,可以精准抓拍车辆超速,以及测量运动过程中车辆的加速度.若B为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355m,此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于紧急情况而刹车,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恰好停止,且此时A、B相距335m,已知超声波的声速为340m/s,则汽车刹车前的正常行驶速度大小为
A.30m/s B.20m/s C.10m/s D.无法确定
15.下列叙述中完全正确的是
A.女士开车超速被警察拦住,警察说此处限速60km/h,老太说“这段路10千米我开了2小时,没超速呀”
B.某段笔直的高速公路设有“区间测速”,即通过一定距离测速区间内两次拍照,两次拍照的时间进行对比,就可以判断是否超速.这里测出的是瞬时速度大小
C.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一定变化得越快
D.一个物体做初速度为v o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减速过程中,它的速度和位移都在变小16.下列哪个物理量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是标量
m/s B.N C.kg D.V/m
A.2
17.下列速度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m s
A.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是800/
km h
B.汽车速度计某时刻的读数是90/
m s
C.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是10/
km h的速度向沿海海岸移动
D.台风中心以25 /
18.下列语句中加点部分描绘的运动情景,可以选取山为参考系的是()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C.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9.如图所示,汽车里有一水平放置的硅胶魔力贴,魔力贴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小花瓶.若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花瓶受到三个力
B.因为汽车向前开,所以摩擦力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
C.小花瓶所受的合力为零
D.魔力贴对小花瓶的摩擦力大小为mg
20.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6s时间经过A、B两根电线杆,已知A、B间的距离为60 m,车经过B时的速度为15 m/s,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车从出发到B杆所用时间为10s
B.车的加速度为15 m/s2
C.经过A杆时速度为5 m/s
D.从出发点到A杆的距离为15m
二、多选题
21.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圆柱体A被平板B夹在板与墙壁之间,平板B与底座C右端的铰链相连,左端由液压器调节高度,以改变平板B与水平底座C间的夹角θ,B、C及D总重力也为G,底座C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μ<1),平板B的上表面及墙壁是光滑的。
底座C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总等于2μG不变
B.θ角增大时,地面对C的摩擦力可能先增大后不变
C.要保持底座C静止不动,应满足tanθ≥2μ
D.若保持θ=45°不变,圆柱体重力增大ΔG,仍要保持底座C静止,则ΔG 的最大值
ΔG m=21 1
G μ
μ
-
-
22.如图所示,两根轻质细线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倾斜杆上的a点和b点、另一端拴在O 点,Oa沿水平方向,Oa与Ob夹角为钝角,现在对O点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保持F大小不变,缓慢向虚线方向转动,转过θ(θ=90°)。
倾斜杆、绳Oa、绳Ob和F都始终在竖直平面以内,且O、a、b的位置不变。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Oa上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B.Oa上的拉力不断增大
C.Ob上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D.Ob上的拉力不断减小
23.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t=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在t=4s时撤去外力.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c)所示.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重力加速度取g=10m/s2.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
A.木板的质量为1kg
B.2s~4s内,力F的大小为0.4N
C.0~2s内,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
D.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24.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有四条光滑细杆,其中OA杆竖直放置,OB杆与OD杆等长,OC 杆与斜面垂直放置,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四个环分别从O点由静止释放,沿OA、OB、OC、OD滑到斜面上所用的时间依次为t1、t2、t3、t4.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t1>t2B.t1=t3C.t2=t4D.t2<t4
25.一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的底部,另一端和质量为2m的小物块A相连,质量为m的小物块B紧靠A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从t=0时开始,对B施加沿斜面向上的外力,使B始终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物块A、B分离.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θ、m、x0、a均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已知条件,可求出从开始到物块A、B分离所用的时间
B.根据已知条件,可求出物块A、B分离时的速度大小
C.物块A、B分离时,弹簧的弹力恰好为零
D.物块A、B分离后,物块A开始减速
三、实验题
26.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
(1)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F图象,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平衡摩擦力时木板与水平桌面间的倾角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该同学在平衡摩擦力后进行实验,实际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拉力________砝码和盘的总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为了便于探究、减小误差,应使小车质量M与砝码和盘的总质量m满足________的条件.
(3)某同学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A、B、C、D、E、F、G是纸带上7个连续的点.Δs=s DG-s AD=________ cm.由此可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7.某同学研究“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安装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线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时,静止时弹簧的长度为l1,如图所示,l1=____cm.在弹簧下端分别挂2,3,4,5个钩码时,弹簧的长度为l2,l3,l4,l5。
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挂2个钩码时弹簧弹力F2=_____N(g取9.8m/s2).要测出弹簧的伸长量x,还
需要测量的是______.从而作出F-x曲线,得到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
28.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材,请你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____的仪器(填“计时”或者“测位移”)
(2)如图甲、乙是两种打点计时器的图片,其中甲是___打点计时器,
(3)关于上面两种打点计时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
A.甲打点计时器使用直流电源,乙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
B.它们都是使用10V以下的交流电源
C.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
D.乙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受到的阻力较小,所以实验误差也较小
(4)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小车拖着纸带通过计时器记录下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图中A、B、C、D、E为连续选定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0s,标出的数据单位是厘米,则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是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m/s2. (5)小文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甲和乙两个物体的运动,分别得到2条纸带。
对毎条纸带,均选择合适的点作为第一个计数点,再依次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并在各计数点处将其剪断,然后将这些剪断的纸条粘贴在相同的坐标纸上,最后将纸条上端中心连起来,如图甲、乙所示。
由图可判断____
A.乙物体的加速度比甲大
B.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打第三个计数点时,甲物体的速度比乙大
D.打第一个计数点时,物体的速度有可能为零
29.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甲中与B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 N.
(2)图乙中一定沿着OA方向的力是______ (选填“F”或“F′”)
(3)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筋都应与木板平行
C.两次拉伸橡皮条,只要使橡皮条伸长到相同长度即可
D.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适当远些.
30.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
(1)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让刻度尺零刻度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1,可读出其示数l1=_____cm.
(2)在弹簧下端分别挂2个、3个、4个、5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是l2、l3、l4、l5.已知每个钩码质量是50g,挂2个钩码时,弹簧弹力F2=___N(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 (3)某同学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在弹性限度内弹力与弹簧总长度的F-l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a的原长比b的短
B.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D.测量同样的力,a的精确度比b的高
四、解答题
31.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 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 km/h以内.问:
(1)警车发动后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
(2)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3)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32.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用一水平力F推一质量为m=10 kg的物体,欲使物体沿斜面匀速运动,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试求F的大小.(sin 37°=0.6,cos 37°=0.8)
33.一辆汽车以72 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公路上有一只小鹿,于是立即刹车,汽车在4 s内停了下来,使小动物免受伤害.假设汽车刹车过程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试求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34.一辆汽车沿笔直的公路行驶,第1s内通过5m的距离,第2s内和第3s内各通过20m 的距离,第4s内又通过15m的距离,求汽车在最初2s内的平均速度和这4s内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35.离地80 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求:
(1)小球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小球落下一半位移所用的时间;
(3)小球落地前最后1 s内的位移?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 物体刚下落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B错误.
C.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快慢与质量有关,重的物体下落快,故C错误.
D. 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故D正确.
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v=f λ,知,1m s
-=m ∙s ≠m /s .故A 错误.根据v=λf ,知m•s -1=m/s .故B 正确.根据f=vλ,知ms -1•m=m 2/s≠s -1.故C 错误.根据λ=vf ,知ms -1•s -1=m/s 2≠m .故D 错误.故选
B .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竹竿对表演者的弹力是由竹竿形变产生的,选项A 错误;
B .竹杆对表演者的作用力与表演者的重力等大反向,即竹杆对表演者的作用力竖直向上,则表演者对竹竿的力竖直向下,选项B 正确;
C .因杆弯曲倾斜,所以人应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C 错误;
D .表演者对竹竿的力和竹竿对表演者的力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者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 错误.
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汽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速度位移公式得加速度为:
22
221110m/s 0.5m/s 22100
v a x ===⨯ 根据222122v v ax -=可得汽车的速度为:
2v ===
速度的增加量为:
21 4.1m/s v v v ∆=-=
A.与分析相符,故A 正确;
B.与分析不符,故B 错误;
C.与分析不符,故C 错误;
D.与分析不符,故D 错误.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C. 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这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与运动状态无关,故AB 错误C 正确.
D.由于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平衡力必须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故D 错误.
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加速度和速度都是矢量都有大小和方向;速率是指速度的大小,为标量,只有大小无方向,A 错误.
B 、物体的速度很大,但不一定会变化或变化很小,则加速度很小或等于
零,如匀速直线的物体,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为零,B 错误.C 、速度=x v t
对应位移是矢量,平均速率=s v t
率对应路程是标量,C 错误.D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v a t ,速度变化慢是指对于一个速度的变化量v ∆所用的时间t ∆很长,则表示加速度小,D 正确.故选
D .
【点睛】 把握加速度的定义式∆=∆v a t
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以及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加速度的定义的基础.
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假设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t ,在第一个过程中,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 1,所以反应时间内的位移
x 1=v 1t
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停止,由位移速度关系式得
21202v ax -=-
全过程位移:
L 1=x 1+x 2=56m
在第二个过程中,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 2,所以反应时间内的位移
x 3=v 2t
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停止,由位移速度关系式得
22402v ax -=-
全过程位移
L 2=x 3+x 4=24m
联立解得
t =0.7s
故C正确。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1分08秒对应一段路程,是时间.故A错误.
BCD.因为跑道外圈半径大于里圈,当终点在同一直线上时,起点就不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大小相同,平均速率大的会赢得比赛.故CD错误,B正确.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研究短跑运动员终点撞线时,其自身大小不能忽略,所以不可以看做质点,故A错误;
B.在田径比赛中跑步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是个时间段,故是一个时间间隔,故B正确;C.短跑运动员跑200m时,不是一条直线,故200m是路程而不是位移,故C错误;D.400m比赛时位移为零,故平均速度为零,不可能大于200m时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选B.
10.A
解析:A
【解析】
A、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A正确;
B、物体的速度大,但不一定变化,变化也不一定快,加速度不一定大,故B错误;
C、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同,可能相反,可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故C错误;
D、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如自由落体运动初始时刻,故D错误.
点睛: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
∆
=
∆
v
a
t
,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加
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与速度无关.
1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研究蚂蚁拖到饭粒时,在2min爬行的路程时,蚂蚁的形状和大小可忽略不计,能看成质点,故A正确;
B 、研究一列队伍过桥所用的时间时,队伍的长度不能忽略,不能看着质点,故B 错误;
C 、研究裁判给参加比赛的艺术体操运动员的比赛打分时,不能看作质点,否则就没有动作了,故C 错误;
D 、研究地球昼夜更替即自传时,地球自身大小不能忽略不计,否则没有昼夜更替,所以不可以看作质点,故D 错误。
12.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由于上坡、下坡的位移大小相等,上坡的平均速度为
20m/s =10m/s 2
v =
上 下坡的平均速度为 16m/s 8m/s 2v =
=下 故上坡与下坡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10s :8
s =4:5 故A 正确,BCD 错误。
13.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 .第3s 末与第4s 初表示同一时刻,故A 正确;
B .前5s 内是从0时刻到5秒末之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是时间,第5s 内是1s 钟的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指的是时间,故B 错误;
C .第4s 末与第5s 初表示同一时刻,故C 错误;
D .第2s 内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是时间,第2s 末是时刻,故D 错误。
故选A 。
14.C
解析:C
【解析】超声波从B 发出到A 与被A 反射到被B 接收所需的时间相等,在整个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x=355-335m=20m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开始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所以x 1=5m ,x 2=15m ,则超声波被A 接收时,AB 的位移x′=335+5m=340m,所以超声波从B 发出到被A 接收所需的时间x T v ='声
,则22t T s ==,根据2x aT ∆=得, 2210x m a s T
∆== ,故C 正确。
点晴: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运动过程,抓住超声波从B 发出到A 与被A 反射到被B 接收所
需的时间相等,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进行求解。
15.C
解析:C
【解析】
A 项:警察说此处限速60km/h ,指的是瞬时速度,而老太说“这段路10千米我开了2小时,指的是平均速度,故A 错误;
B 项:某段笔直的高速公路设有“区间测速”,即通过一定距离测速区间内两次拍照,两次拍照的时间进行对比,即可测出平均速度,故B 错误;
C 项:根据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加速度是指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可知,C 正确;
D 项:一个物体做初速度为v o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减速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在减小,而位移一直在增大,故D 错误。
点晴:本题考查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等知识点,注意区分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16.C
解析:C
【解析】A 项: 2m
s ,是加速度的单位,加速度为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故A 错误;
B 项:N 为力的单位,力为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故B 错误;
C 项:Kg 为质量的单位,质量为只有大小的标量,故C 正确;
D 项: V m
是电场强度的单位,电场强度为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故D 错误。
点晴:本题考查标是和矢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矢量为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注意两者的区别。
1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是800m /s ,指的是瞬时速度,选项A 错误;汽车速度计某时刻的读数是90km /h ,指的是瞬时速度,选项B 错误;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是10m /s ,指的是瞬时速度,选项C 错误;台风中心以25km /h 的速度向沿海海岸移动,指的是平均速度,选项D 正确;故选D.
18.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A 正确;“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以竹排为参考系的,选项B 错误;看山恰似走来迎,意思是说山在向船运动,所以选择的参考系为船,C 错误;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D 错误。
考点:参考系
【名师点睛】①参考系是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人为选定作为参照的物体,参考系可以是不动的,也可以是变速运动的物体。
②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但应以观察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择地面为参考系。
③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19.C
解析:C
【解析】
A 、C 、D 项:对小花瓶受力分析可知,受重力,支持力,由小花瓶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重力与支持力合力为零,故A 、D 错误,C 正确;
B 项:由A 、
C 、
D 项分析可知,小花瓶不受摩擦力,故B 错误.
20.C
解析:C
【解析】
【详解】
C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有:
2
A B v v x v t +== 可得汽车在A 杆时的速度
226015m/s 5m/s 6
A B x v v t ⨯--=
== 选项C 正确;
B .可得汽车的加速度 221555m/s m/s 63
B A v v a t --=
== 选项B 错误;
A .车出发到
B 杆所用时间 15s 9s 53
B B v t a =
== 故A 错误; D .根据速度位移关系知,车出发至A 杆的距离
22
5m 7.5m 2253
A v x a =⨯== 故D 错误。
故选C 。
二、多选题
21.BD
【解析】
【分析】
用整体法和隔离体法对圆柱体和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再根据力的正交分解可求得各力。
【详解】
AB .对A 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则
对B 、C 、D 做为一个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
解析:BD
【解析】
【分析】
用整体法和隔离体法对圆柱体和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再根据力的正交分解可求得各力。
【详解】
AB .对A 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则
1cos N G θ=
12sin N N θ=
对B 、C 、D 做为一个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