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河岸缓冲带水质净化效果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灌 草 、 草本植 物缓 冲带吸 收 , D e l g a d a和 H e a t h w a i t e 的研究 结果表 明草 本植 物缓 冲带对农 业 面源 污 染 治理 效果很好 。灌 草 、 竹林植被两 种类 型河 岸缓 冲带 在 广东省 中小河 流普遍存在 , 因此 本文 以广 东省杨 溪
2 结 果 与 分 析
经过 1周 的持 续 浇 灌 , 取 出 3组 类 型缓 冲带 对
应 的不 同位置 处 的水样 , 分别 进行 检测 , 主要 选择 总
1 ) W l为 T N浓 度 , mg / L; W 2为 T P浓 度 , m g / L ; W3为 C O D浓度 , mr , /
达到 8 7 %和 8 0 %, 比无植 被缓 冲带 去 除率分 别 高 出 2 3 %和 1 6 % 。无植 被缓 冲带 对 T P的 去除 率 明 显高 于T N, 可 能是 由 于 土壤 本 身 对 P有 较 好 的 吸 附 能 力¨ 。灌 草植被 缓 冲带对 C O D的 去 除率 略 高 于竹
和C O D 的 阻控 效 果 ’
被 撇 靴 灌 哗 林 口 一 一 一 署 垦 衄 虽 ) “ 川
7 3 %

1 0
0 . 5 1 6 0 4. 5 0. 0 7 4 3. 2 5 5 %
8 7%
式中: P为 磷 的转 化 截 留率 ; P 为 输 入 浓 度 ; P 为 输 出浓度 。
2 0 1 7年第 4期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不 同 类 型 河 岸 缓 冲 带 水 质 净 化 效 果 研 究
秦 东旭 吴耕华 刘煜 陈鹏 李益 刘瑛
(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 与环境学 院 , 河湖生态修复及藻类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湖北 武汉 4 3 0 0 6 8 )
关键词 : 河岸缓冲带 ; 宽度 ;水 质 ; 污 染物 ; 去 除 率
河岸 缓 冲带是 一种 能与 水环境 相 互作用 又有 植
冲带对 农业污染 物的水质净化效 果 , 以期 为广东省 河
岸带的管理和生 态修复做有益 的指导 。
被 覆盖 的陆 地 区域 。完整 的河岸 缓 冲带生 态系统 主 要 包括植 被 、 土壤 、 地 形 地 貌 以及 水 文 特 征 , 任 何 一
目垦目目国
竹林 1 0 0 . 5 1 6 0 4 . 4 0 . 1 0 5 1 . 1 7 5 6 %
无植被 1 0 0 . 5 1 6 0 6 . 8 0 . 1 8 9 8 . 2 5 3 2 %
8 0 % 6 8 %
6 4 % 3 9 %
㈣㈣
2 4 % 。灌 草和 竹林 植被 缓 冲带 对 T P的 去 除率 分 别
随着 缓 冲带 宽 度 增 大 , 两种植被缓 冲带对 T P
的去 污能 力逐渐 增 高 , 详见图 3 。在 2 m宽度时, 竹
林 植被 缓 冲 带 对 T P的 去 污 率 高 于 灌 草 植 被 缓 冲
带, 两 种缓 冲带 从 2 I n增 加到 4 n l 宽度时 , 对T P的
过 一系列 物理 、 化学 、 生 物等 方式 实现对 非 点源污 染 物氮 、 磷 的 阻碍作 用 , 通 过 对植 物 的吸 收 , 土 壤 吸 附 等 去除 污 染物 。大 量 实验 证 明氮 、 磷 等 可 以
沙 树密 度为 0 . 3彬 m , 高度为 2 m, 水 蒿 和树 草 花
道平 均坡 降 1 0 . 9 % 。试 验点 选 择 杨溪 河 上游 部 分 , 周边 多 为人工耕 地 种 植 区域 , 因 此不 乏 为农 业 污 水
的排 放源 , 土壤 类 型为小 粉沙 土 , 密度 很小 。试 验点
点源 污染 , 点源 污染 污染 物来 源较集 中 , 排放途 径较
基金项 目: 广东省水利科技创新项 目( 2 0 1 5— 0 5 ) ;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4 1 5 0 1 2 9 7 ) 。

水 土 保 持 应 用 技 术
2 0 1 7年 第 4期
置深度为 5 0 c m, 以便较好收集水样 , 装 置配置完毕后 ,
林 植被 缓 冲 带 , 比无 植 被 缓 冲 带 去 除 率 分 别 高 出 3 4 %和 2 9 % 。总体来 看 , 两种 植 被类 型缓 冲带 对污 染物 的去 除 率 T P>C O D>T N。灌 草植 被 缓 冲带 对 污染物 的 去除率 略 高于竹林 植被 。
随着缓 冲带 宽 度 增 大 , 两 种 植 被 河 岸缓 冲带 对
T N的去除率逐 渐增高 。竹 林植 被在 缓 冲带宽 度 2 m 对T N的去除率为 2 3 %, 而到 4 m 时对 T N的去 除 率 达到 5 1 %, 可看 出 4 m 的去 除率 相 对 2 n a 增加 1 倍
中图分类号 : P 3 3 4 . 9 1
文献标志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5 3 6 6 . 2 0 1 7 . 0 4 . 0 1
摘要 :以广 东省杨溪河灌草、 竹林植被岸坡 两种类型 河岸带为研 究对 象, 对 河岸 带 2 m、 4 m和6 m宽度情 况下的 T P、 T N和 C O D等 面源 污染物质去除效果进行研 究。研 究结果表 明, 不 同类型 河岸缓冲 带及 宽度 对污染物 的截污
1 . 3 计算 方 法
本 文 主要 采 用直 接 测 量法 , 对 不 同河 岸带 缓 冲 带 整体 的截 留效果 作 出计 算 , 直 接 测 量 法计 算 污染Biblioteka Baidu 物 的截 留效率 公式 以 T P为例 :
P p : ×1 0 0%
表1 不同植被类型缓冲带对土壤渗流中 T N 、 T P
2 . 2 污染 物 空间变化 特征
将配好的化肥水慢慢从 集水 沟灌人 , 持续灌 溉 6 h , 使
其完全 渗透 到土壤 , 通过 地下渗流 方式流 经整个河 岸
缓冲带 , 最后流人引水孔。如图 1 所示 。
测量 总氮 ( T N) 、 总磷 ( T P ) 、 C O D浓度 分 别 采用 碱性 过硫 酸钾 消解 紫 外 分 光 光度 法 、 钼 酸铵 分 光 光 度法 、 快 速 消解分 光光 度法 。
能力有所不 同, 总体来看灌草缓 冲带对污染物的去除率最 高, 为5 5 % ~8 7 %, 其 次为竹林缓 冲带为 5 6 %一 8 0 % 。从
缓冲带去除 T N、 T P和 C O D的角度 出发 , 同时考虑土地 占用问题 , 宽度 为 6 m的两种类型缓冲带是较佳的河岸缓冲 带设置 宽度 。研究结果 可为缓冲 带的构建提供有益 的参考 。
覆 盖度 为 9 5 %。
1 . 2 试 验 方法
在河岸 缓 冲带 上 端 人 工挖 掘 集 水 沟 , 沟底宽 4 o
c m , 面宽 3 0 c m , 深度 5 0 c m , 长度 5 m。采用 N : P= 2 0 : 5 的 比例有 机化肥 配置水 , 模拟该 河流段农业 面源污染
m; 灌 草植被 类 型 主要 为 沙 树 、 水蒿和树草花 , 其 中
确 预 测和 检测 到 的 , 与 环 境 条 件 和 人类 活 动 密 切 相 关, 不溶解 , 溶 解 的污 染 物 在 降雨 的作 用 下 , 通 过 地 表、 地下 渗流 、 农 田排 放 等 方 式将 污染 物 带 入水 体 , 导致 水体 中氮 、 磷 的 富 集 。河 岸 缓 冲 带 可 以通
为 明确 。相对 点源 污 染 而 言 , 面 源 污染 产 生 的 污染 源较 为分散 , 不 固定 方 式 。通 常 指 在环 境 中无 法 准
选 择竹林 、 灌 草两种 类 型缓 冲带进行 试验 。同时 , 选 择 无植被 缓 冲带 作 为参 考 对象 。坡 度 均 为 2 0 。 , 其 中竹林 分 布 较 密 集 , 达到 7 0株/ , 高度约为 2 . 2
去污 能力 提高 1 倍 。缓 冲带 宽 度 达 到 6 m时, 缓 冲 带对 T P的去 除效 率分 别 为 8 0 %和 8 7 %, 可 以看 出
两种植 被类 型缓 冲 带 对 T P的去 除 已经 达 到 较 理想
的状 态 。
2 0 1 7年第 4期
个 要素 发生 变化 都有 可能 导 致其 它要 素 的变 化 , 进 而 影响 整个 河岸 生态 系统 的服 务功能 。河 岸缓 冲带 是 经过 植被 的渗 透 、 过滤 、 吸附 、 沉 淀 等 一 系列 生 理
过程 , 进而 调节 由陆 地 生 态 系统 流 经 水 生 生 态 系统 的各种 营养 物质 的 浓 度 , 从 而影 响 水 中各 种化 学 元 素 和 营养 物 质 的含 量 还 有 其 时 空 分 布 规 律 ¨ J 。目 前 我 国河岸 缓 冲带受 到 污染 问题 主要 为 面源 污染 和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试 验 点概 况
研 究 区位 于广 东 省乳 源 县 东部 的杨溪 河 , 属 于
珠江 流域 北江水 系 上游武 江水 的一级 支流 。杨溪 河
总流 域 面积 为 4 8 0 . 0 9 k m , 河 流全 长 6 5 . 7 8 k m, 河
多, 6 m宽度对 T N的去除率 为 5 6 %, 相对 4 m宽度 的 去除率 只增 加 5 %, 说 明竹林植 被缓 冲带在 宽度 2 — 4
m对 T N的去 除效率增长最快 , 而缓 冲带宽 度在 4 — 6
m对 T N的去除率 明显增 长慢 , 趋 于缓 和状态 。灌 草 植被缓 冲带 在 4 m处 对 T N 的去 除率 是 2 m处的 1
河 竹林 、 灌草缓 冲带 作 为研 究 对象 , 模 拟 不 同类 型 缓
状况 , 集水沟下方 2 m、 4 m、 6 m 位置处 分别设 置引水 孑 L 收集水样 , 集水 收集器 由内径 1 0 . 1 6 c m的 P V C管构 成, P V C管开 口处由尼龙纱布包裹 , 防止沙土 陷入 。埋
L ; l 、 2、 分 别为 T N、 T P和 C O D去除效 率。
6 0
目 雪 国 目 垦

5 0
4 0
磷( T P ) 、 总氮 ( T N) 、 C O D等非 点源 污染 指标 。
2 . 1 不 同植被 类型 缓 冲带对 土壤渗 流 中 T N、 T P和 C O D的 阻控效 果 以无 植 被 缓 冲带 作 为 参 照对 象 , 分 别 比较 灌 草 植被 缓 冲带 和竹 林 植 被缓 冲 带 对 污 染 物 的 去 除 效 果 。不 同植 被 类 型 缓 冲 带对 土壤 渗 流 中 T N、 T P和
3 O 2 O
l O 0
2 4 6
距 离 坡顶 距 离, m
图2
不 同缓 冲 带 宽度 对 T N 的 去 除 率
C O D的阻 控效 果详 见 表 1 。 由表 1可 看 出 , 灌 草 植 被和竹 林植 被 对 T N的 去 除率 分 别达 到 5 5 % 和 5 6 %, 比无 植 被 缓 冲 带 去 除 率 分 别 高 出 2 3 % 和
倍, 而6 m处相对 4 r l处 去 除 率 变 化 幅 度 不 大 ( f 图
2 ) 。 由此得知 4 m 的缓 冲带 对污 染物 的去 除效 果 发
图 1 实验 设 置 方 案
挥着主要作用 , 在整个河岸缓 冲带去 污效率 占比例 最 高, 进一步增加 宽度对去污效 果不 明显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